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中历史人教版:3.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37455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人教版: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3.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3.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3.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3.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3.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3.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备课资料一、美国何以购得路易斯安那美国取得独立之时,其领土只限于大西洋沿岸至密西西比河以东地区(佛罗里达不在内)。独立后政权由北方资产阶级和南方种植园奴隶主联合统治,他们都热衷于扩张领土。新政府废除了英国向西部移民的禁令,许多来自东部沿海地区和欧洲的移民纷纷越过阿巴拉契亚山脉涌向西部,形成了美国历史上著名的“西进运动”。路易斯安那地处密西西比河流域,早在17世纪初,由法国殖民者开拓建立起来,自北至南纵贯北美大陆中部,面积达200多万平方公里,是美国西部最宽广的一块领地,有大片的原始森林、辽阔的草原、肥沃的土地,以及丰富的地下矿藏;获取这块土地,可使领土扩展到墨西哥湾,为美国进一步向西扩展开辟道

2、路。19世纪初,整个欧洲正陷入拿破仑战争。1803年4月,美国总统杰斐逊派遣特使赴法,以联合英国反对法国相要挟,磋商购买位于路易斯安那南端(密西西比河河口)的重镇新奥尔良。当时,拿破仑派往海地镇压黑人起义的军队已遭到惨重失败。失去了海地,路易斯安那对法国的战略意义相对减弱。另外,拿破仑决定要同英国重新开战,英国海军很可能封锁甚至攻陷新奥尔良。再者,法国由于长期战争,国力消耗太大,需要补给。因此,法国主动提出将整个路易斯安那卖给美国。据美国外交政策史(美国J.H.雷坦著)记载:1803年4月底,美法签订割让路易斯安那条约,美国答应偿付由法国确定的6000万法郎,在年内付清,但折合美元不得超过20

3、00万款数;同时,合众国保证当地居民得以享受美国公民的各种权利,以及最终被接纳加入联邦。然而,美国宪法没有授权总统去取得土地,这使杰斐逊总统得悉“购买”成功后有点为难。他决定设法通过一项明确的准许购买的修正案,而且必须迅速按条约解决此问题,以免拿破仑稳定局势后改变主意。后来杰斐逊干脆不顾宪法的规定,也不谈修正案的问题,将“购买”条约提交国会两院:国会于10月1720日召集了一个特别会议,参议院以二十四对七票批准。五天之后,众议院又以九十对二十五票通过拨款1500万美元。购买路易斯安那的决议及款项就这样解决了。这年年底,拿破仑急于称帝,也就接受了该条约。由于这次购买,美国领土扩大了将近一倍;大批

4、移民涌向西部,促进了“西进运动”高潮的到来。葛祖武历史学习2001年版二、西进运动是如何推动美国经济发展的众所周知,美国历史上的西进运动是印第安人的血泪之路,但在很大程度上又可以说西进运动为美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动力。教材世界近代现代史(修订本)也肯定了这一点。但西进运动是如何推动美国经济发展的呢?首先,西进运动使美国经济发展具备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需要市场、原料,而西部广袤的土地上,不仅有丰富的金银矿藏,更有大量的森林、水利等资源。特别是西进运动还使美国成为濒临两大洋的国家,优越的地理环境,扩大了的国内市场,这一切为美国日后发展成为经济大国奠定了基础。其次,广

5、大的移民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带到西部,使资本主义在美国向宽广方面扩展。独立战争刚刚结束,美国政府就颁布法令,把西部土地收归国有,通过分块出售的办法把土地变为私有。这些法令吹起了西进运动的号角。涌向西部去的,有企图扩大种植园的南部奴隶主,有寻找发财捷径的北部土地投机商,更有着已深受资本主义经济浸染的广大民众。后来,一些欧洲的移民也大量涌入到西部。他们不仅带去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技术,也带去资本主义的生产经营管理方法。无疑这一切都推动着美国当时经济的发展,并为19世纪初开始的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再次,推动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随着商品化和机械化农业的发展,西部逐渐取代东北部和大西洋中部各州,成为美国农业

6、的中心。在此基础上,以食品加工业为主的轻工业和以农机生产为主的制造业在中西部兴起,以金银铜为主的矿藏开采业也兴盛起来。而为了把这些农、轻工业产品运往东部,需要发展交通运输。以前,人们只能利用被野牛群和印第安人踏出的小路,但从1828年修筑第一条长仅20公里的铁路,到19世纪中期,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的铁路网发展起来了。随着铁路不断向西延伸,不仅加强了西部和东部的联系,而且使移民能够移到以往不易到达的地方。铁路先行促进了美国西部的开发和近代工业化的完成。第四,西进运动铸造了美利坚民族开放的民族精神,为经济的发展提供着持续的思想动力。面对广阔无垠的大西部,人们要与森林、沙漠、恶劣的天气斗争。正是在这

7、种与自然的搏斗中,广大移民铸就了一种坚韧而开放的精神。时至今日,美国仍然创造着一个像比尔盖茨一样的奇迹,吸引着世界上一批批的精英人才,这一切又无疑推动着美国经济的发展,成为一股持续的思想动力。另外,由于工人、农民可以向西部找到“出路”,西进运动又起到了排解社会矛盾和社会不满的“安全阀”的作用,从而为当时的美国创造了一个相对平和的国内环境,推动着美国经济的发展。综上所述,西进运动在推动当时美国经济的发展中功不可没。王易军历史学习2001年版三、美国的领土扩张的自由土地的形成美国的发展具有自身的独特性。按现代化理论它是属于内源型现代化,即由社会自身为量产生的内部创新,经历漫长过程的社会变革的道路,

8、其外来的影响居于次要地位。那么美国自身有哪些方面的独特性呢?本文试从美国的领土扩张和自由土地的形成来谈谈这个问题,以便引起广大中学师生对美国自身发展的关注。1.美国的领土扩张美国是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1783年,美国才获得独立,按照美英巴黎和约规定,其领土从独立前的13州的90多万平方千米扩大到230多万平方千米。其疆界大致:南至佛罗里达,北接加拿大与五大湖地区,东起大西洋沿岸,西止密西西比河。然而到19世纪中期,美国的领土迅速扩大,其西部从密西西比河扩大到太平洋沿岸,领土面积达777万平方千米,若把1867年美国从俄国人手中购买的阿拉斯加151万平方千米计算在内,则达到920多万平方千米

9、。美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获得这样大的领土,这在世界上任何国家也好是很少见的。如何看待美国的领土扩张呢?我们知道,19世纪中期以前美国分别从法国、西班牙购入和从英国无偿得到了大量领土,总共达300多万平方千米。如果说美国从这些欧洲殖民国家手里争夺这么多土地,含有美国排斥欧洲原有的殖民势力的一面,那么这种行为无疑就带有美国推动整个美洲走向“非殖民化”的因素。但同时也无形中暴露了新独立的美国含有新殖民主义的野心。这是美国领土扩张性质的一面;另一方面就墨西哥而论,它是1821年获得了独立。作为一个独立国家,美国对其领土的占领则无论是以何种方式,都是对其国家主权的侵犯,这种行为具有明显的侵略性质。至于美洲

10、这块大陆上的原主印第安人,则早在二万五千年前就开始生活和劳动在那里。其间虽有维金早期北欧人光顾北美大陆,但为期甚短,对北美印第安人社会生活影响非常小。所以美国的领土扩张,不管在哪种情况下。印第安人都是最大的受害者。因为他们不仅丧失或放弃了自己的家园,而且面临着种族灭绝的威胁。2.自由土地的形成对于这样一种领土扩张行为,美国人是如何看待的呢?美国一些人常常将独立后迅速走上扩张道路称之为“天定命运”。其实,这不过是某些人为其扩张辩护的概括和总结。至于美国为什么扩张?其根本原因在于几种与土地有关的社会势力的共同推动。这些社会势力是土地投机家、种植园奴隶主和人数众多的农场主。尽管他们经济利益不同、政治

11、目标各异。但在领土扩张上却是利益一致的。正因如此,美国政府的一系列扩张领土政策是其共同利益的集中反映。那么美国西部的土地属于什么情况呢?有人认为西部的土地是“自由土地”。这是否对?既然自从2500040000年以来,印第安人是美洲大陆的主人,那么,他们就自然拥有了土地主权。然而印第安人的社会性质在当时处于原始社会状态,所以他们对土地的主权只是基于传统意义上的。这就出现了这样一个问题,西部的土地能否自由占领呢?1763年10月英王关于西部土地的“宣布令”宣称:“严禁所有联邦之忠良臣民在该地区购地或定居,违者要受到严厉的处罚。”这就是说西部那些土地不能随便占有。 这种既非无主又非自由占领的土地是否

12、属于自由土地,换句话说土地的真正自由是什么?在于它的商品化。列宁曾说过:“所有自由土地,就是它一方面摆脱了中世纪的一切羁绊,摆脱了农奴制和封建制度,另一方面又摆脱了土地私有制的羁绊。”那么美国的西部土地是怎样商品化了呢?首先是对印第安人的土地掠夺。美国对于印第安人先剥夺其公民权。独立后美国的联邦宪法规定:印第安人没有公民权。其理由是他(她)们没有被课税。至于印第安人的土地,按照1787年国会通过的西北条例规定,“他们的土地和财产非得他们的同意,决不得夺取”。虽然官方的法律是肯定印第安人的土地权,但在实际上印第安人拒绝割让自己的土地的时候,就对他们采取欺骗、收买和暴力等手段,并逐步把他们赶出自己

13、的家园,有的甚至将印第安人消灭掉。如1830年5月28日,杰克逊总统通过了印第安人迁移法,正式签署该项法令:“将密西西比河以西土地与该河以东的印第安人的土地交换,并由军事机关负责将印第安人强行西迁。”这就意味着印第安人必须放弃自己在东部的世代相传的家园,而印第安人一旦失去了自己的家园,也就丧失了生存的条件,其命运也就可想而知。默克说:“印第安人的整个历史就是和美国的边疆人冲突的记录。” 其次,美国是将西部土地国有化。美国建国之初就对西部的割让地实行国有化,并进一步推广到西部获得的领土上。再次是美国将西部国有化的土地以不同方式出售给购买者。如1785年土地以640英亩为单位出售;1796年改为整

14、卖兼零售;1800年又将最低出售单位减少一半即320英亩,出售价格从最初每英亩2美元减少到每英亩1.64美元。而土地方面最具有意义的还是林肯颁布的宅地法。1862年亚伯拉罕林肯在宅地法中规定:任何人只要是美国公民,年满21周岁,只要交10美元的手续费,就可申请160英亩宅地,连续耕种五年就可取得这块土地的所有权.这样,宅地法既解决了西部土地问题,也阻塞了奴隶制向西扩张的道路,同时调动了广大土地拥有者从事投资的积极性。正是这种将国有土地以不同方式出售给购买者,才是将西部土地当作了商品,而这可以说是西部的“自由土地”真正形成了。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0年第5期,段西宁文备课资料一、普鲁士、奥地利

15、为什么能联合发动对丹麦的战争德意志的统一是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来完成的。这三次王朝战争是:1864年的丹麦战争,1866年的普奥战争,1870年的普法战争。结合教材内容,不难理解普鲁士为什么要发动对奥地利的战争。那么,普奥为什么又能联合起来发动对丹麦的战争呢?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位于丹麦和易北河之间,濒北海和波罗的海,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地位和战略地位,德意志的容克地主和资产阶级早就对它们垂涎三尺。它们本来是两个小公国,长期以来从属于丹麦国王,但是它们不愿与丹麦合并,都有自己的议会和行政机构。石勒苏益格同丹麦的关系比较密切,南部居民是德意志人,北部居民是丹麦人。荷尔斯泰因的居民基本上是德意志

16、人,按维也纳会议规定,它又是德意志邦联的成员。1850年、1852年欧洲各大国曾经召开两次会议,解决普鲁士、丹麦之间的争端。1852年5月,英、法、俄、普、奥、丹等国签订了伦敦议定书。其中规定:列强保证丹麦王国领土的完整。承认格吕克斯堡亲王克里斯丁在丹麦国王弗里德里希七世去世后继承丹麦国王统治的全部领土,包括荷尔斯泰因和石勒苏益格。保证这两个公国不得分开。尽管签订伦敦议定书,丹麦仍觉得,不合并二州,对德纠纷永无平息之日。于是,1855年,弗里德里希七世颁布了丹麦王国的共同宪法,并宣布适用于荷、石二州。宪法一出,就遭到普、奥的大肆攻击。于是丹麦又将荷尔斯泰因列在共同宪法之外,石勒苏益格仍然适用。

17、1863年3月,丹麦国王在事先没有征得荷尔斯泰因议会同意的情况下,为荷尔斯泰因颁布特别法。德意志邦联为此向丹麦提出最后通牒,要求丹麦撤销该宪法。但是,在1863年9月,弗里德里希七世又颁布了丹麦和石勒苏益格的共同宪法,这意味着石勒苏益格与荷尔斯泰因将分离,合并到丹麦。1863年10月,德意志邦联议会通过了反丹议案,准备对丹麦发动战争。11月15日,弗里德里希七世去世,11月18日,继位的克里斯丁九世在丹麦新宪法上签字。德意志邦联决定反丹决议案必须执行。俾斯麦决定利用这个问题,使普鲁士成为德意志的救星,完成统一德国的第一步。但普鲁士的行为遭到英国的警告,要求普鲁士必须尊重伦敦条约。于是,普鲁士采

18、取了两手策略。一方面,俾斯麦表示尊重伦敦条约,不使用激烈的方法解决荷尔斯泰因和石勒苏益格问题;另一方面又拉拢奥地利共同对丹麦作战。这样做的目的,既可以暂时缓和与奥地利的矛盾,同时可以掩饰自己吞并两个公国的真正面目,防止伦敦条约的签字国,主要是英法的干涉。对奥地利来说,最担心的是如果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问题由普鲁士单独出面解决,从而使普鲁士成为统一德意志的领袖,这是奥地利要千方百计阻止的。奥皇普在法兰克福召开各邦国王会议,讨论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问题。普鲁士国王在俾斯麦的坚决反对下没有参加。所以,当1863年12月俾斯麦提议普、奥共同干涉方案时,奥地利马上同意,并于1864年1月16日达成了

19、秘密协议。奥地利参战的目的就是反对普鲁士独吞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1864年1月20日,普鲁士、奥地利对丹麦的战争爆发。10月30日普奥与丹麦签定维也纳和约,丹麦放弃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两公国由普奥共管。通过这次战争,俾斯麦的第一个目标实现了,并在战争中了解了奥军的底细,接着立即着手准备发动对奥地利的战争。罗世宁历史学习2000年版二、浅谈外交努力在德意志统一中的作用通过外交努力达到某种目的,是近代国际关系的基本特征之一。在德意志统一过程中,普鲁士首相俾斯麦运用灵活、巧妙的外交手段,积极争取分化、孤立敌国,各个击破。外交努力在德意志统一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19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德意志

20、工业革命开展,各邦的资本主义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各邦的分立状态成为德意志资本主义道路上的巨大障碍,统一变得日益紧迫。普鲁士由于其自身优势以及统治阶级扩张势力的野心等,成为德意志统一大业的领导者。1862年俾斯麦出任普鲁士首相兼外交大臣。为促使统一大业尽快完成,他除了坚持军事改革,极力推行“铁血政策”,大力发展普鲁士经济、军事实力外,还利用当时有利的国际环境、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展开了积极的外交活动。这种努力突出地表现在普鲁士所进行的三次王朝战争中。1864年,俾斯麦借口德意志北方两个小邦国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的归属问题,联合奥地利挑起对丹麦的战争。就实力而言,普鲁士击败丹麦胜券在握,俾斯麦为什

21、么要与奥地利共同出兵呢?而且奥地利是普鲁士完成统一的死敌。双方长期以来一直明争暗斗。俾斯麦联合奥地利共同行动的目的是避免奥地利猜忌,甚至干涉,并且通过分享战利品来麻痹对手。实际上俾斯麦在对丹麦作战时,已经为下一步对奥地利作战作准备了。普奥联军在战争中迅速击败丹麦主力,根据议和条约丹麦放弃两个邦国,由普鲁士、奥地利分别占领和管理。普丹战争是俾斯麦所发动的三次王朝战争的第一次,普鲁士初试锋芒,旗开得胜。为了把奥地利排除于德意志之外,对奥作战成了普鲁士的下一个目标。俾斯麦认为:“如果奥地利不在战场上遭受失败,它不会允许普鲁士成为统一德意志的主宰。”为此。俾斯麦从军事上、外交上都作了准备。1866年4

22、月普鲁士政府和意大利缔结军事同盟,又取得法、俄两国不干涉德意志内部事务的保证。普鲁士准备就绪后,就在1866年6月挑起普奥之间的王朝战争。1866年7月双方主力在萨多瓦进行决战,普鲁士取得胜利。陶醉于胜利的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和参谋总长毛奇等都要把战争延续下去,准备进军奥地利首都维也纳。而这时俾斯麦却力排众议,认为对奥地利已经取得决定胜利,力劝国王立即停止军事行动,主张议和。他说:“我们应当保留使我们现时的对手再度成为朋友的可能性”;坚持与奥地利签定相对宽松的和约,只是合并了奥地利控制的德意志小邦,规定奥地利退出德意志邦联,给奥地利一个“体面的和平”。这样,一方面避免了久延战局可能招致法国的干涉

23、;另一方面避免了过分削弱奥地利,使得奥地利在后来的普法战争中保持中立。此外在俾斯麦看来当务之急是德意志的统一,即便吞并奥地利也会给统一之后的德意志增添无尽的麻烦。俾斯麦作为政治家和外交家,表现出了非凡的政治远见。普奥战争使得奥地利从此被排挤出德意志范围。1867年在俾斯麦策划下,北德意志同盟成立,同盟完全处于普鲁士领导之下,至此德意志统一事业完成了一大部分。南德意志四个邦由于法国阻挠没有参加北德意志同盟。俾斯麦认为必须发动一次战争打垮法国,对法战争势所难免。南德四邦同法国相邻,法皇拿破仑三世不愿在法国旁边出现一个强大而统一的邻国。同时,拿破仑三世也需借对外战争缓和国内矛盾,巩固统治。双方都在求

24、战:俾斯麦在积极准备对法战争的同时,努力掌握、利用对法作战的最佳时机,竭尽心机挑动法国先动手,陷法国于不义,从而谋求主动并争取国内舆论支持。李承翔历史学习2001年版三、德国统一为什么只能走王朝战争道路19世纪中期,完成统一已是德意志国家的人心所向,大势所趋。问题只是在于通过什么道路实现这个统一,是通过“自下而上”的革命道路呢?还是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道路?这取决于当时德意志社会阶级力量对比。那时,德意志存在着三个主要的希望国家统一的力量,即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和代表容克地主阶级的普鲁士霍亨索伦王朝。通常在那样的社会历史背景下,通过革命手段实现国家统一的历史任务首先应由资产阶级来承担。由于

25、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发展已成为一股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德意志资本主义经济有了空前发展,60年代末,工业产值已赶上法国,居世界第三位。但严重的政治分裂局面给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困难,没有统一的国内市场,没有强大的国家作为后盾去进行商品输出、殖民扩张和商业争霸活动。因此,德意志的资产阶级迫切要求实现国家的统一。然而这个阶级在19世纪中期才出世不久,而那时欧洲无产阶级已经以战斗姿态登上了政治斗争的舞台。因此,当德意志资产阶级“同封建制度和专制制度对峙的时候,它本身已经是同无产阶级以及城市居民中所有那些在利益和思想上与无产阶级相近的阶层对峙了。它不仅看见,在它后面有一个阶级对它采取敌视态度

26、,而且看见在它前面整个欧洲都对它采取敌视态度。”因此,德意志资产阶级不希望出现自下而上的革命推翻封建势力实现统一;因为这样必然会把无产阶级卷入革命,酿成类似巴黎六月大起义的危险,危及资本的利益。这种历史条件决定了德意志资产阶级无力承担统一德国的历史任务。德国的无产阶级虽然早在1844年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中就已经登上了政治舞台,但由于资本主义发展落后于西欧国家,这个阶级的力量比较弱小。19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德国工业革命的进展,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六十年代初,随着阶级矛盾的发展,工人运动逐渐高涨。先进工人纷纷要求建立无产阶级独立的政治组织,1863年,“全德工人联合会”建立,这是德国工人阶级

27、第一个全国性的独立组织,它标志着工人运动的重大进步。但是该组织领导人拉萨尔推行机会主义的政治路线,在德国统一问题上,他反对马克思主义革命路线,叫嚣要“高举普鲁士的旗帜击破一切阻挠政府行动的障碍”,使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完成德国的统一。拉萨尔主义给德国工人运动带来严重的危害,阻碍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把正在觉醒的工人阶级引向机会主义道路,使俾斯麦得以放手推行铁血政策。甚至1869年德国社会民主工党建立,党的纲领和策略还存在着拉萨尔主义影响。因而德国无产阶级还不具备发动革命实现德国统一的能力。只有普鲁士王朝能够实现国家统一。这是因为,普鲁士王朝所依靠的是一个力量雄厚、生气勃勃的容克地主阶级。容克地主自

28、17世纪以来就拥有强大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力量,他们不但独占了政府和军队中的要职,而且也是资产阶级化了的财力雄厚的统治阶级;与没落腐朽暮气沉沉的封建地主阶级相比,容克地主却是一个富于进取的阶级,他们有力量、有能力支持普鲁士王朝完成统一大业;鲁普士拥有欧洲当时最强大的陆军,训练有素、纪律严明、战斗力强;普鲁士有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工农业,这成为其强大军事力量的重要源泉;容克作为普鲁士的统治阶级素来好战,拥有无止境的领土野心,他们梦想把自己的统治扩大到整个德意志;普鲁士有良好的行政和教育体系,工作效率高;普鲁士是一个单纯的德意志人国家,没有复杂的民族问题,可以一心一意打着民族主义的旗帜进行统一事业。因

29、此,恩格斯很早就指出:普鲁士是决定德国未来命运的战场。德意志的各种阶级力量对比,决定了只有普鲁士王朝有力量完成统一任务,决定了统一只能走“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的道路。商建梅历史学习2001年版四、普法战争胜败原因之经济分析1870年爆发的普法战争,是欧洲乃至世界近代史上的一次有着深远影响的战争。战争使德国实现了统一,也促使了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垮台。战争是政治的继续,而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在分析普法战争中普胜法败的原因时,切不可忽略经济这个重要因素。首先,让我们来比较一下普法两国战前的工业发展状况。普鲁士于19世纪30年代走上工业革命的道路,至5060年代,进入高涨阶段,重工业的发展尤为突出,

30、已成为整个工业发展的基础。普鲁士的煤炭蕴藏量十分丰富,主要集中于鲁尔、萨尔区,1870年时煤产量已达到3400万吨,推动了冶金工业的发展,18501870年的生铁产量增加了5.6倍,钢产量增加了近28倍,随着煤炭、钢铁生产的发展,普鲁士的机器制造业也大大发展起来。1834年以普为首的18个邦国建立的德意志关税同盟,到1852年,扩大到德意志全境。以经济为纽带,突破了政治分裂状态,把全德意志连结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而此时的法国却正经历着工业的缓慢发展,法国的煤铁矿藏较少,钢铁工业发展缓慢,产量不高,1870年的煤产量只有1333万吨,远低于普鲁士,钢铁产量增长缓慢

31、,这又极大地影响到机器制造业,工业结构中轻工业占优势,重工业比重较小,小生产仍占绝对优势,在工业企业中,10名工人以下的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75%。1870年,普鲁士的工业总产值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为13%,而法国仅为10%,就工业实力来看,普鲁士已占有明显的优势。第二,普法两国农业发展状况。普鲁士从19世纪初到50年代,在农业方面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容克经济逐渐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在农业沿着这种“普鲁士式道路”发展的过程中,还不断改进耕作技术,使用化肥,并且广泛采用各种新型农具,农业机械化水平大为提高,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扩大了耕地面积,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农业的发展必然对工业和整个国民

32、经济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在法国,旧制度下小生产的传统和大革命中雅各宾派的平均主义倾向,给集约式农场制的发展投下了阴影。由于工业对农业的改造能力不强,进行农业投资的诱惑很小,使得小农分化过程缓慢。大量贫困破产的农民又不愿流往城市成为自由雇佣者,而甘愿陷入高利贷的罗网,所以小土地所有制长期保留下来,造成了土地所有权的极度分散和城市自由劳动力的短缺。同时,小农无力购买农业机器,小块土地也不适合于机器耕种,不利于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农业的缓慢发展也拖住了工业的后腿。第三,铁路运输在两国的发展状况。德国历史学家特莱施克曾说过“首先把德国从它的经济停滞中拉起来的,就是铁路”,而同时也指出,当法国的各大

33、干线通车时,德国的主要铁路已经营运十年。普鲁士第一条铁路线(纽伦堡费尔特)在1835年通车,1850年时铁路长度已达到6000公里,遍布全国,到1870年时则达到21471公里。而法国第一条铁路(圣太田里昂)于1832年通车,至40年代末,铁路长度约有3000公里,到1870年时达到17924公里,远远低于普鲁士。铁路不仅可以带动采矿、冶金和机器制造工业的发展,还与军事力量紧密相关。普鲁士的铁路网对于军事具有重大的意义。在普法战争的多次战役中,正面进攻很难取胜,便需要调动优势兵力从两翼包抄,而普鲁士发达的铁路网不仅能够迅速地把大量部队送往前线,集结到作战地区,而且能够使部队的给养得到及时的补充

34、,使普军在战争中占尽先机。综上所述,在分析普法战争的胜败原因时,切不可忽视经济这个重要的因素。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0年版备课资料一、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之比较19世纪50年代的中国和日本同属封建社会、封建专制国家,并且两国都开始受到西方列强的侵略,朝着半殖民地化迈出了第一步。不过到19世纪末,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基本完成了国家民族的独立,在经济结构上,虽仍保留了许多封建关系,但资本主义体制已占统治地位,初步建立了近代科技文明体系,此后,日本很快和西方列强一样成为压迫朝鲜和中国的国家之一。然而,中国在这期间,在半殖民地化的道路上却越陷越深,尤其是中日甲午战争后,不仅受到西方,而且受到来自日本的压迫

35、和侵略。中日两国几乎从同一时期、同一种状况起步,在不到50年的时间里,却达到不同的结果,其原因究竟何在?兹略加比较试析其原因所在。中国的洋务运动是指19世纪60年代初到甲午战争期间大约30年当中,清朝统治集团中的洋务派为“求富”“求强”,企图把西方的先进技术、西方的文明移植到中国所作的诸项改革措施。日本的明治维新是指1868年推翻德川幕府成立的天皇政权,在1890年大日本帝国宪法实施之前的一段时间内,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各方面以西方为榜样所进行的诸项改革。首先,双方进行改革的主体的阶级性质和历史阶段不同。在洋务运动时期,清朝政权的统治,从种族上讲,是满族的,而且是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的统治。

36、从阶级上讲,则是满族、汉族大地主阶级的统治。李鸿章等汉族出身的洋务派官僚在国家政权中有较大势力,但这并不意味着清朝国家政权有所变革,因为洋务派是代表封建地主利益,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取代德川幕府的明治政权则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和半封建的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化的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从18711890年间,进行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一系列的、系统的资产阶级改革,这是由这一政权的阶级本质所决定的。其次,“维新”是天皇政权全体一致的一项坚决的基本国策,而在清朝,洋务派只是政权的一派而已,朝廷内存在着强大的反对势力,清朝的洋务活动常受到顽固势力的掣肘。明治维新是天皇政权成立之初就开始的一项基本国策

37、。政权一成立,天皇就率宫廷贵族、诸藩主及官僚对天地之神起誓,以天皇为最高统治者,上下一致,建立统一国家,打破封闭锁国的“旧有的陋习”,与各国友好往来,“向世界求得知识”。但明治初年,武士阶层的绝大部分人,也包括政府的一部分高官,极力反对天皇政权的改革政策,在政府内部开明派与反对派双方针锋相对,但总是开明派占优势。1871年废藩之后,政府即派出一个以开明派优秀官僚岩仓具视、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等为代表的大使节团,走访欧美,目的是与各国政府交涉修改不平等条约问题,同时,也实地考察、学习欧美的先进文明,他们无不为西洋的议会政治和经济繁荣所感叹。1873年开明派考察团回国后,就发动政变,将西

38、乡隆盛为首的反对派永远驱逐出政权。第三,明治维新是涉及政治制度、社会经济结构、学术、技术、文化、教育所有领域的系统性改革,而洋务运动归根结底仅是在军事和经济的某些方面采用西方的科学技术,毫不触及政治制度和经济结构本身。在社会经济方面,洋务派创办近代民用工矿业的时候,如果政府政策恰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完全具备发展起来的原料、劳动力、市场等条件,但洋务企业却受到无能腐败的封建官僚的支配,他们尽力地垄断生产,不允许其他同种企业的成立。洋务派所谓的“求富”“求强”是为促进中国近代产业的发展,还是求得自身的“富”、自身势力的“强大”?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在教育文化方面,洋务派对国民教育的普及提高毫不关心,

39、只是为了自己的需要才开办学习外语、科技知识的学院,派遣留学生。而明治政府设置教育机关,着手建立全民义务教育制度,努力发展初等、中等、高等教育,规定满六周岁的男女儿童必须入学。设置学校及维持学校费用,教员的工资全部由各市町村民负担,这对农民来说是忍受不了的负担,各地曾爆发与反对强制教育有关的农民大起义。明治政府苛酷地强制教育,这固然需要批判,但正是明治政府从开始就高度重视和大力普及教育才奠定了日本所谓“近代化”成功的基础。洋务运动丝毫没有也不可能触动封建生产关系和封建专制统治目的在于用“西学”维护封建统治之“本”,清政府的近代工业只不过是在封建生产关系上嫁接资本主义生产力而已,这既不能挽救和改变

40、清朝封建制度,也不能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生和成长。第四,明治维新直接关系到人民大众的利益,导致了政府执政阶层与人民之间激烈的阶级斗争,而这种斗争又推动了维新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然而洋务运动与民众的直接关系很小,是统治集团上层的事业。洋务运动丝毫没有触动国家政治和社会经济体制,其利害关系所直接涉及的社会范围很窄,因而在中国没有发生过因洋务事业而激起的阶级斗争。而明治维新却是政治、经济、文化的整体改革,它给社会各阶级都直接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武士阶级为保住过去的地位和特权而反抗,农民大众由于维新不但没有给他们带来比幕藩时代更轻的负担,反被强加上新兵役制和义务教育制而不满。武士阶层和农民大众不断的

41、反抗斗争,使明治政府不得不作出让步,从而推动了维新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如1873年土地改革中,政府所定土地税与封建贡租的重税相等,这激起18731876年的农民斗争。此后,全国又爆发了以农民为主要社会基础的“自由民权”运动,要求制定宪法,确立议会民主政治等。虽然斗争没能胜利,但是天皇为对付人民斗争,不得不于1889年制定了多少带有资产阶级民主色彩的大日本帝国宪法,并于第二年开设了帝国议会。总之,19世纪中叶到19世纪末,中国之所以在半殖民地中越陷越深,而日本却实现了独立和近代化,归根结底是因为中国没能尽早推翻封建统治,而日本在贝利舰队侵日的仅15年后,就推翻了幕府统治,废除诸藩,建立了与过去完全

42、处于不同历史阶段的政治、社会、经济体制,使日本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冯道杰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0年版二、浅析中日两国近代化不同结果的内在原因近代化从广义上讲,就是由传统的农业文明转变为现代的工业文明,它包括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教育等各种综合因素。中日两国近代化开始于19世纪中期,在同一历史时期,同一社会背景下,两国近代化都经历了艰难的历程,但最后结果却完全不同。其内在原因有:首先,从土地制度看,中国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主要是地主土地所有制,土地可自由买卖,这种土地所有制对商品经济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由于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严格限

43、制工商业的发展,使得大商富贾也投资土地,成为新兴地主,按照封建方式剥削农民,加强了地主阶级力量。商业资本起到了巩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作用。日本在德川幕府统治时期实行领主土地所有制,将军占全国土地1/4,其余分给大名,各大名再将其土地1/3分给家臣和武士,各级领主的土地做为份地由农民耕种,农民向领主缴纳沉重的地租,且严格禁止土地买卖,取得土地的途径只能是上级领主的封授。这种土地所有制易于被商品经济所瓦解。许多富裕农民和商人通过开垦新田以及贷款方式占有农民抵押的土地,成为新兴地主,但土地的最高所有权仍属于领主,他们的土地在法律上得不到认可,不能拥有土地的所有权,从而引起他们对幕府的不满与反抗,这是对

44、封建领主制的一个冲击。同时,在幕府统治末期,大商业和高利贷资本也有较大的发展,但由于土地买卖的禁令,他们始终未能通过购买土地进入封建统治阶层而成为封建领主。其改变现状的要求日益强烈。其次,从政治体制来看,中国实行中央集权制。其特点是,中央与地方政治联系紧密,地方政府严格服从中央政令,没有独立性,皇权至高无上,这样,改革势力很难从君权束缚下的旧阵营分化出来,即使出现,离开皇权的支持也很难作为,更无力对抗强大的中央集权。同时,中国推行科举制,封建政府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知识分子通过科场考试而进入仕途,这也扩大了封建政府的统治基础。日本推行幕藩政治体制,其特点是集权之中又分权。天皇完全脱离了政治生活,

45、将军掌握了国家全部权力,是国家的实际主宰。藩国的大名对上要服从将军及其所颁布的各项法令,但在藩内却拥有政治、军事、司法和税收的权力。所以日本将军权力的集中程度远不如中国清朝皇帝。在日本藩政改革后,受欧洲资本主义影响较大的西南的长州、萨摩、土佐等藩进一步加强了独立性,扩大了地方武装力量,对幕府政治不满,积极开展倒幕运动,使得幕府统治阵营内部严重分化。同时,幕府时期将全国居民分为士、农、工、商四个等级,这些等级是固定的,武士只能成为领主的家臣和亲兵,后来随着这个等级的分化,统治阶级下层开始瓦解。第三,中国两国调节自身矛盾的机制不同。中国由于封建社会的土地私有制及科举制的推行,社会各阶级、各阶层之间

46、的流动性较大。尤其是原来政治地位较低贱的商人和知识分子可以由此成为地主和官僚,进入统治阶级行列,地主、官僚、商人、知识分子为了共同一致的政治、经济利益很容易结合在一起。从而使自然经济异常坚固。肖军荣、胡海函历史学习2001年版三、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途径(1)英、法、美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的方式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的。革命前这些国家的资本主义都有了发展,资产阶级为了发展资本主义,要求夺取政权,建立资产阶级专政,以改变无权的政治地位,在人民推动下,资产阶级成为运动的领导者和发动者。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由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领导的,议会与国王关系贯穿始终,斗争几经反复,最终确立了君主立

47、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这是资本主义对封建主义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它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北美人民通过独立战争,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获得民族独立,开拓了发展的道路,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领导的这次革命,既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又是一次民族独立运动,独立后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共和制。19世纪60年代的美国内战,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确立了资产阶级在美国的完全统治。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中影响最大的一次,启蒙思想对革命的发动起了动员作用,人民群众在革命中起了重要作用。法国资产阶级以革命手段摧毁封建制度,冲击和动摇了欧洲封建统治的基础,以后又经历了七月革命、1848年革命、9月4日革命,几经反复,到19世

48、纪后期确立了共和制。(2)俄国、日本、德意志、意大利等国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或王朝战争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由于这些国家的资本主义起步较晚或发展缓慢,资产阶级的力量比较弱小,又不敢发动人民进行自下而上的革命,只好把希望寄托在封建统治集团的改革或改良上。俄国的改革以废除农奴制为目标,扫除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最主要障碍。而日本则实施了一系列资产阶级的改革,但两国在改革后仍保留了各自的沙皇制和天皇制,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德意志以三次王朝战争,最终实现了统一,为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铺平了道路。意大利自上而下地以多种形式完成统一,统一实现后,两国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但都保留了封建残余。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资

49、料四、浅谈日本明治维新前夕资本主义发展程度在现行教材世界近代现代史(人教版实验修订本)中指出:“日本社会正发生着急剧变化。一方面,广大劳动人民生活日益贫困,纷纷进行各种形式的反抗斗争;另一方面,封建领主经济开始瓦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形成并得到发展,新兴地主和高利贷商人的经济实力不断加强,他们对自己政治上无权的处境越来越不满。同时,作为幕府统治基础的中下级武士,也因自己经济状况的日益恶化,对现实的不满情绪增加。”从中看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正在形成并得到发展。而更具体的情况是:到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的发展已经十分广泛,关东地区的丝织业手工工场达200多家,每个工场有织机6至10台,足利

50、出现拥有数十台甚至200台织机的手工工场。但总的说来,当时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还处于工场手工业时期的初期发展阶段。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日本农村出现了新兴地主。许多商人和富农向封建领主承包开垦新田,然后把新田租给农民,成为新兴地主。还有的富农、商人和高利贷者向贫苦农民放贷,农民以自己的土地(份地)作抵押,当贷款过期农民无力还贷时,这些富农、商人和高利贷者就将抵押的土地据为己有,也成为新地主。这些新地主有的采用半封建性质的租佃方式,有的则雇工经营农业,变成经营地主,这已有资本主义农场的特点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引起了日本社会的深刻变化。在日本开始出现了一个新的阶级资产阶级。因为当时日本资本

51、主义发展水平不高,资产阶级尚处于形成的初级阶段,经济力量比较薄弱。他们在经营手工工场的同时,还经常投资于土地,具有手工工场主、地主的双重身份。在政治上处于无权地位,经济上的发展又受到封建制度的限制,因此他们具有一定程度的革命要求;这就决定了他们在政治上是软弱的,没有能力领导资产阶级革命。而中下级武士在19世纪中叶已向资产阶级方面转化,由幕府统治的基础转化为一支反对幕府的力量,而且充当了未成熟的资产阶级的代言人,成为倒幕维新运动的领导力量。而明治维新为什么能够取得巨大胜利?人们在探讨它的原因时往往与中国戊戌变法的失败相比较。国际环境相对宽松是明治维新成功的重要原因,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直接牵制了西方列强对日本的侵略和干涉,给日本的明治维新创造了有利的机会。但是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胡树林历史学习2001年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