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江苏专版)10B.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39015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江苏专版)10B.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江苏专版)10B.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江苏专版)10B.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江苏专版)10B.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江苏专版)10B.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201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江苏专版)10B.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201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江苏专版)10B.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江苏专版)10B课时作业(十)B古代诗歌阅读二 时间:45分钟分值:90分1.阅读下面的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窦园醉中前后五绝句春寒陈与义 陈与义海棠脉脉要诗催,二月巴陵日日风,日暮紫绵无数开。 春寒未了怯园公。欲识此花奇绝处, 海棠不惜胭脂色,明朝有雨试重来。 独立濛濛细雨中。【注】 写于1125年北宋时期。紫绵:最名贵的海棠品种。写于1129年,当时南宋朝廷正风雨飘摇。园公:作者借居岳州时的自号。(1)春寒第二句中的”怯”字用得好,请简要赏析(3分)答:_(2)这两首诗用了什么相同的修辞手法咏海棠?请指出并分别举例。(3分)答:_(3)请简要分析

2、诗人在两首诗中写海棠所表达的不同思想感情。(4分)答:_2阅读下面的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秋怀欧阳修节物岂不好,秋怀何黯然!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感事悲双鬓,包羞食万钱。鹿车何日驾?归去颍东田。【注】 节物:应季节时令而产生的景物。万钱:形容俸禄丰厚。(1)颔联描写秋景,但并未具体细腻地描写秋景情态,请问运用了什么手法?该联在诗中有哪些作用?(4分)答:_(2)颈联中“包羞”意谓“忍受羞辱”,唐代杜牧曾在题乌江亭“_,_。”句中用过“包羞”一词。(2分)(3)诗人秋怀“黯然”的原因具体有哪些?试作分析。(4分)答:_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落日怅望马戴孤云与归鸟

3、,千里片时间。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1)本诗以“落日怅望”为题,从全诗内容看,作者惆怅的原因是什么?(3分)答:_(2)后人对“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两句评价很高,请简要阐述你的鉴赏体会。(3分)答:_(3)清沈德潜评此诗云:“意格俱好,在晚唐中可云轩鹤立鸡群矣。”这里的“格”主要指诗歌在谋篇布局方面的艺术技巧。请结合诗歌内容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并说明其妙处。(4分)答:_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题江湖伟观刘黻柳残荷老客凄凉,独对西风立上方。万井人烟环魏阙,千年王气到钱塘。湖澄古塔明寒屿,江远归舟动夕阳。北望中原在何所

4、?半生赢得鬓毛霜。【注】 刘黻,南宋爱国诗人,屡遭贬斥。国都陷落,毅然奔赴国难,为国献身。(1)诗人在秋风萧瑟的季节登高望远,请从首联中找出能反映季节特征的景物。(2分)答:_(2)第三联是怎样表现“伟观”的?任选一联简要分析。(4分)答:_(3)全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答:_5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注】这首诗是作者在贬谪睦州(浙江建德)的途中,经过长沙时所写。(1)首联以“三年”与“万古”对举,有何作用?(

5、2分)答:_(2)颈联中“湘水无情吊岂知”一句该如何理解?(3分)答:_(3)整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5分)答:_6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次韵梨花黄庭坚桃花人面各相红,不及天然玉作容。总向风尘尘莫染,轻轻笼月倚墙东。东栏梨花苏轼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1)两首诗都写梨花,但表达的思想情感各不相同。两诗的思想情感分别是什么?(4分)答:_(2)次韵梨花运用衬托的手法写梨花,东栏梨花运用比喻的修辞写梨花。请结合诗歌简析两种手法各自的妙处。(6分)答:_7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宿山寺贾岛众岫耸寒色,精

6、庐向此分。流星透疏木,走月逆行云。绝顶人来少,高松鹤不群。一僧年八十,世事未曾闻。(1)贾岛写诗擅长苦吟奇句,颔联中的“透”和“逆”二字用得准确传神,请简要分析(4分)答:_(2)这首诗写出了山寺的什么特点?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结合全诗简要说明。(4分)答:_(3)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_8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10分)点绛唇越山见梅吴文英春未来时,酒携不到千岩路。瘦还如许,晚色天寒处。无限新愁,难对风前语。行人去,暗消春素,横笛空山暮。【注】 千岩:千岩山。(1)上片词人笔下之梅“瘦还如许,晚色天寒处”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感情?(3分)答:_(

7、2)试简要概括,词中梅的“新愁”包含了哪些内容?(3分)答:_(3)结合全词,简要分析“横笛空山暮”所营造的意境。(4分)答:_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苏轼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注】 此诗写于苏轼被贬黄州后的第三年(即元丰五年),是为一年前的同一天在女王城所作的诗写的和诗。(1)说说你对首联中“走”“寻”二字的理解。(2分)答:_(2)清代纪昀评价此诗说:“三、四深警。”你是否赞成这一评价?说说你的理

8、由。(4分)答:_(3)尾联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答:_课时作业(十)B1答案 (1)“怯”字既描绘出漂泊异乡的诗人在春寒未尽时节,对料峭春寒难以忍受的畏惧;也写出了对朝廷处于风雨飘摇之际的担忧。(3分)(2)拟人。第一首例句:海棠脉脉要诗催。第二首例句: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3分。修辞手法1分,例句各1分)(3)第一首诗通过写海棠的脉脉含情、灿烂妩媚,表达了诗人对海棠无限的喜爱和欣赏。第二首诗借海棠不惧春寒、独立风雨的傲然之态,寄托了诗人虽处家国离乱之中却仍不畏艰 难困苦、忠贞爱国的情怀。(4 分。形象特点各1分,思想感情各1分。意思对即可)诗歌

9、赏析陈与义,字去非,自号简斋,洛阳人,南北宋之交的著名爱国诗人。其诗尊崇杜甫,也推重苏轼、黄庭坚和陈师道,自成一家。宋室南渡时,他经历了战乱生活,颇多感怀时事之作,国家之痛、漂泊之苦,令他的诗风由清新明净趋向悲壮苍凉。陈与义在南宋诗名极高,著有简斋集。窦园醉中前后五绝句一诗描写了脉脉含情的海棠花娇羞明媚灿烂之态,表达了诗人对海棠的喜爱与欣赏之情。而与窦园醉中前后五绝句相较,诗人的春寒更为著名。这首描写雨中海棠的咏物诗,写于建炎三年(1129)。建炎二年,诗人因躲避战乱辗转到了岳州,第二年正月,岳州发生大火,诗人就借住在郡守的“小园”,自号为“园公”。他蒿目时艰,孤贞自守,见春寒细雨中独立的海棠

10、,感物起兴,写下这首诗。巴陵的早春二月,日日寒风,细雨飘零,春寒袭人,也侵凌着初春的花朵,怎不叫人担忧花蕾的命运。面对风雨飘摇的山河,心怀家国之痛的诗人此时的心境可用一个“怯”字来形容,“怯”的是风雨侵袭的阴冷天气,春寒砭骨,那些含苞待放的花儿怕也是萎靡萧索了吧,就像是人在乱世,流离飘零,备受磨难,心忧未来。然而,一枝雨中坦然怒放的海棠花却给寂寞伤感的诗人以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鼓舞。“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的意思是:庭院中、短篱旁,一枝铁梗海棠毫不吝惜娇艳的花朵,在寒风冷雨中傲然挺立,笑靥绽放。诗人用“不惜”、“独立”展示了雨中海棠风姿卓然、品格孤傲的神韵,此种风骨、此种情操,与诗人的

11、精神、人格相契合,令这首咏物诗不落俗套,别出新意。2答案 (1)白描。(2分)以乐景写哀情,反衬出诗人心情的“黯然”(1分)承接首句“节物岂不好”进行描写(照应首联“节物岂不好”)。(1分)(2)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2分)(3)感叹国事心情悲伤;(1分)身居高位无所作为心怀羞愧;(1分)想归隐田园却一时难以实现心中无奈。(2分)诗歌赏析这首诗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和感叹国事的复杂情感。首联说应季节时令而产生的景物难道不好吗?为什么所引起的秋思却这样令人心神沮丧呢?颔联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继续描绘“节物”,咏尽秋日佳趣。那么,究竟为何而心绪黯然?颈联告知我们,诗人因感叹国事,连双鬓都因悲

12、忧而变得苍茫了!自己实在羞于过这种食厚禄而于中无补的苟且生活,所以尾联便写作者归隐的思想。这就是诗人心绪黯然的所在。3答案 (1)客中久滞的孤单,思乡思家的怅惘,年华渐老的感伤。(每点1分)(2)运用夸张手法写云、鸟飞去之快,与下文的留滞之久形成对比(或答由眼前景引出下文留滞之久的感慨),表现了自己离家的孤寂。(每点1分)(3)全篇先写由落日前云去鸟飞的景象勾起乡“念”,继而写夕阳下山回光返照的情景唤起迟暮之“惊”,景情相间写来,有层层递进、曲达其意的好处。(阐述诗句内容2分,景情相间1分,递进效果1分)诗歌赏析开头二句写诗人在黄昏日落之时,满怀惆怅地遥望乡关,首先跃入眼帘的是仰视所见的景物:

13、“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晚云孤飞于天际,归鸟投宿于林间,凭着它们有形和无形的羽翼,虽有千里之远也片时可达。诗以“千里”与“片时”作强烈比照,写出云、鸟的自由无碍和飞行之速;但是,这绝不是纯客观的景物描写,而是诗人“怅望”所见,而且这种景物又是触发诗人情思的契机和媒介:“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原来,诗人久客异地,他的乡关之思早已深深地郁积在胸中了。因此,颔联由外界景物的描绘自然地转入内心情感的直接抒发,不言惆怅而满纸生愁,不言归心似箭而实际上早已望穿秋水。 前面写情之后,颈联又变换笔墨写景,景物描写不但切合诗人眼前的情境,而且由近到远,层次分明。夕阳从近处的树梢往下沉落,它的余晖返照秋山

14、,一片火红,像野火在远远的秋山上燃烧,渐渐地隐没在山的后面。“入”字写出夕照的逐渐暗淡,也表明了诗人伫望之久,忆念之殷。不仅如此,这种夕阳西下余晖返照之景,不但加重了诗人的乡愁,而且更深一层地触发了诗人内心深处感时伤逝的情绪。客中久滞,渐老岁华;日暮登临,益添愁思,徘徊水边,不敢临流照影,恐怕照见自己颜貌非复平昔而心惊。其实诗人何尝不知自己容颜渐老,其所以“临水不敢照”者,怕一见一生悲,又增怅闷耳。“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尾联充溢着一种惆怅落寞的心绪,以此收束,留下了袅袅余音。 4答案 (1)残柳、老荷。(2分。各1分,只写柳、荷、风不得分)(答“柳老”“荷残”不给分;答案一定是名词状态,

15、作动词性描述也不得分)(2)第三联,上句选取了西湖、古塔、寒屿等典型意象描绘了一派静谧的阔大之景,下句借远江、归舟、夕阳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归舟过处江水荡漾的动态秋江图。动静结合,画面开阔辽远。(4分。表现手法各1分,景物特点准确2分)(3) 表达了诗人客居他乡,孤独凄凉之情;诗人北望中原,收复无望的哀痛之情;诗人屡遭贬斥,半生潦倒,报国无门的沉郁哀伤之情。(4分。一点2分,2点3分,3点4分。凡只答情感如:忧愤,凄凉,爱国,而没有分析,都只给1分。)诗歌赏析这首诗写于南宋灭亡之前。作者刘黻把他对南宋社会生活的体验融入到景物描写中去,从中可以看出都城临安既繁华又荒凉的特殊风貌,表现出作者忧国伤己

16、的情怀。首联写柳、荷、客、风。客是作者自指,上方即地势最高处。从人到物,全是一片衰枫凄凉的情态,一开始便给“伟观”罩上阴沉残破的影子。中间四句写景。颔联先写湖边的临安这里既是“王气”所钟,又有“万井人烟”,可见其繁荣发达。“魏阙”本指古代宫门上巍然高出的楼观,后代用以代指朝廷。“钱塘”是临安的别称。南宋统治者以临安为“行在所”,实际上是不敢承认他们已在那里建都。而诗中却用上“魏阙”、“千年王气”等词语,其中就隐含着对偏安局面的讥刺。颈联把镜头从“万井人烟”上移开,着力描写江和湖。西湖素以水碧、塔秀、岛奇见长,前一句中的“澄”、“明”二字就抓住了它最本质的特征。后一句写江,“归舟”和“夕阳”虽然

17、是这幅江景图中的主要内容,但不可忽视句中的“远”字和“动”字因为远,所以不能尽见,只可依稀辨出夕阳下的归舟;而一个“动”字,勾出夕阳洒在江面上的金鳞为归舟所摇乱时的美妙景致,给全篇的描写多少增添了点动态美。末联点明题意。由于钱塘是“王气”所在,因而“北望”句用中原何在论国事;因为作者对西风而伤怀,所以“半生”句用“鬓毛斑”叹自己(盈,通赢)。总之,国运不兴,仕途潦倒,正是国事、私事最不堪回首的时候,因而结尾处所包含的哀痛是深沉而接近绝望的。5(1)“三年”与“万古”对举,感叹贾谊三年的谪宦生涯带给后人无尽的抑郁沉重之感。(2)这一句既写出了贾谊的寂寞,也道出了诗人的寂寞,更通过这寂寞的情形表达

18、出诗人因与贾谊遭遇相似,所以怀古伤今的感慨。(3)这首诗怀古伤今(吊古伤今),表面上写的是古人古事,实际上处处着眼于今人今事,字里行间都是诗人的行踪和心迹,抒发了被贬的感慨与郁闷。【诗歌赏析】这首诗,首联上句追溯贾谊生前曾谪居长沙的三年时光,下句奠定了全诗凄怆忧愤的基调,不仅切合贾谊的一生,也暗寓了刘长卿自己迁谪的悲苦命运。颔联和颈联情景分设,一联写景,景中有情,一联写情,情中有景。贾谊的身世本已令人伤感,更何况时值使人多悲的秋天?“有道”与“无情”的对比,进一步把诗中的“悲”情写得十足。尾联以“寂寂江山摇落处”点明空间和时间,概括全诗。之后,又以曲笔,发出“怜君何事到天涯”的诘问。这首怀古诗

19、表面上咏的是古人古事,实际上还是着眼于今人今事,字里行间处处有诗人的自我存在,但这些自我又不那么明显,整首诗讲究含蓄蕴藉。诗人善于把自己的身世际遇、悲愁感兴巧妙地与诗歌描绘的形象融合在一起,于曲折处微露讽世之意,警醒世人。6(1)答案 次韵梨花赞美了梨花一尘不染的高洁。(答“表达了诗人对像梨花一样的高洁品行的赞美”亦可)(2分)东栏梨花寄寓了诗人对春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2分)解析 本题注意审题:思想情感分别是什么。黄次韵梨花这首诗表面赞美了梨花的洁白,实则赞美梨花的不被风尘所染的高尚纯洁。东栏梨花是一首感伤的诗,诗人因为梨花盛开而感叹时光的流逝。(2)答案 次韵梨花中,诗人化用“人面桃花

20、相映红”的诗句,说美丽动人的“人面桃花”也比不上如玉的梨花,用正衬的手法表现梨花天然、纯洁之美。(答“用桃花人面的红艳反衬梨花的雪白”亦可。或答“第四句用淡淡月色衬托梨花的素雅纯洁之美”亦可)(2分)东栏梨花中,苏轼把东栏一树梨花比作“一株雪”,形象地表现了梨花齐放、满树雪白的特点;(2分)同时也暗含诗人惆怅、伤春之感由梨花盛开感到春光即逝。(意思对即可)(2分)解析 注意题干的要求是分析衬托手法和比喻手法及表达效果。7答案 (1)“透”字写出了从疏落的树枝空隙之间,看见夜空的流星划过的景象。“逆”写出了月亮之侧云朵漂移,云行而反似月走,云与月看似逆向而行的画面。(一点2分)(2)孤峙高寒,清

21、幽静寂;远离世俗,超乎物外。(一是围绕“高”,二是围绕“静”三是围绕“不俗”)主要运用了衬托的表现手法。众岫之寒,流星之烁,林木之疏,走月之逆,行云之行,松巢之高,仙鹤之不群,老僧之混沌,都衬托山寺的孤峙高寒,清幽静寂;远离世俗,超乎物外。(一点2分)(3)厌世慕隐,佛家情怀(2分,大意对即可,大体答到“厌恶世俗”,“归隐之念”“高洁情怀”“超凡脱俗”“皈依之念”都算对。)诗歌赏析起笔从视觉形象写起:群峰高耸,翠色浮空,透出一片寒意;诗人投宿的寺院就坐落在群峰环绕的一座山峰的绝顶之上。作者用了水墨画的技法,勾画出山寺孤峙高寒的特点。 三、四句具体描绘夜空天体运行的景观。从寺外疏落的树枝空隙之间

22、,看见夜空的流星划过;朵朵轻云,逆着月亮运行的方向飘移,月亮就在云际中游动。作者描绘这种幽清奇丽的景象,极见“推敲”炼字之功。五、六句从自然景观转入人事议论。“绝顶人来少”,是说山寺因在绝顶而人迹罕至,揭示了山寺的远离市尘。“高松鹤不群”,写独鹤单栖高松之上。松鹤在古典诗文中,常作为高洁与长寿的象征,现在看到松鹤,自然使人想到植松养鹤之人。这就为下面写寺中高僧作了铺垫。 结尾两句写寺中只有一位八十岁高僧,虽然久经春秋,却一直与世无争。读到这里,回头再看“绝顶”“高松”二句,正是展现了具有象征意味的这位僧人的生活环境。推之全诗,可以看出,有此众岫环抱空寂之山,才有此绝顶孤峙之寺,有此绝顶孤峙之寺

23、,才有此超然世外之僧;而身临其境,投宿其寺,亲见其僧者,唯有诗人一人而已。于是,诗人的胸襟可见一斑了。8(1)拟人。(1分)表达了作者对梅的无限怜惜和同情。(2分)(2)“瘦还如许”地处寒风之中;寂寞无主的孤独;春天即将到来,梅花将要凋落。(每点1分)(3)词人远去了,梅花在词人的视野中渐渐消失了,暮色苍茫的空山中只有笛音袅袅。(2分)作者营造了一种悠远、空灵、凄恻的意境,渲染了空寂伤感的“无限新愁”。(2分)【诗歌赏析】这首词,意境悠远空灵,借天寒幽独的梅花,写出一种苍凉、冷寂的心境。上片一开始,先叙述“越山见梅”的过程。词人把梅花看成在逆境中依然展现着顽强生命力的人格的象征,虽然清瘦,虽然

24、寒冷,虽然近晚,却依然绽放着她的明艳和清芬,睥睨寒冬的荒索。下片一开始又把描写角度转向词人自身,自己不是也如此清瘦地独立于人世的寒风中吗?不是也坚强地挣扎于时代的苍茫暮色中吗?最后,词人远去了,梅花在词人的视野中渐渐消失了,暮色苍茫的空山中只有笛音袅袅。本词末三句所表现的是离索之思,蹉跎之恨,而又写得这样温婉浑厚,含蕴不尽,如同空山中的笛声,余音袅袅,给人们留下了许多思索的余地。9(1)作者借助“走”“寻”二字恰切地写出了作者郊外寻春的迫切心情与对美好春意的向往之情。(2分)(2)赞成。(1分)在三、四两句中,作者以鸿喻人、以梦言事并暗含对比,似乎把人生进取、政治抱负都看得淡漠了。(1分)在这

25、里,作者借助人生如鸿、世事如梦的感慨,解脱仕途失意中难以消除的痛苦,进而生发出一种超然旷达的情怀。纪昀评所谓“深警”,说的就是此意。(2分)(亦可提出反对意见,言之成理即可)(3)尾联用典。(1分)一方面表现了作者沉浸于山水自然的怡然之情;(1分)另一方面通过劝慰故人不必担心忧虑自己,表现出诗人身处逆境而能超然旷达并最终执著于现实人生的精神境界。(2分)【诗歌赏析】首联以“东风未肯”“走马还寻”的心理和行动揭示出对烂漫春意的渴望。颔联不写寻春所获,却宕开一笔,以“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寄托超然旷达、怡然自得的春游情怀。颈联写作者陶醉于味道醇厚的江城白酒,笑意温和的野老苍颜,以示春游的欢聚畅饮和黄州的生活乐趣。最后两句告慰故人:我在黄州过得很好,已和这里的朋友们约定每年作此寻春之游,你们不必为我的处境担忧,也不必为召我还京多操心。这首诗恰切地表现出作者面对仕途失意、人生磨难时开阔旷达的襟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