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作业(一) (2013太原模拟)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已知甲村在乙村的西北方向。读图,回答13题。1图示河流的干流流向是()A自西北流向东南B自西南流向东北C自西向东流 D自东北流向西南解析:根据题中甲村在乙村的西北方向,可以确定指向标为水平方向右侧为正北方向,又据图中河流等高线弯曲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可以确定河流的流向,故选B。答案:B2关于图中规划公路的叙述,正确的是()A高差可能为180米 B长度约为6千米C穿越河谷地带 D穿越山脊地区解析:根据图中比例尺可以确定B错。等高线凸向低值区为山脊,D错。等高线凸向高值区为山谷,C错,故选A。答案:A3沿上图中MN剖面线绘制的地形剖面图是
2、() A B C D解析:根据等高线地形图MN处的高低走势来确定,M处300 m,河谷处低于200 m,N处200 m,故选C。答案:C(2013济宁月考)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45题。4图中陡崖M的相对高度最有可能是()A50米 B90米C155米 D220米解析:陡崖的相对高度范围计算公式:(n1)dH(n1)d,M处有3条等高线重叠n3,等高距为50米,可推出100米H200米。故C正确。答案:C5如陡崖M在甲村正南方,则可知乙村旁的河流大致流向是()A由西北向东南 B由西向东C由东南向西北 D由东向西解析:过乙村做M甲连线的平行线,即可画出在乙村的方位,再根据等高线上的海拔高度,就可
3、以确定河水的流向。答案:A(2013辽宁联考)下图是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图中最粗线内的范围在图上的面积约为6平方厘米,而其实际地表面积为15 000平方米。读图回答67题。6下列选项与这幅图的比例尺最接近的是()A11 000 B15 000C125 000 D150 000解析:根据图是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图中最粗线内的范围在图上的面积为6平方厘米,而其实际地表面积约为15 000平方米,15 000平方米150 000 000平方厘米;6150 000 000125 000 000,进而可得出该幅图的比例尺为15 000。答案:B7某旅行团沿图中景观大道登山和下山观光,下列说法
4、正确的是()A登山观光沿图示景观大道总体向正东方向B在丁地俯视的人们能看到位于正北方的甲地C在丙地人们发现东边的山地比较高D从丙地回到丁地一直是正南方向解析:根据图上的指向标可知,图示景观大道呈东北西南走向,上山时总体向东北,下山时总体向西南,故A不合题意;甲地位于丁地的西北方,因山脊阻挡视线,丁地的人们是看不到甲地的,故B不合题意;丙地的海拔在110至115米之间,而东边山地的海拔超过175米,所以C为正确答案;据图中等高线,从丙地回到丁地由于正南方向有陡坡,要绕道而行,因此不可能一直向南走,故D也不符合题意。答案:C(2013黄冈模拟)湖北某校地理兴趣小组于3月 21日前往下图所示区域进行
5、地理观测,图中等高距为200米。据此完成810题。8图中Q地的海拔高度可能是()A160米 B380米C680米 D980米解析:结合题干材料绘图如下:Q点的海拔与图中M点相当。M与P之间相对高差h为(41)200h(41)200,即600 mh1 000 m,图示山峰高度为1 860 m,所以Q点海拔高度为860到1 260米之间,故D为正确选项。答案:D915时(地方时)Q地的观测者看到太阳在P地落下,据此判断河流干流大致的流向是()A东北流向西南 B西南流向东北C西北流向东南 D东南流向西北解析:3月21日平地上太阳应在地方时18点正西方日落,Q地在15时看到太阳落下是由于被P山遮挡,此
6、时太阳大概位于Q地南偏西45可作如上图方向坐标系。据等高线分布特征可知,河流干流自西北流向东南。答案:C10若图示森林急剧减少,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将主要有()坡面汇流速度加快水汽输送量减少蒸腾、蒸发量加大地下径流减少A BC D解析: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的作用。森林急剧减少,则降雨发生时,坡面汇流速度加快,地表水转为地下水的水量减少,蒸腾、蒸发量减少,调节气候能力减弱,故D为正确选项。答案:D(2013宝鸡模拟)一组同学暑假去某地考察,图示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1112题。11同学们站在桥(PQ)上可能看到的地点是()A甲B乙 C丙D丁解析:分别做从PQ桥至甲乙丙丁四地的剖面
7、图,可知PQ桥至甲点的剖面图为凹坡,可通视;其余都为凸坡,说明中间有障碍物,因此不能通视。答案:A12同学们在桥(PQ)下采样检测水质,发现有高浓度的苯胺污染物。苯胺污染物最有可能来自哪一个地点的化工厂()A甲B乙 C丙D丁解析:由图可知,甲乙丙丁四地中甲乙丙三地位于同一流域,乙地位于桥QP上游,甲丙位于桥的下游,故化工厂应在乙地。答案:B(2013大连模拟)下图为某区域经纬网图。读图完成1315题。13当晨昏线经过两地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此时太阳直射东经110经线B地球公转位于远日点附近C此时全球日出东南,影朝西北D潘帕斯草原一片枯黄解析:当晨昏线经过两地时,若为晨线,则知20E为6
8、00,110E为1200,此时北半球为夏季,昼长夜短,全球各地(北极点与极夜区除外)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地球可能位于远日点附近;此时,南半球为冬季,全球各地潘帕斯草原处于低温期,草木凋零,一片枯黄。若为昏线,则北半球昼短夜长,各地日出东南、日落西南。由上分析可知,四个选项中只有C项错误,C为符合题意的选项。答案:C14若两架飞机分别从两地出发,沿纬线以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的速度分别飞行到两地,所用时间()A从地飞行到地所用的时间较短B从地飞行到地所用的时间较短C二者所用时间相等D无法判断解析:从、两架飞机飞行角速度相同,单位时间内越过的经度相同,就而言飞机飞行速度为1 670 km/小时,就而
9、言飞机飞行速度为837 km/小时。但之间距离是之间距离的2倍,间飞机飞行速度是间飞机飞行速度的2倍。故两架飞机分别从两地出发,沿纬线以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的速度分别飞行到两地,所用的时间相同。答案:C15下面关于所在地区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地植被以热带雨林为主B该地大河两岸渔民至今仍以独木舟为主要交通工具C该地大河入海口没形成三角洲D该地所在的大地形单元为平原解析: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图示可知,地位于非洲刚果盆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发育了热带雨林,该区域经济水平较低,交通运输落后,该地大河两岸渔民至今仍以独木舟为主要交通工具;刚果河输沙量较小,河口地带海底地形陡,水深,河口难以形成三角洲。
10、由上分析可知,D为错误选项,D符合题意。答案:D16南部苏丹于当地时间2011年7月9日0时宣布正式从苏丹分离,并成立南苏丹共和国,成为世界上最新的国家。读图,完成下列要求。甲乙(1)南苏丹首都位于北京(116E,40N)的_方向。(2)若一架飞机沿最短飞行路线从地飞往地,其飞行方向是_。(3)甲、乙两幅图相比较,比例尺较大的是_图;若甲图中地和地的图上距离为2.22 cm,则甲图的比例尺约为_(数字式)。(4)结合图中信息,描述南苏丹的地理位置特点。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经纬网的判读和地图三要素的分析。(1)在乙图中读出南苏丹首都朱巴的经纬网坐标,与北京比较即可。南苏丹首都朱巴大致位于(6N,3
11、2E)。(2)根据球面上最短距离的求算知识分析。、地位于北半球同一纬度圈但不同经线圈上,因此从地飞往地的最短航线是先飞向东北,后飞向东南。(3)根据比例尺大小与标示内容的详略关系回答。所示内容详细的地图,比例尺较大,因此是乙图。先求算出两地的实际距离,再计算比例尺。地(位于60N)和地(位于赤道)位于同一经线上,两地的实际距离为60111 km/16 660 km,则比例尺为2.22666 000 0001300 000 000。(4)描述地理位置,一般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等方面回答。答案:(1)西南(2)先东北,后东南(3)乙1300 000 000(4)位于非洲东部(或东北部)的
12、内陆,地处热带。17如图是某地局部不完整信息的假想等高线图(单位:m),图中A、B、C三地为城镇。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中信息说明该地地形的主要类型,并简述判断理由。(2)依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说明甲、乙两村所处位置的相同点。(3)某中学两组同学进行登山比赛,分别沿L、P路线攀登狮山和虎山。有人建议将出发点设在丙点,但又有人反对,请简述各自的理由。(4)C城镇资源丰富,如果想在A、C两城镇之间兴建公路,把C地的资源运到A地加工出口,请在图中用“”符号画出你认为合理的线路,并说明理由。解析:本题考查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以及山区地形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解题时,首先需要对等高线地形图进行认真判
13、读,了解图中所表示的内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首先要从高度入手,通过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的大小,判断地形类型:通过等高线的弯曲情况判断山谷和山脊,并由此推断出河流的分布;通过等高线的疏密来判断地形坡度的大小等。其次要结合地形类型和地形特点,分析山区地形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面的影响。第(1)题,图中地形相对高度较大,但最高处的海拔高度小于1 000米且大于500米,从地形类型上看,属于低山丘陵区。第(2)题,着重于读图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二者在海拔高度、地形的平坦程度、河谷地区及河流与村落的关系上具有相同之处。第(3)题,要分别说明支持和反对的理由。题干提示的是进行登山比赛,为了比赛的公平性,要求两
14、条线路难度相对一致,从图中看,L、P两条线路长度相近,同时两个山岭的海拔高度相差不大,表面上两条线路是公平的,但由于等高线疏密不同,L线经过地区等高线较密,坡度陡,登山的难度远大于P线,并且由于L线路前段平缓,后段陡峻,实际距离要大于P线,因此这两条线路比赛存在着不公平性。第(4)题,可画两条线路:图中线路的主要优点是避开了陡坡,保证了安全;图中线路最大的优点是距离短。两条线路都没有走直线,避开了不利的地形,同时都连接B城镇,以连接更多居民点,使居民点受益,并提高交通运输的经济效益。答案:(1)低山丘陵。海拔大多在2001 000 m之间,地势起伏明显。(2)海拔高度在200400米之间;山谷出口处;有河流流过;跨河分布。(3)合理的理由:两条路线的水平距离和相对高度(或海拔高度)相近。不合理的理由:L线路中狮山的等高线比P线路中虎山的等高线密集,说明该线路的坡度较陡,攀登难度较大;L线路的实际路程略长于P线路。(4)画图如下。(画出其中一条线路即可)理由:线路:连接B居民区,使其受益;避开不利地形,减少工程量;相对安全(线路经过峡谷地段,受地质灾害的影响可能性较大)。线路:连接B居民区,使其受益;避开不利地形,减少工程量;线路最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