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南省2013届高三最新语文试卷分类汇编 古诗鉴赏专题郑州市第一次质量预测(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赠卖松人 于武陵注入市虽求利,怜君意独真。欲将寒涧树,卖与翠楼人。瘦叶几经雪,淡花应少春。长安重桃李,徒染六街尘!注据唐才子传称,于武陵在唐宣宗大中年间尝举进士,不称意,携书与琴,往来商洛、巴蜀间,或隐于卜中,存独醒之意。8这首诗的第二联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有什么作用? (5分)_9这首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_(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8.对比,“寒涧”与“翠楼”,一个荒寒一个繁华形成鲜明对比(3分,如果只答手法,没有解释,只给2分;如果没
2、有明确答出手法,而是融合在具体分析中,且解说适当,也可给3分);突出了松树生长环境的恶劣,以及“松”与“翠楼人”之间地位、境遇的巨大差别,暗示卖松人向翠楼人卖松求利不合时宜,为规劝卖松人做铺垫。(作用2分;四个要点,答出一个给1分,答出任意两个、意思对即可)或:比喻(象征、托物言志)、借代,以寒涧树比喻(象征)贫寒之士,以“翠楼人”代权贵之人;3分,如果只答手法(“比喻”、“借代”各占1分),没有解释,只给2分;如果没有明确答出手法,而是融合在具体分析中,且解说适当,也可给3分把贫寒之士比喻为“寒涧树”,形象地表现了其地位的卑微、境遇的凄凉;而想把“寒涧树”卖给“翠楼人”,委婉地表达了贫寒之士
3、希望得到权贵赏识重用之意。(作用2分;两个要点,答出一个给1分,意思对即可)9.这首诗寄托了诗人对不识人才、只喜欢趋时媚俗的权贵的讽刺;对像松树那样正直高雅却沦落下层、不被重视的贫寒之士的怜惜;对争荣小人春风得意,正直人士却不得重用这一不公平社会现象的愤懑;以及因对现实有了清醒认识而不求荣利、洁身自好的高洁情怀。6分;答出一点给3分(需有简要分析),答出任意两点、意思对即可焦作市一模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渔家傲朱服 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 恋树湿花飞不起,愁无际,和春付与东流水。 九十光阴能有几?金龟解尽留无计。寄语东阳沽酒市,拼一醉,而今乐事
4、他年泪。8请从景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词上片是如何表现作者的情感的。(5分)_9下片中“而今乐事他年泪”,况周颐在蕙风词话卷二评论说:“二语合参,可悟一意化两之法。”也即“一语两意”,请简要赏析。(6分)_(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8.(5分)上片即景抒情。写暮春时节,纤风细雨,烟笼杨柳,郁郁葱葱,万家屋舍,掩映在杨柳的青烟绿雾中;水流花落,春光将尽,惹人愁思,借湿花恋树寄寓人的恋春惜春,表现了诗人的感伤情绪。9.(6分)这句话,一方面写今日买醉春风里的快乐,实际表达的是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一方面借想象将来将追思今日之乐而不可再得的悲凉,何况今日东城买醉,仅为驱遣春愁,又非真正的赏心乐事;突出人
5、生失意的哀愁。平顶山市期末(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至德中途中书事寄李僴卢 纶乱离无处不伤情,况复看碑对古城。路绕寒山人独去,月临秋水雁空惊。颜衰重喜归乡国,身贱多惭问姓名。今日主人还共醉,应怜世故一儒生。 注唐玄宗天宝末年,诗人为避安史之乱,流寓鄱阳。此诗为唐岐王正德年间761年所作,当时诗人正在归乡途中。李僴是诗人的朋友。8诗的前两联描述了怎样的情景?是运用什么手法来表现的?(5分)答:_9诗的第三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尾联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答:_(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8.(5分)前两联描述了作者在乱离中飘泊、伤情的生活场景:在
6、古城中天天看到的是残碑断碣;有时一个人在山路上曲曲折折地走,月光照着秋水,使空中飞过的雁也饱受虚惊。(3分)两联中有正面直写,有侧面烘托。(2分) (若答其他,言之成理者,可酌情给分)9.(6分)心情是有喜有忧。喜的是重返故乡;忧的是自己已经是个垂老之人,长时间离开家乡,家乡的人都已不认识自己,就有人来问姓名,也感到惭愧,因为自己还是个微贱之人。(3分)有点题的作用。作者在归家途中受到朋友李僴的招待,在路上寄此诗与李僴,有感恩之意;最末一句也写出了乱世中读书人的无奈与辛酸。(3分) (若答其他,言之成理者,可酌情给分)开封市一模(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早寒江
7、上有怀孟浩然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寰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注迷津:迷路。8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对表达感情有什么作用?(6分)9这首诗以“平海夕漫漫”作结,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5分)河南师大附中期末(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青玉案曹组碧山锦树明秋霁。路转陡,疑无地。忽有人家临曲水。竹篱茅舍,酒旗沙岸,一簇成村市。凄凉只恐乡心起。凤楼远、回头谩凝睇。何处今宵孤馆里,一声征雁,半窗残月,总是离人泪。注 谩:徒然、空自。8.上片后四句写景,包含了词人哪些丰富而微妙的情感变化?请结合
8、诗句简要说明。(5分)9.简要分析“凄凉只恐乡心起”一句在词中的作用。(6分)8.先是忽然看到临水人家的惊喜;接着写宁静安详的烟村给词人带来的一种有所依托的温暖和慰藉;同时,眼前如画的烟村,也触发了词人一缕思乡之情。(5分)9.(1)内容上:点明了题旨旅愁乡思,(2分)(2)结构上:承上启下 承接上片写景,点出旅愁乡思的主题;(2分) 领起下文,抒写独宿孤馆,乡思盈怀的惆怅之情。(2分)许昌市五校第三次联考(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采桑子欧阳修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注】西湖:指颍
9、州(今安徽阜阳)西北颍河与泉河交汇处的天然湖泊。8. 词的上阙第一句在整首词中的的作用是什么?上片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5分) 9. 词的下阙主要是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描写西湖春色的?抒发了诗人的什么感情?(6分)8.答案:上阙第一句总摄全篇,点明题意,直抒赞美之情。(2分)上阙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写了蜿蜒曲折的绿水、长满芳草的长堤、动听的乐声和歌声,描绘了西湖清丽、恬静、淡远的春景。(3分)9.答案:动静结合的手法或以动衬静(2分)一、二句风平浪静,把水面比作明净平滑的琉璃,更以船的缓慢移动写出了“静”。三、四句写涟漪微起,惊动了沙洲上的水鸟,水鸟掠过堤岸飞去,写出了“动”,而西湖愈显其幽静
10、。动静相衬,动静结合写出了西湖春色的多姿多彩。(2分)抒发了诗人流连山水的愉快心情。(2分)豫南九校12月联考(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春寒梅尧臣春昼自阴阴,云容薄更深。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压树青帘动,依山片雨临。未尝辜景物,多病不能寻。注:这首诗写于庆历六年初春。当时作者支持的范仲淹革新政治活动(庆历新政)正处于低潮,个人生活中,梅尧臣妻子谢世后次子也病逝。“青帘”指酒旗。8. 梅尧臣在艺术上注重诗歌的形象性,请结合颔联和颈联,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抽象的“春寒”的。(6分)9.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5分)8(6分)答:中间两联,通
11、过具体物象,来表现春寒,(1分)三四句写因寒气袭来,蝴蝶收敛双翅,花蕾无力舒展,这是选取春天最有代表性的蝶和花写天气之寒。(2分)五六句写压挂在树枝上的酒旗翻动,足见风很猛;依傍山丘的阴云挟带着阵雨压来,表明雨势之急。(2分)这四句从不同视角形容春寒,这一派峭寒,使天宇充塞着凄冷寥落的气氛,这就把春寒真切地刻画出来。(1分)9(5分)答:诗歌表达了作者内心感情的凄苦、心情的悲凉。(2分)诗人借景抒情,首联点明春阴的季节特征,薄云密布,是诗人心境的流露;颔联“不开心”三字一语双关,既写景又写人,别有意味;尾联 “病”字既写了身体状况,也流露出诗人此时的心情。(3分)中原名校第三次联考(二)古代诗
12、歌阅读(l 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冥冥寒食雨刘一止冥冥寒食雨,客意向谁亲?泉乱如争壑,花寒欲傍人。生涯长剌促,老气尚轮囷。不负年年债,清诗断送春。【注】刘一止(】0781161),湖州归安【今浙江吴兴)人。官至中书舍人给事中,此诗作于宋室南渡之后。刺促:奔走忙碌。轮囷:形容虽年老但志气盘曲在胸的样子。8首句的“寒食”,也有版本写作“寒日”,但一般都认为“寒食”更好,请结合首联说明理由。(5分)9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联系诗句简要谈谈。 (6分)淇县一中四模(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1分)8“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是晚唐诗中的名句,请
13、从动静角度分析两句诗的表达效果。(5分)9这首怀古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6分)8、 两句诗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广泽生明月”,“广泽”即广阔的洞庭湖面是静的,“明月”本来也是静的,但一个“生”字,赋予了明月以活泼泼的生命,将其冉冉升起的动感写出来了,该句以动写静,描绘出了洞庭湖的阔大与静(2分);“苍山夹乱流”, “苍山”是静的,“乱流”是动的,该句动静结合,写出了青山的苍茫,江流的喧闹(2分)。两句动静结合,描绘出了一幅阔大的楚江月夜山水图,给人以无限的遐想。(1分)9、诗的首联描写了秋风摇落的薄暮时分,江上晚雾初生,楚山夕阳西下,露气迷茫,寒气侵人,这种萧瑟清冷
14、的秋暮景象,透露了诗人悲凉落寞的悲秋情怀。结句“竟夕自悲秋”直接表达了悲秋情怀。(2)“广泽生明月”的阔大与静谧反衬出诗人远谪遐方的孤单离索,“苍山夹乱流”的迷茫与纷扰,衬托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撩乱彷徨(1分)对景怀人,很自然地想起屈原来。云神无由得见,屈子也邈矣难寻,这句诗既抒发了对忠君爱国但报国无门的屈原的敬慕、缅怀之情(1分),又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伤愁苦之情(2分)。(意思对即可)西华一高期末(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南柯子忆旧 仲殊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
15、人家?【注】家:句末语气词,加强语气。8、这首词的上阕在写景时用了哪些技巧?试结合诗句分析。(5分)答: 9、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6分)答: 8【答案】写景采用了远近结合的手法。“十里青山远”是远景,写出了青山历历在目之景;“潮平路带沙”是近景,写出了潮水退去,沙迹残留的路面之状。(2分)用了视听(动静)结合的手法。“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是视觉(或静景)描写,“数声啼鸟”是听觉(或动景)描写。(1分)“数声啼鸟怨年华”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表达作者内心的愁怨。(2分)9. 【答案】抒发了作者年华易逝,青春不再的忧伤之情。“数声啼鸟怨年华”一句可以看出这一点;抒
16、发了作者天涯飘泊的厌倦之情,“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一句可以看出;抒发了作者对物是人非的复杂心情。“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写词人站在荷塘边,想起从前路过此地,乘着酒意,观赏荷花,引发叩问:“你还记得那年买酒喝的那个醉汉么?”(每点2分)周口市中英文学校第四次月考(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御街行 秋日怀旧范仲淹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攲,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8有人认为“寒声碎”的“寒”“碎”两字用得极妙,你同意吗?请简
17、述理由。(4分)9请从“情”和“景”交融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7分)8.同意。“寒”意为寒冷,“碎”意为破碎(解释词1分)。表现秋寒时节,秋叶纷纷坠地的无奈(2分)。体现了自己的孤寒处境的感受,渲染出寂夜中的悲凉寂寥的心情。(2分)9.这首词上片描写秋夜寒寂景象,下片抒写孤眠愁思的情怀,由景入情,情景交融。(2分)作者从夜静叶落写起,因夜之愈静,故越觉寒声之碎。“真珠”五句,极写远空皓月澄澈之境。“长是人千里”,可见作者久羁之苦。(2分)下片即从此生发,步步深入。酒未倒,已先成泪,情更凄切(2分)。“残灯”两句,写屋内暗淡情景,与上片月光呼应,倍增伤感,末三句愁更难堪,情更凄切。(1分)【附诗歌欣赏】这是一首秋夜怀思情人的词。上片写秋夜景,或就地面刻画秋声,或就天宇描摹夜色,以寒夜秋声衬托主人公所处环境的冷寂,突出人去楼空的落寞感,并抒发了良辰美景无人与共的愁情。沈际飞草堂诗余隽称赏“天淡”句写景空灵。下片专就离情宣发。“愁肠”三句折进一层,言离愁之深。“残灯”二句再现实境,一盏如豆的青灯忽明忽暗,独自凭栏斜倚,尝尽这孤眠的滋味。末以离愁“眉间心上”无所不在,倍增酸楚。“都来此事”几句为李清照一剪梅词所袭用,化作“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向来为词评家所赞誉。这首词虽写似水柔情,却骨力道劲,绝不流于软媚。李攀龙云:“月光如昼,泪深于酒,情景两到”,可谓佳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