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真情境,真问题,真探究.pdf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33095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77.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真情境,真问题,真探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真情境,真问题,真探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真情境,真问题,真探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真情境,真问题,真探究.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真情境,真问题,真探究.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真情境,真问题,真探究.pdf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真情境,真问题,真探究【摘 要】针对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强调真实的特点,教学要直面学生的生活,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获得感悟;直指学生的心灵,提出学生急切想知道的生活中的真问题,让学生在真实的问题中思辨人生;直达学生的行为,开展有学生行为参与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探究中学会选择。【关键词】统编教材;教学建议;道德与统治【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09(2018)43-0023-04【作者简介】顾润生,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南京,210013)教研员,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2017 年秋学期起,全国统一使用教育部组织编写的道德与法治

2、教材。统编教材从“运用你的经验”切入,引导学生通过“探究与分享”,逐步解决自己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每课结束时,再通过“拓展空间”让学生进一步学以致用。整个教材给我们传递着一个强烈的信息,那就是教材特别讲究真实,用真情境、真问题、真探究引发感悟、引导思辨、引领选择。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要遵循教材特点,突出一个“真”字,更好地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的教育价值。一、直面生活,在真实的情境中获得感悟1.真实情境的创设。情境的真实性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事件的真实,是确实发生过的事,而不是虚构的;二是指学生感受的真实,有些事件虽然是真实发生的,但学生却不能感受到其真实性。围绕真实情境的两层含义,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

3、面入手创设真实的情境。(1)多结合学生生活中的事件创设情境。创设情境选用事件时,我们既可以选用发生在学生自己生活中的事件,也可以选用发生在他人身上的事件。相比较而言,选用学生生活中的事件会让学生的感受更加真实,感悟更加深刻。【例 1】在教学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时,教师在课前以不告知学生的方式拍摄了一段视频:中午放学时,一个陌生人让门卫到某班找一个学生,对该学生说:“我是你母亲的同事,我们今天中午在饭店一起吃饭,她让我来接你一起过去。”学生在做了简单的询问后,竟跟着陌生人走了。陌生人接连找了几个学生,情形基本上差不多。课上教师播放这段视频后,学生都很震惊,教师由此导入教学。道德与法治课要

4、能够让学生学会解决自己生活中的问题,而不是去评价他人的生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多关注学生自身的行为,将学生生活中的一些言行、参与的活动等及时以文字、图片、视频的方式记录下来,备课时稍加处理,就可以成为很好的教学资源。试想在教学“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时,教师如果用别人的事例告诉学生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学生会认为这是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与自己无关,而通过案例中呈现的方法进行教学,学生能真实地感受到自己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缺乏,从而产生学习的迫切性,这样展开教学就会有水到渠成的效果。(2)让重大事件与学生生活发生關联。作为德育学科,道德与法治课不仅要引导学生关注自身的生活,还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重

5、大热点问题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然而对初中生而言,由于受身心特点和生活阅历所限,他们往往会对离自己生活比较远的大事件不感兴趣,认为老师是在讲大道理或是在骗人。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有必要拉近学生与重大事件之间的距离,让其与学生生活发生关联。【例 2】2017 年 10 月 1 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正式实施。在向学生介绍这一重大热点事件时,教师不是简单地介绍事件本身,而是通过一个横轴(横轴略),向学生展示一个人在“胎儿”“出生”“8 周岁”“18 周岁”“晚年”几个关键节点上,民法总则对个人民事权利的保护,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民法总则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备

6、课时,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视角看问题,找到重大事件与学生成长的交叉点,由此展开教学,学生才能真切地感受到为什么要“事事关心”。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会根据教学内容编造事件而创设情境,或者在没有核实事件真实性的情况下就创设情境,这样容易导致情境失真。课堂上创设虚假情境往往会出现科学性错误,导致教学缺乏说服力,而且当学生发现老师使用虚假的案例时,也会形成德育老师会“骗人”这样一个印象。因此,为了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效性,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创设既源于真实事件,又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的真实的情境。2.创建真实情境的要求。事件的真实性只是创设情境的基础,要更好发挥真实情境的教育价值,在创设情境时还要注意以下几

7、个方面。(1)多用微观叙事。在教学中,我们既可以用宏观叙事,也可以用微观叙事,但相比较而言,微观叙事更符合初中生的身心特点,更能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体验。如在教学“爱国”这一主题时,创设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这样一种情境,就不如从家乡的特产、文化谈起,从爱家乡再到爱祖国,更能激发学生心底的爱国热情。(2)注意教育价值。情境创设要以真实的案例为基础,但并不代表真实的案例都可以进入课堂,在选择案例时一定要注意案例的教育价值,决不能让有负面教育作用的案例进入课堂。如有的教师为吸引眼球,将一些凶杀、盗窃、吸毒等案例引入教学,会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去模仿;有的教师在课上讲到好的品质时会举外国人的例子

8、,而讲到不好的品质时会举中国人的例子,久而久之就会有损中国人的形象。因此在创设情境时,教师要有一个审查过程,即自我审查创设该情境的教育价值是什么?会不会产生负面的教育效果?这是德育学科教师应有的敏感性。(3)适度加工材料。情境应该源于真实的社会生活,但不能直接照搬案例,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对材料进行恰当的结构化处理,剔除真实生活中无关紧要的、甚至会阻碍学生认识问题本质的细枝末节,保留关键性的事实与特征。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材料进行加工,使之更加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对材料进行加工与情境的真实性要求并不是相背离的,它是在尊重真实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强调对材料进行加工与强调材料的真实性一样,都是为了更

9、好地发挥情境的教育价值。二、直指心灵,在真实的问题中思辨人生1.真问题的特征。真问题是指在道德与法治课上,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是学生在成长中可能会碰到的问题,而不是教师人为编造的问题。每一个设问,都是为解决人生某一方面的难题、面对人生某种困境而进行预设的。(1)真问题应该直面生活。这里的生活不单是个人的生活,更是初中生这一群体的生活;既是指初中生当下的生活,也是指初中生未来的生活。真问题应该是初中生这一群体在处理个人生活,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关系时可能会碰到的问题。帮助他人后没得到回报;做了好事后反而遭到别人误解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碰到这类事,直面生活的问题设计能促使学生关注生活、反思生活,

10、逐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真问题应该直指心灵。真问题不能泛泛而谈,而要有一定的思辨性,能够促使学生叩问自己的心灵。道德与法治课如果不能触摸学生的心灵,是达不到教学效果的。只有直指心灵的问题,才会让学生产生回答的欲望,学生的感悟、思考也才会更加深刻。2.问题泛化现象。在教学中,一些问题的设计没有结合学生自身经验,从而导致问题泛化,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有的问题缺乏针对性,如“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感想?”“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通过这件事你有什么启示?”这些都是可以随处复制的通识性问题;有的问题角色错位,如“假如你是心理健康老师,将如何帮助某某同学?”“假如你是市长,将如何解决城

11、市发展面临的环境问题?”让初中生体验各种角色似乎很有新意,但在缺乏生活经验的情况下,这种体验显然是虚假的;有的问题大而无当,如“如何对待中外法治文化,促进法治信仰的树立?”“在创新创业大潮中,我们该如何正确参与竞争?”这些问题都很大,学生在回答时要么是无从下手,要么是泛泛而谈。3.真问题的来源。真问题不是教师苦思冥想想出来的,也不是教师编造出来的,它应该来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我们的社会生活。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虽然不直接发生在学生身上,但也会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认识。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善于收集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有广泛争议的话题,然后结合教学内容设计课堂教学问题。教师还要改变课堂上教师问学生答的

12、教学方式,课上多让学生发问,使课堂教学由解决教师的问题转变为解决学生的问题。三、直达行为,在真实的探究中学会选择有些教师由于不理解探究学习的本质,在对探究学习一知半解的情况下,为了显示其已经与新课程接轨,便将一些教学活动贴上探究的标签,从而导致探究学习泛化,课堂上处处是探究,但却没有真实的探究。1.虚假探究的几种情形。(1)没有学习过程的展开。教师创设情境、出示问题后,没有留下探究时间就直接让学生回答,这种探究实际上就是看材料回答问题,与做习题差不多。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教师在课堂上经常采用的讨论法,教师是让学生讨论了,但一般只留下 1 分钟或 2 分钟时间,试想,4 个学生讨论 1 分钟或 2

13、 分钟,平均每人 15 秒或 30 秒,能完成思考问题、交流看法、达成共识这么多的任务吗?探究学习与接受学习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学习过程的展开,如果没有学习过程展开,就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探究学习。(2)仅局限于思维上的探究。探究既包括思维上的探究,也包括实践上的探究,但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出于没时间、学生不会、安全问题等考虑,基本上不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探究。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 版)指出:“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是最重要的道德学习方式”。组织学生开展道德、法治实践,不是可有可无的,我们要采用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原理,积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3)仅為验证教师或教材的观点。在课堂上,我们

14、经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学生探究学习后,教师让学生回答问题,如果学生的答案与教师或教材的观点不一致,教师会认为学生的回答“不对”;如果学生的答案与教师或教材的观点一致,教师会认为其回答正确而加以表扬。探究学习的根本目的不仅是让学习者掌握一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实现学习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帮助其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每个学生都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获得的体验可能会不同,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现象,如果教师将自己或教材的意志、思想强加于学生,这样会挫伤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他们丧失学习兴趣,甚至抵制或抗拒学习。2.真实探究活动的开展。从原本意义上看,探究是自

15、然科学研究采用的手段。将之引用到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来,就是要让学生体验到道德、法治生活发生、发展的过程,在体验中由知到信,由信到行。【例 3】在教学“增强法治意识”一课时,教师设计了以下探究活动。活动一:测量噪音。利用父母的智能手机,以“分贝”为关键词进行搜索,选择一种可以测量分贝的软件下载到手机上,测量家中的空调、油烟机、电视机等电器产生的噪音,以及家人说话、唱歌、走路等发出的噪音,如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则加以控制。(噪音控制标准,略)活动二:依法维权。在自己家中,利用手机分贝软件测量周围工地、工厂或邻居发出的噪音,如超出国家规定的标准,对自家生活造成了不利影响,则制定维权方案。(制定维权方

16、案的步骤,略)在法治课教学中,我们经常听到教师告诉学生,要“增强法治意识,既要依法行事,又要善于依法维权”,这实际上是一句正确的“废话”,因为学生并没有因此而学会如何依法行事,也不知道如何依法维权。在例 3 的探究活动中,教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要增强法治意识,而是通过活动,让学生从中体会如何依法维权、如何依法规范自身的言行。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在设计探究活动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活动要指向学生的行为。英国学者麦克菲尔认为:“任何道德教育课程如果局限于教室里,不指向社会现实,实质上不是道德教育,是非道德教育”。长期以来,我们的德育课都是把学生圈在一个相对与世隔绝的环境里,告诉学生该如何如何,

17、试图通过这样的途径去培养一个合格的公民。但事实上,公民意识的形成不仅需要公民知识的学习,更需要在公民交往中逐步培养,即“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因此,在探究活动设计中,我们要更多地指向学生的行为,引导学生参与道德、法治实践活动,从中去感悟如何做合格的公民。(2)对活动的指导要具体到位。在例 3 中,如何下载软件、测量哪些噪音、如何制定维权方案等,教师指导得都非常具体,这样的活动设计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教师在设计探究活动时,要针对初中生的特点将活动设计得具体一些,要考虑每一环节的可操作性和教育价值,而不能大而化之。(3)要引导学生学会价值选择。与接受式学习相比较,学生不管是开展思维探究还是开展实践探

18、究,在探究过程中都会遇到更多的价值冲突。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按照“充分表达自己观点明确价值判断标准开展价值辨析选择正确价值取向”这样一个思路,引导学生逐步掌握价值选择的方法。道德与法治课开展的探究,学生在探究后形成的具体观点可以多样化,但价值取向必须是正确的,否则就会背离了这门课程的性质。本文从不同角度分别谈了情境、问题和探究的真实性,在实际教学中,这三者是有机联系的整体而不是截然分开的。情境是学生开展学习的“舞台”,只有在一定的情境下学生的学习才能发生;问题是连接教材知识与情境的“桥梁”,只有借助一定的问题才能让学生去学以致用;探究是承载整个学生学习的“载体”,在探究过程中学生运用教材知识去完成具体的任务。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看到三者的内在关联,在真实的情境中,让学生开展真实的探究,去解决真实的问题,从而达成学习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