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书 愤一、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陆游(11251210) ,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人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他具有多方面的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不仅成为南宋-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存诗9300多首,是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其诗歌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风格雄浑豪放;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 词作数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一样贯穿 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陆游-生坚持抗金主张,虽多次遭
2、到投降派的打击,但爱国之志始终不渝。有剑南诗稿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文集传世。2.文本分析(1)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译文:年轻时就立志北伐中原,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艰难。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热血沸腾啊怨气如山啊。诗人未曾想过杀敌报国之路竟会如此艰难。原以为“我”本无私,倾力报国,那么国必成全于“我”,孰料竞有奸人作梗、破坏,以至于屡遭罢黜。诗人开篇一自问,问出几多郁愤。“世事艰”暗指投降派把持朝政。为下文“空自许”作铺垫,从章法上点明了题目中的“愤”字(2)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译文:记得在瓜州渡痛击金兵,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这两句
3、,写宋兵在东南和西北抗击金兵进犯之事,也概括了诗人过去游踪所至。这两句概括的辉煌过去恰与“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眼下情形形成鲜明对比。想到今日恢复中原之机不再,诗人心如泣血。“楼船”与“夜雪”,“铁马”与“秋风”,意象两两相合,便有两幅开阔、壮观的战场画卷意象选取甚为干净、典型,形象地表明了诗人的理想:他渴望北代恢复中原,向往着火热的战斗生活。第一部分前四句,概括了自己青壮年时期的豪情壮志和战斗生活情景。其中领联撷取了两个最能体现“气如山”的画面来表现,不用一个动词,却境界全出,饱含着浓厚的边地气氛和高昂的战斗情绪。(3)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译文: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立壮志为祖国
4、扫除边患。到如今垂垂老鬓发如霜,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诗人用南朝宋名将檀道济的典故明志,以此自许,可见其少时之磅礴大气,捍卫国家,扬威边地,舍我其谁。然而,如今诗人壮志未酬的苦闷全悬于一个“空”字,大志落空,奋斗落空,一切落空。揽镜自照,却是衰鬓先斑。两相比照,满是悲怆。流露出诗人抱负难施、壮志难酬的惆怅与痛心之情。这一结局,非诗人不尽志所致,非诗人不尽力所致,而是小人误人,世事磨人e诗人有心而天不予,悲怆便更为郁愤。(4)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译文:不由人缅怀那诸葛孔明,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尾联亦用典明志。以诸葛亮坚持北伐,虽“出师未捷
5、身先死”,但终归名满天下。诗人用典意在贬斥那朝野上下主降的碌碌小人,表明自己恢复中原之志亦将“名世”。诗人在现实里找不到安慰,便只好将渴求慰藉的灵魂放到未来,这自然是无奈之举,反衬了诗人至死不悔的北伐之志和报国无门的郁愤。 评:结尾诗人以诸葛亮自况,悲愤而不绝望 ,把金诗感情推向高潮,表明自己的爱国热情至老不移,渴望效法诸葛亮,施展抱负。第二部分为后四句,感叹时光虚掷,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气。虽然悲愤但不颓废,不满和悲叹之情交织在一起,展现出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二、情景默写1. 书愤中,诗的开头“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两句回忆过去,塑造了诗人早年的形象。2. 书愤中,陆游把自己早年形象与
6、晚年形象作对比,早年是“中原北望气如山”,而到了晚年却“镜中衰鬓已先斑”,表明自己想杀敌报国却屡次遭受排挤打击的悲愤。3. 陆游在书愤中形象地概括了水、陆两路大军进攻敌人的壮观场面的诗句是“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4. 书愤中描述陆游青壮年时期的战斗生活的句子是:“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5. 书愤在今昔对比中更强烈地抒发了岁月蹉跎、壮志难酬情怀的诗句是“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6. 借古人自况来表达自己的某种志向的表现手法叫用典明志。书愤中用典明志的诗句是“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7. 书愤中,“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两句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老迈年高的感叹和对投降派的强烈愤慨。8. 书愤中,“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两句是诗人用典意在贬斥那朝野上下主降的碌碌小人,表明自己恢复中原之志亦将“名世”。9. 书愤中,对比手法的运用成功,富有表现力,如“塞上长城空自许”之理想与“早岁那知世事艰”之现实对比。10. 书愤中,诗人之“愤”有四:所愤之一乃“早岁那知世事艰”(愤报国无门); 所愤之二乃“塞上长城空自许”(愤壮志难酬);所愤之三乃“镜中衰鬓已先斑” (愤年华空老);所愤之四乃“千载谁堪伯仲间” (愤无人领军)。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