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说“木叶”【重点知识能力提升】一、阅读与拓展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首先我们似乎应该研究一下,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也就是说都在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事实上他们并不是随处都用的,要是那样,就成了“万应锭”了。而自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此后的诗人们无论谢庄、陆厥、柳恽、王褒、沈佺期、杜甫、黄庭坚,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这就不是偶然的了。“木”在这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所谓“枯桑知天风”这样的树,似乎才更近于“木”;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要说明“木”字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
2、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暈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而“树”呢?它是具有繁
3、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所谓:“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然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了。至于“木叶”呢,则全然不同。这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至于“木”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
4、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闩、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这里带着“木”字的更为普遍的性格。尽管在这里“木”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的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这就是“木叶”的形象所以如此生动的缘故。“木叶”所以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这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至于“落木”呢,则比“木叶
5、”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日暮风吹,叶落依枝。”(吴均青溪小姑歌)恰足以说明这“叶”的缠綿的一面。然则“木叶”与“落木”又还有着一定的距离,它乃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这却又正是那九歌中湘夫人的性格形象。1下列各项中,对“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的作用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用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理论能更理性而清晰地阐明“木”何以会有第一个艺术特征“木”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B目的是要阐述“木”具有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C目的是要阐述
6、“木”所暗示的颜色性的艺术特征: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D用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理论其实是为了阐述“木”的两个艺术特征:既含有落叶的因素,又透视出黄色的、干燥的性格。2下列各项中,关于“木”“木叶”“落木”三个概念间的关系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木”在这里是个总概念,先介绍完这个总概念的艺术特征后,再分別谈及“木叶”“落木”的艺术特征,层次性强,行文思路很清晰。B先阐述“木”的两个艺术特征,为后面进一步阐述“木叶”“落木”的艺术特征做铺垫,“木”解释清了,“木叶”“落木”也就清楚了。C本文的重点是说“木叶”,阐述“木”“落木”的有关内容都是为其做铺垫,两者其实都
7、是以“木叶”为议论中心来行文的。D本文的重点是说“木叶”,但所选文段的重点是阐述“木”的两个艺术特征,这与“木叶”“落木”艺术特征的阐述是并列关系。3下列各项中,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谢庄、陆厥、柳恽、王褒、沈佺期、杜甫、黄庭坚等诗人,都因为效仿屈原把“木”用在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因而都取得了关于“木”的鲜明的形象。B作为概念,“木”和“树”是一样的,但“木”作为诗歌形象,却多了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让人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具有疏朗的形象,并暗示着落叶。C“树”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它们的形象之间是十分一致的,因而在习于用单词的古典诗歌中.也就从来很少见
8、“树叶”这个词汇了。D然则“木叶”与“落木”又还有着一定的距离,正是这个距离才有“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谈审美移情所谓移情,通俗地说,就是指人面对天地万物时,把自己的情感移置到外在的天地万物身上去,似乎觉得它们也有同样的情感。当自己心花怒放时,似乎天地万物都在欢笑;苦闷悲哀时,似乎春花秋月也在悲愁。当然,天地万物不会欢笑,春花秋月也不会悲愁,是人把自己的悲欢移置到了它们身上。描绘此种移情现象的第一人是庄子。庄子秋水篇中,庄子看见鱼儿“出游从容”,于是把自己在出游中体验到的快乐之情移置到鱼身上,觉得鱼在出游时也是快乐
9、的。庄子所述,是典型的审美移情现象。然而,对移情现象作出真正的理论概括是晚近的事。最早把移情作为一种美学观念提出来的是德国学者费舍尔父子。他们认为,我们对周围世界的审美观照,是情感的自发的外射作用。也就是说,审美观照不是主体面对客体时的感受活动,而是外射活动,即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到我们的眼睛所感知到的人物和事物中去。在费舍尔父子那里,移情观念已大体上确定了,但通过形而上的论证把移情说提高到科学形态的则是德国美学家立普斯。因为移情说的影响巨大,以至于有人把立普斯誉为美学界的达尔文。审美移情作为一种审美体验,其本质是一种对象化的自我享受。这就是说,审美体验作为一种审美享受,所欣赏并为之感到愉快的不是
10、客观的对象,而是自我的情感。在审美享受的瞬间,是人把自我的情感移入到一个与自我不同的对象(自然、社会、艺术中的事物)中去,并且在对象中玩味自我本身。审美移情的基本特征是主客消融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物我互赠。移情和感受不同。在感受活动中,主体面对客体,主客体是分离的,界限是清楚的。但在移情活动中,主体移入客体,客体也似乎移入主体,主客体融合为一,已不存在界限。对主体而言,他完全地沉没到对象中去,在对象中流连忘返,进入忘我境界;对客体而言,它与生命颤动的主体融合为一,实现了无情事物的有情化,无生命事物的生命化。也就是说,在移情之际,不但物我两忘、物我同一,而且物我互赠、物我回还。清代大画家石涛在描
11、述自己创作的心理状态时所说的“山川脱胎于予,予脱胎于山川”“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就是审美移情中的物我互赠、物我回还的情境。审美移情发生的原因是同情感与类似联想。谷鲁斯等人认为引起移情的原因是人的生理活动,移情源自于人的“内模仿”。但立普斯的观点更可信。他认为,审美移情起源于人的类似联想。人都有一种自然倾向或愿望,要把类似的东西放在同一个观点下去理解,所以总是按照切身经验的类比,去看待身外发生的事件。这就是说,审美的人都具有同情心,以自己体验到的某类情感,去类比、理解周围看起来是同类的事物。这种同情,不但及于他人,也及于其他生物及无生物。审美移情的功能是人的情感的自由解放。尽管移情不一定伴随美
12、感,但美感则必定伴随移情。因为审美移情能给人以充分的自由。人的不自由常常来自人自身。自身是有限的,它是自由的牢笼。可是在审美移情的瞬间,自身的牢笼被打破了,“自我”可以与天地万物相往来,获得了自由伸张的机会。“自我”与天地万物的界限消失了,人的情感也就从有限扩大到了无限。(选自童庆炳中国古代心理诗学与美学,有删改)4下列关于移情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子秋水中,庄子把自己出游中体验到的快乐之情移置到鱼身上,觉得鱼在出游时也是快乐的。这实际上是庄子对自己感情的对象化享受。B最早把移情作为一种美学观念提出来的,是德国学者费舍尔父子。但是,立普斯对移情的阐释才使得移情说具有了科学形态,他也因
13、之深受赞誉。C在审美移情说看来,人的审美体验是主体在对客观对象的欣赏中,触生出千种情绪、万般感受,从而体验到审美对象所具有的独特的审美价值。D移情与感受不同。在感受活动中,主客二分,主体在客体面前保持自我,物我两立;而在移情时,主体与客体的界限被打破,主体客体相融合。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虽然对移情现象作出理论概括的主要是西方的美学家,不过庄子秋水中对“鱼之乐”的记载表明我国的哲学家早已经描绘了这种现象。B关于审美移情的起因,曾经出现过不同的观点。谷鲁斯等人认为,引起移情的原因是人的生理活动,移情源自于人的“内模仿”,这种观点不可信。C审美的人以自己体验到的某类情感,
14、去类比、理解周围看起来是同类的事物,这与人要把类似的东西放在同一个观点下去理解的自然倾向是一致的。D审美移情能让人的情感自由解放。美感必定伴随着移情,因为审美移情能帮人打破自身的有限性,让自我的心灵丰富化,给人带来充分的自由。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等诗句,都体现了审美移情,是诗人把自己体验过的情感移置到景或物身上的结果。B郑板桥竹石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从审美移情看,诗人审美欣赏的对象不是竹石,而是移入竹石形象中的自我情感。C北宋画家文与可画
15、竹时,“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身与竹化”所强调的是竹已化为画家的精神,获得了人的生命存在。这是移情中出现的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的境界。D在“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中,南宋词人辛弃疾以移情的方式把自己的深情移入青山,青山因此就妩媚起来。此时主体的情感是移置在青山中,只属于青山的。(三)阅读文本,完成各题。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象繁多,“柳”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柳”作为一种文学意象出现,最早见于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大量运用柳意象的,是六朝时期。自诗歌兴盛的唐代起,柳意象所负荷的含义更加丰富和深刻。柳的意象在古典诗词中往往通过“杨柳”一词来表现,如“曾栽杨柳江南岸,
16、一别江南两度春”(白居易),“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欧阳修)。那么,“杨柳”与“柳”到底是什么关系?有人认为“杨柳”是杨树与柳树的合称。但从植物学分类中分析,杨树与柳树外形区别很大,杨树叶圆、树高、枝挺,绝无柳的“依依”“袅袅”之态。“杨柳”合称一说,实在不要。有人认为古诗词中的“杨柳”都是指柳树。理由是民间传说隋炀帝天性爱柳,下江都时将汴河两岸全栽上了柳,因炀帝姓杨,于是“御笔赐柳姓杨”。但此事发生于隋代,即使此传说确凿,“杨柳”一词早在先秦时期的诗经中即已出现,故此据不足为证。翻阅相关资料典籍,我们发现,在古代“杨”“柳”是同义的。因此,古代文学作品中,“杨”与“柳”经常换用。“柳”是中
17、国古代诗歌中出现频率极高而且寓意丰富的意象。它经过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而形成,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初春时节,柳树的枝条上就已绽出了粒粒新芽。柳树早早地将春的讯息传递给人,也带来了春的喜悦。王维田园乐(其六):“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用桃红、柳绿与烟雨描摹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自汉代以降,“折柳”之风俗流行开来。因“柳”与“留”谐音,“丝”与“思”谐音,故古人借“柳”传达送别之人对高人的无限相思之情。古人喜欢种柳,无论是家中庭院,还是河畔池边,遍植柳树。故“柳”常作故乡的象征,寄寓着人们对故土的眷念和对家园的依恋。唐代许浑成阳城西楼晚眺:“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开篇即写自己登
18、楼晚眺,见到蒹葭、柳树这些生在水边的景物,勾起自己对故乡无限思念的客居之愁。柳絮的飘忽不定,与骚客飘零、孤独的处境相合,故“柳”“柳絮”又常被诗人们借以言“愁”。冯延巳鹊踏枝:“撩乱春愁如柳絮,依依梦里无寻处。”写为春愁所困的女子对所爱之人的追寻不断。此外,柳树姿态婆娑,与风情万种的美丽女子极为相似。所以,“柳”又是风流多情的妙龄女郎的象征。刘禹锡忆江南有“弱柳从风疑举袂”,生动再现了少女舞动时柔曼轻盈的身姿。陶渊明辞官归隐后,在住宅旁种了五棵柳树,自号为“五柳先生”,所以“柳”在古代诗人笔下有时也成了隐者的象征。唐代刘昚虚阙题:“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即写自己隐居山中的读书之乐。(摘编自
19、蒋育君古典诗词中“柳”的意象分析)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中国古典诗词众多意象中最具代表性的意象,柳意象在诗经中就已出现。B在诗人白居易、欧阳修的笔下,虽误把“柳”称作“杨柳”,但这并未影响到诗意的准确表达。C经过长期历史文化积淀,“柳”在古代诗歌中具有丰富的意蕴,如蔡春光、写离情、抒乡思等。D古人常借柳表达对离人的相思和对家园的思念,是因为“柳”与“留”谐音,“丝”与“思”谐音。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层次清晰,先论述了“杨柳”与“柳”之间的关系,进而对古诗词中柳意象的含义进行了阐述。B文章按时间先后顺序对古诗词中柳意象的丰富含义
20、展开论述,阐述了其发展的历史轨迹。C文章在论述过程中大量引用古典诗词,在增强说服力的同时,也使文章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D文中引用许浑“蒹葭杨柳似汀州”诗句,意在证明“柳”在古代具有乡思的意象内涵。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杨树与柳树在外形方面具有的不同特征可知,把“杨柳”作为两种树的合称确有不妥之处。B隋炀帝“御笔赐柳姓杨”的传说并无确切根据,因而不能作为古诗词中“杨柳”皆指柳的证据。C无论是许浑、冯延巳,还是刘禹锡等,都有写柳的诗句,可见柳意象在古诗中广泛存在。D“柳”在古代诗歌中可作为隐者的象征,与陶渊明辞官归隐,种柳于屋旁,自号“五柳先生”不无关系。二、语言综合运用
21、10下面是“诗词大会”组委会拟发给某校的一则邀请函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或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诗词大会”将于2019年11月2229日隆重开幕。组委会向贵校的各位老师和同学们发出诚挚邀请。届时,您将会看到师生们精彩的诵读表演和其他的才艺展示。您也可以牛刀小试,一展诗词诵读方面的才华。同时也希望各位能对“诗词大会”的后续举办提出一孔之见。 ; ; ; ; 。1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陶渊明不仅是诗人,也是思想家,沈德潜说诗“贵在理趣”,_,他的诗不是从抽象的哲理出发,_,将生活中的感受升华为哲理,又将
22、这哲理连同生活的露水和芬芳一起诉诸诗的形象和语言。_,又有诗人的情趣,隽永厚朴,耐人寻味。12汉语中的一些量词形象生动,富有韵味。阅读下面的例句,从备选例子或你的积累中选择两个量词妙用的例子加以揣摩赏析。钩:一“钩”月亮。静静的夜空,升起弯弯的月亮,如同银色的帐钩小巧轻灵,洁白如玉,使人生发出亲切而美好的联想和想象。泓:一“泓”清泉。清澈的泉水从泉眼里流出,是那样的充盈而明亮。这不仅写出了泉水水量的丰沛,而且写出了泉水水质的明净。备选例子:一“挂”瀑布;一“叶”扁舟;一“缕”笛声;一“轮”明月。 不问耕耘,何求收获?题目就是这些了,你都做对了吗?去对下答案吧。参考答案1【答案】C【解析】题干问
23、的是“下列各项中,对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的作用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此句暗示“落叶的因素”毋庸多言,排除A项;从文中“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清秋的气息”可知,这个理论是兼论两者的。排除B项、D项。2【答案】B【解析】A项,“先介绍完这个总概念的艺术特征后,再分別谈”错误。总分关系解说错误。C项,阐述“落木”的有关内容不是为说“木叶”做铺垫,而是与“木叶”并列的结论之一。D项,所选文段的重点确系阐述“木”的两个艺术特征,但阐述“木”的艺术特征是为阐述“木叶”“落木”服务的,它们之间不是并列关系。3【答案】D【解析】D项,“又还有着一定的距离,正是这个距
24、离才有木与叶的统一”错误。对文中句子“它乃是木与叶的统一”中的“它”理解错了,“它”不是指“距离”,而是指“木叶”。4【答案】C【解析】C项,“人的审美体验是主体在对客观对象的欣赏中,触生出千种情绪、万般感受”错误。原文中是说“我们对周围世界的审美观照,是情感的自发的外射作用。也就是说,审美观照不是主体面对客体时的感受活动,而是外射活动,即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到我们的眼睛所感知到的人物和事物中去”。5【答案】B【解析】B项,“谷鲁斯等人这种观点不可信”无中生有,原文只是说“立普斯的观点更可信”,并没有说谷鲁斯等人的观点不可信。6【答案】D【解析】D项,“此时主体的情感是移置在青山中,只属于青山的”
25、错误,由原文“在移情活动中,主体移入客体,客体也似乎移入主体,主客体融合为一”可知,这种情感也属于主体。7【答案】C【解析】题干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是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能力。A项,“最具代表性的意象”与原文不符,选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一段,文中是“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B项,“虽误把柳称作杨柳”错误,从文中看“杨柳”就是柳树。D项,“是因为柳与留谐音,丝与思谐音”不正确。由原文可知,借柳表达离人“对家园的思念”是因为古代无论家中庭院,还是河畔池边,遍植柳树,柳是故乡的象征。8【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文章的论证关系。B项,“时间先后顺序”“发展的历史轨迹”不正
26、确,从全文来看,文章是按照柳具有的小同意象类型来论述的,并非按照时间顺序展开,其发展轨迹也不明显。9【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时要清晰题目的设误类型,一般可能说成绝对,扩大范围或缩小范围。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题干要求,分析各个选项,找出答案。B项,逻辑关系错误。选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三段,文中有“杨柳一词早在先秦时期的诗经中即已出现,故此据不足为证”,据此可知,是因为“杨柳”一词早在先秦时期的诗经中即已出现,所以才不能把隋炀帝“御笔赐柳姓杨”当作“杨柳”皆指柳的证据。10【答案】将“开幕”改为“举行”;删去“各位”或“们”;将“看到”改为“欣赏到”;将“牛刀小试”改为“
27、登台表演”;将“一孔之见”改为“宝贵意见”。【解析】“开幕”指一件事、种情况的开始,不可能在一个时间段中“开幕”,应该是“举行”;“各位老师和同学们”中“各位”与“们”重复,可留其一;“看到师生们精彩的诵读表演和其他的才艺展示”中“看到”和后面“精彩”的内容不和谐,有些是需要“听”的,所以改为“欣赏到”;“您也可以牛刀小试”中“牛刀小试”使用不当,“牛刀小试”比喻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与情境不合,可以改为“登台表演”;“希望各位提出一孔之见”中“一孔之见”使用不当,“一孔之见”指从一个小窟窿里面所看到的,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是谦辞,用于自己,此处谦敬不当,可以改为“宝贵意见”。1
28、1【答案】陶诗便是最富于理趣的;而是从生活出发;所以他的诗既有哲人的智慧 。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后通读整段文本,抓关键词语,注意上下句的衔接,话题的统一等。整体把握文段意思,文段是说陶渊明的诗有理趣,又有情趣。话题是陶诗。第一空,前面提到“沈德潜说诗贵在理趣”,后面是解释陶诗的“理趣”,故第一空关键词为陶诗和理趣;整合成句并连贯上下文,即“陶诗就是极富于理趣的”。第二空,由前句可知句式为“而是从出发”,结合后面句子“将生活中的感受升华为哲理”可知是从“生活”出发。第三空,整句话应该是和前面内容形成总结式的因果关系;“诗人的情趣”对应前面“
29、生活的露水和芬芳一起诉诸诗的形象和语言”;则此处应对应“哲理”句式为“既有”,综合起来,应为“所以他的诗既有哲人的智慧”。12【答案】“挂”:一“挂”瀑布。瀑布飞流直下,气势磅礴,“挂”字形象地写出了瀑布飞泻而下的壮观景象,美不胜收,令人心旷神怡。“叶”:一“叶”扁舟。用“叶”字不仅写出了船的小而轻,而且让人联想到古代文人的潇洒与悠闲。一只小船自由自在地漂荡在广阔无边的水面上,任意东西,多么惬意!【解析】本题考查选用、仿用、变换句式的能力,“仿用句式”考点,侧重“表达应用”能力的考查。解答仿写题,先明确仿写要求,后分析例句特点。要求句式相同或相近,修辞方法相同,内容有意蕴。修辞为:表达形式(结构)和字数应该是相等的。仿写时,一定要注意形似和神似两方面,即仿修辞,仿句式,仿内容。作答本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其一,题干中蕴含的信息是一些“量词”,形象生动,富有韵味,所以从备选例子中选择能深悟这些量词意蕴的选项;其二,题干要求对“量词”进行揣摩赏析而不是“仿写”,所以句式不一定要与例句相同或相似,但要从例句中寻找灵感和借鉴,用形象生动的语句诠释其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