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八单元 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22170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72 大小:2.6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八单元 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八单元 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八单元 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八单元 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八单元 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八单元 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八单元 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八单元 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7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八单元 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7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八单元 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7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八单元 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7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八单元 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7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八单元 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7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八单元 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7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八单元 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7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八单元 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7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八单元 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7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八单元 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7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八单元 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7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八单元 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7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八单元 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7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八单元 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7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八单元 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7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八单元 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7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八单元 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7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八单元 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7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八单元 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7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八单元 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8页
第28页 / 共7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八单元 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9页
第29页 / 共7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八单元 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0页
第30页 / 共7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八单元 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1页
第31页 / 共7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八单元 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2页
第32页 / 共7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八单元 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3页
第33页 / 共7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八单元 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4页
第34页 / 共7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八单元 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5页
第35页 / 共7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八单元 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6页
第36页 / 共7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八单元 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7页
第37页 / 共7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八单元 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8页
第38页 / 共7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八单元 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9页
第39页 / 共7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八单元 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0页
第40页 / 共7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八单元 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1页
第41页 / 共7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八单元 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2页
第42页 / 共7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八单元 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3页
第43页 / 共7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八单元 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4页
第44页 / 共7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八单元 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5页
第45页 / 共7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八单元 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6页
第46页 / 共7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八单元 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7页
第47页 / 共7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八单元 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8页
第48页 / 共7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八单元 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9页
第49页 / 共7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八单元 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0页
第50页 / 共7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八单元 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1页
第51页 / 共7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八单元 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2页
第52页 / 共7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八单元 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3页
第53页 / 共7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八单元 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4页
第54页 / 共7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八单元 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5页
第55页 / 共7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八单元 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6页
第56页 / 共7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八单元 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7页
第57页 / 共7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八单元 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8页
第58页 / 共7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八单元 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9页
第59页 / 共7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八单元 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0页
第60页 / 共7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八单元 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1页
第61页 / 共7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八单元 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2页
第62页 / 共7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八单元 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3页
第63页 / 共7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八单元 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4页
第64页 / 共7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八单元 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5页
第65页 / 共7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八单元 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6页
第66页 / 共7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八单元 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7页
第67页 / 共7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八单元 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8页
第68页 / 共7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八单元 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9页
第69页 / 共7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八单元 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0页
第70页 / 共7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八单元 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1页
第71页 / 共7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教师用书:第三部分 第八单元 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2页
第72页 / 共72页
亲,该文档总共7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古代世界西方文明的摇篮古代希腊、罗马泽被后世的政治文化遗产 (对应学生用书P147)在古代希腊,以雅典为代表的奴隶制民主政治保证了公民一定程度的自由,为精神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使古代希腊在众多文化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与希腊人相比,罗马人较为注重实际,崇尚秩序。在扩张征服和统治帝国的过程中,他们发展出体系宏大而缜密的罗马法律。曾在地中海世界各领风骚、交相辉映的古代希腊、罗马文明,为人类的政治文明留下了宝贵遗产。时间政治领域经济领域文化领域古代希腊(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4世纪)希腊城邦,小国寡民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雅典民主政治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民主进入“黄金时代”天

2、然良港众多,航海和海外贸易的条件得天独厚工商业发达手工业和农业与市场联系紧密智者学派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究的主题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古代罗马(公元前6世纪公元6世纪)十二铜表法制定,罗马成文法诞生罗马共和国时期,以公民法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罗马帝国时期使用万民法,6世纪,汇编成民法大全,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古代罗马不断扩张,版图拓展,国际交往扩大,商品经济和贸易发展古代罗马贸易、高利贷等引发众多经济和民事纠纷古代罗马建筑成就突出罗马法精神中的自然法精神、私法精神和人文精神是古代罗马的重要思想成就近代世界一、工场手工业

3、时期的西方文明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世界连成一体从新航路的开辟到工业革命前是资本主义的兴起阶段,资产阶级开始按照自己的要求改造世界。资产阶级逐渐建立起代议制民主政治,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资产阶级将自己的活动范围向世界拓展,开辟了新航路,并向世界各地殖民扩张,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高举人文主义的大旗,起到了思想解放作用,推动了欧洲近代社会的发展。阶段时间政治领域经济领域文化领域工场手工业阶段1418世纪英、美率先确立民主政治制度;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联邦政府建立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三角贸易、世界

4、市场开始形成、圈地运动、重商主义文艺复兴运动是近代人文主义兴起的标志,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宗教改革借助改革教会的形式反对天主教神学的精神桎梏,标志着人文主义的发展;启蒙运动以弘扬理性主义为核心,标志着人文主义精神的成熟二、工业革命时代的西方文明文明多样性,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初步确立;社会主义运动兴起,大大推动了人类的民主化进程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完善。两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将人类历史推进到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文学艺术作品生动展现了这一时

5、期的资本主义社会风貌。阶段时间政治领域经济领域文化领域工业革命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期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德国统一、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将人类历史推进到蒸汽时代,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蒸汽机、火车、轮船的发明使用,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马克思主义诞生,国际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科技文化出现了新的成就,达尔文进化论、浪漫主义文学艺术、现实主义文学艺术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布尔什维克党建立、十月革命、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第二次工业革命将人类历史推进到电气时代,垄断组织、世界市场完全形成、汽车、电影列宁主

6、义、量子论、印象主义画派、现代立体画派现代世界一、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世界文明现代化模式的探索十月革命打破了帝国主义国家统一世界的局面,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深刻地震撼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为两种社会制度的长期对立斗争拉开了序幕。一战后到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前,资本主义世界的基本特点是暂时的调整和相对稳定的发展。19291933年,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造成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不平衡性发展,出现了大危机、大动荡、大调整。阶段时间政治领域经济领域文化领域两次世界大战之间19141945年十月革命胜利,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诞生,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

7、了一个缺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科技上:相对论诞生、量子力学建立文艺上:现代主义文学、现代主义艺术兴起二、二战后的世界文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政治格局演变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从1945年至今是革命与战争逐渐转向争取和平与发展的阶段。政治上,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冷战共处,社会主义经历了迅速发展和重大挫折,两极格局下出现了多极化趋势。经济上,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探索有成功也有失误,并出现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双重趋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同时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许多新

8、的变化。科技上,第三次科技革命如火如荼。文化上,现代主义文学和艺术兴盛,突出表现了生产力高度发达背景下人类的精神空虚和迷茫。阶段时间政治领域经济领域文化领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战后初期到50年代美苏“冷战”、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和华约、德国分裂、朝鲜战争布雷顿森林体系、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赫鲁晓夫改革现代主义文学兴盛,影视艺术发展迅速20世纪6070年代越南战争、古巴导弹危机、不结盟运动兴起欧共体成立、日本崛起、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现象互联网20世纪80年代至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和平与动荡并存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欧

9、盟和欧元的诞生、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戈尔巴乔夫改革、世界贸易组织第三次科技革命第八单元 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一、古代希腊、罗马二、西方代议制的建立及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梭伦改革奠定了基石,克利斯提尼改革正式确立,伯利克里改革把雅典的奴隶主民主政治推向鼎盛时代。罗马法经历了从习惯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的发展完善过程,对其统治起到有力的维系作用,对欧美法律的发展以及民主进程影响深远。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是在议会与王权的斗争中逐渐形成的;美国独立后,通过1787年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和联邦制度;德国在19世纪后期制定了宪法,走上了民主道路。至此,资本主

10、义代议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19世纪中期马克思主义诞生,国际工人运动开始蓬勃兴起。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呈现出从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的基本趋势。第36课时雅典民主政治理知识体系明课时精要在古代君主专制盛行的情况下,雅典民主政治开历史上民主政治之先河,其创立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对西方民主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被恩格斯称为“最纯粹、最典型的国家形态”。这种先进的古代政治制度,为公民创造了广泛的参政机会,激发了公民的自由、开拓精神,推动了雅典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是历史性的进步。1形成条件(1)地理条件:海岸线曲折,天然良港众多,海岛星罗棋布;山岭纵横,河流交错。(2)经济条件:海外贸易和工商业发达

11、。(3)政治条件:实行城邦制度。特征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性质具有共同血缘和地域的公民团体影响公民能直接参与城邦政治,更积极地追求民主权利(4)人文条件: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平等互利的观念和较高的公民素质。(5)客观条件:靠近古埃及文明和两河流域文明,便于从亚非文明中汲取营养。2发展历程阶段时间人物改革内容意义奠基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根据财产多寡,将公民分为四个等级;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建立四百人议事会;建立公民陪审法庭;废除债务奴隶制等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确立公元前6世纪末克利斯提尼建立十个地区部落;设立五百人议事会;组成十将军委员会;继续

12、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实行陶片放逐法等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雅典的民主政治确立起来顶峰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所有成年男性公民可以担任几乎一切官职;五百人议事会的职能进一步扩大;陪审法庭成为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向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等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这一时期被称为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3.主要职能部门公民大会城邦的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内政、外交、战争、和平等一切国家大事五百人议事会其职责是处理公民大会闭会期间的日常事务,召集公民大会,监督官员,落实大会决议等公民陪审法庭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审理各类重要案件,监督公职人员,制定法律十将军委员

13、会雅典的最高军事机构,统率军队,参与政治4历史评价 (1)进步性 雅典民主提供了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了民主运作的新方式,对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有着深远的影响,成为西方政治文明的源头。民主氛围创造的空间,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民主制重视全体公民的个体自由和责任感,铸就了雅典人民渴求知识、乐于探究的民族性格,使古代希腊在文化领域取得众多辉煌成就。(2)局限性 民主性质的原始性:雅典民主仅是一种原始的直接民主形式,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民主范围的狭隘性:雅典民主只是本邦“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在民主范围上非常有限。它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的,是少数奴隶主的民主,广大

14、的奴隶、外邦移民、妇女和儿童根本没有公民权和政治权利。实质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的民主。运作方式的随意性:抽签选举、轮流执政,易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雅典民主政治既是伟大文明的催化剂,又是维护社会不公的一种暴力机器。1新全球史写道:“为了确保贵族不破坏他的改革,梭伦为平民提供在雅典政府的席位,他放开城邦议事会的任职资格,不再考虑公民的出身和血缘,那些富裕到有闲暇投入公共事务的人都可以进入议事会。”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吸收平民参政,有利于推动改革进程 B议事会的任职资格开始不受财产限制 C雅典贵族和平民的地位日趋平等 D议事会开始成为城邦最高权力机关 解析:选

15、A题干材料所述是梭伦执政时期改革内容财产等级制。财产等级制可以使富有的平民有机会进入议事会,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所以本题答案选A项。B项错误,议事会的任职资格是受财产限制的;C项不符合史实;D项材料没有体现,且不符合史实。 2恩格斯在分析古代某一事件产生的影响时说:“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所赖以建立的阶级对立,已经不再是贵族和平民之间的对立,而是奴隶和自由民之间的对立,被保护民和公民之间的对立了。”恩格斯分析的状况首先出现在 ()A梭伦改革后的雅典B克利斯提尼改革后的雅典 C伯利克里改革后的雅典 D商鞅变法后的秦国 解析:选B本题通过材料逆向考查历史时间信息。梭伦改革只是动摇了贵族的特权,

16、并没有消除贵族和平民之间的对立,A项不正确;克利斯提尼改革基本铲除了贵族的特权,确立了雅典的公民政治,因此改革后的雅典已经不再是贵族和平民之间的对立,B项正确;由“首先”可排除C项;很明显,D项与材料不符。 3克利斯提尼时期的“五百人议事会”由梭伦时期的“四百人议事会”发展而来,两者都是雅典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四百人议事会与五百人议事会的区别是()A前者按部落选出,后者按行政选区选出 B前者按等级选出,后者按部落选出 C前者注重家庭出身,后者注重财产多寡 D前者适用于所有公民,后者适用于部分公民 解析:选A 本题时间定位于克利斯提尼改革时期,意在考查克利斯提尼改革与梭伦改革的比较。梭伦改革的内

17、容之一是从雅典最初的四个部落中各选100人组成“四百人议事会”, 根据规定前三个等级的公民都可当选;克利斯提尼改革则按地域来划分行政选区,取代血缘部落,进而组成“五百人议事会”,故选A项。 4从公元前490年到公元前322年,雅典有一半左右的政治家不同程度地受到群众惩罚,大部分控告的起因是作战失败。芬利坦言:“如果这样的事情能发生在伯利克里身上,其他人还有谁能幸免呢?”这意味着()A讨论战争是雅典民主政治的最重要议题 B审判政治家的做法违背了雅典民主原则 C民主政治有效运转需要高素质的参政者 D伯利克里时代雅典的民主政治达到鼎盛 解析:选C本题时间定位于公元前490前322年,考查雅典民主政治

18、的弊端。材料反映了雅典有一半左右的政治家(包括伯利克里)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群众的惩罚,其原因多是作战失败。由此可知,雅典公民仅以个人的主观感受来参政,而没有进行客观的分析、做出公正的判决。这体现了雅典民主的局限性,因此意味着雅典民主政治的有效运转需要高素质的参政者。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A、B两项表述错误;D项不符合材料信息。 5伯利克里曾采取逐出居民、没收土地、扣留人质和强迫宣誓效忠等一切手段,对雅典近邻优卑亚岛各邦进行严厉统治,而在雅典并非如此。这表明()A雅典公民权利神圣不可侵犯 B雅典民主只是雅典公民的民主 C雅典民主制不能保障言论自由 D伯利克里排斥持不同政见者 解析:选B本题定位于

19、伯利克里执政时期,此题实际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由题意可知,尽管在雅典民主鼎盛的伯利克里时代,也是对外邦人进行专制统治,而雅典内部实行的民主也是有限民主,妇女、儿童、奴隶、外邦移民都没有公民权,可见应选B项。 探究点(一)主权在民的雅典民主研史料实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研史料(名家怎看待)在雅典,凡公民都享有充分的民主政治权利,其权利通过公民直接参与和管理城邦事务的方式来实现。公民参政的最高民主机构是公民大会。在雅典,除了将军和司库官之外,所有官吏均从年满18岁的公民中抽签选出。蒋云芳、胡长林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及对西方民主的影响学读史(信息知多少) 本材料重在分层次,把握层意。材料三

20、句话从三个方面讲了古代雅典的民主特征:第一句话体现了雅典直接民主的特点;第二句话体现了主权在民的特点;第三句话体现了轮番而治的特点,但从另一方面也体现了雅典民主的弊端。 1“在雅典,除了将军和司库官之外,所有官吏均从年满18岁的公民中抽签选出。”这反映出雅典民主()A保护所有城邦成员的利益B珍视公民的政治权利C重视培养公民的政治素养D没有考虑公职人员选举的专业要求解析:选B雅典民主保护的是奴隶主贵族的利益,A项错误;雅典民主抽签选举,保障公民的参政权,故B项正确;C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将军的选举有一定军事业务要求,故D项错误。2(2017海南高考)公元前427年,希腊小城邦密提林背叛了雅典,投

21、靠斯巴达。雅典民情激愤,公民大会迅速作出决议,将密提林成年男子全部处死,妇女儿童罚作奴隶。第二天,民众情绪趋于平静,公民大会撤销了原决议。据此可知,在古代()A希腊小邦缺乏政治自主权B公民决定雅典城邦重大决策C大邦争霸阻碍了希腊统一D雅典公民大会有时违背民意解析:选B由材料信息“雅典民情激愤,公民大会迅速作出决议”“民众情绪趋于平静,公民大会撤销了原决议”可知,公民操纵的公民大会决定着雅典城邦的重大决策,故B项正确;材料对希腊小城邦的政治自主权没有提及,且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希腊的统一诉求,故C项错误;雅典公民大会是公民直接参政的场所,代表的是民意,故D项本身错误。3雅典城邦

22、任何公职人员,无论地位多高,皆不能离开公民大会而擅自决定政务大事。他们都处于公民大会和五百人议事会的经常督察、监视之下,若公民大会认为他有失职守,皆依法惩处。这反映了古代雅典()A最高权力机关由直接选举产生B公民大会负责审理大部分案件C各权力机构之间相互制约平衡D从制度上防止专制以维护民主解析:选D题干材料反映了雅典城邦公职人员受到公民大会与五百人议事会的制约和监督,以防止公职人员渎职或滥用职权,从本质上讲,是从制度上防止专制的出现,以确保民主制度的实行,故D项符合题意。公民大会是雅典城邦的最高权力机关,它由公民直接选举产生,受公民监督,但材料反映的是公职人员受公民大会与五百人议事会的监督,A

23、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B项本身叙述不符合史实,负责审理案件的为公民陪审法庭;材料仅仅反映了公职人员受公民大会与五百人议事会的制约,C项与材料信息不符。4伯利克里如此描述雅典的民主政体:因为政权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掌握在多数人手中。当法律对所有的人都一视同仁、公正地调解人们的私人争端时,民主政体的优越性也就得到确认。这反映出古代雅典()A法律只调解私人争端B法律是民主政治的保障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实行多数人的民主解析:选B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法律能调解人们的私人争端,并不意味着法律只调解人们的私人争端,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当法律公正地调解人们的私人争端时,民主政体的优越性就会得到确认

24、,故B项正确;雅典的法律只是保障公民的利益,在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故C项错误;雅典的公民只占雅典人口的少数,是少数人的民主,故D项错误。通历史解释对历史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雅典民主政治的制度保障和特点制度保障从机制上看通过设立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陪审法庭等机构有力地保障了民主的实施从公民权上看所有合法的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从方式上看制定了一整套辩论的章法来保证辩论的实施;克利斯提尼还创立了“陶片放逐法”从物质上看通过发放公职津贴等方法鼓励公民参政特点主权在民所有合法的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权利;各机构内部实行集体负责和少数服从多

25、数的原则;“黄金时代”下,除十将军以外,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轮番而治五百人议事会、陪审法庭经抽签选举产生,十将军委员会由民主选举产生,都有一定的任期权力制约体现在公民对官吏的监督和制约上,如陶片放逐法、官吏任期制、陪审法庭等;雅典人民广泛参与陪审法庭,对官员和法律进行监控等崇尚法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雅典民主政治运行的基本政治原则公民意识关心雅典、参与政治、城邦为上、政治为本是雅典人的共识探究点(二) 雅典民主的两面性研史料实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研史料(名家怎看待)古希腊作为奴隶占有制社会,具有界限分明的等级秩序,对内体现为公民、自由人和奴隶的身份划分,对外则体现为希腊人与蛮族的

26、区别。这些概念的基础是将城邦视为独立自主的政治单位。只有自由出生的本国公民才是城邦的成员,只有他们才享有充分的权利,然而同样也要对祖国的命运承担责任。古希腊国际法人本制度的缺失与反思学读史(信息知多少) 本材料重在分层次,把握层意。本材料三句话从三个方面点出了古希腊社会政治生活的特点:第一句话说明古希腊具有“界限分明的等级秩序”;第二句话强调在古希腊,城邦是独立自主的政治单位;第三句话指出只有城邦公民有资格享有民主权利,实际上说明了雅典民主范围的狭隘。1在雅典,“只有自由出生的本国公民才是城邦的成员,只有他们才享有充分的权利。”“城邦的成员”是指()A城邦所有人B成年男性公民C除外邦人之外的所

27、有人 D除奴隶之外的所有人解析:选B在古希腊具有民主资格的只是成年男性公民,故B项正确;城邦内的奴隶、妇女、儿童和外邦人都不享有民主权利,故A、C、D三项错误。2“想参加陪审团的公民按先后顺序依次进入,直到既定的人数到齐为止开庭审理前,陪审员对案件一无所知,他们了解整个案情、进行判决的唯一依据是诉讼人的演说陈述。”古雅典的这一制度()A体现了其民主的运作方式 B表明公民只享有形式上的平等C保证了案件判决的公平公正 D为后世提供了完备的司法程序 解析:选A本题考查古代雅典民主政治下的司法体系的运作程序。从材料信息看,为了保证司法公正,雅典实行陪审员制度,尽管这个制度存在一些问题,如陪审员对案件不

28、甚了解等,但从整体看,它的运作程序体现了民主的原则,故选A项;公民享有的平等权利不是形式上的,故B项错误;陪审员对案件不甚了解,不能保证案件的公平公正,故C项错误;这一制度无法为后世提供完备的司法程序,故D项错误。 3“每年一度的不满意测试,目的就是要阻止任何人成为太受欢迎的人,阻止像庇西特拉图这样的人,企图利用公民大会作为成为僭主(独裁者)的台阶。每一年,雅典人投票放逐一人达10年之久,这是一种预防犯罪的处罚。”材料中的“不满意测试”()A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B标志着雅典奴隶制国家形成C推动雅典政治进入鼎盛时期D易导致公民权力滥用和误用解析:选D陶片放逐法容易被人利用,成为人们争权夺利、

29、相互倾轧的工具,易导致公民权力滥用和误用,故D项正确。4有学者指出美国的共和政体在一定意义上是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其中“对雅典民主”的吸收指的是()A分权体制B国会两院制C总统制 D联邦制解析:选A根据所学可知,雅典的民主制实行严格的权力制约,罗马共和制体现法律的至高无上,英国制度体现议会立法权的至上性,而美国形成了民选总统行使行政权、司法独立、议会立法的三权分立体制,它们之间又相互制衡,故A项正确。通历史解释对历史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1新角度审视雅典民主制度的弊端和局限性(1)弊端雅典民主制度不成熟,极易被执政的多数人中的少数贵族利用,成为

30、其掌握的为自己谋利益的合法性政治工具。如雅典的“陶片放逐法”,在实行的前期,这个法令使一些人得到应有的惩罚,但在实行的后期,它也使一些很有才干但和投票者有矛盾的人被放逐。不完善的民主制度有时不仅不会有助于实现自由,反而会遏制人性的发展。苏格拉底之死即是一个有力的证明。雅典民主制度实行多数人对少数人的统治。当执政的多数人是正义的、正确的、素质较高的多数人时,民主制度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而如果执政者是无知的、非正义的,则必将阻碍社会的进步。民主制度的效率一般而言要远远低于专制制度下政权的效率。(2)局限性雅典民主制度不能实现较为完整的民主,其民主制度建立在奴隶制和等级制之上,享有民主权

31、利的公民的范围是极其有限的,占人口大多数的奴隶、外邦人、妇女和儿童都被排除在外。雅典民主制度是直接民主制,只能在小国寡民的城邦推行。后来,哈灵顿和潘恩、杰斐逊就主张在幅员辽阔、人多地广的国家实行代议民主制,即间接民主制。雅典的民主制在后期激化了社会矛盾,使社会处于无政府的混乱状态。2雅典民主政治与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区别与联系(1)区别雅典民主政治实行的是直接民主,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近代西方民主政治是一种间接的代议制民主。 (2)联系雅典民主政治为近代西方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提供了思想渊源。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政治原则、国家机构“权力分立”的组织原则、“少数服从多数”的决策原则、国家公

32、职人员的选举任期原则等。 雅典民主政治的运作方式是近代西方民主代议制的源头。如轮流坐庄是近代选举制和轮值制的起源;人民主权是近代以来主权在民思想的开端;五百人议事会按公民人数分配名额和任期是近代代表制和任期制的渊源;公民大会中的辩论行为,是近代议会制的雏形。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西方某些政治学和历史学的著作中,总是津津乐道地称颂伯利克里时代的所谓民主政治,并以它的“优越性”来贬抑所谓的东方君主专制。在此,我们很有必要剖析一下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并非十全十美,而是存在着极大的局限性。刘自成伯利克里时代新解材料二国内长期流行的一种观点认为,在当时雅典40多万人口中,只有4.2万人享有公民

33、权,据此认定雅典民主仅仅是奴隶主阶级的少数人民主,从而给予了否定和批判。很显然,这种以现代普选制为参照的结论是有悖于历史主义原则的。民主本是一个逐步扩大的长期缓慢的过程,即使作为民主宪政现行的英国,晚至1831年时也只有土地贵族和商业贵族才拥有选举权,人数仅占全国人口的4%。确信雅典宪政是19世纪以前世界上最为民主的政治制度。 程汉大雅典宪政的特点及其局限性问题 (1)据材料一,以古代东西方政治为例,说明某些西方学者贬抑“东方君主专制”、赞美“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的片面性。(2)概括材料二中关于雅典民主政治两种不同的观点,并分析产生这两种观点的原因。答案 (1)说明:古代东方国家的君主专制也有

34、客观的进步作用:有利于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各地区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从事大规模的经济活动;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和抵御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主权的完整。而古代西方雅典民主同样存在不足:古代雅典对公民的身份作了严格限制,享受民主权利的只是极少数成年男性公民,奴隶、外邦人、妇女和未成年人没有公民权;其民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是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的民主。 (2)两种观点:雅典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奴隶主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是19世纪前世界上最为民主的政治制度。原因:看问题的着眼点不同(阶级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一、深度思考古代中国和雅典政治制度作用的异同(1

35、)不同点古代中国实行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封建社会早期和中期主要起进步作用,在封建社会晚期起消极乃至阻碍作用。严重地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减缓了社会发展的步伐,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雅典民主政治是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也是现代欧洲文明最主要、最重要的内容之一。雅典民主政治和古罗马的法律制度,集中代表了古代西方政治文明的最高成就,成为地中海地区两座各有特色、交相辉映的灯塔,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政治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宝贵财富。(2)相同点:都不是完美无缺的制度古代中国:在君主专制下,统治者推行的文化专制政策,如秦朝的焚书坑儒、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和大兴文字狱,钳制了思想,摧残

36、了文化,阻碍了社会的进步。雅典民主有其时代和阶级上的局限性,它所采取的公民以直接参政、轮流坐庄的形式导致的结果也并非总是公正的,而且雅典虽对内民主,对外来说,特别是对同盟的盟邦却极端残暴,毫无民主可言,公民范围的缩小也堵塞了雅典在政治上的自我扩张之路。二、家国情怀对西方文明、民主的辩证认识(1)古代西方政治制度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分别发生于不同的文明圈内,其时间、经济基础、历史传统、文化结构都有很大的差异,而这些不同的因素造就了不同的文明形态和各具特色的古代政治制度。他们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并对各自文明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各自有其优势,各自有其弊端,简单的判断古代西方政治文明优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37、显然是错误的。(2)民主由一种理念变成现实,实际上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既有经济的作用,还有政治和文化的保证,既有现实的渴求,也有历史传统的制约,并不是将西方的理念拿来就可以在中国变成现实的。(3)虽然雅典民主制度有不少其他制度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它的弊端和局限性,我们应以史为鉴,最大限度的发挥民主制度的积极作用,消除其不良影响。 1(2017江苏高考)梭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抽签选举绝大多数国家官职,就是先由各大行政单位(当时称部落)投票预选出各官职的候选人,然后再进行二级选举,在候选人之间差额抽签产生各级公职人员。以执政官为例,当选人数与候选人数比例为13。

38、这一选举法()A维护了贵族统治地位B完善了权力运行机制C未采用财产资格限制 D有利于民主政治发展解析:选D材料中论述的差额抽签选举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故D项正确。材料中的选举制度,体现不出对贵族利益的维护,故A项错误;权力运行机制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C项与梭伦改革的内容不符,排除。2(2016江苏高考)雅典将领阿里斯蒂德被公民大会陶片放逐后,仅过了两年多就被召回,因为波斯大军入侵,需要他参与作战。打败波斯后,他得以重新任职,而指挥战争获得胜利的功臣地米斯托克利却被陶片放逐。由此可见()A多数人的意愿未必代表公平正义B陶片放逐法是对将领去留的表决C直接民主导致了雅典的派系纷争D主权在

39、民容易导致城邦内部混乱解析:选A陶片放逐法是雅典直接民主制的体现,所有合法公民在公民大会上进行表决,本意是将威胁雅典民主的敌人放逐,然而这种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忽略了参政者的基本素质,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和煽动,从而导致表决结果不一定代表公平正义,A项符合题意。陶片放逐法针对的是损害公民利益、威胁城邦民主的人,而非仅仅针对将领,故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雅典的派系纷争及其原因,故排除C项。导致城邦内部混乱的是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及其弊端,并且材料没有体现城邦内部混乱的信息,故排除D项。3(2013江苏高考)下图为古代雅典居民结构的比例图,观察图示信息,对于雅典民主与居民的政治联系,下列叙述准确的

40、是()A雅典超半数的居民拥有公民权B雅典民主的社会基础为自由民C少数奴隶主贵族独享雅典民主D外邦人享有雅典最广泛的民主解析:选B本题考查雅典的民主制,意在考查考生对图表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A项与图表数据信息不符,雅典自由民没有超过半数;C项错误,数据信息没有说明雅典贵族数量;D项不符合雅典的史实。 B项符合题意。4(2011江苏高考)雅典执政官克利斯提尼在制定行政选区时,“把全部村社分为三十区,十区在城市附近,十区在沿海,十区属于内地并用抽签的办法把这些区指定给各个部落,每一部落有三区,这样就使一个部落在所有这些地区都占了一份。”他采取的这一措施()A确立了依据财产多寡划分等级的参政制度B废除

41、了债务奴隶制以使债务奴隶重获自由C打破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贵族专权局面D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进入到“黄金时代”解析:选C本题考查克利斯提尼改革,意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和调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由材料可知克利斯提尼以地区部落取代血缘部落,成功打破了旧贵族的政治特权,C正确;财产等级制和废除债务奴隶制是梭伦改革的内容,A、B错误;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民主进入“黄金时代”,D错误。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凡享有政治权利的公民的多数决议,无论在寡头、贵族或平民政体中总是最后的裁判,具有最高的权威。”这表明,他认为在古希腊()A各邦公民有相同的参政权B政治环境宽松自由

42、C公民政治体现出民主原则 D民主政体形式多样解析:选C材料并未牵涉各邦公民的参政权的相同与否,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典在不同政体下政治环境的自由程度是不同的,故B项错误;根据题目中“凡享有政治权利的公民的多数决议具有最高的权威”得出公民政治体现出民主原则,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尽管民主政体多样但是公民的决议依然具有最高权威,D项表述与题意无关,故D项错误。2加拿大学者哈罗德伊尼斯在传播的偏向中写道:“梭伦寻求普世的真理。他相信,违背公正必然要扰乱公众的生活,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于是,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下列能印证“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的史实是()A所有公民都有机会参与管理国家事务

43、B以财产取代出身作为权力分配的标准C以“陶片放逐法”对付别有企图的野心家D废除一切债务和债务奴隶制解析:选B“权威的根基”是指贵族对政治的垄断。梭伦改革实行财产等级制度,他根据财产多寡,把公民分为四个等级,使公民享受不同政治权利,从而打破贵族对政权的垄断,故B项正确。3克利斯提尼时期,五百人议事会的职责是向公民大会提供法案,后者每年约集结四十次以履行其职责。被提议的法案可能被通过、驳回或者发回“议事会”进行修订。这表明()A五百人议事会的职责尚不明确B政治决策先有民主再有集中C公民大会实际为国家权力机关D希腊奴隶制度逐步确立起来解析:选C 材料反映了公民大会负责审议并决定法案,说明它是国家权力

44、机关,故C项正确。4(2018如皋调研)布洛斯是生活在公元前5世纪晚期伯利克里执政时期的一个贫困的雅典公民,下列关于他的政治活动符合史实的是()A作为第四等级的公民无权担任任何公职B在公民大会上抽签当上了将军的官职C通过选举成为四百人会议的一员D参加公民大会还能领取津贴解析:选D伯利克里通过改革扩大公民参政范围,所有成年男性公民可担任几乎一切官职,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并为参政公民发放工资;十将军委员会不向所有公民开放;四百人议事会是梭伦改革的内容。5(2018南京调研)有论者指出,公元前5世纪末的雅典民主政治,议事会和公民大会在国内政策问题上退缩,法庭占据了舞台的中心。该学者认为这种现象反映了雅

45、典这一时期重要的民主原则是()A轮番而治 B法律至上C人民主权 D司法独立解析:选B“法庭占据了舞台的中心”表明司法机构的重要性,体现了法律至上的原则,故B项正确。6下表为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的材料,据此可知()A程序的公正性不能确保民主的真实性B民意的广泛性决定了民主决策的科学性C罪名的虚无性很难保证结果的公正性D表决的单一性注定了直接民主的局限性解析:选A根据题目中的表格得出,审判苏格拉底的人员产生方式、表决形式、程序均符合当时的雅典的民主程序,而苏格拉底的思想是提倡民主的,故程序的公正性不能确保民主的真实性,故A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雅典民主属于直接民主,容易造成权力的滥用误用,故B项错误

46、;题目中的表格更多集中于审判程序的过程,并未牵涉罪名的虚无性,故C项错误;材料所述并非表决的单一性,而是直接民主下人民的素质不同,出现了权力的滥用误用,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共20分)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古希腊人的“自由”是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在征服自然之后,如何在城邦生活中追求自由成为了希腊人的关注点。在雅典,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应运而生。改革后的雅典公民更珍视自由,宁愿“在民主制度下受贫困,也比在贵族专权统治下享受所谓的幸福好”。此外由于氏族血缘关系逐步消亡,个人需通过努力,方能获得幸福。这种变化又使雅典人认识到个体存在的价值,人的主观能动性与主观判断得到前所未有的

47、重视,能“自由地思考这个世界,而不受外界权力的影响来追求真理”。这样的自由,在苏格拉底之前的哲人就开始大胆地表达了。摘编自复旦大学易兰古希腊人的自由观念材料二就总体而言,在中国古代社会,“自由”是被从否定意义上来理解和定位的,即一种与正统思想和正式制度相反的个体态度或行为,具有较强的贬义色彩。这导致了传统自由思想的内向化发展,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心性自由思想,即一个人在人际之外、规矩之外、制度之外的自在自得。胡适认为,这种“自由”只能达到内心的自我安慰,而始终没有认识到政治自由的重要性。所以和现代自由所强调的权利、机会与能力的统一相比,心性自由是一种束缚的、空想的、形式的自由。摘编自寇东亮中国传统

48、自由概念与心性自由的思想辩证(1)依据材料一指出作者观点,并结合雅典民主政治改革的史实加以说明。(10分)(2)依据材料一、二,指出古希腊与古代中国“自由”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造成二者差异的社会因素。(10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古希腊人的自由是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和“在雅典,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应运而生”概括观点;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列举梭伦改革和克利斯提尼改革中给予或扩大自由的内容进行说明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雅典人认识到个体存在的价值,人的主观能动性与主观判断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材料二“独特的心性自由思想”和“达到内心的自我安慰”等

49、关键句比较差异;第二小问从政治上来看古代中国是专制制度、古希腊是民主政治,从经济上来看古代中国是封闭的小农经济、古希腊则是工商业繁荣,从思想上来看古代中国受到较多封建思想的禁锢、古希腊则受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答案:(1)观点:古希腊人的自由随社会发展而变化(雅典民主政治改革推动自由的发展)。说明:梭伦颁布的解负令缓和了平民与贵族的矛盾,使债务奴隶获得了人身自由;财产等级制和公民大会打破了旧氏族贵族的专权,使公民获得了政治自由;克利斯提尼建立十个地域部落取代四个血缘部落,扩大了公民的政治自由;民主政治激发了人的能动性与自信,有利于思想的自由与人文主义的发展。(2)差异:古代中国:心性的自由(内心

50、精神的自由)。古希腊:政治和思想的自由。因素:政治上:古代中国专制制度的压制;古希腊民主政治促进了自由的发展。经济上:古代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有利于实现心性的自由;古希腊工商业经济的繁荣有利于自由观念的发展。思想上:古代中国封建正统思想的禁锢;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的熏陶。第37课时罗马法理知识体系明课时精要罗马法经历了由早期习惯法到成文法(十二铜表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的发展过程,其适用范围逐渐扩大,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博大而缜密的法律制度是古罗马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崇尚自然法、保护私有财产和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的法律制度,不仅是罗马帝国辉煌的保证,也是近现代法律的源头。1定义:

51、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6世纪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法律。罗马法从形式上可分为习惯法和成文法,从内容上可分为公民法和万民法。2发展历程(1)从习惯法到成文法习惯法从罗马建城到共和国建立之初,贵族垄断立法权并随意曲解法律以欺压民众成文法以公元前5世纪中期诞生的十二铜表法为标志,使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特权,保护了平民利益,但也保留了一些野蛮的习惯法(2)从公民法到万民法公民法时间公元前509年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范围专门适用于调整罗马公民之间关系的法律特点注重形式,程序繁琐,缺乏灵活与变通;内容上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等方面,涉及个人财产关系等问题的私法规范则不够完善万民

52、法背景随着罗马不断对外扩张,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日益显现,被征服者得不到公民法的保护,需要给外邦人适当的司法保障;政治、经济活动中也产生了许多新问题、新矛盾,公民法已不合时宜,逐渐向万民法过渡范围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特点简洁灵活且实用有效,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形成3世纪,帝国境内自由民内部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不复存在,万民法成为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3)由零散到形成体系:公元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将罗马法加以系统化和法典化,汇编成民法大全,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3基本内容(1)保护私有财产(核心)。(2)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4特点(1)罗马法渗透着自

53、然法精神,倡导平等、正义、理性、法律至上的原则。(2)注重形式,高度重视法律程序。(3)核心内容是调整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4)提倡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5)罗马法律的历史悠久以及罗马的不断扩张,促使法律内容丰富、体系完备,又有鲜明的阶段性。5历史影响(1)对罗马: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稳固帝国的统治。(2)对后世: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近代欧洲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思想武器。1.如图中的十二块铜牌陈列于罗马广场,详细列出了民法、刑法、诉讼程序等许多方面的内容。此举的历史意义在于()A应广大平民要求设立B保

54、障了平民利益,消除了平民与贵族的矛盾C用文字明示法律规定,成为罗马法发展的里程碑D作为罗马的基本法,标志着罗马法的成熟 解析:选C本题考查十二铜表法的历史意义。材料所示为十二铜表法,它的颁布,使罗马有了成文法,成为罗马法发展的里程碑,所以C项正确。A项是十二铜表法颁布的原因,所以排除A项;B项表述错误,没有消除矛盾,只是缓和了矛盾;罗马法成熟的标志是民法大全,所以排除D项。2公元前357年,罗马把借贷的最高利率限定为1/12,10年以后又把原有利率减半。公元前344年,通过延期债务偿付令,宣布禁止高利贷。公元前326年,通过新的法案,规定“债务人应以物品而不是人身作为其借款的抵押品”。这些变化

55、说明()A平民的不懈斗争推动了公民法不断调整B罗马人主要依靠习惯法来调整社会关系C万民法适应了帝国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D自然法精神在法律实践中获得充分体现解析:选A本题时空定位于公元前4世纪的罗马,考查罗马法发展演变的原因。材料“公元前357年”“利率减半”“禁止高利贷”“应以物品而不是人身作为其借款的抵押品”等表明,平民的不懈斗争推动了公民法不断调整民间借贷关系,故A项正确。3(2018常熟期中)公元前367年,罗马设立内事最高裁判官,保证市民法适用。公元前242年,又设置了最高外事裁判官,处理一方为非罗马人的民事案件,有针对性地调整新出现的社会问题。最高外事裁判官的设立推动了()A罗马法律体

56、系最终完成B罗马贵族与平民矛盾的缓和C罗马万民法的逐渐形成D罗马帝国自由民差异的消除解析:选C本题时间定位于公元前367年前242年,考查万民法的形成。依据题干中最高外事裁判官的职责“处理一方为非罗马人的民事案件”可以推导出罗马万民法的逐渐形成,故C项正确。A项错误,罗马法体系形成于东罗马帝国时期民法大全颁布。B项是罗马成文法诞生的作用。D项与题干中的内事最高裁判官和最高外事裁判官的表述不符。4战胜高卢人后,恺撒(前102年前44年,罗马统治者)在盛大的凯旋仪式里牵着高卢人走,把他们牵进了元老院;高卢人脱下了长裤子,却穿上了阔边长袍。对上述材料的正确理解是() A为罗马法的起源提供详实的史料支

57、撑 B此时罗马帝国境内自由民内部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不复存在 C恺撒牵着高卢人走进元老院时,其阶级属性发生了本质变化 D“脱下了长裤子,却穿上了阔边长袍”主要指其被赋予了罗马公民权 解析:选D题干材料反映的是恺撒时代大量非罗马公民被授予公民权。罗马法起源于习惯法,恺撒所处的时代是成文法,故A项错误;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题干时代与之不符,故B项错误;恺撒所处的时代为奴隶社会,其代表奴隶主的利益,阶级属性没有发生本质变化,故C项错误;恺撒所处时代是公民法向万民法的过渡时期,因此D项符合史实,故答案为D项。5罗马帝国时期,活着的皇帝从来不被神化,而总是被看作是一个人,尽管他在法律上居于最高地位

58、。因此如果他随其所好地提出新的法律规范的话,一旦作出决定,他自己也受其支配。这表明罗马帝国时期 ()A皇权神圣不可侵犯B民主政治得以完善C公民反对宗教迷信D皇权受到法律制约解析:选D本题时空定位于罗马帝国时期,考查罗马法的作用。材料突出论述罗马的法制,非民主政治,故B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宗教,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一旦作出决定,他自己也受其支配”可知,皇权也要受到法律的约束,故A项错误,D项正确。探究点(一)罗马法的不断发展研史料实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研史料(名家怎看待)这一时期(公元前3公元1世纪)罗马法的主要特点是市民法占据统治地位,市民法亦称公民法,是罗马国家早期的法律,是公民

59、大会和元老院所通过的、带有规范性的决议以及其他一些习惯规范,其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罗马法采用属人主义而非属地主义,就是说凡是罗马公民均受法律的保护,而不论其居住地区如何。学读史(信息知多少) 本材料重在抓关键,获取信息。材料关键句“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点出了罗马公民法的适用范围罗马公民;“凡是罗马公民均受法律的保护,而不论其居住地区如何”,说明罗马的适用原则属人主义而非属地主义。1“市民法亦称公民法,是罗马国家早期的法律罗马法采用属人主义而非属地主义,就是说凡是罗马公民均受法律的保护,而不论其居住地区如何。”据此判断,建国之初(公元前5世纪早期以前)的罗马()A公民在外邦活动时受公民

60、法保护 B公民在外邦活动时受万民法保护C公民在本邦活动时受成文法保护 D居民在本邦活动时受公民法保护解析:选A依据题干时间“公元前5世纪早期以前”和材料“凡是罗马公民均受法律的保护,而不论其居住地区如何”可知,此时只要是罗马公民不论其居住地区如何,均受公民法的保护,故A项正确。万民法在公元前5世纪早期还没有形成,故B项错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颁布于公元前5世纪中叶,故C项错误;只有罗马公民才受公民法的保护,故D项错误。2公元前5世纪,罗马共和国早期的法律是习惯法,成为贵族为自身谋利益的工具。后来,经过平民长期的斗争,迫使贵族成立委员会,制定并颁布了成文法,这就是十二铜表法,它被认为是

61、真正罗马法的开端。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说明罗马注重法律产生程序的合法性 B表明贵族与平民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C成文法的产生维护了贵族对司法权的垄断D成文法的产生是罗马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解析:选D材料反映了罗马法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的演变原因、立法机构,并没有体现法律的产生程序,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了平民与贵族之间存在矛盾,但不能表明他们的矛盾就是当时罗马社会的主要矛盾,故B项错误;成文法产生之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习惯法时期贵族随心所欲解释法律的情况,故C项错误;贵族以习惯法压迫平民,经平民斗争,成文法取代习惯法,适度平衡二者利益关系,缓和社会矛盾,成文法的产生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故D项正

62、确。3罗马帝国时期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把着眼点放在人的权利和财产关系问题上,而不像十二铜表法那样放在诉讼程序中的“正义与不正义”之分的问题上。这一变化反映出()A“法律神授”的观念已被打破B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得以消除C罗马法的法律原则灵活多变D罗马商品货币经济获得发展解析:选D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把着眼点放在权利和财产关系问题上,说明罗马帝国时期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关系获得发展,故D项正确。4罗马早期家庭中“父对其子有生死之权”,共和国时期试图限制“家长权”的滥用;帝国时代进一步限制“家长权”,“父权”逐渐让位于“公共权力”。这表明罗马法()A由家族本位向个人本位观转变B包含的传统落后习俗难以消除C以宗法

63、制度来维系国家的政治D以完备的监护制度来保障私产解析:选A“父权”体现了家族本位,“父权”逐渐让位于“公共权力”,说明罗马法由家族本位向个人本位观转变,故A项正确;根据“父权逐渐让位于公共权力”可知罗马法传统落后习俗是可以消除的,故B项错误;“父权”逐渐让位于“公共权力”,说明宗法制度的作用被削弱,故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这种转变的目的,未体现保障私产,故D项错误。通历史解释对历史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1罗马法发达完善的原因(1)罗马社会特殊的政治模式共和制的民主化是罗马法发达的基础性因素。(2)罗马急剧扩张以后,出于对被征服地区的管理,促成了罗马法的多元化发展。(3)商品经济的繁荣与发达是罗马

64、法发达的重要因素。(4)罗马法律教育的兴起、职业法学家阶层的形成促使罗马法不断得以完善。(5)罗马统治阶级对法律的重视使罗马法在实践中得以升华。2十二铜表法与民法大全的区别与联系十二铜表法民法大全区别时间不同颁布于罗马共和国时期颁布于东罗马帝国时期背景不同是贵族与平民长期斗争的产物是查士丁尼为巩固帝国统治而编纂宗旨不同主要维护贵族利益协调帝国内各种关系内容不同是对传统习惯法的记录和整理是大量法律文献的汇编地位不同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是罗马法的开端标志着罗马法的完备联系十二铜表法与民法大全之间有一定的继承和发展关系探究点(二)罗马法闪耀后世的价值所在研史料实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研史料

65、(名家怎看待)公元前四百五十年左右的共和国时期,古罗马也设置了类似于古希腊的陪审法庭,专门负责审理受贿、渎职等重大刑事案件。陪审法庭由最高裁判官主持,由其挑选300至450人组成。陪审员必须是元老院的贵族、骑士和富裕的奴隶主。审理每个具体案件的陪审员是30至40人,由最高裁判官抽签决定。姜小川、陈永生国外陪审制的起源与变革学读史(信息知多少)本材料重在分层次,把握层意。以句号为界,将材料分为四层:第一层点出了古罗马陪审法庭的产生时间和职责;第二层指出了陪审法庭的产生方式及人数;第三层点明陪审员的身份地位;第四层指出陪审员的产生方式。由材料可以看出古罗马陪审法庭运作规范、缜密。1“陪审法庭由最高

66、裁判官主持,由其挑选300至450人组成。陪审员必须是元老院的贵族、骑士和富裕的奴隶主。审理每个具体案件的陪审员是30至40人,由最高裁判官抽签决定。”由此可知建立起来的陪审制()A照搬了希腊的司法制度B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C反映了罗马政体的改变D体现了罗马司法程序的进步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信息中可以看出罗马的陪审员组成与希腊明显不同,故A项错误;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是民法大全,故B项错误;材料并未反映罗马政体的改变,故C项错误;材料中陪审法庭的建立说明罗马司法程序的进步性,故D项正确。2民法大全记载:有人雇佣金匠打造戒指,双方适用买卖契约还是雇佣契约

67、?如果顾客提供金料,就是雇佣契约,如果金匠提供金料则是买卖契约。这说明罗马法()A强调私有财产的神圣性B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C力图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D注重形式而忽视内容解析:选BA项符合史实但材料不能体现,故A项错误;材料就打造戒指这个商业活动进行了详细的权责划分,将不同的商业活动细化,力求做到公平公正,故B项正确;材料中的顾客是消费者,但是材料并未体现罗马法偏向消费者,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了对交易过程中具体行为的关注,不是只注重形式,故D项错误。3罗马法规定,在财产继承方面,若遗嘱被认为不符合人伦道德,遗嘱人的近亲可以提起“遗嘱逆伦之诉”,以请求撤销遗嘱。这一规定说明罗马法()A对市民的财产自

68、由进行限制B在实施过程中兼顾了社会民情C要求在继承关系中近亲优先D放松了对公民财产的继承保护解析:选B根据材料可知,该法律条文是对公民的财产自由进行调解引导而非限制,故A项错误;若遗嘱不符合人伦道德,可提起“遗嘱逆伦之诉”,体现的是对社会民情的兼顾,故B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对继承关系的相关提及与介绍,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该规定是加强而非放松对公民财产的继承保护,故D项错误。4(2015海南高考)有学者指出,罗马帝国虽然衰亡了,但它却把文明留给了欧洲。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古罗马 ()A开创了西方人文思想的先河B.进行了民主政治的最早尝试C奠定了西方法律传统的基础 D.提供了治理大国的成功

69、经验解析:选C古希腊是人文精神的发源地,与题干古罗马不符,故A项错误;最早尝试实行民主政治的是古代雅典,不是古罗马,故B项错误;罗马法的某些原则为欧洲法律的制定奠定了基础,故C项正确;罗马帝国最终衰亡,因此提供了治理大国的成功经验的说法错误,故D项错误。通历史解释对历史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1罗马法基本原则的历史遗产罗马法的内容或原则对后世的影响陪审制度仍是现代西方国家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保护人制度现代各国的律师制度几乎都源于罗马法核心内容:承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体现了理性、自由、平等、正义的思想提倡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近现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渊源罗马法关于反映简单商品生产的

70、各种法律关系的规定对资本主义民法领域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法国民法典中有关物权和债权的部分,就是以罗马法为基础而制定的“不告不理”的审判原则资产阶级对此继承和发展,以立法的形式确认“非经起诉,法官不得审判”的原则2多角度认识罗马法的历史特征从形式上看体现出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和形势需要而演变的特点从内容上看维护了罗马公民和自由民的社会地位,调整了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度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具有时代性的特征;内容丰富、体系完善,涉及政治、经济、思想等诸多领域从作用上看是维系帝国和巩固统治的强有力工具,对后世影响深远从局限上看体现出帝国统治者的意志和要求,对于被统治者而言,不可能真正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

71、等。因此,其实质是维护少数奴隶主利益的工具,属于奴隶制法律体系从地位上看是古代罗马政治制度的核心,是欧洲最早的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是西方政治文明的起源之一法制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法典的缘起与(罗马)查士丁尼法典的组成方式有相同之处限制中国法典之外的出版物的发行(政府除外),罗马亦是如此:两国都各自以公告、律令和诏书等形式立法,还有诸如过继、家庭财产共同占有关系等都有相同之处。 田涛接触与碰撞:16世纪以来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法律材料二罗马帝国时期查士丁尼皇帝敕定的法学总论中明确界定:“法学是关于神和人的事物的知识,是关于正义和非正义的科学

72、。”法律的目的是保证“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生而平等,任何人都享有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法是最高的理性;法是一种最高权力,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正义和非正义的人的标准。”法制史学者将唐高宗时颁行的唐律疏议与“罗马法”相提并论,并视之为古代中华法系的代表著作。唐律疏议首篇开宗明义:“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可见中国传统的法律思想实质上是“以法制国(the rule by law)”而不是“法治(the rule of law)”,不过是君主用刑罚律令来控制臣民罢了。 问题(1)根据材料一,归纳古代中国与罗马在法治方面,有哪些相似点?(2)根据材料二,比较罗马法和中国

73、传统法律精神(或原则)的不同。答案(1)相似:政府垄断立法;立法形式多样化;保护私有财产。(2)不同:罗马法强调正义、平等、人权、理性原则,而中国古代法律强调为君主专制服务、为君主德礼治国服务、重视刑罚惩治。一、深度思考中国古代法律与罗马法的差异中国古代法律罗马法法律性质不同包括奴隶制及封建制两种性质只有奴隶制的性质法律结构不同以公法为主,私法从属于公法,重刑轻民,民刑不分私法高度发达,并且独立于公法法律文化不同以家族本位的宗法群体理念为根本指导思想,以礼为灵魂以自然法为核心,特别注意从法律上确认公民个人的权利法学家地位不同完全以官方为主导法学家地位高,部分法学家的法律学说有官方效力历史影响不

74、同影响了日本、朝鲜、越南等东亚、东南亚国家,从而形成了中华法系影响了中世纪欧洲许多国家,也对近代以来法律和法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二、家国情怀罗马法精神对中国法制现代化建设的启示(1)首先表现在二者在价值精神层面的契合,罗马法的自由、公平、正义等精神,也是中国法制建设强调追求的价值;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性,在借鉴的时候我们更应该注意到将罗马法特有的精神价值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效地结合起来。中国的法制现代化对于罗马法不仅借鉴其制度层面,更有其精神上的诉求。(2)任何国家的法制现代化都与社会的发展阶段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都具有本国的特色。我们要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完善立法,树立法律权威;转变政府职能

75、,加强权力制约;树立社会主义法制新理念,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制现代化的独特之路。 1(2015江苏高考)“万民法吸收了清除了形式主义的罗马市民法的规范、同罗马人发生联系的其他各民族的规范、地中海商业习惯与法规,主要涉及所有权和债务等方面的内容的调整。”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万民法继承了公民法的具体内容B万民法是公民法的适时革新C公民法忽略了财产所有权的规定D公民法是万民法的组成部分解析:选B罗马公民法缺乏灵活与变通,内容上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等方面,而涉及个人财产关系等问题的私法规范不够完善。万民法突破了公民法的局限,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由此可知,B项对材料的理解最为

76、准确。罗马法中的“公法”与“私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一般都分为公法与私法两种类型。公法指的是关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方面的法律规定,而私法指的是关于普通公民的个人事务与财产关系的法律条文。在罗马法发展的过程中,公民法侧重于公法建设,而万民法则侧重于私法建设。在私法中,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是最基本的法律原则。2(2012江苏高考)“十二铜表法自从定下来之后有些条款甚至一直保留下来,到罗马后期仍然有效。罗马人后来对这一古代法典有一种引以为傲的感情。十二铜表法的语言也成为后世法典语言的典范。”这段论述表明十二铜表法()适用于整个罗马帝国成为罗马成文法的起点对后世立法影响深远标志着罗马法体系形成ABC

77、D解析:选B罗马帝国时期适用的是万民法,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共和国时期颁布的法律,属于公民法,且从题干可知其只有部分条款被保留下来,故说法错误;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成文法的起点,错误。故答案选B。3(2010江苏高考)“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A重视法律程序 B保留习惯旧俗C强调法官至上 D体现人人平等解析:选A由材料内容可知,罗马法确定了“非告不理”“谁申诉谁举证”等法律程序,这体现了罗马法重视法律程序,A项符合题意;B、C、

78、D三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排除。4(2016全国卷)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一只潜入水下的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罗马法()A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B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C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D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解析:选A题干反映了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罗马法中的许多原则,被近代以来的欧洲国家所采用,如公民在私法范围内权利平等原则、契约自由原则、遗嘱自由原则、“不告不理”原则等,罗马法的有关私法体系,被欧洲资产阶级民事立法成功地借鉴与发展,故A项正确。B、

79、C、D三项不符合罗马法的影响,均排除。5.(2015全国卷)如图为古罗马正义女神像。它体现了罗马法的诸多原则,如高擎的秤体现的是裁量公平,手握利剑体现的是法律的强制力。据此,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是,法官审案应()A主要依据道德良知B侧重听取证人证言C不受表象迷惑洞察事实真相D排除一切干扰遵从民众意愿解析:选C本题关键信息是“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题干关键词“裁量公平”“法律的强制力”体现了法律的公平和威严。双眼蒙布,说明法官在审案时要抵御各种利益或情感的诱惑来作出公正的判决,故选C项。A、B、D三项表述不符合题意。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有学者评价古罗马某部法律时指出,“几乎所

80、有残存的文本看起来都具有土生土长的特点,这同留传下来的传统说法相一致;平民们所寻求的不是改革法律,而是公开法律。”据此推断这部法律()A巩固了罗马帝国统治B突破了公民法的局限C是罗马习惯法的汇编 D主要是维护平民利益解析:选C从材料信息“土生土长的特点,这同留传下来的传统说法相一致”“不是改革法律,而是公开法律”可判断这部法律是十二铜表法。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虽然基本上仍是按旧有习惯法制定,还是维护贵族奴隶主的利益,但限制了贵族法官随心所欲地解释法律的权力,有利于保护平民利益,故C项正确,D项错误。十二铜表法产生于罗马共和国时期,属于公民法,A、B两项错误。2新全球史写道:“罗马人大

81、约在公元前450年开始了成文法的传统,他们颁布十二铜表法作为共和国早期公民的基本法律。”从习惯法到成文法是法制的进步,它的颁布意味着 ()A主要司法程序有法可依 B罗马法已发展到完备阶段C公民可以解释法律条文 D罗马法已适用于帝国全境解析:选A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使得司法程序有法可依,故A项正确。3“在共和国晚期,特别是在罗马帝国时期,司法者建立起一项原则,即被告在被确认犯罪之前是无罪的,被告有权利在法庭的法官面前同原告对质。”这项“原则”()A确保了罗马境内的居民权利平等B推动了罗马法由公民法向万民法转变C体现出古罗马司法追求公平公正D反映出民主是罗马法精神的本质内涵解析:选C罗

82、马法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而奴隶是不享有平等权利的,故A项错误;罗马法由公民法向万民法转变是由于统治区域的扩大,各种矛盾凸显,公民法无法应对新变化,故B项错误;这项“原则”保证了被告的权利,体现出古罗马司法追求公平公正,故C项正确;民主并非罗马法精神的本质内涵,故D项错误。4罗马法中规定:并不是罗马法上所有的自然人都可以成为买卖契约的主体,聋哑人、精神失常者、年幼的人和受监护的妇女被排除在买卖契约主体范围之外。这表明罗马法()A理论与实践严重地脱节 B注重当事人的行为能力C缺乏对弱势群体的保护 D重视契约保护私有财产解析:选B材料是“罗马法中规定”的内容,没有涉及实践,故A项错误;材料中“

83、精神失常者、年幼的人”在今天也属于行为能力受限制的人,故B项正确;材料中“被排除在买卖契约主体范围之外”恰恰体现了对弱势群体的保护,故C项错误;材料中“买卖契约主体范围”不等于保护私有财产,故D项错误。5(2018扬州期末)学界认为:“罗马法包含了习惯、平民会议决议、元老院决议、国王谕令、裁判官告示、法学家的学说、法律条文。”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罗马法突出反映了贵族意志B罗马法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与灵活性C罗马法很好维护了平民利益D罗马法具有良好的传承性与发展性解析:选D据材料可知罗马法突出反映了贵族意志是不正确的,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说的是罗马法的内容,并不是说罗马法的特点,故B项错误;材料

84、也没有涉及罗马法的作用,故C项错误;据材料“罗马法包含了习惯、平民会议决议、元老院决议、国王谕令、裁判官告示、法学家的学说、法律条文”可知,罗马法具有良好的传承性与发展性,故D项正确。6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说:“没有法律的国家犹如缺失头脑的人体。执政官司掌法律之执行,法官照看法律之解释。总而言之,我们遵守法律,是因为法律赋予我们自由。”据此可知,当时罗马()A坚持法律至上原则 B公民缺乏充分民主C自由失去法律保障 D法律可随意被解释解析:选A西塞罗的言论意在强调罗马法的重要地位,这说明在当时的古罗马共和国,还是注重法律的地位与作用的,故A项正确。二、非选择题(共20分)7(2018扬州中学质检)

85、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有重要价值。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先秦法家之崛起,是欲谋变法图强、以法治秩序替代传统礼治秩序的一次积极努力。如果抛开其中的专制主义等不良成分,其与时俱进的变革精神、按规则办事的理性精神和“大公无私”的正义主张在当下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法家的富强之路是建立在国富民穷、国强民弱的“零和博弈”之上的法家“崇公抑私”的观念导致“公”对“私”的肆意侵吞和民众权益的极度萎缩。摘编自彭新武法家精神:价值与缺失材料二罗马人在公元前449年开始了成文法的传统,他们颁布十二铜表法作为共和国早期公民的基本法律。随着罗马人的征服,立法者们创建了一套合理的法律体系,适用于罗马统治下的所有人。在共和

86、国晚期,特别是在罗马帝国时期,立法者明确了正义的标准(正义是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他们建立起一些原则,即被告在被定罪之前是无罪的,被告有权利在法庭的法官面前同原告对质,允许法官废弃那些不公平的法律条款。罗马法有助于帝国内分散的地区一体化,罗马法律的原则直到帝国消失之后的漫长时间里,都对欧洲社会产生了持续而深远的影响。摘编自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先秦法家的治理主张。(8分)(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法的分类及其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6分)(3)据上述材料,归纳先秦法家与罗马法在“正义”标准和民众“权利”上的差异。(6分)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中的

87、三句话分别概括即可。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直接得出答案。第(3)问,法家有“崇公抑私”的观念,而罗马法“立法者明确了正义的标准(正义是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法家思想“导致公对私的肆意侵吞和民众权益的极度萎缩”,而罗马法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民众权利。答案:(1)主张:提倡变革(或主张变法);依法治理(或按法律规则办事、以法治替代礼治);强化专制(或专制主义);崇国抑民(或富国抑民、强国弱民)。(2)分类:习惯法与成文法;公民法、万民法和自然法。价值:协调各方利益;保护正当权益;维护社会稳定;维系帝国统治;影响后世治理。(3)正义:先秦法家主张“大公无私”或“崇公抑私”;罗马法则主张“给予每

88、个人他应得的部分”。权利:先秦法家侵吞民众权益;罗马法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民众权利。第38课时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理知识体系明课时精要站在文明的角度上看英国政体变革,革命的勇气源自英国人对自由的向往,避免流血的妥协彰显了人性的尊严,而基于传统的渐进创新及温和改革则凸显了对每个社会阶层的人文关怀。历史证明:权力只有来自权利,权力才会真正代表权利;权力必须回归权利,权力才能真正属于权利。美国政治的伟大之处,就是能因地制宜地从横向和纵向运用权力制衡机制,确保美国人民拥有自由和体现民主。德国以王朝战争的形式完成了统一,并颁布了具有浓厚专制主义色彩的德意志帝国宪法。随着这两个国家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

89、立,代议制在欧洲大陆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背景: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国王与议会的矛盾日益尖锐。(2)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3)过程开始:1640年爆发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曲折: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结束:1688年,辉格党人和托利党人联合发动“光荣革命”。(4)影响:“光荣革命”结束了王权专制的局面,使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掌握了政权,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提供了政治前提。2议会权力的确立(1)权利法案颁布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主要内容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等。英国议会

90、的权力日益超过王权,国王开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影响从社会转型的角度看,标志着英国实现了由“人治”向“法治”的转变(2)1832年议会改革背景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迅速壮大的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内容富裕农民和城镇有产者获得选举权,新兴工业城市的代表席位增加,原来被大贵族控制的席位相应减少影响工业资产阶级在国家政权中的作用日益重要,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和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3责任制内阁(1)概念: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对议会负责的政体形式。由于内阁制政府具有对议会全权负责的特征,故又称责任内阁制、议会内阁制。(2)形成1721年,沃波尔成

91、为英国第一位首相。19世纪中期,议会选举变成两大政党之间的权力角逐,由国王任命在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为首相,首相提出内阁成员名单,经由国王批准后,组成内阁。(3)特点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负责。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要与首相共进退。4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主要特点(1)现代英国君主立宪制度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2)国王是国家元首,“统而不治”,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5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的作用政治方面结束了英国的封建专制统治,使英国走上了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代表了历史发展的进步趋势;资产阶级不同集团的利

92、益之争,在议会中得以和平的方式解决,这有利于社会稳定经济方面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使英国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世界影响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为其他国家树立了一种模式二、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背景(1)独立战争后松散的邦联制不适应资产阶级强化中央权力的需要。(2)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为1787年宪法提供了理论依据。21787年宪法的颁布(1)内容联邦制度: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有机结合,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权。共和政体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掌握立法权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

93、总司令,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对法律拥有最高司法解释权(2)原则分权制衡原则美国政府由立法、行政、司法三个平等独立的部门组成,三权分立,互相制约民主原则(主权在民)由人民选举代表管理国家,以代议制为基础;总统和国会议员都由民选产生,实行任期制,1789年颁布修正案,增加了10条,其中规定了人民的基本权利联邦制原则美国国家结构实行联邦制中央集权原则,地方自治权与中央政权形成较为和谐统一的关系(3)影响: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基础。(4)评价进步性: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大州和小州之间、南方和北方之间的

94、矛盾,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局限性:允许奴隶制度的存在,为以后美国内战的爆发埋下了祸根;没有真正解决人权问题,印第安人、黑人奴隶、妇女的选举权被剥夺。3两党制的形成和发展(1)形成:19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是美国两党制形成的重要时期;至19世纪50年代中期,民主党与共和党两大党的对峙格局最终形成;1860年以后,两党交替执政的局面持续至今。(2)特点:两党对垒,交替执政。(3)评价两党制下的两党都是资产阶级政党。两党控制国会,左右总统选举和地方选举。三、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条件德意志帝国建立(1)原因:19世纪中期,德意志四分五裂的状态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

95、展。(2)过程: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俾斯麦的领导下,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统一。2标志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1)君主立宪政体产生方式权力职责皇帝世袭制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有权任免官员、召集和解散议会及决定对外政策等宰相由皇帝任命主持内阁工作,只对皇帝负责议会联邦议会由各邦代表组成;帝国议会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帝国议会通过的法案必须得到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2)联邦政体:帝国政府掌握了军事、外交等大权,各邦保留了一些自治权;普鲁士在帝国中占有统治地位。3历史影响(1)积极:推动了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德国很快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2)局限:造成了德国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保守和不彻底

96、。1“1688年的最后两个月时间里,英格兰上演了一出光怪陆离的巴洛克式的戏剧,剧中的男主角是两位国王奥兰治亲王(荷兰执政)威廉发表宣言宣言列举了詹姆斯王朝的所有罪恶和弊端”。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B权利法案限制国王权力C光荣革命 D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 解析:选C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为发生于英国1688年的光荣革命。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是在1660年,故A项错误;权利法案于1689年颁布,故B项错误;抓住时间信息“1688年”和“(荷兰执政)威廉发表宣言”可知,此时的英国已经爆发了光荣革命,英国议会邀请荷兰执政威廉回国即位,才有了题干中“宣言列举了詹姆斯王朝的所有罪恶和

97、弊端”,故C项正确;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是在1649年,故D项错误。219世纪30年代,工业资产阶级运动领袖托马斯阿特伍德说:“大贵族在下院有充分的代表权工业和商业却几乎全无代表!它们是国家最重要的利益所在,是国家财富与力量的源泉因此,改革这种状况对国家的昌盛极为重要。”为此 ()A进行了“光荣革命”B颁布权利法案 C进行了1832年议会改革 D设立责任制内阁 解析:选C本题时间定位于19世纪30年代,考查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的背景。根据“大贵族在下院有充分的代表权工业和商业却几乎全无代表”可知,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工商业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改变自己的政治地位,为此进行了1832年议会改革,故选

98、C项。 3美国独立之初,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曾谈道:“现代几乎达到国家蒙受耻辱的最后阶段了,我们所经历的祸患并非来自局部的或细小的缺点,而是来自这个建筑物结构上的基本错误,除了改变建筑物的首要原则和更换栋梁以外,是无法修理的。”汉密尔顿所说的“结构上的基本错误”是指()A保留奴隶制,造成南北方日渐对立 B实行邦联制,缺乏统一的中央政府管理 C实行联邦制,确立了联邦至上的原则 D1787 年宪法有种族歧视的色彩 解析:选B题干材料反映的内容是美国独立战争后所建立的邦联体制,它存在极大的弊端,必须改换新模式以保障美国政权的稳定。A项是联邦政府建立后的现状,与材料时间不符;C、D两项都是1787年美国宪

99、法的具体内容,也与材料反映的邦联时期的社会特点不符,故B项符合题意。 4美国1787年宪法中规定,最高立法机构是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参议员每州两名,任期六年;众议员根据各州人口比例选出,任期两年。美国这种固定名额与按人口比例名额相结合的方法,主要是为了调和 ()A南方与北方的矛盾 B东方与西方的矛盾 C大州与小州的矛盾 D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解析:选C本题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在维护政治稳定方面的作用。根据所学可知,美国1787年宪法主要协调了三对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南方与北方的矛盾、大州与小州的矛盾。1787年宪法规定参议员每州两名,不论州的大小与人口多寡,这样照顾了小州的利益;众

100、议员则根据每州人口比例选出,这样照顾了大州的利益,因此C项符合题意。 5“在奥地利被排挤出德意志之后。普鲁士改革具有全德的意义,它为德国历史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即走向现代的时代。”推动德国走向“现代的时代”的政治前提是()A拿破仑战争打击了封建制度 B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实现了德意志统一 C1871年宪法确定了君主立宪制 D德意志帝国皇帝和首相掌握了最高权力 解析:选B本题考查德国君主立宪政体确立的政治背景,即三次王朝战争。解题首先要分析材料,结合“奥地利被排挤出德意志”“普鲁士改革具有全德的意义”“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再联系题干“政治前提”,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

101、完成德国统一,为德国政治、经济变革打下了坚实基础,B项符合题意。6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政治仍“受封建骑士的子孙和教士的统治”,以普鲁士为例,1910年11个高级行政长官中有10个把持在贵族手中,此外,64%的行政专员和57%的县长也都是贵族。这说明德国()A普鲁士操纵帝国政权B政治现代化充满艰难C封建贵族操纵德意志政权D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缓慢解析:选B本题时间定位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考查德国政治的保守性。A项“操纵帝国政权”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中德国贵族保留了大量政治特权说明德国民主进程艰难,故B项正确;材料中的贵族非传统意义的封建贵族,C项错误;D项不符合史实。探究点(一)英国君主

102、立宪制的确立研史料实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研史料(名家怎看待)经过18世纪的变化,英国国王是不会犯错误的实际的政治问题交给政客们去处理让政客们去犯错误,并且承担错误的后果。钱乘旦学读史(信息知多少) 本材料重在分层次,把握层意。以省略号为界限,可将材料分为两层:第一层实际上指出了英国国王的政治地位,第二层则点明了使英国国王处于如此地位的原因。1著名历史学家钱乘旦指出,经过18世纪的变化,英国国王在实际的政治生活中已经不会再犯错误。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A责任内阁制的形成B工业资产阶级主导政府C议会开始限制王权 D国王凭手中权力转嫁责任解析:选A18世纪中期英国的责任内阁制形成,

103、内阁对议会负责,国王“统而不治”,故A项正确。2二战时期,不论首相丘吉尔的演说如何出色,似乎仍然需要那位口吃的乔治六世,只有这位国王出现,才能使整个国家不分党派,不分种族,团结在一起。这反映了当时英国()A国王与内阁在政治上共进退B君主立宪制削弱了首相权力C战时状态赋予国王行政大权D国王有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解析:选D英国首相与内阁在政治上共进退,故A项错误;君主立宪制限制国王权力,国王统而不治,故B、C两项错误;材料信息“只有这位国王出现,才能使整个国家不分党派,不分种族,团结在一起”说明国王是维系英联邦的纽带,有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故D项正确。3“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

104、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为了解决这种“状态”,英国在政治上()A发动光荣革命,与新贵族阶层妥协B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C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的行政权D改革议会制度,中等阶级更多参政解析:选D本题考查英国的议会改革,意在考查考生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工业革命改变社会结构”说明这是工业革命后的政治事件,而A、B、C三项都是工业革命前的事件,排除。议会改革扩大了选举权并且发生在工业革命后,所以答案是D项。4张居正是明朝内阁首辅,特雷莎梅是英国内阁首相。下列关于二人及两国内阁

105、的说法正确的是()A都由君主任命B都是君主专制的产物C二人都是首相D都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起主导作用解析:选A明朝实行君主专制,内阁由皇帝任命;在君主立宪制下,英国国王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内阁由议会产生后,要经过英国国王的任命,A项说法正确。英国的首相和内阁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体现,故排除B项。张居正并不是首相,排除C项。D项说法错误,明朝实行君主专制,皇帝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起主导作用。通历史解释对历史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1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含义(1)集体负责在大政方针问题上,内阁对外是一个整体,如同一个人一样,阁员要与首相共进退。内阁内部特别是在政策研究与决定过程中,阁员应当且必须畅所欲言,通过充

106、分的讨论以达成共识,若无法统一,最后由首相一锤定音。一旦做出决定,阁员必须服从,且共同承担责任,否则只能通过个人辞职以摆脱责任。任何阁员都不得在事后借口自己不同意而推卸责任。(2)内阁向议会负责:其主要表现就是一旦内阁失去议会多数的支持,就应集体辞职。2明朝内阁与英国内阁的不同明朝内阁英国内阁产生背景丞相制度被废除后,由于行政事务繁杂,皇帝的精力和才能有限而设置“光荣革命”后国王逐渐淡出行政事务,议会逐渐控制行政机构产生方式内阁成员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内阁由议会中的多数党组成,对议会负责权力大小内阁虽是国家中枢机构,但只是皇帝顾问,无决策权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负责国家的内政外交性质君主专制的

107、产物,突出了皇权的进一步强化资产阶级专政机关,体现了西方近代资本主义民主制的特点探究点(二) 美国的联邦共和制研史料实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研史料(名家怎看待)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有权宣战,招募陆军,建立和维持一支海军,有权征召民兵,以执行联邦法律、镇压叛乱和击退入侵;但民兵军官的任命和按照国会规定纪律训练民兵的权力由各州保留;无论何州,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征收船舶吨位税,不得在和平时期保持军队或战舰;总统是合众国陆军、海军和征调为合众国服役的各州民兵的总司令。学读史(信息知多少)本材料重在分层次,把握每一层的意思。以分号为界,可将材料分为四层,第一层、第二层和第三层、第四层分别

108、指出了国会、各州、总统在军事方面的权力范畴,总之材料体现的就是在军事权力方面总统、国会以及各州的权责划分及权责关系。1在美国,总统特朗普颁布的“禁穆令”引发了个人、民权组织乃至州政府的起诉。有数据统计,自特朗普2017年1月20日就职至2月3日,他的名字已经出现在17个州的52起联邦法律诉讼之中,其中多起诉讼都源于这一入境限制令。这反映了()A联邦司法程序混乱 B州权主义重新抬头C个人自由高于一切 D分权制衡政治特点解析:选D材料内容表明州政府对于“禁穆令”不满从而向联邦法院起诉总统及联邦政府,反映了美国分权制衡的政治特点,即州政府与总统(联邦政府)权力的相互制约,故D项正确。21781178

109、3年间,美国邦联政府财政采用各州分摊的做法,要求各州上缴总计1 000万美元,部分州以各种理由推脱,结果邦联政府只收到不足200万美元。这表明()A邦联政府可向各州征税 B全国性政府有名无实C邦联政府未获各州认可 D各州有明显分离倾向解析:选B材料信息“邦联政府财政采用各州分摊”与征税无关,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中“要求各州上缴总计1 000万美元结果邦联政府只收到不足200万美元”说明邦联政府权力较弱,故B项正确;当时邦联政府已经获得各州的承认,故C项错误;材料只是说明邦联政府权力较弱,没有提及各州分离的信息,故D项错误。3法国史学家雅克索雷曾这样评价美国的1787年宪法:“作为一批由联邦主义

110、领袖们强加给这个国家的一次名副其实的政变,这部宪法给这个新生的共和国带来它亟需的平衡和团结。”雅克索雷实际上指出了美国1787年宪法()A制宪过程类似于“光荣革命” B在制宪程序上具有非法性C规定的新体制具有协调功效 D解决了南北方分裂的隐患解析:选C“光荣革命”是英国资产阶级联合新贵族与国王妥协的宫廷政变,与美国制定宪法过程不同,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美国宪法制定的程序不符合法律,故B项错误;从“这部宪法给这个新生的共和国带来它亟需的平衡和团结”可知,材料反映的是1787年宪法平衡各方面利益,从而推动了美国的团结,故C项正确;美国南北分裂源于对奴隶制的不同要求,1787年宪法保留奴隶制,为

111、日后北方要求废奴导致南北战争埋下隐患,故D项错误。4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联邦参议员每州两名,由各州议会指定,总统由每州的选举人选举产生,最高法院机构由参议院提名及同意后,再由总统任命产生。这样规定的主要目的是()A实践三权分立的政治理想 B构建民主共和的政治框架C为防止多数人民主的暴政 D防止联邦政府权力专制化解析:选C三权分立是指国家的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分别由三个机构掌管,与材料中各机构的产生方式不符,故A项错误;民主共和主要体现在国家领导人的产生方式是民主选举的,与联邦议会和最高法院的产生无关,故B项错误;从材料可知美国各机构的产生方式是在广泛民主的基础上产生,由专人行使职权,可以

112、防止多数人民主带来的暴政,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联邦议会和联邦法院对联邦政府的制约和分权作用,故不能防止联邦政府权力专制化,故D项错误。通历史解释对历史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美国权力制衡的运行机制(1)从三权分立运行机制来看:最显著的就是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三权分立并彼此制约。三权分立从政府内部结构上为美国政府的运转提供了一个最重要的制约机制,以达到权力平衡,确保人民的权利不受剥夺和侵犯。(2)从选举运行机制来看:选举的重要性,不仅是给美国民众一个将不满的政治家赶下台的机会,更重要的是,选举过程中会激发出公众对公共政策的讨论。民主从功能上讲是权力制衡的一个维度,而民主本身的实现主要也是

113、通过选举。(3)从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分权运行机制来看: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之间各有各的决策范围,互相不能干预;即使在同一个领域里,中央和地方、地方和地方之间也不一定要保持一致,甚至可以意见相反。这样,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州政府和州政府之间就可以相互制约。探究点(三)德国的君主立宪制研史料实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研史料(名家怎看待)第五条 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之第十二条 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第十五条 联邦议会的主席职务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第十七条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执行之权属于皇帝第十八条 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

114、国,并在必要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第六十三条 帝国的全部军事力量组成为统一的军队,在平时和战时受皇帝指挥德意志帝国宪法学读史(信息知多少) 本材料重在合理分类,然后进行归纳概括。材料内容繁琐,多达六条,如何化繁为简就显得尤为重要。读完材料之后我们就可以发现,其实材料只说了两件事,即德国皇帝和议会的权力。第12、15、17、18、63条反映了皇帝有巨大权力;第5、12、15、17条说明议会权力不完整,受到严重限制,充分体现了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立宪是虚、专制是实的特点。1近代德国“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之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执行之权

115、属于皇帝。”这表明当时德国()A行政体制体现出专制性B帝国议会享有行政监督权C尚不具备近代社会特征D皇帝有任免官员的权力解析:选A由材料可知,议会虽拥有立法权,但皇帝却拥有颁行法律和召集、解散议会之权,表现出专制性,A项正确;议会掌立法权,已具备近代社会特征,C项错误;B、D两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2在德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互相背离的两种趋势。一种是狂热追逐军国主义和权威崇拜的保守的德意志,另一种是积极倡导人文主义和民主主义的自由的德意志。双方力量对比消长决定着德意志民主化的进程。这体现了()A法德两国合作源远流长B工业革命保障政治发展C政治民主化的艰巨性D启蒙运动促进政治变革解析:

116、选C材料未涉及法德两国关系,故A项错误;材料讲述了两种思想倾向对德国政治民主化的影响,与工业革命和启蒙运动无关,故B、D两项错误;根据材料“存在着明显的互相背离的两种趋势双方力量对比消长决定着德意志民主化的进程”,说明德国民主化进程受到两种思想实力消长的影响,故C项正确。3马克思曾指出,德意志帝国实质上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对这段话理解不正确的是()A德意志帝国具有资本主义色彩B德意志帝国的统治不稳固C德意志帝国议会的权力很小D德意志帝国皇帝的权力很大解析:选B本题考查德意志帝国的政体。“议会形

117、式”体现资本主义色彩,故A项正确;统治不稳固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粉饰门面”意味着议会的权力很小,故C项正确;“封建残余”“军事专制制度”体现皇帝权力很大,故D项正确。4英国在1867年扩大选举权后,仍旧只有不到一半的成年男性居民获得这种权利。而德意志在帝国成立的1871年就有一半的民众参加了议会选举。这显示出德国()A政治民主化水平远远高于英国B人民享有充分的民主政治权利C政治民主建设取得一定的成果D议会逐渐成为国家权力中心解析:选C德意志帝国专制主义突出,而材料中“选举权”不能说明整个政治民主化水平,故A项错误;材料中“选举权”不等于充分的民主政治权利,故B项错误;材料中“帝国成

118、立的1871年就有一半的民众参加了议会选举”,超过英国“只有不到一半的成年男性居民”,表明在选举权方面德国成果明显,故C项正确;德意志帝国的国家权力中心是皇帝而非议会,故D项错误。通历史解释对历史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1英国、德国近代君主立宪制比较英国德国历史传统中世纪的议会制度传统普鲁士的专制主义传统确立方式资产阶级革命打击专制王权,议会最终战胜王权通过王朝战争完成统一,确立普鲁士国王在全国的统治地位法律基础权利法案限制国王的行为,确立议会的地位德意志帝国宪法加强王权国王、议会、首(宰)相的地位国王“统而不治”,内阁、首相对议会负责,议会掌握立法权、行政监督权皇帝掌握最高权力,宰相对皇帝负责

119、,议会无权监督政府和宰相2西方民主政治中的分权制衡原则(1)内涵:分权制衡是近现代西方国家普遍运用在政治体制和其他国家管理活动中的重要法理,制衡学说源于分权思想,本质是权力约束权力。其中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说是西方分权制衡的基本原则。(2)起源:分权思想起源于古希腊、罗马,深受欧洲启蒙思想家的影响,最终形成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3)与权力监督的区别:权力监督是封建专制社会的产物,权力监督是主要甚至是唯一的权力约束;在民主政治中,权力约束最重要的形式是权力制衡,权力监督只是一种从属的权力约束。(4)作用:不仅有利于保证政府各部门的正常运作,而且有利于立法、行政、司法

120、之间的权力相互监督与制约,对于抑制腐败、促进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避免了少数人的专制独裁,保证了资产阶级的民主精神。(2013四川高考)(节选)英国政治制度史大事记(部分)1215年大宪章限制王权,保障贵族特权,保护部分骑士与市民的利益1265年孟福尔议会召开,英国议会产生的标志1628年权利请愿书1689年权利法案1701年王位继承法1721年 沃波尔主持内阁会议,开创了多数党领袖组阁的先例1747年君主不再行使立法否决权1832年议会改革法案19世纪50年代责任内阁制趋于完备19世纪中叶两党制度形成1867年第二次议会改革19世纪晚期内阁权力膨胀,人称议会“第三院”1884年第

121、三次议会改革1911年阿斯奎斯法案,上院权力进一步削弱1948年 议会通过人民代表法案,确立“一人一票”制问题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呈现出鲜明的渐进性、灵活性等特点,任选其一结合史实予以说明。答案渐进性:许多机构和制度通过渐变的方式逐步确立和完善。如下议院权力扩大、选举权范围逐步扩大、内阁制度逐步完善等。灵活性:不受单一成文法的限制,根据形势发展不断进行调整以适应时代需要。如工业革命后随着阶级关系的变化进行议会改革,适时调整选举权范围;再如通过一系列惯例,促成内阁制的形成与完善等。一、深度思考英国代议制演变过程的特点及趋势(1)特点连续性近代英国的主要政治制度和国家机构几乎都是从中世纪继承下来的,

122、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从英国的内阁到责任制内阁,都体现了连续性特点渐进性英国政治制度发展变化是渐进式的。英国君主立宪制在17世纪末形成,以后逐渐发展完善,实现了全面的民主化创新性如内阁本是国王召集的咨询机构,革命后内阁作为国王的私人会议的成分减弱,内阁逐渐独立行事,于是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责任制内阁(2)趋势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行政权力由国王转移到内阁;国王权力逐渐削弱,议会权力不断增强。政治权利由贵族民主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民主,并下移到公民民主。二、家国情怀“妥协”在英国政治中的作用(1)渐进妥协是英国政治发展最典型的模式之一。1215年的自由大宪章、1258年的牛津条例和1688年的“光荣

123、革命”,都可被视为不同政治力量之间的妥协。(2)英国近代以来的政治发展常常是借助政治妥协得以实现的。斗争与妥协使英国专制君主制演变为君主立宪制,使议会从一个权力较小的封建等级会议,转变为国家的政治中心,使英国的政治文明缓慢但稳定而有序地向前发展。(3)妥协是现代民主制度内生的一种常见现象,现代民主社会需要的是一颗对待妥协的平常心,对中国亦然。 1(2017江苏高考)1832年,在两次否决改革法案后,英国议会上院第三次表决时,国王以增加上院贵族人数相威胁,加上强大的民意压力,反对派议员接受国王的劝告,采用缺席的方式回避了投票,使法案得以通过。改革法案的通过表明()A国王仍拥有重要的政治权力B上院

124、在议会中有决定性作用C保守势力最后时刻做出让步D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开始形成解析:选C“反对派采用缺席的方式回避了投票,使法案得以通过”说明在1832年议会改革方案讨论中,英国保守派做出了让步,故C项正确;国王此时已经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故A项错误;由材料可知,上院在议会中不起决定作用,故B项错误;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开始形成是1689年权利法案通过,D项错误。抓住时间关键词,秒杀选择题历史选择题解题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步骤就是找到相关的关键词和正确运用这些关键词,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解答相关问题。选择题中的关键词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结果、设问等。时间类关键词是同学们最容易忽视的, 时间类关

125、键词可分两类,一类是显性的时间,一类是隐性的时间。就本题而言,时间是1832年,抓住这个时间节点,四个选项就好辨析了。1689年英国通过权利法案,确立议会权力高于王权,英国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起来,英国国王也开始逐步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由此排除A、D两项;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上院在英国议会中不具有决定作用,排除B项;据材料可知,反对派议员采用缺席方式回避了投票,使得1832年议会改革方案得以通过,这实际上是英国贵族做出的让步,这也与我们所学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限制了贵族权力相符,故选C项。2(2016江苏高考)下表是美国制宪会议中出现的三个国会建设方案。方案一(弗吉尼亚方案)方案二(新泽西

126、方案)最终方案(康涅狄格方案)设立一个按人口比例分配表决权的国会设立一个各州无论大小有同等表决权的国会设立各州享有同等表决权的参议院和按人口数确定代表名额的众议院最终方案的形成过程体现了()A选举是民主原则的基本体现B国会是代议政体的权力中枢C妥协是现代政治的重要机制D分权是共和制度的关键措施解析:选C由材料可以看出第三个方案是对前两个方案的综合和折中。在美国制宪会议中,各州代表经过激烈争论,最终在相互妥协中制定出1787年宪法,故选C项。材料强调的不是选举这一过程,排除A项。材料并不是强调国会的权力和地位,而是国会的构成,排除B项。D项体现不出第三个方案是对前两个方案的折中和妥协,排除。3(

127、2015江苏高考)依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建立的政体属于资产阶级代议制。这部宪法内容中最能体现资产阶级代议制特征的是()A帝国依据本宪法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B德意志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C联邦议会主席职位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D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解析:选D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代议制的含义。代议制是指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和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依据“帝国议会由选举产生”可知D项最能体现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征。4(2014江苏高考)俾斯麦企图建立一种特殊的德意志型的立宪议会制度,以达到保持普鲁士王朝政治统治优

128、势之目的。这种设想在1871年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宪法中加以定型。下列能体现这一目的的正确选项是()A联邦议会由民选产生B帝国议会掌握着立法大权C宰相对联邦议会负责D帝国皇帝有主宰议会之权解析:选D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掌握德意志帝国代议制政体的特点。由材料信息可知,俾斯麦的目的是确保德意志帝国君主的统治,D项符合题意。结合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可知,在德意志帝国代议制政体之下,帝国议会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帝国议会通过的法案必须得到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宰相对皇帝负责,故A、B、C三项错误。近代德国民主“脆弱”的原因(1)历史原因:德国统一是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实现的;容克地主在德意志的统一

129、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普鲁士邦国在统一过程中处于领导地位,帝国成立后继承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2)现实原因:德国资本主义起步晚,发展不充分,导致德国资产阶级软弱;德国新兴资产阶级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帮助他们在国际市场中同他国展开竞争。5(2012江苏高考)2000年美国总统大选,共和党候选人布什和民主党候选人戈尔在决定命运的几百张选票上发生争议,最后把官司打到了联邦最高法院。后者一锤定音,解决了长达36天的总统难产危机。这段材料()A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B表明司法权实际上高于行政权C显示最高法院掌握立法权D说明总统人选与选民意愿无关解析:选A美国总统候选人在选票上发生争议,最后提交联邦最高法

130、院判决,最终得以解决,这体现了最高法院掌管司法权,对法律拥有最高解释权。这体现了美国三权分立的原则,故选A。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2018泰州期中)16401660年革命期间,尽管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处死了国王、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建立了共和国,但仍有学者认为,与前者相比,从历史的视角来看,1688年“光荣革命”的革命性更强。这是因为()A前者的革命措施过于超前且多暴力B后者通过不流血的温和方式成功夺权C前者的革命影响波及面过窄且短暂D后者成功引发了不可逆转的政治转型解析:选D1660年之后出现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而“光荣革命”之后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真正确立,且不断发展,

131、不可逆转,故答案为D项。2(2018盐城中学联考)处死查理一世无疑是“革命”,但是经过“光荣革命”的“反革命”,英国用宪政框架吸纳革命原则,成就了代表资本主义发展方向的近代宪政体制。资产阶级与王权之间达成了王权接受限制的持续妥协,维护了英国持久稳定的法治与和平。与此相符的推论是()A“光荣革命”是历史倒退B宪政体制下国王与议会实现了分权制衡C内阁制是英国宪政的核心D政治斗争中的谈判与妥协更具有建设性解析:选D根据题干可知,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过程中,资产阶级与王权之间达成了王权接受限制的持续妥协,说明政治斗争中的谈判与妥协更具有建设性,D项正确。3“无论美国人对自由报以多么深的敬意,在制宪者看

132、来,让中央政府为自由而受到束缚,以致不能去做那些需要它做的事(这些事包括保有能让自由得以繁荣的条件),并不明智。”由此美国()A实行联邦制,加强中央政府权力B践行三权分立原则,实现权力制约平衡C开创两党制,避免一党专制独裁D推行人民主权原则,确保公民自由权利解析:选A材料意在强调应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以保障自由的繁荣,故美国实行联邦制,加强中央政府权力,故A项正确;B项符合美国宪法的精神,但不符合题意;C项符合美国的社会现实,但不符合题意;D项不符合题意。4美国人对“一党政府”(总统和国会多数党同属于一个党)还是“两党政府”(总统和国会多数党不属于一个党)的选择一直反复不定,但近些年来认为“一

133、党政府”好的明显要高,而且有日趋增长的趋势。该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政党竞争造成行政效率低下B制约与平衡原则遭到了破坏C两党相互监督的作用在加强D美国的共和制度遭到了质疑解析:选A材料中美国人近年来更倾向于“一党政府”,说明“一党政府”相对于“两党政府”有它的好处,结合史实可知,两党竞争相互牵制会导致行政效率低下,而“一党政府”则无此弊端,故A项正确;美国的分权与制衡原则一直存在,并没有遭到破坏,故B项错误;两党相互监督作用在加强是两党制的特点,与题意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中美国人在“一党政府”与“两党政府”里更倾向于“一党政府”,但并没有质疑美国的共和制度,故D项错误。5(2018南京调

134、研)由于德国的统一是由普鲁士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完成的,因而,“普鲁士不可避免的湮没了德意志”。下列关于德国王朝战争统一后的表述,正确的是()A德意志帝国建立了邦联体制B普鲁士在帝国中占统治地位C帝国议会议员由普鲁士任命D德国资本主义发展出现倒退解析:选B德国统一是由普鲁士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完成的,表明普鲁士在帝国中占统治地位,故B项正确。6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议会的议员不能因为议员身份而领取任何薪俸和报酬。这反映了德意志帝国()A议会议员地位低下B经济落后财政困难C初步建立民主政治 D专制主义色彩浓厚 解析:选C议会是国家立法机关,其成员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故A项错

135、误;仅凭帝国议会的议员不能领取薪酬不能表明德国经济困难,故B项错误;帝国议会的议员是普选产生,他们代表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如果领取薪俸或报酬,就有可能受政府所控,不利于民主,故C项正确,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共20分)7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再次引发了世界各国对美国制度的兴趣。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美国的创新在于:它建立了这样一个政府,它分权但不分裂,制衡却不抗衡20世纪20年代末,为了拯救市场,唯一的办法居然是“中止市场”!但“中止市场”又不是“消灭市场”,需要的是一种能够“控制”市场的权力,而执行这种权力的恰恰是国家!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材料二下面是关于美国1787年宪法中联邦制的漫画

136、和美国全国性政府与州政府的权力划分表美国全国性政府与州政府的权力划分表全国性政府州政府发行货币处理对外关系管理州际商业宣战组建并维持军队建立低于最高法院的法院接纳新州管理州内商业进行选举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和道德建立地方政府批准联邦宪法修正案建立州民兵材料三美国1787年宪法并未像早期的州宪那样,在新政府中设立独立的内阁机构。虽然内阁后来得到公认而成为联邦政府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始终无法定权力,无法定组织原则,无法定运行机制19世纪60年代以来,不断有人提倡改革内阁,加强内阁与国会的关系,提高内阁的地位,使其成为对议会负责的机构。但结果都未获得成功,其根本原因在于美国制度本身。张定河美国政治制度的

137、起源与演变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请以具体史实说明美国在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制度创新。(6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这幅漫画对美国“联邦制”理解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表格和所学知识加以说明。(6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有人提倡改革内阁”的理由。结合所学知识,从美国政治制度角度分析美国内阁改革“都未获得成功”的原因。(8分)解析:第(1)问,据1787年宪法的内容和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漫画意在说明美国联邦制中央集权的特点,美国联邦制特点是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漫画没有准确地表现出联邦制的特点;第二小问,根据表格的具体内容概括。第(3)问第一小问,据材料“美国

138、1787年宪法并未像早期的州宪那样,在新政府中设立独立的内阁机构”得出内阁无法定地位,政治地位较低;第二小问,注意必须从美国政治制度角度分析。答案:(1)创新:政治制度:颁布1787年宪法,确立联邦制总统共和制。(写三权分立的权力结构、民主共和制也可)经济体制:1933年实行罗斯福新政,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写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亦可)(2)问题:漫画没有准确地表现出联邦制的特点。解释:联邦制国家的特点是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各州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有一定的自治权,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3)理由:内阁无法定地位,政治地位较低。原因:美国实行三权分

139、立的政治体制,总统独揽行政权,故内阁地位提高,可能妨碍总统行使行政权。第39课时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理知识体系明课时精要马克思主义是在斗争中发展、成熟和不断完善的,其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进步的革命性、理论的预见性和实践的创造性,成为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时代,是人类第一次尝试建设公平正义、共同富裕的美好社会。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条件社会条件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病日益暴露阶级条件19世纪三四十年代,法国、英国和德意志爆发了大规模工人运动,无产阶级觉醒并登上政治舞台思想条件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

140、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成为理论来源主观条件马克思、恩格斯深入工人运动,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2诞生(1)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2)内容:共产党宣言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它指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它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3意义: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1背景经济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发展,但仍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政治20世纪初,俄国进入帝国主义发展阶段

141、,各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国际第一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2进程(1)二月革命:推翻罗曼诺夫王朝统治;形成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并存局面。(2)“四月提纲”: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提出“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争取以和平方式夺权。(3)七月事件:临时政府血腥镇压了工人和士兵的示威游行,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布尔什维克党决定武装起义。(4)十月革命: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工人和士兵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起义取得胜利。3政权建设: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1)通过告工人、士兵

142、和农民书,宣布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2)通过和平法令,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通过土地法令,实现土地国有化,将土地分配给劳动者使用。(3)选举产生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诞生。4意义对俄国十月革命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对世界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11848年,两个德国人向全世界宣告了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诞生。下列有关“这种理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它诞生的经济根源是工业革命开展B它促进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C诞生的标志是共产党宣言的

143、发表D它开辟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纪元解析:选D材料中“1848年”和“两个德国人”说明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开辟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纪元的是俄国十月革命的意义,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2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联合报报道:最近德国特里尔马克思博物馆天天爆满,德国本地游客不断增多,也有大量从世界各地而来的游客。经济不景气让马克思突然一夜之间又变成大明星。这主要是由于马克思()A发表共产党宣言160周年 B对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指导 C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剖析 D对俄国十月革命的精确预言 解析:选C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现实问题的借鉴意义。马克思最大的贡献就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剖析,并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144、理论。在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为主流的社会里人们去参观马克思博物馆,主要是因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剖析,故答案选C。 31917年3月美国生活杂志刊登了一幅漫画:画中描绘了骑在一头熊背上的自由女神形象,她右手高举象征光明与自由的火炬,左手所执的白纸上写着“1776”“1917”两个意味深长的年份,周边站着一群对之脱帽敬礼的俄国人。漫画创作的历史背景是 ()A俄国二月革命的爆发B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C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 D苏俄通过和平法令 解析:选A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迁移对比1776年发生于美国和1917年3月发生于俄国的重要历史事件。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独立宣言,宣告了美国的诞生。1

145、917年3月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两个历史事件有争取民主自由的相似性,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其他三项均不符合材料的时间限制。 4下表为1917年二月革命后俄国临时政府更迭表,据表可知()时间(俄历) 机构(政府) 3月2日 第一届临时政府 5月6日 第一届联合临时政府 7月24日 第二届联合临时政府 9月25日 第三届联合临时政府 A两个政权并存是俄国临时政府更换频繁的原因 B布尔什维克主张暴力革命导致临时政府更换频繁 C临时政府不能有效应对当时俄国面临的现实问题 D如果没有十月革命,第三届联合临时政府不会下台 解析:选C本题考查俄国十月武装起义的背景,即临时政府在解决危机方面的无力。从表中可以看

146、出临时政府的更迭非常的频繁,在半年的时间里更换了四个名称,这说明临时政府不能有效应对当时俄国面临的现实问题,故C项正确;A、B、D三项从表格信息不能得出,故排除。 探究点俄国十月革命研史料实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研史料(名家怎看待)四月提纲的部分内容:(1)指出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基本完成,应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实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的专政。(2)提出了建立新的国家政权形式应是苏维埃共和国,由全国的工人、雇工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组成的共和国,而不是议会制共和国。(3)在经济方面提出,没收地主土地,实行土地、银行国有化,由工兵代表苏维埃对社会生产和分配实行监督。学读史(信息知多少) 本

147、材料重在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信息分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本材料的显性信息是四月提纲提出把俄国革命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到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建立工人、士兵、农民苏维埃政权,没收地主土地,实行国有化。本材料(2)(3)条包含了一条重要的隐性信息:列宁建立工农兵苏维埃、没收地主土地的措施,其意在联合农民、建立工农联盟,以巩固苏维埃政权。1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一切官员由选举产生,并且可以随时撤换,他们的薪金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平均工资;没收一切地主土地,国内一切土地收归国有”这表明()A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目标实现B俄国进行民主革命的时代要求C列宁十分关注工人农民的生活D列宁吸取巴黎公社的经

148、验教训解析:选D列宁提出四月提纲时,政权仍然由资产阶级掌握,故A项错误;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反映出俄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要求,故B项错误;材料与关注工人农民的生活无关,故C项错误;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的措施明显吸取了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故D项正确。22012年版俄罗斯普通学校历史教科书俄罗斯1917年的革命风暴将俄国1917年发生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称为“伟大的俄罗斯革命”,将其划分为“2月阶段”和“10月阶段”,认为“它们不是相互矛盾的”。它们不矛盾主要表现在()A努力实现和平民主 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C社会主义革命性质 D满足农民土地要求解析:选A两次革命中群众都反对

149、战争,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十月革命要求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故A项正确;推翻沙皇专制统治是二月革命的成果,故B项错误;二月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故C项错误;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要求是十月革命的措施,故D项错误。3俄国十月革命后颁布的土地法令规定:立刻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不付任何赎金,把地主的田庄及一切皇室、修道院、教堂的土地,连同耕畜、农具、庄园建筑和一切附属物,一律交给乡土地委员会和县农民代表苏维埃支配。这一措施()A使俄国走上农业集体化道路 B推动民主革命任务的完成C促进苏俄工业化的迅速开展 D建立起农民土地所有制度解析:选B农业集体化是斯大林模式的内容,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立刻

150、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可知,是要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故B项正确;苏俄工业化是1928年开展,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一律交给乡土地委员会和县农民代表苏维埃支配”表明土地归农民使用,但土地归国家所有,故D项错误。4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丘巴里扬曾说:“1917年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和与此相连的国内战争,较之其他国家类似的革命,完全可以称之为伟大的革命。”其理由是俄国通过这些革命()A推翻了君主的专制统治B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C奠定了社会转型的基础 D彻底改变了社会落后面貌解析:选C本题考查20世纪初俄国的社会变革。A项属于二月革命的结果;B项属于十月革命后俄国的发展方向;D项说法过于绝对,均排除;结合所学

151、知识可知,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及其国内战争为俄国社会转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故选C项。通历史解释对历史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和对俄国现代化的意义特点理论创新列宁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了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一个国家取得胜利的学说,并通过十月革命的实践,使俄国在资本主义的包围之下,在经济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取得了革命的胜利革命道路十月革命走的是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展到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革命道路革命阶段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连,形成了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性质的阶段斗争方式由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暴力革命形式夺取政权现代化意义政治上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新型的社会主义政

152、治体制在苏俄初步确立经济上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开辟了苏维埃政权通向现代化的道路文化上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和文化得到了全面发展 1(2017江苏高考)1917年,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7月,他又在国家与革命中阐明,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以上论断()A明确指出武装起义条件已经成熟B凝聚布尔什维克全党的政治智慧C逐步明确俄国革命的任务和方式D说明仍存在和平取得政权的可能解析:选C由材料“俄国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说明革

153、命的任务和方式逐步明确,故C项正确;A、B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与材料信息“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不符。2(2013江苏高考)列宁在某次演讲时说:“这个革命的意义首先在于我们将拥有一个苏维埃政府被压迫的群众将亲自建立政权,旧的国家机构将被彻底打碎,而新的管理机构即苏维埃组织将建立起来。”这里所说的“革命”是指()A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B公开发表四月提纲C彼得格勒武装起义D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解析:选C本题考查十月革命,意在考查考生调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据材料信息这次“革命”的目的是建立“一个苏维埃政府”,其中性质是“被压迫的群众”的“政权”等可知,此时是十月革命起义前夕,即彼得格勒武装起

154、义时,所以答案是C项。知识拓展认知广一点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区别与联系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区别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对象沙皇专制政府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力量资产阶级参加并起积极作用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联系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紧密相连,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由二月革命过渡到十月革命,从而形成了急剧发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3(2012江苏高考)四月提纲发表不久,列宁在两个政权中强调:“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不弄清这个问题,便谈不上自觉地参加革命

155、,更不用说领导革命。”这表明列宁()A强调两个政权并存局面不可避免B坚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观点C肯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长期性D提出与临时政府合作的必要性解析:选B二月革命后,俄国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同年四月,列宁发表了四月提纲,提出将俄国革命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并明确提出“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结合题干“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可知答案为B。4(2014海南高考)1917年3月,俄国临时政府成立不久,彼得格勒苏维埃宣布了一号法令,规定所有部队都应选举产生士兵委员会,负责管理本单位的政治活动、监管本单位的武器。这反映出彼得格勒苏维

156、埃()A行使中央政府的职权B具有无产阶级政权的性质C与临时政府全面对抗 D已经掌握全部军队指挥权解析:选A依据题干时间1917年3月以及材料中“规定所有部队都应选举产生士兵委员会,负责管理本单位的政治活动、监管本单位的武器”的信息说明苏维埃在行使中央政府的职权,故A项正确;题干时间是二月革命后,当时临时政府还存在,彼得格勒苏维埃不具有无产阶级政权的性质,故B项错误;“与临时政府全面对抗 ”是在七月流血事件之后,故C项错误;彼得格勒苏维埃只能掌握自己的军队,不可能掌握全部军队,故D项错误。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

157、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已经破坏了。”这一论述()A否定了资产阶级历史作用B批判了资产阶级对近代世界进步的阻碍C认同了资产阶级价值观念D肯定近代以来世界发生的社会历史变革解析:选D材料中“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已经破坏了”肯定了资产阶级在反封建方面的积极作用,即资产阶级推动了近代世界的进步。2德国无产阶级革命家罗莎卢森堡说:“雇佣工人由于他们在资产阶级社会中有共同的社会条件、生存条件而团结起来,摸索摆脱他们处境的出路,一部分人则寻找一条通向社会主义乐土的坚实桥梁。但到了马克思才用这个特别的历史任务把他们联合起来,使他们上升为阶级。”材料所指的“特别的历

158、史任务”是()A通过议会斗争颠覆资产阶级政权B通过国际联合破坏资本主义经济C通过暴力革命建立无产阶级政权D通过行业改造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解析:选C这个任务是用暴力方式推翻资产阶级政权,不是通过议会斗争的方式,故A项错误,C项正确;“特别的历史任务”是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不是通过国际联合破坏资本主义经济,故B项错误;通过行业改造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是新中国三大改造的内容,故D项错误。3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写道:“共产党人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1895年,恩格斯却指出:“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陈旧了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

159、起义成就。”这表明()A恩格斯主张放弃暴力斗争的形式B议会斗争得到各国工人政党赞同C19世纪末社会主义运动走向低潮D资产阶级的政治民主化逐步完善解析:选D材料中斗争方式和平化反映了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对权力获取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体现了民主政治的进步,故D项正确。4李可夫在1917年讲道:“社会主义变革太阳将从何处升起?我想,根据现有条件,根据居民的生活水平,开始社会主义变革不是我们的事情,我们没有力量和客观条件来做到这一点我们面临着伟大的革命任务,但我们不能超出资产阶级的利益的范围来完成这项任务。”该讲话时的俄国()A二月革命推翻罗曼诺夫王朝B四月提纲提出用暴力夺取政权C一战失利引发七月流血D十月

160、革命推翻临时政府解析:选A“我们面临着伟大的革命任务,但我们不能超出资产阶级的利益的范围来完成这项任务”表明无产阶级不能损害资产阶级的利益,当时的俄国处在二月革命后,故A项正确;B项本身说法不符合史实,四月提纲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故B项错误;1917年7月,俄军在前线出击遭到惨败,引发了七月流血,抛弃了对资产阶级的幻想,故C项错误;十月革命的目标指向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超出了资产阶级的利益范围,故D项错误。5就当时布尔什维克党内部的分歧,莫洛托夫说道:“无论是我,还是始终同列宁在一起的那些人中的任何一位,都没有立刻清楚地理解他的话。当他们所说的社会主义革命是将来的事情时,列宁回答说:不,现在

161、就应当准备社会主义革命。”当时“分歧”主要是围绕()A四月提纲中的主张 B和平法令中的规定C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决定 D土地法令中的规定解析:选A“现在就应当准备社会主义革命”表明当前的任务是把资产阶级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符合四月提纲的内容,故A项正确;和平法令土地法令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后颁布的,故B、D两项错误;建立苏维埃政权是在二月革命时,是在进行资产阶级革命时决定的,故C项错误。6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中认为:“如果说法国大革命追寻的理想,传之后世的生命比布尔什维克长;那么,1917年革命事件产生的实际后果,却比1789年更为深远。”文中的“1917年革命事件”产生的深远影响是()A推翻沙

162、皇专制统治 B启蒙思想得以实践C开辟人民作主新时代 D开创国家工业化新模式解析:选C“二月革命”推翻了统治俄国长达三百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只是材料中“1917年革命事件”的第一阶段,故A项错误;材料中“法国大革命追寻的理想”是启蒙思想的实践,故B项错误;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由无产阶级领导,以建立体现社会公正和平等的社会制度为目的,故C项正确;斯大林模式开创国家工业化新模式,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共20分)7(2018宿迁中学月考)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什么是科学的社会主义呢,老祖宗是怎么说的呢?马克思和恩格斯着重在经济方

163、面讲了什么是社会主义(从经济上分析和判断社会性质是唯物史观的基本方法),基本的思想和要求是:首先要消灭资产阶级的私有制,由社会占有生产资料。恩格斯强调:社会主义同现存制度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差别当然在于,在实行全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组织生产。马克思和恩格斯将“公有制”与“社会占有生产资料”两个概念在同一意义上使用,但这两个概念的包容性是很大的,其具体实现形式决不限于国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习近平在新进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讲话(2013年1月5日)材料二对于俄国革命爆发的原因,列宁曾精辟地指出:“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

164、命。”人民版历史必修一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什么是社会主义?邓小平对这一问题又是怎么认识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习近平这一讲话的目的。(8分)(2)根据列宁关于“战争引发革命,革命制止战争”的论断,简述1917年俄国革命的主要史实。(8分)(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能得到哪些认识?(4分)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信息及邓小平“南方谈话”等基础知识回答。第(2)问要围绕列宁的论断来组织答案。第(3)问属于开放题型,注意综合材料信息,围绕科学理论要与时俱进等角度进行作答。答案:(1)含义:消灭资产阶级私有制,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由社会占有生产资料)。认识:社会主义本

165、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的: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深化改革开放,实行多种经济成分并存。(2)史实:战争促使二月革命爆发,推翻沙皇专制,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列宁发表四月提纲,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临时政府在一战中失败,引发七月流血事件;十月革命推翻临时政府,通过和平法令,退出世界大战。(3)认识:科学理论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第40课时单元串知与能力测评(习题讲评课)串知线索1雅典民主 点清线通时期发展历程前8世纪至前6世纪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孕育与确立(1)前8世纪,城邦孕育期:古希腊出现众多城邦,有利

166、于公民直接参与政治(2)前6世纪初,梭伦改革:改变了贵族专权的局面,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3)前6世纪末,克利斯提尼改革:使地域部落代替血缘部落,打破了贵族势力对政权的控制,雅典的民主政治确立起来前5世纪至前4世纪古希腊民主从鼎盛走向衰落(1)前5世纪,伯利克里执政时,进一步扩大公民权利,鼓励公民参政,雅典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期”(2)前4世纪后半期,遭马其顿入侵,雅典民主衰落史学争鸣雅典城邦民主政治形成的原因(1)一种观点认为,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其有着不同于东方文明国家的工商业发达的特殊生产方式。学者廖学盛指出,雅典民主与工商业有一定的关系,但工商业的发展状况不是决定雅典民主

167、政治兴衰的主要因素。廖学盛分析了阶级斗争与雅典民主政治确立与发展演变之间的关系,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既受到国际范围内的阶级斗争的影响,又受到国内阶级斗争的影响,雅典国家机器就是在这两种阶级斗争的推动下逐渐完善的。(2)学者郭小凌并不把古希腊民主制的形成归结于某个单个的事件,而把它视为一系列渐变与突变的产物,其总体趋势与古代东方国家或古希腊的马其顿完全相反,社会治理权不是逐渐落入君主个人手中,而是趋向公民的集体治权。针对训练1丹尼斯舍曼等人所著的世界文明史中说:“如果说希腊人开始倡导理智主义,那么他们也是最先压制它的人。简言之,他们是这样一个民族在人类可能会尽力为之的事情上,他们既向别人展示了

168、何以成功,也向别人展示了何以失败”。材料说明古希腊()A民主制度不够完善B直接民主确保人权C海外殖民体现霸权 D尊崇理性道德作用解析:选A直接民主易造成民主权利的误用和滥用,这种不完善的民主制度最终导致古希腊衰落,而题干正体现了古希腊的这一矛盾之处,故A项正确。2美国史学家霍夫斯塔德认为,在西方古代,有为知识而知识者,有为真理而献身者,有为理想、信念而奋斗不息者,中国没有。在中国,知识分子之出路与归宿似乎只有一条,就是投身政治,就是逐于仕途。产生以上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海洋文明与大河文明的不同B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的区别C民主政治与君主专制的差异D人文主义与儒家思想的对立解析:选CA、B、D三

169、项都是产生以上差异的影响因素,但都不是主要原因;民主政治能够激发人的民主自由精神,而君主专制下知识分子被统治者严格控制思想,因此民主政治与君主专制的差异是产生以上差异的主要原因,故C项正确。串知线索2罗马法律点清线通时期发展历程共和国时期起源从习惯法到成文法(1)习惯法:主要存在于王政时期和共和国早期(2)成文法:公元前5世纪中期,十二铜表法发表,标志着罗马成文法诞生帝国时期发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1)公民法:公元3世纪之前,罗马法律的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被称为公民法,具有明显的狭隘性(2)万民法:3世纪,罗马帝国境内自由民内部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不复存在,万民法成

170、为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东罗马帝国时期完成编订民法大全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把历代的罗马法加以系统化和法典化,汇编成民法大全,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系统认知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罗马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它的一些原则和制度,这些制度往往体现在关乎个人利益和促进商业发展之上,具体表现有以下几处。(1)原则方面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由于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继承和发扬了古希腊自然法的思想,其对人的平等性极为重视。在古罗马法律中,家长制首先被破坏掉,家长们对旧爱人的生杀大权被法院无情的掠夺掉,买卖子女为奴的现象被明令禁止。其次,妇女们的实际地位有所提高,虽然她们不被认为有独立的法律身份

171、和法律行为,但她们却能自由的支配自己的个人财产。再次,在后期皇帝尼禄还命令法官听取奴隶的冤诉。这些思想为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所继承,他们从自然法的角度出发提出“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观念和口号,并在资产阶级革命成功后写入宪法。契约自由。罗马法的人法规定,公民有自由地缔结各种契约的权利。在罗马法中,裁判官在裁决契约纠纷案件时,运用“衡平”原则进行处理,严格维护契约的神圣性,契约自由得到充分体现。这一原则在近代民商法典中得到充分贯彻,并不断充实。私权神圣。包括罗马公民的身体、财产、权利都受法律保护。全部罗马私法的宗旨就在于保护私产和利益的神圣不可侵犯,西方国家无一例外地继承了这一原则。(2)制度方

172、面程序法是罗马法中最为专门的部分。早在共和国时代,原被告双方以及文职人员就形成了遵守法律程序的习惯,稍有偏差诉讼即无效。由于程序法之规定的诉讼程序冗杂,一般人很难对其了熟于胸。于是,律师就兴起了。此外,罗马司法的另一个特殊之处就在于陪审团制度的设立。律师和陪审制度更为后世所继承和发展。万民法对近代国际法影响深远,国际法最早渊源于此,当今国际法中的某些原则即渊源于罗马万民法。针对训练3十二铜表法第六表规定:“出卖的物品纵使交付,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足出卖人的要求后,其所有权并不转移。”这一规定表明十二铜表法()A维护奴隶主的利益B重视对私有财产的保护C审判程序缺乏公正性 D限制罗马贵

173、族的特权解析:选B题干中提到“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足出卖人的要求后,其所有权并不转移”说明私人财产受到法律保护,故B项正确。4万民法又被称为“裁判官法”,是因为裁判官告示是其最重要的渊源。告示一般包含三种因素:现存地中海各国商法中的某些规定;剔除了形式主义僵化刻板内容的部分市民法旧法;裁判官个人的公允正义观念。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万民法多借鉴外邦人的法规 B万民法比公民法更灵活C自然法是万民法的思想基础 D万民法全盘否定公民法解析:选D随着罗马的侵略扩张,罗马的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因此万民法是对公民法的继承和发展,不是全盘否定公民法,故D项错误。串知线索3 点清线通英国君主立

174、宪制发展过程(1)开始形成: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2)最终确立:责任内阁制形成(3)逐步完善:1832年议会改革运行机制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其实是对议会负责;多数党获得执政地位,领袖被任命为首相;首相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历史意义(1)资产阶级不同集团的权益之争,在议会中以和平方式实现,这有利于避免暴力冲突,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2)顺应了资产阶级民主与法制社会的历史潮流,对欧洲和北美等地区的政治文明进程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美国联邦共和制1787年宪法颁布确立(1)内容:美国是联邦制国家,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各州在不违背宪

175、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三权分立(2)意义: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突出分权与制衡的原则,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精神两党制完善(1)特点:民主党、共和党两党对垒,交替执政,其本质都是资产阶级政党(2)意义:在推进美国的政治建设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背景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国家的统一标志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宪法内容:皇帝掌握国家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宰相主持内阁工作,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是立法机构,它通过的法案由皇帝批准后才能生效,对政府缺乏监督作用特点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影响(1)推动

176、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使德国跻身强国之列(2)造成了德国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保守和不彻底系统认知11718世纪,英国、美国和法国革命的特色1718世纪,英国、美国和法国相继爆发革命和战争,开启了创建现代民主政治的历程。民主的实质在于平等地实现权利,尤其是自由的实现。在开创现代民主的实践中,三国各具特色。(1)英国革命重自由而轻平等,是民族国家首次对绝对王权的民主化改造,其最大的成果就是创造了君主立宪制这样一个全新的政体。(2)法国革命突出平等的价值而对自由的保护不足。法国推翻封建制度、确立民主制的过程比英国和美国激烈得多,经历了长期反复的斗争,直到19世纪后期才确立共和制度。法国的绝对王权根深蒂

177、固、势力强大,革命中的外来干涉来势凶猛,法国的社会矛盾复杂尖锐,阶级矛盾对抗激烈,革命日益激进,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得到广泛赞同,人民主权也被绝对化。(3)美国独立战争则较好地处理了自由与平等的关系,使之相对均衡。美国重视民主程序的建设,分权制衡原则在美国政治体系中无处不在。2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点及作用(1)特点具有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的议会。议会由议员组成,议员由普选产生。国家的重大立法和重大决策都须经议会讨论并经多数通过,议会享有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权力之间相互制约平衡,防止专制独裁和官员腐败,提高了行政效率,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实行资

178、产阶级的政党政治,即必须由在议会选举或大选中获胜的政党领袖出任总统或总理、首相,并以本党人员为主组成内阁。政党政治的主要内容是各党通过对议席的争夺,来实现其代表的利益集团的政治和经济利益。(2)作用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避免了少数人的专制独裁,保障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具有民主精神,对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利于调整资产阶级内部关系,缓和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有效地防止了封建势力的复辟,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无产阶级可以利用它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斗争,有助于维护无产阶级合法权益,推动国际工人运动发展。针对训练5麦考莱在其著作英国史中称赞光荣革命是最后一次革命。这是因为光荣革命后的

179、英国()A结束了王权专制B解决了社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C从人治走向法治 D改革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途径解析:选D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了推翻詹姆斯二世的统治、防止天主教复辟的非暴力政变,这场革命未有流血,因此历史学家将其称之为光荣革命,此后渐进温和式变革成为推动英国社会进步的主要途径,故D项正确。6美国名嘴格伦贝克说:“美国政治意在使候选人代表主流思想,远离边缘化集团利益。赢家通吃的方法就是迫使候选人转向主流路线,以便获得最多的政治支持。”这种现象根源于()A两党政策大同小异 B两党轮流执政的安排C总统制共和制政体的特点 D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解析:选C材料强调总统“候选人”和民众“主

180、流思想”的关系,与两党关系无关,故A、B两项错误;材料中“候选人”和“主流思想”关系说明,美国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候选人要想获得选举成功,就要符合主流民众的利益,这是美国总统制共和制的必然结果,故C项正确;材料同联邦与各州关系无关,故D项错误。7.右图是1890年英国杂志刊登的题为放下方向舵的时事漫画,讲述的是德意志帝国首相俾斯麦辞职的大事。根据当时德国政治体制,你认为最有可能让他辞职的是()A皇帝 B内阁C帝国议会 D联邦议会解析:选A德意志帝国的宰相由皇帝任命并只对皇帝负责,故A项正确;内阁由首相领导对其负责,故B项错误;帝国议会受联邦议会控制,而联邦议会由宰相控制,故C、D两项错误。

181、串知线索4社会主义运动点清线通马克思主义诞生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国际无产阶级运动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俄国十月革命一战激化了俄国国内矛盾,革命爆发, 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统治;四月提纲指明了正确方向;七月流血事件使列宁抛弃了和平过渡的幻想;十月革命建立了苏维埃政权。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针对训练8世界史纲指出:“犹太种族的商业精神使马克思洞悉财产和劳工的对立。而且在德国的教养使他认识到,劳工目前正变得有了阶级觉悟,并对集中财产的阶级进行集体的对抗。”该论述()A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B分析了马克思阶级斗争学说的

182、成因C总结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D肯定了马克思对工人运动的指导作用解析:选B马克思认识到财产和劳工的对立,劳工具有了“阶级觉悟”,并且进行了阶级对抗,这使马克思对阶级关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马克思的阶级斗争学说产生了重要影响,故B项正确。9(2018盐城期中)“十月革命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名义、口号和理论体系进行的,与西方现代文明总危机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有直接的牵连,但其渊源、性质、风格和命运却深深地根植于俄国历史土壤之中。”材料旨在说明十月革命()A仅以马克思主义为革命旗帜B冲击了西方的现代化模式C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直接相关D是俄国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解析:选D根据材料可知,虽然十月革命是在马克思主

183、义的指导下进行的,但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是俄国自身的矛盾造成的结果,是俄国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D项正确。(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雅典召开公民大会时会提前四天公布会议议程,对于非常重要的问题,公民大会可能进行两次投票,任何人都可以对他认为不合法的建议提出控诉。这反映出雅典民主()A权力机构相互制约B公民内部轮番而治C决策程序力求完善 D公民权利日渐扩大解析:选C据材料“雅典召开公民大会时会提前四天公布会议议程”和“公民大会可能进行两次投票,任何人都可以对他认为不合法的建议提出控诉”可知决策程序力求完善,故C项正确。2在西方法律史上,雅典

184、法律制度灵活并富有弹性,但它始终没能与政治保持相当的距离。在雅典,它既是捍卫民主最有力的武器,又是公众舆论的工具。这表明雅典法律制度()A是维系民主政治的保障B体现人文精神C司法缺乏足够的独立性 D维护贵族统治解析:选C“既是捍卫民主最有力的武器,又是公众舆论的工具”无法体现对民主的维系作用,故A项错误;材料与人文精神没有直接关系,故B项错误;“雅典法律制度灵活并富有弹性,但它始终没能与政治保持相当的距离”可见其最终没有完全独立地行使功能,故C项正确;“公众舆论的工具”无法体现对贵族的维护,故D项错误。3罗马法规定:“以现金或现物进行交易,须有五个证人和一名司秤在场,他们皆应是罗马公民;物件的

185、转移必须在当事人双方在场时当面进行;在进行转让仪式时,必须经过某种正式的手势和言语的阐述。这些条件缺一不可。”由材料信息可知该法()A注重交易形式和程序化 B维护贵族的特权C突出强调保护私有财产 D调解贸易的纠纷解析:选A根据材料中最后总结性语言“这些条件缺一不可”可以判断其主旨是在强调交易过程中的法定程序,故A项正确。4罗马法规定:野兽鸟鱼,即生长在陆上、海里和空中的一切动物,一旦被人捕获,即属于捕获者;无主之物,归属最先占有者。这反映了罗马法界定物权适用的是()A最先占有原则 B劳动所得原则C既有习惯原则 D自然理性原则解析:选D材料“一旦被人捕获,即属于捕获者”体现了劳动所得原则,“无主

186、之物,归属最先占有者”体现了最先占有原则。A、B两项仅体现了材料其中一层信息,故排除;材料未体现既有习惯原则,故C项错误;最先占有和劳动所得原则都是自然理性原则的表现,故D项正确。5英国光荣革命后,内阁会议由英王主持,全部行政权是由国王及其任命的政府大臣来掌握的,这些大臣完全对国王负责。1701年议会通过法案,规定:“凡是国王的诏令必须由同意这一诏令的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这项法规()A扩大了国王的权力 B开始建立君主立宪制C破坏光荣革命果实 D利于责任内阁制建立解析:选D材料中的做法实际上扩大了内阁权力,削弱了国王的权力,故A项错误;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开始建立君主立宪制,故

187、B项错误;材料中削弱国王权力维护了光荣革命的成果,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行政权逐渐从国王转移到内阁,有利于责任内阁制的建立,故D项正确。6正如英国历史学家约翰坎农所说:“贵族权力在1761年达到顶峰”,英国“从外观上看和原来别无二致,所有稀奇古怪的东西都被保留下来,但实际上它比原来更狭隘、更具有寡头性质。”材料可用来说明英国()A资产阶级革命的迫切性 B议会改革的必要性C殖民霸主形成的可能性 D工业革命的必然性解析:选B1688年,光荣革命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光荣革命后建立的君主立宪制由贵族集团所垄断,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要求打破贵族集团对权力的垄

188、断,说明英国进行议会改革势在必行,而英国在18世纪中期就已经确立了殖民霸主的地位,故B项正确,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改变贵族垄断政权的必要性,工业革命的开展是促使改革的经济原因,故D项错误。7(2016海南高考)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分参、众两院。参议院由各州议会分别选派两名参议员组成,众议院议员按人口比例由各州选民普选产生,每两年选举一次。这些规定体现了()A参议院代表少数人利益B各州根据人口分享联邦权力C联邦制与共和制的原则D众议院主导联邦的立法权力解析:选C“参议院由各州议会分别选派两名参议员组成”体现的是联邦制原则,“众议院议员按人口比例由各州选民普选产生”体现的是共和制原则,所

189、以本题答案为C项。A、B、D三项说法均错误,故排除。81820年,科恩兄弟因违反弗吉尼亚州的某项法律而被罚款,他们向联邦最高法院提起上诉。联邦最高法院接手此案,弗州以联邦最高法院无权受理此案提出抗议,马歇尔法官依据宪法坚持最高法院有审理权,并依法判决科恩兄弟败诉、弗州胜诉。这一诉讼案的判决过程()A反映州权主义占据上风B强化了美国联邦政府的司法权威C说明中央与地方权力制衡D表明最高法院取得法定上诉管辖权解析:选B材料的关键信息是,联邦最高法院接手此案后,弗州提出抗议,“马歇尔法官依据宪法坚持最高法院有审理权,并依法判决科恩兄弟败诉”说明最高法院依法与弗州争夺该案的司法管辖权。本案最终是由联邦最

190、高法院判决科恩兄弟败诉,体现了联邦政府的司法权威,B项正确;A项理解错误,实际上是州权主义受到打击;C、D两项均不符合1787年宪法规定,说法错误。9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立法机构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联邦议会由各邦代表58人组成,表决时如有14票反对,即可否决议案,而普鲁士拥有17名代表。据此可知()A帝国政体不具有民主特征 B普鲁士拥有超然地位C德国保留了军国主义残余 D皇帝具备了绝对权威解析:选B“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本身就是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象征,故A项错误;材料“如有14票反对,即可否决议案,而普鲁士拥有17名代表”表明普鲁士在整个德意志帝国中享有特殊的地位,具有重大问题

191、上的否决权,故B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军国主义的问题,故C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皇帝的问题,故D项错误。10(2018南京三模)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名义宣战与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及条约,委派并接受使节。以帝国名义宣战,必须取得联邦议会的同意,除非联邦的领土或其海岸已遭受攻击”这说明当时德意志帝国()A国王权力不受任何制约B皇权一定程度受制于联邦议会C是邦联制下的君主立宪制国家D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民主原则解析:选B材料“以帝国名义宣战,必须取得联邦议会的同意”表明皇权一定程度受制于联邦议会,

192、故B项正确。11“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召唤出来的魔鬼了。”共产党宣言的这一论述主要表明()A资产阶级在历史上的进步性和革命性B资本主义社会无法解决自身的基本矛盾C无产阶级进行革命的条件已经成熟D资产阶级已经堕落为毫无进步性的魔鬼解析:选B本题考查共产党宣言。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社会所固有的,是无法解决的矛盾。12十月革命后,列宁说:“我们有权自豪,而且我们确实很自豪,因为我们有幸能够开始建设苏维

193、埃国家,从而开创全世界历史的新时代,由一个新阶级实行统治的时代。”材料中的“新时代”是指()A无产阶级革命运动B在俄国开辟出实现现代化的道路C人类社会开始进入社会主义时代D不再参加帝国主义战争解析:选C要想很好地理解“新时代”,必须弄清楚十月革命前后世界历史的变化。革命前,是资本主义统治世界;革命后,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开始进入社会主义时代,故C项正确。二、非选择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自秦朝以来,在中国社会治理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度,这与西方中世纪政治分裂、王权式微的状况截然不同。中央集权的核心是君主专制。秦汉

194、以后,皇权集中成为中国政治的一大趋势。到清代,皇权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君主独裁成为清朝的“祖制”“家法”,神圣不可侵犯,即所谓“天下大事,皆朕一人独任”。16世纪以后,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西方殖民势力的东来,“大一统”具有了新的时代意义。在这个时期,实现国家统一、抵御外来侵略成为明清两朝中央政府肩负的重要历史任务。 摘编自高翔中国古代政治的三大传统材料二公元前5世纪中期,雅典公民总数大约4万人。在大约10年的时间里,有近5 000名公民,即30岁以上公民的四分之一左右,担任过负责为公民大会决定议案、接待外来使节、负有重要监督职责的议事会议员。在此期间,议事会每天需要通过抽签产生一名主席。一

195、个雅典公民担任议事会主席的机会,比一个赌徒掷出某个点的概率都要大。还有陪审法庭,它让雅典30岁以上的公民中,每年大概有四分之一以上有过听审经历。正因如此,雅典民主政治也成为一种迄今为止公民最广泛参与国家管理的制度。 摘自晏绍祥雅典民主政治的危机与民主信仰的重塑(1)据材料一、二指出古代中国与雅典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异,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形成原因。(12分)(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述古代中国与雅典两种不同政治制度的利弊。(8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中央集权的核心是君主专制”,并结合雅典民主政治分析作答即可;第二小问分别从中国与雅典的文明特色、国家形态、

196、经济基础、思想意识等方面分析作答即可。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家、社会、人民权利等方面分析作答即可。答案:(1)差异:中国:君主专制;雅典:人民主权。原因:中国:大陆文明;大一统帝国;集权思想;农业立国。雅典:海洋文明;小国寡民;重视民主;工商业发达。 (2)中国:有利于国家统一,社会稳定;但也容易引发腐败、损害民权。雅典:成为人类民主政治的源头,利于保障民权;但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局限于小国寡民的城邦。14(2017如皋调研)有人说“妥协是一门高超的艺术”,更有人说“政治就是妥协的艺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政治斗争中强势的一方从来不懂得妥协退让,即便是对内

197、部的改良力量也压制打压,直到那些疥癣之疾发展成为心腹之患,逼得在朝与在野的双方兵戎相见。以至于有人说我们的历史上只有成功的改朝换代,却鲜有成功的改良鼎新,国人可以向暴力屈服,却拙于制度创新。卢伟懂得妥协很重要材料二唯一摆脱困境(人们彼此妨碍)的方式则是互相妥协,通过契约的方式建立国家,制定法律,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古希腊思想家伊壁鸠鲁材料三美国宪法是美国建国初期多元利益集团谈判和妥协的结果,宪法所创立的也是一个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在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上,不同的利益集团因应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利用依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的谈判

198、和妥协宪法的生命力不断得到更新,表现出一种“超稳定性”,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王希原则与妥协材料四我们的会晤是难得的,尽管我们中间存在着许多不同意见,但是这不应该影响我们所具有的共同愿望。我们的会议应该对于我们的共同愿望有所表示,使它成为亚非历史值得珍贵的一页。同时,我们在这次会议中建立起来的接触应该继续保持,以便我们对于世界和平能够作出更大的贡献。摘自周恩来万隆会议发言稿(1)根据材料一,概括作者对中国古代政治斗争的看法。(3分)(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别举例说明近代英国、近代中国通过哪些势力的相互妥协保证了新政体的建立。(4分)(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美国1787年制宪会议

199、上充斥了那些矛盾?最终又各自通过哪种方式实现了妥协?(6分)(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中的“共同愿望”是什么?为此各方采取了怎样的妥协策略?(4分)(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政治妥协的看法。(3分)解析:第(1)问,材料一共两句话,包含两层含义,结合所学概括其层意即为答案所在。第(2)问,英国要结合光荣革命的相关历史史实分析,中国要结合辛亥革命的相关史实分析。第(3)问,要从联邦政府与州之间、州与州之间、南方与北方之间、大州与小州之间分析矛盾所在;通过议员数量的设置和权力的分配等方式达成妥协。第(4)问,从当时的时代背景、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上去概括“共同愿望”;“求同存异”是其最典型的妥

200、协。第(5)问,据材料导语中“政治就是妥协的艺术”,得出政治妥协是一门艺术,有利于制度创新,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得出国家内的政治妥协有利于保证国家的稳定和经济发展,据材料四,结合所学得出国家间的政治妥协有利于世界和平。答案:(1)观点:中国缺乏妥协传统;政治斗争中强势的一方打压改革力量,导致矛盾激化;中国不善于制度创新。(2)英国: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妥协,完成光荣革命,建立君主立宪政体。中国:革命派和掌握实权的袁世凯妥协,促成清帝退位,维护民主共和政体。(3)矛盾: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分权的矛盾;政府各职能部门权力的矛盾;大州与小州的矛盾;南方州与北方州的矛盾。方式:实行联邦制;三权分立与制衡;参众两院议员的分配比例不同;奴隶按五分之三计入总人口。(4)愿望: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策略:求同存异。(5)看法:政治妥协是一门艺术,有利于制度创新;国家内的政治妥协有利于保证国家的稳定和经济发展;国家间的政治妥协有利于世界和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