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2课 苏武传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32882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2.2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2课 苏武传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2课 苏武传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2课 苏武传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2课 苏武传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2课 苏武传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2课 苏武传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2课 苏武传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2课 苏武传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2课 苏武传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2课 苏武传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2课 苏武传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2课 苏武传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2课 苏武传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2课 苏武传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2课 苏武传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2课 苏武传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2课 苏武传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2课 苏武传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2课 苏武传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2课 苏武传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2课 苏武传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5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2课 苏武传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5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2课 苏武传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5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2课 苏武传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5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2课 苏武传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12课苏武传记一记一、字音移()中厩 且鞮()丈人行() 旄()节厚赂() 缑()王昆邪()()王 浞()野侯阏氏()() 重()负国左伊秩訾() 煴()火雨()雪 啮()旃()毛 羝()於靬()() 纺缴()檠()弓弩() 棫()阳宫扶辇() 弹劾()更()嫁 亡()功德斧钺() 自分()答案:ydhngmolguhnyzhuynzhzhngzynynizhndw jinzhuqngnyninhgngwyufn二、通假字1畔主背亲“畔”通,答案:叛背叛2与旃毛并咽之“旃”通,答案:毡毛织的毡毯3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答案:弆收藏的意思4空自苦亡人之地“亡”通,答案:无没有5信义安所见

2、乎“见”通,答案:现表现6请毕今日之“”通,答案:欢欢乐7因泣下霑衿“霑”通,“衿”通,答案:沾沾湿襟衣襟8与武决去“决”通,答案:诀辞别辨一辨三、一词多义1因(1)君因我降(2)蒙故业,因遗策(3)因厚赂单于(4)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答案:(1)通过(2)沿袭(3)趁机(4)于是,就2发(1)方欲发使送武等(2)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3)张胜闻之,恐前语发(4)须发尽白(5)涂有饿莩而不知发答案:(1)派出(2)行动(3)揭露、暴露(4)头发(5)特指开仓赈民3会(1)会武等至匈奴(2)会论虞常(3)长风破浪会有时答案:(1)适逢,恰巧(2)会同,共同(3)应当,一定4坐(1)副有罪,当

3、相坐(2)停车坐爱枫林晚(3)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答案:(1)治罪(2)因为(3)通“座”,座位5当(1)汉亦留之以相当(2)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3)一夫当关,万夫莫开(4)安步当车答案:(1)抵押(2)判处(3)抵挡(4)当作6乃(1)见犯乃死,重负国(2)乃幽武置大窖中(3)家祭无忘告乃翁(4)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答案:(1)才(2)于是,就(3)你的(4)竟、却7以(1)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2)汉亦留之以相当(3)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4)以货物与常(5)前以降及物故(6)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答案:(1)因为(2)来(3)凭借身份(4)把(5)通“已”,已经(6)在

4、8为(1)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2)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3)皆为陛下所成就答案:(1)做(2)替(3)表被动9及(1)此必及我(2)前以降及物故(3)及还,须发尽白答案:(1)牵连(2)以及、和(3)等到四、古今异义1汉亦留之以相当古义:今义:(数量、价值、条件、情形等)差不多;适宜,合适;表示程度高答案:相抵2以货物与常古义:今义:供出售的物品答案:一般财物3虚心欲相待古义:今义:不自以为是,能够接受别人的意见答案:一心向往4皆为陛下所成就古义:今义:事业上的成绩;完成答案:栽培,提拔5兄弟亲近古义:今义:亲密,关系密切答案:亲近之臣6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古义:今义:岳父答案:对老人和长辈的尊称

5、7且陛下春秋高古义:今义:春季和秋季,常用来指整个一年,泛指岁月答案:年纪8来时太夫人已不幸古义:今义:不幸运,使人失望、伤心、痛苦的;表示不希望发生而竟然发生;灾祸答案:对去世的委婉说法9卧起操持古义:今义:料理,处理;筹划,筹办答案:拿着五、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武能网纺缴,檠弓弩;答案:结网用檠矫正弓弩2名词作状语(1)得夜见汉使(2)剑斩虞常已答案:(1)在夜里(2)用剑3使动用法(1)单于使使晓武(2)欲因此时降武(3)空以身膏草野(4)反欲斗两主(5)何久自苦如此(6)尽归汉使路充国等答案:(1)使知晓(2)使投降(3)使滋润肥美(4)使相斗(5)使受苦(6)使归4意动用法(1)单于

6、壮其节(2)诚甘乐之答案:(1)以为壮(2)以为乐六、特殊句式1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句式:译文:答案:判断句汉天子是我的长辈。2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句式:译文:答案:判断句缑王是昆邪王姐姐的儿子。3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句式:译文:答案:定语后置句于是派遣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出使,持旄节护送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4为降虏于蛮夷句式:译文:答案:介词短语后置句在异族那里投降做奴隶。5何以复加句式:译文:答案:宾语前置句又用什么更重的处罚呢?6何以汝为见句式:译文:答案:宾语前置句我凭什么要见你?7子卿尚复谁为乎句式:译文:答案:宾语前置句你还打算为谁守节呢?8信义安所见乎句式:译文:答案:

7、宾语前置句你对汉朝的信义又表现在哪里呢?9见犯乃死,重负国句式:译文:答案:被动句受到侮辱才去死,更对不起国家。10皆为陛下所成就句式:译文:答案:被动句都是被陛下栽培起来的。11虞常生得句式:译文:答案:被动句虞常被活捉。12劾大不敬句式:译文:答案:被动句被指控为“大不敬”。13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句式:译文:答案:省略句苏武与副中郎将张胜以及临时充任使臣属吏的常惠等招募士兵和侦察兵一百多人,一同前往。14乃幽武置大窖中句式:译文:答案:省略句于是把苏武囚禁起来,放在大地窖里面。15空自苦亡人之地句式:译文:答案:省略句白白地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受苦。16常惠请其守者与

8、俱句式:译文:答案:省略句常惠请求看守他的人同他一起去见汉使。17单于子弟发兵与战句式:译文:答案:省略句单于子弟发兵与他们交战。七、成语积累白发丹心:形容年迈苍老,仍然怀有一颗赤诚之心。卧雪吞毡:比喻困境中的艰难生活。雁足留书:大雁能传递书信。竹帛之功:名垂史册的功绩。肝脑涂地:原指在战乱中惨死,后指牺牲生命。(注:这是词典上的解释,与课本的注释稍有不同)填一填八、作者简介:班固(3292),字,东汉安陵(今陕西咸阳)人,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之子。除兰台令史,迁为郎,典校秘书,潜心二十余年,修成,当世重之,迁玄武司马,征匈奴为中护军,后窦宪因擅权被杀,班固受株连,死于狱中。作品:史书汉

9、书,辞赋,诗歌。答案:孟坚班彪汉书两都赋咏史九、背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汉书,又称前汉书,“二十四史”之一,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合称“前四史”。汉书记载了自汉高祖刘邦元年(前206)到王莽地皇四年(23)之间229年的历史。体例略同于史记,但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全书有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一百篇,八十余万字。其中,八表和十志中的“天文志”是班固死后由他的妹妹班昭、同郡马续续写的。作为一部独立的史书,汉书不仅在中国历史著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文学史上也有着重要影响,旧时“班马”并称,“史汉”共举。答案:史记后汉书三国志断代十、文化常识1

10、汉书: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从汉高祖刘邦元年(前206)到王莽地皇四年(23)之间的历史。作者班固,字孟坚,东汉安陵人,著名史学家和文学家。2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子、女子)均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表示礼貌或尊敬。3旄节:以竹为竿,上缀以牦牛尾,是使者所持的信物(凭证)。4假吏:临时代理职务的官吏。5阏氏:匈奴单于的配偶的称号,如同王后。6奉车:皇帝出行时的侍从,掌管皇帝的车马。7后土:相对皇天而言,指地神。8宦骑:侍卫皇帝的骑马的宦官。9黄门驸马:宫中掌管车辆马匹的官。10上林:上林苑,皇帝游猎的场所,在长安西,周围三百里。11株连:

11、一人有罪而牵连他人。株,本指露出地面的树根,根与根之间牵连甚多。答案:20岁15岁理一理十一、思路归纳答案:开端发展高潮十二、主题提炼苏武传集中叙写了苏武在出使匈奴被扣留期间的事迹,歌颂了他在敌人面前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饥寒压不倒、私情无所动的浩然正气,充分肯定了他坚毅忠贞、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气节。感悟体会想一想阅读课文,选出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A苏武出使匈奴,是在汉与匈奴关系有所改善、两国矛盾有所缓和的时期,本不应有危险,然而,由于张胜私下支持虞常等人的谋劫行动,导致苏武被匈奴扣留了19年。B虞常沦落匈奴,但并没有忘记汉朝,他伏弩射杀卫律的行动,正是他爱国的

12、具体表现。C苏武的自杀举动,不仅表现了汉朝使者宁死不屈的凛然正气,而且赢得了敌国的尊敬。D卫律使尽了威吓、利诱、逼迫等手段,但是始终未能动摇苏武对国家、对民族忠贞不二的崇高气节。解析:虞常要射杀卫律,尚未付诸实施,所以还不能称为“行动”;况且,他想射杀卫律,只是为了使在汉的母亲和弟弟“幸蒙其赏赐”,这是从个人的私利出发,根本谈不上什么爱国。答案:B文本细读一、整体感知1.课文可以分为哪几部分?各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案:全文可以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1)段:介绍了苏武的身世、出使的背景及原因。第二部分(28)段:记述了苏武在匈奴十九年备受艰辛而坚持民族气节的事迹。第三部分(9、10)段:介

13、绍了苏武被放回国的经过。2总结苏武的性格特点。答案:苏武:为国效命,忠贞不二,不卑不亢,光明磊落,忠贞不渝,心系祖国,无怨无悔。二、细节探究1.文章并不具体描述苏武的每一事迹,而是有详有略,比如文章对卫律和李陵劝降的部分就描写得特别详细,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处理,用意是什么?答案:卫律和李陵对苏武的劝降是最能表现苏武的气节的,所谓“真金不怕火炼”,面对威逼利诱,面对死亡威胁,多少所谓的英雄好汉都经受不住考验而变节投降,唯有苏武始终信念如磐石般坚定,宁死不屈,忠贞不渝。2卫律和李陵的劝降的情形和说辞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答案:卫律劝降,语言直露,惊心动魄。首先以剑斩虞常和“相坐”的罪名胁迫苏武。而苏武

14、很沉稳地进行了针锋相对的回击:“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维护了国家的声誉,并且在卫律“举剑拟之”时岿然不动。卫律见威胁无效,转以荣华富贵利诱苏武。苏武却趁此机会反守为攻,力斥卫律叛国降敌的可耻,宣扬国家力量的强大。酣畅淋漓!既使卫律折服,也使匈奴不敢轻易加害于他。李陵劝降,攻心为上。他以朋友的身份推心置腹,处处为苏武着想,又辅之以自己的遭遇,更使他的劝降具有很大的说服力,再加二者深厚的关系,这时候,只要苏武的思想稍有一点杂念,精神就会立即崩溃。苏武的断然拒绝却使他的形象更加光耀夺目。李陵的劝降及苏武的沉着应对进一步提升了苏武的精神境界。而且李陵的流泪和悲慨也衬托出苏武高风亮节的感人力量。

15、卫律:卖国求荣、傲慢无礼、阴险狡诈。李陵:与卫律不同,他对汉朝还有感情,对自己叛国行为也深感羞愧,但他意志不坚定,因一己之私而背叛祖国投靠匈奴。3文章里个性鲜明的各种人物对苏武也起了对比映衬的作用,请同学们把文章里各种人物的性格和苏武作一个对比,看看他们的映衬分别凸现了苏武怎样的性格特征。答案:(1)张胜:糊涂地帮助了缑王的谋反,事情败露后又经受不住考验,叛变投降。苏武:清醒地认识到使节行为不当会引起两国纷争,欲以死息祸;面对匈奴的劝降始终保持着可贵的民族气节。(2)卫律:卖国求荣,阴险狡诈,气焰嚣张,不可一世。苏武:为国效命,忠贞不二,不卑不亢,一身正气,光明磊落。(3)李陵:为一己之私而叛

16、国,懦弱,意志不坚,矛盾,痛苦。苏武:以国家的利益为先,忠贞不渝,坚韧不拔,无怨无悔。三、思维发散前段时间,国家教育部对高中历史教科书的教学大纲进行修改,其中备受争议的是如下一段文字: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战争,是国内民族之间的战争,是“兄弟阋墙,家里打架”,有正义与非正义的区别,不宜有侵略和反侵略的提法对于岳飞、文天祥这样的杰出人物,我们虽然也肯定他们在反对民族掠夺和民族压迫当中的作用与地位,但并不称之为民族英雄。按照教学大纲的说法,苏武也就不能称之为民族英雄,你对此有什么看法?答案:参考观点一:苏武的忠诚不能说是愚忠。首先,他忠诚的对象是国家是人民,身为汉使,当卷入匈奴的政变时,他首先想到的是自

17、己的汉使身份,不能引起汉匈两国的不必要的误会和纷争,他甚至愿意以性命来平息祸端,可见他是把边界的和平、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其次,他保持民族气节十九年,始终忠贞如一,这种忠诚表面看起来是对汉武帝,但实际上是对国家人民的,因为汉武帝是一个善于治国的明君,忠诚于他就是忠诚于汉武帝治理下的国家。但是苏武的忠诚里有没有愚忠的成分,我认为还是有一些的。比如:李陵劝降时曾经提到苏武的两个兄弟尽心为国却枉死,但苏武却一味坚持汉武帝对他们父子有莫大的提拔之恩,因此愿意为皇帝肝脑涂地。我认为,皇帝的知遇之恩固然应该感激报答,但兄弟的枉死也不应该回避,皇帝的恩情不能抵消皇帝对亲人的伤害之过,该报的恩要报,该澄清

18、的事实要澄清,该争取的权利也还是要争取。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权利与义务的问题。不过话又说回来,我们不能苛求苏武,因为他毕竟是古代人,他的思想有着那个时代的历史局限性,如果他能生活在今天这个时代,说不定也能像我们这样争取自己的应有的权利。参考观点二:反驳岳飞是民族英雄的人,一般是从民族英雄的定义出发,然后导出结论的。至于民族英雄的具体定义是什么,人民群众不关心,但似乎专家的定义和广大群众的不一样。是让专家修改定义,还是人民改变认识向专家看齐,值得探讨。但是一般来讲,在诸多英雄称号中,诸如打虎英雄、抗洪英雄,民族英雄的称号是最高的,我想凡是对于民族、国家的独立、解放和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并且具有巨

19、大人格力量的人,都应该称作民族英雄。尤其是民族英雄身上所体现的爱国和献身精神,是构成一个民族灵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的文化传承的关键内容。民族英雄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甚至敌我双方。所以康熙给袁崇焕平反,乾隆给史可法立祠,日本人给抗日英雄送葬。因此,有人所说的称岳飞为民族英雄,不利于民族团结,纯属无稽之谈、庸人自扰。事实上,好像也没有哪个少数民族对称岳飞为民族英雄提出过异议,或觉得伤害了谁的民族感情,金人的后代乾隆还拜谒过岳王庙呢。参考观点三:如何描述中华民族的起源和演变,看起来容易,做好却很难。既要反映当时历史情况,又要反映中国地域和民族合并、共处、融合的演变,也要照顾到少数民族和汉族的感情

20、,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更微妙的是,太多去谈各民族间纷争的痛苦和少数民族被兼并的详情,恰好启蒙了少数民族和族群(甚至包括中国南方和边远地区)被兼并的意识,激发了他们对属于历史上外来民族(特别是汉族或北方民族)的怨恨,导致少数民族和地方的分离倾向。从历史的处理来看,一个带积极性的做法,是承认民族之间曾经出现过压迫或掠夺与反压迫或反掠夺的历史,承认各民族有一些特有文化。指出特有文化的有些方面丰富了中华民族。但是,更加强调民族合并、融合、共处、互助、互利、共同发展的历史,更多去挖掘民族融合历史积极的方面和必要性。老去挖历史伤疤,只能让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兄弟民族间善意和兄弟情感淡漠,互相指责,相

21、互的怨恨加深,引起民族大家庭的分裂。如果说岳飞、文天祥是民族英雄,他们首先是汉族英雄,在当时反抗外族压迫和掠夺时,其事迹勇气令人敬佩。在当今各民族共处和形成的中华民族在反抗外敌入侵时,可以发扬他们的精神。但是,在描述民族冲突和民族融合历史时,有必要了解少数民族的感受,方法应讲究,需要微妙和成熟。中华民族需要有理性包容的民族主义和民族观,也需要属于各民族的民族英雄。 素材化用话题1: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材料加工:快乐的人生,也会有痛苦,有的人能直面挫折、化解痛苦,而有的人却常常夸大挫折,放大痛苦。不一样的选择,不一样的人生之旅,要让我们心里的戈壁荒原开满鲜花,就只有直面挫折,而不是放大痛苦。当苏武

22、被流放到北海时,北海的羊群咩咩地叫着,似在欢迎这位坚贞不屈的大汉臣子。这十几年的痛苦如果可以当作是一次挫折,那么这次挫折无疑是痛苦的,可是这位放羊老人却未曾放大痛苦,于是十几年后,大汉的丹青上书写下了民族不屈的坚贞气节。人生只有走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因此直面挫折,化解痛苦才是我们的最佳选择。话题2:相信自己材料加工:苏子卿在贝加尔湖湖畔,他披着一件白羊裘,毡履,毡裳,毡巾覆首;独立在苍茫无际的西伯利亚荒原当中,有雪潮一样的羊群在他背后。他在孟春的黄昏时分,待要归返穹庐,背景中贝加尔湖上的冰涛,与天际的白云波连山竖。他向着东行,遥遥地望南翘首:眼睛中含蓄着无限的悲哀,又好像燃着希望一缕

23、。他只相信自己,只相信自己的祖国。他的心里只有大汉。卫律的劝说他不听,李陵的意见他当耳旁风。他新娶的胡女的眼泪留不住他,他的小儿子的小手拽不住他的衣襟。他谁的话都不听,他用他的坚持塑造了他自己。话题3:心灵的选择材料加工:荒凉的北海,羊群咩咩地叫着,不远处坐着一位手持汉节的人,从黑发到白头,用半生的心血续写着丹青。南方,皇帝一代又一代,然而,谁也不记得,遥远的北海上,立着一座汉朝不倒的丰碑。汉节上的漆一层层褪去,老人的眼里却始终燃着一丝火光。匈奴的可汗惧怕:“怎么还有这么固执的人?”他更无法理解,这半生的重量承起的竟是中华民族永世的骄傲!在生命的天平上,有人选择个人的荣辱得失,但是更有人选择个

24、性的无碍释放,国家的繁荣太平,民族的坚贞气节。而往往是这些人,托起生命的天平,紧握永恒的绳索,在生命与永恒的拔河中,探到永恒的答案。话题4:道德与名节材料加工:中国人历来看重道德与名节。旧时高洁的文人即使在百般困顿之中,依旧保持“人淡似菊”的操守。古代烈女被市井泼皮碰碰手臂,竟然利刃断手,以致留下贞节牌坊。汉代苏武被迫牧羊,在冰天雪地中“渴饮雪,饥吞毡”,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凛然持汉节而不改其志。“时穷节乃现,一一垂青史”。所有这些,都留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佳话。话题5:信念在苏武出使匈奴时,因随行人员参与了匈奴人的叛乱而被扣留。在危难之中,苏武处处维护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利益,既表现了对匈奴

25、的修好之愿,又抱定必死的决心,决不“屈节辱命”。面对卫律始而威胁,既而利诱,最终又以断水绝粮相逼等手段的逼迫,他从容处之。在受审时,他甚至以自刎来避免受辱。后来的审讯中,卫律当场“剑斩虞常”以此胁迫汉使,副使张胜在此情况下投降了,而苏武面对卫律之剑,岿然不动。卫律又以富贵劝诱,苏武则直言怒斥,更以两国安危责之。在匈奴将他置于冻饿之境时,苏武仍然没有屈服,凭借顽强的意志和信念,他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还是“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念念不忘自己是汉朝的使者。匈奴又派故人李陵来劝降,企图打消他对汉朝的眷恋之情,苏武不作正面的交锋,只是以君臣和国家的大义自剖心迹,反倒使李陵感到羞愧,无言以对。尝试练笔请以

26、“坚守初心”为话题,运用苏武的素材,写一段语言优美的文字,不少于150字。答案:朔风凛冽,他与冷月做伴,北顾中原,将“生是大汉人,死是大汉臣”的高贵铭记在心灵深处。胡笳幽怨,他与孤冢为伍,怅望大漠飞雪,将“荣华富贵,千金封侯”的许诺忘却得一干二净。地窖冰冷,他将满口毡毛与草皮一块咽下,浑身的热血却沸腾着一个至死不渝的信念铭记祖国,精忠报国。冰雪飘零,他用至情睥睨佳肴美酒,铮铮傲骨敲响千秋的绝唱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犹能忘。历史不能忘记,在浮华与坚守之间,北海的苏武,那流放于荒山野原的铁血男儿,用不屈与铮铮傲骨作出了最完美的诠释,忘却富足,成就气节;铭记祖国,造就伟大。技法指导苏武传写作特

27、点首先,以典型环境和细节描写表现人物。苏武留胡十九年,经历坎坷曲折,汉与匈奴的关系错综复杂。作者抓住苏武经历中的关键之处,运用典型环境和细节描写,使苏武这个人物跃然纸上。苏武出使匈奴,因突发事变,被扣幽禁。在他的周围,有操生杀予夺之权的单于和卫律的屠刀,有贪生怕死的副使张胜的屈降,有曾为同事、朋友的李陵的声泪俱下的劝降。而在冰天雪地廪食不至的北海牧羊,苏武更是被置之死地。这些典型环境,把苏武这个人物推到了矛盾斗争的风口浪尖上,让人物一展风采。作者又通过一些细节描写,表现了苏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如写苏武的两次自杀,第一次被“胜、惠共止之”;第二次又被救活。又如写苏武被幽禁在大窖中,“卧啮雪,与旃毛

28、并咽之”;流放北海,“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等。苏武的语言也具有典型意义。如卫律逼降时,说:“副有罪,当相坐。”苏武斥责说:“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使卫律哑口无言,只得无耻地“举剑拟之”,但苏武岿然不动。又如,李陵劝降,苏武仍然不为其情所动,表示“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表现出至死不屈的品德。第二,鲜明的对比手法。为了突出表现苏武的民族气节,文中着重写了三个叛徒,与苏武形成鲜明对比:一个是副使张胜,一个是为虎作伥的卫律,一个是曾为朋友的李陵。他们都在匈奴的威势面前丧失了民族气节,拜倒在敌人脚下。唯独苏武大义凛然,为了民族尊严和汉王朝的利益,宁死不屈。作者

29、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丰满的、动人的、高大的民族英雄形象。语言应用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不顾恩义,畔主背亲B空自苦亡人之地C去草实而食之D空以身膏草野解析:A项“畔”同“叛”,B项“亡”同“无”,C项“去”同“弆”。答案:D2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虞常果引张胜 (引:牵攀、招供)B扶辇下除,触柱折辕 (除:殿阶)C恐前语发 (发:揭露、暴露)D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阴:阴谋)解析:阴:暗地里。答案:D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恐前语发,以状语武B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 使牧羝,羝乳,乃得归C久之,单于使陵至

30、海上 宜皆降之D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解析:D项,均为连词,即使。A项,第一个“以”,介词,意为“因为”,第二个“以”,介词,意为“把”;B项,第一个“乃”,连词,意为“于是,就”,第二个“乃”,副词,意为“才”;C项,第一个“之”为音节助词,无实义,第二个“之”为代词,“他们”。答案:D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例句“其一人夜亡”中的“夜”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舆归营B天雨雪,武卧啮雪C羝乳,乃得归D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解析:A项为名词作状语,用车。B、C、D三项均为名词用作动词。答案:A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2分)()A反欲斗两主B单于壮其节C

31、尽归汉使路充国等D欲因此时降武解析:A、C、D三项用法均为使动用法,B项为意动用法。答案:B6下列各句与其他三项句式不同的一项是(2分)()A即谋单于,何以复加B虽欲报恩将安归C见犯乃死,重负国D子卿尚复谁为乎解析:A、B、D三项均为宾语前置句,C项为被动句。答案:C7品读课文,我们被苏武深深地打动了。请仿照下列例句,运用课文内容,扩写句子,注意语境,使上下文连贯、得体。(5分)例句:雨总是落在秧青色的南方,落在姑苏寒山寺、徽州西递村,落在秦淮河的灯影里、富春江的柔波上,打湿了白娘子的断桥、李煜的雕栏、唐伯虎的桃花、温庭筠的青衫。雪总是覆盖赭黄色的北方,覆盖,覆盖,染白了。答案:(示例)长安马

32、嵬坡、黄河风陵渡敦煌的阳关古道、八达岭长城墩口蔡文姬的斗篷、穆桂英的战袍、苏武的鬓发、霍去病的金戈铁马文本巩固一、课内阅读阅读苏武传选段,完成811题。(12分)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

33、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8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明年,陵降,不敢求武 明年:第二年B皆为陛下所成就 成就:完成C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 素:平时,向来D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 女弟:妹妹解析:成就:栽培,

34、提拔。答案:B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为武置酒设乐皆为陛下所成就B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C虽蒙斧钺汤镬 此言虽小,可以喻大D故使陵来说足下 故木受绳则直解析:A项“替”“给”,介词;“被”,介词。B项用在时间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指示代词,“这”“此”。C项“即使”;“虽然”。D项均为“所以”。答案:D10下列句子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A空以身膏草野 B欲因此时降武C单于壮其节 D反欲斗两主解析:C项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壮。A项膏,使动用法,使肥沃。B项降,使动用法,使投降。D项斗,使动用

35、法,使争斗。答案:C11下列文言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3分)()A见犯乃死,重负国 B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C为降虏于蛮夷 D皆为陛下所成就解析:C项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于蛮夷为降虏”。其他均为被动句。答案:C二、课外探究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题。(19分)李绘,字敬文。六岁便求入学,家人以偶年俗忌,不许,遂窃其姊笔牍用之。未逾晦朔,遂通急就章,内外以为非常儿。后敕撰五礼,绘与太原王乂同掌军礼。魏静帝于显阳殿讲孝经礼记,绘与从弟骞、裴伯茂、魏收、卢元明等俱为录议,简举可观。每霸朝文武总集,对扬王庭,常令绘先发言端,为群僚之首。音词辩正,风仪都雅,听者悚然,文襄益加敬异。又掌仪注。武定

36、初,兼散骑常侍,为聘梁使主。梁武问高相今在何处?黑獭若为形容?高相作何经略?绘敷对明辩,梁武称佳。与梁人泛言氏族,袁狎曰:“未若我本出自黄帝,姓在十四之限。”绘曰:“兄所出虽远,当共车千秋分一字耳!”一坐皆笑。前后行人皆通启求市,绘独守清尚,梁人重其廉洁。使还,拜高阳内史。郡境旧有三猛兽,人常患之。绘欲修槛,遂因斗俱死于郡西。咸以为化感所致,皆劝申上。绘曰:“猛兽因斗而毙,自是偶然,贪此为功,人将窥我。”竟不听。高阳旧多陂淀,绘至后,淀水皆涸,乃置农正,专主劝课,垦田倍增,家给人足。瀛州三郡人俱诣州,请为绘立碑于郡街。河间太守崔谌,恃其弟暹势,从绘乞麋角鸽羽。绘答书曰鸽有六翮飞则冲天麋有四足走

37、便入海下官肤体疏懒手足迟钝不能近追飞走远事佞人时文襄使暹选司徒左长史,暹荐绘,既而不果,咸谓由此书。及文襄嗣业,普代山东诸郡,其特降书征者,唯绘与清河太守辛术二人而已。至,补大将军从事中郎,迁司马。文襄以前司徒侯景进贤冠赐绘曰:“卿但直心事孤,当用卿为三公,莫学侯景叛也。”及文宣嗣事,仍为丞相司马。天保初,除司徒右长史。绘质性方重,未尝趣事权门,以此久而沈屈。卒,赠南青州刺史,谥曰景。(节选自北史李绘传,有删改)【注】黑獭:即宇文泰,字黑獭,鲜卑族,西魏的实际掌权者,亦是北周政权的奠基者。高相,即高欢,字贺六浑,东魏权臣,北齐王朝奠基人,史称齐神武帝。车千秋:战国时齐国宗室后裔,曾官及西汉丞相

38、之位。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绘答书曰/鸽有六翮飞/则冲天/麋有四足走/便入海/下官肤体疏懒/手足迟钝不能/近追飞走/远事佞人/B绘答书曰/鸽有六翮飞/则冲天/麋有四足走/便入海/下官肤体疏懒/手足迟钝/不能近追飞走/远事佞人/C绘答书曰/鸽有六翮/飞则冲天/麋有四足/走便入海/下官肤体疏懒/手足迟钝/不能近追飞走/远事佞人/D绘答书曰/鸽有六翮/飞则冲天/麋有四足/走便入海/下官肤体疏懒/手足迟钝不能/近追飞走/远事佞人/解析:句中“鸽有六翮,飞则冲天”“麋有四足,走便入海”结构对称,相应断开;“不能”作“近追飞走”,语意联系紧密,不要断开。故选C。答案:

39、C1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五礼指古代的五种礼制,即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聘、盟等国事活动为宾礼,冠礼、婚礼、宴饮之礼为吉礼。B姓是标志家族系统的称号,氏是姓的分支,是标志宗族系统的称号。夏、商、周三代,贵族男子称氏,妇人称姓。C从弟即堂弟,“从”指堂房亲属,如从父即伯父、叔父,从子即侄儿,从女即侄女,堂房是同宗而非嫡亲的亲属。D三公指国君手下负责军政事务的最高长官,是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文中的侯景就曾位至三公之列。解析:题中A项,“冠礼、婚礼、宴饮之礼为吉礼”错误,冠礼、婚礼、宴饮之礼为嘉礼。故选A。答案:A14下列对原文有

40、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绘天资聪颖,幼而好学。他六岁时就要求入学,家人因逢双的年龄是民俗忌讳而没有允许,于是他偷用姐姐的笔和写字板,不到一个月便读懂了急就章。B李绘娴于辞令,善于应答。在朝廷面君奏对时,言辞华美雅正,风度仪态闲雅。出使梁时,回答武帝的问题,对答清晰,武帝称佳;评价袁狎的话语,机智巧妙。C李绘善理政事,惠泽百姓。任高阳内史时,兴修水利,消除水患,设置农正一职来主管勉励督促农桑之事,垦田倍增,家给人足。百姓十分感激,请求给他立碑。D李绘清正廉洁,刚正不阿。出使梁时独守清高,梁人敬重他的廉洁;河间太守崔谌倚仗弟弟崔暹的势力向他索要麋角鸽羽,他回信拒绝,不趋附

41、奉事权贵豪门。解析:题中C项,“兴修水利,消除水患”于原文无据,故选C。答案:C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绘欲修槛,遂因斗俱死于郡西。咸以为化感所致,皆劝申上。译文:(2)及文襄嗣业,普代山东诸郡,其特降书征者,唯绘与清河太守辛术二人而已。译文:答案:(1)李绘打算修建栅栏,猛兽竟因为互斗一起死在郡境西部。人们都认为这是教化感应导致的结果,都劝他奏明皇上。(2)到文襄帝继承大业后,普遍更换了太行山以东各郡的官员,其中被特地下诏书征召的官员,只有李绘与清河太守辛术两人罢了。【参考译文】李绘,字敬文。六岁时就请求入校读书,家人因为逢双的年龄是民俗忌讳的,不准许,于是李绘

42、便偷取他姐姐的笔和写字板来使用。不到一个月,便读懂了急就章,家人及外人认为他是个不同寻常的孩子。后来皇帝下令编撰吉、凶、军、宾、嘉五礼,李绘与太原人王乂共同主掌军礼的编撰。魏静帝在显阳殿讲解孝经礼记,李绘和堂弟李骞、裴伯茂、魏收、卢元明等记录旨意,李绘的记录简要而周全,值得一看。每次称霸于王朝文武百官大会,在朝廷面君奏对时,常命李绘最先发言,为百官之首。言辞华美雅正,风度仪态闲雅,听的人都肃然起敬,文襄帝更加敬重他。又主持礼仪。武定初年,李绘兼任散骑常侍,担任访问梁的使者中的正职。梁武帝询问他高相现在在哪里?黑獭是怎样的外表?高相作了哪些经营谋划?李绘奏对特别清楚,梁武帝称道。李绘和梁人随意谈

43、论宗族谱系,袁狎说:“都不如我本出自黄帝,我的姓在黄帝的十四个后裔之内。”李绘说:“老兄的渊源虽然久远,当与车千秋共分一个字吧!”举座皆笑。前后使者都通书信请求贸易,李绘独守清高,梁人敬重他的廉洁。出使回来后,李绘任高阳内史。高阳郡境内原来有三头猛兽,人们常常忧惧它们。李绘打算修建栅栏,猛兽竟因为相斗一起死在郡境西部。人们都认为这是教化感应导致的结果,都劝他奏明皇上。李绘说:“猛兽因相斗而死,只是偶然,贪图把这件事当作自己的功劳,人们将看破我。”终究没有听从。高阳过去有很多池塘湖泊,李绘到任后,湖水都干涸了,于是他设置农正官,专门负责鼓励督促农桑的工作,开垦的田地成倍增加,家家丰足。瀛州三个郡

44、的百姓都到州府,请求在郡街上为李绘立碑。河间太守崔谌,倚仗他弟弟崔暹的权势,向李绘索要麋鹿的角和鸽子的羽毛。李绘写信答复道:“鸽子有六根羽茎,飞起来就能直冲云天;麋鹿有四条腿,跑起来就能直入大海。我身体懒散,手脚迟钝,不能近追飞禽走兽,远事佞臣小人。”当时文襄帝派崔暹选拔司徒左长史,崔暹荐举李绘,不久没有成,都认为是这封信的缘故。到文襄帝继承大业后,普遍更换了太行山以东各郡的官员,被特地下诏书征召的官员,只有李绘与清河太守辛术两人罢了。到京后,李绘补任大将军从事中郎,升任司马。文襄帝将前司徒侯景的进贤冠赐给李绘道:“你只管心地坦诚侍奉我,我将任用你为三公,不要学侯景反叛。”到文宣帝嗣位,李绘仍

45、任丞相司马。天保初年,李绘任司徒右长史。李绘品性端庄持重,不曾趋附奉事权贵豪门,因此长久埋没屈抑。去世后,被追赠为南青州刺史,谥号为景。备考提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12分)材料一本报广州9月16日讯(记者刘盾)今天17时左右,第22号台风“山竹”在广东省台山市海宴镇登陆,登陆时为强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4级。9月15日,广东省教育厅召开防御台风紧急工作会议,要求各地各学校按照“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在属地党委、政府统一部署指挥下,坚决落实防御强台风工作的监管和主体责任,把师生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广东省教育厅强力部署,要求从9月15日至17日,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

46、全部停课停学,少年宫、校外培训机构全部停止一切培训和教育活动,寄宿制学校学生原地做好防台风工作。广东省教育厅强调,启动防台风工作机制期间,全省各类学校、幼儿园、少年宫、校外培训机构,停止一切对外交流培训、户外拓展、军训等户外活动。广东省教育考试院按照广东重大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决定,经教育部考试中心批准,广东省9月16日至17日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全国英语等级考试停考。据不完全统计,截至9月16日18点30分,深圳市教育系统共出动8460人次安全隐患排查人员,重点检查112个在建工地、17处危险边坡、75处低洼地带。深圳市区两级教育部门共安排60个检查督查组,动用人员850多人次。材料二本报南

47、宁9月16日讯(记者周仕敏欧金昌)台风“山竹”预计今晚到17日凌晨登陆后以台风或强台风(1315级)进入广西。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9月15日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各学校,要始终绷紧防台风这根弦,以最坏的可能、最精心的安排、最充分的准备,牢牢守住师生生命安全的底线,提早落实防御措施,力争最大限度减少损失。为了做好防御工作,广西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学校要加强与气象、水利等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及时准确了解台风信息,紧盯台风“山竹”移动路径,通过多种途径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师生和家长加强防范,提升安全意识。同时,严格值守,及时报送信息。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学校要严格落实值班制度和领导带

48、班制度,保证24小时通讯畅通。广西强调,各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应对措施,包括停止师生户外活动、社会实践等集体活动,受台风影响严重的地区可根据当地的天气情况适时停课。据了解,目前广西已有8个地市教育部门发布通知,要求从17日起,所有学校、幼儿园停课,直至解除防御台风应急响应为止。材料三本报海口9月16日讯(记者宗河)受台风“山竹”影响,海南省教育厅9月14日发布关于做好超强台风“山竹”防御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切实抓好全省教育系统的防风防汛工作,确保广大师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通知要求,各地各校要迅速落实防御台风的各项措施,立即开展一次全面的安全检查,对危旧校舍、围墙、教室宿舍门窗以及水电路等设施

49、进行逐一排查,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及时消除隐患。要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和后勤保障工作,准备充足的食物、水以及发电机、药品等急需物品,确保台风期间留校师生的生活正常。学校要加强师生防汛防风安全教育,特别是今年秋季入学新生的防汛防风安全教育,提醒学生在台风影响期间避免外出活动,做好防范台风预警和安全防范教育工作。海南多地教育部门已出台停课措施。海口市教育局今天发出通知,全市中小学(幼儿园)9月17日上午停课半天,下午复课。此外,澄迈县、文昌市各学校和幼儿园9月17日停课一天;儋州市中小学停课半天,幼儿园停课一天,并通过校讯通、微信群等方式告知学生家长。1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50、()A广东省教育厅在防御台风的工作中,要求各地按“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行事,是为了落实该工作中的监管和主体责任,做好台风防范工作。B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在台风预防工作中强调“以最坏的可能、最精心的安排、最充分的准备”,显示了该自治区教育主管部门坚守师生生命安全底线的态度和决心。C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学校要“通过多种途径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是一种减少台风所带来的损害的最有效措施。D海南省教育厅为“台风期间留校师生”准备“食物和水以及发电机、药品等急需物品”,既是一种应对台风威胁的措施,也是一种对广大师生生活关怀的态度。解析:C项,“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要求各

51、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学校要通过多种途径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是一种的最有效措施”错误,选项中“最”夸大了其作用,材料二第二段只是说“广西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学校要通过多种途径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师生和家长加强防范,提升安全意识”,并没有对该举措做出评价。故选C项。答案:C1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2018年台风“山竹”对我国影响巨大,涉及广东、广西、海南三地,从三则材料可知其对教育系统的影响之大。B广西壮族自治区只有8个地市教育部门发出停课通知,说明台风“山竹”对广西的影响远小于广东和海南。C海南省和广东省深圳市教育系统均安排有安全隐患排查,但各自排查的侧

52、重点不一样,是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而定的。D三省区在台风“山竹”登陆过境期间的停课举措,均体现了把师生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对师生生命安全负责的态度。解析:B项,“广西壮族自治区只有8个地市教育部门发出停课通知,说明台风山竹对广西的影响远小于广东和海南”错误,材料中说“据了解,目前广西已有8个地市教育部门发布通知”,“8个地市教育部门发出停课通知”是目前的数字,并不是“只有”,这是其一;其二,“8个地市教育部门发出停课通知”并不能说明台风“山竹”“对广西的影响远小于广东和海南”。故选B项。答案:B18以上三则新闻材料,分别报道了广东、广西和海南在面对强台风“山竹”时的应对措施,三地共同出发点是什么?

53、各自措施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答:答案:(1)三地应对台风“山竹”的共同目的是:确保师生生命的安全。(2)各自措施的侧重点:广东主要有明确领导责任、停课停训停户外活动、排查安全隐患;广西主要有发布台风预警信息、停课停训停户外活动;海南主要有安全隐患排查、加强应急物资的保障和后勤工作准备、加强防台风安全教育、停课。作文审题19.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世界歌王帕瓦罗蒂到北京来那一次,顺便去了趟北京音乐学院。很多有背景的人都想让他听听自己子女的歌唱,帕氏耐着性子听,不置可否。这时窗外一男生引吭高歌,唱的正是名曲今夜无人入睡,他就是黑海涛。他知道自

54、己没有面见帕氏的背景,于是凭歌声推荐自己。帕氏很是欣赏,了解之后亲自为黑海涛联系出国深造事宜,后来还亲自给意大利总统写信,让黑海涛如愿参加在意大利举行的世界音乐大赛,并获得了名次。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我的审题:思路点拨:即使你是千里马,你也要竭力嘶鸣。如果没有那一嗓子今夜无人入睡,此刻黑海涛大概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歌手或者会在一个中学当音乐教师。正是他大胆地唱出了自己的声音,一鸣惊人,才打开了成功之门。不同凡响的一声长啸,决定了一匹千里马的命运。因此,才华加勇气,便是我们成功的“敲门砖”。不要喟叹世态炎凉,不要抱怨命运不公,只有亮出不甘平庸的本色,才能踏上辉煌的人生舞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