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南省三门峡市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据古代文献记载:秦汉时期铁犁牛耕技术虽有进步,但尚未普及,占主导地位的起土、翻土农具仍以锸、锄为主。导致此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 小农经济的阻碍B. 精耕细作的需要C. 冶铁技术的落后D. 专制思想的束缚【答案】A【解析】【详解】小农经济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分散经营,由于财力所限使得铁犁牛耕技术受阻,因此题干中农业生产工具的落后性主要是由于小农经济本身所造成的,A正确;铁犁牛耕技术推广有利精耕细作,农具仍以锸、锄为主是农业生产技术落后的表现,而不是精耕细作的需要,排除B;冶铁技术的落后与铁犁牛耕技术的推广无必然
2、联系,排除C;专制思想和铁犁牛耕推广无关,排除D。2.商代甲骨文中出现蚕、帛、丝、桑等字(如下图),并由此派生出从“桑”、从“糸”等与蚕丝有关的文字100多个。从中可以得出的认识是商代A. 种桑养蚕现象开始出现B. 丝织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C. 丝、帛等成为主要衣料D. 丝织业成为重要的手工业部门【答案】B【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商代出现了很多与蚕丝有关的文字,这说明丝织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故答案为B项。中国在距今四五千年前就已经开始养蚕并有了丝织品,排除A项;麻为商代主要衣料,排除C项;西汉时丝织业成为重要的手工业部门,排除D项。点睛:本题的解答主要是根据图示及文字说明体现出的信息,并联系相关
3、史实来确定答案。3.融入西方器形和装饰图案的中国瓷器在18世纪变得特别流行,各种各样的欧式元素都被原样复制到瓷器上,大多数图案是由欧洲客户提供的版面和素描。这主要反映了当时A. 中国瓷器成为中西贸易主体B. 外销成为中国制瓷业发展的主要动力C. 欧洲文化对中国瓷器的影响D. 中国瓷器注重满足消费者的审美需求【答案】D【解析】依靠材料无法看出中国瓷器成为中西贸易的主体,故A项错误;材料的主旨是在强调中国瓷器融入了欧式元素,而不是外销成为中国制瓷业发展的动力,故B项错误;材料也体现了欧洲文化对中国瓷器的影响,但不是本题主旨所在,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各种各样的欧式元素都被原样复制到瓷器上,大多数图
4、案是由欧洲客户提供的版面和素描”可以看出中国瓷器注重满足消费者的审美需求,故D项正确。4.在宋代,设镇的标准是“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者,则为镇”。“州县官凡有所需索,皆取办于一镇之内”。由此可知,宋代A. 承认了私营商业的合法性B. 严重阻碍了市镇的设置C. 放弃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D. 影响了小农经济的地位【答案】A【解析】从题干可知,宋代政府设镇的中心意图乃是征收商税,而新兴的商业镇市所创造的商业税收也在财政上为宋朝政府提供了巨大帮助,说明了政府承认了镇内商业经营的合法性,A正确。宋代政府的政策促进了市镇的设置,B错误。宋代政府未放弃重农抑商政策,C错误。小农经济是封建社会经济的主体,地位没有受
5、到影响,D错误。点睛:政府对市镇商业收税,即是承认市镇商业的合法性。学生需理解这一基本概念,再结合材料进行分析。5.明代官员张邦奇在西亭饯别诗序中提及,“禁令之下,每岁孟夏以后,漳州大舶数百艘,乘风挂帆,蔽大洋而下闽人与蕃舶夷商贸贩商物,往来络绎于海上。”由此可见A. 海禁并未影响中国的对外贸易B. 海禁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现象C. 区域长途贩运使海禁政策瓦解D. 明代政府并未真正实行过海禁【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禁令之下闽人与蕃舶夷商贸贩商物,往来络绎于海上”可知,在海禁政策之下,中外民间贸易继续推行,反映了海禁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现象,B项正确。材料强调海禁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现象,
6、且海禁政策影响了中国的对外贸易,排除A。材料无法体现海禁政策瓦解,而是强调海禁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现象,排除C。明代政府实行了海禁政策,而不是没有真正实行过海禁,排除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海禁闽人与蕃舶夷商贸贩商物,往来络绎于海上”,学生正确理解材料信息,得出海禁政策没有得到民众的积极响应的结论,据此即可排除干扰选项,得出正确答案。6.上海川沙县志记载晚清:“自洋纱盛行,而轧花、弹花、纺纱等事,弃焉若忘。幼弱女子,亦无有习之者。”由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A. 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解体B. 上海一带经济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改变C. 洋货入侵挤压了民族工业发展D. 中国人民抵
7、制西方工业文明的传播【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晚清的时候,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家庭手工业逐渐破产,而洋纱则盛行,中国的经济结构开始和民众的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分析选项,B符合题意。其他与题意不符。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列强的侵略影响7.下图反映了19世纪6080年代中国棉布、棉纱进口的变化,能够对这一变化作出合理解释的是A. 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B. 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C. 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D. 中国沦为世界市场的附庸【答案】A【解析】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19世纪60-80年代中国棉布(成品)进口变化
8、不大,而棉纱(原料)进口呈现上升趋势,这是因为一方面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对外国经济侵略有抵制作用,另一方面对外国廉价原料需求增加,故A答案正确;B答案错误,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排除;C答案错误,自然经济的顽强抵制与棉纱进口增加现象不符,排除;D答案错误,中国沦为世界市场的附庸,成为西方廉价商品的侵销与中国棉布进口变大的现象不符,排除。故该题正确答案为A。8.中国现代化历程中说:“在18951901年间,除去铁路业不计,新办企业的资本已是洋务运动30年全部民用企业资本的一半。”这得益于A. 清末新政的推进B. 变法政策的实施C. 商品输出的加强D. 清政府政策的调整【答案】D【解析
9、】【详解】甲午战争之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对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故D项正确;清末新政是1905年,A错误;戊戌变法中虽然提及发展工商业的措施,但不是材料中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B错误;甲午战争之后,帝国主义国家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C项错误。9.如图是根据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中的相关数据绘制。图中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侵略B.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C. 社会安定创造了有利条件D. 反帝爱国运动的大力推动【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图片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图片材料中时间1920以及1936年说明是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此时政府开展国
10、民经济建设运动曾使民族经济快速发展,故选B项。其他选项时间均不符合题意。考点:经济结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10.中共“八大”报告指出,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在国家统一市场的领导下,将有计划地组织一部分自由市场,对所有商品,将实行按质分等论价办法,不仅不会破坏国家的统一市场,相反地,将会对国家的统一市场起有益的补充作用。由此可见,这个报告A. 有效纠正了公社化运动的失误B. 全面总结一五计划的建设经验C. 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D. 针对苏联经济模式的有效反思【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
11、发现,中共“八大”时还没有公社化运动,一五计划也尚未完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更尚未提出,中共八大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不想再走苏联所走过的弯路,所以也针对苏联经济模式进行了有效的反思,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D。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中共“八大”1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提出了“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新“八字方针”,这是全国工作着力点转移后实现现代化的第一个大战役。对比1960年“八字方针”,两者提出的相似背景是A. “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B. 自然灾害导致出现严重经济困
12、难C. 国民经济各部门比例严重失调D. “左”倾错误得到有效抑制【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以阶级斗争为纲”是文革时期的口号,故A项错误;自然灾害符合1960年“八字方针”,与十一届三中全会没有关系,故B项错误;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导致国民经济各部门比例严重失调,19591961年出现三年经济困难,文革时期动乱从思想、文化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国民经济出现混乱,故C项正确;左倾错误得到有效抑制不符合1960年,故D项错误。12.邓小平从列宁那里找到了新思路,给中国改革开放找到了新航向。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实际上邓小平对新经济政策有继
13、承也有超越,“超越”主要表现为A. 利用市场手段使国民经济起死回生B. 提出适合自己国情的改革开放之路C. 把解决农民问题放在突出位置D. 提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答案】D【解析】【详解】“超越”的主要表现,就是中国改革开放相对于苏联新经济政策的重大突破和不同点,联系所学知识,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是苏俄不能达到的高度,故答案为D。苏俄新经济政策和中国改革开放都是正确处理了计划和市场之间的关系,即利用市场手段发展社会经济,符合自己的国情,把农民问题放在第一位,从而得出ABC都是一种继承关系而非超越,ABC错误。13.清末沪江商业市景词中写道:“西装旧服广搜罗
14、,如帽如衣各式多。工厂匠人争选购,为他紧束便摩挲。”由此可知A. 传统服饰得到全面革新B. 崇洋成为社会时尚C. 人们服饰观念走向开放D. 西装更适合工人阶层【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西装被工厂匠人争购,这说明人们服饰观念逐渐开放,逐渐接受西装,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传统服饰的革新情况,排除A项;工厂匠人争购西装不能说明崇洋成为时尚,故B项不符合题意;西装被工厂匠人争购不能说明西装更适合工人阶层,故D项错误。14.“自津浦通车,而京津之信二日即可抵沪,徐州以下,一日可至,凡铁路地带之消息,传递已较前大便。”“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对
15、此理解正确的是A. 铁路发展有利于观念革新B. 内地与西部边疆的联系在加强C. 铁路交通受到民众的欢迎D. 电信事业发展得益于铁路交通【答案】A【解析】据材料“凡铁路地带之消息,传递已较前大便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铁路发展有利于信息传播、观念革新,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津浦通车,无法说明内地与西部边疆的联系在加强,故B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铁路交通受到民众的欢迎,故C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电信事业发展的问题,故D项错误。故选A。15.1907年革命家秋瑾被清政府杀害,在当时中国舆论中心的上海,几乎没有一家报纸不发出哀惋和抗争之声,仅申报第八天就刊出秋瑾诗六首,
16、有关秋瑾的文字达三万多字,广大人民进一步认清了政府的反动本质。这一现象表明A. 广大人民肯定了报纸的教化功能B. 报纸宣传成为社会变革的推动力C. 工商业发展促进报纸产业多元化D. 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控制【答案】B【解析】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广大人民进一步认清了政府的反动本质正是通过“报纸”宣传这个手段,所以这一现象足以表明“报纸”宣传的确是社会变革的推动力,故B符合题意;报纸的宣传推动了社会的变革,但没有体现人民对其教化能力的肯定,故排除A;题干未涉及报纸产业多元化的内容,排除C;由“第八天就刊出秋瑾诗六首,有关秋瑾的文字达三万多字”可知报纸舆论未受到专制政府控制,排除D。点睛:本题
17、主要考查大众传媒的变迁,大众传媒是传递新闻信息的载体,报纸、通讯社、广播、电视、新闻纪录影片和新闻性期刊的总称。大众传播媒介主要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这些传播媒介传播信息具有速度快、范围广、影响大等特点,大众传播媒介具有五项功能,即宣传功能、新闻传播功能、舆论监督功能、实用功能和文化积累功能。16.16世纪,“中国的茶叶出现在欧洲市场上”,“为了控制国内外贸易,英、法、荷等国建立了一批特权贸易公司”。上述现象反映了A. 奴隶贸易B. 工业革命C. 商业革命D 价格革命【答案】C【解析】题干没有涉及奴隶贸易,而是商业革命的体现,故A项错误;英国1765年开始工业革命,与题中“16世纪”不符
18、,故B项错误;根据“中国的茶叶出现在欧洲市场上”、“特权贸易公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映了商业革命,故C项正确;价格革命是指金银贬值,物价上涨,与题干无关,故D项错误。17.15701780年,欧洲国家商船的运载能力发生巨大变化,阅读下表(单位:吨)判断甲、乙两国分别是年份国家157016701780甲232000568000450000乙510002600001000000A. 英国、西班牙B. 荷兰、葡萄牙C. 英国、荷兰D. 荷兰、英国【答案】D【解析】【详解】分析材料,甲国的优势1780年后衰弱,而乙国发展十分迅猛。根据所学知识,16世纪末西班牙衰落后,17世纪荷兰成为海上霸主,17世纪
19、中期开始,英法两国迅速崛起开始挑战荷兰,18世纪中期英国掌握海上霸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故D正确;甲国的优势1780年后衰弱,而18世纪中期英国掌握海上霸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A、C甲国不可能是英国,排除;葡萄牙15、16世纪是殖民强国,17世纪后已经衰落,B中乙国指葡萄牙也不正确,排除B。18.18世纪的英国,只有国王和议会才能够授予公司特许但是,19世纪中叶以后,国家对企业的设立逐渐摒弃特许主义,企业的设立已经相当自由,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不需要任何机关的审批或核准,企业就可以设立。这反映了A.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竞争加剧B. 生产力发展推动生产组织形式演变C. 工业革命
20、推动经济思想变化D. 科学技术进步改变了国家经济职能【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18世纪的英国,只有国王和议会才能够授予公司特许19世纪中叶以后不需要任何机关的审批或核准,企业就可以设立”,反映工业革命推动下,工厂制度建立,工厂之间需要自由竞争,使得过去的特权公司渐渐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说明经济思想因为工业革命发生很大变化,故选C。材料没有反映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竞争的信息,排除A。材料的主旨不是生产组织形式的演变,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科学技术进步与国家经济职能的关系,排除D。19. 19世纪末,随着世界被列强瓜分完毕,形成由欧洲列强支配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它从一个侧面说明A. 工业生产方式
21、极大地开阔和拓展了人类的生存空间和活动范围B. 财富积累的巨大可能性刺激了人们追求利益的欲望和扩张实力C. 社会发展机制上的革命性变化带动了全方位的社会形态的转型D. 交融与冲突中主流文明横向拓展加速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抓住题干材料中“世界体系”几个字。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列强开始了对外殖民扩张。这种 扩张是先进的资本主义文明对落后地区的征服,这种征服是野蛮的,但它是先进文化对落后文化的征服, 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总体上有利于世界发展和进步。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下,人类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劳动分工的基本格局,世界一体
22、化进程加快,所以D正确;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影响20. 有些学者认为,美国总统胡佛并不是自有放任政策的典型代表,他对经济进行了有限的干预,且为后来的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借鉴。胡佛采取的干预措施是A. 斡旋劳资双方达成保持工资水平和不罢工的协议B. 通过霍利斯幕特法以提高关税和保护国内市场C. 发起自愿减少耕地运动以维护农产品价格D. 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一些银行和公共工程贷款【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基础知识,解答时要注意题目中胡佛“对经济的有限干预”“ 且为后来的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借鉴”。A项措施不是对经济的干预。B项提高关税没有被罗斯福借鉴。C项不
23、是干预措施。D项是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且被罗斯福所借鉴,过选D项。【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具体考查罗斯福新政背景。21.全国工业复兴法禁止雇佣童工,规定产业工人每周工时为35小时,脑力劳动者为40小时,产业工人最低工资每小时为40美分。愿意接受这项临时协定的雇主将能领到一个“蓝鹰”标志。绝大多数的企业在各种压力下都加入了“蓝鹰”运动。这项措施的目的是A. 消灭竭泽而渔式经营模式B. 保证工业合理利润和工人消费能力C. 挽救盲目竞争状态中的商业D. 终止全国经济形势持续恶化的趋势【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面对经济危机,罗斯福所颁布的国家工业复兴法在确定
24、各企业对待产业工人的工资标准、工作日时数等方面都有明确规定。此后,企业对工人的时数要求有了法律依据,保证了工业生产;对工资标准做出规定,既能使工人获得最低工资保障,提高了工人的消费能力,又能有效解决企业与工人的劳资争端,保证企业的合理利润。故答案为B;A项中“消灭”,D项“中止”用词表述不当,当时的美国不可能消灭当前的竭泽而渔式的经营模式以及终止全国经济形势持续恶化的趋势,故AD两项错误;材料涉及的是工业生产,而不是商业,故C项错误。22.二战后美国政府在处理“公平”和“效率”这一两难悖律时,大致出现了民主党政府更加注重“公平”、共和党政府更注重“效率”的情况。那么在艾森豪威尔和尼克松等共和党
25、政府执政期间,最可能实施的是A. 赤字财政、扩大福利B. 通货膨胀、扩大投资C. 削减开支、平衡预算D. 货币紧缩、增加保障【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分析探讨问题的能力,“公平”即政府强力干预经济,秉承“大政府”的理念,完善各种社会福利和医疗改革,照顾下层民众,“赤字财政、扩大福利”“扩大投资”“增加保障”都是这一理念的表现,故A、B、D三项错误;“效率”即主张小政府,保持预算平衡,主张减税来刺激生产,故C项正确。23.马克思曾做出过这样的论述,即“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有限的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相对消费能
26、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为缓解这现象采取的措施有A. 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B. 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C. 推动第三产业和新经济的兴起D. 建立社会福利国家【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由“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有限的消费”“好像只有社会的相对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可以得出生产和消费的矛盾,二战后为了缓解而采取的措施是建立社会福利国家,D符合题意,故选D。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本主义的新变化建立福利国家24.苏俄(联)在实施某一政策时出现如下状况:“自制火车头至开公众浴室、自供应面包
27、至蘑菇,企图全部由国家主持。积习既久,则索性由武装部队进入村庄,挨户搜索,除了农家本身食用之外,多余粮食一概拿走,并且主张停用货币。”上述评价忽视了这一政策A. 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B. 改变了工业落后面貌C. 恢复发展了国民经济D. 保障了军事上的胜利【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信息“企业全部由国家主持”、“除了农家本身食用之外,多余粮食一概拿走,并且主张停用货币”,可以判断这是苏俄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企业一律国有,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取消自由贸易。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当时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保障了军事斗争的胜利,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故选D。这一政策压制农民的
28、积极性,A项错误;B项是斯大林模式的成果;C是新经济政策。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5.“只有农村居民流入城市,只有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混合和融合起来,才能使农村居民摆脱孤立无援的地位。”苏俄的下列措施中最有助于实现这一点的是A. 余粮收集制B. 建立集体农庄C. 固定粮食税D. 允许自由贸易【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可知是要提高农民的待遇,使农民与非农业人口差距缩小,推动该现象的措施应该是保障农民利益的举措,而余粮收集制是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实行的,实质是对农产品的无偿征收,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故A项错误;建立集体农庄是苏联成立后,斯大林采取
29、的农业措施,与题中的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苏俄的新经济政策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照顾了国家和农民两方面的利益,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C项正确;允许自由贸易是新经济政策中的商业政策,不是保护农民的措施,故D项错误点睛:粮食税使农民在交完部分税之后还能支配一部分劳动产品,既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又保障城市非农业人口的粮食供应,完成“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混合和融合”,C项正确。26. 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354亿千克,1931年降至6948亿千克;1930年苏联粮食出口483亿千克,1931年增至518亿千克。这表明苏联( )A. 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贡献B. 农业投入不足造
30、成粮食供不应求C. 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D. 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是将苏联1930年与1931年的粮食生产量与出口量进行对比。我们可以发现,随着时间的变化粮食生产量减少,出口量却增多,体现不出供不应求的现象,因此B选项错误;之所以能出现这种现象,都是苏联人民缩减口粮支持国建的建设,这是是苏联人民巨大的牺牲,故A选项正确。再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这个时候苏联正在进行农业集体化和工业化的建设,世界正处于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之下。粮食虽然减产,但是出口量增多,工业化成果明显,C选项排除,D选项没有解释出口量增多的原因,因此D排除
31、,故本题选择A选项。【考点定位】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模式”苏联国家工业化建设27. 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这表明苏联政府试图A. 废除对企业的指令性计划B. 由市场决定产品价格C. 鼓励私营企业发展D. 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1971年时间点可知属于勃列日涅夫改革时期,勃列日涅夫上台后,经济上对赫鲁晓夫的政策做了一些调整,如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在坚持集中计划管理的前提下,大国营企业
32、的经营自主权,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结合材料可知政府主张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选D项。ABC项错误,勃列日涅夫改革本身并没有跳出斯大林体制的弊端,不可能发展市场经济。考点:勃列日涅夫改革点评:勃列日涅夫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对斯大林体制有所调整,推动了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但是在其改革时期,积极地对美国进行争霸战争,耗费了大量的国力,同时僵化的色彩更加明显,最终其改革以失败告终。28.有学者认为,在20世纪上半期整体世界已经形成,但全球化属于自发阶段。“二战”后,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一系列国际组织出现,全球化进入自觉阶段。这一观点依据是A. 经济合作的体
33、系化建设出现了突破B.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C. 大国关系由战时对抗走向战后合作D.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经济联系密切【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是二战后世界经济的三大支柱,它们的建立意味着世界经济的体系化建设出现了突破,故选A。二战后,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纷纷实现了民族独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逐渐瓦解,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二战后美苏两国出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上的差异,从战时合作关系走向了战后对抗的关系,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由于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经济联系并不密切,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
34、。29. “区域经济一体化不仅仅是为了经济合作,而且往往也包含着民族国家为解决共同政治问题以及适应全球化带来的激烈竞争而进行的合作。”材料表明A. 经济区域化是全球化的必然产物B. 政治合作的目的在于经济合作C. 经济区域化有利于缓和国际关系D. 经济政治一体化是世界发展方向【答案】C【解析】材料“民族国家为解决共同政治问题以及适应全球化带来的激烈竞争而进行的合作”反映了民族国家为了缓和国际关系而进行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故C正确;材料主旨并不是强调经济区域化是全球化的必然产物,故A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为了解决政治问题而进行经济合作,不是政治合作的目的在于经济合作,故B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经济政治
35、一体化是世界发展方向,故D错误。故选C。30.2015年12月25日,由中国倡议、57国共同筹建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虽然美国没有加入,但它的主要盟友几乎都是其成员。这表明A. 美国与盟友矛盾加剧B.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C. 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D. 多极化政治格局形成【答案】C【解析】【详解】亚投行创始会员国遍布全球五大洲,中国成为亚投行最大股东,这说明多极化的世界进一步发展,故C正确。亚投行的建立并不能说明美国和其盟友之间矛盾加剧,故A错误;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开始瓦解,故B错误;国际经济新格局至今尚未正式形成,故D错误。二、非选择题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明清江
36、南地区依托多种经营有机结合的集约化农业和自然资源的优势,拥有充足的原料市场,如蚕丝、草棉两大类,又有由于人口数量增长产生的农业过剩劳动力构建的巨大而低廉的劳动力市场,因而使得手工业得到长足发展,丝织业与棉纺织业两大手工行业极为突出,向为学者所关注。明清江南本地农村过剩人口、外来人口大量汇聚于城镇的工商业,促使多种服务需求大增,形成一支可观的服务大军,包括轿夫、脚夫、饮食、旅馆、盘夫、土工、吹手、剃头、整容、饭馆、面馆、酒馆、膳食馆铺、娱乐服务业等,都吸引本地或外地人口参与,也产生了不少社会问题,政府必须及时加以管理。王卫平明清时期江南城市史研究:以苏州为中心材料二 下面为19501980年主要
37、年份中国城镇人口比重表。改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江南地区人口结构的变化并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说明上表中国城镇人口变化的趋势并说明理由。【答案】(1)变化:农业人口减少,工商业和服务业人口增加。原因:经济作物广泛种植;手工业迅速发展;商品经济繁荣;人口数量增长;城镇化进程加快。(2)趋势:19501980年中国的城镇人口所占比重总体不断提高,19601970年发生逆转。理由:(提高因素)变农业国为工业国最终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国策;计划经济的执行;大跃进;改革开放。(逆转因素)经济上“左”倾错误;文革初期的严重冲击;国际环境的影响;20
38、世纪60年代初国民经济调整政策。【解析】【详解】(1)变化:根据材料“明清江南本地农村过剩人口、外来人口大量汇聚于城镇的工商业,促使多种服务需求大增,形成一支可观的服务大军”可知,农业人口减少,工商业和服务业人口增加。原因:根据材料“明清江南地区依托多种经营有机结合的集约化农业和自然资源的优势,拥有充足的原料市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江南地区经济作物广泛种植;根据材料“手工业得到长足发展”可知,手工业迅速发展;根据材料“又有由于人口数量增长产生的农业过剩劳动力构建的巨大而低廉的劳动力市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品经济繁荣,人口数量增长;根据材料“明清江南本地农村过剩人口、外来人口大量汇聚于城镇
39、的工商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江南地区城镇化进程加快。(2)趋势:根据材料数据可知,19501980年,中国的城镇人口所占比重总体不断提高,但是城镇人口占比下降,发生逆转。理由:(提高因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至1980年,我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最终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国策推动了城镇人口的增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至1980年,当时实行的是计划经济,这一体制下,政府利用政府力量促进城镇人口增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跃进时期,大量农村青壮年进入城市,增加了城镇;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实行改革开放,推动城镇化。(逆转因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60年至1970年我国
40、在经济上犯了“左”倾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革初期的严重冲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冷战环境下,我国城市人口受到国际环境的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60年代初国民经济调整政策,减少城市人口以发展农业。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根据材料中徐蓝主编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的目录,选取其中一条线索自拟论题并结合必修2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答案】示例:论题:改变世界的第一次工业革命。论述:18世纪60年代,英国的棉纺织业技术不断革新,英国工业革命开始。18世纪,瓦特蒸汽机的改良和广泛使用,推动了工厂制度的建立和工业城市的发展,带动了铁路和航运等交通运输业的
41、发展。随后,向欧洲大陆传播,19世纪传至北美。到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首先实现了机器制造业的机械化,最早完成工业革命。综述:第一次工业革命既是一场技术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它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将人类带入“蒸汽时代”;它加强了世界的联系,以欧美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同时,工业革命也造成贫富差距扩大和环境污染。【解析】【详解】本题属于开放性题,依据表格信息“第二章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扩展”可从改变世界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提取论题,如:改变世界的第一次工业革命。论证过程结合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扩展的基本情况展开阐述。具体阐述如下:18世纪60年代,英国的棉纺织业技术不断革新,英国工业
42、革命开始。18世纪,瓦特蒸汽机的改良和广泛使用,推动了工厂制度的建立和工业城市的发展,带动了铁路和航运等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随后,向欧洲大陆传播,19世纪传至北美。到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首先实现了机器制造业的机械化,最早完成工业革命。最后结合工业革命的积极和消极影响进行总结即可。33.材料 戏曲是中国的文化遗产之一,其中既有人民性的精华,又有封建性的糟粕。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弘扬这一遗产,中国共产党一直很重视对它的改革。1948年11月,人民日报发表了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旧剧改革工作的社论,指出对旧剧改革的必要性和分类标准。1951年3月,毛泽东主席提出“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戏曲改革原则。5月政
43、务院颁布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明确提出改戏、改人、改制的原则,要求净化舞台,发掘整理传统剧目,剔除旧戏中的各种毒素等。政府对当时全国城乡旧剧团上演的数万出旧戏,分别好坏,加以取舍;对宣传反抗侵略和压迫、爱祖国爱人民的戏曲予以鼓励推广;对含有反动、封建、迷信等内容的加以肃清;删除或修改各种野蛮、恐怖、不良的表演方法。对受群众喜爱的戏曲艺人,党和政府强调要尊重并把他们看作是劳动人民中的一员,同时引导他们学习马列主义理论、时事政治和党的方针,让他们了解社会的变革与进步,加强艺术实践,提高业务修养。通过改革,涌现出了一批内容健康、人民喜爱的戏剧作品。摘编自欧阳雪梅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史(1)根据材料并
44、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初期戏曲改革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初期戏曲改革的意义。【答案】(1)特点:政府主导;有明确的指导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内容全面;服务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需要。(2)意义:传承了传统优秀文化;实现了价值引领;增强戏曲新的活力;丰富了民众的文化生活;提高民众的素养。【解析】【详解】(1)根据“政务院颁布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得出政府指导,有明确的指导原则;根据“对宣传反抗侵略和压迫、爱祖国爱人民的戏曲予以鼓励推广;对含有反动、封建、迷信等内容的加以肃清;删除或修改各种野蛮、恐怖、不良的表演方法”得出有计划有步骤;内容全面;根据“引导他们学习马列主义
45、理论、时事政治和党的方针,让他们了解社会的变革与进步,加强艺术实践,提高业务修养”得出服务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需要。(2)根据“通过改革,涌现出了一批内容健康、人民喜爱的戏剧作品”可知新中国初期戏曲改革传承了传统优秀文化,实现了价值引领,增强戏曲新的活力,丰富了民众的文化生活,提高民众的素养。34.材料二战后,德国对历史问题的反省非常彻底。战后德国历届领导人都明确承认,希特勒德国发动侵略战争,德国对其后果“全面承担责任”,并向受害国人民“认罪、道歉”“请求宽恕”。联邦德国还颁布了一系列法律规定,以防止纳粹沉渣泛起和新纳粹产生。教育青年面对纳粹罪行和侵略真相,树立正确历史观。根据1952年联邦
46、德国同美英法三个占领国签订的波恩条约,德国要对境内外受纳粹迫害者进行赔偿。尊重战后国际协定,承认战后边界,对邻国放弃一切领土要求。走和平崛起道路,置身于一体化的欧洲,减少邻国对纳粹德国“东山再起”的疑惧。1970年,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的“华沙之跪”被称之为欧洲一千年来最强烈的谢罪表现。通过以勃兰特为代表的历届政府的不懈努力,有力地推动着德国与东方国家的和解进程,使德国顺利加入联合国而融入国际大家庭。摘编自梅兆荣德国如何反省二战侵略历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德国为解决历史问题而采取的措施。(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措施的影响。【答案】(1)政府承担并反省战争责任;加
47、强立法,防止悲剧重演;积极赔偿受害者;加强对青少年的历史教育;尊重国际条约;积极参与欧洲一体化,增进与邻国的政治互信。(2)为德国重新崛起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有利于欧洲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解析】【详解】(1)措施:根据材料“战后德国历届领导人都明确承认,希特勒德国发动侵略战争,德国对其后果全面承担责任”可归纳出政府承担并反省战争责任;根据材料“联邦德国还颁布了一系列法律规定,以防止纳粹沉渣泛起和新纳粹产生”可归纳出加强立法;根据材料“教育青年面对纳粹罪行和侵略真相,树立正确历史观”可归纳出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根据材料“尊重战后国际协定,承认战后边界”可归纳出尊
48、重国际条约;根据材料“走和平崛起道路,置身于一体化的欧洲”可归纳出积极参与欧洲一体化建设。(2)影响:结合德国反思二战的做法和所学可知影响需要从赢得有利的发展环境、促进世界和平及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35.材料 亚当.斯密,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在国富论中提出经济利己的命题,认为人的动机都是自私而贪婪的,自由市场的竞争将能利用这样的人性来降低价格,而提供更多产品和服务仍具有利润的刺激。在利己心的驱动下,经济人能把自己所掌握的资源,进行恰当配置到最能获利的地方,这是因为他“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凯恩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1934年,他来
49、到华盛顿,当时罗斯福的“新政”与凯恩斯的思想不谋而合。他主张国家用“看得见的手”,实现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以公共投资的增量来弥补私人投资的不足。从那时起,特别是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把凯恩斯主义奉为国策。摘编自罗静兰西方文化之路(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亚当.斯密和凯恩斯经济理论的不同。(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凯恩斯主义的作用。【答案】(1)不同:亚当斯密主张市场机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强调市场的自发性,反对政府干预。凯恩斯的核心思想是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2)作用:开创了人类经济史上处理金融危机的方式,缓解了资本主义大危机带来
50、的灾难;二战后在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盛行,并造就了五六十年代的经济高增长;对英美的货币政策及战后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产生了影响。【解析】【详解】(1)据材料“自由市场的竞争将能利用这样的人性来降低价格”“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当斯密强调市场调节资源的作用,主张市场机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反对政府干预;据材料“他主张国家用看得见的手”“增加政府支出,以公共投资的增量来弥补私人投资的不足”等信息可知,凯恩斯的核心思想是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2)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凯恩斯主义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应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主要理论基础,通过国家干预的措施缓解了资本主义大危机带来的灾难,并且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方式;二战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采取国家干预的措施,推动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并造就了五六十年代的经济黄金时期等从应对经济危机、战后资本主义变化方面分析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