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一语文第 1 页 共 7 页2022-2023 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学习质量检测高一语文试题满分 150 分 考试用时 120 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7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苏轼是中国文化史上罕见的通才、全才。无论诗词文赋,还是书法
2、绘画,苏轼都造诣极高。他的成就与他勤于读书、善于读书有很大关系,他所倡导的“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论古今治乱,不为空言”的治学理念,对于今天读书治学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有感于当时士大夫中滋长的急功近利和浅薄轻率的风气,苏轼在稼说送张琥中巧用庄稼要等到成熟才能收割的道理来阐述治学之道,“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即在博览群书时要汲取书中的要领和精髓,从大量的知识或材料积累中,提炼出精华部分再著书立说。所谓“厚积”“博观”,是指广博地获取知识,丰厚地积累学养。所谓“约取”,就是慎取、精取,是在博观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所谓“薄发”,是在“厚积”的基础
3、上,进行严谨阐释。在与张嘉父七首其七中,苏轼以富人之筑大第须储材充足为喻,对“博观而约取”进行详细阐释,指出只有广博地积累学养,才能著成“不容有所悔”的“一家之言”。苏轼主张在治学过程中要熟读深思,对事理或学习对象进行研究式学习,即“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他一生治学遵循此法,具体做法可以概括为三点,即“一生日课”“一书数过”“一意求之”。“一生日课”是指每日必定完成抄书这项必修课,以每天抄书为读书治学筑牢根基。宋人陈鹄讲过苏轼抄汉书时采用不同的方式,连抄三遍,直至全部背诵,无一字差错。苏轼直到晚年,仍乐于此法,用以教子。跟随苏轼贬谪儋州的苏过,以父为师,将一部唐书抄完,而且接着又抄
4、汉书。苏轼视之为“穷儿暴富”,认为儿子通过抄书必将迅速地增长学识、深厚地积淀学养。“一书数过”是指读书要坚持反复阅读和揣摩,不能浅尝辄止。在治学实践中,苏轼也是这样做的。汉书他就读过很多遍,而且乐于将这种方法与人分享,苏轼对于周易也是反复研读,长期认真反复咀嚼,最终写就东坡易传。“一意求之”是指治学要有针对性,读书贵在专与精。苏轼认为,治学时要针对一个主题做研究性阅读,学懂弄通之后,再换另一个主题进行研读,这样读书可以做到既博又精,是夯实治学基本功的重要方法。苏轼治学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苏轼服膺儒家经世济民的治高一语文第 2 页 共 7 页学理想,强调要学用结合,把治
5、学和社会现实联系起来。他以著书立说为武器,针砭时弊、奉献社稷,主张治学要有益于世,反对脱离实际的空谈。苏轼的诗文著述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特点。如苏轼初任凤翔府判官,为改衙前弊政,给宰相韩琦写凤翔到任谢执政启,建议改善官驿投宿问题。他在奏为法外刺配罪人待罪状中表达了自己对变法的看法,主张变法要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急功近利。摘编自赵纪萍“其学必始于观书”苏轼的治学之道)材料二: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严肃批评了一种不良学习现象,他说:“世上最可笑的是那些知识里手,有了道听途说的一知半解,便自封为天下第一,适足见其不自量而已。”“知识里手”虽然学了不少、看似谙熟,但实则“夹生”,没有真正学懂弄
6、通、融会贯通,难以回答和解决实际问题,是十足的知识“搬运工”、典型的“死读书”,最终也必然成为“书呆子”、变成“客里空”。“以书为道,相隔万里也。”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看领导干部水平高不高,不是单纯地看他读书多不多,而主要看他运用理论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不强。读书学习,目的是为了启智增慧、提高本领、涵养情操,而不是单纯为了追求读更多的书、储存更多的书本知识,当所谓的“知识里手”。坚持学用相长。在干中学、学中干,是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要处理好学与干的辩证关系,既善于向书本学习,更善于向实践学习,运用好知和行“两只翅膀”,驾驭好学和用“两个轮子”,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让
7、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素质“水涨船高”,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摘编自华金良莫做“知识里手”)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苏轼在诗词文赋、书法绘画等方面均取得很高的成就,这与他所倡导的治学理念有非常密切的关系。B.苏轼认为用“一意求之”的方法治学,既能做到精细化,又能从多方面吸收营养,可以夯实治学基本功。C.受到自己父亲的影响,苏过也曾经把抄书作为必修课,因而迅速地增长了学识,积淀了深厚的学养。D.成长道路上,我们要学好书本知识,也要“读”好社会实践这本“无字之书”,处理好学与用的辩证关系。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8、分)A.鲁迅拿来主义中的“占有”“挑选”与材料一中的“博观而约取”有相似之处。B.只要把知识真正学懂弄通、融会贯通,在工作中就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C.苏轼善用形象的比喻来说理,不仅在材料一中有体现,还体现在课文赤壁赋中。D.“纸上谈兵”典故中的赵括熟读兵书,却不能活用,是“知识里手”的典型代表。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 分)A.荀子劝学:“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B.毛泽东提出:“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C.明代诗人林鸿饮酒:“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D.李白诗云:“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问以经济策,茫如坠
9、烟雾。”4.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论及了“学”和“用”的关系,二者论述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4 分)5.某同学在班级学习经验交流会上介绍自己的经验时说:“我的成功经验就是多刷题,学不会练会!”对此,你如何评价?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 分)高一语文第 3 页 共 7 页(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满窗明月刘江滨人在旅途,夜晚走在陌生城市的街头,最打疼我们眼睛的一定是一窗一窗的灯光。那温暖、柔和的光亮,不禁勾起游子思乡思亲的情愫,照得内心的孑然孤独无处躲藏。窗是家的象征。远古时期,人们筑房造屋,在墙上或屋顶上凿出一洞,以透光和空气,还可让烧饭的烟冒出。白天看袅袅炊烟,
10、晚上看荧荧灯光,在田里耕作的人就知道归宿在何处。虽然对一处房屋或一个家来说,门的重要性远远大于窗,没窗或许可以将就,没门是万万不行的。但门更多的是物质属性,而窗却更多的是精神属性,寄寓了人们诸多情感和审美的内在要素。小时候,家在农村,窗户是木头做的,由窗框、窗棂组成。窗棂也不讲究,简单的方格状。夏天钉上浅绿色的窗纱,冬天则糊上粗糙廉价的麻纸。这种麻纸上面疙里疙瘩,透光性差,白天屋里也暗乎乎的。天麻麻亮的时候,经常被鸡鸣或麻雀叽叽喳喳的叫声吵醒,又不愿意起来,就盯着窗户看,那些纸上的疙瘩竟被看出了诸般人或动物的形状,就像看天上的云彩一样,白云苍狗,天马行空,有趣好玩。遇到凛冽的寒风在树梢上狂啸,
11、薄薄的窗纸呼哒呼哒地响,反而觉得室内暖和,睡得更香。讲究一点的人家将窗户做成了艺术品。那一年我去山西乔家大院和王家大院,不禁为各种窗棂所吸引,造型各异,式样繁多,不仅仅是方格形的,还有菱形、圆形、扇形、瓶形等等我叫不出来名的形状,还雕刻着蝙蝠石榴、葫芦仙桃等寓意美好吉祥的物事。普通人家喜欢在过年或结婚时贴窗花,即在窗户上贴上各式各样的剪纸,或飞禽走兽,或神话人物,或五谷丰登,或福禄喜寿,红彤彤,喜洋洋,一个物质的窗户成了透视人们心灵的窗口。山西有一首民歌剪窗花,这样唱道:“银剪剪嚓嚓嚓,巧手手呀剪窗花。莫看女儿不大大,你说剪啥就剪啥。啊儿哟,祖祖辈辈多少年,解开多少愁疙瘩。不管风雪有多大,窗棂
12、棂上照样开红花。”物质生活固然重要,可艺术的生活同样不可或缺,精神的抚慰让一切都漾出了生命的机趣,与过年贴窗花一样,一条红头绳就足以令喜儿欢欢喜喜过个年。窗户是人们在室内与外部世界建立联系的连接点,即使足不出户,一年四季的细微变化,春草绿了,秋叶黄了,风雨雷电,雪花纷飞,都能在窗前依次展现。窗户更像是一个画框,涂抹描绘出各种色彩各种意象的图画。古人早就发现了这一点,如杜甫:“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白居易:“清风两窗竹,白露一庭松。”张未:“梦觉隔窗残月尽,五更春鸟满山啼。”李清照:“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等等。现代诗人卞之琳也有名句:“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13、清代戏曲家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开窗莫妙于取景”,其实,窗外的景色是固定的,如何看景,更在于取景者的心情。譬如秋末的残荷,破败寥落之相何美之有?乐观的人却找到了听雨之乐。“隔窗听雨”成了古诗词中最多见最丰饶的意象。而东西南北四面的窗,本是普普通通的方位,却被诗人赋予了迥然有别的特殊况味,如南窗寄傲,北窗下卧,西窗剪烛,东窗嘛,哈,东窗事发!窗户也有诸多雅称,如茜窗,绿窗,竹窗,纸窗,玉窗,金窗,幽窗,轩窗,等等,这些好听的名字无不盈满了诗人温润美好的意趣。窗外的风景不仅是风景、是美,有时还是信念、意志和生命。美国作家欧亨利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就讲述了这样的故事。青年女画家琼珊患了肺炎,病得厉害,而
14、且对活着已失去了信心。她躺在床上主着窗对面墙上的常春藤,秋风中叶子一片一片落下,她认为最后一片叶子落下的时候,她也要随之而去了。但奇迹发生了,经过几天的风吹雨打,那最后一片叶子依然贴着墙挂在藤枝上,绿中泛黄,不曾凋落。琼珊以为这是天意,信心大增,身体竟好了一半。后来得知,那片叶子是老画家贝尔曼在闻知此事后在夜雨中画在墙上的,他却因此患了肺炎死去。这时的窗,更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来的是人性善的底色和力量。高一语文第 4 页 共 7 页我现在的居室,南窗北窗通透,不再是狭小的纸窗,而是宽大的落地玻璃窗。北窗外是一条河,河对岸是公园,花红柳绿,碧波荡漾,四季皆为风景。南窗外不仅可观赏小区庭院的绿草如茵
15、、枝叶扶疏,更喜欢明月破窗而入的清幽感觉,一如李白诗句“满窗明月天风静”所述的意境。明月装饰了窗子,窗子也装饰了人生的诗和梦。(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 年 12 月 12 日)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文章以“满窗明月”为标题,而内容主要是与窗户有关的事物,是以明月寓美好,增强诗意美,从而引发读者的想象。B.文章第段作者由窗户的形状,联想到贴窗花的民俗活动以及山西民歌剪窗花等,亲切自然,体现地方风俗色彩。C.文章第段中与窗户有关的诗句,描写角度、意趣各不相同,既增添了文章的文化色彩,也丰富了窗户的审美内涵。D.文章第段中大篇幅转述美国作家欧亨利的小说最
16、后一片叶子中的故事,意在表现老画家贝尔曼人性的善良。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文章开头从游子在陌生城市的街头看到一窗一窗的灯光写起,继而切入窗子的话题,画面感强,容易唤起读者情感的共鸣。B.文章以“窗”为中心精心组织不同材料,由内而外描写了与窗子有关的富有特色的各种事物或景象,条理清晰,层次分明。C.文章紧扣“窗户”展开话题,运用联想和想像行文,内容丰富且涵盖面广,既饱含了浓厚的诗情画意,又有强烈的辩证色彩。D.文章结尾“明月装饰了窗子,窗子也装饰了人生的诗和梦”化用卞之琳断章中的诗句,既照应了题目,又使文章别有韵味。8.文章第段中说“但门更多的是物质属
17、性,而窗却更多的是精神属性”,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窗的“精神属性”有哪些具体表现。(4 分)9.本文的语言颇具特色,请结合全文对此加以赏析。(6 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甲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
18、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节选自韩愈师说)乙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高一语文第 5 页 共 7 页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
19、而明辨之”也。书不云乎?“好问则裕。”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学即继以问也。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古之人虚中乐善,不择事而问焉,不择人而问焉,取其有益于身而已。是故狂夫之言,圣人择之;刍荛之微,先民询之。舜以天子而询于匹夫,以大知而察及迩言,非苟为谦,诚取善之弘也。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节选自刘开问说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
20、一项是()(3 分)A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B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C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D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书即尚书,与诗经礼记周易中庸被称为“五经”,是儒家的五部经典。B.句读,指断开句子的知识。一句话后面的停顿为句,一句话中间短暂的停顿为读。C.古代巫和医不分,故并举。巫主
21、要以祝祷、占等为业,也为人治病。D.周礼是儒家经典,世传为西周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周公旦所著。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甲文极力提倡“从师而问”“不耻相师”,乙文极力提倡“虚中乐善,不择事而问,不择人而问”。这些都是劝说人们要虚心求教于各种人,基本指导思想同是一个“道”字。B.在阐述文章观点的过程中,甲文与乙文都运用了对比论证使文章观点鲜亮。不同的是,甲文对比对象比较单一,乙文比较广泛。C.甲文作者对于士大夫看不起“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反而还比不上他们,给予了强烈的责备和讽刺。D.乙文作者引用儒家经典中的话“就有道而正”“好问则裕”
22、等,来证明“问”的必要,从中可看出“问”是进德修业的重要一环。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4 分)(2)舜以天子而询于匹夫,以大知而察及迩言。(4 分)14乙文为什么说要向“贤于己”“不如己”“等于己”的人询问?(3 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516 题。西江月苏轼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高一语文第 6 页 共 7 页【注】此词为苏轼被贬黄州时作。其春夜行蕲水边,过酒家,饮醉,乘月
23、至一溪桥上,解鞍,枕臂醉卧少休。拂晓,见乱山攒拥,流水淙淙,宛如仙境,书此词于桥柱上。障泥:马鞯,垂于马两侧以挡泥土。1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写词人濒临溪流,从马上下来,等不及卸下马鞯,即欲眠于芳草。既从侧面描绘出月下溪景之美,又表现了词人的喜悦之情。B“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两句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琼瑶,本是美玉,这里代指月色,水月交辉,有如晶莹剔透的珠玉。此句传神地写出了水月之静美。C“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两句用“解鞍欹枕”这个特写镜头表现出了词人的随意豁达,而“杜宇一声春晓”写出了空山春晨的万籁俱寂。D本词
24、写词人爱惜一溪风月,不让马踏碎溪月,解鞍酣眠直至春晓,描写了一个醉心自然、随性洒脱、乐观豁达的词人形象。16“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两句极其精妙,请简要赏析。(6 分)(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17补写下列各句的空缺部分。(6 分)(1)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劝学中则说:“,。”(2)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明月初升的句子是“,”。(3)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春花秋月之外,“”也是勾起作者故国之思的景象;而“”则是作者无尽愁绪的形象描绘。三、语言运用(共 20 分)(一)语言文字运用(
25、本题共 4 小题,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尽管费先生受过良好的西方教育,但他的学术立场始终是在中国,不仅长期做实地调查,从他早年著作中,可见其()中国文化典籍;同时他也注重历史的追溯,他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理论就是当年他在中央民族大学教授“中国民族史”的讲义的基础上完成的。为了进一步加强对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认识,晚年他还参加了考古学术论坛。因此,不仅费先生是一位中国学者,又是一位具有世界眼光和通晓西方学术的学者,他看中国的问题从来就不仅仅是从中国的角度,还包括了从世界性的角度来看,即使是自己的家乡也一样夹杂有“他者”的眼光。多一种眼光看问题,会更全面和更有优势,也会更客观
26、地看待本土的文化历史,在他那一代人里,这样的学者是()的。费先生的一生一方面是站在全球性的(),通过中西方对比来研究中国;另一方面又是深入到社会实践中去研究中国。多条线路的研究方法构成了他的学术体系,而这一学术体系所呈现的就是近百年的中国文化自觉和中国文化反思,这既是费先生建构的,也是其同时代中国人思考的集体反射。因此,今天,当我们再次走向世界,走向未来时,重新阅读费孝通先生的著作,因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总是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的!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A.熟稔九牛一毛视域登高望远B.熟识屈指可数视野登高望远C.熟识九牛一毛视野高瞻远瞩D.熟稔屈指可
27、数视域登高望远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A.因此,不仅费先生是一位通晓西方学术和具有世界眼光的学者,也是一位中国学者。B.因此,费先生不仅是一位中国学者,也是一位具有世界眼光和通晓西方学术的学者。C.因此,费先生不仅是一位中国学者,也是一位通晓西方学术和具有世界眼光的学者。D.因此,费先生不仅是一位通晓西方学术和具有世界眼光的学者,也是一位中国学者。高一语文第 7 页 共 7 页20、下列各句中的引号的作用与文中加点的引号的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 分)A.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古都的秋味
28、。B.真实的世界却在暗淡下来。“七七事变”一起,清华图书馆的灯光全灭了。C.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D.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21、请在文中划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每处不超过 12 个字。(6 分)(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1 小题,5 分)22、图文转换(5 分)一词多义现象在古汉语中非常普遍,看似纷繁复杂,其实也有规律可循。多义词的各个义项并不是孤立的,其间存在着各种联系。抓住了义项间的联系,就能更好地理解多义词。以“伐”字为例。汉语大词典中“伐”的解释有:砍头;败坏;砍斫;自夸;击刺;攻打;平毁;记
29、功;敲击;为自己记功;批评。请依据下面的思维导图说明这些义项之间的联系。(不超过 150 字)四、写作(60 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材料一:赤壁赋古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等这些古今散文名篇无不告诉我们:无论社会如何进步,人类始终都要生活在大自然之中,而大自然也已深深融入人类的精神世界,成为人类心灵的寄托。材料二:早在 2000 多年前,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子就道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意思是说,我们要尊重自然,这样才能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若是对自然环境加以破坏,无度开采能源,则一定会遭受到大自然的报复。材料三:卫星图显示,塔克拉玛干沙漠在变绿。
30、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有研究显示,中国承担了过去 17 年全球新增绿化面积的 25。摘自新闻评论这些年,中国为地球做了什么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样的思考和感悟?请结合材料,以“人与自然”为主题,写一篇议论文,体现你的思考与认识。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 800 字。1【参考答案】1.C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C.“因而迅速地增长了学识,积淀了深厚的学养”错误。材料一中说苏轼“认为儿子通过抄书必将迅速地增长学识、深厚地积淀学养”,这是苏轼的主观看法,而非既定事实。2.B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
31、力。B.“只要就”,选项说法过于绝对。原文为“没有真正学懂弄通、融会贯通,难以回答和解决实际问题,是十足的知识搬运工、典型的死读书”,原文是必要条件,选项变成了充分条件。3.A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二的观点是坚持学用相长,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A.荀子的话强调的是学习要注重积累,没有涉及到运用的问题,不能用来作为论据。4.材料一:苏轼从儒家经世济民的治学理想出发,强调要学用结合,把治学和社会现实联系起来。材料二:引用两位伟人的观点,在干中学、学中干,要处理好学与干的辩证关系,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每点 2 分)5.此学习经验强调了不断重复、强化对学习的
32、重要性,这一点和苏轼的“一生日课”强调筑牢根基的重要性有相通之处,因此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此学习经验片面强调重复训练,割裂了学和用的关系,很容易培养出只会做题的“知识里手”,对所学难以融会贯通,更难做到学以致用。(每点 3 分。只要学生答出“合理性”和“片面性”,体现辩证思想,即可得分)6.D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D.“意在表现老画家贝尔曼人性的善良”错误,是为了说明“窗外的风景不仅是风景、是美,有时还是信念、意志和生命”。7.C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文本艺术特色的能力。C.“又有强烈的辩证色彩”错误,本文由窗引发联想和想象,表现窗的魅力,有情有趣,引人思考,但是并没有辩证色彩。8.童年
33、时面对窗纸上的疙瘩产生的美好想象以及窗纸呼哒呼哒的响声伴着入眠的温馨;窗子各式各样的形状、精美的雕刻以及寓意丰富的窗花表现出的人们对美的热爱与追求;古今文人墨客对于窗子所寄予的美好情感与意趣;窗外风景体现出的信念、意志和生命意识,以及映照出来的人性之善。9.词语方面:多使用叠词,如“麻麻亮、叽叽喳喳、薄薄、呼哒呼哒”等,富有口语化色彩,增强了形象性、亲切感、和韵律美;句式方面:多用短句、整句,且整散结合,简洁明快,富有变化;修辞方面:多用引用、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和诗意美。文中多次使用排比句,大量引用、化用古今诗词名句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10.D这段文字,句式整齐,可以在把握大意
34、的基础上,根据句式判断。11.A中庸不属于“五经”。12.B“甲文对比对象比较单一,乙文比较广泛”错。13.(1)(人们)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们;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耻,真是糊涂啊。(重点字词“于”“耻”“惑”各 1 分,语句通顺 1 分)(2)舜凭着天子的身份却向平民询问,凭大智慧去知晓那些浅近的话。(重点字词“知”“察”“迩”各 1 分,“询于匹夫”状语后置句 1 分)14.答:向“贤于己”的人询问为了破除疑问,判定是非;向“不如己”的人询问为了求得一点正确的见解;向“等于己”的人询问为了共同研究,明确分辨。乙文译文:(对)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向他们询问,借以破除
35、那些疑问,(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到有学问的人那里判定是非”。(对)不如自己的人,向他们询问,借以求得一点正确的见解,(这就是曾子)所说的“以高才能向低才能(的人)询问,以道德高、知识多向道德低、知识少(的人)询问”。(对)同自己水平相当的人,向他们询问,借以共同研究,(这就是中庸里)所说的互相诘问,详细地考察,明确地分辨。尚书不是说吗?“喜爱问(的人,学问知识)就丰富。”孟子论述:“找回自己的放纵散漫的心”(的时候),并提“学问之道”,“学”之后(就)紧跟着“问”。子思谈“重视品德修养”(时),归结到要(好)问(勤)学,2(在他的提法中)“问”并且在“学”的前面。古代的人虚心并乐于采纳善言善事
36、,不挑选事情去询问,不挑选人去询问,(只是)从中吸取有益于自身的东西罢了。因此狂放的人的话,圣人采纳它;地位低下的樵夫,古圣先王也向他询问。舜凭着天子的身份却向平民询问,凭大智慧去知晓那些浅近的话,这并不是一时故作谦虚,实在是非常善于采纳善言。聪明的人经过多次考虑,也一定会出现个别失误。圣人不知道的,未必不被愚人知道;愚人能够做到的,圣人未必就能做到。真理不能由某些人独占,学习也没有止境,既然这样,那么询问可以缺少吗?周礼说:“在朝堂外向百姓询问。”国家的政治大事尚且向平民询问,因此,地位高的人可以向地位低的人询问,贤德的人可以向不贤德的人询问,老人可以向小孩询问,只考虑道德学问方面的成就就可
37、以了。15B解析:“借代”错,应为“借喻”。16(1)侧面描写(或侧面烘托):写月下细浪涟漪层层涌起,空中云朵依稀,侧面烘托月光朗照,月色美好。(2)借景抒情:通过写景营造出清爽明丽的意境,凸显词人的愉悦之情。(3)叠词:“弥弥”“隐隐”表现了水之盛、云之淡,音律和谐,朗朗上口,声声悦耳。(4)对仗:“照野”对“横空”,“弥弥”对“隐隐”,“浅浪”对“层霄”,对仗工整,富于音韵之美。(每点 2 分,任意三点 6 分)17、(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2)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3)小楼昨夜又东风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18、D熟稔:指十分熟悉,强调熟悉熟识:认识某人较久,认识事物较深刻,强
38、调认识得久或深刻。屈指可数:形容数目很少,扳着手指头就能数过来。九牛一毛:指九头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大数量中极微小的数量,微不足道。视域:指一个人的视力范围。视野:眼睛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视域”“视野”在节选文本中的意思没有很大的区别,“视野”与“站在”不搭配。19、C 原文两处都是语序不当:主语与关联词位置不当,“费先生”应该放在“不仅”的前面;“具有世界眼光和通晓西方学术”递进逻辑顺序不当,“具有世界眼光”应放在后面)20、C 都表示引用。A 项引号作用为突出强调,B 项引号表示特定称谓,D 项引号作用为讽刺、否定。21、也阅读古代文献以他者的角度来研究中国是非常有价值和必要的。22、
39、“伐”的本义是“砍头”,由动作的相关性引申出“砍斫”“击刺”“敲击”;(1 分)再由“击刺”的意义相似性引申出“批评”,由动作相关性引申出“攻打”;(2 分)而由“攻打”的结果引申出“败坏”“平毁”“记功”之义;(1 分)由扩大“记功”的对象引申出“为自己记功”,进而引申出“自夸”。(1 分)23、【审题指导】一、审材料:材料一:联系必修教材所学篇目,启示我们思考自然在人们生活、精神等方面的重要性。材料二:引用荀子的话一是表明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强调我们要以正确的方式顺应它,与自然和谐相处;一方面也说明我国自古就非常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材料三:用事实表明我国在自然环境保护方面的突出贡献。三
40、则材料间的关系可以解读为:为什么要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什么?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成果。考生还可以由此思考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二、审要求写作要求明确了写作主题人与自然、写作文体议论文和写作内容“你的认识和思考”三、参考立意1、人与自然和谐共生32、生态文明建设3、“顺”与“治”并行4、美丽中国行(中国自然环保实践)但是单纯强调一个方面:走进自然、亲近自然/自然带给人的各种惩罚/人对自然的各种破坏等属于偏题立意。四、参考题目平衡中共生,博弈中发展绿遍世界,美在心间“中国绿”为地球添生机好日子就在青山绿水中“中国行”点亮“世界绿”让绿色包装生活“绿色 GDP”,不能只是“看
41、上去很美”莫让体验自然变成破坏自然五、参考资料1、名言金句(1)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2)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3)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4)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5)人类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归根结底是自然的一部分,必须呵护自然,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6)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7)我们要认识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
42、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8)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2、精彩主体段(1)对自然的向往、敬畏从不因历史断绝,并在传承中得到反思、纵深。如今,我们可见万丈珠峰之上,次仁旦达为雪山清理污浊,守护心中圣地。我们可见,坚守“绿水青山”的信念,黄沙荒原的毛乌素在民族的力量下重现昔日风光,“绿色奇迹”得以在大地上演。历史更迭不断,强盛的文明从不会因肆意、贪婪而得到延续,唯有依凭规律,顺应造化,才能至于平衡,传承延绵。(2)正如那消失的罗布泊,那片宁静的心灵归宿最终变成一片荒凉死寂的沙漠,那里的每一粒沙感受不到丝毫宁静,只有无边无际的绝望。曾记否,莫高窟的鸣沙山和月牙泉,鸣沙山不再是天籁般的鸣沙知音
43、,月牙泉则仿佛是弃妇怨女的枯萎之泪。我们就处于世俗名利的樊笼之中,渐渐遗忘了山寺桃花始盛开,我们行走于钢筋水泥混凝土的工业社会,忽视了“梅子金黄杏子肥”自然之美。(3)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中华文明千年生息,生于流域之滨,养于厚土之上。文明与生态,沿着同一条命脉延伸于历史的沟壑之中。我们不能求得一个焕然新生的世界,就要懂得护她安危无忧。不要让世界的明媚被污浊的颜色覆盖,而要好好守护我们仍存的净土。3、参考时评文章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人生活在天地之间,以天地自然为生存之源、发展之本,
44、在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中,创造和发4展了人类文明。在这个历程中,人与自然关系经历从依附自然到利用自然、再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过程。今天,人类社会正日益形成这样的普遍共识: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个客观规律谁也无法抗拒。“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中华文明历来强调天人合一、尊重自然。5000 多年的中华文明就是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发育成长,生生不息,绵绵不绝。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华民族生命之根,是中华文明发展之源。到了近代,伴随着工业化的到来,和世界上许多国家一样,我们也经历
45、了一个向自然界进军、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历史过程,在快速形成现代化发展物质基础的同时,也给自然生态系统带来很大破坏,出现森林消失、土地沙化、湿地退化、水土流失、干旱缺水等严重生态问题和水、土、空气遭到污染等严重环境问题。伴随这些问题而来的,必然是自然的报复。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我们党及时改变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明确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和做法,要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统一的绿色发展之路,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的核心就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基于这样的出发点,建设生态文明,第一,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
46、、保护自然,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维护人与自然之间形成的生命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形象而深刻地说道:“我们要认识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所以,我们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第二,要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和谐,通俗地讲就是要“两座山”: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所以,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第三,要坚定不移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
47、国策,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创新生产方式,改变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第四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着力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维护生态安全、优化生态环境,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设美丽中国,努力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保护生态环境是今天的全球共识,但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执政党的行动纲领,我们党是第一个。我们党明确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所以,在领导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中,我们党旗帜鲜明地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之中,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作为党的神圣使命,作为党对中华民族的庄严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