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三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19353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9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三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三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三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三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三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三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三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三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三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三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三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三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三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三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三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三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三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三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三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三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4-2015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新洲三中高二(上)月考化学试卷(A卷)(10月份)一、选择题(18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54分)1已知某反应的焓变小于零,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B 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C 该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 D 无法确定该反应的热效应2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H+(aq)+OH(aq)H2O(l)H=57.3kJmol1分别向1L 0.5molL1的NaOH溶液中加入:稀醋酸、浓H2SO4、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的热效应分别为H1、H2、H3,它们的关系正确的是() A H1H2H3 B H2H1H3 C H1=H2=H3

2、 D H1H3H231gH2在O2中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kJ的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2H2(g)+O2(g)=2H2O(l)H=142.9kJmol1 B 2H2(g)+O2(g)=2H2O(l);H=571.6kJmol1 C H2(g)+O2(g)=H2O(g);H=285.8kJmol1 D H2(g)+O2(g)=H2O(l);H=285.8kJ4把铝条放入盛有过量稀盐酸的试管中,不影响产生H2速率的因素是() A 盐酸的浓度 B 铝条的表面积 C 溶液的温度 D 加少量Na2SO4固体5已知在一定条件下,CO的燃烧热为283kJ/mol,CH4的燃烧热为8

3、90kJ/mol,由1mol CO和3mol CH4组成混合气体在上述条件下充分燃烧,释放的热量为() A 2912 kJ B 2953 kJ C 3236 kJ D 3867 kJ6下列热化学方程式表示可燃物的燃烧热的是() A H2(g)+Cl2(g)=2HCl(g)H=184.6kJmol1 B CH4(g)+2O2(g)=2H2O(g)+CO2(g)H=802.3kJmol1 C CO(g)+ O2(g)=CO2(g)H=283kJmol1 D 2H2(g)+O2(g)=2H2O(g)H=571.6kJmol17对于可逆反应A(g)+3B(g)2C(g),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下

4、,其中表示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V(A)=0.5 mol/(Lmin) B V(B)=1.2 mol/(Lmin) C V(C)=0.4 mol/(Lmin ) D V(C)=1.1 mol/(Lmin)8对于可逆反应C(s)+H2O(g)CO(g)+H2(g),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时,其平衡常数表达式正确的是() A K= B K= C K= D K=9可逆反应aA(g)+bB(g)cC(g)+dD(g)H=Q,同时符合下列两图中各曲线的规律的是() A a+bc+d T1T2 Q0 B a+bc+d T1T2 Q0 C a+bc+d T1T2 Q0 D a+bc+d T1T2 Q010

5、将2mol SO2和1mol O2充入一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下列哪些量不再变化时,并不能说明化学反应已达平衡状态() A 混合气体的密度 B 混合气体的压强 C 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D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11设反应C(s)+CO2(g)2CO(g)(正反应吸热),正反应速率为v1;N2(g)+3H2(g)2NH3(g)(正反应放热),正反应速率为v2对于上述反应,当温度升高时,v1和v2的变化情况为() A v1增大、v2减小 B 同时减小 C 同时增大 D v1减小、v2增大12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mA(g)nB(g

6、)+nC(g)达到平衡,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容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和C的浓度都是原来的1.8倍,下列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 物质A的转化率增大 C 物质C的体积分数增大 D m2n13对于xA(g)+yB(g)zC(g)+wD(g)的平衡体系,当升高温度时,密闭体系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从26变为29,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x+yz+w,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B x+yz+w,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C x+yz+w,逆反应是放热反应 D x+yz+w,逆反应是吸热反应14可逆反应3A(g)3B(?)+C(?);正反应吸热,随着温度的升高,气体平均相对分

7、子质量有变小趋势,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B和C可能都是固体 B B和C一定都是气体 C 若C为固体,则B不一定是气体 D B和C可能都是气体15某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盛有适量的A和B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A+3B2C若维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当达到平衡时,容器的体积为V升,其中C气体的体积占10%,下列推断正确的是()原混和气体的体积为1.2V升;原混和气体的体积为1.1V升;反应达平衡时气体A消耗掉0.05V升;反应达平衡时气体B消耗掉0.05V升 A B C D 16a mol N2与b molH2混合,要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生成了c mol NH3,则NH3在平衡体系

8、中质量分数为() A 100% B 100% C 100% D 100%17以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关于热化学方程式CH4(g)+2O2=CO2(g)+2H2O(l)H=890kJ/mol,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有4NA个电子转移时,放出890 kJ的能量 B 有NA个CH共价键断裂时,放出890 kJ的能量 C 有2NA个水分子生成且水为液体时,放出890 kJ的能量 D 有NA个C、O间的共用电子对生成时,放出890 kJ的能量18对于可逆反应:2A(g)+B(g)2C(g)H0,下列各图中正确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4小题,共计34分)19加热时,N2O5可按下列分

9、解:N2O5N2O3+O2,其中N2O3又可按下列分解:N2O3N2O+O2今将 4molN2O5充入一升密闭容器中,加热至 t时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平衡时,c(O2)=4.5mol/L,c(N2O3)=1.62mol/L,c(N2O)=mol/L,此时N2O5的分解率为20(10分)(2013秋永昌县校级期中)丙烷燃烧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途径I:C3H8(g)+5O2(g)3CO2(g)+4H2O(l)H=a kJmol1途径II:C3H8(g)C3H6(g)+H2(g)H=+b kJmol12C3H6(g)+9O2(g)6CO2(g)+6H2O(l)H=c kJmol12H2(g)+O2

10、(g)2H2O(l)H=d kJmol1 (abcd均为正值)请回答下列问题:(1)判断等量的丙烷通过两种途径放出的热量,途径I放出的热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途径II放出的热量(2)由于C3H8(g)C3H6(g)+H2(g) 的反应中,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那么在化学反应时反应物就需要(填“放出”、或“吸收”)能量才能转化为生成物,因此其反应条件是(3)b 与a、c、d的数学关系式是21(10分)(2014秋新洲区校级月考)在一定温度下,将2mol A和2mol B两种气体混合于2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A(g)+B(g)xC(

11、g)+2D(g),2min末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生成0.8molD,并测得C的浓度为0.4mol/L由此推断:(1)x值等于(2)B的平衡浓度为(3)A的转化率为(4)生成D的反应速率(5)如果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则平衡体系中C的质量分数(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22(10分)(2014秋市中区校级月考)高炉炼铁中发生的基本反应之一如下:FeO(s)+CO(g)Fe(s)+CO2(g)(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其平衡常数可表示为K=,已知1100时K=0.263(1)温度升高,化学平衡移动后达到新的平衡,高炉内CO2和CO的体积比值;平衡常数K值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11

12、00时测得高炉中c(CO2)=0.025molL1、c(CO)=0.1molL1,在这种情况下,该反应是否处于化学平衡状态 (选填“是”或“否”),此时,化学反应速率是v(正) v(逆)(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其原因是三、填空题(1小题,共计12分)23(12分)(2014秋新洲区校级月考)某实验小组用0.55mol/L NaOH溶液和0.50mol/L盐酸反应来测定中和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大、小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2)图示实验装置中缺少的一种仪器是;此仪器能否用环形铜丝代替?(填“能”或“否”)其原因是(3)取50mL NaOH溶液和50mL盐酸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

13、表: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起始温度t1/ 终止温度t2/ 温度差平均值(t2t1)/ H2SO4 NaOH 平均值1 26.2 26.0 26.1 29.3 2 25.9 25.9 25.9 29.0 3 26.4 26.2 26.3 29.6 近似认为0.55mol/L NaOH溶液和0.50mol/L盐酸的密度都是1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J/(g)则中和热H=(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氢氧化钠溶液稍过量的原因是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57.3kJ/mol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b用量筒量取盐酸时仰视读数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盐

14、酸的小烧杯中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盐酸的温度2014-2015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新洲三中高二(上)月考化学试卷(A卷)(10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8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54分)1已知某反应的焓变小于零,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B 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C 该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 D 无法确定该反应的热效应考点: 反应热和焓变 专题: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 H=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某反应的焓变小于零,说明正反应放热,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据此分析解答: 解:H=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某反应的焓变小于零,说明正

15、反应放热,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A、正反应放热,故A正确;B、正反应放热,故B错误;C、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故C错误;D、正反应放热,故D错误;故选A点评: 本题考查了放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2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H+(aq)+OH(aq)H2O(l)H=57.3kJmol1分别向1L 0.5molL1的NaOH溶液中加入:稀醋酸、浓H2SO4、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的热效应分别为H1、H2、H3,它们的关系正确的是() A H1H2H3 B H2H1H3 C H1=H2=H3 D H1H3H2考点: 反应热的大小比较 专题: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

16、变化分析: 根据稀的强酸与强碱生成1molH2O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注意弱电解质的电离吸热,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来解答解答: 解:因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H+(aq)十OH(aq)=H2OH=一57.3kJ/mol,分别向1L 0.5mol/L的NaOH溶液中加入:稀醋酸;浓H2SO4;稀硝酸,因醋酸的电离吸热,浓硫酸溶于水放热,则恰好完全反应时的放出的热量为,所以H2H3H1,故选D点评: 本题考查中和热,明确中和热的概念及弱电解质的电离、浓硫酸溶于水的热效应即可解答,难度不大31gH2在O2中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kJ的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2H2(

17、g)+O2(g)=2H2O(l)H=142.9kJmol1 B 2H2(g)+O2(g)=2H2O(l);H=571.6kJmol1 C H2(g)+O2(g)=H2O(g);H=285.8kJmol1 D H2(g)+O2(g)=H2O(l);H=285.8kJ考点: 热化学方程式 专题: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除了要遵循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要求外,还应注意以下几方面:(1)必须注明各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s、l、g、aq),不标“”和“”符号(2)反应热H与测定条件(温度、压强)有关,若不说明则指常温(25)、常压(101kPa)下(3)H只能写在标有反应物或生成物状态的

18、化学方程式的右边,并用“;”隔开若为吸热反应,H为“+”;若为放热反应,H为“”H的单位一般为kJ/mol(4)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仅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不表示物质的分子或原子数,因此可以是整数或分数(5)H与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成正比当反应逆向进行时,其反应热与正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相等,但符号相反(6)书写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时,应以燃烧1mol物质为标准来配平其他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7)当两个热化学方程式相加(减)时,反应热同时相加(减),得到一个新的热化学方程式解答: 解:A、2mol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142.9kJ4=571.6kJ,所以H=

19、571.6kJmol1,故A错误;B、2mol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142.9kJ4=571.6kJ,所以H=571.6kJmol1,故B正确;C、物质的状态影响反应热,未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故C错误;D、反应热的单位是KJ/mol,故D错误故选:B点评: 本题考查热化学方程式,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4把铝条放入盛有过量稀盐酸的试管中,不影响产生H2速率的因素是() A 盐酸的浓度 B 铝条的表面积 C 溶液的温度 D 加少量Na2SO4固体考点: 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专题: 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浓度、温度、催化剂以及固体的表面积等因

20、素解答: 解:反应的实质是2Al+6H+=2Al3+3H2,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有H+的浓度和铝条的表面积,另外温度不同,反应速率不同,但是加入少量Na2SO4固体,参加反应的H+的浓度不变,对反应速率没有影响,故选D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本题特别要注意D项,加入硫酸钠,参加反应的离子浓度不变,则反应速率不变5已知在一定条件下,CO的燃烧热为283kJ/mol,CH4的燃烧热为890kJ/mol,由1mol CO和3mol CH4组成混合气体在上述条件下充分燃烧,释放的热量为() A 2912 kJ B 2953 kJ C 3236

21、 kJ D 3867 kJ考点: 有关反应热的计算 专题: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 根据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以及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物质的物质的量与反应放出的热量成正比来解答解答: 解:1摩CO完全燃烧时释放的热量为283千焦,1摩CH4完全燃烧时释放的热量为890千焦,所以1摩CO和3摩CH4燃烧后放出的热量为283千焦+890千焦3=2953千焦,故选B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燃烧热的概念,在计算时需根据化学方程式知道物质的质量与放出的热量之间的关系,才能够进行正确的计算6下列热化学方程式表示可燃物的燃烧热的是() A H2(g)+Cl2(g)=2HCl

22、(g)H=184.6kJmol1 B CH4(g)+2O2(g)=2H2O(g)+CO2(g)H=802.3kJmol1 C CO(g)+ O2(g)=CO2(g)H=283kJmol1 D 2H2(g)+O2(g)=2H2O(g)H=571.6kJmol1考点: 燃烧热 分析: 根据燃烧热是指1mol纯净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放出的热量,如 CCO2(g)、HH2O(l)、SSO2 (g),以此解答该题解答: 解:A、HCl不是氧化物,不符合燃烧热的概念要求,故A错误;B、生成产物中的水是气体,属于不稳定氧化物,水应为液态,故B错误;C、1molCO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CO2,符合燃烧热的

23、概念要求,放出的热量为燃烧热,故C正确;D、生成物为稳定的氧化物,水应为液态,故D错误故选:C点评: 本题考查了燃烧热概念的分析判断,注意可燃物的量和氧化物的稳定性判断,燃烧热是可燃物和氧气反应放出的热量7对于可逆反应A(g)+3B(g)2C(g),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V(A)=0.5 mol/(Lmin) B V(B)=1.2 mol/(Lmin) C V(C)=0.4 mol/(Lmin ) D V(C)=1.1 mol/(Lmin)考点: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 分析: 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故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

24、与其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表示的反应速率越快,注意保持单位一致解答: 解: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故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与其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表示的反应速率越快,对应反应:A(g)+3B(g)2C(g),A.=0.5 mol/(Lmin);B.=0.4 mol/(Lmin);C.=0.2 mol/(Lmin);D.=0.55 mol/(Lmin),故反应速率DABC,故选D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快慢比较,难度不大,可以转化为同一物质表示的速率进行比较8对于可逆反应C(s)+H2O(g)CO(g)+H2(g),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时,其平衡常数表达式正确的是() A

25、K= B K= C K= D K=考点: 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 专题: 化学平衡专题分析: 平衡常数等于生成物浓度的幂次方乘积除以反应物的幂次方乘积,注意固体和纯液体不写在计算式中解答: 解:平衡常数等于生成物浓度的幂次方乘积除以反应物的幂次方乘积,注意固体和纯液体不写在计算式中,对于可逆反应C(s)+H2O(g)CO(g)+H2(g),化学平衡常数K=,故选:D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常数的定义式书写,题目较简单,注意固体和纯液体不写在平衡常数式中9可逆反应aA(g)+bB(g)cC(g)+dD(g)H=Q,同时符合下列两图中各曲线的规律的是() A a+bc+d T1T2 Q0 B a+bc

26、+d T1T2 Q0 C a+bc+d T1T2 Q0 D a+bc+d T1T2 Q0考点: 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专题: 化学平衡专题分析: 由左图可知T1T2 ,升高温度生成物浓度降低,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由右图可知增大压强,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以此解答该题解答: 解:由左图可知T1T2 ,升高温度生成物浓度降低,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放热,Q0;由右图可知增大压强,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a+bc+d,故选A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移动问题,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把握温度、压强对平衡移动的影响,答题时注意分析图象曲线变

27、化的趋势,把握图象的分析能力10将2mol SO2和1mol O2充入一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下列哪些量不再变化时,并不能说明化学反应已达平衡状态() A 混合气体的密度 B 混合气体的压强 C 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D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考点: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专题: 化学平衡专题分析: 化学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不等于0,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由此衍生的一些物理量不发生变化,以此进行判断,得出正确结论解答: 解:A密度=,总质量不变,体积不变,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不能作为判断是否达到化学平

28、衡状态的依据,故A选;B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等,故容器总压强不随时间改变可作为判断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故B不选;C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可作为判断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故C不选;D平均分子量=,总质量不变,总物质的量会变,故反应混合气平均分子量不再改变不可作为判断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故D不选,故选A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要注意把握平衡状态的特征11设反应C(s)+CO2(g)2CO(g)(正反应吸热),正反应速率为v1;N2(g)+3H2(g)2NH3(g)(正反应放热),正反应速率为v2对于上述反应,当温度升高时,v1和v2的变化情况为()

29、A v1增大、v2减小 B 同时减小 C 同时增大 D v1减小、v2增大考点: 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专题: 化学平衡专题分析: 根据温度对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的影响,分析化学反应速率的变化解答: 解:升高温度,增大了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百分数,使有效碰撞几率增大,反应速率增大;所以当温度升高时,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都增大,故C正确;故选C点评: 本题考查了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题目比较简单,属于基本理论的考查12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mA(g)nB(g)+nC(g)达到平衡,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容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和C的浓度都是原来的1.8倍,下列的说法正确的是()

30、A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 物质A的转化率增大 C 物质C的体积分数增大 D m2n考点: 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专题: 化学平衡专题分析: 采用假设法分析,假设m=2n,则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平衡不移动,B和C的浓度应均是原来的2倍,但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和C的浓度均是原来的1.8倍,说明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说明m2n解答: 解:假设m=2n,则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平衡不移动,B和C的浓度应均是原来的2倍,但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和C的浓度均是原来的1.8倍,说明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说明m2n,A、由以上分析可知,平衡应向逆反

31、应方向移动,故A错误;B、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A的转化率减小,故B错误;C、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物质C的质量分数减小,故C错误;D、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说明m2n,故D正确故选D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移动问题,题目难度不大,注意通过改变体积浓度的变化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此为解答该题的关键13对于xA(g)+yB(g)zC(g)+wD(g)的平衡体系,当升高温度时,密闭体系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从26变为29,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x+yz+w,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B x+yz+w,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C x+yz+w,逆反应是放热反应 D x+yz+w,逆反应是吸热反应考点:

32、 反应热和焓变 专题: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 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体系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mn,对于前后都是气体的反应,质量前后是守恒的,则反应体系的物质的量减小,会引起M的增加,据此分析解答解答: 解:如果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减小的化学反应,即x+yz+w,升高温度要使反应体系的平均分子质量增大,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是吸热反应,逆反应是放热反应;如果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增大的化学反应,x+yz+w,升高温度要使反应体系的平均分子质量增大,则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是放热反应,逆反应是吸热反应,故B正确故选:B点评: 本题考查了外界条件对化学平

33、衡的影响,明确外界条件如何影响平衡移动是解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14可逆反应3A(g)3B(?)+C(?);正反应吸热,随着温度的升高,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有变小趋势,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B和C可能都是固体 B B和C一定都是气体 C 若C为固体,则B不一定是气体 D B和C可能都是气体考点: 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专题: 化学平衡专题分析: 正反应吸热,随着温度的升高,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小,如气体的质量不变,则说明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多,如气体的质量减小,则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也符合,以此解答该题解答: 解:A如B、C都是固体,则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因为气

34、体只有A,故A错误;B如B为气体,C为固体或液体,则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气体的总质量减小,但物质的量不变,则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小,故B错误;C若C为固体,则B一定是气体,否则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故C错误;D如B和C都是气体,气体的质量不变,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多,则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小,故D正确故选D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移动,题目难度中等,注意判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的两种情况15某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盛有适量的A和B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A+3B2C若维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当达到平衡时,容器的体积为V升,其中C气体的体积占10%

35、,下列推断正确的是()原混和气体的体积为1.2V升;原混和气体的体积为1.1V升;反应达平衡时气体A消耗掉0.05V升;反应达平衡时气体B消耗掉0.05V升 A B C D 考点: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等效平衡;化学平衡的计算 专题: 压轴题;差量法;化学平衡专题分析: 在反应A+3B2C中,A、B的消耗量和C得生成量之比为1:3:2,反应后,C体积变化量为0.1V,可以获得A、B的消耗量;根据C的体积增加量确定原来混合气体体积解答: 解:根据反应:A+3B 2C各物质体积变化量 0.05V 0.15V 0.1V则生成气体C的体积等于反应中混合气体减少的总体积,即为0.1V,气体A

36、所消耗的体积等于混合气体减少的总体积的一半,气体B所消耗的体积等于混合气体减少的总体积的1.5 倍,由于平衡时总体积减少10%V L,则原混合气体的体积应为1V L+10%V L=1.1V L,建立平衡时,气体A的消耗为:10%V L=0.05V L,气体B的消耗为:510%V L=0.15V L故选A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气体差量法的有关计算,难度较大,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6a mol N2与b molH2混合,要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生成了c mol NH3,则NH3在平衡体系中质量分数为() A 100% B 100% C 100% D 100%考点: 化学平衡的计算 分析:

37、 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气体总质量等于反应后气体总质量,依据a mol N2与b molH2混合气体的总质量结合m=nM可以求出反应后气体总质量;依据反应后生成氨气的物质的量计算氨气的质量:m=nM,然后计算NH3在平衡体系中质量分数解答: 解:由质量守恒可知,平衡后混合气体总质量等于开始时N2、H2的总质量为:(28a+2b)g;反应后生成氨气的质量为:c17=17c(g);平衡混合气体中氨气质量分数=100%=100%;故选:B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量有关计算,熟悉相关公式及质量守恒定律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17以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关于热化学方程式CH4(g)+2O2=CO

38、2(g)+2H2O(l)H=890kJ/mol,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有4NA个电子转移时,放出890 kJ的能量 B 有NA个CH共价键断裂时,放出890 kJ的能量 C 有2NA个水分子生成且水为液体时,放出890 kJ的能量 D 有NA个C、O间的共用电子对生成时,放出890 kJ的能量考点: 阿伏加德罗常数 专题: 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分析: 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微粒数,所以系数可以用分数表示,据此即可解答解答: 解: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微粒数,所以系数可以用分数表示A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不表

39、示微粒数,CH4(g)+2O2=CO2(g)+2H2O(l)H=890kJ/mol,该反应中甲烷中4价的碳经过反应变为产物二氧化碳中+4价的碳,所以每当放出890kJ的能量,转移的电子数为8mol,当有4NA个电子转移时,放出的能量为,故A错误;B从甲烷的分子结构知:1个甲烷分子中有4个碳氢键,从热化学方程式知:每当有NA个CH共价键断裂时,放出的能量,故B错误;C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知:每当有2mol液态水生成时,放出890KJ的能量,所以有2NA个水分子生成且水为液体时,放出890 kJ的能量,故C正确;D1个二氧化碳分子中有4个碳氧键,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知:每当有NA个C、O间的共

40、用电子对生成时,放出的能量,故D错误;故选C点评: 本题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理解系数的含义是解题关键,题目较简单18对于可逆反应:2A(g)+B(g)2C(g)H0,下列各图中正确的是() A B C D 考点: 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专题: 图示题分析: 做题时首先分析化学方程式的特征,如反应前后计量数的大小关系、反应热等问题,A、根据反应温度的不同结合反应热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可判断出C的质量分数的变化是否正确B、根据反应前后的化学计量数的大小关系,结合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判断平衡移动方向,从而判断出正逆反应速率的变化;C、从催化剂对平衡是否有影响来判断浓度的变化是否正确;D、从两个方

41、面考虑,一是压强对平衡的影响,二是温度对平衡的影响,二者结合判断A的转化率是否正确解答: 解: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的质量分数减小,故A正确;B、根据反应前后的化学计量数的大小可以看出,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V正V逆,故B错误;C、催化剂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平衡不发生移动,故C错误;D、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A的转化率降低,根据反应前后的化学计量数的大小可以看出,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A的转化率增大,本题温度的曲线不正确,故D错误故选A点评: 本题为化学平衡图象题,做题时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

42、(1)定一议二:当图象中同时有三个变量时,使其中之一不变,讨论另外两个变量间的关系;(2)先拐先平:变化曲线若与时间轴平行,表示反应体系已达平衡状态,先达到平衡(先出现拐点)的曲线所示的温度或压强较大二、填空题(4小题,共计34分)19加热时,N2O5可按下列分解:N2O5N2O3+O2,其中N2O3又可按下列分解:N2O3N2O+O2今将 4molN2O5充入一升密闭容器中,加热至 t时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平衡时,c(O2)=4.5mol/L,c(N2O3)=1.62mol/L,c(N2O)=1.44mol/L,此时N2O5的分解率为76.5%考点: 化学平衡的计算 专题: 化学平衡专题分析:

43、 加热N2O5时,发生以下两个分解反应:N2O5N2O3+O2,N2O3N2O+O2,设N2O5分解物质的量为x,生成的N2O3分解的物质的量为y;则 N2O5N2O3+O2,开始 4 0 0转化 x x x平衡4x x x N2O3N2O+O2,开始 x 0 x 转化 y y y平衡 xy y x+y结合化学平衡时c(O2)为4.5mol/L,c(N2O3)为1.62mol/L来解答解答: 解:加热N2O5时,发生以下两个分解反应:N2O5N2O3+O2,N2O3N2O+O2,设N2O5分解物质的量为x,生成的N2O3分解的物质的量为y;则 N2O5N2O3+O2,开始 4 0 0转化 x

44、x x平衡4x x x N2O3N2O+O2,开始 x 0 x 转化 y y y平衡 xy y x+y化学平衡时c(O2)为4.5mol/L,c(N2O3)为1.62mol/L,容器体积为1L;则 ,解得x=3.06mol y=1.44mol;平衡状态c(N2O)=1.44mol/L,N2O5的分解率=100%=76.5%;故答案为:1.44,76.5%;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计算,注意发生的化学平衡中N2O3既生成又分解为解答的难点,明确化学平衡三段法计算格式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中等20(10分)(2013秋永昌县校级期中)丙烷燃烧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途径I:C3H8(g)+5O2(g)

45、3CO2(g)+4H2O(l)H=a kJmol1途径II:C3H8(g)C3H6(g)+H2(g)H=+b kJmol12C3H6(g)+9O2(g)6CO2(g)+6H2O(l)H=c kJmol12H2(g)+O2 (g)2H2O(l)H=d kJmol1 (abcd均为正值)请回答下列问题:(1)判断等量的丙烷通过两种途径放出的热量,途径I放出的热量等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途径II放出的热量(2)由于C3H8(g)C3H6(g)+H2(g) 的反应中,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小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那么在化学反应时反应物就需要吸收(填“放出”、

46、或“吸收”)能量才能转化为生成物,因此其反应条件是加热(3)b 与a、c、d的数学关系式是b=a+(c+d)考点: 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专题: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 (1)根据盖斯定律来判断两种途径放热之间的关系;(2)该反应属于吸热反应,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需要吸收能量,所以反应条件为加热;(3)根据盖斯定律来判断各步反应之间的关系解答: 解:(1)根据盖斯定律,煤作为燃料不管是一步完成还是分两步完成,反应物和产物的焓值是一定的,所以两途径的焓变值一样,放出的热量一样,故答案为:等于;(2)由于C3H8(g)C3H6(g)+H2(g) 的反应中H0,该反应是吸热反

47、应,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需要吸收能量,反应条件是加热,故答案为:小于;吸收;加热;(3)途径I:C3H8(g)+5O2(g)3CO2(g)+4H2O(l)H=a kJmol1途径II:C3H8(g)C3H6(g)+H2(g)H=+b kJmol12C3H6(g)+9O2(g)6CO2(g)+6H2O(l)H=c kJmol12H2(g)+O2 (g)2H2O(l)H=d kJmol1 反应=反应+反应+反应,所以a=b+(cd),所以b=a+(c+d),故答案为:b=a+(c+d)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盖斯定律的应用以及反应吸放热与反应物、生成物能量之间的关系,可以根据所学知识

48、进行回答,难度不大21(10分)(2014秋新洲区校级月考)在一定温度下,将2mol A和2mol B两种气体混合于2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A(g)+B(g)xC(g)+2D(g),2min末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生成0.8molD,并测得C的浓度为0.4mol/L由此推断:(1)x值等于2(2)B的平衡浓度为0.8mol/L(3)A的转化率为60%(4)生成D的反应速率0.2moll1min1(5)如果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则平衡体系中C的质量分数不变(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考点: 化学平衡的计算;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专题: 化学平衡专题分析: 2分钟末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生成了0.8m

49、ol D,并测得C的浓度为0.4mol/L,物质的量=0.4mol/L2L=0.8mol,反应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计量数之比,则x:2=0.8:0.8=1:1,则x=2,依据化学平衡三段式列式计算, 3A(g)+B(g)2C(g)+2D(g)起始量(mol) 2 2 0 0变化量(mol) 1.2 0.4 0.8 0.8 平衡量(mol) 1.8 1.6 0.8 0.8(1)依据反应比等于化学方程式计量数之比得到x;(2)B浓度C=;(3)转化率=100%;(4)反应速率v=计算得到;(5)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解答: 解:2分钟末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生成了0.8mol D,并测得C的浓度为0.4

50、mol/L,物质的量=0.4mol/L2L=0.8mol,反应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计量数之比,则x:2=0.8:0.8=1:1,则x=2,依据化学平衡三段式列式计算, 3A(g)+B(g)2C(g)+2D(g)起始量(mol) 2 2 0 0变化量(mol) 1.2 0.4 0.8 0.8 平衡量(mol) 1.8 1.6 0.8 0.8(1)依据反应比等于化学方程式计量数之比得到x,分钟末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生成了0.8mol D,并测得C的浓度为0.4mol/L,物质的量=0.4mol/L2L=0.8mol,反应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计量数之比,则x:2=0.8:0.8=1:1,则x=2,故答案为

51、:2;(2)B的平衡浓度c=0.8mol/L,;故答案为:0.8mol/L;(3)A转化率=100%=100%=60%;故答案为:60%;(4)用D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0.2moll1min1;故答案为:0.2moll1min1;(5)3A(g)+B(g)2C(g)+2D(g),反应是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平衡体系中C的质量分数不变;故答案为:不变;点评: 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计算应用,主要是反应物 抓化率,化学反应速率概念的计算应用,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较简单22(10分)(2014秋市中区校级月考)高炉炼铁中发生的基本反应之一如下:FeO(s)+CO(g)Fe(s)+C

52、O2(g)(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其平衡常数可表示为K=,已知1100时K=0.263(1)温度升高,化学平衡移动后达到新的平衡,高炉内CO2和CO的体积比值增大;平衡常数K值增大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1100时测得高炉中c(CO2)=0.025molL1、c(CO)=0.1molL1,在这种情况下,该反应是否处于化学平衡状态否 (选填“是”或“否”),此时,化学反应速率是v(正)大于 v(逆)(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其原因是Qc=0.250.263,因为温度不变,K不变,为增大K平衡应向正向移动,所以v(正)v(逆)考点: 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专题: 化学平衡专

53、题分析: (1)化学平衡常数指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都达到平衡时各生成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除以各反应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所得的比值,固体、纯液体不需要表示出;该反应正反应是吸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据此判断;(2)计算此时的浓度商Qc,与平衡常数比较判断反应进行方向和速率的大小解答: 解:(1)可逆反应FeO(s)+CO (g)Fe(s)+CO2(g)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该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降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O2的物质的量增大、CO的物质的量减小,故到达新平衡是CO2与CO的体积之比增大,其平衡常数增大,故答案为:增大;增大;(2)此时浓度商Q

54、c=0.25,小于平衡常数0.263,故反应不是平衡状态,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v(正)v(逆),故答案为:否;大于;Qc=0.250.263,因为温度不变,K不变,为增大K平衡应向正向移动,所以v(正)v(逆)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常数与浓度熵的比较、化学平衡影响因素等,难度中等,侧重对基础知识的巩固与运用三、填空题(1小题,共计12分)23(12分)(2014秋新洲区校级月考)某实验小组用0.55mol/L NaOH溶液和0.50mol/L盐酸反应来测定中和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大、小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保温、隔热防止热量散失(2)图示实验装置中缺少的一种仪器是环形玻璃搅拌棒;此

55、仪器能否用环形铜丝代替?否(填“能”或“否”)其原因是铜丝有良好的导热性,加快热量的散失(3)取50mL NaOH溶液和50mL盐酸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起始温度t1/ 终止温度t2/ 温度差平均值(t2t1)/ H2SO4 NaOH 平均值1 26.2 26.0 26.1 29.3 3.22 25.9 25.9 25.9 29.0 3 26.4 26.2 26.3 29.6 近似认为0.55mol/L NaOH溶液和0.50mol/L盐酸的密度都是1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J/(g)则中和热H=53.5kJ/mol(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氢氧化

56、钠溶液稍过量的原因是保证盐酸能够完全被中和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57.3kJ/mol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acd(填字母)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b用量筒量取盐酸时仰视读数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盐酸的小烧杯中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盐酸的温度考点: 中和热的测定 专题: 实验题分析: (1)根据中和热的实验的关键是保温;(2)根据中和热测定的实验步骤选用需要的仪器,然后判断还缺少的仪器;金属导热快,热量损失多;(3)先判断温度差的有效性,然后求出温度差平均值;根据Q=mcT计算反应放出的热量,然后根据H=kJ/mol计算出反应热;氢氧化钠溶液稍过量的原因是保证盐

57、酸能够完全被中和;a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测得的热量偏小;b量取盐酸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会导致所量的盐酸体积偏大,放出的热量偏高;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热量散失较多;d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插入稀H2SO4测温度,硫酸的起始温度偏高;解答: 解:(1)中和热测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保温工作,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故答案为:保温、隔热防止热量散失;(2)根据量热计的构造可知该装置的缺少仪器是环形玻璃搅拌棒,不能用环形铜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因为铜丝搅拌棒是热的良导体,热量损失大;故答案为:环形玻璃搅拌棒;否;铜丝有

58、良好的导热性,加快热量的散失;(3)3次温度差分别为:3.2,3.1,3.3,三次温度差平均值=3.2,故答案为:3.2; 50mL 0.55mol/L NaOH溶液和50mL 0.5mol/L盐酸溶液进行中和反应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为0.05L0.5mol/L=0.025mol,溶液的质量为:100ml1g/cm3=100g,温度变化的值为T=3.2,则生成0.025mol水放出的热量为Q=mcT=100g4.18J/(g)3.2=1337.6J,即1.3376KJ,所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H=53.5kJ/mol,故答案为:53.5kJ/mol; 酸和碱反应测中和热时,为了保证一方全部反应,往往需

59、要另一试剂稍稍过量,减少实验误差,所以实验中NaOH过量,为了能保证盐酸溶液完全被中和,从而提高实验的准确度,故答案为:保证盐酸能够完全被中和; a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测得的热量偏小,中和热的数值偏小,故a正确;b量取盐酸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会导致所量的盐酸体积偏大,放出的热量偏高,中和热的数值偏大,故b错误;c分多次把NaOH 溶液倒人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热量散失较多,测得温度偏低,中和热的数值偏小,故c正确;d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插入稀H2SO4测温度,硫酸的起始温度偏高,测得的热量偏小,中和热的数值偏小,故d正确;故答案为:acd点评: 本题考查热中和热概念、测定原理及反应热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注意理解中和热的概念以及测定反应热的误差等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