1、真题领悟做真题悟高考1(2014上海单科)“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此段文字出自()A孟子 B庄子C韩非子 D道德经解析材料主张的“仁”“义”“辞让”“礼”“智”均是儒家的主张。庄子与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著作,韩非子是法家学派的著作,孟子是儒家学派的著作,故选A项。答案A2(2014江苏单科)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材料表明,董仲舒()A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B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D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
2、主张解析从材料信息看,原始儒学主张民贵君轻,但董仲舒则认为人民应服从君主统治,君主应顺从天意。据此可知,董仲舒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故选B项。A项中的“全部”表述不当;C、D两项与史实及材料信息均不符合。答案B3(2014课标)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 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 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解析秦、晋时期的法律对待亲子、养子的态度由不同到一致,说明形式上的亲情关系也得到认同,这是儒家伦理发展、强化的结果,故D项符合题意。仅从私拿养子财物是否有罪的变化不能得出亲子、
3、养子权利相同的结论,A项错误;视养子如亲子,并未弱化血缘亲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对宗族利益的保护,C项错误。答案D4(2014课标)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A本质是善 B本质为恶C非善非恶 D本善习远解析在理学家看来,“理”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理学家认为,人性本善,但由于后天环境不同,所受教育不同,就会产生过度的私欲,即人性本善,但习相远,因此人们只有战胜后天的私欲才能恢复本善之性,故D项符合题意。A、B两项分别属于孟子和荀子对人性的认
4、识,而非宋明理学家“对人性的新认识”,排除;C项与理学思想不符,排除。答案D5(2014浙江文综)如何看待物质需求,东西方思想家中有的认为“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有的甚至提出“去人欲”;也有的针锋相对:“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下列人物中,明确表达上述主张的有()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朱熹李贽A BC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东西方思想家的主要思想,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是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故符合题意;朱熹主张“存天理,灭人欲”,故符合题意;李贽是明朝中后期的思想家,他明确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故符合题意。苏格拉底没有提出类似主张,排除。
5、由此可知D项正确。答案D6(2014江苏单科)据叶德辉书林清话,五代后唐时,在宰相冯道主持下,开始将儒家“九经”校勘后刻版印刷。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至真宗景德二年,书版剧增至十万。此外中央崇文院、司天监、秘书监等机构也都大量刻书。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由此推断()A宰相冯道发明雕版印刷术B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C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D雕版印刷限用于官方刻书解析从材料信息看,自五代至宋朝,用雕版印刷的书籍数量很多,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这说明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故选C项。隋唐之际,中国出现了雕版印刷术,可排除A项;B项与材料信息无关;从材料信息看,雕版印刷不
6、仅用于官方刻书,也用于民间书坊刻书,故D项错误。答案C7(2014重庆文综)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其废纸洗去朱墨、污秽,浸烂入槽再造,全省从前煮浸之力,依然成纸,耗亦不多。江南竹贱之国,不以为然,北方即寸条片角在地,随手拾起再造,名曰还魂纸。”由此可知,还魂纸()生产遍布全国各地降低了生产成本制造工艺更加复杂扩大了原料来源A BC D解析题干材料只涉及部分地区,中“遍布全国各地”的表述错误。从材料看,废纸亦可用来造还魂纸,成本降低且造纸原料来源扩大了,正确。由“全省从前煮浸之力”可看出,还魂纸制造工艺更加简单,错误。故本题选C项。答案C8(2014北京文综)读下图,根据所学判断,在地区产生
7、的代表性著作是()A春秋 B孟子C荀子 D离骚解析题干地图是战国时期的形势示意图。根据所学可知,是燕国地区,是齐国地区,是秦国地区,是楚国地区。离骚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伟大政治家和思想家屈原的代表作,D项正确。春秋记载的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历史,由孔子修订,故A项错误;孟子荀子分别是邹国孟子、赵国荀子两位思想家的著作,均为儒家经典,与地区没有关联,故B、C两项错误。答案D9(2014四川文综)太史公曰:“相如虽多虚辞滥说,然其要归引之节俭,此与诗之风谏何异?”据此可知,司马迁认为司马相如作赋()A重视吸取西汉败亡的教训B旨在批判当时的奢靡世风C创作形式与诗经一致D注意克服文辞铺张的弊病解析从材料信息可知,司马迁认为司马相如虽作赋词藻夸张,但其目的是引导节俭风尚,这一手法与诗经的“风谏”极其相似。可见,司马迁认为司马相如作赋旨在批判当时的奢靡世风,故选B项。司马迁生活在西汉的强盛时代,故A项表述错误;汉赋与诗经的创作形式不同,排除C项;D项与材料信息主旨不符。答案B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