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南省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20935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河南省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河南省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河南省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河南省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河南省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河南省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河南省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河南省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河南省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 考试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50分)11033年,范仲淹奏言:“今江宁府有新旧逃户七千三百缘江南道东路诸色租税甚多,地薄民贫。”苏轼感叹:“吴、蜀有可耕之人,而无其地。“据此推知,宋代江南部分地区()A人地矛盾显现 B农业注重精耕细作 C小农经济盛行 D水稻种植面积扩大2有学者指出,明清时期的一些江南市镇,出现了土地所有权分散化的趋势,地主所有

2、土地占全部耕地的30%左右,富农、中农、贫农所有土地占全部耕地的70%左右。这种现象反映出当时江南一些地方()A小农经济发展较快 B抑制兼并的措施得力C财富观念发生变化 D有很强的均贫富观念3下表为晚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表(数额单位:万两),财政总收入发生明显变化主要反映了()时间农业税收入工商杂税收入其他收入总收入数额比重数额比重数额比重数额比重18493281779692342501001882307140392351714977081001911481016204416944451529696100注:工商杂税收入包括:盐课、关税、厘金(商业税)、官办企业收入、杂税等。A晚清税收政策发生根

3、本变化 B小农经济受到冲击逐渐解体C提倡国货推动民族工业发展 D近代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动41920年到1936年,中国关内各省进口的棉纱及棉制品由占进口净值的324%锐减为17%,钢铁、机械、交通器材由141%增长为252%。进口商品前5位由棉货、棉纱、煤油、糖、烟草依次变为钢铁、机器工具、交通器材、化学产品、染料颜料。这主要反映了()A国内市场的扩大 B民族工业的发展 C商品流向的变化 D商业资本的发展51959年4月29日,毛泽东用党内通信的形式写信给省、地、县、社、队、小队六级干部说:“根本不要管上级规定的那一套指标。不管这些,只管现实可能性。例如,去年亩产实际只有三百斤的,今年能增产一

4、百斤、二百斤,也就很好了。”毛泽东此信件()A表明对计划经济体制的批评 B鼓励基层干部群众继续大跃进C有效清除了“左”倾错误影响 D认识到经济建设中存在着问题6英国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教授在解释中国市场化过程时,认为中国的市场化变革是由体制外的边缘革命推动的,如安徽风阳县小岗村18家农户一致同意分田单干,乡镇企业引进了农村的工业化,个体户打开了城市私营经济之门等。作者意在说明()A民间力量推动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B政府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处于被动地位C边缘力量在政治变革中的强势地位 D市场经济体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7据民国鄞县通志记载:近代以来宁波妇女发髻,初受苏沪之风影响,流行“上海头”,清末又

5、流行日本发式,辛亥革命后则加髻于前额,称为“兴汉头”。这说明()A女性社会地位得到显著提高 B民主共和的观念渐入人心C流行文化代表社会主流方向 D民间风尚折射出社会变化8新航路开辟后,随着国际市场的开拓,大西洋沿岸地区“手工工场不论在哪一生产部门出现后,几个月内就使成千上万个封建手工业行会或独立的小手工业破产”。材料表明()A欧洲迅速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 B新航路开辟造成西欧国家实力衰退C价格革命已经深入手工业部门 D商业革命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919世纪初,英国乡村中的裁缝铺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城市里的成衣商店;靴匠不再做鞋,人们购买从城镇市场运输而来的各种鞋子;面包师的生意也被城里的面包

6、房挤垮了。这说明()A交通发展实现城乡一体 B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C传统手工业已不复存在 D工业革命加速全球化进程10下表反映了美国农业调整法案实施前后的棉花生产情况。对表中数据变化解读正确的是()面积单位面积产量总产量单位绝对数千英亩指数绝对数磅/英亩指数绝对数千包指数19323589110017331001300310019332938382220941208130471003A农产品的结构调整合理 B农民违抗国家减耕政策C棉花生产过剩尚未解决 D棉花生产效率大幅降低11.卢梭认为,科学使人类走出“自然状态”,同时也担负起重建人类社会秩序的重任。卢梭对科学的态度极为复杂:一方面认为科学不

7、利于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另一方面又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的推动。卢梭A.反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快速发展 B.批判性思考科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C.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坚持“道德优先” D.主张科学发展和社会发展亦步亦趋12.在法国大革命前夕,科学家们直接参与科普活动。在巴黎由罗其耶、热伯兰等组织科学启蒙团体,面向市民开设科学讲座,盛况空前,几乎一票难求。科学家们演示电和气体试验,吸引了上流社会的许多绅士和淑女。这反映出A.理性主义影响范围非常有限 B.电的广泛使用推动观念变革C.科普活动呈现出大众化趋势 D.科学家为法国大革命作动员13.贝尔纳在历史上的科学中提到:“从法拉第发现后到爱迪生的应用

8、,中间隔了五十年,并非由于科学或技术的滞后,而主要是由于经济的和社会的原因。十九世纪中叶还无法可以使得有组织地利用科学的意图达到能生利的阶段。”贝尔纳旨在说明A.电力技术发展所需的条件是逐步形成的 B.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长C.科学理论的突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 D.法拉第的发现源于社会生产的直接推动14.19世纪中叶,为处理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成堆难题,英国通过公共卫生立法,在中央建立了专门的中央卫生机构,从总体上指导和监督英国的公共卫生管理;在地方建立相应的地方卫生机构,具体实施公共卫生的管理。这主要说明A.城市化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B.工业革命推动了政府职能的完善C.英国加

9、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D.英国已经建立了完备的法律体系15.19世纪,一位到英国旅游的加拿大人面对煤燃烧造成的遮天蔽日的烟雾,感觉到与她家乡那种“单调的纯净”不同,这种舒服的烟雾“为空气增加了一种可靠性和营养,让你似乎能感觉到肺在咀嚼它”。这种感受的产生反映了她A.对英国环境污染的漠不关心B.对化学和医学知识茫然无知C.为本国的空气纯净深感自豪D.为工业文明到来而兴奋不已16.工业4.0是德国政府首先提出的一个高科技战略计划,旨在应用物联网、智能化等技术来提高制造业水平。于是,有人用下图形象地概括了二个多世纪以来的工业化历程。对r如图理解正确的是A.工业1.0开创了蒸汽时代,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10、B.工业2.0采用流水线模式,人们普赞工业王国C.工业3.0开创信息化时代,知识经济初现端倪 D.工业4.0产生了第三产业,改变了生产经营方式17.1870年,美国几乎没有电气设备工业;1879年,电气设备工厂生产了价值190万美元的产品;1890年,美国生产的电气产品价值高达2180万美元;1902年,美国有发电厂3621座,装机容量为121.2万千瓦。材料反映出美国A.重视新技术的运用B.率先进行工业革命C.工业生产后来居上D.企业管理日趋完善18.近代以来,英国村庄的聚落形态发生了变化,中心聚集型村庄越来越少,呈手指状或章鱼须状向外放射型的村庄越来越多,“指尖”则是农田,导致这种变化的原

11、因是A.工业革命推动了农村城市化的进程 B.自由主义思想的盛行加剧农村的分散C.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新型交通工具的兴起 D.工业化严重破坏了乡村的生态环境19.互联网进化论中指出:“工业革命把人变成机器,信息革命把机器变成人。”对此理解准确的是A.工厂诞生于工业革命后,消失于信息革命中 B.科学技术进步改变人的思想观念与生活方式C.机器与人的斗争始于工业革命止于信息革命 D.信息革命后机器完全取代了“人脑”的作用20.1912年,德国斯图加特市的一家玩具商店经营的主要商品,有玩具火车、微型蒸汽机、光学玩具以及其它新工业时代的非军事主题的玩具等。这类玩具的发售A.实现了社会需求与商业利益的紧密联系B

12、.为玩具行业实施标准化生产创造了条件C.体现了德国政府对学生基础教育的重视D.有助于儿童融入工业化和技术化的世界21.某同学搜集到以下三则资料。若从这些资料内容所反映的史实中提炼出一个共同的研究主题,主题应该是A.绘画艺术的演变 B.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C.中外文化的交流 D.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22.1819世纪,欧美的浪漫主义作家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下了大批反映和描写“自然”的诗歌和其他文艺作品。如地球(或自然)是人类的母亲动物都是人类的朋友自然发怒等,这些作品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追求。这一追求是基于A.对自然风光的热爱 B.对政治现状的不满C.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D.对工业文明的担忧

13、23.“作画时,要忘掉你眼前是哪一种物体,想到的只是一小方蓝色、一小块长方形的粉红色、一丝黄色。创作中的注意力,不是集中于要表现的景物上,而是放到景物周围的空间环境、光线、烟雾、气流所产生的效果上。”此画家属于的派别是A.古典主义B.现代主义 C.印象主义D.浪漫主义24.19世纪俄国自然派作家果戈理的死魂灵,通过介绍被买卖的死农奴和即将步入死者名单的底层人民,展现了俄国农奴艰难的生活现状。由此可见,19世纪俄罗斯“自然派”文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A.关注社会现实和普通人 B.集中表现自我,手法怪诞C.主张“回归自然”反思理性 D.注重表现主观情感和理想25.1922年,爱尔兰小说家詹姆士乔伊斯出

14、版了尤利西斯一书,写的是一个普通人生中普通的一天。他抛弃了传统的语法,将外来词汇、双关语、少量知识和记忆碎片糅合于令人困惑的混乱的叙述中。这种叙述方式A.表达了精神困惑 B.批判了社会罪恶C.抒发了浪漫情怀 D.痛斥了种族歧视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计50分。)26春秋战国时期,人口思想已经产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父母生之,续莫大焉。孔子人众兵强,此帝王之大资也。商鞅材料二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今人有五子不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是以人民众而财货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虽倍赏累罚

15、而不免于乱。韩非子(1)指出材料一中两人关于人口思想的共同点,并分析这一思想在当时盛行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二,分别概括老子和韩非子的人口思想,并说明其各自的历史局限性。(6分)27 中央与地方关系处理是中国古代政治生态中的重要一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盛唐年间,出于巩固新拓领土和加强边疆守备的战略需要,在边地设十节度使,领边防节镇。后内地刺史加受节度使衔。安史之乱后失于外重,尾大不掉,终于酿成藩镇割据。宋代统治者十分重视唐代藩镇割据的历史经验,厉行中央集权,走向剥夺地方、强干弱枝的极端,限制和破坏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宋代是外患最多的时期之一,而北宋统舒中高二统考历史

16、第6页 (共6页)治者抵抗无力,至于南渡偏安,其中地方无实力,易于虚弱瓦解是其重要原因之一。摘编自林英男唐宋时代地方行政体制和强干弱枝传统的形成材料二大部分行省的辖区包括今天的二到三个省,远远超过以前王朝的一级地方行政区。这种情况适应了元朝疆域辽阔的特点,避免了中央与地方空档过大状况的出现,做到上下结合、浑然一体。行省于地方事务,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与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制度明显有异。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渊源于元朝特殊的民族征服背景。中央只有加重行省权力,才能够及时并有效地镇压反抗行动,同时也能对分封在边疆地区的诸王贵族进行节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唐朝与宋朝在处理中央与地方关

17、系上的不同,并指出各自产生的后果。(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代行省制形成的原因并分析其积极影响。(8分)28. (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袁氏世范为南宋孝宗五年时任乐清县令的袁采所作,阐明了家人族属和睦相处的各种准则。初名俗训,立意“训俗”,即“使田夫野老、幽怨妇女皆晓然于胸”,“庶几息争省刑,俗还醇厚”。后来,其同窗好友刘镇在序言中认为,此书可以“远诸四海”“垂诸后世”,成为“世之范模”,建议将此书改为“世范”。袁氏世范由此而得名。袁氏世范内容摘选卷别内容睦亲人之孝行,根于诚笃,虽繁文末节不至,亦可以动天地、感鬼神。若父兄言行之失,显然不可掩,子弟止可和颜几

18、谏。若以曲理而加之,子弟尤当顺受,而不当辩。为父兄者又当自省。为父兄者通情于子弟,而不责子弟之同于已。为子弟者仰承于父兄,而不望父兄惟已之听。处己言忠信,行笃敬,乃圣人教人取重于乡曲(注:乡里)之术。凡人行已公平正直者,可用此以事人,而不可恃此以傲人。(子弟)如不能为儒,则医卜、星相、农圃、商贾、使术,几可以养生而不至于辱先者,皆可为也。治家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有钱则买,无钱则卖。买产之家当知此理,不可苦害卖产之人。异居分析(分家另过)之初,置产制卖之际,尤不可不仔细,分析止凭阄书(注:分家的契书),典买止凭契书(注:契约、契据)。据袁采袁氏世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袁氏世范提出自己的

19、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应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29. (10分)中国古代区域经济的发展材料一 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nu,锄草),果隋(注:隋可能指蓏,意即瓜类植物的果实)嬴(一种寄生蜂)蛤,不待贾而足,地孰饶食,无饥馑之患以故呰窳(z y,指懒惰或贫弱的人)偷生,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史记货殖列传材料二 至于元嘉末,三十有九载,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jing,关门),盖东西之极盛也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会土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直一金,鄠(h,今陕西户县

20、北)、杜之间,不能比也。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卷五四沈昙庆传(1)根据上述两则材料,概括指出史记和宋书对江南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的描述有何异同。(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材料二中所述经济状况出现的原因。历史答案15:ACDBD 610:ADDBC 1115:BCABD 1620:CACBD2125:DDCAA 26【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父母生之,续莫大焉”“人众兵强,此帝王之大资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两人都主张增加人口。第二小问,依据所学知识从宗法观念的影响、对外战争的需要、发展生产的需要、扩充实力的需要等

21、角度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是以人民众而财货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分别概括可得出老子主张小国寡民,韩非子主张人多财寡,导致争斗。第二小问,依据所学知识可得出老子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利益,没有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韩非子认为人口问题是社会矛盾的根源,没有看到阶级斗争是社会治乱的根源。【答案】(1)共同点:主张增加人口(或鼓励生育)。原因:宗法观念的影响;对外战争的需要;发展生产的需要;扩充实力的需要。(8分)(2)老子:小国寡民。局限性: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利益,没有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韩非子:人多财寡,导致争斗。局限性:认为人口问题是社会矛

22、盾的根源,没有看到阶级斗争是社会治乱的根源。(6分)27【答案】(1)不同:唐朝设置节度使,重外轻内;宋朝厉行中央集权,强干弱枝。后果:唐朝藩镇割据;宋朝积贫积弱。(8分)(2)原因:元朝疆域辽阔;吸取前朝管理地方的历史教训。积极影响: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8分)28. 【答案】【示例1】看法:袁氏世范既受儒家传统伦理思想影响,又有对传统伦理思想的突破。说明:宋代儒学复兴,儒家思想走向普及化和世俗化。士大夫将传统伦理用于日常修身治家中,如该书“睦亲”要求子弟要孝悌,“处己”中要求注重忠信公正等道德修

23、养。另一方面,宋代进入平民社会,社会经济繁荣,一些新的伦理观念开始出现。所以,袁氏世范又突破儒家传统伦理的古板正统,体现出适用和近人情的特点,如提倡父子兄弟相互体谅,为父者也应反思自己过错,家族子弟可以从商等。可见,袁氏世范在遵从儒家传统伦理的基础上,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伦理。【示例2】看法:袁氏世范反映了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说明:宋代商品经济快速发展,商业活动更加普遍,商人地位提高,“农本商末”的传统观念受到了冲击。因此,该书“处己”中认为家族子弟读书致仕之外还可以从事工商业在内的其他行业,“治家”中也涉及到经商原则和商业道德的表述。可见,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不仅改变当时人们的经济生

24、活,也催生了新的经济观念。【示例3】看法:袁氏世范宣扬子弟要顺从父兄。说明:该书“睦亲”中强调“人之孝行,根于诚笃”提倡孝道。这体现了儒家孝顺、真诚等思想,是按照儒家的道德标准来规范家庭成员的行为。这是因为,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成为了古代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影响到包括家庭在内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他看法举例:袁氏世范体现了儒家道德标准;袁氏世范对基层治理有重要意义;袁氏世范中的传统文化精华对和谐社会构建有积极意义等。)29. 【答案】(1)相同:地域辽阔、自然条件优越。不同:史记中江南尚未开发,人烟稀少,生产落后,工商业不发达;宋书中江南开发后物产丰富,粮食产量高,手工业和商业发达。 (2)原因:北方战乱,南方社会环境相对安定;北民南迁带来了大量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江南地区自然条件相对北方更为优越;统治者的重视;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