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年高考政治时政热点问题复习思路序言:热点问题复习的思路高考命题以“问题”立意,以能力考查为重点。“问题”即社会热点和政策重点,据此创设新情境,生成新问题。社会热点问题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诸如和平与发展、经济全球化、气候与环境问题等)第二类,我国长期面临的问题(诸如贯彻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八个统筹等)第三类,当前的社会热点和政策重点(诸如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益、节能减排、物价、分配、住房、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外贸顺差、人民币升值等)2011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一、提高宏观调控水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二、加大经济结构调
2、整力度,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三、夯实“三农”发展基础,扩大内需增长空间。四、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和活力。五、推动出口稳定增长,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六、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一、提高宏观调控水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总)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成果,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010年,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加快从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同样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就决定了2010年中国经济研究热点排名变化带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出特征。原因:一是经济发展总体水平
3、依然较低。 人均水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不到美、日等发达国家的1/10。这要求“十二五”期间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前提下,继续保持经济的持续较快增长。 二是我国虽然已经是制造业大国,但还不是制造业强国。 三是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比较突出。四是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人的全面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也不相适应。 五是资源环境难以支撑经济的发展。 六,从国际来看,过度依赖外向型经济、“大进大出”的传统发展方式,不仅会加大风险,而且在未来难以持续。主要举措: 扩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技术创新产业升级;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经社、城乡、区域、行业)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相关知识: 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 全
4、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构建和谐社会 国际竞争的实质 担当国际责任等二、实现包容性增长胡锦涛总书记在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上的致辞首次提出“包容性增长”的概念。这表明中国决策者将更加注重更趋公平、均衡和可持续的发展。包容性增长即为倡导机会平等的增长。包容性增长最基本的含义就是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它涉及到的核心问题就是公平与合理的问题。“它涉及平等与公平的问题,包括可衡量的标准和更多的无形因素。而所谓包容性增长,寻求的应是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相对立。包容性增长包括以下一些要素:让更多的人享受全球化成果;让弱势群体得到保护;
5、加强中小企业和个人能力建设;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保持平衡;强调投资和贸易自由化,反对投资和贸易保护主义;重视社会稳定等。倡导“包容性增长” 的意义: 第一:科学合理调整生产关系,有助于增强人民对政府的信心,使民众能够更积极的投入到国家建设当中。 第二:提高各产业链的发展,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增强出口经济,有助于提高社会经济发展和谐。 第三:包容国内外环境,于外有助于适配国际形象,与国际接轨,于内有利于提高国民生产,为国内市场经济提供自由但规范的竞争环境。三、稳定物价,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含义:稳定物价就是要抑制住通货膨胀、避免通货紧缩、维持币值的稳定,因此又常把这一目标称之为“稳定币值” 背景: 国
6、务院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 要求各地和有关部门及时采取16项措施,进一步做好价格调控监管工作,稳定市场价格,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通过扶持农业生产、稳定化肥等生产资料成本、发放价格临时补贴等政策,有效保证了农产品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居民的生活成本压力,保障居民平稳度过物价上涨过快的时期。举措:“稳定物价”的当务之急,在于是否能持续地、稳健地推进相关行业的体制改革。国家应当从宏观上把握,从价格形成机制入手,优化市场竞争主体,杜绝和防范部门垄断利益要挟市场价格,逐步形成竞争性的市场价格。除行政手段外,稳定物价的根本在于控制货币发行量和投放格局。2010年
7、11月,央行9天内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进一步收紧了国内货币市场流动性。 例题:ABCD年份我国居民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走势图注:国际上通常把CPI指数3%作为通货膨胀警戒线。1CPI是反映消费者支付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化情况的指标,上图为我国居民CPI走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点和C点,物价总水平比较稳定,经济发展相对健康BB点和D点,物价总水平偏高,适宜扩大财政支出CA点和C点,物价总水平比较稳定,就业压力有所减缓DB点和D点,物价总水平偏高,适宜控制货币流通量2A点和C点的形成都与当时的金融危机有关,这一现象综合反映了 A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 B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C政治多极化的影响
8、 D贸易全球化的影响三、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培育新兴战略性产业(总)经济结构调整是指国家运用经济的、法律的和必要的行政的手段,改变现有的经济结构状况,使之合理化、完善化,进一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过程。包括产业结构、分配结构(如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及其内部的结构等)、交换结构(如价格结构、进出口结构等)、消费结构、技术结构、劳动力结构等等等。 现实问题:第一、产业结构的失衡 第二、内需和外需的比例失调。 第三,投资消费比重失调严重影响经济的内生动力。 第四,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扭曲,各阶层收入差距扩大,社会消费倾向降低。 国家政策:产业结构调整、城乡结构调整、地区结构调整、资源结构调整、所有制结构调整等 推
9、进产业结构高端化、高质化和高新化,是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研究的核心内容。四统筹城乡发展,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现实问题: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数据统计显示,1978年中国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56,但2009年这一数据攀升至333。粮食安全问题依然突出。耕地保护问题、粮价攀升问题。背景:2010年城乡居民收入概括了三个亮点:一是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二是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较快;三是东北及中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较快。2010年农村居民全年人均纯收入5919元,同比增长14.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9%,超过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的名义增长幅度和7.8%的
10、实际增长幅度。这是1998年以来农村居民收入实际增速第一次超过城镇。城乡居民收入比从上年的3.331缩小为3.231。2010年东、中、西、东北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8143元、5510元、4418元和6435元,增速分别为13.8%、15.0%、15.8%和17.9%。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增速比东部地区快24个百分点。国家政策:健全强农惠农政策体系,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改善农村民生,缩小城乡公共事业发展差距;协调推进城乡改革,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要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
11、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发展城镇化,消除二元结构。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解决“三农”问题结合起来,是“三农”问题研究的亮点。 学科依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是进一步加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另一方面是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例题: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一根海南辣椒的旅程”反映了商品流通中存在什么问题?(2分)材料二: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2010年11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5.1,再次刷新年
12、内纪录。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1.7%,拉动CPI上涨3.8%,“贡献”率是74%,成为拉动物价水平上涨的重要因素。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11年经济工作的重要部署之一。请你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对国家如何稳定农产品价格提出合理化建议。 (1)本题2分不合理收费、乱涨价、投机严重等,导致农产品流通成本过高。(2分) (2)本题6分 本题要求事理结合,找好对应关系。国家应进行宏观调控。国家运用经济手段,加大对农业生产的财政支持力度,鼓励农民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稳定农副产品供应。(2分)国家运用必要的行政手段,采取减免农产品运输车辆的通行费、集
13、贸市场摊位费和超市进场费等措施,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2分)国家运用必要的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加大对价格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打击恶意囤积、哄抬价格、变相涨价及合谋涨价、串通涨价等违法行为,强化价格监管。(2分)五、进一步扩大国内消费需求近5年来,我国投资率连续保持在40以上,出口额占GDP比重均在三分之一以上。2008年,我国居民消费率为35.3,远低于美国的70.1,也低于印度的54.7。现实问题:1、市场环境还未净化,消费者权益屡屡受损2、居民收入偏低,收入差距偏大3、社会保障服务体系覆盖面还不广,消费者不敢放心消费国家政策:今后,国家要继续实施并完善已经出台的一系列刺激消费的措施,例如扩
14、大家电、汽车以旧换新的试点范围,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其次,要减轻居民负担,加快全民社保建设,增加社保投入,消除城乡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创建城乡居民持续消费的条件。进一步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对策建议1、进一步落实中央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完善市场供应体系2、引导新型消费,培育新的消费热点3、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居民消费信心4、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学科依据:消费和生产的关系;发展方式转变六、 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促进社会公平现实问题:收入差距高于国际警戒线;不利于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不利于社会稳定。国家政策:扩大居民消费,首先就要增加居民收入,这就要求必须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目前在我
15、国初次分配领域,劳动者工资增长赶不上企业利润增长是一个普遍现象,并且这种差距有逐渐拉大之势。这不利于扩大居民消费如果老百姓没多少钱,谈何消费?在绝大部分百姓的收入来源都是劳动收入的情况下,下一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关键,就是以工资改革为核心、提高劳动所得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今后,国家要继续实施并完善已经出台的一系列刺激消费的措施,例如扩大家电、汽车以旧换新的试点范围,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其次,要减轻居民负担,加快全民社保建设,增加社保投入,消除城乡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创建城乡居民持续消费的条件。 学科依据: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例题: 2010年,中国有二十多个省市调高最低工资标准,
16、部分省市增幅达到20%以上,牵动了社会敏感的利益链条。 “这是一个分水岭,涨薪潮注定改变这个国家的经济。” (1)请阅读上面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调高最低工资标准反映了国家调整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什么举措?(2分) (2)某世界知名电子产品供应商将工资水平提高了30%,受到员工的欢迎,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认同这个改变,一些经营者就有这样的担忧:涨工资会加重企业负担,对企业的发展是不利的。 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针对企业经营者的担忧进行辨析。(10分)参考答案:(1)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2分)(2)涨工资增加了企业的劳动力成本,从短期来看,确实有不利的一面;(2分)涨工资体现了
17、对劳动的尊重,增加了劳动者收入,有利于保障劳动者权益,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企业生产的发展;(3分)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劳动者收入增加有利于消费需求的扩大,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2分)成本的提高会促使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通过改进技术加强管理消化成本增加的压力,提升企业竞争力。(3分)七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增强软实力(电影、电视剧、动画片等 )背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文化市场以“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为指引,基本形成了由娱乐市场、演出市场、音像市场、电影市场、网络文化市场、艺术品市场等组成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初步建立起以综合行政执法、社会
18、监督、行业自律、技术监控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市场监管体系。现实问题:文化逆差;文化竞争与国际竞争。抵制“三俗”。国家政策:为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在重视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同时,加快振兴文化产业,充分发挥文化产业,结合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新形势和文化领域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 2009年7月22日,国务院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这是继纺织、轻工等规划之后的第十一大产业振兴规划,第一次将文化发展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国家将重点推进的文化产业包括: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学科依据: 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文化的力量;发展先进文化;增强国际竞
19、争力。八、社保支出稳步增长,民生之本更趋稳固 回眸“十一五”,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让人颇感温暖。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基本实现政策上的全覆盖,只要你想参保,总有一种适合你;工伤保险从无到有,保障能力从弱到强;社会救助、慈善事业突飞猛进,低保应保尽保。五年来,国家逐年增加的劳动和社会保障方面的财政支出,民生之本更加坚实。 2006年,中央财政社会保障支出2023.03亿元,增长23.7%。 2007年,中央财政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302.36亿元,增长13.7%。2008年,中央财政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743.59亿元,增长19.2%。2009年,中央财政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296.67亿元,增长
20、20.2%。2010年,中央财政支出预算草案拟安排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582.25亿元,增加285.59亿元,增长8.7%,高于中央财政支出平均增幅2.4个百分点。政策:财政部部长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统筹财力配置,集中财力办大事,把更多的财政资源用于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特别是大力支持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更有力地支持农村地区、欠发达地区和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学科知识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公民权利;国家性质;政府性质、职能。例题:九、推动进出口贸易稳定发展,促进国际收支平衡背景:2010 年我国进出口贸易
21、呈现增长态势。外汇储备迅速增加。国家政策:要坚持开拓国际市场和扩大国内市场并举,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一是努力促进出口稳步回升,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二是做好利用外资工作,提高引资质量。促进“引资”与“引智”相结合,引导外资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和增加投资。三是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拓展经济发展空间。要加强同周边国家的协力共建和优势互补,积极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对外投资,加快完善境外投资促进体系。学科知识:发展对外贸易、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国际经济合作;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人民币币值;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是我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根本出路。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22、,特色农业,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十、发展低碳经济,推动可持续发展 背景:多国今冬深陷严寒,全球气候是变冷还是继续变暖?是什么导致了寒流在北半球的频频出现,这又是否与之前一直宣称的气候变暖论断背道而驰?无论怎样,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出现,人类现实地面临着共同的生存问题。政策:转变发展方式;科技创新等学科知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所谓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
23、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十一、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和活力2010年8月26日,是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纪念日。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标志性产物和代表,这个南海边上昔日默默无闻的小渔村在短短一代人的时间内拔地而起,迅速成长为经济总量居全国第四位的国际性大都市,是当年人们所不曾预料得到的。温家宝总理视察深圳时说,深圳要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大力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如果没有政治体制改革做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就会得而复失,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而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就是要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和合法权益,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和监督政府行政事务,参与和管理经济、社会、文化事务,从制度上解决权力过分集中又得不到制约的难题。十二、科技教育成就1、嫦娥二号2、教育发展纲要w.w.w.k.s.5.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