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版历史高考新素养总复习北师大版讲义:第十三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和理论成果 第32讲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28652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7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历史高考新素养总复习北师大版讲义:第十三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和理论成果 第32讲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2020版历史高考新素养总复习北师大版讲义:第十三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和理论成果 第32讲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2020版历史高考新素养总复习北师大版讲义:第十三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和理论成果 第32讲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2020版历史高考新素养总复习北师大版讲义:第十三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和理论成果 第32讲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2020版历史高考新素养总复习北师大版讲义:第十三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和理论成果 第32讲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2020版历史高考新素养总复习北师大版讲义:第十三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和理论成果 第32讲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2020版历史高考新素养总复习北师大版讲义:第十三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和理论成果 第32讲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2020版历史高考新素养总复习北师大版讲义:第十三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和理论成果 第32讲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2020版历史高考新素养总复习北师大版讲义:第十三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和理论成果 第32讲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2020版历史高考新素养总复习北师大版讲义:第十三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和理论成果 第32讲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2020版历史高考新素养总复习北师大版讲义:第十三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和理论成果 第32讲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2020版历史高考新素养总复习北师大版讲义:第十三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和理论成果 第32讲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2020版历史高考新素养总复习北师大版讲义:第十三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和理论成果 第32讲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2020版历史高考新素养总复习北师大版讲义:第十三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和理论成果 第32讲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2020版历史高考新素养总复习北师大版讲义:第十三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和理论成果 第32讲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2020版历史高考新素养总复习北师大版讲义:第十三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和理论成果 第32讲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2020版历史高考新素养总复习北师大版讲义:第十三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和理论成果 第32讲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2020版历史高考新素养总复习北师大版讲义:第十三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和理论成果 第32讲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2020版历史高考新素养总复习北师大版讲义:第十三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和理论成果 第32讲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2020版历史高考新素养总复习北师大版讲义:第十三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和理论成果 第32讲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2020版历史高考新素养总复习北师大版讲义:第十三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和理论成果 第32讲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7页
2020版历史高考新素养总复习北师大版讲义:第十三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和理论成果 第32讲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7页
2020版历史高考新素养总复习北师大版讲义:第十三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和理论成果 第32讲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7页
2020版历史高考新素养总复习北师大版讲义:第十三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和理论成果 第32讲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7页
2020版历史高考新素养总复习北师大版讲义:第十三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和理论成果 第32讲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27页
2020版历史高考新素养总复习北师大版讲义:第十三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和理论成果 第32讲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27页
2020版历史高考新素养总复习北师大版讲义:第十三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和理论成果 第32讲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32讲20世纪以来中国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2.毛泽东思想。3.邓小平理论。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考点一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名师导语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学说,揭开了完全意义上的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其后,他紧跟时代潮流,对三民主义进行了重新解释,使之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基础。全国课标卷在本考点命题较少,仅在2014年考查一道选择题。命题以北洋军阀时期的社会现象为切入点,考查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从新高考对学科素养的要求来看,从家国情怀的角度认识孙中山为挽救民族危机所做的贡献及三民主义的影响需要重点关注。知识点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1.背景(1)19世

2、纪末,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机,民族危机空前严重。(2)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3)孙中山放弃改良尝试,走上革命的道路。2.形成(1)过程(2)意义: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初步形成和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活动的开始。知识点二三民主义的提出1.提出(1)1905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2)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述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2.内容3.评价(1)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完备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是孙中山在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政治思想

3、的基本内容。(2)集中表达了中国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要求,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迫切愿望,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旗帜。(3)符合历史发展潮流,成为团结广大革命力量,反对清朝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思想武器,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进程。对三民主义的评价它希望解决的课题是中国的近代化,即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使中国由贫弱至富强;同时还包含着关怀劳动人民生活福利的内容,以及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溃疡的批判和由此产生的“对社会主义的同情”。辛亥革命历史研究知识点三从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1.背景(1)孙中山捍卫民主共和的努力均告失败。(2)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孙中山看到希望

4、。(3)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和帮助。2.提出:1924年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宣言,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反帝反封建主张,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3.内容(1)民族主义:对外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对内实行各民族一律平等。(2)民权主义:主张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的民主政治。(3)民生主义:最主要原则为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政策。4.评价:同中国共产党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反对封建军阀统治的民主革命的目标基本一致,为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合作奠定了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在全国的开展。【构图解史】 孙中山

5、的三民主义信息提取:上图体现了孙中山的思想转变及三民主义发展历程、内容及深远影响。【构图解史】 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信息提取:新三民主义是民主革命斗争的纲领和奋斗目标,它蕴含着三大政策的精神。三大政策是实现新三民主义革命纲领的方法和手段。【漫画解史】 三民主义的局限性信息提取:“平均地权”是孙中山解决中国土地问题的方案,属于资产阶级土地革命纲领,但并不是平均分配土地。探究1解读重要“历史概念”1.三民主义1905年,孙中山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同年,孙中山为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撰写发刊词,首次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民族主义是推翻满洲政府,

6、恢复汉族政权;民权主义是建立民国;民生主义是平均地权。三民主义是孙中山一系列挽救民族危亡,探索中国近代化的思考与实践经验的总结和高度概括,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2.新三民主义1924年1月,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的三民主义。主要内容是:(1)民族主义。从原来的排满发展到反帝,提出“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2)民权主义。提出“五权分立”的原则,强调了民主权利应为“一般平民所共有”。(3)民生主义。提出了“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和“节制资本”两大原则。新三民主义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在中

7、国民主革命阶段曾起过巨大的作用。1.(2019吉林长春模拟)孙中山在天下为公的理念下,发展出自己的三民主义理论:民族、民权、民生,探索使中国由贫弱到富强的办法,但其民生主张带有“空想”色彩。“空想”主要是因为()A.基本上不变更土地所有制性质B.根本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C.注重政党建设忽视民生问题D.缺乏实现国富民强的具体举措解析孙中山民生思想中的“平均地权”并未涉及到改变土地所有制性质,因此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农民被剥削的地位,也无法解决农民的根本问题,因此具有“空想”色彩,故A项正确。答案A2.(2018广东珠海模拟)1924年8月,孙中山指出:“现在一般青年学者信仰马克思主义,一讲到社会主

8、义,便主张用马克思的办法来解决中国社会经济问题,但是我们今日师马克思之意则可,用马克思之法则不可。”这反映出当时国民党()A.注重借鉴科学社会主义的精神B.丧失了领导国民革命的主导地位C.试图消除与中国共产党的分歧D.逃避现实希求在革命中得到认可解析据材料“今日师马克思之意则可”得出注重借鉴科学社会主义的精神,故A项正确。据材料“1924年8月”结合所学可知此时是国民大革命时期,国民党占主导地位,故B项错误;据材料“用马克思之法则不可”可知没有消除与中国共产党的分歧,故C项错误;据材料“我们今日师马克思之意则可”可以反映孙中山联俄联共的主张,表明孙中山勇于革新观念,故D项错误。答案A探究2从“

9、唯物史观”角度认识三民主义1.多元视角认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1)从时代背景看,三民主义产生于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趋于汇流。(2)从纲领内容看,三民主义所要解决的是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要求推翻清朝统治。(3)从民生意识看,三民主义借鉴欧美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同情人民疾苦,呼唤社会公平。(4)从民主政治看,三民主义倡导民权,指导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确立三权分立式的责任内阁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推动了民主政治的进程。(5)从时代发展看,三民主义与时俱进,由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推动了民主革命的进程。2.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在推动民主革命发展中的表现(1)在三民

10、主义的指导下,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使得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旧的统治秩序再也不能稳定下来。(2)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孙中山领导制定并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它对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具有进步意义,大大推动了中国民主化的进程,也使民主共和思想更加深入人心。(3)在新三民主义的指导下,国共两党共同领导了国民革命运动,开展了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收回了部分国家权益。1.(2018课标全国,29)1923年底,孙中山认为:“俄革命六年成功,而我则十二年尚未成功,

11、何以故?则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前此因无可仿效。法国革命八十年成功,美国革命血战八年而始得独立,因均无一定成功之方法。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其意在()A.走苏俄革命的道路 B.放弃资产阶级代议制C.加强革命的领导核心 D.改变反封建的斗争目标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孙中山对俄国、中国、法国和美国革命情况进行对比后得出两个结论:一是中国与俄国比较,中国的革命没有完善的组织领导核心;二是革命没有固定的方法,要选取合适的方法,就是俄国的方法。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目的是强化革命的领导核心,C对。“走苏俄革命的道路”是中国共产党的选择,A错;孙中山作为资产阶级革命家,走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的目标没有

12、改变,只是方法、途径有所变化,B错;1924年,中国进入国民革命时代,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D错。答案C2.(2018辽宁省实验中学期末)1906年,孙中山提出了“将来中华民国的宪法是要创一种新主义,叫五权分立”。孙中山称之为“破天荒的政体”。这里的“五权”除了西方的“三权”以外,新增了考试权和监察权。孙中山的“新主义”()A.受制于中国现状而未能付诸实践B.推动了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体现了中西政治文明成果的融合D.旨在弥补西方政党制度的弊端解析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权源自西方的三权分立,而考试权和监察权则源于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和监察制度,所以五权分立是中西融合的成果,故C项正确。答案

13、C探究3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孙中山的民族观和民生观1.孙中山的民族观念孙中山的反满民族主义有六点“革新”:一是“把建立适合资产阶级需要的统一民族国家的思想灌注到原有的华夏民族意识中去,从而改造了适合地主阶级需要的内中国而外四夷的传统观念”;二是“主张改君主政体为共和政体,从而扬弃了尊周攘夷和反清复明这类有浓厚的宗法色彩和帝制思想的传统观念”;三是“主张师夷,从而否定了盲目排外和闭关锁国的传统观念”;四是“对内主张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从而基本上排除了贵华夏而贱夷狄的传统观念”;五是“寓联满于排满之中”,“这就破除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传统观念”;六是“主张在革命胜利后实行民族同化”,“从而扫荡

14、了明夷夏之辨和严夷夏之防这类传统观念”。史学家张正明核心论点: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是反满的民族主义,且进行了六点革新,从而合乎资产阶级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的需要,扬弃、否定、排除、破除、扫荡了传统狭隘的民族观,为近代中国实现民族独立和民族统一,实现民族平等与团结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作者从民族主义角度肯定了孙中山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思想,其观点是值得肯定的。2.孙中山对民生的关注孙中山看到,尽管西方列强拥有繁荣、独立与民主,但他们也为工业化的问题所困扰。为预防资本主义的罪恶,孙中山主张节制资本,以防止财富集中于少数人手中。另外,鉴于中国人口的增长超过土地面积的增加而带来持久的土地问题,孙中山提倡平均地

15、权,从而实现远古时代“耕者有其田”的乌托邦梦想。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核心论点:孙中山通过考察分析西方资本主义存在的社会问题,提出“节制资本”改善工人生活,通过“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1.(2018湖北黄冈中学考前预测)关于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有的学者认为:“孙中山民族主义提出的社会根源是中华民族灾难日甚一日,清朝政治腐败不堪和流传会党中的反清复明的民族意识”;也有的学者认为:“孙中山民族主义从思想渊源上说,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更多一些,这与孙中山的经历有关,更是当时社会主要矛盾所决定的”。上述评论都旨在强调()A.传统文化对孙中山思想的影响B.外部因素对孙中山思想的影响C.时代

16、潮流对孙中山思想的影响D.社会环境对孙中山思想的影响解析据材料可以得出两种评论都旨在强调社会环境对孙中山思想的影响,故D项正确。答案D2.(2018河北张家口模拟)孙中山在1905年要求第二国际执行局接纳其党时强调:“采用机器生产,但防止欧洲已经发生的一个阶级剥夺另一个阶级的情况”,“使工人阶级不必经受资本家剥削的痛苦”。由此可见,他()A.追求有别于欧美资本主义的新社会形态B.试图努力将同盟会改造为社会主义政党C.认为实现民生主义必先废除资产阶级剥削D.认为实现民生主义比民族民主革命更重要解析据材料“采用机器生产,但防止欧洲已经发生的一个阶级剥夺另一个阶级的情况”“使工人阶级不必经受资本家剥

17、削的痛苦”得出孙中山追求有别于欧美资本主义的新社会形态,故A项正确。答案A 考法1新三民主义的特点及认识【考题1】 (2014课标全国,29)1926年,有报纸评论说:“自从蒋介石抬出三民主义,大出风头以后,许多人都觉得主义是值钱的,于是乎孙传芳标榜三爱(爱国、爱民、爱敌),东三省有人主张三权(民权、国权、人权)。听说四川有些军人到处请教人替他们想个主义玩玩。”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A.政治宣传促使各界思想趋同B.标榜主义成为军阀自保的主要手段C.民主思想已经成为社会潮流D.各地军阀对三民主义理解存在差异答案C明立意从民主共和思想角度考查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抓关键“抬出三民主义,大出风头以后,

18、许多人都觉得主义是值钱的。”清误区本题属于文字信息提取类试题,难度较大。考生难以认清当时各地军阀纷纷标榜主义的共同特征,即顺应社会民主思潮,巩固军阀统治。考法2对三民主义的认识【考题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孙中山的多数追随者仅致力于推翻满人,建立共和国,而很少有人关注民主重建与解决民生这些更重要的任务。当帝制被推翻、民国成立之时,他们认为自己的主要目标已经实现。他们非常渴望和平,因此不顾孙中山的反对,情愿同袁世凯这种毫无原则的人进行妥协。至于三民主义,他们完全抛弃了民权和民生主义,而只接受了民族主义的部分内容。他们并未意识到在民国建立后,必须继续进行反对帝国主义的抗争。他们也无视孙中山三

19、阶段的革命方略,而只是乐于同遗老遗少合作,并优待废帝,这些都为以后军阀割据及复辟帝制的企图铺平了道路。据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整理根据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中国史的相关知识,论证所提观点。(要求:明确写出所提观点,论证须有史实依据。)(12分)答案示例观点:资产阶级革命派自己葬送了革命成果。论证: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设计了一个美好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但是,革命派的多数成员未认识到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的重要性,认为推翻清政府即完成了革命任务;袁世凯掌权后走上复辟帝制的独裁道路并废除临时约法,袁世凯及北洋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新的代理人,资产阶级革命派向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封建军阀势力和帝国主义势

20、力妥协。所以,辛亥革命并未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暂时失败。关键信息信息1材料“孙中山的多数追随者仅致力于推翻满人,建立共和国”“很少有人关注民主重建与解决民生这些更重要的任务”“情愿同袁世凯这种毫无原则的人进行妥协”说明了孙中山的一些追随者认识不到民权、民生的重要性。信息2材料“并未意识到在民国建立后,必须继续进行反对帝国主义的抗争”“乐于同遗老遗少合作”这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彻底的表现,注定了资产阶级革命失败的结局。思路点拨这是一道观点论证题。首先,根据材料提炼出观点;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证,引用具体史实支持。注意论证充分,逻辑严谨,文字通顺。考点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2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名师导语毛泽东和邓小平根据各自所处时代的特点,以及当时革命、建设的需要,分别创立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巨变。本考点在全国卷中命题极少,可适当淡化处理。从新高考对学科素养的要求来看,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探索和邓小平在新时期的探索等需要重点关注。知识点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1.形成(1)从中共创建到国民大革命时期创党初期: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党的早期领导人对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国民革命时期:毛泽东撰写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提出坚持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的思想。(2)土

22、地革命时期八七会议: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论断,中国共产党进入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夺取政权的时期。工农武装割据理论a.革命实践: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在进攻长沙受挫后,开创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b.理论创新:毛泽东撰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理论,为中国革命开辟了正确的道路。建军理论:三湾改编,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奠定了新型人民军队的基础。1935年的遵义会议,实际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从而开始了“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历程。(3)抗

23、日战争时期确立地位: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七大召开,正式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作用: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从新民主主义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建国初期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2.内容(1)关于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中国社会的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2)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创立了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3)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创造性地

24、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独创性地提出了两类矛盾学说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4)关于党的建设概括了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提出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提出全党要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的作风。3.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4.深远影响(1)地位: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产物,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2)作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顺利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过渡。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这条道路最初虽然表现为失败后的退却,然

25、而它包含着国情对于革命的制约,因此,它最终又成为一种自觉的选择。由于共产党的领导,新式的农民战争不同于旧式的农民起义;由于农民参加了革命,土地革命战争又比辛亥革命具有更强韧的生命力和深厚的社会基础。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知识点二新时期的理论探索1.邓小平理论(1)背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向何处去,成为人们的焦点。1978年,邓小平讲话冲破了“两个凡是”的禁锢。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2)内容: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发展阶段:中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和战略重点:提出“三步走”,实

26、行台阶式的现代化发展战略。社会主义建设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中国共产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必须依靠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祖国统一问题: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3)意义:是引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背景:世纪之交,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许多新变化。中共面临怎样完善自身、与时俱进的新问题。(2)内容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3)评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有机的、统一的、完整的、科学的思想体系,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7、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的强大思想武器。中共十六大把“三个代表”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对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图示解史】 毛泽东思想的特点、阶段和内涵信息提取: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是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行动指南。【图示要点】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信息提取:毛泽东思想在国民革命时期萌芽,在土地革命时期初步形成,在抗战时期走向成熟,在解放战争时期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得到丰富发展。【图示解史】 新时期理论探索中的“一大转折”“三大理论”信息提取: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转折点,在新时期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

28、提出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理论成果。【图解历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其辩证关系探究1从“唯物史观”角度比较20世纪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标志会议核心或精髓解决的问题意义三民主义同盟会成立大会民权主义民族独立,民主共和指导辛亥革命,使中国人民醒过来毛泽东思想中共七大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民主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指导革命和建设,使中国人民站起来邓小平理论中共十五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富起来1.(2018海南单科,10)1945年,中共“七大”提出建立联合政府,主张在民主的政治纲领下团结一切愿意参加的阶级和

29、政党,允许私有经济的发展,实行“耕者有其田”。这些主张()A.目的是把党的工作重心转向城市B.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相一致C.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D.意在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解析据材料“允许私有经济的发展”,可得出其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相一致,故B项正确。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提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向城市,故A项错误;1937年9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据材料“允许私有经济的发展”,可得出其与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消灭私有制的主张不符合,故D项错误。答案B2.(2019云南模拟)法国学者毕仰高认为:“人民大众之所以支持共产党,主要并不是因为党的领导干部和红军

30、官兵的抗日活动,而是在于他们的行为让民众感到耳目一新,而且他们真正回应了民众的需求。”材料反映了毛泽东思想中的()A.独立自主 B.实事求是C.自力更生 D.群众路线解析据材料“而是在于他们的行为让民众感到耳目一新,而且他们真正回应了民众的需求”反映了毛泽东思想中的群众路线,故D项正确。答案D探究2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1)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理论飞跃。(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主要围绕“什么是社

31、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引导中国人民走上了强国之路,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理论飞跃。(3)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大理论成果。1.(2018课标全国,29)1920年,一些人撰文批评工读互助等社会改良活动,认为“零零碎碎的救济”“无补大局”,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走进工厂,深入工人群众。这表明当时()A.民主与科学观念广泛传播 B.实业救国运动如火如荼C.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 D.批判传统

32、礼教成为共识解析根据题干材料时间“1920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处于新文化运动后期,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迅速传播。结合材料“一些人”主张“走进工厂,深入工人群众”可知,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不断扩大,故C项正确。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前期传播的思想,可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实业救国和批判传统礼教,可排除B、D项。答案C2.(2018江苏单科,9)1920年5月,新青年发表了陈独秀在上海船务、栈房工界联合会的演讲。该演讲称:世界劳动者的觉悟计分两步。第一步觉悟是要求待遇,第二步觉悟是要求管理权,要求做工的劳力者管理政治、军事、产业。这表明,此时马克思主义()A.正在与中国工人

33、运动相结合B.已成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C.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D.完成了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解析解题的关键在于结合陈独秀演讲的内容推理出陈独秀是在中国工人阶级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觉悟计分两步”的,A项正确。中国共产党诞生于1921年,陈独秀发表演讲时中共尚未诞生,B项错误,排除;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开创工农武装割据道路、毛泽东思想的诞生分别对应C、D两项,与材料不存在对应关系,排除。答案A探究3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中国特色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1.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的意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开始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夺取全国政权之前在小块红色区域内建设和执掌政权的伟大尝试,毛泽东和边界党组

34、织注重充分调动农民积极参与政治的热情,开创了组织农民参与政治活动的艰辛实践。农民通过参与组织工农革命政权、参与革命武装、开展土地革命、支持根据地经济建设实现了政治参与。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 新知识核心论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开始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夺取全国政权之前在小块红色区域内建设和执掌政权的伟大尝试。2.邓小平模式成功的秘诀邓小平模式,作为中国现代化的第六次政治选择,是毛泽东模式的改良型:一方面,它具有市场经济的现代化导向性,这是邓小平模式与毛泽东模式最大的区别;另一方面,它继承了毛泽东模式原有的强大政治资源,通过一个强大的有社会广泛基础的执政党,以实现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政治稳定,保持

35、着强大的政治整合力。因此它在政治类型学上可以归结为“后全能主义型的新权威主义”发展模式。萧功秦二十世纪中国的六次政治选择从清末新政到当代改革开放核心论点:萧功秦认为邓小平模式有两大特点:继承了毛泽东模式的政治资源,充分利用了市场对经济的激活作用。1.(2019河南郑州模拟)“经过政治教育,红军士兵都有了阶级觉悟,都有了分配土地、建立政权和武装工农等项常识,都知道是为了自己和工农阶级而作战。因此,他们能在艰苦的斗争中不出怨言。”这段话最有可能出自于()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B.井冈山的斗争C.论人民民主专政D.新民主主义论解析井冈山的斗争体现了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与材料“分配土地、建

36、立政权和武装工农等项常识”相符,故B项正确。答案B2.(2018吉林长春模拟)邓小平的重要讲话意在()1977年7月,邓小平在党的十届三中全会上重申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1978年6月,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讲话,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978年11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A.抵制错误,解放思想 B.整顿党风,统一思想C.经济改革,市场主导 D.力挽狂澜,创造历史解析材料提供的时间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邓小平的讲话主要是针对当时“两个凡是”的错误,以及如何正确理解毛泽东思想,确立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故A

37、项正确。答案A考法1毛泽东思想的内容及实质【考题1】 (2017天津文综,9)毛泽东说:“我们的国家现在是空前统一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迅速地改变了旧中国的面貌。祖国的更加美好的将来,正摆在我们的面前。”这段话出自()A.新民主主义论B.论联合政府C.论人民民主专政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答案D明立意从毛泽东思想论著的内容角度考查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抓关键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于1957年,其背景是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清误区本题属于历史概念型选择题,难度较小。考生易错误认为

38、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标志着社会主义胜利的是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考法220世纪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的演变【考题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国民党一大宣言通过后,孙中山作了对于国民党宣言旨趣之说明,指出通过这个宣言“是本党成立以来破天荒的举动”,“表明以后革命与从前不同。前几次革命,均因路上与军阀官僚相妥协,相调和,以致革命成功之后,仍不免于失败”。对内“要把军阀来推倒,把受压迫的人民完全来解放”;对外“要反抗帝国主义,将世界受帝国主义所压迫的人民,来联络一致,共同动作,互相扶助,将全世界受压迫的人民都来解放”。李时岳孙中山与中国民主革命材料二中国革命的历

39、史特点是分为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认为宣言的通过“是本党成立以来破天荒的举动”的原因。(12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晚年对中国民主革命的认识与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历史特点的分析有何异同。毛泽东如此分析中国革命历史特点的基本依据是什么?(13分)答案(1)原因:宣言中首次体现了国民党反帝反封建军阀的革命主张,说明国民党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认识发生了重大转变;宣言体现了“联

40、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思想,国民党吸收了新鲜血液,顺利实现了改组。(2)同:都体现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目标。异:毛泽东认为中国革命分为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步骤,而孙中山对革命的认识只局限于民主革命的阶段,这是由两者的阶级属性决定的。依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关键信息信息1“国民党一大宣言通过后”“破天荒的举动”“表明以后革命与从前不同”“要反抗帝国主义”说明孙中山的思想是新三民主义。信息2“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是孙中山与毛泽东的相同认识;“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是孙中山与毛泽东的不同认识。思路点拨第(1)问,材料一中“国民

41、党一大宣言通过后”,由此可以看出本题论述的是新三民主义的内容,然后注意从孙中山自身的转变和国民党一大的内容两个角度分析原因。第(2)问,第一小问,从中国社会性质分析看,应该是革命的任务相同;第二小问,从阶级属性分析看,应该是革命前途的不同。课时作业(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湖南四大名校联考)“文明有善果,也有恶果,须要取那善果,避那恶果。欧美各国,善果被富人享尽,贫民反食恶果,总由少数人把持文明幸福,故此成不平等的世界。”这是孙中山发表于民报上的讲话,为此,他要突破欧美之恶果的主张表现在()A.推翻清王朝统治,实现民族革命B.推翻

42、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C.节制资本,实现社会革命D.平均分配土地,实现真正的均富解析据材料“欧美各国,善果被富人享尽,贫民反食恶果”,反映了欧美国家工业革命后贫富两极分化现象,针对该问题,孙中山提出民生主义,故C项正确。答案C2.(2018甘肃兰州模拟)1899年孙中山说:“今之耕者,率贡其所获之半于租主而未有己,农之所以困也。土地国有,必能耕者而后授以田,直纳若干租税于国,而无复一层地主从中朘(剥削)削之,则民可以大苏。”孙中山的主要目的是()A.抑制土地兼并 B.废除土地私有制C.巩固民国政权 D.减轻农民负担解析材料中孙中山认为地主土地私有制下,地主剥削严重导致农民贫困,实行土地国有与

43、“耕者有其田”,使农民免受地主的剥削,农民负担则会大大减轻,故D项正确;A项在材料中无体现,故A项错误;B项不是孙中山主张的主要目的,故B项错误;此时民国尚未建立,故C项错误。答案D3.(2019湖北武汉调研)1896年译成的天演论讲“物竞天择,适者生存”。1920年孙中山则说,人类之进化原则,“则与物种进化原则不同;物种以竞争为原则,人类则以互助为原则。社会国家者,互助之体也,道德仁义者,互助之用也”。据此可知孙中山()A.政治主张与维新派不同B.认识到中西文化间的差异C.仍推崇儒家的政治理想D.已经关注到进化论的弊端解析材料“则与物种进化原则不同;物种以竞争为原则,人类则以互助为原则。社会

44、国家者,互助之体也,道德仁义者,互助之用也”强调进化论的弊端,故D项正确。答案D4.(2019河南豫南重点中学起点考试)1919年7月,当西方列强官方对华仍固守传统的殖民路线之时,莫斯科的工农苏维埃政府代理外交人民委员则在一项宣言中提议“废除沙皇政府与中国签订的所有秘密条约与其他不平等条约,无偿放弃一切的在华特权和利益”。这一宣言()A.使中国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B.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C.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D.加深了苏俄对中国进步知识分子的吸引力解析据材料“西方列强官方对华仍固守传统的殖民路线之时,工农苏维埃政府,废除所有秘密条约与其他不平等条约,无偿放弃

45、一切的在华特权和利益”可知苏俄的做法对中国的知识分子有很大的吸引力,故D项正确。答案D5.(2018湖北武汉调研)1921年6月,孙中山说道:“因中国积弱,主权丧失已久,宜先求富强,使世界各强国皆不敢轻视中国,贱待汉族。实行积极的民族主义,不惜用革命的手段反对外侮。”这说明孙中山()A.意识到民生主义比民族主义更为重要B.首倡以革命的手段实现民族主义C.认为民生主义有助于实现民族的独立D.吸收了中共革命纲领的合理成分解析“宜先求富强,使世界各强国皆不敢轻视中国”,可见民生主义(求富)有助于实现民族的独立(自强),故C项正确。答案C6.(2019甘肃兰州模拟)1924年,孙中山先生说:“民生主义

46、真是达到目的,农民问题真是完全解决,是要耕者有其田,那才算是我们对于农民问题的最终结果。”中国共产党中国土地法大纲指出:“彻底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前后“耕者有其田”()A.其目的与内容相同B.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和发展C.都是乌托邦式的空想D.都没能真正解决中国的土地问题解析前者是通过土地国有逐步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后者是直接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内容不同,故A项错误;两者都主张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但后者较前者更加彻底,是对前者的发展,故B项正确。答案B7.(2018安徽蚌埠调研)下图是毛泽东某部著作的目录内容(部分), 对该著作解读正确的是()一、中国向何

47、处去二、我们要建立一个新中国五、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六、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十、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十一、新民主主义的文化A.创造性提出分两步走的革命战略B.突破“城市中心论”革命模式C.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D.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解析著作的目录内容涉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推断这部著作是新民主主义论,在这部著作中毛泽东创造性提出分两步走的革命战略,故A项正确。著作目录没有涉及“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没有涉及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没有涉及人民民主专政理论,故B、C、D项错误。答案A8.(2019云南师大附中月考)全面抗战爆发后,毛泽东代表中国共产党提出依据新三民主义的建国主张。他指出:“

48、共产党决不抛弃其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理想,他们将经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阶段达到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阶段。”这一认识()A.推动了新民主主义理论形成B.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形成C.联合开明士绅支持国民革命D.肃清右倾投降主义路线解析根据材料时间和“共产党决不抛弃其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理想,他们将经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阶段达到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阶段”得出此主张强调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第一步为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为社会主义革命,属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内容,故A项正确。答案A9.(2019广东揭阳模拟)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中共八大党章中却删去了“毛泽东思想”的提法,只提“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

49、宁主义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中国革命任务已经完成B.毛泽东权威下降C.党和国家工作中心已经转移D.吸取苏联教训解析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的召开,对斯大林个人崇拜进行批判,导致苏联出现了思想混乱,毛泽东吸取苏联的教训,才会有删去毛泽东思想的提法,故D项正确。答案D10.(2018湖南长郡中学考前保温卷)董必武在中共八大上发言时指出:“党中央号召公安、检察、法院和一切国家机关,都必须依法办事。我认为依法办事,是我们进一步加强人民民主法制的中心环节。”这一思想()A.提供了新中国民主政治的法律保障B.表明建国初期推行依法治国的方针C.标志着有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形成D.丰

50、富了毛泽东思想的法学理论宝库解析八大“党中央号召公安、检察、法院和一切国家机关,都必须依法办事。我认为依法办事,是我们进一步加强人民民主法制的中心环节”这一思想是对毛泽东思想法学理论的丰富,故D项正确。答案D11.(2018广西玉林、贵港模拟)1978年12月,邓小平指出:“现在立法的工作量很大,人力很不够,因此法律条文开始可以粗一点,逐步完善。有些法规地方可以先试搞,然后经过总结提高,制定全国通行的法律。修改补充法律,成熟一条就修改补充一条,不要等待成套设备。”这说明在立法问题上,邓小平()A.着力构建社会主义法制体系B.倡导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精神C.注重地方与中央、点与面结合D.强调循序

51、渐进并与社会发展相适应解析材料意思是:由于法律条文工作量大等问题,所以应该在制定过程中留有余地,随着各种情况的出现,以便能更好地去补充完善法律,并且有些地方可以先搞试点,材料倡导在立法问题上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故B项正确。答案B12.(2019安徽“十校”联合体模拟)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央对经济进行整顿,造成经济增长率在4%6%的低点徘徊。在民间,有人说:“中央要取消个体户了”,“改革开放该收一收了,该转一转阶级斗争了”。面对这一局面()A.我国全面开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B.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南方谈话”C.国家开始改变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制度D.国家作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重大决策答

52、案B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13题25分,14题12分,共37分)13.(2019河北衡水中学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我想没有哪一个朝代的统治者有现在农民协会这样肃清盗匪的威力。什么盗匪,在农会势盛地方,连影子都不见了。至于土匪,则我所走过的各县全然绝了迹,哪怕从前是土匪出没的地方。原因:一是农会会员漫山遍野,一呼百应,土匪无处藏踪。二是农民运动起后,谷子廉价民食问题不如过去那样严重。三是会党加入了农会,在农会里公开地合法地逞英雄四是各军大招兵,“不逞之徒”去了许多。因此,农运一起,匪患告绝。对于这一点,绅富方面也同情于农会。他们的议论是:“农民协会吗?讲良心话,也有一点点好处。”

53、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材料二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的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根据材料一概括毛泽东关于农民革命问题的相关思想。(10分)(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毛泽东对中国农民问题的认识有了哪些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认识产生的主要依据。(15分)答案(1)农民在民主革命中有着伟大的作用;建立农民协会和农民武装是必要的;放手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的革命思想。(2)发展: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是建立和发展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农民阶级是推动全

54、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依据:中国是半殖民地社会(国情);马列主义关于暴力革命的理论;井冈山斗争的实践。14.(2018云南昆明一中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习近平总书记曾于2014年在中南海会晤奥巴马时说:“了解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对理解中国人民今天的理想和前进道路很重要。不了解近代以来的历史和文化,就不能全面把握中国人民的发展道路”。他在多次重要讲话中都提出:“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摘编自新华网围绕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12分)答案示例论题:思想是时代的产物,时代为新思想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历史空间。阐述:19世纪中期以来,中国面临严重的社会危机和民族危机,为应对危机,谋求发展,各阶级都提出了自己的思想和主张:地主阶级洋务派提出了“中体西用”,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了“三民主义”,但在实践中,这些思想主张都暴露出了自身的缺陷和弊端,无法解决中国的社会问题,因此并未得到深入的发展和完善。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根据近代中国面对的时代特征和具体实践的需要先后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论”,“持久战思想”,“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探索出了一条完成民主革命,实现民族独立,进而追求富强发展的正确道路,并且在此过程中不断完善发展了科学的理论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