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材分析:本文题目虽然是故事,但细读之,可以发现,除了故事之外,还有听故事后的感想。也就是说:文章有两方面内容:一:盛老师讲故事。二、学生们谈感想。课文通过盛老师给同学们讲了个故事,并引导学生交流听后的感想,说明做事应把握好机会,如果陷入无休止的争论,必将贻误时机而一事无成。对教材进行了简单的思考:感觉有这样几个问题需要确定:一、本文教学的重点、难点:我认为课文的第3自然段,即兄弟之间的争论是朗读教学的重点。那么课堂上,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对话?应该是教师要着重考虑的。二、第二部分的内容,简单地说是盛老师的学生说出来的,作为老师,我们能否抛开盛老师学生的感想,给我们的学生留有独立感想的余地?三、语
2、文教学,读和写是根本,读,学生会了;那对于本课,可否指导学生写点什么?来源:Zxxk四、鹬蚌相争是一篇寓言故事,其寓意不在表面,需要通过抓住重点词句通过朗读来理解和感悟寓意。而争论的故事是一篇富有哲理的课文。文章已经借学生的口,说出了道理做什么事情都要抓住时机,不要用无谓的争论浪费时间。这样的课文,教学时既要注意读的量,也要注意读的质。要让学生明确的。这样,学生也就能很好地理解“赞许”的意思,以及盛老师为什么向同学们投去赞许的目光了。教学设想:一、带着问题走进文本如谁和谁争论?争论什么?为什么争论?争论的结果怎样?然后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二、角色扮演朗读 深入文本本篇课
3、文在写兄弟俩的争论时我们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读课文的形式,重点指导学生的语气,如:读出“不以为然”“大声争辩”“很不服气”的语气,还可以鼓励学生配合自己的一些动作,让学生对文本有个深入的理解。三、自由表达谈感想,走出文本课文的最后应该引导学生体会省略号的作用,让学生自由发言,还可以说说自己的感想体会,以补充省略号的内容。这样做,让学生不拘泥于文本,从而超越文本。教学过程:课前谈话 1、老师先进行自我介绍2、学生进行自我介绍(1)学生介绍自己(2)一、导入1、同学们喜欢听笑话吗?2、这个笑话出自一本清代的书笑林广记3、这个故事就是什么叫“争论”(1)学生回答,老师点评4、看到这样一个题目,你们有什么
4、问题要问吗?(教师在课题上板书:“?”)(1)学生说:为什么要争论?(2)学生说:谁和谁在争论?(3)学生说:争论的结果是什么?(4)学生说:了解了争论原因5、教师语言小结二、新授1、老师开始讲故事,一边说一边播放图片。(声情并茂)课件逐渐出现一些关键词语:充饥烤煮争辩烟熏火燎不以为然争辩争论不休2、同学们,如果是你,你愿意怎样吃呢?(1)学生说:靠着吃(2)看看“烤”(3)体会“皮香肉嫩”(4)如果烤得过了头?(5)就是“燎”的意思(6)我们再看看“熏”这个字,看看下面的部分,谈谈大家的了解。(7)再读这个词语。(8)看来烤有优点,也有缺点。3、同学们,你们还有什么不同的意见吗?你们还准备怎
5、样吃?(1)学生说(2)让我们来看看这个“煮”字,旁边的图也是一种(3)让我们来看看这个字:“剖”(4)老师说:有个人说了主意,一人一半吃。来源:学|科|网Z|X|X|K(5)但是,当4、老师的问题讲完了,你们的问题解决了吗?(1)学生说:我知道他们争论的原因。(板书:射雁充饥)(2)学生说:我知道了结果,他们不再争论了。老师说:“这是真正的结果吗?”学生补充:大雁飞得无影无踪。(板书:无影无踪)(3)学生说:他们争论个不停。(教师板书:争论不休)(4)“休”的意思有三个,你们选哪一个?(5)争论不休是因为他们认为对方说得不对,屏幕上的哪一个词语是这个意思呢?“然”有5、朗读生字新词。(1)学
6、生读“一个字”的,然后齐读。(2)(3)四个字的,要把词语的意思读出来。来源:Z,xx,k学生读:烟熏火燎、皮香肉嫩、不以为然、争论不休、两全其美。6、好词语藏在好故事里,好故事藏在我们的语文书里。(1)出示学一学的要求(2)指名读A:读准生字词,读通课文,在每个自然段前标上序号。B:读后思考:课文的那几个自然段写了老师讲故事?除此之外还写了什么?(3)学生读7、读一读生字词(1)出示生字词,学生开火车读来源:(2)齐读(3)填一填,学生指名说。8、课文共有多少自然段(1)学生意见不统一(2)出示:“”(两个省略号)表示整段的文章或者诗行的省略。(3)老师讲的故事,是哪几个自然段写的呢?(4)
7、出示25自然段。这几个自然段都是有上引号,下引号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这里只有上引号,没有下引号呢?学生说:整个故事讲完了,才要标一个下引号。(5)这个故事是谁讲的?第几自然段提到的?这15自然段合在一起就是(6)除了盛老师给我们讲的故事,还讲了什么呢?(还有同学发表的感想)(7)课文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老师讲故事,第二部分是同学发表的感想。板块清楚,表达得很清楚。9、老师引读课文(1)看屏幕读哥哥的意见是(学生说:煮着吃)指导朗读“煮”(2)弟弟说指导朗读。“烤”(3)师:弟弟的话还可以这样说,为什么他要这样说呢?指名说指名读齐读。(4)这句话的意思是而且“烤”是唯一的好办法。老师说:“只有”和“才”常常联系在一起表示唯一的好办法,所以要把这样的感觉读出来。(5)齐读第一轮的对话。10、哥哥不以为然大声争辩。(1)指名读(2)哥哥反对弟弟的原因是(3)哥哥为了表示反对,也用了一句“反问句”。(4)再指名读(5)弟弟不服气了,你来读。(教师出示)来源:Zxxk弟弟的理由是(因为我曾经吃过烤鸭,而鸭的味道)谁来振振有词地把弟弟意见表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