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绝招(7)_人教新课标.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01621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7.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绝招(7)_人教新课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绝招(7)_人教新课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绝招(7)_人教新课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语文园地四“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

2、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体验习作“中秋送祝福”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3、。 【教学目标】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1、学生能介绍出自己最拿手的本领,并能根据问题与人交流,语言简洁,有礼貌,培养用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的能力。2、让学生认真倾听他人发言,学会交流,培养表达、应对、评价能力,养成大方有礼貌的说话态度。3、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

4、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教学重难点】鼓励学生大胆地展示自己的才能,引导学生通顺、有序地介绍自己的才能。教学过程:导入:正值明月情意浓:(生:课前诵读诗歌)师:世界上最美的声音就是读书的声音。一轮明月引起了我们无尽的情思。中秋将至,睹月生情!昨天,布置大家做一件手工作品,来向你的亲朋好友和师长送去中秋的祝福。你做好了吗?一、 快乐分享,展一展谁来介绍一下你的作品:说说你做的什么?打算送给谁?二、 畅所欲言,说一说:看得出,一件件漂亮的作品一定是同学们用心、用情作成的,此时,老师仿佛看见了你们一丝不苟做手工的样子,仿佛看见了你们因为某个地方不满意而重新修整的细致举动,仿佛看见你们遇到困难时

5、冥思苦想的神情现在请同学们先在小组内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看看哪个同学不仅做的好,而且说得具体。1、 小组交流:介绍要求:内容:按一定顺序,把制做过程说具体。先做什么然后做什么最后做什么表达、倾听:1)语言通顺,有条理;声音洪亮。 2)别人介绍时其他人认真听,听完后进行评价。说完就做好,示意老师。2、班内交流:指名34名代表交流。三、 妙笔生花,书真情一言一行总关情!老师知道这份精美的作品寄托着你的真诚和祝福。刚才大家说得比较条理清楚。(咱们看看魏华同学是怎样把过程写条理具体的?出示。可见,要把过程写具体,就要把一个动作分解成一组动作,还要注意人物的动作、表情和心理。)你能像魏华这样把过程写得又条理又具体吗?拿起你笔,也来试试吧。注意写作要求:1、 按一定顺序,把制做过程说具体。(通过动作、表情和心理活动描写把重要的或印象最深刻的过程细致描绘。)语句要通顺。2、 写出你的感受,还可以想象对方收到你的祝福后的情景。3、 题好文一半。给你的文章起一个好的题目。4、 学生习作师:明确要求了吗?咱们还是直接在作文本上写,注意写前先?有了提纲,心里不慌,层次清晰,写起来也就顺理成章。很多同学已经基本上写完了,写完的同学修改自己的作文,没写完的趁热打铁,继续完成。想上厕所的同学悄悄地去,不要影响他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