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跟踪台风的卫星 教学设计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台风的语言。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
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二、教学重点、难点:学习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三、教学准备:课件。四、教学过程(一)课件导入:1.(出示刮台风的画面)同学们,睁大眼睛看,你想说鱼儿见它钻入深水,船儿见它避开港湾,树儿见它把弯腰,万物都害怕它,台风可真厉害,教师板书:“厉”字里面是个“万”字。台风是如此厉害,可现在我们人类已经不怕它了,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跟踪台风的卫星)想看一下这神奇的卫星吗?台风和卫星之间还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呢!你们想读吗?(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1.请同学们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标上小节,画出新词,争取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2.读完课文后,你能说一说“跟踪”是什
3、么意思?谁想上来表演表演3.检读课文:那卫星是怎样跟踪台风的呢?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个故事。4.第1-2小节:(1)指名读课文第一小节,读完后评一评: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出示句子)你是谁?竟敢盯住我!学习生字:盯 你能做个动作告诉大家它是什么意思吗?给它换个偏旁吗?(板书:钉 叮 宁说说它的意思。)形声字可真有意思,记住一个就记住了一大串。再指名读第一小节。(2)请你接着往下读指名读第二小节(学习生字:哈)这个小节中,有一个语气词“哈”,文中还有好几个语气词,快把它们找出来吧!(嘿嘿哼 )你还知道有哪些语气词吗?在朗读课文时,我们要注意把它们读好!(出示对话)这句话中有两个词语的意思差不多,你
4、发现了吗?(跟踪 监视)(出示课件)它们的位置能交换吗?为什么?(你可真是个细心的孩子!)学习生字:监 监是生字呢,这个字很容易写错,看老师写(教师范写生字:监)(3)哪两个同学愿意读一读台风和卫星的对话?(指名读)概括内容:读了这两小节,你知道了什么?(台风发现卫星在跟踪它。)5.读课文3-7小节:(1)指名读课文第三小节。(2)教师引读可我偏偏爱跟着你走(指名读第4小节)(3)继续指名读课文第五、六、七小节。(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读音)预设:气象卫星站 堤坝 怒吼声(4)读了这几小节,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台风?(书上还有很多描写台风的词语,赶快找一找)(出示词语) 狂怒 狂
5、暴 暴跳如雷指名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你看台风心中的怒火越来越大了,“怒”字下面有个心字底。有不理解的词语吗?(暴跳如雷)(出示暴跳如雷的台风)你想说把词语放进句子再读一读。像这样的词语你还能说几个吗?(力大如牛、胆小如鼠、大雨如注、日月如梭等)(出示句子)出示第三自然段:“小东西”台风狂暴地跳起来,对准气象卫星猛扑过去。台风暴跳如雷,像头疯狂的巨兽,呼呼地向着城市扑去。教师:同学们读得真是栩栩如生,让我们感受到了台风的可怕,台风如此可怕,人们害怕它吗?(谈笑风生)(5)理解词语:谈笑风生 读着这个词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你在生活中还见过这样的情景了吗?把这个词语送到句子中再读一
6、读。(6)通过刚才朗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台风再发怒也没有用,可是气象卫星一直跟着它。)6.读第8小节(1)台风终于泄气了,只好(导读课文) “泄”是生字,右边部分的笔顺特别容易写错,看老师写(泄)你什么时候也有过泄气的时候?把泄气放到句子中再读一读!(2)谁来说一说这小节告诉我们什么?(台风怎么样 卫星怎么样)(三)总结课文,布置作业1. 课文读完了,你能说一说课文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吗?2.他们之间的故事就这样结束了吗?(精彩的故事还在继续上演着呢!你是怎么知道的?是啊,标点符号也会说话。)3.布置作业:(1)把习字册打开,完成生字描红。(2)同学们,浩瀚的宇宙还有很多人造卫星呢,选择你
7、最感兴趣的一种,去研究研究吧!跟踪台风的卫星教学反思跟踪台风的卫星是一篇科学童话故事,描写了气象卫星紧紧地跟踪台风,时刻报告台风的动向,为人类服务。这篇童话语言生动,特别适合三年级学生朗读,但由于小节数较多,因此整理文章的思路略显得麻烦些。第一课时应该怎样教才能达到掌握生字词、读通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呢?在课堂教学中,我是这么做的:一、上课伊始,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上课伊始,我先出示了台风危害之大的几幅图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你们看,是什么导致了如此大的灾难?(台风),学生通过看图片,直观地感受到了台风对自然界造成的巨大灾难,心情都比较沉重。接着我话锋一转:“可是现在,人们还害怕台风
8、吗?”孩子们纷纷回答:“不怕了!”“这么厉害的台风,人们居然不怕了,这是为什么呢?”我故意设疑。“那是因为有了跟踪台风的卫星了!”当孩子们回答后,我工工整整地在黑板上写下了课题:跟踪台风的气象卫星。这样从台风导入新课,更加激起了学生想了解气象卫星的欲望,学生读起课文也就更有劲了。二、理解词语,方法多样这篇课文语言生动,词语理解的方法要力求多样,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如理解“跟踪”一词,我主要采用了表演法引导学生理解。学生初读完课文后,其实已经理解了“跟踪”的意思,但我并不急着让他们说,而是让学生表演一下怎样才是“跟踪”,学生将自己的理解通过动作表演给大家看,这样对“跟踪”这个词
9、语的理解就更加形象了;在理解“暴跳如雷”时,我先让学生想一想:台风暴跳如雷的样子是什么样的?再出示台风“暴跳如雷”的情景,生动的画面再加上内心的体验,学生立刻就理解了“暴跳如雷”的意思,他们有的说:“暴跳如雷就是又急又怒,就像打雷一样”,有的说:“暴跳如雷就是指脾气非常大,生气得不得了!”三、理清思路,把文读短。古人曾说过:“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就是说读书要能深入浅出,从总体上把握文章内容,从而把课文读“短”。读短,就是要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对课文内容进行概括训练。这篇课文一共有8小节,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课文的思路较难理清,但是训练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10、也是低年级训练的重点。在检查学生自读课文时,我先让学生读一读一、二两小节,读完后说一说:读了这两小节你知道了什么?当学生说不上来时,我再启发,谁发现了什么?(台风发现气象卫星在跟踪它。)接下来分两部分让学生说一说3-7小节和第8小节分别介绍了台风和气象卫星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当学生说出一个部分的意思时,我再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甩不掉 泄气,最后让学生把三部分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用上“发现 甩不掉 泄气”这三个词语。学生在自己尝试着说的基础上,又根据板书,很容易地说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台风发现气象卫星在跟踪它,非常生气,想甩掉气象卫星,可是怎么也没用,最后它泄气了。这样的设计,不仅培养了学生提纲挈领的概括能力,还教给了学生学会抓住重点的读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