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提高音乐课堂效率学生是老师的镜子。学生在课堂上的每一个问题、每一个动作甚至每一个神态都是对课堂教学最好的反馈。在一堂优秀的音乐课里,学生的每个目光都会充满对音乐的炽热,每一句话语都是对美妙音符的诠释,他们在课堂上所做的一切都会追随于音乐。然而笔者想,绝大部分老师都没有上过如此理想的音乐课,对于音乐课我们更多的感触是吵闹(或死气沉沉)的课堂纪律、调皮贪玩的捣蛋鬼以及混乱的教学设计。我们把原因归结于学生资质差、教学资源不足、学生不听话等方面,而对于自身的问题大多却避而不谈,殊不知,学生条件等客观因素虽普遍存在,但是教师自身存在的问题更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教学就像照镜子,它本就是学生与教师双向互
2、动的过程,老师的言行指引着学生,学生的行为同样牵引着老师,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是检验老师自身教学成效和发现自身教学问题的第一手资料。那么,我们究竟如何透过学生这面镜子,把音乐课变得既有趣又高效?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既配合又沉醉呢?一、教学案例分析在此,列举笔者在初一年级实习的第二堂音乐课四季歌中的三个教学片段来进行简要分析:片段一:拖沓、无趣的节奏环节师:找出歌曲的节奏型,并将其拍打出来。(此环节我几乎是确保所有学生都拍对才停止)生:大部分学生都能将节奏型准确找出并拍打,有少部分学生开始流露出厌烦的表情。师:接下来跟着音乐一起打出歌曲的节奏。(此环节亦重复多次)生:少部分学生跟着音乐准确拍
3、出了歌曲的节奏,另一部分学生胡乱地随意地拍打着节奏,另一部分学生开始交头接耳,甚至有学生开始嘟囔“太无聊了”。片段二:单一、乏味的授课形式整堂课我只运用了口头讲述及哼唱和多媒体播放音乐这两种简单的教学方式,单调的教学手段使得学生们精力逐渐涣散,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走神,变得坐立不安、吵闹起来。片段三:温吞、冷静的言语课后指导老师对这堂课的评价反馈指出,整堂课笔者的语速语调一直保持中速、冷冰冰的行进,没有温柔倾诉般的传达,更没有慷慨激昂般的渲染,活像一杯将要凉透的冷开水,感受不到丝毫温度和热情。透过以上这三个简要的教学片断我们可以发现,这是一堂不快乐的音乐课,更是一堂没有音乐的音乐课。拖沓无趣的教
4、学环节、毫无激情的言语、单调的形式等使这堂音乐课最终印上了失败的标记。这些问题笔者想不仅仅只有作者遇到,也是大部分音乐老师目前存在的问题,更是音乐课不够音乐的症结所在。二、提高音乐课的课堂效率及趣味性的几点思路通过自身的亲身实践以及教学经验的总结,面对以上这些普遍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改善,从而进一步提高音乐课的效率。(一)运用多样的教学形式,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对于已有的教学资源我们要进行全方位的利用,不仅需要口传心授的传统教学方式,也要充分借助多媒体等新兴教学媒介,这样丰富的教学形式才不至于课堂变得无趣呆板,才更能激起学生的兴趣。(二)教学设计需合理,教学节奏要紧凑从教学
5、案例中的第一个片段拖沓、无趣的节奏环节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于这一环节的设计是很不科学的。四季歌的节奏型只由最基本的四分音符、二分音符、八分音符、全音符构成,学生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掌握,但老师却在这个环节安排了过长的时间,且对于知识点的训练过于重复:如找出歌曲节奏型后又跟着音乐重复拍打了数次节奏,低估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减退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不说,还使得教学过程变得拖沓缓慢,造成了课堂有效学习时间的浪费。(三)教学态度需积极,授课状态要热情一堂富有感染力的音乐课是充满激情的,只有老师拥有足够的热情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这样充满活力的音乐课才能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爱上音乐。温吞的、过于平缓的言
6、语只会让学生觉得乏味。再者,音乐本就是一门快乐的学科,难道我们要像教语文数学般去教音乐吗?难道我们要用这儿么呆板无趣的言语去诠释如此富有生命力的音符吗?因此在教学中,有时候我们需要有意识的提高或激发自身的教学激情,用更积极的教态来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试想,有哪个学生喜欢像温开水一般的老师呢?(四)教学观察力需提高,教学策略的调整要及时做到这一点其实需要一定的教学智慧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的过程不仅包括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输送,还包括学生接收反应的搜集。例如在案例片段一中,学生对于节奏训练的厌烦在刚开始就已经初现端倪(“少部分学生开始流露出厌烦的表情”),而老师却没有在意,继续强行进入另一个几乎重
7、复的节奏环节,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大幅度削减。如若在学生刚有抵触情绪的时候及时转变教学步骤:直接转入下一个环节或将机械地拍打节奏变成灵活有趣的节奏创编,都能一定程度挽回学生的积极性。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个体,更应该关注整体。如在节奏环节中“几乎是确保所有学生都拍对才停止”这个做法现在看来真是得不偿失,因为个别学生的错误而减缓了整个班级的教学进程,浇灭的是更多学生的学习热情。我认为,在上课的过程中老师完全可以有选择性地包容少数学生的错误,课后进行指导或让已其他优异的学生去给予帮助,效果肯定远比之前的做法好的多。参考文献:1吴跃华.音乐教育自传找寻过去的意义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