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乡村和城镇本章概述明要求课 标 导 航1结合实例,解释乡村和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说明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2运用资料,说明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以及城镇化的利弊。3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核 心 素 养通过学习本章内容,能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明确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和城市规划中的作用;结合实例,明确地域文化对城乡景观的影响(地理实践力)。理解聚落空间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综合思维),描述不同国家和地区城镇化的进程和特点(区域认知),明确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人地协调观)。学 法 点 拨本章包括三节内容。第一节“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本节重点是城镇内
2、部的空间结构,要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分析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发展变化以及影响因素,提高结合具体案例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二节“城镇化”理解城镇化的含义以及衡量的重要标志;正确认识城镇化对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的积极作用;重点是能够结合材料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的进程和特点;结合实际理解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和管理中的作用。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结合实例说出地域文化的含义并比较不同地区的城乡景观的差异;结合材料分析不同的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差异。生 涯 规 划项目专业或高校(排名不分先后)与本章知识相关的专业城市管理专业与本章知识相关的知名高校北京大学
3、、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苏州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第一节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学习目标核心素养目标1.了解乡村的土地利用。2了解城镇功能区的类型、发展变化及区位特征。3理解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及影响因素。4理解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人地协调观:理解合理规划聚落空间形态的意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地理实践力:结合当地地理环境理解城镇内部空间结构,探究本地区城镇规划的合理性及存在的问题。区域认知:结合具体区域了解聚落所在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以及对聚落形态的影响,掌握城镇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及功能区的一般特点。综合思维: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城镇内部空间结构变化的原因。本节要点1.乡村土地利用方式相对
4、比较单一,农业用地一般分布在村落周围。在村落内部,住宅往往围绕公共服务设施分布。2城镇内部土地利用类型相对复杂,常形成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等不同的功能区。3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受经济、政策、文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随城镇的发展而变化。4合理利用城乡空间,具有改善环境、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传承历史和文化等重要意义。自主梳理探新知一、乡村的土地利用1乡村的概念:是以 农业 经济活动为主的地区。2农业用地的类型:耕地、 林地 、草地、水域等。3农业用地的布局:一般分布在村落的 周围 。4村落内部空间结构:以 公共服务设施 为中心,住宅由此向外环绕分布。二、城镇内部空间结构1城镇的概念:包括城市
5、和镇,是以 非农业 经济活动为主的地区。2城镇的功能区(1)主要功能区: 居住 区、商业区、 工业 区、行政区、 文化 区、旅游休闲区、生态区等。(2)特点:功能区之间无明确的 界线 ,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3城镇内部空间结构:在城镇中,各种功能区在空间的 组合 就形成了城镇内部空间结构。三、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1影响因素影响因素具体影响经济因素交通便捷程度影响地租的高低距离城镇中心远近其他因素政策影响城镇内部空间结构文化环境2发展变化(1)城镇发展初期:城镇的地域范围狭小,各类功能用地 混杂 分布,并在中心区域 自然集中 。(2)工业不断发展和服
6、务业的兴起:城镇中心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 污染 等问题突出。城镇中心的 工业企业 外迁,原有的工业用地改造为 商业用地 或其他用地,城镇内部空间结构随之发生变化。四、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1意义:有利于建立可持续的 人地关系 、为生活提供便利、文化传承等,对于优化城镇和乡村内部的空间结构、推动 城乡一体化 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2措施(1)通过发展 卫星城 、合理规划工业区、保留一定规模的绿地和河湖等 生态涵养空间 ,可以有效改善环境状况,建设宜居的生活空间。(2)通过合理安排 居住 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可以提高 土地资源 利用效率,为生产和生活提供便利。(3)通过规划,确定具有
7、 历史文化 价值的场所、建筑物、街区或村落等,保护地方和民族 传统特色 ,使人类历史和文化遗产得以永续相传。合作探究释疑难知识点 城镇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问题探究 阅读图和材料,探究以下问题。上海南京路是上海最繁华的街区之一,两侧云集着七百多家商店,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南京东路步行街的开通,各国商家纷纷入驻,这条商业大街现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华第一街”。(1)从“区域认知”的角度判断上海南京路所在区域属于何种城镇功能区?(2)运用“综合思维”分析上海南京路所在街区的景观特征是什么?(3)运用“综合思维”总结归纳城镇的商业区的布局特征?提示:(1)商业区。(2)建筑物高大密集。(3)多位于城镇中心
8、、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主要为点状或条状分布。归纳拓展 1.城镇的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里的集中,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区;三大功能区的形成、形态、特征及位置具体如下表所示:形成功能区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形态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集聚成片占地面积大,是城镇的最基本职能,工业化后出现分化特征经济活动最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有明显的分区不断向城镇外缘移动,并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建筑质量上中高级与低级住宅区分化;位置上中高级与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位置城镇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城镇外缘、交通干线两侧中高级住宅区低级住宅区城镇外缘,环境优美,与高坡、文化
9、区相联系内城、工业 区 附近,环境相对较差,与低地、工业区相联系2.“六看法”判断城镇三大功能区3中高级住宅区与低级住宅区的差异中高级住宅区低级住宅区收入阶层高收入阶层低收入阶层建筑质量面积大,质量高,有些是独立庭院面积狭小,质量低,拥挤、密集布局区位城市的外缘内城和工业区附近环境质量优美较差配套公共 设施齐全(如学校、医院、商店和绿地等)不齐全4.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的方法(1)协调主要功能区和交通用地的相对位置:既要保证各功能区都有便捷的交通,又要在各功能区之间布置便利的交通,以方便各功能之间的联系。商业区除考虑交通因素外,还要考虑消费人群因素。(2)合理布局居住用地、工业用地的相对位置,可
10、减少污染物对城市环境的污染:住宅区尤其是高级住宅区一般布局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上风向,河流流经城市的上游,环境优美位置;工业区则应布局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河流流经城市的下游。(3)卫生防护带的设置:卫生防护带主要指设置在工业用地与住宅用地之间的城市绿地,带内可以植树造林,包括苗圃、花圃、果园、林场等,也可安排一些少数人使用、非长期停留的建筑物,如仓库和停车场等。这样既可起到防护作用,又可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的环境。(4)占地面积大的功能区(尤其是工业区)要有充足的土 地,土地租金低。(5)留有发展余地:目的是针对一些预想不到的情况,使各功能区有足够的“弹性”。典例剖析 例题1为缓解停车难问题
11、,某城市采取“错峰停车”措施,鼓励各社会单位将停车位夜间或双休日向周边社区市民开放。下图为该城市某功能区不同时段人口流动状况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1)该功能区属于(D)A商业区B行政区C工业区D居住区(2)“错峰停车”主要利用了两个功能区(B)A人口密度的差异 B人口流动状况的差异C地租水平的差异 D汽车拥有数量的差异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该功能区人口数量在早晨流出大于流入,在黄昏流入大于流出,即该功能区白天上班期间人口数量少,黄昏人口数量较多。故该功能区最可能是居住区。第(2)题,城市采取“错峰停车”措施,主要是利用了功能区之间人口流动在时间上的差异。对点训练 1读某城镇略图
12、,完成(1)(2)题。(1)图例所代表的城镇功能区分别是(D)A居住区、工业区、商业区B工业区、居住区、商业区C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D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2)从环境效益的角度考虑,在甲处布局印染厂主要是因为其(B)A距离城市较远B位于河流下游C地处盛行风下风向D靠近铁路解析第(1)题,功能区位于交通便利的市中心,为商业区;功能区位于商业区的周围,为居住区;功能区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且靠近铁路,为工业区。第(2)题,甲处距居住区较远,位于河流的下游,适宜布局水污染严重的印染厂。知识点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问题探究 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青岛西海岸新区是国务院批准的第9个国家级新区
13、,位于山东省青岛市西岸,包括黄岛区全部行政区域,即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原胶南市全部行政区域,其中陆域面积约2 096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5 000平方公里。西海岸新区包括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青岛前湾保税港区(国家级保税港区)、董家口循环经济区、中德生态园、青岛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青岛灵山湾影视文化产业区、青岛西海岸国际旅游度假区、海洋高新区、西海岸现代农业示范区、青岛西海岸交通商务区十大功能区。其战略定位为海洋科技自主创新领航区、深远海开发战略保障基地、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海洋经济国际合作先导区、陆海统筹发展试验区。(1)导致青岛西海岸新区快速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2)青岛西海岸新
14、区中的十大功能区的规划布局,主要考虑的因素是什么?(3)青岛西海岸新区建设过程中也会出现高级住宅区,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什么?提示:(1)优惠的政策。(2)经济因素。(3)社会因素。归纳拓展 1.经济因素对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影响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便捷程度和距离城镇中心远近两个方面。一般来说,穿过的道路越多,或者距交通干线越近,土地租金就越高;离市中心越近,土地租金也越高。城镇内部地租分布如下图所示:城镇中心处地租最高,沿交通线往外地租逐渐下降,在道路交会处又有所上升,形成地租次高中心,随后往外又继续下降。(如下表下图表示)地区便捷度租金城镇中心(有多条道路穿过)最好最高从城镇中心延伸出
15、来的主要公路的两边和公路的交会处较好较高远离公路的地区较差较低2城镇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市中心远近的变化距离城镇中心越近,人口密度越大,交通便捷程度越高,地租越高,由城镇中心向外,地租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递减。图示付租能力商业用地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最大,距离城镇中心远近对商业区影响最大住宅用地的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较小,距离城镇中心远近对住宅影响较小工业用地的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最小,距离城镇中心远近对工业的影响最小功能区商业区(A)住宅区(B)工业区(C)区位市中心靠近市中心处远离市中心处地租最高中等最低对应地租直线很陡较平缓最平缓区位选择原因接近最大消费人群,商业付租最高既利于工人上下班,又方
16、便购物工业生产占地空间较大,地租成本比例高,该区域内工业付租最高方法技巧:图示记忆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市中心远近的变化3历史、社会、行政因素对城镇空间结构的影响除经济因素外,历史、社会、行政因素也通过不同的途径影响着城镇的空间结构,具体如图所示:典例剖析 例题2某城镇内部的地域结构为多核心结构。下图是该城镇的建筑与道路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A、B中属于中心商务区的是 A ,主要原因是 A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 。(2)C、D、E中属于普通居住区的是 C ,其在城镇中的一般分布规律是 分布在内城(靠近商业区);靠近工业区 。(3)汽车销售店布局在G处的理由是 占地广,需位于城市外缘;
17、靠近交通干线 。高新技术产业园布局在F处的主要依据是 接近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环境条件好 。(4)说明影响该城镇空间结构形成的主要原因。答案(4)经济原因(或地租水平);收入水平差异;历史原因。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城镇功能区分布与组合、城镇地域结构模式的理解。第(1)题,中心商务区一般分布在市中心交通便利地带。图示A的交通通达度明显高于B,从位置看,A位于市中心附近,故A为城镇的中心商务区。第(2)题,城市普通居住区一般分布在内城区和工业区附近,环境相对较差。根据图示,C区附近为老式公寓楼,位于商业区附近,且紧邻轻工业区,应为普通居住区。D附近分布花园式小区公寓楼,应为中高级居住区。E为别墅
18、区,为高级居住区。第(3)题,汽车销售店要求交通便利,而且店面往往占地较多,适宜布局在地价较低的城市外缘。高新技术产业园布局的主导区位是接近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有人才、技术保障;同时,高新科技工业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第(4)题,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经济因素(地租高低)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另外,收入的不同也会导致居住区分化,早期的土地利用方式、历史文化、种族宗教等都会影响、改变内部空间结构。对点训练 2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镇功能分区的主要原因。读某城镇地租分布等值线图,完成(1)(2)题。(1)图中等值线a、b、c的付租能力关系是(A)AabcBabcDabc
19、(2)造成图中局部地区地租分布等值线由中心向外凸出的主要因素是(B)A地形条件B交通条件C人口分布状况D早期商业活动解析第(1)题,城镇中越靠近市中心,地租水平越高。第(2)题,在交通干线附近,交通通达度高,地租水平随之提高,使图中等值线由中心向外凸。知识点 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问题探究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某住宅区在城市中的位置及其内部布局图,据此探究下列问题。(1)A地区按城市功能分区属于 中心商务区(商业区) ,简要分析其区位需求。(2)如果B住宅区是高档住宅区,说明该住宅区的布局优势。(3)读小区布局图,B住宅区内部的楼房布局北高南低,错落有致,说明这种布局的好处。提示:(1)位于城市中
20、心,接近市场,交通便利。(2)地处盛行风的上风向;位于城市河流上游;邻近风景区和教育区,环境优美;位于城市外缘,远离市中心和工业区;靠近环路或放射状道路,交通便利。(3)利于采光,便于通风。归纳拓展 1.合理规划城乡空间的意义2合理规划城乡空间的途径及目的规划途径目的发展卫星城、合理规划工业区、保留一定规模的绿地和河湖等生态涵养空间改善环境状况,建设宜居的生活空间合理安排居住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为生产和生活提供便利通过规划,确定具有历史价值的场所、建筑物、街区或村落等保护地方和民族传统特色,使人类历史和文化遗产得以永续相传典例剖析 例题3新加坡被誉为“城市公共交通
21、的典范”,其成功之处在于将城市交通系统与城市整体规划相结合,制定了环状交通加卫星镇的总体规划。新加坡将全国划分为5个人口约100万的大区,5个大区再分为25个卫星镇,每个卫星镇依据人口规模建设相应等级的商业、学校、医疗、公园、交通等公共配套设施,并通过便捷的交通网络将中心城区及各卫星镇连接。最终发展形成多中心空间体系,成为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有效方式。据此完成(1)(2)题。(1)新加坡卫星镇建设完善的公共配套设施主要是为了(C)A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加快经济转型发展B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减轻城市就业压力C就近解决民生需求,减轻交通出行压力D完善基础服务设施,提升城市化的水平(2)推测位于新加坡卫星
22、镇中心的核心设施主要是(A)A交通枢纽B绿地公园C医疗中心D批发市场解析第(1)题,材料提及每个卫星镇都有相应等级的公共配套设施,利于人口在卫星镇购物、求学、看病等,则利于解决民生需求;同时也可减轻到中心城区购物、看病等带来的交通压力。第(2)题,“通过便捷的交通网络将中心城区及各卫星镇连接”,则卫星镇中心为交通枢纽,既便于与镇外联系,也便于及时分散卫星镇的人口,减轻交通压力。故卫星镇中心的核心设施主要是交通枢纽。对点训练 3(2020山东济南三模)经过多年探索,四川成都在农村地区成片成带推进“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新农村综合体建设,取得显著效果。其中“小规模”要求,合理控制新农村建
23、设规模,坝区以50户至300户为宜,山丘区因地制宜;内部每个小组团控制在50户以内。人均综合用地面积控制在5070 m2。新农村由几个大小不等的组团构成,组团距离不超过30米。下图为成都新农村综合体景观图。据此完成(1)(3)题。(1)新农村综合体“小规模”体现的是(B)A尊重自然,生态优先原则B合理用地,保护耕地原则C民生优先,宜居建设原则D传承文化,合理发展原则(2)新农村各组团距离不超过30米,这样建设的主要优点是(C)A交通运输更加便利,方便居民出行B靠近农田,方便居民从事农业生产C有效利用公共设施,方便居民生活D保护农村的环境,集中处理污染物(3)新农村综合体的田园景观与大都市的城市
24、景观有显著区别,反映了(A)A不同地理环境,形成不同的地域文化B农村地域与城市地域的经济水平差异C农村地域与城市地域的生活水平差异D城市地域空间设计水平领先农村地域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小规模”要求合理控制新农村建设规模。因此,新农村综合体“小规模”要求集中,并且合理控制人均用地,体现了合理用地,保护耕地的原则。故选B。第(2)题,与过去的松散分布相比,新农村各组团距离不超过30米,相对聚集,可以整合各要素,有效利用公共设施,方便居民生活,故C正确,A、D项表述没有C项完整。居民点未必靠近农田,故B错误。第(3)题,农村以农业经济活动为主,城市以非农业经济活动为主。农村和城市的景观差异
25、,反映了不同的地理环境,形成不同的地域文化。素养培优提技能策略指导 地租曲线的判读信息提取方法总结(1)读距市中心远近:左图中甲乙,右图中丙丁受距离市中心远近的影响,地租呈下降趋势。(2)读交通便捷程度:右图中的丙处位于城镇交通干线交会处,交通便捷程度最高,地租水平最高;左图中戊、己处,右图中庚、辛处位于城镇环线与市中心延伸出的交通干线交会处,交通便捷程度较高,地租高于附近区域;反之,交通闭塞,地租低于附近区域。(3)读闭合等值线:右图中壬、癸局部地区地租等值线闭合,说明此处高于或低于周围地区,影响因素有知名度、环境、交通等。判读时要注意三“读”:一读极值:该区域地租的最大值、最小值。二读密度
26、:等地租线的疏密变化。三读凹凸:等地租线的弯曲变化及形成原因。考题展示 地租是城镇各种环境因素在经济上的综合表现,下图显示了某市中心城区地租从中心向边缘递减的变化趋势,由于环境质量、基础设施等因素的不同,城镇不同方向的地租变化程度存在差异。读图文材料,回答(1)(2)题。(1)符合图中该城区实际情况的表述是(C)A北部地区的地租梯度,总体大于南部地区B地租相同的区位,西南方向距市中心最近C西北方向地租等值线稀疏,表示该方向交通设施较好D东南方向地租等值线密集,表示该方向空气质量较好(2)该市规划在甲地建设产业园区,最适宜的是(A)A电子信息产业园区B钢铁工业产业园区C航空航天产业园区D汽车工业产业园区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该市北部地区地租等值线密度总体较南部地区小,因而北部地区地租梯度总体较南部地区小,故A错误。图中地租相同的区位,正南方向距离市中心最近,故B错误。西北方向上地租递减较慢,可能是因为西北方向上交通设施较好,距离市中心较远地段地租仍很高,故C正确。空气质量越好的地区,地租越高,地租等值线间距会越大,故D错误。第(2)题,甲地地租水平较高,交通通达度好,环境质量好,最适合布局对交通通达度、环境质量要求高的电子信息类产业。故选A。课堂小结梳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