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对外关系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2016年6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会议时指出:“弘扬上海精神全面推进上海合作组织各领域合作发展。”材料中的“上海精神”()A致力于营建睦邻友好B体现了维护世界和平C体现了新型国家关系D促进了亚洲各国友好2 1949年9月通过的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用普选方法产生之国家最高政权机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这说明()A新中国是一个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B人民政协和人民代表大会均为国家权力
2、机关C人民政府积极探索人民当家做主的实施途径D新中国成立使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的条件具备3 毛泽东在关于政协的性质和任务(1954年12月19日)一文中写道:有些人认为政协的作用不大了,政协是否还需要成了问题。现在证明是需要的。毛泽东认为政协需要存在的原因是()A全国人大尚未建立B有利于扩大民主政治的基础C多党制优于一党制D政协参与国家立法4 “路径依赖”指的是一种制度一旦形成,不管是否有效,都会在一定时期内持续存在,并影响其后的制度选择,就好像进入一种特定的“路径”,制度变迁只能按照这种路径走下去。新中国的制度中体现了上述观点的是()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三大
3、外交方针5 美国观察中国一书中写道:“他们每天都目睹少年们在阶级斗争的借口下,对长辈进行抢劫、报复、打骂和侮辱;他们必须出席公开批判邻居、朋友、同事和父母的大会,甚至还要积极发言”文中的历史事件()A严重践踏了中国的民主和法制B促进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C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D体现了启蒙思想的自由平等6 “少小离家老大归,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争传客从台湾来。”这首改编的回乡偶书说明()A台湾当局承认“一国两制”B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C“九二共识”已达成D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7 1952年4月,周恩来在外交部第一次驻外使节会议的讲话中指出,就外交工作来说,是“以国家和国
4、家的关系为对象的”,区别不同国家的“主要关键是对战争与和平的态度”,而不是国家的阶级属性。周恩来的这一外交思想()A突破了“两大阵营”界限B否定了“一边倒”的战略C运用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成为新中国外交指导原则8 “新的对外政策的出发点是维护中国的国家安全,其特点是通过在周边地区建立集体和平秩序和扩大和平地区,争取在中国与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形成安全缓冲地带”。为此,中国()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改善同日本关系C实行“一边倒”外交政策 D参加不结盟运动9 1955年万隆会议制定的会议议程共5项:经济合作;文化合作;人权和自决权;附属国问题;世界和平和合作的促进。据此可知会议议题侧重于()A
5、去殖民化 B政治中立C经济独立 D区域集团化10 1964年1月27日,中、法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公报决定建立外交关系。联合公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法兰西共和国政府一致决定建立外交关系。两国政府为此商定在三个月内任命大使。”法国成为西方大国第一个与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国家。中法建交()A引发了西欧各国同中国的“建交热”B推动了欧洲政治一体化进程C表明法国开始走上自主外交的道路D推动了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11 美国驻联合国首席代表布什在中国代表团第一次进入联合国大楼的欢迎大会上说:“你们来我是反对的,但是你们来了,我表示欢迎。”这表明()A中国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B中美关系逐渐缓和
6、C不结盟运动兴起D美国放弃世界霸权政策12从晚清到民国,历届中央政府均试图厉行禁止鸦片,都未能完全肃清鸦片烟毒。而1952年新中国开展的全国禁毒运动则取得了成功。这一现象说明()A国民经济取得恢复和发展B国际环境出现了巨大变化C新中国对地方的有效控制D鸦片成为中央主要收入来源二、非选择题(共52分)1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们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既克服了三权分立模式互相扯皮、效率低下的弊端,也借鉴了它职权清晰、便于监督的优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与发展材料二既避免了多党竞争、相互倾轧造成的政治动荡,又避免了一党专制、缺少监督导致的种种弊端。我国政党制度的巨大优势就在这里,同国外一党制
7、和多党制的根本区别也在这里。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材料三国学大师钱穆说,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然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要实现中国的民主化,我们首先要认识和了解祖宗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智慧。在此基础上,再去认识西方的政治制度,将适合中国国情的部分移植过来。摘自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现代中国民主政治的特色。(12分)(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历程是如何印证材料三观点的。(14分)1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491972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年份194919501951195
8、219531954195519711972建交国家89100131417材料二对于西方列强强加于中华帝国的不平等条约,如果要了解其单方面的和不平等的性质,我们就必须回顾一下中国首先强加于西方来客的古老朝贡制度。这个古老的中国制度,也同取代它的条约体系一样,是不平等的。不言而喻,二者不平等的性质各有不同。值得回味的是,清廷对今日司空见惯的外交礼仪极力拒斥,对今日看来严重损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割地赔款、治外法权等最不平等的条约款项,却相对容易接受;而西方列强则将清廷习以为常的朝觐礼仪,视为最不堪忍受的不平等待遇。王培培“朝贡体系”与“条约体系”材料三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政府宣布:“凡愿遵
9、守平等、互利及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毛泽东中央人民政府公告(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19521953年、19541955年、19711972年这三个阶段,影响中国外交发展状况的直接原因。(9分)(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现代中国外交的平等性”。(17分)答案1C 2C 3B 4A 5A 6B 7A 8A 9A 10D 11B 12C 13(1)人民民主、民主集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近代资产阶级照搬西方的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三权分立制,都未真正实现政治民主化。新中国实行人民代
10、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既参照了中国古代政治的民主集中,又参照了近代中国、西方的民主法制,在传承文明、学习西方、立足国情、有所创新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 14(1)19521953年:“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制约了其他意识形态国家与中国建交;19541955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亚非国家与中国的建交;19711972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中美关系的正常化。西方掀起了与中国建交的高潮。(2)阅卷提示:答案要点:通过与古代“朝贡”外交,近代“屈辱”外交的比较,理解现代中国外交“平等性”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与材料,分析现代中国外交“平等性”的产生原因、表现及影响;若从现代外交“平等性”的启发等方面进行论述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