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何江波摘要:西游记通过孙悟空形象的两个阶段,揭示了追求自由的个体价值和造福人类的社会价值的关系,形象地演绎了“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的自由和秩序的冲突,西游记化解个体自由与社会秩序的方式是将对个体自由的追求扩大到对人类群体的解放。关键词:西游记;孙悟空;自由;秩序西游记从孙悟空这一神性英雄的出生、成长、奋斗和成为斗战胜佛的全过程,形象地揭示了追求自由的个体价值和造福人类的社会价值的关系。孙悟空的人生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期大闹三界,给我们展现了一个追求自由精神的桀骜不驯的齐天大圣;后期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则突出了他身上不畏艰险的探索精神。前期是对人类的个体价值的思考;后
2、期则是对人的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的认识。宁稼雨认为西游记前后两个部分正好构成了具有人类普遍精神的两大母题,即桀骜不驯的个性自由精神和以造福人类为目的的不畏艰险的追求探索精神。一、大闹三界:追求自由的原型形象自由是一个在哲学上与必然相对的概念,竺洪波在自由:主题新说中说自由指的是“人类通过对客观规律之能动的支配和对客观世界之积极的改造,而达到的一种冲破外部世界束缚和局限的理想境界。”就人的本性而言,人类基于感性生命的需求,对于自由有着先天的喜好,人总是不断地追求自我行为的自主性,即“追求一种对被认为是有价值的人的行为的无外在约束和阻礙的状态”。自由是人的本质规定,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就是人类
3、发展的终极目标。孙悟空是一个由天地日月精华所孕育的石猴,他无父无母,没有家庭关系的束缚,获得了人伦关系上的自由;他是自然之子,以自然人的形象出现,而自然人也是人出生后的本初状态。孙悟空出世不久,在花果山过着“不伏麒麟管,不伏凤凰辖,又不伏人间王位拘束”的自由自在的生活,不受社会政治关系的牢笼。他在花果山无忧无虑“春采百花为饮食,夏采,秋收,冬觅”,说明他也没有受到经济关系的束缚。但是,有个阎王老子管着,他就感到不自在,死亡成为了限制他自由的唯一因素。为追求长生,他跋涉重洋、拜师学艺,叩问生命的绝对自由。他学会了 72 般变化,可以伸缩自如、分身变形、解体再生(如第 46 回中孙悟空与车迟国的三
4、个道士斗法,孙悟空的头被砍下后复原,剖腹后又愈合等完整的身体结构被解体之后又再生),现实中主体和客体之间截然分明的界限也被打破,实现了身体的解放和扩张。随着身体的扩张,他进而能够腾云驾雾,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可以上天入地,亦可以翻江倒海,又获得了空间上的自由;学艺归来后,他大闹地府勾名生死簿,得以“不生不灭,与天地山川齐寿”,最终获得了时间上的自由。孙悟空在追求个体绝对自由的同时也破坏了秩序,即生死秩序。这也使得小说的命题由对自由的追求转向了自由与秩序冲突的思考。刘再复认为“可贵的是,小说还表述了对于自由的正确理解,前期孙悟空表现的是无所畏惧的积极自由精神,后期孙悟空则表现自由与限定、自由与规
5、则的冲突与和谐。其主体性和互为主体性的矛盾与化解,也得到充分表述。”刘秀华在唯物史观视域中人的个性与社会秩序的关系中论述到“秩序的本性是强调人们行为的规则性和有序性,使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朝着功能确定、整体协调的方向发展。社会秩序一经确立就遵循着适者生存的原则,即只有适应这种秩序要求,人们才能正常开展其活动;一旦违背行为规范、逆秩序而动,其后果不是受到法律制裁,就是受到道德的谴责,抑或出现自我悔愧的内心折磨。”对于有着森严的等级制度的天宫而言,孙悟空就是一个游离于秩序之外的妖仙,是一个异类。他在勾销生死簿的那一刻就触及到了秩序的底线,而他的自由进而搅得天宫无法安宁,无奈之下,玉帝想以招安的方式将
6、他纳入到统治秩序中。玉帝先安排他做了一个未入流的弼马温,他感到自我价值没有得到承认,尊严受到侮辱,这成为他一辈子的羞耻,“活活的羞杀人”。第二次招安,给他了一个“齐天大圣”的空衔,却有官无祿。因王母娘娘开蟠桃会没有请他,感到自己受到轻视,于是搅乱蟠桃宴,打出南天门而去,在下界升起“齐天大圣”的旗号,表示要与天通齐。这样自视甚高又不受约束,最终导致了神佛对法外力量的剿杀,孙悟空终因任性自由而与天宫秩序极端对立,甚至喊出“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颠覆秩序的宣言,这时,个体自由与群体秩序的矛盾达到极端化,他最终被压在了五行山下。他越想自由,自由就离他越远,最终他彻底地失去了自由,因为人类社会不存在
7、绝对的自由。二、西天取经:个体自由与社会秩序的相互调和后期的孙悟空从五行山下被放出,保护唐僧走上路西天取经的道路,这是一条普度众生、追求真理的道路,为此,他情愿接受社会秩序的约束,虽然在取经道路上他的任性时有发作,但正因如此,取经也是对他人格的历练,人性的升华,是他的个体价值与社会秩序相互调和的过程。取经,形象的演绎着人的个体价值如何在社会价值当中得以实现。当他戴上紧箍儿,就意味着他接受了社会规范的约束,也意味着他重新获得了有限度的自由。紧箍儿象征着社会规范,对于个体而言,紧箍儿起到了压制个性自由的作用,但是对于社会而言,紧箍儿也限制了个性的无限膨胀,保证了他人的自由。在取经这一社会化的过程中
8、,孙悟空依然保持着前期的个性精神。比如:他爱护尊严、尊重自我,这表现在他依然保持着对于权势阶层的抗拒。他朝见玉帝自称“老孙”、只是“唱个大喏”、玉帝也不嫌他“村俗”、“只得他无事,落得天上清平是幸。”;对凡间帝王也是如此,如第 62 回在祭赛国“长老在阶前舞蹈山呼的行拜,大圣叉着手,斜立在旁,公然不动”第 68 回朱紫国的重臣来参拜揭皇榜的神医孙悟空,“唬得那八戒躲在厢房,沙僧闪于壁下”,“那大圣,看他坐在当中,端然不动。八戒暗地里怨恶道:这猢狲活活地折杀也!怎么这许多官员礼拜,更不还礼,也不站将起来”。他反对束缚、追求自由,总是想把紧箍儿“脱下来,打得粉碎”。但是他渐渐地接受了某些社会规范,
9、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孙悟空在取经路上总是宣传“明心见性”的主张。刘再复认为“天地不全”的真理乃是悟空悟到的无字真经:天不完全,地不完全,人不完全,神不完全。天不全,所以要补天;地不全,所以要填海;佛不全,所以经书打湿了不必懊丧;人不全,所以往往辨别不出妖魔;自我也不全,所以才会自称“齐天大圣”。正因天地不全,神佛不全,人类不全,才有宽容,才有慈悲。正因为悟空悟到宇宙万物之残缺与渺小,他自己才变得伟大。所谓“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即是说抵达灵山,并非抵达地图上的那个灵山,也不是会晤如来的那个瞬间,而是抵达修心悟道的制高点,那是一种“从心所欲
10、而不逾矩”的自由、是自身对至善的觉悟。其次,孙悟空对神佛和皇权的态度有所转变。对神佛,由被迫服从到自觉服从再到神佛成为他心中的最高权威。被押五行山、被骗戴紧箍都说明他对于神佛是被迫服从的;在取经道路上,遇到他无法解決的困难,他只得去求助神佛,开始自觉服从于神佛的法力。渐渐地,神佛成为他心中的最高权威。如第 73 回,他与毗蓝婆的一段对话,更是表明他对于大闹天宫这样的曾经如数家珍的光荣史和现今皈依佛门的价值进行了重新的评价。“大圣,失迎了,你从那里来的?行者道:你怎么就认得我是大圣?毗蓝婆道:你当年大闹天宫时,普地里传了你的形象,谁人不知,那个不识?行者道:正是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像我如今皈
11、正佛门,你就不晓的了!毗蓝道:几时皈正?恭喜!恭喜!”,大闹天宫是恶事,皈依佛门是好事。对皇权,从推翻取代玉帝到保驾维护其他国王的皇位。第 39 回,他对假乌鸡国王说“我把你大胆的泼怪!皇帝又许你做?”;第 47 回他劝车迟国国王敬僧敬道“望你把三教归一,也敬僧,也敬道,也养育人才,我保你江山永固。”在取经磨难的历练中,他变得更加成熟,成长为一个具有人性美的社会人。当他吃尽千辛万苦,被封为斗战圣佛后,头上的紧箍儿便自然消失了。紧箍咒本名叫做“定心真言”,从这个名称可以看出它强调的是个体内在的自制力,而“紧箍咒”则偏重于外在的强制力。“紧箍儿”的消失说明经过了一路的艰难,孙悟空已经不需要外在秩序
12、的制约而被迫服从,外在的社会规范的约束已经内化为内心的无形的自律,自此心定,个体已经融入了社会,他获得了更大程度的自由,同时也承担着斗战胜佛相应的责任。综上,西游记以孙悟空成佛的经历形象地演绎了“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的哲理,说明任何一个社会人都会陷于到“成人”与“自在”的两难处境。当我们追求“成人”的建功立业,就不得不丧失“自在”的个性自由;当我们追求“自在”的我行我素,便无法实现“成人”的人生价值。西游记化解个性自由和社会意志之间的矛盾的方式是将个性自由转化为对社会利益所起的促进作用。如果一个人只是把个体自由作为自己生命追求的全部价值,他必然会危害到他人的自由,甚至会遭受像孙悟空被压五行
13、山、被戴上紧箍儿这样的惩罚或限制,最终反而失去自由;但是,如果一个人能够将对个体自由的追求扩大到对人类群体的解放,这才是真正的解放,这样也会使得每个人获得最大化的自由。竺洪波在自由:主题新说中说:“从审美文化的角度来看,自由与和谐是一对孪生子,指的是人对感性生命形式与外部世界结成的同构或认同的关系。自由指向主体,指的是感性生命在客体世界中达到丰富、完整、协调的发展状态;和谐指向客体,指的是客体现实对主体感性生命的确证,反过来说,也即是主体对客体属性的肯定性价值判断。自由常常表现为个体生命的形式,而和谐则常常表现为群体的或社会关系的形式。无论是自由,还是和谐,都是哲学和美学上的重要范畴,两者的精
14、神是相通的,都朝着人和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从其本质意义上讲,自由即和谐。”西游记的价值就在于他对于一直以来困扰于人类心灵的个体自由和社会意志的矛盾关系做了形象而明晰的解答。西游记既肯定个性自由,又指出了个性自由升华的途径,即:肯定社会规范对于个性自由的因势利导,只有把个性自由纳入到群体自由的追求中,才能使得个体自由最终演化成为人人解脱的群体自由,才能达到和谐。参考文献:1吴承恩.西游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2竺洪波.自由:西游记主题新说.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 年第 2 期.3宁稼雨.孙悟空叛逆性格的神话原型与文化解读文艺研究.2008 年第 10 期.4刘再复.西游记悟语三百则.华文文学.2018 年 5 月.5刘秀华.唯物史观视域中人的个性与社会秩序的关系.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年第 4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