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三年级上语文教案- 小摄影师|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摄、媚”等8个生字。会写“突、按”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突然、立刻、人行道”等12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3)体会引号的用法。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2)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体会革命前辈对少年一代的关怀。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高尔基对小男孩无比慈爱、关怀备至的感情。二、教学重点:感知高尔基接受少先队员照相的经过。三、教学难点:通过对话和细节描写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四、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2、教学
2、挂图。3、收集了解关于高尔基生平故事、资料。五、教学课时:两课时六、 教学过程:一、出示课件,引入新课,了解高尔基。 同学们,列宁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名人的话语像阳光雨露滋润着我们,时时激励我们,指引我们前进方向。老师平时喜欢收集名人名言,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分享这几句。1、 出示格言。1、 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2、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3、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4、书籍使我变成了一个幸福的人,使我的生活变成轻松而舒适的诗。高尔基 2、 读一读,你发现了今天的名言都是谁说的?板书:高尔基3、 你从他的话中知道了高尔基的什么?你们对高尔基还想多解了一些吗?简介高尔
3、基。出示高尔基的图片以及生平资料4、 对呀。要了解一个人,必须观察他的一言一行。二、板书课题,引起阅读兴趣。1.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高尔基故事,名字就是(板书):小摄影师认识“摄”字,摄影师是干什么工作的呢?2.小摄影师肯定是个( )。看到课题,你有什么想知道的?3.学生质疑。(小摄影师是谁,为什么给高尔基摄影,怎样摄影的,摄影成功了吗?)4.高尔基和小摄影师之间发生了有着怎样动人的故事呢?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打开课本21面,开始读书前,你想对大家提出什么好的读书建议呢?三、复习引新。1.出示课件,认读词语。纸团墙报鞠躬打量吩咐摆弄胶卷秘书杂志社转告用上以上词语谁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3
4、.高尔基是个大作家,日常工作都有秘书处理,一般是不轻易接见外人的,小男孩怎样才见到高尔基的?(扔纸团)我们打开课本,来看看课文的15自然段,了解当时的情景。四、学习课文1-5段。理解起因。1、轻声读课文15段。2.边读边思考:小男孩为什么要扔纸团?高尔基让他进来了吗?小男孩在纸上写了什么?谁能做小男孩来读一读。 亲爱的高尔基同志: 我是一名少先队员。我想给您照张相,贴在我们的墙报上。请您让他们放我进去。我照完相,立刻就走。 3.高尔基读完纸上的文字,知道了什么?他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几句简单的话语表明了小男孩的身份;要进来的原因;他照完相就走,不会耽误太多的时间。)(这是个聪明的孩子。碰
5、到困难真会想办法。)4.纸团引起了高尔基的注意,他怎么做,怎么说呢?我们来看看写高尔基的句子.出示:高尔基从窗口向外望去,看见人行道边上坐着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手里拿着一架照相机。“是你扔的纸团吗?”高尔基问。5.面对高尔基的提问,小男孩怎么做?“是的。”小男孩站起来,鞠了个躬,“请让我进去吧!”谁来当小男孩一边回答,一边做动作,重现当时的情景。从小男孩鞠躬的动作和他的话语,你体会到什么?(男孩懂礼貌,尊敬长辈)看到这个孩子不仅聪明,还很懂礼貌,真是可爱。于是高尔基就说什么? “来吧,我让他们放你进来。”高尔基说。6.高尔基同意了吗?高尔基工作很忙,正在读书。却同意让男孩进来照相。他为什么答
6、应小男孩的请求,而且答应得那么爽快?你从高尔基的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他很关心、爱护小朋友,尽量满足小朋友的要求。)7.小结:通过学习描写小男孩和高尔基的动作、语言的句子,我们体会到小男孩的聪明、有礼貌;高尔基对小男孩的喜爱和宽容。8.让我们把理解和体会带进课文,再读一读这部分。9.同学们再细心地看看,在引用人物的话,有了什么变化?小结:我们知道了引用人物的话时,有三种不同的形式,以后我们写话时也要学会运用。五、学习6-11段。1高尔基同意小男孩来照相,小男孩终于进来了,之后又是怎样的情景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611段。同学们一边默读一边找出描写高尔基的句子,用横线划出;描写小男孩的句子用波浪线
7、划出。预设:我们先来体会描写谁的句子?2.男孩准备给高尔基拍照,高尔基是怎么做的?从他配合小男孩拍照的过程中, 你看到的高尔基是一个怎样的人?3.我们来读一读课文中描写高尔基的句子,再来说一说你的体会体会。4.交流出示课件。(1)高尔基拿了一张报纸,按小男孩的吩咐坐下。说明高尔基尊重小男孩,积极配合男孩的照相。 (2)高尔基听任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明他对小男孩很耐心。(3)高尔基侧过脸,对他微笑说明他尊重小男孩,并且态度亲切。 (4) “你怎么了?”高尔基不知出了什么事。-说明他很关心、爱护小男孩(5)高尔基赶紧站起来,走到窗口,大声喊道:“孩子,回来!我给你胶卷,我这里有许多胶卷。” 他为
8、男孩着急,想帮助孩子完成任务。关心、爱护小男孩从这儿我们知道高尔基( 喜爱男孩,积极耐心配合 ,关心、帮助男孩)。5.小男孩是专门来给高尔基照相的,我们看看他的水平如何?他是怎样照的?我们读读描写小男孩的句子,体会体会。(1)终于进来了,男孩进来之后首先怎么做?过了一会儿,小男孩站在高尔基的面前了。他仔细打量着高尔基,咧开嘴笑了,然后用手指了指沙发,说:“请您坐在这儿看报纸。”“打量”是什么意思?从这个细节中你读懂了什么?你觉得男孩此时心里是怎么想的?(见到自己敬仰的高尔基,小男孩心中十分激动,他上上下下地看着,想好好看看这位伟人,把他的样子和穿着记在心中。同时他见到高尔基,很开心)(2)小男
9、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一切准备停当。”孩子不是初次照相,很熟练地指挥照相要摆的姿势。比较句子。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一切准备停当。”小男孩摆弄了很久,说:“一切准备停当。”比较句子,你发现了什么?“很久很久”时间怎么这么长呀?(小男孩对摄影很熟悉,一来就知道怎样的姿势更好,想照出最满意的照片,同时他有些紧张,所以时间摆弄很久很久。)同学们,你们也照过相吧,如果是摄影师摆弄这么久,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呀?6.高尔基被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还侧过脸微笑着,此时,你体会到了什么?(联系上下文,高尔基工作很忙,门卫不让小男孩进高尔基的办公室。高尔基还是破例让小男孩进来拍照,已是特殊照顾。这时小男孩
10、又“摆弄了很久很久”,占用了高尔基很多宝贵的时间,但是为了孩子,高尔基舍得花费时间接待他,耐心地摆着姿势,等着他拍照,足以说明高尔基关心爱护少年儿童。耐心、爱心)7.相照好了吗?为什么?(忘带胶卷)此时男孩怎么了?(哭了)8.课文中几次写到男孩的哭?我们来读一读。 突然,小男孩往地上一坐,哭了起来。小男孩哭着说:“我把胶卷忘在家里了。”小男孩哭着,跳上一辆电车。从这哭声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忙中出错,十分懊悔、自责;完不成班级的任务;耽误高尔基的太多时间,对不起;准备不充分;着急而哭)9.是啊,男孩此时心里十分难过,好不容易才见到了高尔基,实现自己的愿望,完成班上的任务,没想到一时疏忽忘了带胶卷
11、,功亏一篑,所以他十分懊悔,感到无脸见人,哭着跑了。10.拍照的经过真是一波三折,让我们再来读一读。注意读出你对课文人物的理解。(自己练习-同桌你读我听-分角色读)还可以加上动作来读一读。11.小结。通过课文中描写高尔基和小男孩的动作、语言的句子,我们知道高尔基虽然工作繁忙,面对孩子出墙报的拍照任务,他却耐心积极的配合。小男孩见到高尔基心中特别高兴,努力想为心中的偶像拍出满意的照片,因为忘带胶卷,没能完成任务,他十分羞愧地离开了。六、学习课文12-15段。1.到了晚上,高尔基那儿又来了个摄影师,高尔基会怎么接待他呢?我们来默读课文,找找描写高尔基的句子来体会一下。2.学生交流,出示:“是小男孩
12、吗?”高尔基问。“请转告他,我很忙。不过,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3、 从这两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工作忙不见一定让他进来有矛盾)、高尔基不喜欢大记者的采访,却喜欢少先队员的采访,这是为什么?如果是你,希望相片出现在报刊上,还是喜欢出现在学校的墙板报上?(对报社记者他是 “我很忙”所以 “不见”。说明高尔基对宣传自己一点儿也不感兴趣。但对关心下一代的事却是十分重视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与上句相比,冷淡与热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是采用了对比的写法,体现了高尔基对下一代的关怀与热爱。)七、课外延伸,想象续写 同学们能透过描写人物的动作、语言的句子准确地体会到人物的
13、内心,真棒!1、同学们,小男孩好不容易进了高尔基的办公室,高尔基又是那么耐心地配合他拍照,可万事具备,他却忘了带胶卷,所以他哭了,是懊悔,是自责。对这一点,高尔基是完全能体会得到的。因此高尔基希望小男孩再来。2、小男孩还会再来吗?请你联系全文,找出自己的看法的依据,来谈一谈。出示:小男孩( )再来,因为_。用这样的句式让学生谈看法。理由是:(1)他给高尔基照相的愿望十分强烈,所以他必然会来。(2)高尔基那么热情地接待他,配合他,他相信自己再来,高尔基还会热情地接待他,所以他会再来。3、发挥想象,叙述故事的发展。、对呀,小男孩想尽办法才得到这个机会,他的任务没完成,怎么可能放弃呢。根据课文内容,我们大胆来推想,故事会怎么发展呢,小男孩是来了还是没来呢?小男孩又来了,他会对高尔基说什么?高尔基又是怎么做,怎么说呢?学生发言交流。梳理顺序:同学们都认为小男孩一定会来。再次见面,高尔基热情招待,小男孩的任务完成了吗?我们来推测一下,后来的内容。出示 再次来访,热情招待精心拍照,听从吩咐告别之时,衷心感谢照片贴出,受到夸奖八、总结全文。这个聪明的小男孩想了办法,得到高尔基的同意,认真准备拍照,由于忘带胶卷,任务没有完成,哭着离开。在同学们的想象中男孩又回来了,他是怎样完成任务离开的呢?同学们回家把续写的内容完成。板书: 6、小摄影师高尔基 关怀 爱护 小男孩 崇敬 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