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浙江省衡州市衡州二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10336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衡州市衡州二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浙江省衡州市衡州二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浙江省衡州市衡州二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浙江省衡州市衡州二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浙江省衡州市衡州二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浙江省衡州市衡州二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浙江省衡州市衡州二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浙江省衡州市衡州二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浙江省衡州市衡州二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浙江省衡州市衡州二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浙江省衡州市衡州二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浙江省衡州市衡州二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基础知识和运用(2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2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熨(y)帖 衣襟(jn) 绦虫(tio) 少不更(gng)事 B隽(jun)永 驯(xn)熟 颠簸(b) 云销雨霁(j)C苔藓(xin) 狙(j)击 粗犷(kung) 亘(gn)古不变D桦(hu)树 胡诌(zhu) 纶(gun)巾 惊骇(hi)万状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寒喧 隐遁 寂寞 蹑手蹑脚 B瓦砾 坍圮 帐款 一愁莫展C敕造 告诫 纨绔 专心致志D惊蜇 襁褓 恪守 放涎不羁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

2、当的一句是( )A社会上有少数人爱传播小道消息,他们把不经之谈猎奇为新闻,甚至把谣言也加以扩散。B当代文坛颇不景气,想起唐宋诗词的成就,不禁让人产生今非昔比的感觉。C军训结束那天,我们举行队列表演,下午三时,操场上歌声嘹亮,沸反盈天,校园成了欢乐的海洋。D吴教授真不愧为丹青妙手,在他笔下,一幅画三下两下便一蹴而就了。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通过历史文本,让我们进入当时的语境,抵达历史的现场,同时,我们还应立足当代,寻找历史在当今的意义。B人们的悲哀在于,应该珍惜的时候不懂得珍惜,而懂得珍惜的时候却失去了珍惜的机会。C这次诗歌朗诵大赛,我一定说服老师和你一起参加,这样你就不会太紧张

3、了,可以发挥得更好。D为了能有永久的和平,人类必须正视战争造成的苦难,思考如何避免战争不再发生。5依次填入下面句子空格处组成一个语意连贯的语段,其中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没有谁可以活在社会舆论的真空里,“贫二代”如此,“拼二代”亦如此,“富二代”更不例外。 , 。当然,这其中也不乏误解与偏见。 , ,只是,“富二代”的代言人在为这个群体正名的时候, 。“富二代”其实没那么脆弱,也不该如此敏感。试图改变社会舆论对“富二代”的看法是必要的客观地为“富二代”正名也无可厚非只不过社会舆论给予前两者的多是支持和鼓励对于“富二代”多是批评与鞭策实在没必要把普通的社会舆论升级到“歧视”的地步A. B.

4、C. D.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始速祸焉 速:招致B洎牧以谗诛 洎: 等到C一肌一容,尽态极妍 妍:姿态 D暴秦之欲无厌 厌:同“餍”,满足7下面加点的词语不正确的是( ) A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形体和容貌 B身量苗条,体格风骚:妇女举止轻佻C行为偏僻性乖张:偏激,不端正 D我带了外孙女过去,倒也便宜:方便8下列加点的词语,其词类活用有别于其他三项的是( )A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B辞楼下殿,辇来于秦C日削月割,以趋于亡D骊山北构而西折9下列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B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C较秦

5、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D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10下列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秦以攻取之外 以有尺寸之地 B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子孙视之不甚惜C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D赵尝五战于秦 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11下列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戍卒叫,函谷举A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B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C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D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12近来,南京准备移栽数百棵树龄近百年的法国梧桐树,为地铁3号线的建设让路。梧桐树是南京的标志之一,是当地人引以为豪的一道风景。树龄较大的树移栽后存活率很低,但日益拥堵的城市

6、交通状况也给百姓的出行带来了诸多不便。而采用增加下挖深度避免大树遭损的做法,又使建设成本大增。一方面是耗资上百亿的特大利民工程,一方面是具有文化符号意义的梧桐树,孰去孰留?请发表你的看法。要求:观点鲜明;运用反问手法阐述理由;不超过50个字。(3分)13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材料的主要信息。不超过15字。(2分)所谓流动性短缺危机是指金融机构因信贷紧缩导致流动资金严重不足。流动性短缺危机已经波及到了金融体系之外,首当其冲的则是美国的中小企业。在加利福尼亚洲经营果园的农场主凯瑟琳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由于信贷紧缩,她扩大生意的计划一再搁浅。她抱怨说,三年前开始创业时,她很轻松地借到了50万美元的贷款,

7、“如今当自己的产品已经小有名气之后,却没有一家银行愿意回她的电话”。 二、古诗文阅读(21分,选择题每题2分)荥阳郑德懋,尝独乘马,逢一婢,姿色甚美,马前拜云:“崔夫人奉迎郑郎。”鄂然曰:“素不识崔夫人,我又未婚,何故相迎?”婢曰:“夫人小女颇有容质,且以清门令族,宜相匹敌。”郑知非人,欲拒之。即有黄衣苍头十余人至,曰:“夫人趣郎”。进辄控马,其行甚疾,耳中但闻风鸣,奄至一处,崇垣高门。郑立于门外,婢先白,须臾,命引郑郎入。进历数门,馆宇甚盛。夫人著梅绿罗裙,年可四十许,姿容可爱,立于东阶下。侍婢八九。郑趋谒再拜。夫人曰:“无怪相屈耶!以郑郎清族美才,愿托姻好。小女无堪,幸能垂意。”郑见逼,不

8、知所对,但唯而已。向暮,一婢前白,女郎已严妆讫。引郑郎出就外间浴以百味香汤左右进衣冠履佩美婢十人扶入女年十四五姿色甚艳目所未见。郑遂欣然,遂成礼。明日,夫人命女与就东堂,女善弹箜篌,曲词新异。郑问所迎婚前乘来马,今在何许,曰:“今已反矣。” 如此百余日,乃白夫人曰:“家中相失,颇有疑怪。乞赐还也。”夫人曰:“适蒙见顾,良深感慕。然幽冥殊涂,理当暂隔,分离之际,能不泫然。”郑亦泣下。乃大宴会,与别曰:“后三年,当相迎也。”郑因拜辞。郑乘马出门,倏忽复至其家。其家人云:“郎君出行后,其马自归,不见有人送来。”郑始寻其故处,唯见大坟,旁有小冢。其左右人传:“崔夫人及小郎墓也。”郑尤异之,自度三年之期

9、,必当死矣,后至期,果见前所使乘车来迎。郑曰:“生死固有定命。苟得乐处,吾复何忧。”乃悉分判家事,预为终期。明日乃卒。 唐张读宣室志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夫人趣郎 趣:通“促”,催促B耳中但闻风鸣,奄至一处 奄:突然C向暮,一婢前白 向:对着D乃悉分判家事,预为终期 悉:详尽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以郑郎清族美才 以地侍秦,犹抱薪救火B立于东阶下 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C自度三年之期,必当死矣 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D果见前所使乘车来迎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荥阳人郑德懋

10、,曾经有一次独自骑马出行,遇到一名姿色非常美丽的婢女,并被这女子强行把他连人带马请进一座庄严华丽的大宅院。B郑德懋听说崔夫人要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并不乐意但不得已只有答应,后来见其女儿姿色甚艳,这才高兴起来。C郑德懋在崔家停留了百余日后,因思念家中亲人而要求回家,崔夫人和女儿没有强留,在一次大宴会后相约三年后来接他。D郑德懋回到家后再去寻找崔夫人宅院,只见大坟与小冢林立,三年后他知道自己死期已到,安排好家事后溘然而逝。17断句和翻译。(10分)(1) 用“”给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断句。(4分)引 郑 郎 出 就 外 间 浴 以 百 味 香 汤 左 右 进 衣 冠 履 佩 美 婢 十 人 扶 入

11、 女 年 十 四 五 姿 色 甚 艳 目 所 未 见 。(2) 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郑见逼,不知所对,但唯而已。(3分)译文: 生死固有定命。苟得乐处,吾复何忧。(3分)译文: 18. 阅读诗歌,完成下列题目(5分)咏赤壁 李白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1)下列各项中,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两项是( )( )(2分)A这两首七绝都是怀古诗,咏叹的都是周瑜以火攻破曹的史实。B李诗宏观地描写了周瑜火攻的气势及曹军战船灰飞烟灭的结果。C杜诗从细节入手,将曹军剑断戟折的苦战场面展

12、现在读者面前。D李诗客观地述说了瑜胜操败的历史,没有明显的褒贬倾向性。E杜诗暗含对曹军兵败的惋惜,慨叹偶然因素对历史的影响。(2)杜牧经过赤壁这个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了赤壁一诗。此诗是由什么引发“思古之幽情”的?(3分) 三、现代文阅读(12分)温软的稻草 詹文格在物质丰盈的年代,我突然间想起了故乡那一堆堆温软的稻草。想起稻草,自然就想到那些农人,想起农人就想起我的父辈,想起父辈就想起耕耘和劳作。对于黄澄澄的稻谷而言,稻草在很多时候是长篇大作里的闲笔。在讲究生产进度的年代,稻草这种耕牛的上等饲料,竟然弃之如敝屣,扔之不足惜,只有饱满的谷粒才能勾起农人对丰收的喜悦。故乡在长江中

13、下游地区,大片的稻田就是农民一生的主战场,一代一代农人在田野里劳作,将劳苦的一生消耗在这片不算辽阔的田野里。稻子的生长期长,吸饱了阳光,占尽了岁月的风情,直至10月才开始泛黄。当秋风把山川田野逐一摇醉的时候,稻子开始在蓝天下尽情张扬。喧闹的村庄里鹅飞雁叫,急不可耐的农人便肩披毛巾,头扣草帽,准备开镰收割了。收割稻子是一年农事的压轴戏,金黄色的地毯上到处滚动着豆粒般的农人。那个时候农业机械化程度很低,脚踏式打谷机是秋收战役的重要武器,隆隆的打谷声里,农人的兴奋和欢乐很直白地写在布满汗水的脸上,他们不知疲倦地把丰收的果实运送回家。稻草却默默地躺在地上,翻晒几个时日,待稻草的水分被阳光悉数收走后,农

14、人才尽心尽意地将它捆扎,垛在房前屋后的空场上,或高或矮的草垛就像一个个微缩的金字塔为古朴的村庄镀上了一层丰收的色彩。安放在村口的草垛成群结队,有点像一群慈眉善目的老人。草垛是时光的看台,但并非寂静无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扛锄抡镐的农人不大在意它,但初冬时节的鸟雀会时常光顾这里,在此越冬的鸟儿会把家快速地安顿下来。稻草的柔软、温暖以及残存的一星半点谷粒,让安家的小鸟心里无比踏实。对于孩子们来说,草垛就是他们的乐园。捉迷藏、抓特务百玩不厌。一惊一乍的笑声,就如山乡的抒情,摆上了精神的盛宴。稻草是耕牛的粮食。隆冬来临,白雪皑皑,田野山川已很难找到青草,此时早有筹备的农人便从草垛上扯下一捆稻草,撒在

15、牛栏里。老牛蹲卧于闭风的墙角,不紧不慢地咀嚼着储满阳光的稻草,那种从乡村根部生长出来的美食,让耕牛反刍着一年来的大小农事。冬闲的雨天,金黄的稻草开始派上用场了。上下三重的老屋,聚集着一群精壮汉子,挥拳捋袖地忙活,有的高高抡起木锤,拼命槌打着稻草;有的在扭动木纽,将柔软的稻草拧成一根硕大的擂藤,伸展自如的擂藤是耕牛拉犁的牵引。这个时候,人们才感到稻草用途广泛。拔秧需要,绑菜需要,编草鞋需要,生草菇需要,做东坡肉扣碗需要,集市上捆扎猪肉需要。而且,稻草是农家做炊的柴火,它让村庄上空一年四季飘起香甜的炊烟。我是睡在稻草上长大的一代。那时,农家的木板床像麻石一样坚硬,贫困的家庭常只具备一床薄薄的老棉被

16、。木板生硬少弹性,无法防寒保暖,乡人便用稻草铺垫。温软的稻草带着土地与阳光的气息传递着不尽的温暖,安抚着贫困劳动者的精神和身躯。从此,脊背再也不会硌得生疼,稻草之上留存着无数香甜的好梦。如今,生活愈来愈精致,享受着幸福时光的孩子们无法想象躺在稻草上的感觉和滋味。就连不少农民也远离了稻草,我发现自己已无法回到从前的日子了。现在尽管享受着空调、电热毯,太空棉,夜夜安睡在宽大的席梦思上,但仍常感腰酸腿疼、失眠多梦、颈肌增生想想那些与稻草同眠的日子,倒头便是呼呼大睡,现在不知是身体在快速衰老还是精神已悄悄萎缩。 (选自散文选刊,有删节)19从全文看,稻草的“温软”体现在哪些方面?请分条概括。(3分)

17、20文章的第段描写收获场景的文字从全文看有什么作用?(2分) 21请赏析文中画横线的两句话。当秋风把山川田野逐一摇醉的时候,稻子开始在蓝天下尽情张扬。(2分) 安放在村口的草垛成群结队,有点像一群慈眉善目的老人。(2分) 22在物质丰盈、生活愈来愈精致的年代,怀念温软的稻草表现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全文分析。(3分) 四、默写(10分)23.(1)气蒸云梦泽, 。(2) ,寂寞沙洲冷。(3) ,赢得生前身后名。(4)小楼一夜听春雨, 。(5)乱花渐欲迷人眼, 。(6)人间如梦, 。(7)想当年:金戈铁马, 。(8)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9)钉头磷磷, 。(10)辘辘远听, 。五、作文

18、(30分)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亿万斯年,无数座山在广袤大地上矗立着,沉默,严峻不管你喜不喜欢,山总是会与我们不期而遇。她既是一道障碍,更是一种高度;她考验着我们,也成就着我们。读书如登山,人生如登山阅读上述材料,以“登山”为题,写一篇文章。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讲述有关登山的故事;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思考,发表关于登山的议论。要求:1.不少于800字;2.文体自选,但不要写成诗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答题卷高一语文12(3分)13(2分)17(10分)(1) 用“”给文段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4分)引 郑 郎 出 就 外 间 浴 以 百 味 香 汤 左 右 进 衣 冠 履 佩 美 婢 十

19、 人 扶 入 女 年 十 四 五 姿 色 甚 艳 目 所 未 见 。(2) 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郑见逼,不知所对,但唯而已。(3分) 生死固有定命。苟得乐处,吾复何忧。(3分) 18.(5分)(1)(2分)( )( ) (2)(3分) 19.(3分) 20.(2分) 21.(4分)(2分) (2分) 22.(3分) 四、默写(10分)23.(1)气蒸云梦泽, 。(2) ,寂寞沙洲冷。(3) ,赢得生前身后名。(4)小楼一夜听春雨, 。(5)乱花渐欲迷人眼, 。(6)人间如梦, 。(7)想当年:金戈铁马, 。(8)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9)钉头磷磷, 。(10)辘辘远听, 。五、作文

20、(30分)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亿万斯年,无数座山在广袤大地上矗立着,沉默,严峻不管你喜不喜欢,山总是会与我们不期而遇。她既是一道障碍,更是一种高度;她考验着我们,也成就着我们。读书如登山,人生如登山阅读上述材料,以“登山”为题,写一篇文章。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讲述有关登山的故事;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思考,发表关于登山的议论。要求:1.不少于800字;2.文体自选,但不要写成诗歌。高一语文期末考试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和运用(25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2分)二、古诗文阅读(23分,选择题每题2分)17引 郑 郎 出/ 就 外 间 /浴 以 百 味 香 汤 /左 右 进 衣 冠 履 佩/美婢

21、十人扶入/女年十四五/姿色甚艳/目所未见(4分)郑德懋被逼迫,不知回答什么,只有答应罢了。(“见”“对”“但”各1分。)生死本来就有固定的命数。如果能够到那快乐的地方,我又担心什么呢?(“固”“苟” “何忧”各1分。)18(1)CE。(C错在杜诗中未表明剑断戟折的是曹军,且没有“苦战场面”的展现;E错在杜诗没有表明“对曹军兵败的惋惜”。)(2)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虽历经许多岁月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一番磨洗,认出它是赤壁之战的遗物,由此引发了“思古之幽情”。三、现代文阅读(4题,共12分)19稻草的金黄色彩能带给村人丰收的喜悦;稻草是鸟雀柔软、温暖的巢;稻草是孩子们的乐园:稻草是

22、耕牛的食粮。稻草日常用途广泛。稻草能防寒保暖,安抚劳动者的精神和身躯。(答到3点给满分)20.内容上,描写故乡的美丽画面,以收割情景表现乡村生活的热闹、丰富和诗意。(1分)结构上,为后文续写稻草的种种温软作映衬铺垫。(1分)21.(1) 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稻子在秋风的吹拂下,达到了生命最高峰时的状态(1分)。抒发了作者对稻子成熟的赞美之情。(1分)(2) 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草垛比作慈眉善目的老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草垛的温暖可亲的特点(1分),表现了作者对草垛的亲近之情。(1分)22.对朴实、自然的生活的向往。对宁静、温馨、充实的乡村精神的留恋。对像稻草一样根植于土地又全身心奉献给

23、土地的父辈们的感激和怀念 。(答出1点给1分)四默写:文言文参考译文:荥阳人郑德懋,曾经有一次独自骑马出行,遇到一名姿色非常美丽的婢女,女子在郑马前行礼说“崔夫人迎接您。” 郑德懋惊讶地说:“我一向不认识崔夫人,我尚未娶亲,为什么要迎接我?”婢女说:“夫人的小女儿很有美姿,同时您又是名门世族,应该门户相当。” 郑德懋心中知道遇到的(是鬼怪)不是人,想要拒绝她。随即有十多个黄衣仆人出来,说:“夫人催促郑公子。”上前就牵住马,走得非常快,郑德懋只听得耳边风声呼啸,突然来到一个地方,高墙大院。郑德懋站在门外,婢女先入门通报,不久传命请郑公子入内。进去穿过好几座们,楼院非常高大轩敞。崔夫人穿着梅绿罗裙

24、,大约四十岁,姿容美丽,站在东阶下。侍奉的婢女有八九人。郑德懋快走几步躬身行礼。崔夫人说:“不要怪罪我委屈你!因为郑公子是名家世族才华高超,希望结为婚姻。我女儿没有才能,只盼你能垂爱。”郑德懋被逼迫,不知回答什么,只有答应罢了。接近黄昏的时候,一个婢女前来通报说崔夫人女儿已经梳妆打扮好了,引着郑德懋来到外间,用百味香料给他沐浴洗澡,左右侍从又拿来衣帽鞋袜。十个婢女把郑德懋扶进洞房,只见崔夫人女儿十四五岁,姿色甚艳,貌美无比,这才高兴起来。于是成婚。第二天,崔夫人让他们来到东堂,崔女善弹箜篌,词曲新奇不同凡响。郑德懋问起自己当初来的时候所乘坐的马,现在在何处,回答说:“现在已经回家了。”郑德懋在

25、崔家停留了百余日后,就禀告崔夫人说:“家中没有我的音信,非常奇怪,希望让我回一趟家。”崔夫人说:“一直得到你的关爱,我深深感到荣幸”只是阴间与阳世人鬼殊途,按道理应该暂时分别,在此分别之际,怎能不伤心落泪呢?” 郑德懋也伤心落泪了。于是安排宴会饯别,临别时说:“三年之后,我去接你。” 郑德懋告辞回家。郑德懋骑着马,一下子就到了家门。他家里人说:“公子出行后,你的马自己回来了,没看到有人送回来。” 郑德懋去寻找崔夫人宅院,只见一座大坟,旁边一座小冢。身边人说:“这是崔夫人和小女儿的坟墓。” 郑德懋觉得非常奇怪,自己想到三年的期限,必定就要死了,后来到了三年期限,果然见到先前所使唤的人乘车来迎接自己。郑说:“生死本来就有固定的命数。如果能够到那快乐的地方,我又担心什么呢?”于是详尽的安排好家事,预先做好死的准备。第二天就溘然而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