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福建省福州三中07-08学年度第高三上学期半期考(历史).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25576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0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福州三中07-08学年度第高三上学期半期考(历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福建省福州三中07-08学年度第高三上学期半期考(历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福建省福州三中07-08学年度第高三上学期半期考(历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福建省福州三中07-08学年度第高三上学期半期考(历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福建省福州三中07-08学年度第高三上学期半期考(历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福建省福州三中07-08学年度第高三上学期半期考(历史).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福建省福州三中07-08学年度第高三上学期半期考(历史).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福建省福州三中07-08学年度第高三上学期半期考(历史).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福建省福州三中07-08学年度第高三上学期半期考(历史).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福建省福州三中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半期考历 史 试 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各2分,共50分)地方行政制度的变迁是影响我国古代政局的重要因素之一,图1和图2反映了古代中国两个不同时期王朝的版图情况。据此回答1-3题:1图1和图2时,该两个古代王朝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分别主要是 ( ) A分封制和郡县制 B分封制和州县制C分封制和行省制 D郡县制和行省制 图1 图2 2秦朝郡县制适应了封建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最主要在于( )A 郡县官吏必须对上一级负责 B 郡县是地方行政管理机构C 郡县官吏与皇帝是臣与君的关系D郡县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其长官不能世袭3北宋初, 大将符彦卿驻军大名府,专

2、横一时, 目中无人。963年,太祖任命京官周渭为永济知县,周到任时,符彦卿到城外迎接,周渭却趾高气扬,仅在马上拱手作揖而已。对此情景,符彦卿心中不满但却无可奈何。其原因是( )A渭位居高官, 身份特殊 B节度使的权位在知县之下C地方节度使已被削夺兵权, 地方军、政、财权分离,彼此无隶属关系D地方行政长官由文官担任, 掌握地方军队将领的任免权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历史上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文明。结合相关知识回答48题。4下列有关中央政权与西南地区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秦始皇在西南地区设郡管辖B汉武帝封西南夷首领为王C元朝在西南地区设置省级行政机构 D明朝“改土归流”后,西南大部分地

3、区由“流官”直接管辖5可汗上书言:“昔为兄弟,今婿,半子也。陛下若患西戎,子请以兵除之。”对此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可汗是指回纥首领 B唐与之实行和亲政策C安史之乱期间,此少数民族曾出兵助唐平叛 D“患西戎 ”是匈奴南下侵扰6渤海政权仿照唐朝实行郡县制,农业采用中原先进技术。这种状况最能说明( )A渤海政权受中原封建文化影响较大B说明唐朝时大大加强了对渤海地区的管辖C与渤海政权的交流,大大促进了中原地区社会经济的进步D渤海政权在中外交流的过程中地位重要7下列中华文明成果中,最能体现各民族共同创造事实的是ABDC8辽夏金三个政权的相似点是 ( )受汉族文化影响 与宋有战有和 曾与北宋分立

4、 实行蕃汉分治A B C D9下列货币在我国古代具有开创性历史意义并影响深远的是( )秦半两钱 隋五铢钱开元通宝民国银元ABCD经济的发展应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利用自然为人类造福。回答1012题。1,3,510水利工具是农业进步的基础,与图1相比,图2工具的进步之处在于( )A促进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B既能灌溉又能排涝C灌溉时节省了人力 D能够利用水力鼓风冶铁11下列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都江堰很好地处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大型生态型水利工程。B荀子的主张“制天命而用之”不利于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C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农耕缩小,畜牧业扩展,有利于缓解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5、D唐诗“忆昨深山里,终朝看火耕”这一现象,对自然生态平衡产生了不利影响12经由中国西北的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的交通要道,它的兴衰发人深思。东汉以后,气候变干,阿尔金山诸小国相继沦为戈壁。河西走廊的一些地方曾经森林茂密,但唐宋以来大片森林遭到砍伐。居延海地区在汉、唐、西夏、元等朝代都是重要的农业垦殖区。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判断以下关于丝绸之路衰败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长期征战降雨减少,干旱化程度加剧农耕区域向北部边疆的扩展自然植被的大面积破坏ABCD诗歌折射出特定时代的历史内涵,是人们解读历史的途径之一。结合相关知识回答13-15题:13“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6、。王维诗中的“君”将前往( )A西域都护辖区 B安西都护府辖区 C瀚海都督府辖区 D渤海国14北宋时期一首诗写道:“万里耕桑富,中原气象豪。河淤开亿顷,海贡集千艘。”主要称赞王安石变法中的( )A农田水利法 B青苗法 C方田均税法 D募役法15古诗云:“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薰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作者抨击的这种历史现象,最终造成的结局是 ( ) A靖难之役 B靖康之变 C元灭南宋 D清军入关走向海洋,是一个国家发展、强大和开放的重要标志。回答1618题。16中国开始走向海洋的一个重要标志是( )A大秦王安敦派使者从海道来中国B张骞开通了通往西亚和欧洲的“丝绸之路”C汉武帝

7、时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D甘英出使大秦,到达波斯湾17反映了唐朝时期我国进一步走向海洋的史实有( )中国商船到达波斯湾唐朝高僧到印度研究佛学唐朝建造“海上霸王”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ABCD18中国古代对外交通经历了由西北陆路转向东南海路的过程,实现这一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 )A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稳定 B海上交通比陆上交通经济C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D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据此回答1921题。19唐朝与天竺(今印度)交往的突出特点是( )A天竺使者送来郁金香、菩提树 B以佛教为纽带C中国的十进位记数法传到天竺 D遣唐使在中印交流中作用显著20培根说,“印刷术、火药、指

8、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学派,没有一个显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指 ( ) A促进欧洲社会制度的转型 B奠定中国的世界文明古国地位C打破了世界各地区间的相对隔绝的状态D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21上网搜索古代中非交往史实,键入的有效“关键词”是( ) 杜环 非洲黑人陶俑郑和下西洋 史记 A B C D中国古代出现了许多各具时代特征的文化成就。回答2225题。22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历法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春秋时期,我国历法已经形成固定系统B西汉“大衍历”是世界第一部完整历书C唐朝“大衍历”标志着我

9、国古代历法体系成熟D元朝“授时历”的问世比现行公历早300年23以下对我国古代地理学方面取得成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汉张衡发明了世界上最早预测地震的仪器B西晋裴秀提出绘制地图的原则C唐朝的水经注是一部价值很高的综合性地理著作D明朝的徐光启绘制了坤舆万国全图24下列材料,最符合荀子对“天”(指自然界)的看法的是 ( ) A“万物出乎无有,有不能以有为有,必出乎无有”B“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C“天行有常(指客观规律),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D“天之高也,星辰之远也,苟求其故,千岁之日至(指冬至,夏至),可坐而致也” 25宋元时期我国商业和城市繁荣,在文学领域的表现有 (

10、 )诗歌的繁荣 词的繁荣 话本的发展 剧作家人才辈出A B C D 1,3,5二、非选择题(本大题4小题,第26题13分,27题12分,28题16分,29题9分,共50分)26(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图2 唐朝三省六部制示意图图1 秦朝中央行政系统示意图 材料一材料二 宋朝设官之制,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廷诸中外管库,悉隶三司。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四七官制总序材料三 “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

11、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皇明祖训请回答: (1)结合图1及所学知识概括秦朝中央行政系统中皇帝和丞相的关系。概述图2所示唐朝中枢权力机构的基本运作程序及其主要作用。(6分)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北宋初期宰相职权发生的具体变化。(2分) (3)概要指出材料三明太祖对设置丞相的看法及其相应采取的措施。(3分) (4)上述材料反映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分)27(12分)我国封建时代的选官和用人制度,要与当时社会经济政治力量的发展现状相适应。阅读下列材料:依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有关历代选官用人制度的问题: 材料一: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说:“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

12、,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材料二:顾炎武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材料三 1897年9月24日,贵州省学政严修上奏说:“词科之目,稽古(考究古籍)为荣(荣耀),而目前所须,则尤以通今(通晓现代)为切要。或周知天下郡国利病,或熟谙中外交涉事宜,或算学译学擅绝专门,或格致(格致之学,即自然科学)制造能创新法,或堪游历之选,或工测绘之长,统立经济之名,以别旧时之科举。”1,3,5光绪朝续东华录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唐朝与汉朝选官制度的区别,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3分) (2)运用

13、所学知识回答,顾炎武为什么提出了“八股之害,等于焚书”的观点?(3分) (3)材料三对选官制度提出了什么改革要求?说明了什么问题。(4分) (4)从以上沈既济、顾炎武和严修对科举制度的不同看法,你得出什么认识?(2分)28(16分)农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中国素有“农,天下之本”的古训。请认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7世纪中期,我国人口增长与耕地面积出现了什么现象?简析其原因。(3分) (2)简要说明18世纪我国人口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当时人口增长与耕地面积之间的比例关系怎样?为解决新增人口的口粮问题,采取了哪些方法? (7分) (3)我国封建社会中,国家

14、对农民人身控制的主要手段是什么?结合我国封建社会中后期赋役制度的重大变革,说明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是怎样逐步松弛的?(4分) (4)概括说明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产生的历史意义。(2分)29(9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汉书)记载:祁连山“在张掖、酒泉二界上,有松柏五木,荚水萆,冬温夏凉,宜畜牧。”匈奴歌谣称:“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繁殖)”。材料二 三国魏初年,仓慈任敦煌太守,“旧大族田地有余,而小民无立锥之土,慈皆随口割赋 (按人口分割土地给贫民耕种)”。 材料三 对来到敦煌的西城各族人,仓慈“皆劳(慰劳)之”;对想赴洛阳者,“为封(签发)过所 (通

15、行证)”,对在敦煌进行贸易者,由官方主持估价、交易,并“使吏民护送道路”;禁止当地豪族强买强卖。材料二、三据三国志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亡我祁连山”是由什么具体历史事件导致的?(2分)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两汉时期河西走廊社会经济的主要变化。(4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仓慈的做法起到了什么作用。(3分)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lC 2D 3C 4D 5D 6A 7B 8A 9B lOC 11B l2D 13B 14A l5C 16C 17C 18C l9B 2O A1,3,521A 22.B 23.B 24.C 25.B二、非

16、选择题(第26题13分,27题12分,28题16分,29题9分,共50分)26(1)关系:皇帝总揽一切大权;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2分)程序:中书省负责草拟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六部分别负责贯彻各种政令,处理日常事务。(2分)(如答到“皇帝居于权力中心”可加1分,但总分不超过该问分值)作用: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相互牵制监督,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和加强中央统治力量;宰相权力被一分为三,有利于加强皇权。(2分) (2)变化:在宰相之下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其行政权;设枢密使管理军事,分割其军权;设三司使管理财政收入,分割其财政权。宰相职权被一分为三,便于皇帝总揽大

17、权。(2分) (3)看法:设置丞相是造成权臣专权及国家政治动乱的根源。措施:废除丞相制度,把中央行政权分属六部,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3分) (4)特征:相权不断削弱并最终被废除,专制皇权不断强化。(2分)27(1)汉代主要由地方推选人才为官;唐代主要由中央用考试的方法选官。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3分) (2)明朝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推行八股取士,束缚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3分) (3)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设立与社会经济、政治、科技发展所需要的考试科目;取消八股取士。(2分)说明科举制度,已经不能适应近代化发展的需要,成为社会进步的障碍。(2分) (4)对同一问题,不同时代、

18、不同阶级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任何事物,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会对社会产生不同的作用。(2分)28(1)人口骤减,耕地面积缩小。(1分)原因:明朝后期社会黑暗,赋税沉重。天灾不断,明清之交长期战乱。(2分) (2)原因:清朝前朝统治者调整政策,重视农业;康熙。雍正时赋税政策的改革,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松弛。(2分)关系:人口增长过快,人均耕地占有量下降。(2分)解决办法:奖励垦荒,扩大耕地面积;利用不适宜生长稻麦的贫瘠土地,推广种植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实行精耕细作。(3分) (3)主要手段:国家建立户籍制度,对农民征收赋税、征发徭役。(1分)赋役制度的变革:唐朝实现两税法,规定按田亩和资产多少缴税,改变了以往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明朝实行一条鞭法,把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分摊在田亩上;清朝实行摊丁入亩,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废除了人头税。(3分) (4)促进了人口的流动和商品经济的发展。(1分)29(1)汉(武帝)派霍去病击匈奴,匈奴退出河西走廊。(2分) (2)由畜牧业转为农耕;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4分) (3)促进通商,保证丝绸之路畅通,有利于西域各族与内地的友好交流。(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