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析老门生三世报恩中的人物与情节设置许新路摘要:老门生三世报恩出自冯梦龙纂辑的白话短篇小说集警世通言第十八卷,叙述了博学之士“八岁举神童”的鲜于同,直至五十七岁却仍驰逐于青衿之列,讲文谈艺,而后接连三次被蒯遇时“错取”,终于仕途顺畅,并报蒯氏知遇之恩的故事。文章中老门生、恩师、众门生秀才等角色形象设置丰满而具有代表性,蒯遇时“爱老贱少”却几次“错取”鲜于同的情节设置巧妙不失频频暗讽,与鲜于同感激报恩也形成了一定反差,整体故事情节极富表现力。因此本文将通过精读老门生三世报恩文本,分析其中精妙的人物与情节设置,解读作者的写作意图。关键词:老门生三世报恩;人物设置;情节安排;因果报应论;冯梦龙一、前
2、言冯梦龙的“三言”(1)中设置了不少的文人形象,他笔下的这些文人们大多学识渊博,仕途上有着众多波折与坎坷,他们陷入科举的旋涡却一直苦苦挣扎,“屡战屡败,屡败屡战”,(2)最终凭着自己的努力“腰金衣紫,赐恩三代”,实现自己登科及第的愿望。本文所分析的文本老门生三世报恩中的主要人物鲜于同便是这些文人中的一个。(3)文人科举的曲折,是明中晚期社会现实以及作者冯梦龙本人生平经历的一种真实写照。明代中后期,君王大臣荒淫无度,纵情享乐,无心朝政,宦官屡屡掌握大权,整个社会追名逐利、阴暗不堪,这种风气自然也影响到科举制度的官僚机构,真才实学在金钱利益面前已经失去了说服力。然而这对于把中举为官作为人生追求的读
3、书人们来说,显然是将他们逼近了一条死胡同。作者冯梦龙也是这些悲惨文人中的一个,他从幼年便接受了正统的儒学教育,才高八斗,青年时抱着鸿鹄之志屡次参加科考而不中,直至五十七岁才不得已出贡,与鲜于同境遇近乎一致。六十一岁的冯梦龙做了寿宁知县,一生的科举为官光宗耀祖的梦想,最终却以一个小芝麻官结束了自己的仕途。后人不能否认的是,作者塑造的众多文人形象都带着他自己的影子,尤其是老门生鲜于同这个形象。他遭遇的不幸、心中的苦闷是作者所感同身受的,蒯遇时以及其他秀才的角色在当时的社会也能一一找到对应。作者为鲜于同设置的几次巧合使其最终得以做官的情节是作者内心对于科举的美好憧憬,更是一种无奈的自我内心释然与安慰
4、。二、老门生三世报恩中的人物设置(一)鲜于同鲜于同作为一个封建科举制度下的读书人代表,他首先是博学的。“八岁时曾举神童,十一岁游庠序,超增补廪”,他有才学,胸藏万卷,笔扫千军;他有志气,足蹑风云,气冲牛斗。从他三十岁起,他曾有过八次让贡,由此他的学识可见一斑。此外,他也是有志气、有大家风范的。“俺若情愿小就时,三十岁就上就了,肯用力钻刺,少不得做个府佐县正,昧着心田作去,尽可荣身肥家”。纵有旁人笑他劝他,他却也不理睬,依旧我行我素。更是以孔子、梁皓自比,“梁皓八十二岁中了状元,也替天下有骨气肯读书的男子争气”“假如孔夫子不得科第,谁说他胸中才学”。他对自己颇有自信,于是后面也多次作诗以古代名家
5、自比,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在某种程度上他是心比天高的。与此同时,他也把外界他人对他的态度抛掷身后,面对众人的嘲笑,他“凭众人耍他,笑他,嗔他,厌他,总不在意”。科举高中却得了个不得意的差事,众人为他惋惜,唯独他自己是欣然接受,全不在意。颇有古代圣贤的大气之风。人格上,他又是知恩图报、勤勉正直的。尽管蒯遇时因为“爱老贱少”三番五次刻意不录鲜于同,但后阴差阳错三次被蒯遇时选中,他心中始终记得恩师的知遇之恩,在蒯氏几次蒙冤有難时,他频频救恩师及其家人于危难之中,“鲜于同在本部一力周旋看觑,所以蒯公不致吃亏。又替他纠合同年,在各衙门恳求方便,蒯公遂得从轻降处”。逢年过节他更是屡次拜访恩师,以表感激之情。在
6、面对自己恩师之子的案件时,他又能够不偏不倚,秉公处理,是一个能够公正断案的好官。(二)蒯遇时首先,蒯遇时是“爱少贱老”的,文中涉及到他的情节中多次提到这一词,这也是这一人物身上最鲜明的一个特征。造成他这一性格的原因是“我取个年少门生,他后路悠远,官也多做几年,房师也靠得着他。那些老师宿儒,取之无益”,即为自己将来年迈从官场隐退后做铺垫,使自己未来在官场有个借力依靠,而非出于为国家选拔贤才的目的。此举坑害了那些一腔热血盼望高中的文人秀才,这些体制内官员们的一己私利与渴望报效国家、光耀门楣,寄希望于科举的苦读文人们形成了巨大的矛盾。从这一人物特征来看,蒯遇时是明中晚期腐朽的科举制度中众多官员的一个
7、缩影。然而作者并未将蒯遇时塑造成一个完全的恶人。他虽是“爱少贱老”,但经历几次危难被鲜于同施以援手后,他知错自省,更是在临终前对子孙说出“我子孙世世不可怠慢老成之士”,劝诫后世尊重老成之士,不要效仿自己曾经错误的行为。蒯遇时最终的醒悟悔改让他的人物形象丰满了起来,也让苦苦找寻出路的老成读书人看到了最后一丝希望。(三)后生众人文章中除了重点对鲜于同、蒯遇时进行重点刻画外,还有许多其他小角色,他们是一个群像:鲜于同的后生之辈社会中的多数秀才、举人。他们是没有立场的,挖苦嘲笑、汲汲营营,“那些后生见了他,或以为怪物,望而避之;或以为笑具,就而戏之”“众人拱手听命,却似汉皇筑坛拜将,正不知拜那一个有名
8、的豪杰”。这些人的出现是社会大多数人的真实映射,他们的“爱少贱老”除了因为自己本身的劣根性之外,很大一部分是追随着知县蒯遇时的。而当蒯遇时阴差阳错录了一个年老之人时,他们又是抱着一种围观、看热闹的心理。他们代表了当时社会上的多数人。(四)人物设置的作用后世学者多认为鲜于同的身上带有作者冯梦龙本人的影子,作者写鲜于同也是在写着自己。(1)冯梦龙饱读诗书,才富五车,然而却屡试不中,五十七岁才有机会补为贡生,这与鲜于同的经历颇为相似。与鲜于同不同的是,因为几个巧合,鲜最终完成了及第做官的夙愿,现实生活中却少有巧合,冯梦龙并没有考中进士。这个角色寄托了作者对做官无望的无奈,和希望遇到赏识自己的人的渴望
9、,以及对平步青云的美好幻想。蒯遇时则是一个矛盾体的存在。他自身对老成之士是极度鄙夷的,然而自己却三次选录老迈的鲜于同。作者对这一角色的情感是复杂的,既有对科举考官不重才学而重私利的痛恨、无奈,又有对这些官员痛改前非的奢望与幻想。蒯遇时的形象一部分是社会上重利轻才的官员的真实写照,另一部分则是冯梦龙内心对于光明前途的憧憬与寄托。文本中涉及到后生众人的情节虽少,寥寥几笔却也勾勒出了一个普遍的现象。这些人承载了作者对于当时社会的众多文人秀才们的鄙夷与惋惜,使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蝇营狗苟、随波逐流不该是一代读书人该有的行为。引人深思。另一方面,这些人物的塑造也丰富了故事情节。正是因为“第一遍是个情,
10、第二遍是个例,人人要贡,个个争先”,鲜于同才屡试不中。他们对于鲜于同的嘲笑戏谑和对蒯遇时的阿谀奉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极大地揭露了明中晚期腐朽的科举制度。(2)三、老门生三世报恩中的情节设置(一)老门生三世报恩中的情节设置的特点老门生三世报恩中情节最大的特点便是冲突与巧合的设置。蒯遇时三次通过不同的方式想方设法录取年轻人,第一次采用“本县拔得个首卷,其文大有吴越中气脉,必然连捷,通县秀才,皆莫能及”,此次科考鲜于同全力以赴,才华尽显,故被选中;第二次的蒯遇时吸取“教训”,“只拣嫩嫩的口气,乱乱的文法,歪歪的四六,怯怯的策论,愦愦的判语,那定是少年初学”,以避开年纪长的夙学之士,然而此次的鲜于同却
11、因郁闷,考前多喝了些生酒而坏了肠胃,勉勉强强进考场应试,胸中才学半点儿都没有发挥出来,反而得中;第三次的鲜于同又因夢里暗示,放弃自己擅长的礼记而改了诗经应试,再次夺魁。几次的巧合让人惊奇发笑,试想若是鲜于同第二次、第三次按照其正常水平发挥,便可能会继续落榜,及第做官更是遥遥无期了。此外,蒯遇时虽然想多次用手段弃录鲜于同,但后者并没有记恨于心,反而感恩戴德,将蒯氏视为自己一生的恩师,这与蒯氏的态度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后来鲜的身份更是转变成为了蒯氏一家的恩人,前后的强烈对比也是情节上的一大亮点。(二)老门生三世报恩中的情节设置的作用首先,几处巧合的设置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鲜于同若是没有考中,那么不会有后文做官并报恩于恩师一家的情节。前后情节串联,故事整体具有连续性,有始有终。其次,巧合的设置暗含冯梦龙的“因果报应”思想。无论是鲜于同的三次中举,还是最后鲜为蒯氏家族平反而奔走,这些情节的安排让人感慨造化弄人。由于作者的郁郁不得志,他更愿意寄最后的希望于时运,他塑造的鲜于同就是冥冥之中好运相助的典型。他也相信“报应论”,将自己的痛苦释放于自己塑造的文学形象中,以抒发自己仕途失意,无法实现理想的苦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