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陆良县2019届高三毕业班第二次适应性考试文科综合试题卷(考试时间:150分钟;全卷满分:300分)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卷上。2. 回答第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3. 回答第卷时,使用碳素笔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作答,写在试题卷上无效。4. 考试结束,上交答题卷。第卷(140分)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图是北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2、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 图中气压带控制地区的降水类型主要为( )A. 锋面雨B. 对流雨C. 地形雨D. 台风雨2. 受和交替控制的地区,其降水的季节变化状况是( )A. 夏季多雨B. 冬季多雨C. 全年多雨D. 全年少雨【答案】1. B 2. B【解析】【1题详解】读图分析,气压带为赤道低气压带,终年盛行上升气流,在其控制下的降水类型为对流雨,B正确; 锋面雨是由冷暖气团相遇形成锋面形成的,A错;地形雨是由于气团在前进过程中受山体阻挡随地形抬升而形成的,C错;台风雨是台风活动带来的降水类型,D错。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气候特征的判读:位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西风带,受两者交替控制形成的气
3、候类型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故选B。下图为甲地区农业土地利用变迁过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 甲地区可能位于( )A. 中国南方B. 欧洲西部C. 澳大利亚中部D. 美国中部4. 导致图示土地利用方式变迁的最重要影响因素是( )A. 国家政策的改变B. 新作物品种的引进C. 市场需求的改变D. 种植技术的提高【答案】3. A 4. C【解析】【3题详解】由图可知水稻种植区主要位于亚洲的季风区,再根据甘蔗主要种植的热带地区,综合分析甲区最可能为我国南方季风气候区,A正确;欧洲西部由于纬度高,热量不足,不适宜水稻和甘蔗的种植,B错;澳大利亚中部由于气候干旱,发展大牧场放牧业,C
4、错;美国中部中央大平原种植小麦和玉米,D错,故选A。4题详解】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又由第一I阶段发展到第II阶段时,农业生产以蔬菜和花卉、甘蔗为主,而蔬菜和花卉、甘蔗主要是面向市场的农产品,说明市场是导致图中农业生产变化的最主要因素。C正确。读“板块构造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5. 关于图中A和B的叙述,正确的是( )A. B为海沟,为板块的生长边界B. B为海岭,为板块的消亡边界C. A为海岭,为板块的生长边界D. A为海沟,为板块的消亡边界6. 与图中虚线圈内所示的板块边界和地貌情形极为相似的是( )A. 安第斯山脉B. 日本列岛C. 冰岛D. 非洲东部【答案】5. C 6. B【
5、解析】【5题详解】本题考查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一些断裂构造带,如海岭(板块张裂的生长边界处)、海沟(板块碰撞挤压的消亡边界处)等分割成许多单元,叫做板块。据此判断:B为海沟,为板块的消亡边界;A为海岭,大洋中脊,为板块的生长边界,C正确。【6题详解】图中虚线圈内所示的为陆洋板块碰撞挤压的消亡边界处,大洋板块因位置较低,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往往形成海沟;大陆板块受挤压上拱,隆起成岛弧和海岸山脉。安第斯山脉的形成为美洲板块和南极洲陆陆板块碰撞挤压所形成A错误,冰岛位于美洲板块和亚欧板块张裂处所形成C错误。非洲东部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D错;日
6、本列岛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的消亡边界处,形成的岛弧链,故B正确。下图为我国东北部及周边地区2016年8月6日20时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7. 图中甲、乙、丙、丁四地风力最大的是( )A. 甲B. 乙C. 丙D. 丁8. 图示时刻( )A. 甲地天气晴朗B. 乙地正遭受寒潮影响C. 丙地阴雨绵绵D. 丁地锋面正向西移动【答案】7. D 8. A【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等压线图的判读,在同一幅等压线图中,由于等值距相同,则等压线越密集,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就越大,据图分析,图中丁地等压线最密集,因此风力最大,D正确。【8题详解】本题考查等压线图中天气特征的判读:
7、甲地和丙地位于高压脊附近,晴天多,A正确,C错误;乙地位于低压中心,气温较高,B错;根据图示高压和低压的位置来看,锋面向东部或东南部移动,D错,故选A。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2003年,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 与景德镇相比,20世纪80年代佛山瓷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 市场广阔B. 生产技术先进C. 劳动力素质高D. 原材料充足10. 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
8、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佛山( )A. 市场需求减小B. 原材料枯竭C. 产业结构调整D. 企业竞争加剧11. 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A. 产业基础好B. 劳动力成本低C. 资金充足D. 交通运输便捷【答案】9. B 10. C 11. A【解析】【9题详解】由材料“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正值改革开放时期,佛山市得益于国家政策支持而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使得其陶瓷产业迅速发展,市场、原料及劳动力均不是佛山陶瓷产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从材料信息亦无法获知,故答案为B。【10题详解】由材料“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
9、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可知其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在于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区划功能的调整即产业结构的调整,其他各项材料均未提及,C正确,ABD错误。故选C。【11题详解】景德镇为我国“瓷都”,陶瓷业发展历史悠久,产业基础良好,这是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A正确;景德镇的资金与交通均比不上佛山,CD错误;比景德镇劳动力成本低的地区有很多,劳动力成本低不是陶瓷转移的主要原因,B错误。故选A。第卷( 160分)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2题4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需求做答。使用碳素笔在答题卷相应位置
10、作答。12.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我国某地区略图。材料二 “丝绸之路”上三个重要城市的经济数据(1)结合材料一推测渭河平原的地质构造,并简述判断的理由。(2)在泾河与渭河的交汇处,有一个著名的景点“泾渭分明”,泾渭两河的清浊比较在历史与现状中有着截然不同的说法。根据材料一,试推断,历史上和目前泾河和渭河含沙量对比的变化,并说明发生该变化的主要原因。(3)近年,西安建立了“国际港务区”,实施综合保税制度,运营国际货运列车,力图重新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根据材料,试分析西安发展物流业的优势条件。【答案】(1)断层,岩块下沉。判断理由:渭河平原南侧为高大的山地,渭河南侧无(少)支流注入
11、。(2)历史上泾河含沙量大于渭河,目前泾河含沙量变小,而渭河含沙量变大。原因:历史上泾河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含沙量较大;目前随着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有效推进,泾河含沙量在减小,而渭河沿岸随着人口、城市的增多,人类活动加剧水土流失,含沙量增大。(3)西安是我国西部的大城市,工农业较发达;有铁路线经过,交通便利,是重要的货物集散地;第三产业发达,劳动力充足,素质较高,技术水平较高;政策支持等;(能够结合材料找出得分点,言之有理,任答五方面)【解析】【详解】(1)结合材料分析,渭河平原的地质构造为断层;在地质运动过程中,由于挤压,山体发生断层,渭河平原南侧抬升形成高大山体,渭河平原下降形成凹
12、陷平原;且从河流分布来看,渭河平原北部河流较多,南部支流较少,据此判断为断层。(2)本题考查影响河流含沙量变化的因素。从图中可以看出,泾河流经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历史上泾河含沙量大;而渭河流经关中平原,植被较好,历史上含沙量较小,两河交汇处形成“泾渭分明”的景观。随着关中平原人口增加,植被破坏严重,使该流域水土流失加剧,渭河含沙量逐渐增加。 (3)物流业发展条件和区域地理位置有关,西安是我国西部的大城市,是货物的重要集散地;物流业的发展主要依靠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西安有铁路线经过,便于对外联系;从材料中信息可以推测出,西安发展物流业还有政策的支持。13.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图。读图
13、完成下列要求。(1)据图示信息,总结该区域地势特征,并说明判断的理由。(2)根据上图中A和B地气温年变化图,找出两地气温年变化的差异并说明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3)据图中信息分析该区域聚落的主要分布特征,并简要说明产生该种分布特征主要的自然原因。【答案】(1)地势特征:中部高,东南部、西北部低。理由:该区域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向西北部和东南部流出。(2)差异:A地全年气温都低于B地,且A地的气温年较差大于B地(A地气温的季节变化大于B地)原因:B地纬度低于A地,且海拔高于A地,且受寒冷偏北风影响程度小于A地,所以B地全年气温较高,气温年较差较小,四季如春。(3)分布特征:聚落分布分散,中部少,
14、东南部和西北部较多,其中东南部最多,且等级高的聚落多;多沿河流分布。原因:该区域地形差异大,中部为高原高山,少聚落分布;西北部深处内陆,降水稀少,且纬度较高,聚落较少,特别是高等级聚落少;东南部纬度较低,地形相对平坦,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较大,降水较多,聚落分布多,且高等级聚落多;河流沿岸水源较充足,地形相对平坦,土壤肥沃。(主要得分点为三个角度:地形、气候或降水、河流或水源;每个角度2分,学生从三个角度内任选两个角度作答即可)【解析】【详解】(1)本题考查地势特征的判读:据图分析,图中河流由中部向东南部、西北部流出,据此判断该区域地势特征为中部高,西北部和东南部较低;(2)本题考查气候特征的描
15、述及原因分析:据图分析A地年平均气温低于B地,A地年较差大于B地。原因从纬度、大气环流、地形等角度进行分析,从纬度、地形分析,据图B地纬度低于A地,气温较A地高,B地海拔高于A地,B地气温变化较A地小;从大气环流来看,A地纬度高,且位于中亚地区,受冬季风影响强,冬季气温较低,B地受冬季风影响弱,气温较高。请考生在第42、43两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卷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14.【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医疗旅游,是将旅游和健康服务结合起来的一种旅游形式。海南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有利于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海南
16、医疗旅游前景不错,但目前没有一个独立纯粹和医疗机构合作发展医疗旅游的项目,基础太差,行业投入不足,在养生保健医疗旅游方面的服务远远不够。2013年博鳌亚洲论坛上,海南省委常委姜斯宪正式发布了海南将在博鳌乐城设立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的消息。评价海南发展医疗旅游的区位条件。【答案】有利条件:海南属于热带海岛,具有优美的气候和自然环境,特别是冬季气候温暖湿润,能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具有丰富、优质的生物资源;中国具有悠久的以保健治疗为核心的中医传统;国际上和国内对健康的关注提升,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提升,消费水平较高,市场广阔;交通便利;国家政策的支持等。(言之有理即可给分,每点2分,
17、任答三方面即可)不利条件:基础设施落后,行业投入不足,意识落后;地区接待服务水平低下等。(言之有理即可给分,每点2分,任答两方面即可)【解析】【详解】该题考查以海南为背景,考查旅游开发条件的评价,考查学生综合调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从有利于不利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海南设立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有利的自然条件有:海南纬度低,冬季气候温和湿润,环境质量好,有利于疾病康复。社会经济条件有:海南省旅游业发达,先行区设立有国家政策支持,地理位置临近会展中心,交通通达度高开发条件优越;市场广阔,需求量大;国家政策的支持等。不利条件:结合材料,目前没有一个独立纯粹和医疗机构合作发展医疗旅游的项目,基础太差
18、,行业投入不足,在养生保健医疗旅游方面的服务远远不够,说明目前海南基础设施落后,旅游接待能力不足等。【点睛】从地理位置出发评价旅游开发条件,内容包括:旅游资源游览价值高或低,旅游资源丰富程度,客源市场近或远,地区接待能力大小或强弱,交通通达性高或低,基础设施是否完善,环境承载力。15.【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土壤是农药在环境中的“贮藏库”与“集散地”,施入农田的农药80一90残留于土壤中。农药对土壤的污染,与农药的基本理化性质、施药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以及施药地区农药使用的历史等密切相关。下图为农药对土境的污染示意图。(1)结合材料,指出农药污染是如何影响人体健康的。
19、(2)列举防治农药对土壤污染的主要措施。【答案】(1)农药喷洒过程中扩散到大气中,被人呼吸进入人体;农药沉降到水体中,人饮用了被污染的水,从而农药进入人体;残留在作物中的农药,随着食物的加工和食用,进入人体。(2)减少有害农药的使用,多使用生物方法控制农业病害;多使用低残留易降解的农药。(言之有理即可给分,任答两方面即可)【解析】【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对逻辑图示信息的判读能力,结合材料和图示分析,农药使用后,大部分农药进入土壤中,对土壤造成污染;一部分农药在喷洒过程中进入大气,随雨水降落后进入土壤和水体中,人类饮用了被污染的水体,危害人体健康;一部分农药残留在作物中,随着事物进入人体,进一步危害人体健康。(2)本题考查减少农药的防治措施,言之有理即可,见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