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年高考历史高频考点复习民国前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练习pdf含解析.pdf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25758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664.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高考历史高频考点复习民国前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练习pdf含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20年高考历史高频考点复习民国前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练习pdf含解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20年高考历史高频考点复习民国前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练习pdf含解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20年高考历史高频考点复习民国前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练习pdf含解析.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20年高考历史高频考点复习民国前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练习pdf含解析.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2020年高考历史高频考点复习民国前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练习pdf含解析.pdf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2020年高考历史高频考点复习民国前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练习pdf含解析.pdf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2020年高考历史高频考点复习民国前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练习pdf含解析.pdf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2020年高考历史高频考点复习民国前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练习pdf含解析.pdf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2020年高考历史高频考点复习民国前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练习pdf含解析.pdf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2020年高考历史高频考点复习民国前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练习pdf含解析.pdf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2020年高考历史高频考点复习民国前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练习pdf含解析.pdf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2020年高考历史高频考点复习民国前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练习pdf含解析.pdf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2020年高考历史高频考点复习民国前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练习pdf含解析.pdf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2020年高考历史高频考点复习民国前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练习pdf含解析.pdf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2020年高考历史高频考点复习民国前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练习pdf含解析.pdf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2020年高考历史高频考点复习民国前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练习pdf含解析.pdf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2020年高考历史高频考点复习民国前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练习pdf含解析.pdf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2020年高考历史高频考点复习民国前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练习pdf含解析.pdf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2020年高考历史高频考点复习民国前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练习pdf含解析.pdf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2020年高考历史高频考点复习民国前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练习pdf含解析.pdf_第21页
第21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民国前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1.(2019 全国 I 卷,29)19151918 年,新青年中“革命”“科学”“平等”“民主”等词出现频次大体相当:19191922 年,“民主”出现次数不到“科学”的 1/10,不及“革命”的 1/20。这种变化可说明()A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发生转变B国民革命运动受到民众普遍拥护C资本主义政体模式被知识界否定D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改变【答案】A【解析】据材料“19151918 年,新青年中“革命、科学、平等、民主”等词出现频次大体相当:19191922 年,“民主”出现次数不到“科学”的 1/10,不及“革命”的 1/20”,结合所学可知新文化运动前期的主流思想

2、是民主和科学,而后期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因而“革命”一词较多,故选 A 项;国民革命运动是在 19241927 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 B 项;材料“民主出现次数不到科学的 1/10”说明认同资产阶级民主政体虽然减少但不是全盘否定,排除 C 项;材料涉及的是新文化运动前后期主流思想的变化,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无关,排除 D 项。2.(2019 全国 II 卷,29)1919 年 11 月,全国各界联合会在上海成立,发表宣言:“数月以来,国内之群众运动,风起云涌,虽受种种压迫,而前仆后继,不少顾却;大义当前,绝不退让全国各地,知合群自救为万不可缓之图。”这说明,当时参加联合会的各界团体()A对社

3、会改造道路认识趋于一致B爱国觉悟得到提高C反思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弊端D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答案】B【解析】由材料“虽受种种压迫,而前仆后继,不少顾却;大义当前,绝不退让全国各地,知合群自救为万不可缓之图”可知五四运动激发民众爱国热情,危机时刻以民族大义为重,爱国觉悟显著提高,故选 B 项;“趋于一致”表述过于绝对化,且材料讲述的是爱国意识的提高,并没有提及改造的道路,排除 A 项;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与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相对立,文革时期对资产阶级个人主义进行了反思和批判,排除 C 项;各界都“接受了”表述过于绝对化,不符合史实,排除 D 项;3.(2019 全国 III 卷,29)1916 年 1 月

4、,陈独秀在青年杂志撰文称:“个人之人格高,斯国家之人格亦高。个人之权巩固,斯国家之权亦巩固。而吾国自古相传之道德政治胥(皆)反乎是。”陈独秀意在()A主张国家至上B批判封建伦理C反对西方民主D传播马克思主义【答案】B【解析】“个人之权巩固,斯国家之权亦巩固。而吾国自古相传之道德政治胥(皆)反乎是”重点不是强调个人之自由,而是强调从思想上打倒封建伦理,故选 B 项;“个人之人格高,斯国家之人格亦高”强调个人权利的重要性,而非国家至上,排除 A 项;“个人之人格高,斯国家之人格亦高。个人之权巩固,斯国家之权亦巩固”体现了西方的民主思想,排除 C 项;“个人之人格高,斯国家之人格亦高。个人之权巩固,

5、斯国家之权亦巩固”还停留在西方民主的范畴,没有上升为马克思主义,排除 D 项。4.(2018全国卷29)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俄国式的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这场争论()A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B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C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D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了五四运动后,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引起争论,有赞成,也有反对。这场争论客观上促进了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和影响,为中共的成立准备了条件。故C正确。A

6、、B、D的结论都无法根据材料得出,“确定了”“认清了”“消除了”都是完成时,片面解读了材料或者完全错误地解读了材料,跟材料意思不符。5.(2018全国卷29)1923 年底,孙中山认为:“俄革命六年成功,而我则十二年尚未成功,何以故?则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前此因无可仿效。法国革命八十年成功,美国革命血战八年而始得独立,因均无一定成功之方法。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其意在()A走苏俄革命的道路B放弃资产阶级代议制C加强革命的领导核心D改变反封建的斗争目标【答案】C【解析】孙中山的革命目标是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故 A 项错误;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代表,目的就是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

7、,故 B 项错误;由材料“1923 年底”的时间信息可知,孙中山意在吸取俄国革命成功的经验,并用“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重新解读三民主义,促成国共两党合作,加强了革命的领导核心,故 C 项正确;孙中山终生致力于反封建革命斗争,且材料只是提及要借鉴俄国革命经验,并没有改变反封建的斗争目标,故 D项错误。6.(2018全国卷29)1920 年,一些人撰文批评工读互助等社会改良活动,认为“零零碎碎的救济”“无补大局”,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走进工厂,深入工人群众。这表明当时()A民主与科学观念广泛传播B实业救国运动如火如荼C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D批判传统礼教成为共识【答案】C【解析】

8、材料批评社会改良活动,并不主张用民主与科学观念改良中国,故 A 项错误;材料主张依靠工人群众,“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与实业救国运动无关,故 B 项错误;马克思主义主张依靠工人阶级改造社会,因此材料主张反映出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故 C 项正确;材料反映出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与新文化运动批判传统礼教无关,故 D 项错误。7.(2017全国卷29)1913 年申报登载的“艾罗补脑汁”广告称:“欲图一国之进步,当先使一国之人民精神日旺,思想日新,舍补脑之外另无精神思想也。故善国者必先得卫生,善谋卫生者必先得谋补脑。”由于广告成功,产品一上市就十分畅销。这反映出当时()A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日益广

9、泛B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时尚C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D广告成为推进文明的工具【答案】B【解析】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的标志是 1915 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故 A 项错误;依据材料“思想日新,舍补脑之外另无精神思想也”“广告成功,产品一上市就十分畅销”可知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时尚,故 B 项正确;材料只是提及广告的宣传,并不代表改良社会风俗已经成为国民共识,故 C 项错误;材料只是广告宣传而已,谈不上推进文明,况且在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文明的推进有待于经济的发展和思想的解放,广告的作用十分有限,故 D 项错误。8.(2015全国卷29)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

10、“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B义和团运动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答案】D【解析】“皖直交斗”反映出皖系军阀和直系军阀之间的混战。太平天国运动时期还未形成地方军阀割据,故 A 项错误;义和团运动时期还未形成地方军阀割据,故 B 项错误;辛亥革命时期还未形成地方军阀割据,故 C 项错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才出现军阀割据的局面,故 D 项正确。【知识点复习】阶段特征总体从民国成立至国民革命失败(19121927 年)是中国近代化深入发展时期。政治新制度的创建

11、,新道路的开辟。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旧的世界被扫荡,新的制度创建起来。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开始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并最终取得胜利。经济三者并存,多元发展。中华民国时期,经济上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有利条件,出现了民族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同时,中国共产党根据社会矛盾的变化调整土地政策。思想三民主义在当时历史条件所能允许的范围内反映了中国人民力求使中国由贫弱变为富强的强烈愿望,反映了中国人民力图使中国快速近代化、快速融入人类世界主流文明的迫切要求。新文化运动激发了广大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热情,促使人

12、们冲破封建思想的罗网,探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并逐步中国化,指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走向胜利。主干知识排查一、政治:北洋军阀的统治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1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概况(1)袁世凯实行独裁专制统治,进而复辟帝制。主要事例有:控制内阁,刺杀宋教仁,镇压二次革命,解散议会和国民党,颁布中华民国约法,修改总统选举法,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复辟帝制,接受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2)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为维护民主共和,反对专制复辟,发动一系列革命运动。主要有“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3)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皖、直、奉三派,交替

13、控制中央政权,出现了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2五四运动(1)性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特点:彻底、不妥协、群众基础广泛。(3)划时代意义: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历史舞台并发挥主力军作用,中国步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3中国共产党成立(1)背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了基础。(2)成立:1921 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出现了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3)影响: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4国民大革命(19241927 年)(1)兴起:1924 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国共两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国民革命运动

14、兴起。(2)成就:北伐战争使革命势力由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3)结果: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共合作破裂,国民革命失败。二、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发展1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1)背景民国的建立和民国政府实行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民族资产阶级受“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积极投身于兴办实业的运动中。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等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的有力推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2)表现:19121919 年,民族工业发展迅速,其中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代表人物有张謇、荣宗敬、荣德生等。(3)特点:地域不平衡(集中在沿海、沿江地区);部门

15、不平衡(轻工业发展迅速);短暂。(4)影响:为新文化运动和中国民主革命向新民主主义转变奠定了基础。2民族工业的萧条(20 世纪 20 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欧洲列强卷土重来,军阀混战,社会秩序动荡,民族工业很快萧条下去。三、文化:民国前期思想领域的新成果1新文化运动(1)背景帝国主义进一步侵略;袁世凯专制、尊孔复古。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2)兴起:1915 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3)内容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4)特点把救亡图存与思想改造相结

16、合。认识到从“传统人”向“现代人”转变的探索。从学习西方文明转向学习苏俄。(5)影响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宣传了民主与科学,起到了思想启蒙、文化革新的作用。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开展。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2.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1)背景: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的促进。(2)概况:1918 年,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1919 年,又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3)意义:1921 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

17、级政党中国共产党诞生。3新三民主义(1)提出:1924 年,国民党“一大”接受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2)内容民族主义:一为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为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3)意义: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革命时期的旗帜。4毛泽东思想萌芽:毛泽东撰写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等文章,阐明无产阶级领导权、农民阶级的重要性。【强化练习】1(2019枣庄模拟)“世界似乎没有一个国家的学生像中国的学生这样,一致而热切地追求现代的和新的思想。”这种社会和思想的酝酿,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

18、全国性运动。这场“大规模的全国性运动”的主要影响是()A推动现代科学的传播B促进民众的思想解放C加速国家统一的进程D掀起抗日救亡新高潮【答案】B【解析】材料中“大规模的全国性运动”是指五四运动,推动现代科学的传播并非五四运动的主要影响,故 A 项错误;五四运动使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工人运动相结合,大大促进民众的思想解放,故 B 项正确;五四运动对国家统一没太大影响,故 C 项错误;五四运动发生时日本还未大举侵华,因而五四运动不可能造成掀起抗日救亡新高潮的影响,故 D 项错误。2下面框内所叙内容是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中某一历史事件的评论,这一事件()评论一:中国人民抗日史的第一步尽管是以和平的形式进

19、行的抵抗。评论二:是由中国的工人阶级、学生群众和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等在内的不同“社会势力”组成的一个统一战线领导和参加的革命运动。A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B促进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C基本上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D开启了十四年抗战的历程【答案】B【解析】甲午战争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与材料中“由中国的工人阶级”不符,直到五四运动中国工人阶级才登上政治舞台,故 A 项错误;五四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故 B项正确;基本上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是北伐战争而非五四运动,故 C 项错误;开启了十四年抗战的历程是九一八事变,与材料中“以和平的形式进行的抵抗”不符,故 D 项错误。320 世纪 20 年代,部分

20、教会学校出现退学潮,学生喊出了“与其为奴,勿宁退学”的口号,纷纷离校,广州圣三一学生还组成退学团。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B民权主义运动的兴起C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D中日民族矛盾的激化【答案】C【解析】实业救国思潮是中国近代史上主张以兴办实业拯救中国的社会政治思想,退学并非因为创办实业,与其无关,故 A 项错误;民权主义偏重于争取民主权利,与材料“教会学校出现退学潮”民族矛盾不符,故 B 项错误;根据材料“教会学校”“与其为奴,勿宁退学”可知,为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列强间的矛盾,所以受到了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故 C 项正确;根据材料“20 世纪 20 年代”“广州”等信息可知,

21、并非日本势力范围(东北、山东一带),故D 项错误。4中共一大提出党的纲领是“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二大提出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说明中国共产党()A开始改变中国革命的道路B认清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C认识到建立军队的重要性D与资产阶级的革命对象相一致【答案】B【解析】开始改变中国革命的道路是在 1927 年秋收起义后,故 A 项错误;中国共产党二大的纲领较之一大,联系中国的国情,说明中国共产党认清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故 B 项正确;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使党认识到建立军队的重要性,故 C

22、 项错误;中国共产党二大纲领中还有最高目标,故 D 项错误。5孙中山在 1920 年致海外国民党同志函中说:“自北京大学学生运动以来,一般爱国青年,无不以革新思想,为将来革新事业之预备。于是蓬蓬勃勃,发抒言论。国内各界舆论,一致倡导此种新文化运动,诚思想界空前之大变动。”由材料可推断出孙中山此番言论的意图是()A强调国民党应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纲领B要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C要进行彻底的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D借鉴五四经验调整革命策略和方法【答案】D【解析】材料体现不出要求国民党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纲领的内容,故 A 项错误;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是 1924 年出现的三大政策的内容,故

23、 B 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彻底反封建的内容,故 C 项错误;从材料可知孙中山借鉴五四运动对青年人革新思想的积极影响,号召国民党进行适当的革新调整,故 D 项正确。6(2019南宁模拟)1924 年后,共产党一方面推动国民党中央先后设立了农民部、工人部、青年部、妇女部和商人部,工运、农运计划及相关政策、法规也相继出台;另一方面积极从事国民党不愿意做的下层民众动员工作。这说明()A共产党主导群众运动B国共合作在基层未实现C国民党不愿发动民众D中共掌握了革命领导权【答案】A【解析】材料“一方面推动国民党中央”“另一方面积极从事国民党不愿意做的下层民众动员工作”,反映了共产党主导群众运动,故 A 项

24、正确;共产党主导群众运动,不能推断国共合作在基层未实现,故 B 项错误;材料“国民党不愿意做的下层民众动员工作”,不能推断国民党不愿发动民众,故 C 项错误;共产党主导群众运动,不能推断中共掌握了革命领导权,故 D项错误。7(2019衡水高考模拟)中共机关报政治生活载:“(1925 年)北方地区的国民党,已经走上了一条政党的轨道,已经有了比较严密的组织与纪律,已经慢慢地取得民众的同情与支持,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表现出了长足进步。”这主要得益于()A中国国民党的正确领导B国民革命运动的影响推动C北伐战争的强有力支援D国民党在一大后迅速发展【答案】B【解析】据材料可得国民革命运动推动了北方国民党组织

25、的改造,并发展了党员,取得广泛的群众基础,故 B 项正确。8(2019宜宾模拟)观察下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示意图,指出这一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B辛亥革命的胜利,为发展资本主义扫除了一些障碍C民国政府颁布了若干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D反帝爱国运动的有力推动【答案】A【解析】从示意图中的信息可以看出,相比于 1912 年,1921 年外资在华企业的比重明显下降,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分析,其主要原因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故选 A 项。9下图

26、是中国兴业烟草公司在申报(1919 年 5 月 17 日)上刊载的一则“泰山牌”香烟广告,其商品命名别具深意。该广告表明()A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B申报以弘扬爱国主义为己任C实业救国思潮开始兴起D民族资本家对时事的策略性利用【答案】D【解析】据材料中国兴业烟草公司“泰山牌与青岛之关系”的广告可知,民族资本家在宣传产品时利用了反对日本占领青岛的时事,故 D 项正确。1019141924 年间,中国兴起了一轮新的实业投资热,这被史学家称为继洋务运动后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对这次工业化浪潮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限制的结果B受到当时政治革命的推动C仍然没有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D发展与外

27、部国际环境有关【答案】A【解析】抓住材料“19141924 年间”来分析,当时应是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限制,故 A 项错误,符合题意。111919 年侯德榜参加天津永利碱厂纯碱的设计工作,掌握了氨碱法制碱技术,突破改进了国际流行的苏尔维法,经过与长期垄断中国纯碱市场的英国洋碱公司的斗争,最终占领全国市场。作为民国时期民族企业中为数不多的成功案例,永利碱厂的优势在于()A资金充足B技术先进C政府支持D价格低廉【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资金少、规模小,故 A 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永利碱厂的优势在于“掌握了氨碱法制碱技术”的技术优势,故 B 项正确

28、;依据所学,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深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剥削和压迫,故 C 项错误;依据材料“掌握了氨碱法制碱技术,突破改进了国际流行的苏尔维法”可知,永利碱厂的优势在于技术而非价格,故 D 项错误。12(2019张家口调研)竹枝词中写近代上海的新鲜事物:“不须鲤寄与鸿传,电线音驰万里天。两地语言传顷刻,胜于羽箭疾离弦。”这反映出()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B近代通讯技术传入中国C市民衣食住行的西化D洋务运动引进西方科技【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的事物与经济结构无关,故 A 项错误;从材料“电线音驰万里天”“两地语言传顷刻”等信息可以判断是电话,故 B 项正确;材料反映的不是衣食住行的内容

29、,故 C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新鲜事物是洋务运动引进的,故 D 项错误。131919 年,中国一些知识妇女仿照男人剪了短发,她们的短发样式被称为“拿破仑”头、“华盛顿”头。这反映了()A知识妇女最先思想解放B男女平等观念已经普及C知识妇女接受了新思潮D封建礼教已被完全抛弃【答案】C【解析】知识妇女发式的变化反映出她们思想的解放,但不能推断出是“最先”,故 A 项错误;知识妇女发式的变化不能体现出她们社会地位的变化,因此不能推断出男女平等观念已经普及,故 B 项错误;知识妇女发式的变化反映出她们要求冲破传统思想,接受了新思潮,故 C项正确;知识妇女对新思潮的接受,不能推断出封建礼教已被完全抛弃,故

30、 D 项错误。14(2019泉州模拟)读下图,导致 18981919 年报刊数量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兴起B政府注重舆论宣传C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D思想政治运动的促进【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可知资产阶级革命的时间是 20 世纪初,与材料“18981919 年”时间不符合,故 A 项错误;材料主要反映报刊数量变化,不能说明报刊的拥有者是政府,故 B 项错误;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是 1919 年的五四运动,与材料“18981919 年”不符合,故C 项错误;据所学可知 1898 年的戊戌变法、20 世纪初的辛亥革命、19151918 年的新文化运动、1919 年的五四运动都

31、提倡创办报刊、宣传思想,故 D 项正确。15“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其次为政治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惝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之觉悟。”陈独秀以上论述,意在()A指出救亡图存具有阶段性B说明辛亥革命的局限性C强调改造传统道德的重要性D论证以前的探索不符合国情【答案】C【解析】陈独秀阐释的是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层次为由器物到制度到思想,同时指出思想层次是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觉悟,故 A 项错误;题意并非单独指出辛亥革命的局限性,故 B 项错误;根据题目中“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

32、最后之觉悟”,故 C 项正确;根据题意,陈独秀肯定了以前探索的层次,同时指出探索的层次应深入到思想层次,故 D 项错误。16“它以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现实为认识起点,进而追溯到几千年历史凝结而成的文化传统,并对这种传统进行了总结性的理性批判。”据此判断,下列评述正确的是()A它指的是孙中山提出的新三民主义B它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C它是在推翻了封建制度后出现的D它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启蒙运动【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时间“辛亥革命后”“对传统文化的理性批判”等信息,可以判断是指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故 B 项正确。17(2019泉州高考适应性练习一,29)胡适

33、在文学改良刍议中提出须做“言之有物”,即有“情感”“思想”的文章;而对于当时青年“不思奋发有为”,但只知“发牢骚之音”的“暮气”给予了严厉的批评。这说明当时()A民族危机严重B出现尊孔复古逆流C强调文学应自由讨论D社会急需思想变革【答案】D【解析】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其著作文学改良刍议主张“言之有物”,要有情感和思想,反对青年“发牢骚之音”的“暮气”,文字是思想的载体,当时的社会思想界仍然充斥着三纲五常的封建思想文化,胡适的倡议表达了进行思想变革的愿望和要求,故 D 项正确。18陈独秀指出:“宪政实施有二要素,一曰庶政公诸舆论,一曰人民尊重自由,否则虽由优秀政党掌握政权,号称政党政治则

34、可,号曰称立宪政治则犹未可,以其与多数国民无交涉。”这表明陈独秀主张()A政党政治B国民政治C立宪政治D社会主义【答案】B【解析】陈独秀认为优秀政党掌握政权可以称为政党政治,但材料并未表明陈独秀支持政党政治,故 A 项错误;陈独秀认为优秀政党掌握政权可以称为政党政治,不可称为立宪政治,并未表明陈独秀支持立宪政治,故 C 项错误;材料未涉及社会主义,故 D 项错误。19新文化运动领袖胡适极力提倡西方的“个性自由”和“理性主义”,同时又在中国哲学史大纲一书中对墨家“非命”思想推崇备至。据此可推测胡适()A主张积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B认为东西方价值理念有相通之处C以墨家思想来否定儒家思想D肯定了墨家学

35、派的个人自由思想【答案】B【解析】“非命”的观点认为不存在宿命,一切都是人自作的,必然且合理,材料中“胡适极力提倡西方的”“同时又对墨家非命思想推崇备至”表明东西方价值理念有相通之处,故 B 项正确。20(2019渭南韩城教学质量检测,29)“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们都是不惊于前驱的勇士,但是他们是那个时代的孤独者,他们很少可以找到附和之声。”材料说明新文化运动()A具有急功近利的倾向B遭到人民群众的反对C批判封建思想不彻底D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答案】D【解析】“孤独者”“很少可以找到附和之声”表明新文化运动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故D 项正确。21(2019长治模拟)1919 年继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

36、观之后,国民党元老戴季陶尝试用马克思主义说明中国伦理问题,称赞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天才”,称马克思是“近代经济学的大家”“近代社会运动的先觉”,由此可见()A戴季陶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持怀疑态度B以俄为师成为当时知识分子的一种追求C马克思主义成为当时中国社会主流思想D国共合作的实现使戴季陶思想发生改变【答案】C【解析】三民主义是国民党的指导思想,戴季陶只是“尝试用马克思主义说明中国伦理问题”,故 A 项错误;以俄为师是当时马克思主义者的一种追求,并非所有的知识分子,故 B 项错误;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成为主流思想,对国民党人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故 C 项正确;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标志为 1

37、924 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与材料所提及的时间不吻合,故 D 项错误。221924 年,孙中山先生说:“民生主义真是达到目的,农民问题真是完全解决,是要耕者有其田,那才算是我们对于农民问题的最终结果。”中国共产党中国土地法大纲指出:“彻底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前后“耕者有其田”()A其目的与内容相同B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和发展C都是乌托邦式的空想D都没能真正解决中国的土地问题【答案】B【解析】前者是通过土地国有逐步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后者是直接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内容不同,故 A 项错误;两者都主张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但后者较前者更加彻底,是前者的发展,故

38、B 项正确;后者通过土地革命得以实现,不是乌托邦式的空想,故 C 项错误;后者通过土地革命得以实现,能真正解决中国的土地问题,故 D 项错误。23(2019长郡中学考前保温卷一,29)1894 年成立的兴中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为誓词。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指出“国家之本,在与人民。即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这一转变说明孙中山()A深入剖析了民主共和制的实质B近代民族国家的构想逐渐丰富C提倡建立反清的民族统一战线D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革命目标【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孙中山民族思想的演变,并没有涉及民主共和的实质,故 A 项错误;南京临时政府成

39、立时清政府已被推翻,故 C 项错误;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革命目标是在新三民主义中,故 D 项错误。24中国国民党一大宣言中提到:“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此说是()A孙中山节制资本思想的体现B为国家干预经济制造舆论C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D形成四大家族的理论根据【答案】A【解析】由材料得知孙中山主张使私有资本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体现的是节制资本,促进社会公平,故 A 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孙中山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故 B 项错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新三民主义,材料只是新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故 C 项错误;四大家族形成是在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不是孙中山时期,故 D 项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