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南省三门峡市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28202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三门峡市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河南省三门峡市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河南省三门峡市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河南省三门峡市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河南省三门峡市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河南省三门峡市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河南省三门峡市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河南省三门峡市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河南省三门峡市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河南省三门峡市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河南省三门峡市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河南省三门峡市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河南省三门峡市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河南省三门峡市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河南省三门峡市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河南省三门峡市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河南省三门峡市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河南省三门峡市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河南省三门峡市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河南省三门峡市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河南省三门峡市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河南省三门峡市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砚,文房四宝之一,是中国传统的文房器具。宋代高似孙在砚笺中曾引开元文字中一言“砚者墨之器”。第一次确切地指出砚是一种由墨而生的器物。从某种程度上说,如果没有墨的出现,也就没有所谓砚,而从研到砚的形制转变,自然也和墨的形制转变有着直接联系。从考古发掘的证据中可以看出,人们最初使用的天然颜料几乎都是块状的不定型物,早期的人造墨则是瓜籽形、螺形或丸形,这些形状的墨块,都不方便用手直接握住研磨,而是需要用研石压住在石研上研磨再调和使用。人造墨的形状直到

2、东汉时期才有所改变,人们为了磨墨方便,将墨的坯料抟攥成馒首形和两头细、中间粗的形状,使其可以直接用手握住在石材上研磨。1965年河南省陕县刘家渠东汉墓中出土了五锭东汉残墨,其中有两锭保留部分形体,这两锭残墨呈圆柱形,系用手捏制成形,墨的一端或两端具有曾研磨使用的痕迹。这是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捏制成形可以直接与石材相研磨的墨锭。这也是人造墨形制转变的实物证据。当然,墨的形制转变并不是凭空发生的,而是在特定历史时期造墨工艺技术逐渐成熟的产物。汉武帝“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定历数、协音律、作诗乐、建封禅、礼百神、绍周后,号令文章,焕焉可述”。汉代的经学由此开始得到了

3、极大的发扬,到了东汉时期,除了官方所设太学以外,民间义学、私学兴盛,如后汉书中所载:“宽惠为政,劝课掾史弟子,悉令就学。其有通明经术者,显之右署,或贡之朝,由是义学大兴。”至此书写已经成为社会文化发展的基本需求,书法“六书”也开始逐步出现并发展。在这样的历史文化背景之下,东汉时期造纸技术首先得到了极大的改进,真正意义上的纸张在东汉时期得到了普及。纸的普及彻底改变了东汉之前书写存在的“缣贵而简重”的难题,但同时也对其它文房器具提出了新的要求,而首先是对墨提出要求。三国时期的书法家韦蜒(字仲将)也是有记载的最早造墨名家,在南齐王僧虔论书中便有“仲将之墨,一点如漆”之说,北朝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合墨

4、法”条中详细记载了韦蜒的制墨方法,由此推断东汉末期制墨技术已经成熟,而其中胶的加入不仅使墨研成墨汁后短期内不易沉淀更便于在纸上书写,亦是使墨屑得以凝结成块并捏制成型的必要条件。自此制墨技术改进之后,胶也成为后世制墨之必须,宋代晁季一墨经中“凡墨,胶为大”便是此意。造墨技术的改进使得墨的形制发生变化,而墨的形制转变也导致研石渐渐失去作用,石研开始逐渐改变形制,墨石直接相研磨从而开始产生对石材性质的需求,真正现代意义上的砚台才由此产生。因此,“砚”字的出现很可能有为了单独命名“对石性有要求的研石”的原因因,“砚”的出现也应在东汉时期。从“研”到“砚”的转变,也就开始于此。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

5、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作为文房四宝之一的砚,是中国非常重要的传统文房器具,宋代高似孙在砚笺中第一次确切地指出砚是一种由墨而生的器物。B. 从某种程度上说,砚随墨生,没有墨也就没有所谓砚,从研到砚的形制转变理所当然地和墨的形制转变有着直接联系。C. 考古发掘证明,早期的人造墨是瓜籽形、螺形或丸形,这些形状的缺点就是需要用研石压住在石研上研磨再调和使用。D. 人们为能直接用手握住人造墨在石材上研磨,不得不将墨的坯料抟攥成馒首形和两头细、中间粗的形状。这种形状的墨锭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的人造墨。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1965年河南省陕县刘家渠东汉墓中出土了五锭东汉残

6、墨中用手捏制成形的两锭残墨,是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可以直接与石材相研磨的墨锭。B. 人造墨形制的转变是在特定历史时期造墨工艺技术成熟的产物。人造墨形制转变有实物作为证据,而这一转变并不是凭空发生的。C. 汉代的经学从汉武帝采取相关措施始得以发扬光大。到了东汉时期,除了官方所设太学以外,民间义学、私学兴盛,这在后汉书中是有记载的。D. 东汉时期,书写已经成为社会文化发展的基本需求,书法“六书”也开始逐步出现并发展。造纸技术首先得到了极大的改进,真正意义上的纸张得到普及。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东汉时期纸的普及,在彻底改变了以前书写存在的“缣贵而简重”的难题的同时,首先是对墨

7、提出了新要求,其次也对其它文房器具提出了新的要求。B. 根据有关推断,东汉末期制墨技术已经成熟,而其中胶的加入不仅使墨研成墨汁后短期内不易沉淀,更便于在纸上书写,于是胶便供不应求。C. 晁季一墨经中写到“凡墨,胶为大”,这表明造墨技术的改进以后,胶在后世制墨中不可或缺。造墨技术的改进使得墨的形制发生变化。D. 墨的形制转变导致真正现代意义上的砚台产生。这是因为研石渐失作用,石研开始逐渐改变形制,墨石直接相研磨从而产生对石材性质的需求。【答案】1. B 2. B 3. B【解析】1. 试题分析:A项,“非常重要的”这个程度修饰于文无据。C项,根据文意,“考古发掘证明”的是,早期人造墨块的形状都不

8、方便用手直接握住研磨,而不是“早期的人造墨是瓜籽形、螺形或丸形”及这些形状的“缺点”。D项,末句“这种形状的墨锭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的人造墨”错,于文无据。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B项,“成熟”夸大程度,原文在“成熟”前有“逐渐”加以限制。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

9、,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B项,“小说批判了用自己的尺度去揣度别人的世俗”有误,写同事的感觉是用来对比的。点睛: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涉及的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看看有没有曲解文意、张冠李戴、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唐小虎的理想王海椿唐小虎经常被周围的人们戏称为唐伯虎。但唐小虎既不会写诗,又不会作画,更没有诗人的浪漫情调。但唐

10、小虎有一个习惯或者叫爱好,还是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其实说起来也没什么特别的,就是唐小虎特别爱干净,爱整洁。他的举动起初被同事们认为是洁癖,甚至认为他是爱表现。比如,有的同事打扫自己的办公室,走廊上会留下一些拖把没有拧干滴下的水渍,唐小虎就会默默把水渍拖了。单位厕所有雇用的钟点工早晚各清理一次,但单位二十几个人你冲我洗,洗手池难免有污渍,唐虎经常顺手把洗手池的污清擦了。使同事惊诧的是一天唐小虎和同事去银行办事,银行门口有一泡狗粪,很多路过的人都绕开走,银行的保安也视而不见。唐小虎让同事等一下,他跑到马路对面的报亭买来一份报纸,把狗粪包了,扔到垃圾箱里。还有一次另一个同事也发现了唐小虎的怪癖,那是个

11、周末,这个同事去看朋友,因为好久没去看这个朋友了,加之街道改建,到了朋友家附近,却找不到路,于是停下来问旁边个正在清理墙上广告单的人。众所周知,大街上、巷道里常见疏通下水道、代办证件之类乱七八糟的广告。当时这个人正在揭一个医疗广告,同事在后面叫:“师傅,请问兰花巷58号怎么走?”这个人回过头来,吓了同事一跳却是唐小虎。同事惊讶得张大了嘴巴,唐小虎却像没事人似的,说看着碍眼。还感叹道,唉,哪一天这些乱张贴的事才能彻底管好呢?同事哭笑不得,说唐小虎,这么大的城市,你管得过来吗?其实,同事不知道的事还有很多。唐小虎家附近有个公园,他每天晚饭后喜欢到公园散步,看到有人随手丢弃的纸巾、易拉罐、饮料瓶,他

12、都弯腰一一捡起扔进垃圾箱。时间久了,他逛公园仿佛不是为了散步而是专为公园打扫卫生的。许多人误认为他是捡垃圾的,他也不生气。这个城市有一条城中河,河两边的护栏上装了几排霓虹灯管,有关部门称之为“亮点工程”。时间长了,缠绕霓虹灯的铁丝锈蚀脱落,有些灯管就下垂,不在一条线上。一次唐小虎路过城中河堤,发现了这个情况,就取来了钳子、铁丝把灯管一一扶正,重新绑好。恰巧这一天一位领导在一行人陪同下视察市政工程,看到唐小虎的举动,领导亲切地握着唐小虎的手说:“小伙子,干得好,我们市政部门就需要像你这样一丝不苟敬业爱岗的人!”谁也没想到唐小虎会出意外,事故就发生在城中河河堤边。这一次唐小虎又发现河堤护栏的霓虹灯

13、管有几处因铁丝脱落下垂了,就去重新捆绑,结果有一处漏电,他被电倒后跌落水中,当时没人发现,不会游泳的他就再没能起来!人们在整理唐小虎的遗物时,发现了他小学时的一篇作文,题目是我的理想。我们小时候差不多都写过这样的作文,理想大多是科学家、工程师、作家还有解放军等等。我当时说我的理想是当一名人民的售货员,因为我有几次都在我家附近的商店看到一个售货员阿姨随手从大玻璃柜里摸出一颗糖就吃,我想当售货员就可以天天吃糖。当然我不会把心里的真实想法说出来,而是说当售货员是要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唐小虎这篇作文,让我震惊了!他说他的理想是“当一名环卫工”。我们不知道小小的唐小虎怎么没听老师的教诲,写上当“科学家

14、”之类的伟大理想,而写当一名环卫工。毕竟我当年写当售货员还有糖吃,而当环卫工除了起早摸黑、流大汗、吃灰尘外还会有什么好处?而那时候他怎么就想起当环卫工呢?难道他所有的行为,业余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圆环卫的梦?可惜,唐小虎死了,这成了解不开的谜。4.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小说开篇讲唐小虎有个习惯是特别爱干净,爱整洁及其举动,为下文写他小学时的理想就是做一名环卫工以及为城市环境的整洁美观而献身的内容,埋下了伏笔。B. 小说批判了用自己的尺度去揣度别人的世俗,同事认为唐小虎有“洁癖”、“爱表现”,实际上他是一个为自己理想奋斗终身的人。C. 小说通过别人的不理

15、解甚至误解来塑造唐小虎的形象,揭示了他身上那种与庸常的现实生活截然不同的积极向上的精神。D. 几个小故事看似没有关联,却张弛有度地控制着小说的发展节奏,最后抛出唐小虎的作文,让读者发现其间的内在联系,显得有滋有味。5. 本文为什么以“可惜,唐小虎死了,这成了解不开的谜”为结尾?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 小说在刻画唐小虎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答案】4. B 5. 用欲擒故纵的手法,不直接对唐小虎的理想发表评论,把关键问题设置成不解之“谜”,促使读者思考,呼应了题目,强调了文旨。造成言有尽而意未穷的艺术效果,增强了小说思想意味。明知故问,含蓄地表达对唐小虎以自己的行动

16、圆心中理想的敬仰。含蓄褒扬了唐小虎的诚实质朴,委婉批评了自己和其他同学作文中言不由衷的现象(或,小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空话套话现象)。 6. 做事认真。看到不卫生的地方就主动清理,如他在银行门口、公园的举动。质朴踏实。写作文不虚伪,实话实说,而且为“当一名环卫工”的理想,自觉以市政卫生为己任,看到乱张贴的广告就去清理。言行一致。小时作文说自己理想是做环卫工,长大后即以此为追求,且时刻践行。坚韧执著。在日常默默坚持追求自己的理想,并为之献身。【解析】4. 试题分析:该题属于综合考查文学类文本的基本体裁特征。考查内容涉及作品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作品主旨,小说的语言,表现手法等各个方面。做此类题须

17、细心和耐心,结合选项具体分析。仔细阅读选项,然后逐一到原文中搜索相关内容。理解后和选项加以比对,看看是否有出入。B项,“小说批判了用自己的尺度去揣度别人的世俗”有误,写同事的感觉是用来对比的。5.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分析结尾“可惜,唐小虎死了,这成了解不开的谜”的好处,考查小说结尾的作用。考查小说结尾的作用就是考查小说结尾情节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结尾的形式特点及表达效果,结尾与环境的关系,对于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对于表现小说主旨的作用。结尾写“可惜,唐小虎死了,这成了解不开的谜”,这本身就是欲擒故纵,成言有尽而意未穷的艺术效果,能引发读者的思考,同时借这句话,委婉表达唐小虎的敬仰

18、,因为他以自己的行动圆心中理想“当环卫工”。在赞扬了唐小虎的诚实质朴时,也委婉批评了同学作文中言不由衷的现象。6.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学生简要分析唐小虎这个形象的性格特征,考查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概括人物形象特点。首先,要分析人物的典型性格。典型人物的典型性如何体现呢?这就需要注意人物的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共性是指典型人物所代表的那一类人的共同性格。其次,借助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或是发展了人物性格,或是表现了人物性格。第三,分析矛盾冲突,把握人物性格特征。矛盾冲突是构成情节的基础,是展示人物性格的手段。第四,借助描写方法分析人物形象。第五,借助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分析环境描写,探

19、究形成人物命运和性格的社会原因)。第六,通过人物间的关系分析人物性格。第七,借助作者倾向分析人物形象。本文中,唐小虎在银行门口、公园看到不卫生的地方就主动清理,说明他做事认真。他小学时写作文里以“当一名环卫工”为理想,写作文实话实说。工作后,自觉以市政卫生为己任,看到乱张贴的广告就去清理。能表现他的质朴,言行一致。并且在生活中默默坚持追求自己的理想,哪怕被别人误解也不改初衷,并为之献身。表明他的坚韧执着。(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中国社会车辆的平均载人数量为15人,车辆座位资源利用率低下。而拼车是提升车辆座位资源利用率的有效手段。在不增加城市

20、基础运力负荷的前提下,拼车能通过提高车辆的使用率极大地增加汽车运力供给,提高出行效率。来自滴滴平台的数据还显示,滴滴快车拼车可帮助司机平均提升24%的车辆利用率。在车辆利用率大幅提升、司机收入增加的同时,城市环境也得到了改善。近年来,我国汽车共享出行快速发展,尤其是其中网约车这一创新业态有效缓解了中国目前迫切的出行供需矛盾,显露出巨大的经济及社会价值。汽车共享出行催生的移动互联技术革新,亦可以为中国带来关联行业升级更新、整体移动出行市场腾飞等多重附加值。(摘编自2016年10月全景网)材料二2005-2013年中国网民城乡结构材料三早晨打开手机查看天气,出门开车打开手机地图进行导航,中午用手机

21、订外卖享用美食,晚上回到家通过健身软件跟着健身教练进行锻炼。滴滴出行和摩拜单车等通过手机应用软件颠覆了用户的出行方式和理念;丁香园、春雨医生等医疗应用软件提供了在线医疗方式这些都是“互联网+”带来的生活方式的变化,也是新型的“指尖”文化。“互联网+”给生活带来的最重要的影响就是电子商务,此外,交通、金融支付,甚至在受教育、娱乐、思维方式等方面也受到非常大的影响。便利性、互动性、分享性是“互联网+”最明显的特点。对于这样一种新型的生活方式和潮流,张鸿认为,“实体和网络不可互相替代,它们只是人们对于生活方式的选择或者是生活方式在某些方面的变化。我们应该两者兼顾,让生活变得多多彩。”(摘编自2017

22、年1月光明网“互联网+”渗入生活细分领域,国人乐享“指尖”生活)材料四人类有了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之后情况就变得完全不一样。我们想一想,互联网对生产力有直接的提升作用吗?间接的作用可以有,比如可以把制造出来的商品卖到世界不同角落,这对产量和价格都有所推动。互联网更重要的还是对人本身的改变。尤其是我们熟悉的QQ和微信。在不同的地点,我们总可以保持联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互联网并不一定直接提升生产力,但是对于人的生活内容和体验来说,互联网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从这个意义上看,互联网对中国经济带来的转型是非常根本性的,让我们从原来只关注生产,到不仅可以关注物质生产,更可以关注那些非物质的体验和享受。这

23、其中也包括了知识的分享和传播:原来可能只有耶鲁、北大、清华的学生才可以学到的知识,有了互联网之后,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互联网使得金融不再是贵族俱乐部,而是为千千万的普通人、老百姓,特别是千千万的小微企业,通过互联网金融提供直接的支持。从这个意义上,我们看到原来金融体系主要是为国企,为大的已经成功的民企服务的,但是互联网金融与其说是对大企业不管是国企还是民企还不如说是为广大的老百姓、千千万的小微企业提供直接的金融服务。不管是屌丝出身,还是富有的家庭出身,我们都能够享受到现在的技术和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好处和机会。(摘编自金融界资讯互联网到底改变了什么?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A

24、. 滴滴快车可以有效提升车辆利用率,增加司机的收入,缓解城市出行难的问题。B. 材料二中,无论是农村网民数量,还是农村网民数所占比例,都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C. 随着移动互联网进一步深入用户生活,传统生活方式诸多方面呈现出“互联网+”的趋势。D. 借助互联网,我们都有机会分享原来可能只有名牌大学的学生才可以学到的知识。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A. 网约车彻底解决了中国目前亟待解决的出行供需矛盾,汽车共享出行又催生了移动互联网技术革新。B. 由材料二可知,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规模到2016年产生了飞跃,而增长率在2015年出现了暴涨。C. 通过互联网可以把制造出来的商品卖

25、到世界不同的角落,这是互联网对生产力的直接提升作用。D. 互联网已成为一种新型的生活方式和潮流,网络经济以其独特的优势必将取代实体经济。E. 互联网使得金融不再是贵族俱乐部,而是为广大百姓、众多小微企业提供直接的金融服务。9.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互联网在出行和交流方面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答案】7. B 8. BE 9. 带来了出行的便利,提升了车辆的使用率,颠覆了用户的出行方式和理念。如滴滴快车拼车(滴滴出行)、摩拜单车和手机导航。方便了人们之间的联系,有利于知识的学习、分享和传播。前者如利用QQ和微信等,在不同地点总可以保持联系;后者如利用互联网,原来可能只有名牌大学的学生才能

26、学到的知识,我们也可以学习、传播和分享。【解析】7.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B 2006、2009、2010、2011年,农村网民数所占比例比上一年有所下降。8.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A项,“彻底解决了”说法错误,应该是“有效缓解了”。C项,应该是间接提升作用。D项,“必将取代实体经济“无中生有,过于绝对。”.二、古代诗文阅读(

27、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梁震,新野人。袭榆林卫指挥使。嘉靖七年进署都指挥佥事,协守宁夏兴武营。寻充延绥游击将军。廉勇,好读兵书,善训士,力挽强命中,数先登。寻擢延绥副总兵,与总兵官王效却敌镇远关,进都督佥事。吉囊、俺答犯延绥,震败之黄甫川。寻犯响水、波罗,参将任杰大败之。吉囊复以十万骑入寇,震大破之乾沟,获首功百余。先后被奖赉。已,增俸一等。乾沟凡三十里,当敌冲。震浚使深广,筑土墙其上,寇不复轻犯。十四年,进都督同知,充陕西总兵官。寻论黄甫川功,进右都督。明年移镇大同。大同乱兵连杀巡抚张文锦、总兵官李瑾。继瑾者鲁纲威不振兵益骄文武大吏不敢要束廷议以为忧

28、移震往震素畜健儿五百人至则下令军中申约束镇兵素惮震,由是帖服。寇入犯,震破之牛心山,斩级百余。寇愤,驻近边伺隙。时车驾祀山陵,震伏将士于诸路。寇果入,大破之宣宁湾,又破之红崖儿,斩获甚众。进左都督,荫一子百户。震父栋,前阵亡。震辞荫子,乞父祭葬,帝嘉而许之。毛伯温督师,与震修镇边诸堡,不数月工成。卒,赠太子太保,赐其家银币,加赠太保,谥武壮。震有机略,号令明审。前后百十战,未尝少挫。时率健儿出塞劫敌营,或议其启衅。震曰:“凡启衅者,谓寇不扰边,我横挑邀功也。今数深入,乃不思一挫之耶?”震殁,健儿无所归。守臣以闻,编之伍,边将犹颇得其力。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继

29、瑾者鲁纲威不振/兵益骄/文武大吏/不敢要束/廷议/以为忧移震往/震素畜健儿五百人/至则下令军中/申约束/B. 继瑾者鲁纲/威不振/兵益骄文武/大吏不敢要束/廷议以为忧/移震往/震素畜健儿/五百人至/则下令军中/申约束/C. 继瑾者鲁纲/威不振/兵益骄/文武大吏不敢要束/廷议以为忧/移震往/震素畜健儿五百人/至则下令军中/申约束/D. 继瑾者鲁纲威不振/兵益骄文武大吏/不敢要束/廷议/以为忧/移震往/震素畜健儿/五百人至/则下令军中/申约束/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擢,在古代有选拔或提拔的意思,文中“寻擢延缓副总兵”中的“擢”就是这个意思。B. 荫,也叫“荫庇”,过去

30、常指子孙后代凭借先辈的功勋而得到皇帝的封赏。C. 赠,有赠送、给已死的官员或其父祖追封官爵等意思,文中的“赠”是“赠送”的意思。D. 谥,谥号,分为官谥和私谥两大类。就是后人用一两个字对已逝之人的一生做一个概括性的评价,有褒有贬,算是盖棺定论。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梁震战果非凡,得到奖赏。在吉囊率领十万威力巨大的骑兵进犯的情况下,梁震在乾沟大破敌军,斩获敌人首级一百多颗,因此得到奖赏,后来又加俸一等。B. 梁震防范敌人,足智多谋。乾沟一共三十里,是最先受到敌人攻击的交通要冲。梁震疏通其沟,使之深而宽,并且在上面筑上土墙,敌寇再也不敢轻易进犯。C. 梁震辞谢

31、荫子,孝敬父亲。梁震因为功劳被封荫一子担任百户一职。后来他的父亲在前线作战牺牲,他辞谢封荫儿子,请求祭葬父亲,皇帝赞赏并且答应了他。D. 梁震受到诬告,据理力驳。他曾率领壮士出塞劫敌营,被人诬告这是挑起争端。他据理反驳,认为自己并不是挑动敌人来作战,敌人多次进犯就应该挫败敌人一次。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廉勇,好读兵书,善训士,力挽强命中,数先登。(2)震有机略,号令明审。前后百十战,未尝少挫。【答案】10. C 11. C 12. C 13. (1)他廉洁勇猛,喜好读兵书,善于训练士兵,力大能挽强弓射中目标,(作战勇敢)多次首先(率先)登上敌城墙。(2)梁震有谋略,号

32、令严明清楚(周密)。前后百十战,不曾有稍微(略微,一点点)的挫折(失败)。【解析】10. 试题分析:做断句题的思路是:第一步,通读文段,整体把握文段的内容大意;第二步,找出标志性的词语,如名词、动词、句首句末虚词、有特殊用法的词语等;第三步,先易后难,逐步断句(先断有把握的部分,后断吃不准的部分);第四步,诵读全文,详加验证。语段断好后,再通读一遍,用语法分析或凭语感,根据文言断句的基本要求,结合文段意思,检验断句是否正确合理。“继瑾者鲁纲”是判断句,后面要断开。“威不振”省略的主语是鲁纲,前面要断开。“兵”“文武大吏”“廷”“”“震”分别所在句子的主语,前面都要断开。“移震往”句子省略的主语

33、是朝廷,前面也要断开。“至则下令军中”“申约束”前面省略的主语是梁震,前面也要断开。11.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学生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积累情况。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面广量大,涉及的点和面很多,需要考生平时做个有心人,随时看到随时积累,并能举一反三进行记忆。C项,文中的“赠”应是给已死的官吏追封官爵之意。12. 试题分析: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C项,“后来

34、他的父亲在前线作战牺牲”错。根据文意,梁震的父亲在梁震被封荫一子担任百户一职之前就已经阵亡。文中的“前”不是“前线”的意思,而是“过去的时候”或者“较早的时间”的意思。13. 试题分析:参考译文:梁震,新野人。袭任榆林卫指挥使。嘉靖七年,升任都指挥佥事,协助守卫宁夏兴武营。不久充当延绥游击将军。他廉洁勇猛,喜好读兵书,善于训练士兵,力大能挽强弓射中目标,作战时冲锋陷阵数次首(率)先登上敌城。被提升任延绥副总兵,与总兵官王效在镇远关击退敌人,升任都督佥事。吉囊、俺答侵犯延绥,梁震在黄甫川击败敌人。不久敌人又侵犯乡水、波罗,参将任杰大胜敌寇。吉囊后来又以十万铁骑侵犯,梁震在乾沟大破敌军,斩获敌首级

35、一百多颗。他先后受到奖赏。过后,又加俸禄一等。乾沟一共三十里,是面对敌人的要冲。梁震疏通其沟,加深加宽,在上面筑土墙,敌寇不再轻易进犯。嘉靖十四年,升任都督同知,充任陕西总兵官。不久评论黄甫川功劳,升任右都督。第二年,改镇大同。大同乱兵接连杀死巡抚张文锦、总兵官李瑾。继李瑾任总兵官的鲁纲,威风不振,士兵更骄横,文武大官不敢约束。朝廷视为忧患,调派梁震前往。梁震平常养了五百健儿,到任后便下令军中,申明约束条令。镇兵一向就害怕梁震,于是服从。敌寇入犯,梁震在牛心山大败敌军,斩杀百余人。敌寇愤怒,驻扎靠近边境之处待机入犯。当时皇帝祭祀皇家陵园,梁震埋伏众将士于各条路上。敌寇果然进犯,在宣宁湾大败敌军

36、,又在红崖儿大破敌军,斩杀俘获很多。于是升任左都督,封荫一子为百户。梁震的父亲梁栋,先前已阵亡,梁震辞谢封荫儿子,请求祭葬父亲,皇帝赞赏并答应了他。毛伯温督师,与梁震修治镇守边防诸堡,不过几个月便完工。梁震去世后,赠太子太保,赐其家里人银两锦帛,加赠太保,谥号武壮。梁震有谋略,号令严明清楚(周密)。前后百十战,不曾有一点挫折。当时率健儿出塞劫敌营,有人告他挑起争端。梁震说:“凡是挑起争端的人,说敌人不扰乱边境,而是我强行挑战敌人来取功。现在敌人数次深入,难道不想挫败敌人一次吗?”他去世后,健儿无归处。守防大臣上报,编入队伍,边防将领还常常得到健儿很大的帮助。(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

37、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点绛唇王禹偁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注】王禹偁:北宋最早改革文风的诗文家。在朝为官敢于直言讽谏,屡遭贬谪。曾贬至黄州,又迁至蕲州(今属湖北),后病死。如缀:排列成行,很整齐,如连缀在一起。平生事:这里是指向来所追求的功名事业。14. 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A. “雨恨云愁”一句运用拟人手法,借景抒情,写江南多云多雨令人感到惆怅,以表现词人的心绪。B. “江南依旧称佳丽”一句表明,虽然江南景色中弥漫着“恨雨愁云”,但貌美的女子冲淡了作者心中的愁绪。C. “水村”两句抓住江

38、南水乡最富地方特色的景物进行细致描写,展现了一片明丽、温馨的景象。D. “天际”两句承上片写景而来,视角由低到高,转向空中。词人用“天际征鸿”冲天远去来反衬自己的碌碌无为,以物衬人。E. 词人遥见“天际征鸿”触发了“平生事”的联想,并将“平生事”凝聚在对“天际征鸿”的睇视中,含蓄而深沉。15. 整首词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答案】14. BC 15. 客居异乡的孤独:词人赋予异乡江南雨云以“恨”“愁”,足见他心中郁积着深沉的愁闷。壮志难酬的惆怅:借天边鸿雁展翅高飞,表现自己屡遭贬谪、不得大用、不能施展抱负的苦闷。知音难觅的抑郁:“谁会凭栏意”的感叹表达了词人心中无人可诉的痛苦

39、。【解析】14. 试题分析:该题是对诗歌的综合考查,涉及炼词炼句,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手法的判断等多个层面。解答该种题型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中写了什么景、什么人、什么事,抒发了哪些情感,用了哪些手法。然后结合选项涉及的具体诗句逐一进行分析判断。B项,“但貌美的女子冲淡了作者心中的愁绪”曲解文意,“江南依旧称佳丽”意思是虽然江南烟雨迷蒙,但江南依旧是风景优美的地方。C项,“展现了一片明丽、温馨的景象”理解有误,“雨恨云愁”这句写景的内容已经渲染了凄凉哀伤的氛围,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没有“明丽、温馨”可言。15. 试题分析:该题要求回答整首词抒发的情感,考查对诗歌情感的鉴赏能力。

40、答题前先通读全诗,对诗歌有整体性的理解和把握,读懂诗歌写了什么,然后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句进行细细品读,体悟其中蕴含的情感。有时诗中还会有直接抒情的词句。“雨恨云愁”,以“恨”“愁”写异乡江南雨云,足见他心中郁积着深沉的愁闷。“天际征鸿”,借天边鸿雁展翅高飞,表现自己屡遭贬谪、不得大用、不能施展抱负的苦闷。“谁会凭栏意”的感叹表达了词人心中无人可诉的痛苦。(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_, _”两句,在交代送别地点的同时也表明了友人所去之处。(2)逍遥游中,庄子认为比列子“御风而行”更高的境界是“ _,_,_”,什么也不

41、需凭借,才算是真正的逍遥游。【答案】 (1). (1)城阙辅三秦 (2). 风烟望五津 (3). (2)(若夫)乘天地之正, (4). 而御六气之辩, (5). 以游无穷者。【解析】试题分析:名句背诵默写难度不大,但考生常得不到满分,原因有二,一是背不出来,二是写了错别字,后者是主要原因。课内的句子当抓牢,倒背如流,理解内容记忆,这样不会背错填错句子,同时关注其中易错的字。这些字主要是形声字,考生很容易写成同音异形字,如阙、辅、津、乘、御、辩等词,都要格外留意。三、语言文字运用17.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中南大学化工与化学学院的一节课上演了酷炫的实验表演秀。只见台上几名学

42、生手掌上突然起火,火焰熊熊燃起,但学生的手掌却安然无恙。这5年,网约车、移动支付、预约看病、无人超市等发展迅速,这一切让中国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有人感叹:百姓的生活真是日新月异啊。据广州市五羊天象馆19日透露:10月21日前后出现的猎户座流星群,是大名鼎鼎的哈雷彗星运行轨道上遗留下来的尘埃微粒。澳门特区行政长官崔世安18日出席2017/2018年司法年度开幕典礼时表示,特区政府将前仆后继,不断完善法律制度,持续加强司法制度的建设,积极配合司法机关的人员培训及软、硬件的设施建设。该巷风貌古朴,姓氏驳杂,不足400户居民,竟存在159个不同的姓,经这里继续南迁的族姓,曾回来寻根

43、问祖的人不绝如缕。这篇文章看起来很温馨,但越温馨,却也越见出其后的悲凉,越衬出其后的人生之悲,并让那悲凉力透纸背。A. B. C.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这类题一定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词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意义。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安然无恙:恙,病。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现泛指事物平安未遭损害。使用正确。日新月异:新,更新;异,不同。 每天都在更新,每月都有变化。指发展或进步迅速,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使用正确。大名鼎鼎:鼎鼎,盛大的样子。形容名气很大。适用于

44、人,本句中说的是彗星,使用不正确。前仆后继:仆,倒下;继,接着,跟上。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紧跟上去。形容斗争的英勇壮烈。用在此处不当。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使用对象错误,可用“络绎不绝”。力透纸背:书法有力,或文章深刻。使用正确。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美国财政部10月17日公布了半年度汇率政策报告,认为主要贸易伙伴均未操纵货币汇率,但将中国、日本等5个国家列入汇率政策监测名单。B. 特朗普没有任何从政经验和经得起推敲的施政纲领,却凭着各种争议敏感事件的抨击而获得许多民众支持,最终当选美国总统。C. 全球多国科学家16日同步举行新闻发布会,

45、第一次宣布人类直接探测到来自双中子星合并的引力波,并同时“看到”这一壮观宇宙事件发出的电磁信号。D. 由于共享单车发展初期过于追求速度,企业之间的竞争过于激烈,共享单车也出现了过度投放、挤占人行道,但是这些都可以通过规范管理逐渐解决。【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做病句题首先整体阅读,根据语感可以直接排除个别选项。其余的,要仔细阅读,划分句子成分,先提取句子的主干,然后再看内部修饰是否恰当。这样能检测出搭配是否恰当,成分是否残缺,结构是否混乱,句式是否杂糅等问题。最后再看句中有无一些容易出现病句的标志词,细细推敲。B项,介词残缺,“却凭着各种争议敏感事件的抨击而获得许

46、多民众支持”改为“却凭着对各种争议敏感事件的抨击而获得许多民众支持”。C项,语序不当,“第一次”应放在“人类”之后。D项,成分残缺,在“人行道”后加“等问题”。19.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 你对我的厚爱,我深表感谢,但我是不材之木,恐怕有负先生的厚望。B. 老李对父亲刚去世三天就来上班的老张说:“家父刚过世,你还是在家里多休息几天。”C. 小兰在刚开张的小店里买到了她心仪已久的音乐盒,兴奋地对店员说:“下次我还会光临贵店,多多惠顾贵店的。”D. 老王听说朋友要前来拜访,就说:“太好了,明天我一定在府上恭候各位光临。”【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语言得体的重点是分清文学类语体色彩、实

47、用类语体色彩和口语类语体色彩,前两种属于书面语,并且还要正确应用日常交际中的谦辞、敬辞。表达得体要注意恰当地选用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得体类题考查包括用词得体、分寸得当、身份相符、场合相配、角色转换、语体转换等。B项,“家父”只能用来称呼自己的父亲。C项,“光临”“惠顾”用于店员对顾客的称呼。D项,使用对象不当,“府上”是敬辞,称对方的家或老家,可改为“寒舍”。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一般来说,_,技术则解决实际问题。科学的任务是通过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揭示自然的本质和内在规律,目的在于认识自然

48、;技术的任务是通过回答“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满足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实际需要,_。科学主要表现为知识形态,技术则具有物化形态。科学上的突破叫发现,技术上的创新叫发明。总之,二者_。【答案】 (1). 科学解决理论问题。 (2). 目的在于改造自然。 (3). 既有密切联系,又有重要区别。【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补写题,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语句补写题(也叫语段填句题)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题型。所谓“语句补写题”,就是指给出一个语段,空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点睛:

49、“补写句子”是综合考点和能力的考查,这类题目一般要求“根据材料内容”补写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另有字数限制。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文本。具体说,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语言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中去提炼和概括,离开文本不可能补写正确。所补写句子与上下文关系: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词语从文本中来”“引领、总结、衔接”这两层意思一综合起来,我们发现答案已呼之欲出,而且答案几乎是唯一的。补句的命题规律:(1)“根据材料内容”要求补写句子应联系前后文语境。(2)空出的句子大多有特殊位置和性质,(3)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

50、密。(4)不能照抄材料,有字数限制。有效的答题技巧:(1)阅读全文,了解文段性质和内容,确定中心。(2)分清句间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确定句子的性质。(3)注意标点符号的暗示作用:含义、选词、句式。(4)结合文本,根据字数要求,概括答案。21.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地域歧视产生的前提是地域差异,地域差异当然是各地域之间因经济发展不平衡而产生的。在这些差异中,以物质为主的方面有一定的客观标准,以精神现念为主的方面更多的是主观标准,有差异的地域之间当然存在相互歧视的现象。经济落后的地区,教育上也一定落后。而教育的落后,往往会导致地域人群素质的下降,反映在底层贫民

51、中往往更加严重。地域差异不一定是各地域之间因经济发展不平衡而产生的。_。_。【答案】 (1). 有差异的地域之间不一定存在相互歧视的现象。 (2). 经济落后的地区,教育上不一定落后。【解析】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学生分析修改病句的能力和逻辑推断的能力。答题前,先通读材料,整体理解把握材料的内容。审读句,分析其病句类型。句“地域差异当然是各地域之间因经济发展不平衡而产生的”前后之间关系判断失当,因为“地域差异不一定是各地域之间因经济发展不平衡而产生的”。依据此例,可推测,“有差异的地域之间当然存在相互歧视的现象”前后关系判断不当,因为有差异的地域之间不一定存在相互歧视的现象。“经济落后的地区,教育

52、上也一定落后”前后关系判断也不当,因为经济落后的地区,教育上不一定落后。四、写作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朱熹)人背信则名不达。(刘向)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有了真诚,才会有虚心;有了虚心,才肯丢开自己去了解别人,也才能放下虚伪的自尊心去了解自己。(傅雷)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人。读了上边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答案】诚实守信真诚待人“一诺千金,格守诚信

53、”;“人与人之间最高的信任,无过于言必责实,行必责实。”这都是人们常挂在嘴边的有关诚信的格言。可是又有多少人真正做到了呢?诚实守信可能不会让所有人都喜欢你,让你才华出众,但一定会让你赢得大家对你的敬重! 曾几何时,生活中的许多人都站在街头望着灿烂的霓虹,追求心中完美的遐想:金钱、地位、身份、美丽、健康这些沉迷于幻想的人,被多元化的现实社会中的各种诱惑所驱使,疯狂地向前奔跑,为了自身利益而不择手段,甚至完全丢弃了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辜负他人的一片真诚与爱心,而背信弃义、出尔反尔、虚伪欺诈地去追逐所谓的名利,其最后结果,有的得到的是一副冰冷的手铐;有的得到的是众叛亲离;有的甚至走

54、向了自取灭亡之路当他们停下来再回首时,友谊、亲情、信义一切都成为泡影,财富上的富足还是让他们在精神上变得一贫如洗! 诚实守信对于个人、对于团体都非常重要。一位清华大学毕业的才华出众的研究生想加盟一家国内著名企业集团。清华研究生来应聘,本是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但那个企业集团的总裁却总找托推迟,最后才安排接见。那位研究生说:“总裁先生,您难道不觉得您对我的态度十分冷淡吗?您为什么不接纳我,不考虑我呢?像我这种资深的研究生,还是较难得的!”老总不紧不慢地说:“资深的研究生?去年我们聘了一名清华研究生,与他订了三年的合同,让他研究一个项目,可他却连声招呼都没打就走人了。后来那个未完成的项目没人能接手,给

55、公司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清华研究生,我们担待不起!”一个人不诚实,造成的损失是个人的;但当他代表一个团队的时候,那损失是整个团队的;一个人因不守信而毁了自己的信誉,那毁的是他自己一个人;但当他代表一个团队的时候,就会因为他一个人的不诚实守信而毁了整个团队。多么严重的后果! 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瑰丽的鲜花。朋友之间,最重要的是诚实守信,因为它如同一根坚定的纽带,让我们建立起心灵的桥梁,彼此相连;商家与顾客之间,最重要的是诚实守信,因为它就像一把火,燃起人们心中的真诚与依赖;家庭之间,最重要的也是诚实守信,因为它让大家和平相处,敞开心扉,诉说心声,把一家人的心紧紧地贴在一起而不诚实守信的人,将永远

56、摆脱不了自私、贪婪、懒惰的枷锁,他们将会被这种枷锁禁锢,不能自拔,永远受到良心的谴责。是的,生活就像一面镜子,擦亮了,在它面前坦诚相待,真诚面对,你将在镜子上看到无与伦比的自己。 同学们,现代生活的多样性,给了每个人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但无论怎样选择,都不能抛开做人的底线,都不能颠倒是非,都不能以耻为荣!让我们以诚实守信为本,诚实做人,真诚待人,以信任和被信任、永恒的友谊和一片诚心,构筑一个美好的诚信社会吧!【解析】试题分析:本次作文是材料作文。写作前要审读材料,充分理解材料的含义。句:人要讲诚信;句:一个人要取得成就,就得能吃苦,多砺练,靠自己的努力来赢得胜利;句:人不守信用,你的名誉、

57、信誉,在别人心里就不行了;句:有志之士才能在艰险的环境中奋斗到最后;句:人要真诚;句:多指无私的奉献精神,敬业精神。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可以确立如下立意:1:待人要真诚,讲信用。2:挫折与成功(才);人要有牺牲奉献精神、敬业精神,做事要执着。3:真诚待人。砥砺前行。4:坚守本真节操,执着理想追求,纵使身处逆境,遭受艰难,也义无反顾,不屈不挠,死而后已。其他的组合和立意,只要言之成理,都可以。点睛: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