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pdf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30670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35.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摘 要】本文分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征,阐述了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及危害,论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意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是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立论之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史的继承和发展,是批评历史虚无主义的史学依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是批评历史虚无主义的必然要求。【关键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任何社会思潮在本质上都是一定程度上对时代的把握,而能正确反映人们的愿望诉求和时代发展趋势的社会意识,才能把历史向前推进。历史虚无主义的论

2、调并不新鲜,20 世纪初就有很多学者认为中国事事不如人,要“全盘西化”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当前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泛起则源于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利益和价值取向的分化,源于近几十年来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这一思潮弱化、淡化、虚化民族的历史传统和党的历史成绩,严重冲击党的领导地位,必须加以警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1在新时代的历史阶段里,民众要全面准确理解新时代的阶段特征,与时俱进、实事求是,深刻认识党情、國情随着时代变化而发生的变化,要把握时代的理论与任务,自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一、全面准确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征改革开放已

3、 41 年了,它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经济社会,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并进而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格局的发展变化。十八大以前的一个阶段,是中国经济充分发展、迅猛进步的一个阶段,国民生产总值长期保持在一个较高的增速。在这一阶段里,成就是显著的,但也尚存在着很多明显的问题,迫切需要解决。在此背景下,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开启了新一轮的治国理政。“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的成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基础和依据。1、对社会发展阶段的判断进入新时代一个社会的具体发展阶段则由其当时当地的历史条件也就是国情决定的,如果不能认识到或者

4、不能正确认识到所面对的国情,就不能够判断或者不能正确判断所处的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到了新时代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到新阶段的国情依据,这个“新时代”是相对于“站起来、富起来”的中国而言的,它强调的是一个“强”起来的中国,它意味着我国发展阶段在历史中的跃进。十八大以来的五年,中国共产党下定决心,下大力气治理改革开放没完全解决的沉疴痼疾,做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成就是明显的,效果是显著的,全方位的、开创性的成就和深层次的、根本性的变革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到了新时代。另一方面,发展中的一些困难和问题特别是短板问题尚未解决,社会主义

5、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没有发生变化。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就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交汇期,这个目标正在实现并即将实现,正是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社会进入新阶段。这个目标实现之后,十九大又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分成了二二到二三五和二三五到本世纪中叶两个具体的小阶段,所有这些都是新时代中的阶段性过程。2、新时代的依据主要矛盾的变化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社会发展变化的标志和依据,社会主义社会依然存在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一方面,我国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基本上实现并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社会生产力进入世界前列。以前

6、“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解决,但地域之间、阶层之间以及产业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仍很突出,人民对于美好的生态环境、健全的社会保障的需要等问题还需要努力解决,这是目前社会的主要矛盾。由于社会矛盾的存在,加剧了社会利益的分化和价值的多元取向,其他社会思潮获得了滋生的温床,在新时代仍然存在的主要社会矛盾要予以清醒的认识。“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矛盾表明,发展是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在发展中更加注重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3、新时代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中华民族的命运与自己的使命紧紧相连,把实现共产

7、主义作为自己最崇高的理想和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为此,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锐意进取,先后推翻了“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此后,又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取得了伟大的历史成就。在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任重而道远,“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必须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党在解决社会主要矛盾过程中,要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这就需要建设好党的建设这个伟大工程;建设伟大工程在实现伟大梦想中起决定作用,打铁还需自身硬,党要

8、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应对各种风险的能力,发展和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伟大梦想,还需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这是实现伟大梦想的旗帜和方向。二、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及危害“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竭力贬损和否定革命,诋毁和嘲弄中国人民争取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进行的反帝反封建斗争,诋毁和否定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社会主义取向及伟大成就。”2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贬低和否定中国共产党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做出不切实际的假设,重新解读历史,特别是对近代史中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的进步作用加以抬高,夸大中国共产党由于经验不足所犯的错误,贬损领导人的错误和失误,否定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建

9、设和改革中取得的成就。在此基础上,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进而反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反对社会主义制度,反对人民民主专政,主张完全投入资本主义的怀抱,实现“全盘西化”,这一政治诉求正是它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甚大,对党和国家都产生了很坏的影响。它否定中华传统文化,否定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成就,这从根本上危害我们这个民族和党的领导。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一种唯心主义的历史观,违背历史事实,违背全面、客观的历史研究方法,否认和反对阶级分析的历史研究方法,起到“消解主流意识形态,搞乱人们思想的恶劣作用。”3民众必须透过历史虚无主义的学术表象,深刻而清醒地认识到历史虚无主义对民族文化传统、对马克思主义在意

10、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地位、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的危害本质。苏联殷鉴未远,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决不能听任其泛滥下去,在全面准确地把握和理解新时代的时代特征中自觉批判历史虚无主义。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意义首先,新時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是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立论之基。中国共产党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是我们党最为之自豪的事,最强有力的底气,没有这些成就,就会失去话语权,执政地位就难以保障。没有这些伟大成就,“批判的武器”就是没有火药的武器,发挥不出应有的力量,其他危害党的领导的社会思潮就有了泛滥的由头,动摇国本。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成就,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批评才有了着力点。中国共产

11、党的伟大成就已举世瞩目,世所公认,历史虚无主义否定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成就是站不住脚的。其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史的继承和发展,是批评历史虚无主义的史学依据。恩格斯曾指出:“每一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形成现实基础,每一个历史时期的由法的设施和政治设施以及宗教的、哲学的和其他的观念形式所构成的全部上层建筑,归根到底都应由这个基础来说明。”4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力量的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始终代表着中国的先进生产力和前进方向,代表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无疑是最顺应时代潮流、最适合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进行革命、

12、建设和改革,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新时代,体现的是全部历史的继承与发展,而不是断裂。最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是批评历史虚无主义的必然要求。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新时代下继续深化改革还要面临种种困难和挑战,特别是在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挑战更加严峻,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是在新时代的继续革命,这场革命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而是对落后生产关系的革命,党自身建设的革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革命。历史虚无主义的“全盘西化”论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很有市

13、场,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很容易被认为是资本主义化,从而被历史虚无主义所利用,与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斗争是新时代里意识形态斗争的主要任务。改革是一场革命,它会触动许多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导致利益继续分化,价值取向更加多元化,实现伟大梦想,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封闭僵化,又不改旗易帜,否定革命和革命终止的观点可以休矣。【参考文献】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2 梁柱.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评析J.红旗文稿,2009(09)12-17.3 梁柱.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泛起、特点及其主要表现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10)120-128.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M.人民出版社,1995.739.【作者简介】陈波,男,汉族,河南信阳人,法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