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章测评(B)(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方言中,横切山脉使山脉中断的河谷或山谷称为“陉”,这种谷底因为走向与山脉近于垂直相交,也称为“横谷”。“陉”在历史上常被利用作为迁徙、贸易、征战的道路系统。下图为太行八陉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历史上“陉”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交通通道农业基地人口集聚区关隘要冲A.B.C.D.2.太行八陉中,交通意义最为重要的是()A.飞狐陉B.井陉C.曲陉D.轵关陉答案:1.D2.B解析:第1题,主要考查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由材料可知,历史上“陉”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交通通道和关隘要冲。第2题,主要考查交通线路分布的
2、影响。读图可知,井陉连接了石家庄、太原等主要城市,交通意义最为重要。读三城市地域形态示意图,完成34题。3.三城市中,城市的地域形态受铁路建设影响最大的是()A.株洲B.筑波C.嘉兴D.中国城市4.日本筑波城市内部公路分布相对均衡,其主要原因是()A.平原地形为主B.人口分布均衡C.科技实力雄厚D.南北均衡发展答案:3.A4.A解析:第3题,由图可知,株洲城市建设沿铁路线布局;筑波城市地域形态主要受公路的影响;嘉兴城市形态主要受河流影响。第4题,筑波位于关东平原,地势平坦,利于公路的建设,公路分布相对均衡。京津城际铁路是中国率先建成的第一条最高时速可达350千米的城际铁路。读下图,完成56题。
3、5.下列关于京津城际铁路开通后的影响,错误的是()A.促进了京、津两城市的经济发展B.加强了两个城市的经济交流C.缓解了京津塘高速公路的交通压力D.会对天津市的本地商业造成冲击、破坏6.结合图文材料以及地理区位理论,新北京的空间发展方向重点是向()A.东南B.西北C.西南D.东北答案:5.D6.A解析:第5题,京津城际铁路的开通可促进两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使人员往来更加便利、快捷,对两市商业的发展都会起到促进作用。第6题,北京西、北为山地,东南为平原,新北京的空间发展将沿着京津城际铁路向东南扩展。古扬州城因京杭运河的兴起而兴起,因京杭运河的衰落而衰落。21世纪宁启铁路和润扬长江公路大桥的贯通,改
4、变了扬州地区的交通运输状况,扬州再次崛起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城市。读图,完成78题。7.促使扬州再次崛起的交通背景条件是()A.润扬长江公路大桥贯通B.宁启铁路替代长江航运C.铁路沟通扬州与长江三角洲D.形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8.关于图中城市地域扩展的方向及其影响因素搭配正确的是()A.南北扩展平原地形B.东西扩展铁路线C.向南扩展京杭运河D.向东扩展绕城公路答案:7.D8.B解析:第7题,由题干中“21世纪宁启铁路和润扬长江公路大桥的贯通,改变了扬州地区的交通运输状况”可知,扬州再次崛起的交通背景条件是形成了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第8题,由图可知,该城市东西扩展是受宁启铁路影响,向南扩
5、展是受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和高速公路影响。长江经济带的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形成“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空间规划。据此完成910题。9.下列关于“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轴”指京沪铁路B.“两翼”中的“南翼”以沪蓉运输通道为依托C.“三极”是长江经济带的三大增长极D.“多点”是指发挥三大城市群地级市的支撑作用10.长江“黄金水道”是实现长江上中下游协调发展的依托,其形成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是()A.水量大,水位变化小B.上游资源丰富C.宜宾以下可通航D.中下游沿岸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答案:9.C10.D解析:第9题,“一轴”是指长江黄金水道,“两翼”中的“南翼”
6、以沪瑞运输通道为依托;“多点”是指发挥三大城市群以外地级市的支撑作用。第10题,长江“黄金水道”形成的社会经济条件主要是沿途特别是中下游沿岸人口稠密,城镇众多,社会经济发达,货流量大,人流量大,对运输需求大。读京津冀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示意图,完成1112题。11.京津冀将走向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经济一体化道路。北京首先向河北扩散的产业可能是()软件研发产业钢铁工业石油化学工业机械制造业影视文化产业A.B.C.D.12.两地区的重要工业基地发展的共同优势条件有()两地都具有沿海、沿铁路的便利交通两地的煤炭资源都十分丰富两地的钢铁工业都靠近原材料产地两地城市、人口密集,消费市场大两地均位于我国农
7、业发达地区A.B.C.D.答案:11.B12.D解析:第11题,北京市未来的建设发展目标定位于国家首都(政治中心)、世界城市(国际交往中心)、文化名城(文化中心),并首次提出“宜居城市”概念。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钢铁工业、石油化学工业、机械制造业等重工业应大量外迁。故选B项。第12题,两地发展工业的共同优势条件是都具有沿海、沿铁路的便利交通,两地城市、人口密集,消费市场大,两地均位于我国农业发达地区,京津冀地区的能源十分丰富,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源缺乏,京津冀地区钢铁工业靠近原材料产地,长江三角洲地区钢铁工业原材料需要进口。下图为粤港澳大湾区和港珠澳大桥示意图。完成1314题。13.港珠澳大桥建设面
8、临的自然困难有()寒暖流交汇,水流急水深,海水腐蚀严重多台风,破坏力强降水量大,夏季多雨A.B.C.D.14.港珠澳大桥建成对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主要作用有()缩短珠港澳之间的时间距离促进资源整合、产业集聚促进消费,扩大内需促进粤港澳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A.B.C.D.答案:13.B14.A解析:第13题,港珠澳大桥跨越珠江口,建设过程中会遇到恶劣的自然条件和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海水侵蚀、台风影响等方面。珠江口不是寒暖流交汇处,水流较平稳,降水量大、夏季多雨对大桥建设影响不是很大。第14题,根据材料提示,港珠澳大桥建成对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作用主要包括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等要素的高效
9、流动和配置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方面。促进消费,扩大内需,这不是主要作用。目前我国东、南、西、北都有了自己的“特区”,出现了老“特区”与新“特区”共同发展的新格局。读图,完成1516题。15.促使深圳迅速崛起的主要因素是()A.大力推进工业化B.改革开放的政策C.大量的外来民工D.香港的产业转移16.上海浦东、天津滨海新区作为新“特区”,适宜重点发展()A.资源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产业B.都市农业和出口创汇农业C.原材料加工业和能源工业D.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答案:15.B16.D解析:第15题,促使深圳迅速崛起的主要因素是改革开放的政策,建立了特区;有了国家的特区政策,才能大力推进工业化,吸引
10、大量的外来民工,吸引香港的产业转移。第16题,东部经济发达区进行产业升级,上海浦东、天津滨海新区作为新“特区”,适宜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资源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产业、原材料加工业和能源工业向中西部转移。江湖关系和谐是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定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近几十年来,洞庭湖经历了35次水灾,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洪水接二连三暴发,洞庭湖有效蓄洪能力急剧下降,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据此完成1718题。17.洞庭湖蓄洪能力下降的人为原因是()长江上游植被遭到破坏,入湖泥沙增多暴雨长江洪水倒灌人类大规模围湖造田A.B.C.D.18.要改变这种状况,当前应采取的措施是()在长江上游植
11、树造林退耕还湖拆除围垸,迁移居民疏通出湖河道A.B.C.D.答案:17.D18.A解析:第17题,洞庭湖蓄洪能力下降的人为原因是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导致湖面萎缩。第18题,结合上题造成洞庭湖蓄洪能力下降的人为原因是长江上游植被遭破坏,入湖泥沙增多,人类大规模围湖造田,因此,应在长江上游植树造林,在湖区退耕还湖,同时要拆除围垸,迁移居民,疏通出湖河道。海洋被人们称为“蓝色国土”,海洋开发、海洋保护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据此完成1920题。19.我国沿海()A.台湾以东受寒流影响B.大陆架富含油气、锰结核等矿产资源C.受季风气候影响,沿岸形成季风洋流D.海岸线漫长曲折,利于建设优良港口20.近20年
12、来,我国实施“伏季休渔”制度,主要目的是()A.便于检修渔船,发展生态渔业B.保护海洋渔业资源的再生能力C.防治赤潮、咸潮等污染问题D.推动近海水产养殖事业的发展答案:19.D20.B解析:第19题,台湾以东受暖流影响。大陆架富含油气,锰结核等矿产资源分布在深海洋盆中。我国沿岸洋流不随季节改变流向,不是季风洋流。海岸线漫长曲折,利于建设优良港口。第20题,我国实施“伏季休渔”制度,主要目的是给鱼类提供繁殖恢复的时间,保护海洋渔业资源的再生能力。21.有关在别国管辖的海域享有权益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别国领海中享有无害通过权B.国际航行海峡中享有过境通行权C.在别国专属经济区享有勘探、开发权
13、D.在别国大陆架上享有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自由权答案:C解析:一个国家在别国的领海中享有无害通过权;在别国的大陆架享有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权利;在国际海峡享有过境权;但不享有在别国专属经济区勘探、开发的权利。22.有关领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领海是从领海线起向海上延伸一定宽度的水域B.领海的宽度为12海里C.领海是从领海基线量起,向海上延伸最宽不超过12海里的海域D.沿海国在领海范围内享有关闭领海的权利答案:C解析:领海就是从领海基线起向海上延伸最大宽度不超过12海里的水域,C项正确。A项混淆了领海基线与领海线。领海线是指领海的外部界线,领海基线与领海线之间是领海,领海宽度为最宽不超过12
14、海里,但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未明确规定,具体值由各国自己主张,B项错误。领海范围内其他国家有无害通过权,不得随意关闭,D项错误。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完成2325题。23.甲国在N海域()A.享有主权B.有勘探、开发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C.享有开发定居生物的主权权利D.与其他国家平等地共同使用24.海域M()其归属需甲国和芬兰通过友好协商确定污染严重赤潮濒发世界最大的石油航线A.B.C.D.25.甲国和芬兰对于波的尼亚湾应()A.共同开发所有的海底资源B.尊重其归属国合法利用海洋的权利C.公平分担保护每一寸海洋国土的义务D.共同遏制海洋环境质量恶化的趋势答案:23.D24.A25.D解析:第23题,
15、N海域由半岛宽度可估算其与甲国距离在200海里之外,应属于公海。第24题,M海域属于甲国和芬兰共同的领海,其归属需甲国与芬兰通过友好协商确定;这里纬度位置较高,发生赤潮的温度条件差;这里污染严重,但不是最大的石油航线。第25题,波的尼亚湾不属于甲国和芬兰中的某一个国家,所以不能开发和分担保护义务,要共同遏制海洋环境质量恶化的趋势。二、综合题(共50分)26.(14分)读某地区聚落及商业网点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A、B两处聚落空间形态各有何特点?(4分)(2)图中C、D两区域商业网点的密度有何差异?试分析原因。(6分)(3)图中E处河港曾经是该地区对外联系的主要枢纽,盛极一时。后因泥沙
16、淤积和公路发展,该河港最终废弃。试述该种变化对E地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4分)答案:(1)A处聚落空间形态沿公路线扩展,B处聚落空间形态沿河流伸展。(2)C处商业网点的密度大于D处。原因:C位于平原,D位于山区。山区地势起伏大,交通运输线路稀少,交通运输方式单一,商品流通尤其是区际商品流通很难建立和发展,商业网很难伸展到那里。(3)E地聚落空间形态将保留沿河流伸展的特点。其商业网点密度将会减小。解析:第(1)题,A处聚落沿公路线扩展,B处沿河流伸展。第(2)题,受交通运输影响,山区与平原商业网点密度存在较大差异。第(3)题,河港的废弃将影响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密度。27.(14
17、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京、津、冀在协同发展中的战略定位。(如图文字所示)(1)图中所示内容是京、津、冀的产业发展定位,请分别列举三地实现各自产业发展定位最具优势的一项区位条件。(6分)(2)为实现天津市“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的定位,天津港将原有的煤炭、石油、矿石运输业务分别转移到周边其他港口(秦皇岛港、黄骅港、唐山港)。这对天津港和周边其他港口分别有何好处?(4分)(3)为落实“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的定位,保护生态环境,河北省的山区和平原地区在农业方面应分别采取何种措施?(4分)答案:(1)京:科技力量雄厚(科技人才集中);津:现代工业基础好(制造业技术
18、水平较高);冀:传统工业基础好(与京、津两市相邻;劳动力丰富;土地资源丰富)。(2)天津港:促进港口转型升级(促进港口设备更新;减少港区污染)。周边其他港口:增加吞吐量(提高经济效益;提升专业化运输能力)。(3)山区:扩大林业比例(建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平原地区:发展节水农业(发展生态农业;保护湿地;减少农药、化肥的施用)。解析:第(1)题,京、津、冀的发展定位应立足各自优势制定:北京为首都,突出优势是高校众多,人才集中,科技力量雄厚;天津为直辖市,靠海,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现代工业基础好;河北与京、津两市相邻,劳动力丰富,土地资源丰富,传统工业基础好。第(2)题,天津港转出一些与发展方向
19、不符的产业可以促进港口转型升级,减轻污染;这对于周边其他港口而言,因产业增加,可以增加吞吐量,扩大规模,便于提升专业化运输能力。第(3)题,山区主要是生态屏障、水源地,因此要保护其生态环境,扩大林业比例。平原地区则要立足于华北缺水的现状,发展节水农业、绿色农业、生态农业。28.(12分)读京沪高速铁路济南站规划图,完成下列各题。(1)决定京沪高速铁路建设的首要因素是。(2分)(2)专家称京沪高铁济南西客站将成为带动济南西部,进而推动全市发展的“发动机”,试解释其原因。(6分)(3)山东省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京沪高速铁路的建设将对山东省西部的发展产生哪些有利影响?(4分)答案:(1)社会
20、经济(2)京沪高铁济南西客站的建设,使济南西部区位优势更加突出;形成客站商务区,带动西部现代服务业发展;推动西部房地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3)大量投资将增加就业机会,并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将推动山东省西部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商品流通,加快脱贫步伐;带动沿线第三产业的发展。解析:第(1)题,京沪高速铁路建设是为缓解我国东部地区南北客运压力而投资建设的,决定其建设的首要因素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第(2)题,京沪高速铁路济南站选定济南西部,对济南市尤其是其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等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第(3)题,京沪铁路经过山东省西部,对该地区的影响有加快商品流通,带动基础设施建设,拉
21、动相关产业发展,加快经济建设步伐。29.(10分)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我国960多万平方千米的陆地领土和约300万平方千米享有主权和管辖权的海域,都是中华民族生存、繁衍、发展及与世界各国友好往来的立足之地。材料二海洋产业是指人类利用海洋资源和空间所进行的各类生产和服务活动。下图为20142018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三类产业比重情况。材料三海洋第一产业包括海洋渔业;海洋第二产业包括海洋油气业、海滨砂矿业、海洋盐业、海洋化工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电力和海水利用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工程建筑业等;海洋第三产业包括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海洋科学研究、教育、社会服务业等。(1)我国海域跨暖
22、温带、亚热带和热带,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形成了丰富的资源(海洋第一产业);海洋油气勘探、开发、炼制加工不断取得突破,海洋油气产业迅猛发展,这属于海洋第产业。(2分)(2)据材料二,指出20142018年我国海洋三大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特点。(4分)(3)说明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4分)答案:(1)海洋生物二(2)第一、第二产业产值比重总体均变低,第三产业产值比重逐渐上升。(3)增强海洋产业意识;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发展海洋科技;增加海洋产业投入。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三可知,我国海域跨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自然条件复杂多样,适宜多种海洋生物的生存,形成了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可以发展海洋第一产业;海洋油气勘探、开发、炼制加工不断取得突破,海洋油气产业迅猛发展,属于海洋第二产业。第(2)题,分析材料二中的数据,可以看出20142018年我国海洋三大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呈现第一、第二产业产值比重降低,第三产业产值比重逐渐上升的趋势。第(3)题,在今后发展中增强海洋产业意识,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发展海洋科技,增加海洋产业投入,促进我国海洋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