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版:模块二 专题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10996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5.2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版:模块二 专题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版:模块二 专题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版:模块二 专题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版:模块二 专题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版:模块二 专题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版:模块二 专题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版:模块二 专题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版:模块二 专题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版:模块二 专题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版:模块二 专题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版:模块二 专题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版:模块二 专题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版:模块二 专题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版:模块二 专题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版:模块二 专题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版:模块二 专题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版:模块二 专题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版:模块二 专题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版:模块二 专题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版:模块二 专题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版:模块二 专题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4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版:模块二 专题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4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版:模块二 专题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4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版:模块二 专题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4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版:模块二 专题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4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版:模块二 专题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4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版:模块二 专题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4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版:模块二 专题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8页
第28页 / 共4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版:模块二 专题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9页
第29页 / 共4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版:模块二 专题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0页
第30页 / 共4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版:模块二 专题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1页
第31页 / 共4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版:模块二 专题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2页
第32页 / 共4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版:模块二 专题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3页
第33页 / 共4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版:模块二 专题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4页
第34页 / 共4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版:模块二 专题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5页
第35页 / 共4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版:模块二 专题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6页
第36页 / 共4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版:模块二 专题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7页
第37页 / 共4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版:模块二 专题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8页
第38页 / 共4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版:模块二 专题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9页
第39页 / 共4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版:模块二 专题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0页
第40页 / 共4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版:模块二 专题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1页
第41页 / 共4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版:模块二 专题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2页
第42页 / 共4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版:模块二 专题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3页
第43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题七 一、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的侵略,阻断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正常道路,使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为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提供了劳动力和商品市场。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工业兴起,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近代受西方文化影响,社会生活在动荡中变化。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交通和通讯手段进步,大众传媒不断发展。第14讲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1)“闭关政策”被打破,被迫对西方国家开放通商口岸。(2)大量洋货涌入中国,对外贸易呈现入超局面。(3)传统的经济结构发

2、生变化,小农经济开始解体。(4)东南沿海、沿江地区商品经济发展迅速。史论术语填后背诵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出现变动,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19世纪六七十年代,洋务派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企业,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实业”一词是康有为首先提出的。1898年,他在请厉工艺奖创新折中,建议将中国“定为工国”,“成大工厂以兴实业”。可见,康有为当时所说的“实业”特指工业。后来,随着实业一词开始流行,其含义逐步扩大。张謇认为“实业在大农大工大商”,他所说的“实业”泛指工业、农业和商业。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些有识之士崇尚通过发展实业来振兴中国,因而形成

3、了“实业救国”的思潮。2.官僚资本官僚资本通常指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的垄断资本。它依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经济势力,依靠国家政权,控制国家经济命脉。19271937年是以蒋、宋、孔、陈为代表的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形成时期。国民党反动政权的建立是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形成的前提条件,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形成,又成为国民党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国民政府的统治实际上就是四大家族的统治。1936年底,四大家族对全国金融业垄断的完成,是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形成的标志。 史论术语填后背诵甲午战争以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辛亥革命的推动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中国

4、民族工业获得短暂的迅速发展。一战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中国民族工业迅速萧条。国民党统治前期,国民政府制定和实施了一些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民族工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国民党统治后期,官僚资本的野蛮掠夺、战争的巨大消耗以及美国的经济侵略,使民族工业遭到巨大打击,大量的民族工商企业破产倒闭。1中英南京条约第10款规定:“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该条款()A遏制了英国商品的输入B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C摧残了民族工业的成长D促进了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解析:选D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新的经济形式开始出现,

5、促成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故D项正确。2立宪派代表人物张謇创办大生纱厂以后,附近各县因棉纱供应方便,土布业因之获得很大发展,盛极一时。这说明()A洋务运动有利于经济发展B洋务企业有利于抵制侵略C君主立宪有利于社会进步D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解析:选D材料反映的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不是洋务企业,故A、B两项错误;清末新政的君主立宪并不是实质性的改革,故C项错误;“土布业因之获得很大发展,盛极一时”,可知手工业发展了,由此可见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故D项正确。320世纪最初十年,天津工业发展迅速,如以5 000元以上的设厂数量与1900年前相比,约增加6倍;资金数字也大体如此增长。这种情况的出

6、现主要得益于()A清政府实施新的经济政策B西方侵华经济手段的变化C倡导国货运动的有力推动 D实业救国社会思潮的盛行解析:选A1895年之后,清政府放宽了民间办厂的限制,给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一个初步发展机会,故A项正确;西方侵华经济手段的变化是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故B项错误;倡导国货运动的有力推动属于民国时期,故C项错误;题干的时间是实业救国社会思潮出现,不是盛行,故D项错误。41935年12月,国民党通过的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规定:“在目前国际情况下,凡基本工业之创办,重大工程之建筑,均须择国防后方之安全地带而设置之。”计划旨在()A发展重工业增强国防力量B缓和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冲击C备战抗击日

7、本侵略的战争D改变工业分布不均衡的状况解析:选C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日本制造一系列侵略中国的事件,中国东北三省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1935年12月”,华北地区日趋殖民化,民族危机加深,故C项正确。519121919、19271937年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黄金时期”,其出现的共同原因是()A国家统一的实现B列强放松对华侵略C政府政策鼓励支持 D自然经济完全解体解析:选C1931年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被日本占领,国家统一被破坏,故A项错误;1931年开始,日本加紧对华的侵略,故B项错误;19121919年期间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政策,1927193

8、7年期间国民党政府也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政策,故C项正确;自然经济在整个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故D项错误。主题一“欧风美雨”下的晚清经济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史料一旧时妇女织成布匹,经纬之纱,都出女手。自洋纱盛行,而轧花、弹花、纺纱等事,弃焉若忘。此又今昔不同之一端,而生活中又少一技能矣。女工本事纺织,今则洋纱、洋布盛行,土布因之减销,多有迁至沪地,入洋纱厂、洋布局为女工者。虽多一生机,而风俗不无堕落。黄炎培等川沙县志(民国二十六年版)教你读史史料一反映的是随着洋纱、洋布输入东南沿海,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以第一个省略号为界限,分为女工参与传统工业和参与近代工业两

9、部分,体现了从传统工业向近代工业的转变。处反映了外国经济侵略冲击着传统的纺织业。史料二以“中国近代银行的创办”为切入点,说明中国的近代化进程。银行通过对民族工商业和交通业进行放款,推动了民族工商业及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由处可知,虽然没有摆脱列强的控制,但这是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的表现,是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的表现。史论形成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动的特点(1)经济形式发生变化。由单一的经济形式(自然经济)变为多种经济形式并存(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等)。(2)生产方式发生变化。由以手工生产为主变为多种生产方式并存,近代机器大生产方式产生。(

10、3)生产组织形式发生变化。由工场发展为工厂。(4)生产部门和流通方式发生变化。轻工业发展,重工业起步;商品流通方式多样化。(5)社会阶级发生变化。官僚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产业工人等新兴社会阶层出现。史料二1897年5月27日,经过盛宣怀一段时间的筹备,中国自办的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在上海正式成立。银行股份全属华股,总董全是华人,其构成不是封建官僚就是买办商人,实行“权归总董,利归股商”。它的内部章则制度完全仿照英商汇丰银行章程来拟订,用洋人为大班,掌握业务经营上的实权。它以上海总行为中心,积极开展业务。中国通商银行(上海总行)各类放款占其放款总额百分比年份国内工商业、交通业及其他钱庄外国

11、洋行外国在华银行合计1897年底70141241001898年底51113801001899年底850150100摘编自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金融研究室编中国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的初创时期主题二 在夹缝中生存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史料一下表为19131918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表(单位:两;指数:1913100)年份英国德国法国总值指数总值指数总值指数191396 910 94410028 302 4031005 299 5171001914105 207 580108.516 696 94558.94 951 47193.4191751 989 18553.62 309 160

12、43.6191849 890 29351.51 568 85329.6教你读史两则史料均包含表格史料,分析时应注意横向比较,纵向梳理,综合归纳。史料一以列强对华贸易为切入点,反映了19131918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变化的总体趋势。一方面体现了欧洲各国忙于一战,减少了对中国的商品输出,另一方面体现了在夹缝中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史料二应注意分层次、分类别进行分析,可从发展速度、地区分布、行业部门和资金来源等角度归纳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史论形成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特点(1)从产生与发展看,先天不足(资本、技术、人才),后天畸形。(2)从诞生环境看,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

13、深受资本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3)从分布看,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内地很少。(4)从结构看,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纺织、食品等轻工业,重工业基础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5)从地位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6)从发展历程看,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制,具有曲折发展的特点。史料二据统计,18581911年间全国民族资本所设立的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民用工矿企业有953家,创办资本总额为2亿多元。而19011911年就设立了650家工矿企业,资本总额为1.4亿多元,其中江苏162家,湖北82家,广东54家,四川42家,直隶37

14、家,浙江36家,奉天(今辽宁)30家,福建22家,安徽21家,山东20家,湖南11家,江西10家。各主要工业部门具体发展情况见下表。19011911年纺织业缫丝业面粉业火柴业水电业机器业矿冶业数量(家)82705328602073资本额(万元)1 332.1556.9786.81303 813.8352.12 272.9摘编自杜恂诚民族资本主义与旧中国政府1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表现史料西洋棉货的大量进口与沿海大城市新式纺织厂的兴起,使得乡村各种副业生产的相对利益发生巨大变化。机纱之供应诱导出一些新的手工业,例如针织品及编花边。不过,最主要的影响是使农户把用于手工纺纱的劳动力移至手工织布。随着

15、手工纺纱衰落同时发生的是手工织布的勃兴。新式织布机为手织机提供了许多改良的启示,结果手工织布的生产率有了显著的提高尽管有洋布与国产机织布的强烈竞争,手工织布始终未丧失其为最有利的农村副业的资格。赵冈、陈钟毅中国棉纺织史探究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具体表现。提示家庭棉纺织业的“纺”与“织”分离;新的手工业行业增多;生产技术得到革新;手工织布的竞争力得到提升。2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及其原因史料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中国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此次工业化是一次民营资本集体崛起的盛宴,它的主角是以赢利为主要动力的新兴企业家,他们投资的产业主要集中于民生领域,以提供消费类商品为主。面大量广的中小企业是最有活力的主

16、流力量。根据国内学者计算,工业增长率在1912年到1920年间达到13.4%。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探究据史料概括“中国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的特点,并分析其出现的原因。提示特点:以发展轻工业为主(集中在民生领域);以中小民营企业为主;工业增长迅速。原因:辛亥革命的推动;一战使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民国历届政府鼓励兴办实业的政策;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3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因素史料著名的实业家宋棐卿1932年成立了“东亚毛呢纺织有限公司”,决心走实业救国之路。1935年4月,筹建新厂,设备齐全,机器先进,使“东亚”成为天津民族工业中的佼佼者。1937年“七七”事变后,“东亚”在夹缝中

17、挣扎了8年,多次陷于困境。到1948年,“东亚”已是奄奄一息了。百年巨商探究概括“东亚”企业在30年代得以快速发展的因素,1937年后该企业渐趋衰败的最主要原因。提示因素: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技术设备先进。原因: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民族企业遭受空前残酷的打击。一、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及评价1.原因(1)资本主义的入侵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2)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是自然经济

18、解体的前提条件。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商品经济得到了空前发展,商品流通空前活跃。国内市场的扩大,特别是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在流通中比重的加大,不断诱使农业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3)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和发展以及航运、铁路等交通事业的发展,加强了城乡经济的联系,也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4)自然经济自身的局限性是其解体的内部根源。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分散的个体手工业生产,技术水平低下,生产规模小,分工和协作不发达,生产的发展、成本的降低、质量的提高,都受到了限制,终究抵挡不住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的强有力的进攻。2评价(1)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从根本上冲击着封建专制制度,是历史的进步。(2)为资本

19、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大量的雇佣劳动力、必要的财富积累,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确立的前提条件。(3)近代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过程,也是中国经济逐步沦为资本主义附庸的过程。二、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阻碍因素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近代民族工业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自身因素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因而投资和发展方向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领域,重工业基础薄弱,且主要分布在沿海和通商口岸。这种工业结构和地区分布的失衡使民族工业畸形发展,未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政局动荡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使民族工业的发展缺乏稳定

20、的社会环境促进因素列强侵略瓦解着中国封建经济,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条件政府鼓励由于时代潮流的冲击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清末“新政”至民国历届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实业救国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热情不断高涨,使实业救国具有日益广泛的社会基础,特别是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不断兴起,有力地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民族精神实业家们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支撑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动力和力量源泉与时俱进一些民族工业自身技术的不断革新、合理的经营策略也是其顽强发展的因素题组一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1(2016江苏高考)1884年刊行的直隶玉田县志载:“洋舶互市我之需于彼者,至不可胜数,饮食日用曰洋货者,殆不啻十之五。”又

21、据光绪雄县乡土志:“亚谷城村,居民多以熬硝或以硫黄蘸促灯为业,自火柴行,而此业渐歇。”综合这些材料,可知这一时期()A经营洋货和新产品的店铺增多B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遭到沉重打击C洋货的销售在口岸遭到了抵制D外来技术的传入促进手工业发展解析:选B经营洋货和新产品的店铺增多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据材料可知,当时中国直隶玉田县地区日用品中洋货所占比重不少于1/2,而雄县亚谷城村居民“多以熬硝或以硫黄蘸促灯为业,自火柴行,而此业渐歇”,由此可知,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遭到沉重打击,故B项正确,C、D两项错误。2(2014江苏高考)在20世纪20年代浙江上虞县的下管村,“生产上它是一个农业社会下管人除粮食

22、和菜蔬肉类等还能自给自足,并有毛竹和茶叶等山货可以外销外,日常生活的工业品,几乎全是外来的洋货。除了制造和修理农具和家具的一些手工业外,家庭纺织业等已被淘汰殆尽。”据此可知,近代以来下管村自然经济瓦解的征象是()A毛竹和茶叶等山货的外销 B农具等制造业和修理业的存在C粮食和菜蔬肉类等的生产 D纺织和部分土产加工业的淘汰解析:选D中国小农经济解体的标志是家庭手工业与农业的分离,材料中“粮食和菜蔬肉类等还能自给自足”,而“家庭纺织业等已被淘汰殆尽”说明该地区自然经济已经瓦解,故本题选择D项。A、B、C三项均不是小农经济解体的主要标志。3.(2012江苏高考)右图为点石斋画报快枪述奇描绘的洋务企业“

23、金陵机器制造局”试验武器的情景。图中三人为:官员郭月楼和徐仲虎,工首唐履堂。图中文云:“工首匠心运用,造成快枪。”从图文可以得出的信息是()晚清官府推动洋务军事工业洋务产品足令洋人为之汗颜“师夷长技”思想的具体实践标志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诞生ABC D解析:选A说法与题干没有关系;洋务企业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两类性质不同的工业,不可混为一谈,说法错误。故答案为A。题组二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4(2017江苏高考)据统计,1948年外国在华投资总额约31.97亿美元,其中美国14.10亿美元,占总量44.10%,英国11.15亿美元,占总量34.88%,其他国家6.72亿美元,占总量21.02%。由

24、此可见()A英国的国际地位正在迅速地提高B日本在投资总额中占有相当比例C外国资本已完全掌控中国的经济命脉D美国在外国对华投资中处于优势地位解析:选D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为获得美国更大的支持,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便利了美国对中国的经济掠夺,材料中“美国占总量44.10%”表明此时美国在外国对华投资中处于优势地位,故D项正确;英国的国际地位当时是下降的,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日本的投资信息,故B项错误;C项中“完全掌控”说法绝对。5(2015江苏高考)下表展示了19141920年华商火柴厂的发展情况。年代进口火柴(万罗)新厂数厂均资本额(万元)19142 383.58104.9219

25、152 097.3493.3019162 062.0741.4219171 559.4385.4719181 334.0830.661920848.43239.67对表中数据的解读正确的是()A辛亥革命直接导致了19141915年工业发展B火柴进口量的递减影响着华商投资额的递增C火柴业发展折射出近代民族工业的某些特征D反对“二十一条”推动了1920年的投资高潮解析:选C题干中的表格数据反映了民国初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状况,折射了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但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故C项正确。导致19141915年工业发展的直接原因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故A项错误。从1914年到1916年,火柴

26、进口量递减,但从新厂数和厂均资本额来看,并未呈现递增态势,故B项解读错误。反对“二十一条”发生在1915年,故排除D项。6(2013江苏高考)下表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中国轮船统计年份船只吨位其中千吨以上轮船船只吨位19281 352290 791117213 48219302 792415 447138247 96919323 456577 257178342 21119353 895675 173208461 812A全面抗战运输物资的需要B帝国主义放松对华经济侵略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促进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解析:选C本题考查“国民

27、经济建设运动”,意在考查考生对图表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解题时要注意表格中的时间信息。A项错误,全面抗战是在1937年;B项错误,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是在一战期间;D项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错误。7(2010江苏高考)下图反映了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某一经济状况,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抗战胜利后政府获得大量经济赔偿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刺激了货币发行C货币大量增发给民族工业巨大压力D布雷顿森林体系推动中国货币需求解析:选C本题考查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意在考查考生获取数据信息和调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由图中的数据信息可知,国民政府在抗战胜利后滥发纸币,这必然导致通货急剧膨胀,造成原料价格昂贵和产

28、品滞销,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艰难,C项正确;国民政府发行法币与获得大量经济赔偿无关,A项错误;B项显然不符合史实,排除;布雷顿森林体系给发展困难的国家提供援助,D项错误。 “课时检测(十四)” (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据汪敬虞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江浙和广东是中国两大产丝区,但是生丝的市场价格不是在上海,也不是在广东,而是在纽约和里昂决定的。这一现象说明()A中国丧失关税自主权B列强获得在通商口岸设厂的特权C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D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主导的市场解析:选D据材料“江浙和广东是中国两大产丝区,但是生丝的市场价格不是在上海,也不是在广东

29、,而是在纽约和里昂决定的”说明这时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主导的市场,故D项正确。2下表是摘自冯杨低关税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晚清财政收入结构表(单位:万两)”。总收入农业税收入工商杂税收入其他收入数额比重数额比重数额比重数额比重18493 28177969234 25010018853 071403 9235171497 70810019114 8101620 441694 4451529 696100该表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晚清政府税收逐年提升B自然经济丧失主导地位C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动 D民族工业取得初步发展解析:选C从表格材料看,农业税收的比重逐渐下降,工商杂税的比重逐渐上升,表明近代中

30、国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动,故选C项。3(2018如皋调研)洋务派的一位代表说:“中国积弱,由于患贫,西洋方千里、数百里之国,岁入赋财动以数百计,无非取资于煤炭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电信、丁口税。”这表明()A洋务派主张发展资本主义B洋务派主张创办民用工业C洋务派主张与外国争夺市场D洋务派转变为早期维新派解析:选B材料中洋务派主张要改变中国的积弱局面必须向西方学习发展实业的富强道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派向西方学习军事以达自强的目的,通过发展民用工业以达求富的目的,故B项符合题意。4(2018海门一模)同治十三年,李鸿章在筹议海防折中写道:“臣近于直之南境磁州山中议开煤铁,跨津、沪机器局委员购

31、洋器、雇洋匠,以资倡导,因为铸造军器要需,亦欲渐开风气以利民用也。”下列行动符合其思想主张的是()A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兴办汉阳铁厂C筹建北洋水师 D设立发昌机器厂解析:选B据材料“欲渐开风气以利民用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洋务派举办民用工业的主张。江南制造总局属于军事工业,故A项错误;汉阳铁厂属于洋务派民用工业,故B项正确;北洋水师属于海防方面,故C项错误;发昌机器厂属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故D项错误。5“在改革范式上,这是史上第一次输入式改革,意识形态上的破冰难乎其难。而就其经济来说,这又是本民族从千年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惊险一跃。”近代中国的这场改革()A率先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

32、口号B一定程度上推动封建经济瓦解C从经济领域深入到了政治领域D基本实现了向工业文明的转型解析:选B由题干信息可知,这次改革是指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故本题的答案选B项。6洋务运动期间,张之洞办厂时委托薛福成在英国购买设备,英方提出要化验煤焦及铁砂样品,再决定设计设备,张之洞认为:“中国之大,何处无佳煤佳铁?但照英国所有者购买一份可也。”结果所用铁矿石正好是含磷质较多的,而设备却是针对含磷较少的,造出的钢铁因含磷较多容易脆裂折断。对此理解错误的是()A长官意志左右经济决策,容易造成失误B移植西方资本主义套路,缺乏科学认识C属于官僚资本主义企业,生产方式改变D没有社会

33、政治变革前提,注定最终失败解析:选C材料中张之洞创办的铁厂属于洋务派的民用企业,不属于官僚资本主义企业,C项错误,符合题意。7有学者用“它们只代表了非常肤浅的现代化尝试,其活动的范围局限于火器、船舰、机器、通讯、开矿和轻工业,而没有开展任何仿效西方制度、哲学、艺术和文化的尝试”来评价中国近代的某一历史事件。对该学者评述的历史事件理解正确的是()A其倡导者的思想极其守旧B客观上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C其尝试完全排斥西方文化D开始有限度地进行政治改革解析:选B材料信息所指的是洋务派,其主张是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先进的科技,维护清朝统治,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B项正确。8下表是182

34、01911年间广东沿海某乡居民离乡谋生情况统计表。对该表解读正确的有()时期乡民迁出总人数迁至他乡种田人数迁至城镇做工或经营小商业人数出国从事工商业人数1820184929290018501879721549818801911156011838外迁地域逐渐由农村转向城市、国外谋生手段逐渐由种田转变为做工或从事工商业18501879年外迁人数变多主要是因为民族工业较快发展该地区的自然经济在逐渐解体A BC D解析:选B由表格数据可知外迁人员中种田人数逐渐减少,迁至城镇做工或经营小商业以及出国从事工商业人数逐渐增多,表明外迁地域逐渐由农村转向城市、国外,故正确;外迁人员中种田人数减少,做工、经营小

35、商业以及出国从事工商业人数逐渐增多,表明谋生手段的变化,故正确;民族工业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初步发展在甲午战争后,故错误;沿海居民外迁谋生从事做工或工商业表明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逐渐解体,故正确。B项符合题意。919世纪末,民族资本家办厂时为筹集资金往往要付出高达 8%的利率。1912年,在农商部登记的全国钱庄和典当业资本为1.6亿多元,而全国工业资本仅有5 500万元。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民族工业生存日益艰难 B政府推动民族企业发展C金融行业影响工业生产 D近代经济逐渐走向复苏解析:选C材料反映了当时资本大量流入金融行业影响了工业生产,但并不能体现民族工业发展的艰难,19世纪末,民族

36、工业得到初步发展,1912年中华民国的成立也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故A项错误,C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提及政府推动民族企业的发展,故B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近代经济的复苏,故D项错误。101932年,民族资本家宋棐卿在天津创立东亚毛呢纺织有限公司,约三年时间里,代理商遍布全国许多大中城市,产品远销东南亚。推动其迅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A公司地处沿海交通方便B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统治C列强忙于应对危机无暇东顾D国民政府的政策推动解析:选D1932年这一时期为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民族工业得到显著的发展。11(2018泰州期中)1936年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期间,国民政府针对长

37、江部分航道堵塞情况严重的问题,花大力气对长江航道进行了疏理,炸毁了威胁船只的暗礁,清理淤积的河床,扩大了长江的航运量。以上举措()A加速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B适应了全面抗战需要C抵制了列强的经济扩张 D强化了经济统制政策解析:选A从材料来看,国民政府炸毁暗礁、清理淤积的河床是为了扩大长江的航运量,说明这是对国民经济有利的,所以本题选择A项。12(2018启东中学月考)民国十八年七月,国民政府颁布特种工业奖励法;次年二月又公布特种工业奖励标准;民国二十三年又将其修改为工业奖励法。这些做法()A是抗战时期的应急措施 B不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C发挥了政府的经济职能 D限制了官僚资本的膨胀解析:选C根据材

38、料提供的时间可知是1929年和1934年,这一时期不属于抗日战争时期,故A项错误;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工业获得了较快的发展,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南京国民政府颁布的法令,推动了经济的发展,说明这些做法发挥了政府的经济职能,有利于经济发展,故C项正确;官僚资本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131931年,国民政府实业部成立国营基本工厂设计委员会,进一步规划了国民经济。1933年,实业部又制定了实业四年计划,计划兴建中央机器厂、中央钢铁厂;还拟利用外资兴建大型硫酸铔厂和一个炼糖厂。这表明了国民政府()A采用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B发展官僚资本以压制民族工业C全力围剿工农红军的企图D利用国家力量来发

39、展国民经济解析:选D结合“国营基本工厂设计委员会”“中央机器厂”“中央钢铁厂”“利用外资兴建大型硫酸铔厂”等信息可以判断当时国民政府利用国家力量来发展国民经济,故D项正确。14下表是近代中国部分年份进出口商品贸易比重表(占总值%)。据此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年份进口商品出口商品钢铁和机械棉纱及棉制品棉花矿砂及金属1925年6.520.73.82.91928年7.215.83.42.11931年9.37.92.91.6A中国轻重工业发展趋于平衡B南京国民政府优先发展重工业C当时国内工业建设有所发展D民族工业在一战后迅速萧条解析:选C材料中“机械”进口增加,“棉制品进口”和原料“出口”下降表明

40、国内工业生产有所发展,故C项正确。15关于1945年国民政府接收日本的财产,荣德生在1945年的乐农自订行年纪事中写道:“没收的大批敌伪产业,原皆我国人民血汗,被敌攫取但日本纱厂接收后,全部改为国营。”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国民政府乘机扩充资本B国民党应把接收的财产归还人民C官僚资本出现恶性膨胀D民族资本主义工矿企业陷入绝境解析:选A材料中国民政府将原本属于人民的敌伪产业收归国有,体现了国民政府乘机扩充资本,故A项正确;材料中未体现荣德生主张国民党把接收的财产归还人民,故B项错误;材料中国民政府把接收日本的企业改为国营企业,不属于官僚资本,故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无法得

41、出民族资本主义工矿企业陷入绝境的结论,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5分)16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民用企业,采用“官商合办”形式,是中国第一个近代股份公司,推动了中国近代化。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鸦片战争后的20年间,外资轮运企业垄断了中国沿海及内河航运,清政府担心漕粮运输受制于外轮。已至暮年的晚清政府既无振作航运业的美备之法,又无力筹集全部资金,统管局务;中国社会大量游资的持有者买办商人拥有大量资金,却由于利润刺激大多将资本投向外国股份公司,“深受洋人盘剥之”而且,洋务运动的军事建设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于是,李鸿章向当时的同治皇帝上书,要求公开发行股票,通过股票募集资金,然后进行轮船

42、招商。摘编自李玉晚清政治经济史论材料二1872年李鸿章创办时,仅有轮船4艘,2 319吨;到1883年,已有轮船26艘,33 370吨。开办后,要消耗大量燃料,招商局于1878年投资开办开平煤矿,该矿设备完善,雇佣工人达3 5004 500人。燃料问题解决后,进一步又要解决原料问题,于是有同茂铁厂的创办及各种有色金属,如铜矿、铅矿、金矿之开采。煤与各种金属矿厂的开办,又产生陆上运输的问题,于是导致了铁路的建筑。因铁路的修建,需要大量优质钢材,于是1889年张之洞筹办汉阳铁厂。通讯等事业也被提上日程天津电报局于1880年开办。摘编自胡显中上海轮船招商局与中国近代化材料三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

43、,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地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推动着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请回答:(1)据材料一,说明轮船招商局创办的目的和实行“官商合办”的原因。(5分)(2)据材料二,概括招商局经营范围的变化。(2分)(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三的核心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20字左右。)(8分)解析:第(1)问,材料一共三句话,第一句话说明了其背景,即目的所在,第二、三句话分析了原因,从中分别概括即可。第(2)问,从轮船招商局的经营范围上和企业结构上分别去总结概括。第(3)问,归纳材料三“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地

44、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推动着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可知其核心内容是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运用洋务运动的内容及作用的史实,论证说明。答案:(1)目的:打破外国对中国航运的垄断,辅助军事工业。原因:清政府财政困难,民间存在大量游资,借鉴外国股份公司的模式。(2)变化:由单一到综合。(3)观点: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论证:经济:创办近代工业,瓦解自然经济,刺激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迈出中国近代化第一步。军事:举办军事工业,创办海军,推动军事近代化。社会结构:促进了近代产业工人队伍的壮大,推动了中国社会结构的近代化。文化:创办近代新式学堂和派遣留学生,推动了中国教育和思想的近代化。社会

45、生活:创办轮船招商局和修建铁路,推动了交通近代化;创办电报局,推动了中国通讯的近代化。第15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2.近代以来社会生活演变的过程社会生活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纽带,由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心理、环境诸因素综合作用,形成一系列极为复杂的、多层次的社会现象。广义的社会生活是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相对应的,就是指社会日常生活。内容主要表现为个人、家庭及其他社会群体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消费性活动,包括吃、穿、住、用、行、文娱、体育、社交、学习、恋爱、婚姻、风俗习惯、典礼仪式等广泛领域。1.近代以来,中国衣食住行和社会习俗发生重大变化,是与历史发展息息相

46、关的,其主要发展趋势是中西结合,由落后和保守走向进步和时尚。2.西式服饰传入中国,引发服饰变革,但并没有完全取代中式服饰,而是中西服饰并行。 史论术语填后背诵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物质文化生活与社会习俗多沿袭传统,鸦片战争后,西方文化逐步渗透到国民生活中。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服饰、饮食、住宅及风俗的变迁具有重大影响,中西合璧、不土不洋是近代初期生活变迁的典型特征。中山装与旗袍是在广泛吸收欧美服饰优点的基础上形成的近现代民族服饰。吃西餐在近代中国成为一种时尚。四合院是北方地区的典型居民。删繁就简是婚俗变迁中的主要特征。(1)交通工具从外国传入,很大程度上受外国控制。(2)铁路、水运、航空获得一定发展。

47、(3)地域发展不平衡,城市发展比乡村显著,东部沿海比内陆地区显著。(4)各种层次的交通工具同时并存。(5)起步晚,发展慢,落后于同时代的西方国家。 史论术语填后背诵 进入近现代社会之后,交通工具的更迭加快了速度,牵引动力由人力、畜力向机械动力的演进,传统的轿子、马车、帆船等交通工具逐渐被人力车、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所取代。近代邮政的建成和电话、电报等新式高效通信工具的广泛使用,是近代百年中国通信手段发生巨大变化的集中表现。交通、通信事业的发展有赖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又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并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1)以传播洋教西学为主的报纸: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西

48、方科学文化在中国的传播。 (2)商业报纸:内容以适应近代社会发展工商事业需要的商情和时事为主。(3)政论性报刊:是宣传政治纲领的喉舌和开展政治斗争的工具。(4)通俗性报刊:取材世俗,运笔浅显,专门满足市民消遣娱乐的需要,民国成立后,实现了专门分工。 报刊、影视、互联网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了影响,但侧重点不同:报刊最主要的是影响人们的政治生活,影视主要满足大众的文化娱乐生活,互联网全方位、彻底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史论术语填后背诵 报刊、影视、互联网等传媒的发展,反映出科技发展带来媒介手段的不断进步。不同历史时期,各种媒介手段发挥作用的程度各不相同。戊戌变法前后,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宣传维新

49、思想;新文化运动时期,先进知识分子利用报刊大力宣传民主与科学思想;20世纪前期,中国共产党创办报刊,为夺取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媒介手段的进步使人们越来越快、越来越广地获得信息,生活方式也随之改变。1民国成立后,在服制上明确规定“自大总统以至平民其式样一律”,服装已不按职位、身份加以区别,而只是按性别不同,场合不同给以区分。这一变化表明()A服饰不再表现等级划分,体现平等原则B西方服饰在中国服饰领域占据主导地位C传统服饰对新式礼服提供了重要的借鉴D社会习俗变化缓慢,带有鲜明政治色彩解析:选A“服装已不按职位、身份加以区别”说明服饰不再表现等级区别,“自大总统以至平民其式样一律”体现了平等原

50、则,故A项正确;材料未提及西方服饰,未提及传统服饰及新式礼服,故B、C两项错误;民国建立引起服饰的变化,说明社会习俗变化快,故D项错误。21912年申报刊文描写当时的公务员:头戴外国帽,脚踏软皮鞋,吃西菜,住洋房,点电灯,卧铜床,以至台灯、面盒、手巾、痰盂、便桶,无一非外国货,处处仿效外国人。这反映了()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B民族工业日渐萎缩C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D社会上的崇洋现象解析:选D当时上海存在着“无一非外国货,处处仿效外国人”这种不健康的消费心理和文化现象,故D项正确。31902年7月27日上海中外日报上刊载世界最文明之求婚广告,“意欲访求天下有志女子,聘定为室。其主义如下:一要天足

51、,二要通晓中西学术门径,三聘娶仪节悉照文明通例,尽除中国旧有之陋俗。”材料反映了当时()A婚姻自由成为普遍的社会风尚B传统的社会习俗受到挑战C妇女受教育程度有了明显提高D白话文已成传媒主体语言解析:选BA项中“普遍”说法绝对,故A项错误;“通晓中西学术门径”“悉照文明通例”说明传统婚姻观念受到挑战,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到妇女教育的信息,故C项错误;“白话文已成传媒主体语言”说法绝对,故D项错误。4下表为申报的部分纪事,该纪事不能得出的结论是()年份纪事1918年安装美国进口的新式印报机,每小时可印报三万余份1932年连续发表题为“剿匪和造匪”的社论,公开反对国民党的“围剿”1937年改制为

52、股份有限公司,后因拒绝日寇新闻检查,宣布停刊1938年香港版出刊A近代科技的进步,为报业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B申报支持中国共产党的武装斗争C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摧残了中国的新闻事业D申报对研究中国近代史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解析:选B据“公开反对国民党的围剿”可知申报公开反对国民党的“围剿”,却不能说明支持中国共产党的武装斗争,故B项符合题意。5报纸的产生、发展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西方传教士在广州办的中国第一份中文刊物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就曾发表了这样一段新闻:“英杰利之公会,甚推自主之理倘国要旺相,必有自主之理。不然,民人无力,百工废,而士农工商未知尽力竭力矣。”这反映出近代外文报刊的创办(

53、)A推动了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B有利于稳固西方在中国的殖民统治C促成了国人创办实业的热潮D开启了民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之门解析:选D材料里提到的“自主”之理即民主思想,结合该份报刊是西方在中国创办的第一份中文刊物,所以说开启了民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之门,故D项正确。史料一古都北京步入民国时期第一个鲜明的标志,就是废除帝王纪年,改用世界通行的公历。新年伊始,依公历确立元旦,“双十节”为全国国庆日,但是双节的庆典主要流行于政界,一般民间较为冷漠。传统的春节与中秋节盛况依旧。传统色彩浓郁的京都庙会,在日益发达的商业网络中,仍有一席之地。许多新式商场相继兴建,东安市场、新罗天劝业场等纷纷崛起。民国初年,已经

54、出现新式婚礼,北京俗称“文明结婚”典礼仪式简单,证婚人宣布结婚者姓名,新人相对三鞠躬,交换饰物,证婚人致词颁发证书,新婚夫妇向来宾鞠躬,礼成。旧式婚礼仍然保持着强大惯力,在民间流行。习五一著民国时期北京社会风俗的变迁教你读史史料一反映了民国初期北京社会风俗演变特点。抓住史料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新式”“旧式”两词体会史料内涵。据可知新旧习俗并存。史料二反映了天津开埠后,社会风气由“扬气”变为“洋气”,体现了西方文化逐步渗透到国民生活中。据可知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西方商品的输入,西方文化的影响,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西化、“洋气”了。史论形成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特点(1)地域:受列强侵略的影响,出现由通

55、商口岸城市、沿海城市,逐渐向内地渗透的趋势,表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2)过程:经历了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由冲突到相互融合的过程。中西合璧、土洋并存是其典型特征。(3)水平:通商口岸、大城市变化较快较大,广大农村仍处于封闭、落后的状态,传统的风俗习惯坚如磐石。(4)动力:社会运动的影响,上层人物的倡导、示范,工商业经济发展,西方文明的传入等。(5)趋势:平等、民主、文明是其发展的主要趋势。史料二天津通商后不出十年,租界里中国人的时髦打扮已变成“短衫窄裤,头戴小草帽,口衔烟卷,时辰表链,特挂胸前”。甲午战争前,即便是内地甚至某些乡村,日用洋货也有所流行。洋货成为某些人生活的必需品,原先

56、的“扬气”“今则竟曰洋气了”。摘编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主题二 走向近代化的“桥梁”和传递信息的“利器”近现代交通、通讯和大众传媒的发展史料一甲午战争后中国铁路事业的格局为之一变至1911年,中国共建铁路8 200公里,其中帝国主义直接投资修筑的铁路占46%,贷款建筑的铁路占40%,中国人自建的铁路仅1 200公里,只占14%一些闭塞地区的经济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运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现代化进程。周积明最初的纪年中国早

57、期现代化研究教你读史史料由第二个省略号分层,分别讲了中国铁路修建的特点、作用。由可知帝国主义国家控制了中国的铁路修筑权。由可知铁路建设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以深刻的影响。由可知,电话的广泛使用,方便了人们之间的交往;汽车成为代步工具,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史论形成全面理解中国近代交通发展的特点、成因及影响(1)特点:近代中国交通业逐渐开始近代化的进程,铁路、水运和航空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近代中国交通业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和操纵。地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2)成因: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近代交通,促进中国社会的发展。列强为了扩大在华的经济利益,加强对中国的控制,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58、,始终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控制和操纵中国的交通。中国各地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这就决定了各地交通发展的不平衡。(3)影响:积极方面: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总之,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消极方面:有利于外国的政治、经济侵略,便利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史料二20世纪末,中国百姓生活中,电话从“摇着打”到“走着打”,汽车从奢侈品到代步工具。世界名牌服饰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可供选择的服饰多了。将服饰产品打造成国内甚至国际品牌,成了众多服饰厂家的经营诉求。世界服装艺术中的中国元素也得到更多体现。摘编自严昌洪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史1社会生活变迁

59、的原因史料一当时一般人都认为,西方的社会生活代表着社会进步的方向;相比之下,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则充满着陈旧愚俗,不符合时代潮流,非改革不可,以致在民国初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谁就是文明、开化,属于新派人物,否则,谁就是保守、顽固之徒。王文泉等中国近代史探究近代中国社会生活领域的新变化及原因。提示新变化:否定传统生活习俗;接受西方生活习俗成为时尚。原因:中国近代社会生活习俗深受西方的影响,发生了重大变化。史料二天津通商后不出十年,租界里中国人的时髦打扮已变成“短衫窄裤,头戴小草帽,口衔烟卷,时辰表链,特挂胸前”。甲午战争前,即便是内地甚至某些乡村,日用洋货也有所流

60、行。洋货成为某些人生活的必需品,原先的“扬气”“今则竟曰洋气了”。摘编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探究据史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扬气”变为“洋气”的原因。提示原因:西方列强的入侵,西方商品的输入,西方文化的影响。2社会生活变迁的表现史料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简表鸦片战争前鸦片战争后长袍马褂中山装、西装等中餐西餐马车、轿子人力车、火车、电车、汽车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由恋爱、新式婚礼探究根据史料概括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指出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提示变化:服饰、饮食、交通、婚礼。特点:中西合璧,相得益彰;既保存传统,又吸收西方优点。3近代电影事业的发展史料20世纪20年代,上海

61、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在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探究近代中国电影事业发展的特点。提示20世纪20年代,中国电影发展迅速,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外国影片在中国占的比重较大,对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带来了竞争和压力。电影以直观生动的形象,娱乐生活,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一、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和习俗变化的原因1.“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西方殖民者的入侵,把西方的生活方式移植到了中国。通商口岸是晚清社会近代化最早的发生地和近代文明的窗口,近代文明经通商口岸逐渐向中国内地辐射。这种影响是西方国家的侵略给中国带来的积极影响,是客观的,

62、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2中国近现代经济的发展。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新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为社会生活与习俗的变化奠定了经济基础。3近现代革命思潮的兴起与思想解放运动。近代中国先进人士的倡导,如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都号召“断发易服”,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与科学,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思想解放,等等,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4历届政府的重视、提倡促使社会生活发生重大变化。如民国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重视民生,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将实现全面小康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二、近代社会习俗变迁

63、的表现在复习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迁时,要重点关注剪辫子、女子放足、婚姻自由、时装样式的更新、社交礼仪的变革、新节日的出现等现象。(1)辫落欢呼齐拍手。留长辫子是满洲人的习俗,康有为等资产阶级维新派首次提出“断发”的主张,认为长辫子与近代机器化生产不相适应。剪发辫在当时的中国被视为反封建。(2)天足跚跚海样妆。这是近代女子解放的一个重要行动,也是近代中国女权运动的结果。中华民国政府明令禁止女子缠足。(3)时样新装称柳腰,中西合璧市招摇。受西方服饰的影响,近代中国出现了传统服饰与西方服饰相融合的服装,如满洲女子穿的宽大型旗袍受西方曲线美的影响,改成瘦小型近代旗袍;受西方民主共和思想的影响,具有中国

64、特色的中山装出现。(4)记得改元初变故,革鞋毡帽遍华街。中华民国改皇帝年号纪年为民国纪年,出现了元旦等新节日。三、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社会影响和认识1社会影响:客观上促进了近代社会的文明与进步。(1)政治上,有利于中国反封建斗争的展开,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2)经济上,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发展。(3)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革除弊端,既保留传统中国文化的精髓,又日趋科学合理。2认识(1)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是一种历史的进步。(2)因受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影响和阻碍,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特别是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变化是有限的。

65、(3)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烙印,加重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色彩。四、综合分析中国近代报刊业发展的特点及影响1特点(1)新闻事业功能。以报道、记录、宣传、批判、形成舆论为主要内容的新闻事业功能,是报刊的主要任务。它满足知识界“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愿望,对人们尤其是知识界的政治生活具有重大影响。(2)强烈的政治性。报刊具有报道新闻、传递信息、通达民情、传播知识、开启民智、立言议政和舆论监督的功能。机关报是新闻传媒的主体,重视言论,尤其注重政论。(3)与挽救民族危亡联系在一起。中国的传媒事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与挽救民族危亡联系在一起。它随着中国国内政治运动和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而出现高潮,

66、维新运动中出现第一次高潮,辛亥革命前后再一次出现高潮。2影响:中国近代报刊事业的繁荣对于唤醒民众、争取国家独立和解放、促进精神文明建设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题组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1(2016江苏高考)1921年成都警察厅发布通令:“近日妇女每多剪发齐眉,并梳拿破仑、华盛顿等头式(流行的男式发型),实属有伤风俗,应予以禁止,以挽颓风如敢固违,定以妇女坐法并处罚家长。”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剪发齐眉成为妇女的普遍选择B男女平等思想逐渐深入人心C新潮女性的行为冲击传统习俗D处罚措施体现民国法治精神解析:选C材料中新潮女性梳西式发型,而被成都警察厅通令禁止,说明新潮女性的行为冲击了传统习俗,C项

67、符合题意。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在不同地区发展不平衡,剪发齐眉成为妇女的普遍选择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社会习俗的变化,不能说明男女平等思想逐渐深入人心,排除B项;警察厅这一强制性做法有违民国法治精神,排除D项。2(2015江苏高考)下图是1949年3月美国记者伯恩斯拍摄于上海的两张照片。从中可以看出()A民族工商业受到列强与官僚的双重挤压B国民政府覆灭时上海陷入了混乱与动荡C下层民众遭受了没有硝烟的侮辱与伤害D中国社会萌生着反差强烈的富裕与贫穷解析:选C疑似“偷棉花”的妇女被搜身说明民众的尊严受到践踏,遛狗者和流浪儿的生活遭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两个事例说明了旧中国下层民众卑微的社会生

68、活,故C项正确。题干图片与民族工商业的处境无关,故排除A项。1949年3月,国民政府尚未覆灭,图片也无法体现上海的混乱与动荡,故B项错误。仅从题干两幅图片,无法得出D项结论。3(2014江苏高考)下面漫画发辫之将来从本质上表明,当时社会上一部分人()A盲目崇尚西洋风尚B刻意保存传统精华C旧有观念根深蒂固 D主动破除国人陋俗解析:选C解题的关键是从漫画中提取有效信息。漫画中剪辫子的人剪掉一部分的行为代表“崇尚西法”,而保留一部分的行为表示“保存国粹”,说明时人传统观念依然存在,故本题选择C项。A项只反映了漫画一部分信息;B项错在“刻意保存”;D项说法不符合漫画意旨。题组二交通通信和大众传媒4(2

69、017江苏高考)万国公报对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学者统计了其中发表的相关文章,如下表:时间主题18801889年18901899年19001907年禁缠足(篇)31117兴女学(篇)5617介绍外国妇女(篇)21922合计103656由此推断()A万国公报是中国人最早创办的报刊B晚清知识分子通过报刊实现了言论自由C知识界的宣传呼吁迫使清政府革除陋习D随社会发展知识界对妇女问题渐趋重视解析:选D由表格信息可知,关于妇女问题的文章数量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呈不断上升趋势,这说明妇女问题引起了知识分子的关注,故D项正确;万国公报是外国人创办的,中国人最早创办的报刊是昭文新报,故A项错误

70、;B项中“实现了言论自由”说法绝对;材料中没有呼吁革除陋习的信息,C项错误。5(2013江苏高考)1909年,京华百二竹枝词曰:“报纸于今最有功,能教民智渐开通。眼前报馆如林立,不见中央有大同(中央大同均为当时报纸名称)。”这一描述表明()A报纸宣传成为变革根本动力B描述者倡导报纸产业多元化C描述者肯定报纸的教化功能D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控制解析:选C本题以报纸的功能为切入点,意在考查考生对文字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题干材料中“能教民智渐开通”说明了报纸具有教化功能,故答案是C项;A、B、D三项都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课时检测(十五)” (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

71、45分)11904年,上海天足会发行了书目30多种,其中包括张尚书(之洞)劝戒缠足章程叙、袁宫保(世凯)劝戒缠足示、劝戒缠足示谕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民国政府颁布废止缠足法令B移风易俗借助了官方的权威C上海率先出现社会习俗的嬗变D废止缠足已为社会各阶层接受解析:选B考生从题中可知,张之洞、袁世凯作为官员推动了禁止缠足的运动,所以依据天足会发行的书目可以看出“借助了官方权威”,故B项正确。A项“民国政府”与材料“1904年”不符;C、D两项材料未体现。2民国初年,参议院公布的男女礼服分为中西两类,中式即长袍马褂。民间衣着更为自由,上海申报称:帝制取消后,“人士趋改洋服洋帽,其为数不知凡几”。

72、由此可知民国初年()A服饰文化颠覆了传统B崇洋媚外之风开始盛行C民众普遍接受西式服饰 D服饰变革带有时代色彩解析:选D“参议院公布的男女礼服分为中西两类,中式即长袍马褂”表明服饰文化并未颠覆传统,故A项错误;崇洋媚外之风开始盛行是随着外国的侵华战争,故B项错误;“普遍接受”说法太绝对,故C项错误;“民国初年,参议院公布的男女礼服分为中西两类,中式即长袍马褂。民间衣着更为自由”表明服饰的变化受时代的影响,故D项正确。3(2018宿迁质检)申报1897年7月14日报道,“有客籍之人旅游过此者,谓之较之两三年前有不同焉,以沪上求时新而不知在土著之人观之,则凡诸不同者,不待两三年也,有一岁而已变者焉,

73、有数月而即变者焉”。材料表明近代上海()A中外贸易发展较快 B社会生活受西方影响较大C社会习俗趋新善变 D地处通商口岸交通较便利解析:选C根据材料中的“较之两三年前有不同焉,以沪上求时新”,说明近代上海社会习俗变化较快,C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中外贸易,A项错误。材料中未体现“受西方影响”,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上海因地理优势而变化,D项错误。4(2018盐城期中)1913年6月的一期大公报专门刊登了一篇题为粤女学生之怪装的文章,称她们“穿着猩红袜裤,脚高不掩胫,后拖尾辫,招摇过市”。为此广东教育司专门发出布告,下令整顿,称“近来一种女子佻挞长袜猩红,裤不掩胫,此在无知识者为之尚不足责,不谓人格尊

74、贵之女学生身佩襟章亦有尤而效之者,殊非自重之道”。由此表明当时()A学校教育尚未开启近代化B新旧文化交融中激烈碰撞C崇洋风气已成为社会主流D新文化运动促进女性解放解析:选B根据材料可知,粤女学生的着装反映了西方文明的影响,大公报和广东教育司则批判粤女学生的着装,体现了新旧文化交融中激烈碰撞,B项正确。教育的近代化起步于洋务运动时期,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崇洋风气已成为社会主流,排除C项。新文化运动兴起于1915年,排除D项。5(2018海门一模)沪北西人饮食竹枝词记载:筵排五味架边齐,请客今朝用火鸡。啤酒百壶斟不厌,鳞鳞五色泛玻璃。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国的传统饮食被西餐所取代B西餐成

75、为中国人款待贵宾的一种时尚C西餐已逐步进入普通百姓之家D西餐在城市社交活动中逐渐流行开来解析:选D据材料“请客今朝用火鸡。啤酒百壶斟不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当时在城市社交活动中西餐逐渐流行,故D项正确。6(2018南京调研)1877年,万国公报刊发文章历数裹足的种种危害;1880年郑观应批判裹足“极其流弊,难謦形容”;1883年康有为创办戒缠足会,对女性“忍气吞声”、“毁筋绝骨”的苦痛深表同情。该现象直接反映出()A女性裹足已引起舆论普遍关注B废止缠足具有反清的政治色彩C有识之士的倡议体现风气开化D传统女性的社会地位逐渐提高解析:选C报刊、郑观应和康有为对缠足问题的关注表明少数有识之

76、士开始关注女性裹足,这是风气开化的体现,故C项正确。7(2018常熟调研)哈佛大学教授费正清在剑桥民国史中写道:“任何人把19121949年的中华民国与在它之前的晚清时期及在它之后的人民共和国作比较,都将被外国人这些年里影响中国人生活甚至参与中国人生活的程度所打动。”下列史实能为费正清的观点提供论据的是()A时逢满岁戏抓周,罗列书玩并砚筹B张灯作戏调翻新,顾囊徘徊知逼真C寒食祭扫家一堆,风吹旷野纸钱飞D伶人歌唱可留声,转动机头万籁生解析:选D材料中提到的是外国文化对中国的影响。抓周、皮影戏、寒食节祭祖都是中国传统的文化风俗,故A、B、C三项错误。D项是留声机,反映了外国文化的影响,符合题意。8

77、(2018苏州调研)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剪辫令”。此前,社会上对没有辫子的人,最好是呆看,但大抵是冷笑、恶骂。此后,留辫者则为社会舆论所不齿,“非讥之为豚尾,即詈之曰满奴,甚欲削夺其选举权,以实行强迫手段”。由此可见,辛亥革命()A变中国由臣民国家为公民国家B推翻清朝统治,结束了封建专制制度C推动了中国的社会变迁和进步D建立了文明开化、民主共和的新社会解析:选C辛亥革命未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未真正成为公民国家,故A、D两项错误;辛亥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而非封建专制制度,故B项错误;材料中“此后,留辫者则为社会舆论所不齿”表明社会习俗进步,故C项正确。9(2018海门一模)“自津浦

78、通车,而京津之信二日即可抵沪,徐州以下,一日可至,凡铁路地带之消息,传递已较前大便。”“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铁路发展有利于观念革新B内地与西部边疆的联系在加强C铁路交通受到民众的欢迎D电信事业发展得益于铁路交通解析:选A据材料“凡铁路地带之消息,传递已较前大便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铁路发展有利于信息传播、观念革新,故A项正确。10.右图为引进于日本的人力车,因车身一律漆成黄色,故又名黄包车。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有五六万辆黄包车在城市中来往穿梭,远远超过汽车。材料主要反映出()A近代中国交通业

79、发展比较缓慢B中国交通的近代化已初具规模C近代的交通呈现半殖民地色彩D上海社会保留森严的等级制度解析:选A黄包车仍然是人力车,其“远远超过汽车”,反映出近代中国交通业发展比较缓慢,故A项正确;人力车的发展不能代表中国交通的近代化,故B项错误;材料近代的交通没有反映出主权的部分丧失,因此没有呈现半殖民地色彩,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交通业保留森严的等级制度,故D项错误。11中国近代有人曾赞叹一种西方发明:“无智愚长幼之别,无学习译录之难,入手而能用,著耳而得声,坐一室而可对百朋,隔颜色而可亲謦欬,此亘古未有之便益。故创行未三十年遍于各国,其始只达数十里,现已可通数千里。”这项发明是()A电话

80、B有线电报C无线电报 D广播电台解析:选A“入手而能用,著耳而得声,坐一室而可对百朋,隔颜色而可亲謦欬”体现的是电话的特点。12宣统年间,国风日报发刊词阐明办报宗旨:“赞助真实立宪,提供爱国精神,以世界之眼光、精确之议论,指导政府,不使政令偏颇,引诱国民,勿令责住卸弛。”对其理解正确的是()A倡导民主革命,实现共和立宪B重视舆论监督,保障政令畅通C明确政治导向,彰显救亡图存D拓宽国人视野,引领民间风尚解析:选C材料表明了改良主义的宗旨,该报注重对政府立宪的支持,为政府立宪提供建议,即为政府立宪谏言献策,为挽救民族危亡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故C项正确。131929年大公报刊登一则离婚法论卖书广告,称

81、:“本书共二十余万言,有学说、有法条、有判例、有轶闻,足为解决离婚问题之圭臬,足供改进法律之参考。”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A婚姻观念中法律意识增强B北洋政府加强法制建设C大公报专门提供法律帮助D西方法律开始传入中国解析:选A离婚法论的广告属于民事内容,可以看出婚姻观念中法律意识增强,故A项正确;1929年是南京国民政府,故B项错误;大公报是大众传媒,不是专门提供法律帮助的,故C项错误;1929年西方法律开始传入中国与史实不符,故D项错误。1419世纪的中国,凡西方的东西,照例会被先反对一阵,但电影却是例外。定军山一炮打响后,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的长坂坡等其他影片也大获成功,看电影的人“有万人空巷

82、来观之势”。对该现象的正确解读是()A京剧艺术依赖电影技术传播B西方影片具有极大的民众市场C民国政府鼓励电影产业发展D国产电影借助传统艺术得以发展解析:选D材料信息显示的是近代国产早期影片以拍摄传统京剧剧目为主,体现国产电影与传统曲艺的成功结合,促进了电影在近代中国早期大获成功。15下图反映了我国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的变化。以下关于中国互联网发展的评述,正确的是()A互联网将逐渐取代其他大众传媒B中国从2005年开始接入互联网C互联网将很快成为“第一媒介”D互联网深刻地影响了人民生活解析:选D我国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逐年上升,成为新的传媒媒介,在社会生产生活中日渐占据重要席位,故D项正确。

83、二、非选择题(15分)16(2018宿迁调研)铁路业的发展是19世纪欧美国家经济的一面镜子。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铁路的出现是由于两种需要而引起的。在企业主方面,他们明显地希望以尽可能更快、更便宜的方法将他们的货物运送到距离遥远的地方。对资本家来说,它还特别是投资场所。那些在纺织业赚了大批财富的英国人,一旦他们付过了工人的工资并把一定数量的资本再转过头来投入他们的工厂后,还保存了一部分剩余利润。他们希望从这部分利润再以体面的、牢靠的方式赚点钱。铁路投资就成了解决他们这个问题的好办法。摘编自美罗伯特E.勒纳等西方文明史材料二促使全国市场进一步联结和生产力迅速发展的重大因素之一就是19世纪末美国铁路

84、运输的巨大发展。铁路建筑吸收了美国工业的很大部分生产能力,并带动了各部门的加速运转。但由于铁路重复铺设过多,营运不足、成本上升、互相竞争导致运价下跌等因素,1893年危机中全国1/4以上的铁路宣告破产。纽约金融界乘机大肆兼并。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4个大集团掌握了全国铁路总收入的85%。摘编自刘绪贻等美国通史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概括引起铁路出现的“两种需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两种需要”出现的历史条件。(5分)(2)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铁路业的发展与两次工业革命”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80字左右。)(10分)解析:第(

85、1)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在企业主方面,他们明显地希望以尽可能更快、更便宜的方法将他们的货物运送到距离遥远的地方。对资本家来说,它还特别是投资场所”,再联系所学知识,得出“两种需要”是扩大商品销售市场和扩大投资。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工业革命和资本积累速度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第(2)问,首先从材料中提炼观点,再选取相关史实进行论证。答案:(1)“两种需要”:扩大商品销售市场;扩大投资。历史条件:工业革命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加速了资本积累。(2)论点:铁路业是工业革命(或者工业化)的产物;铁路业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或者铁路业的发展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程)。论据:工业革命提高了产品与原料的运输

86、需求,铁路可以满足这一需求;工业革命推动经济发展,为修建铁路提供了资本;工业革命期间蒸汽机的发明、钢铁工业等技术进步为铁路交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铁路运输有利于企业扩大工业品销售市场和获取工业原料;铁路建设本身拉动了工业生产;铁路业的大规模经营,推动了垄断组织的产生。 (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清末有人说:“妇女贪上海租界佣价之昂,趋之若鹜,甚有弃家者,此未见者也自租界北辟,男以商贩营生而奢华渐起,女以纱丝工作而礼教鲜存也。”导致近代以来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封建礼教彻底崩溃B民族工业短暂春天C男女平等基本实现 D小农经济趋于瓦解解析:选D新文

87、化运动彻底动摇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封建礼教彻底崩溃,故A项错误;民族工业短暂春天是在民国初期不是在清末,故B项错误;男女平等基本实现是指男女在政治、经济等方面享有基本同等的权利,材料没有涉及,故C项错误;“自租界北辟,男以商贩营生而奢华渐起,女以纱丝工作而礼教鲜存也”表明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小农经济趋于瓦解,故D项正确。2鸦片战争之后的近十年,在西方工业品冲击下,如棉纺织业、制针业等行业日益衰落,但类如制茶、缫丝等传统行业却获得较快发展。这时发展较快的行业主要是因为()A近代民族工业兴起 B继承传统工艺品质优良C清廷允许民间设厂 D产品适合国际市场需求解析:选D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是在19世纪六

88、七十年代,故A项错误;传统工艺品质优良无法解释其鸦片战争后十年发展较快,故B项错误;清廷允许民间设厂是在甲午战争后,故C项错误;鸦片战争后中国国门被迫打开,中国的部分产品适合国际市场的需求而发展较快,故D项正确。3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兴办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近代化水师,在近代中国海军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但福建马尾船厂曾因船政大臣沈葆桢的瞎指挥而造出了一批商船不像商船、兵船不像兵船的“怪船”,在实际海战中,这些船只“被敌炮轰、洞穿,至十一船同时漂没”。材料直接反映了()A晚清政府统治黑暗 B封建管理体系落后C中国封建制度腐朽 D中国官员思想保守解析:选B材料介绍清政府积极筹办海防,无法

89、体现统治黑暗,故A项错误;船政大臣不懂技术却在那里代替技术人员,可知管理体系落后,故B项正确;题意中政府积极筹备海防,并取得成效,不能说明制度腐朽,故C项错误;作为大臣能亲自接触新事物,不能说明思想保守,故D项错误。4张裕葡萄酒历史悠久。下表是“百年张裕”18921915年发展大事年表(部分)。据此你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年份发展大事1892年张弼士创立张裕酿酒公司,开创了中国工业化生产葡萄酒之先河1912年孙中山到张裕参观,并题赠“品重醴泉”四字1915年在北洋政府组织下,参加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张裕的四种酒获金质奖章和最优等奖状A酿酒业成为这时期民族工业发展最快的行业B在清政府放宽了

90、民间设厂限制的背景下创立C孙中山将其作为实业建设的重点促进其发展D北洋政府对张裕产品享誉世界起到一定作用解析:选D材料信息不能表明酿酒业成为这时期民族工业发展最快的行业,且在辛亥革命之后民族工业发展最快的是面粉业和纺织业,故A项错误;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限制是在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之后,与题目时间1892年不符,故B项错误;孙中山发展实业的重点是铁路交通运输业,故C项错误;材料中“1915年在北洋政府组织下张裕的四种酒获金质奖章和最优等奖状”说明北洋政府对张裕产品享誉世界起到一定作用,故D项正确。519141924年间,中国兴起了一轮新的实业投资热,这被史学家称为继洋务运动后的第二

91、次工业化浪潮。对这次工业化浪潮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的结果B受到当时政治革命的推动C仍然没有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D发展与外部国际环境有关解析:选A抓住材料“19141924年间”来分析,应是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时期。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经济发展受到辛亥革命的影响,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C项是近代中国工业的特点,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一战为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提供了国际环境,符合材料“19141924年间”,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61935年,国民政府先后决定对金融和重要的战略物资进行统制。1937年7

92、月,国民政府决定立即对粮食、资源、交通、卫生机关等进行统制,随后在上海成立了四行总处,并由资源委员会主持沿海工厂的内迁。这一做法()A主要源于国内的经济危机B首创了“战时经济体制”C有效调配了国内战略资源D直接导致民族工业陷入困境解析:选C“战时经济体制”是为了应对战争需要,有效地进行战略资源的调配,故C项正确。7下表是19311936年中国对外贸易额统计表(单位:百万海关两)。对表中数据解读不正确的是()年份进口出口逆差19311 43390952419321 0494935561933864393471193466134431719355903702201936604453151A民族工业

93、发展抵制了经济侵略B外国倾销导致中国对外贸易入超C世界经济危机影响了贸易数量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成效甚微解析:选D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此时间段内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成效显著,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81929年日本片仓日华蚕丝会社派人到无锡抬价收茧,“较诸本县(无锡)茧业协会议决之限盘每担50元,竞超过30元”。此次茧价上涨()A保证生产原料来源充足 B影响民族资本发展壮大C反映经济危机波及中国 D促使日企完成市场垄断解析:选B茧价上涨是日企竞争的结果,会导致生产原料来源不足,故A项错误;茧价上涨也就是原料价格上涨,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故B项正确;经济危机会使蚕茧卖不出去,而不是茧价上

94、涨,故C项错误;茧价上涨促使日企完成市场垄断材料没有涉及,故D项错误。9下图是川、滇、黔、陕、甘、湘、桂等七省当年工厂数量统计示意图。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平衡了东西部经济发展格局B便利了官僚资本控制经济C奠定了中国持久抗战的基础D推动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解析:选C从统计图中可以看出大后方七省工厂数量显著增加,抗战时期工厂内迁是为了从经济上支持中国持久抗战,故C项正确。10(2018扬州中学质检)下图是民国时期金蝶饭店的广告。该广告反映的社会景象说明()A尊孔排外之风抵制西化 B国人普遍接受西式生活C西方饮食文化成为主流 D社会变革推动移风易俗解析:选D辛亥革命后中国开始采用公历纪年,西

95、方的节日如圣诞节也开始在中国出现,影响着国人的生活方式,可见社会变革推动移风易俗,故D项正确。11.右图是20世纪初一家祖孙三代的合影。照片中的人物长袍马褂,案几的左右分别放置新式的煤油灯和闹钟,中间则摆着水烟袋、紫砂壶和一对青花小碗。这张照片折射出近代社会()A传统与现代交融 B中式与西式对垒C文明与落后冲突 D乡村与城市同步解析:选A闹钟是现代文明的产物,水烟袋、紫砂壶和一对青花小碗是传统的物质文明。两者并存于日常生活中,表明传统与现代交融,故A项正确。12民国三年正月初一,刘大鹏在退想斋日记中有这样的描述:叛逆逼民遵行新历而民皆置若罔闻,仍行旧历而以今日为元旦,民情不顺逆,亦可概见。这从

96、根本上说明()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专制主义思想充斥社会C政府政策力度影响较小 D社会习俗变迁步履维艰解析:选D民国三年即公元1914年,刘大鹏的退想斋日记在1914年正月初一记载中表明,当时中华民国政府进行社会习俗的改革,以国际通行的公历代替中国传统历法(农历),但是民众并不愿意遵行,还是采用传统的农历。由此可见,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变迁步履维艰,故D项正确。13.如图中,画家描绘的是男人们开始剪掉自己长长的辫子,改穿起了中山装或西装。妇女身上的封建束缚也逐步解除,缠足和束胸已经逐渐被摒弃,改穿起了以长裤和大衿衫为主的服装。造成这种变化的最根本原因是()A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加剧B西式服装的传

97、入和流行C国内政治形势的巨大变化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解析:选C材料中“开始剪掉自己长长的辫子,改穿起了中山装或西装”反映了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的时代背景,故C项正确。141895年至1898年,全国出版的中文报刊有112种,其中80%左右是中国人自办的。这些报刊中,有介绍西方科学技术的,有专门报道市场调查的,此外还有专门为稍通文墨的人办的通俗报刊,有为妇女儿童们创办的妇孺报,也有为各行各业创办的行业报,其中影响较大的是政治性报刊。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报纸”与“刊物”不分,贴近民众生活B注重舆情监督,通达社情民意C“维新”与“革命”论战,争取舆论支持D提倡民主科学,促进政治进步解析:选A当

98、时办的“报纸”与“刊物”兼顾了不同群体和不同行业的需要,贴近民众生活,A项正确。151898年问世的无锡白话报是当时在中国极具影响力的一份报刊,其创办者裘廷梁有言“古今中外,变法必自空谈始。故今日中国将变未变之际,以扩张报务为第一义”、“欲民智大启,必自广学校始,不得已而求其次,必自阅报始。报安能人人而阅之,必自白话报始”。这说明()白话相比文言更有利于报刊的普及文学革命对报业形成了一定影响裘氏希望通过办报推动社会变革报业的发展有利于国民素养的提升A BC D解析:选A“报安能人人而阅之,必自白话报始”表明白话相比文言更有利于报刊的普及,故正确;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时发动的,与材料时间不符,故

99、错误;“故今日中国将变未变之际,以扩张报务为第一义”表明通过办报推动社会变革,故正确;“欲民智大启,必自广学校始,不得已而求其次,必自阅报始”表明报业的发展有利于国民素养的提升,故正确。A项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15分)16(2017苏北三市三模)近代一批仁人志士提出“商战”,发展实业,以争取利权,挽救民族危亡,可称之为“中国近代经济民族主义”,其发展与抵制洋货运动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的抵制日货运动,上海华商纱厂盈利迅速提高,并出现了建立新厂、增加设备的热潮,形成了中国棉织业发展史上的所谓“黄金时期”。与此同时,华商烟厂、火柴厂等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据统计,19

100、19年在农商部注册的工商企业达到104家,超过历年最好水平,1920年更达到142家。其中注册的工业公司在1919年为65家,资金44 728 300元,也是亘古未有。材料二1925年上海发起了抵制日货运动由于运动期间禁止提取洋栈货,引起煤荒和粮价上涨,既严重影响了民族工业的商业利润,又波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上海人民出现心理恐慌,运动难以持续下去,于是,在资产阶级各团体的纷纷要求下,上海总商会同意提取英日货。同时,帝国主义为了反抵制,工部局停供华商电力达2个月之久,导致上海13家华商纱厂被迫停工,工人失业6万多人,损失326万元以上,严重危及上海民族纺织业的生存。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李宗超近代中国经

101、济民族主义的理性与非理性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根据材料二,指出1925年抵制日货运动“难以持续下去”的原因。(5分)(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中国近代经济民族主义”。(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00字左右。)(10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中“迅速提高”“华商烟厂、火柴厂等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等信息归纳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二中“上海人民出现心理恐慌”“帝国主义为了反抵制”的信息归纳回答。第(2)问属于历史小论文撰写,首先要依据材料信息对所给的观点进行说明,然后围绕论点结合所学从“原因、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等角度进行论证。答案:(1)特点:发展迅速;私营为主;轻工业为主。原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帝国主义的破坏;民众生活困难(心理恐慌)。(2)观点:中国近代经济民族主义是时代的产物,但不能使中国独立富强。史实:写出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抵制洋货运动的两个相关史实即可。评述:背景或根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侵略;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增强了民族凝聚力等。消极作用:抵制日货运动影响民族工业发展;造成人民生活困难;未能使中国真正走上独立富强道路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