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三维设计》2017届高三历史一轮考点检测: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2279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维设计》2017届高三历史一轮考点检测: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三维设计》2017届高三历史一轮考点检测: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三维设计》2017届高三历史一轮考点检测: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三维设计》2017届高三历史一轮考点检测: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三维设计》2017届高三历史一轮考点检测: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三维设计》2017届高三历史一轮考点检测: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检测(二十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下图为20世纪50年代前中期中国对外贸易示意图。该图主要反映出中国()A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断绝了关系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认可C受西方遏制而实行“一边倒”政策D对国际贸易缺乏协调和合作解析:选C材料中对苏联贸易额占据主导,主要是新中国实行“一边倒”外交政策的结果,故C项正确。 2(2016惠州一模)下面材料为某次国际会议后发布的公报(部分),据此推断此次会议为()A万隆会议B日内瓦会议C巴黎和会 D雅尔塔会议解析:选A该公报内容符合1955年的万隆会议十项原则,故A项正确。 3(2016山西

2、高三联考)日内瓦会议后,中国停止“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在“必须走出去”方针的指导下,新中国相继提出了解决与邻国边界问题的政策、不干预亚洲非社会主义国家内部事务的政策等。新中国外交政策上的这一转变()A体现了革命性、内向性的特点B反映出革命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C摆脱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D坚持了传统外交的深层次连续性解析:选B材料反映出中国外交由革命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故B项正确。4中国在同西方国家建交问题上采取了一种特殊方式,即同外国“半建交”或称“建立半外交关系”,这具体表现在双方同意互派代办而非大使。“半外交关系”也属一种正式的外交关系,只是关系尚未完全“正常化”,有待最后完成正式建

3、交。这项举措在建国之初有助于()A改变半殖民地的地位 B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C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 D贯彻独立自主的方针解析:选C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面临着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外交封锁,中国在外交上的一系列创举意在冲破这种外交孤立,实现同西方国家的逐步正式建交,故C项正确。5越南胡志明主席曾发表文告说:“在会议上,由于我国代表团的斗争,由于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国代表团的帮助,我们取得了一个伟大的胜利,法国政府承认了我国的独立、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文告中的“这次会议”()A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B周恩来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取

4、得圆满成功D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解析:选D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主要讨论朝鲜半岛和印度支那和平问题,故D项正确。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是万隆会议,排除A项;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是万隆会议,排除C项;周恩来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的,排除B项。6中国人的政治智慧是无与伦比和无限美妙的。周恩来教会人类怎么为人处世;邓小平教会人类怎么解决恩怨情仇。符合材料主题的理论或政策分别是()A“求同存异”、四项基本原则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国两制”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5、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D“求同存异”、市场经济理论解析:选B依据材料中“周恩来教会人类怎么为人处世”说明不同制度国家之间可以和平共处,而“邓小平教会人类怎么解决恩怨情仇”是指解决历史恩怨中遗留问题的“一国两制”。故本题选择B项。7下面是历届联合国大会讨论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时支持中国票数增长表。据此,下列选项中分析最正确的是()年份195019561960196619701971票数102434475176A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力量增长B中国的综合国力日益上升C西方大国放弃了敌视中国的政策D中国在国际事务中主导作用增强解析:选A 支持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主要是新兴的第三世界国家,

6、表中信息体现了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力量增长,故A项正确;B项与题意不符,排除;当时西方大国并没有放弃敌视中国的政策,故C项错误;D项与史实不符,错误。8(2016皖南八校联考)1964年,美国中情局一份报告称,不发达国家从美国获得技术人员,“要等上一年,甚至永远也等不到”,从苏联获得则“需要六个月到一年”,从共产党中国获得只“需要四十五天”。据此可知当时()A和平共处得到广泛认同B美国企图以技术进行殖民C中苏关系处于紧张状态D中国积极援助不发达国家解析:选D通过材料可以看出在技术上中国积极援助不发达国家,故D项正确。 9(2016武汉调研)出于对美国总统福特对苏联态度缓和的不满,1976年,毛泽东

7、邀请因“水门事件”辞职的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第二次访华。这一事件()A结束了中美长期对峙的局面B反映了美国对华政策的转变C推动了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D导致中苏关系进一步的恶化解析:选C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毛泽东邀请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第二次访华,推动了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故C项正确。101980年中美达成协议:由美方提供设备、由中方技术人员操作,在中国新疆的奇台和库尔勒建立监测苏联核武器和导弹试验的监测站,所获情报中美共享。这段材料可以用来佐证()A中美已结成军事同盟B中美已妥善解决意识形态的分歧C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D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已初见成效解析:选C在改革开

8、放新时期,我国奉行不结盟政策,故A项错误;B项同中美关系现实不符,错误;C项符合国际关系的普遍原理与外交现实,正确;D项和题干不构成逻辑关系,错误。11(2016湖北百校大联盟联考)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的讲话中指出:“各国应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手段而不是用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战争和对抗无法根本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难题,通过强化军事优势无法带来世界的和平稳定。”材料反映出()A中国将放弃用武力维护世界和平B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中坚力量C淡化意识形态成为中国外交重点D中国将继续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解析:选D根据题干中“坚持用和平手段”带来世界的和平稳定,说明新中国继续走和平发展道路,故

9、D项正确。12(2016皖南八校联考)邓小平曾说:“我们在国际事务中起的作用的大小,要看我们自己经济建设成就的大小。”这表明()A国家力量决定外交政策 B经济发展影响国家外交C突破外交封锁十分必要 D外交政策应当适时调整解析:选B材料中邓小平的意思是经济建设成就的大小会影响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即经济发展影响国家外交,故B项正确。二、非选择题(第13题28分,第14题12分,共40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周恩来说:“解决中缅边界问题应该加快步伐了。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当然不扩张,但人家不信。一些亚洲国家很担心,认为大国必然扩张。所以要用实际的行动使他们慢慢相信,争取和平共处,在10

10、年内要努力解决同邻国的边界问题,先从缅甸开始,陆续解决,解决后他们就放心了。”宋凤英周恩来与中缅边界谈判材料二1955年亚非会议(周恩来)提出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大家共同遵守的原则,当有的代表认为和平共处是共产党的名词时,他当即改用联合国宪章中“和平相处”的提法他表示:“五项原则的写法可以加以修改,数目也可以增减,因为我们所寻求的是把我们共同的愿望肯定下来,以利于保障集体和平。”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周恩来的多方协调,会议终于达成了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扩展起来的“亚非会议十项原则”。徐海滨周恩来外交思想材料三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和对外政策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双方同意,各国不论社会制度如何,

11、都应根据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侵犯别国、不干涉别国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国际争端应在此基础上予以解决,而不诉诸武力和武力威胁。美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准备在他们的相互关系中实行这些原则。中美联合公报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解决中缅边界问题,20世纪50年代初周恩来提出了什么主张,该问题的解决对新中国外交有何重要意义?(8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亚非会议上各国最终接受周恩来建议的原因。“亚非会议十项原则”标志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了怎样的新发展。(10分)(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中美双方在中美联合公报中达成了什么共识?结合所学知识,分

12、析该公报的颁布对双方关系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6分)(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髓。(4分)解析:第(1)问,从“20世纪50年代”入手,回忆教材知识可判断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回忆基础知识回答“意义”。第(2)问,回忆教材知识,从亚非各国人民的愿望、“求同存异”方针等角度回答“原因”;新发展是指该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第(3)问,从材料中“双方同意,各国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应根据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侵犯别国、不干涉别国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可知中美双方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处理双方关系;联系教材知识回答第二小问。第(

13、4)问,综合材料信息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髓是主权平等。答案:(1)主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意义:有利于消除周边国家的疑虑;为新中国创造和平的外交环境;为解决新中国与邻国的边界问题奠定基础。(2)原因:亚非各国保障和平的愿望;中国“求同存异”外交方针的提出;周恩来的个人因素。发展: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3)共识: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处理双方关系。影响:中美双方结束对抗;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4)精髓:主权平等。14(2016全国名校大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改革开放,国内学术界基本上还没有开展对新中国外交史的研究。改革开放以后

14、,中外关系史研究工作重新启动,并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呈现出蓬勃发展、丰富多彩的局面。要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当代中国外交,选取适当的研究方法和角度无疑是重要的。大致来看,国内开展的中国外交研究工作有三种比较常用的方法,一是事件描述,二是现象归纳,三是外交政策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对于“冷战”时期中国外交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其间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研究成果的理论色彩和思辩性不够,外交档案和文献的开放严重不足,研究状况的不平衡及研究的重复等等。 摘编自马荣久“冷战”时期中国外交研究综述 据新中国外交史的相关史实,对新中国外交史的研究方法及其努力方向进行探讨。(12分)(说明:研究方

15、法探讨的角度可一种或多种,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解析:对研究方法进行探讨,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国内开展的中国外交研究工作有三种比较常用的方法,一是事件描述,二是现象归纳,三是外交政策分析。选其中一种方法,从这些方法的内容、评价等方面分析作答即可;对努力方向进行探讨,根据材料中“研究成果的理论色彩和思辩性不够,外交档案和文献的开放严重不足,研究状况的不平衡及研究的重复等等”所体现出的现有研究方法的不足之处来分析作答即可。 答案:示例: 方法一:“事件描述法”,这是研究中国外交的基础环节,是对历史事件尽量客观和准确的描述,努力做到还历史以原貌。比如,中苏关系由同盟到对抗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国抗美援朝的有关情况,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的历史过程,等等。 方法二:“现象归纳法”,是对一系列个别的外交现象和事实的梳理、总结和推理,从而得到普遍性的规律,这是史学认识上的进一步升华。如对新中国头几年外交进行梳理,可发现具有三大特征“革命性”“内向性”和“过渡性”,等等。这种研究方法,有助于人们从全局高度相对完整地把握问题,从而更加深入和准确地认识、解释历史研究对象。努力方向:加强理论指导,注重研究方法;拓宽研究范围和视野,综合运用多边档案和资料;加强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和对话。(言之成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