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
2、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一、教学目标: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
3、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1、学习默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
4、表达能力的提高。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无私和无价,懂得主动帮助父母做事。3、培养独立的阅读的能力。二、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三、教学难点: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账单的含义,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四、教学过程:一、巧设悬念,激发兴趣1、板书“060”2、质疑:看到这个不等式,你有什么疑问?3、这个问题的答案就藏在妈妈的账单这篇课文里。今天我 们 就来学习课文妈妈的账单。4、板书课题“妈妈的账单”(读题,)强调怎样记忆“账”。什么事账单?二、明确要求,整体感知(一)明确阅读要求。1、初读课文:(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将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边读边画出新词,
5、和同桌交流对新词的理解情况,并互相补充。 (3)标出自然段。 2、检查初读(1)检查词语:账单 报酬 款项 芬尼 慈爱 如愿以偿 羞愧万分 怦怦直跳 蹑手蹑脚 小心翼翼 (2)检查课文的阅读。2、指名读课文前面的导语,边听边想:提出了哪些阅读要求?(汇报)(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并填空。2、填空:妈妈的账单讲的是小男孩彼得给妈妈开账单( ),当他看到妈妈给他的账单后( ),最终把报酬还给妈妈的故事。 三、 对比学习,领悟母爱过渡:老师从大家的回答中听到了两份账单,到底是两份怎样的账单呢?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吧!1、默读课文36自然段,比较两份账单最大
6、的区别是什么。并把你的感受写在课本的旁边。2、思考问题,并小组讨论。(一)看了小彼得的账单后,你想说些什么? (二)看了妈妈的账单后,你又想说点什么? (三)你怎样看待小彼得的妈妈把60芬尼放在餐盘旁的做法?如果妈妈的账单上不写0芬尼,你觉得应该写多少? 3、汇报归纳:(1)小彼得太不懂事了,他不该问妈妈要报酬。(2)妈妈为小彼得做了很多,却一点报酬都不要,我能体会到小彼得的妈妈很爱小彼得,妈妈的爱是无私、伟大的。妈妈为孩子付出的已经不能用金钱来衡量了。妈妈只是全身心的爱着自己的孩子,从不计报酬,妈妈的爱是无私的。(板书:母爱 无私 无价 伟大)(3)她期待小彼得能够自己醒悟,而且她相信小彼得
7、看了她的帐单会象她期待的那样,明白事理,改正自己的不当行为。4、小彼得读着读着妈妈的账单,想起了妈妈为他做过的许多事情:(师引导:从小到大,妈妈一直用汗水和心血为彼得营造了幸福舒适的生活;十年了,就为这吃吃喝喝,妈妈又该忍受多少繁琐的家务活;十年里妈妈亲手洗的衣服是那样干净,舒适;十年里,妈妈的怀抱是那样的温暖;他想起了很多很多成长中的故事 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妈妈来谈)他感到羞愧万分。5、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画出体现小彼得羞愧万分的词语,并体会理解。(怦怦直跳 蹑手蹑脚 小心翼翼)6、指导朗读:怎样读这些词才能读出小彼得的羞愧万分。7、读到这儿,你一定明白了,在这两份账单中,大于60的“0”其
8、实代表着什么?(母爱 )8、通过一份账单,小彼得感受到了母爱的无私、无价和伟大,同学们在平时生活中能感受到母爱吗?从哪些事情体会到了妈妈对你的爱?(联系实际生活,体会母爱)9、师总结:妈妈全心付出,任劳任怨,妈妈却从来没有也永远不会向你索取任何报酬。那我们怎样来回报我们的妈妈呢?10、联系实际谈谈回报母爱的做法。四、拓展阅读1、写有感母爱的文章有很多,同学们打开主题丛书第三本22页读我和我母亲的故事,画出你感动的句子,并谈谈感受并写在旁边。2、让我们又一次从文章中感受到了浓浓的母爱。3、古往今来有很多名人都来赞美母亲歌送母亲,下面是一些歌送母亲赞美母亲的名言,同学们读一下,并找出一句背诵。五、总结通过这节课我们知道了母爱的无私、无价和伟大,希望咱们同学在感受母爱的同时,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