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9讲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明确考向把握主线课程标准(1)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2)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讲主要讲述了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随着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工业产生,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工业没有得到健康发展,在经历了“一战”期间和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短暂发展后,最终陷入绝境。但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考纲要求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理一理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甲午中日战争后)1背景(1)甲午中日战争后,列
2、强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2)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2表现(1)民族资本的总额增加了一倍多。(2)商办企业数量增加,规模扩大。(3)由沿海向内地扩展。3影响: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二、短暂的春天(19121919年)1原因(1)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2)民国政府奖励发展实业。(3)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4)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2表现(1)新建厂矿、资本增加,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2)实业家:张謇(南通大生纱厂)、周学熙及荣宗敬
3、、荣德生兄弟等。3结局:一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中国民族工业迅速萧条。4影响: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奠定了阶级基础。三、较快发展(19271936年)1原因(1)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全国基本统一。(2)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2表现:很多工业部门有较大发展,国民生产总值逐年增加。3影响:对列强的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也为抗战奠定了物质基础。四、日益萎缩(19371945年)1原因:日军的掠夺;战争的破坏;国民政府实施战时体制;官僚资本的压榨。2表现(1)沦陷区:民族企业被日军所毁或吞并。(2)国统区:国民党官僚阶层压榨民族企业,官僚资本膨胀,民族资本日益萎缩
4、。五、陷入绝境(19461949年)1原因:蒋介石出卖国家主权;美国的经济侵略;官僚资本进行经济垄断;国民政府增加苛捐杂税,并滥发纸币导致通货膨胀。2表现:民族工业陷入绝境,工厂、矿山、店铺纷纷倒闭。3影响:民族资产阶级与国民党决裂,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作出贡献。,) 想一想1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吗?提示:否。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从主观上说,并不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而是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只是在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2请图示近代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提示:3归纳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一个特点、三大障碍。提示:(1)一个特点:“先天不足,后天畸形”(不
5、足: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畸形:地区分布不合理,未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2)三大障碍:外国资本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4请图示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历程。提示:(1)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民族工业获得了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并开始登上历史舞台。(2)辛亥革命的推动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中国民族工业获得短暂而迅速的发展。一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又迅速萧条。(3)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出台了一系列经济政策,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在官僚资本的压榨和国民政府腐败统治的形势下,民族资本陷入困境。(4)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是中国先进生产
6、力的代表,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但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夹缝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最终陷入绝境。,探究一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史料一男女在同一厂房里做工,有伤风化工匠操纵机器,技艺不纯熟,容易伤人。人们又反对汽笛声音太吵闹,机器响声太大,又说高烟囱有伤风水。1874年捷报卷12史料二著名的实业家宋裴卿1932年成立了“东亚毛呢纺织有限公司”,决心走实业救国之路。1935年4月,筹建新厂,设备齐全,机器先进,使“东亚”成为天津民族工业中的佼佼者。1937年“七七”事变后,“东亚”在夹缝中挣扎了8年,多次陷于困境。到1948年,“东亚”已是奄奄一息了。百年巨商问题:(1)依据史料一并结
7、合所学知识,分析阻碍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2)依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东亚”企业在30年代得以快速发展的因素,1937年后该企业渐趋衰败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史料导读(1)史料一反映了制约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史料中“有伤风化”“容易伤人”“有伤风水”等信息说明了近代工业出现与传统观念相悖。(2)史料二反映了影响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1932年决心走实业救国的道路”说明民族工业的发展受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1935年成为天津民族工业中的佼佼者”说明民族工业发展迅速;“1937年多次陷于困境奄奄一息”反映了民族工业陷入绝境。探究一答案(1)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封建观念和旧习
8、俗的制约;动荡不安的时局。(2)发展因素: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实业救国;技术设备先进。 衰败原因:长期的战乱和政局的动荡。 史论总结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1)促进因素列强侵略:使中国封建经济逐步瓦解,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条件。政府鼓励:由于时代潮流的冲击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清末“新政”至民国历届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实业救国”: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热情不断高涨,使“实业救国”具有日益广泛的社会基础,特别是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不断兴起,有力地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民族精神:实业家们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支撑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动力和力量源泉。与时俱进:一些民族工业自身技术的不断革新、合
9、理的经营策略也是其顽强发展的因素。(2)阻碍因素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近代民族工业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自身因素: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因而投资和发展方向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领域,重工业基础薄弱,且主要分布在沿海和通商口岸。这种工业结构和地区分布的失衡,使民族工业未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政局动荡: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使民族工业的发展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探究二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和作用史料据统计,18581911年间全国民族资本所设立的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民用工矿企业有953家,创办资本总额
10、为2亿多元。而仅19011911年就设立了650家工矿企业,资本总额为1.4亿多元,其中江苏162家,湖北82家,广东54家,四川42家,直隶37家,浙江36家,奉天(今辽宁)30家,福建22家,安徽21家,山东20家,湖南11家,江西10家。19011911年各主要工业部门具体发展情况见下表。纺织业缫丝业面粉业火柴业水电业机器业矿冶业数量(家)82705328602073资本额(万元)1332.1556.9786.81303813.8352.12272.9摘编自杜恂诚民族资本主义与旧中国政府问题: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9011911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20世纪初民族工业的发
11、展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史料导读(1)史料反映了1901年到1911年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概况。“19011911年就设立了650家工矿企业,资本总额为1.4亿多元”说明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迅速;“江苏162家,湖北82家湖南11家,江西10家”说明近代工业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表格中的信息则反映了近代工业以轻工业为主。(2)影响可结合20世纪初期的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回答即可。探究二答案(1)特点:发展速度快;各部门发展不平衡,以轻工业为主;地区发展不平衡,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民族资本力量弱小,对外国资本依赖性较强。(2)影响: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经济和阶级基础;为西
12、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经济基础。史论总结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特点(1)从产生与发展看,先天不足(资本、技术、人才),后天畸形。(2)从诞生环境看,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受资本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3)从分布看,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内地很少。(4)从结构看,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纺织、食品等轻工业,重工业基础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5)从地位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6)从发展历程看,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制,发展繁荣时间很短,具有曲折发展的特点。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地位和作用(1)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
13、业是一种新的革命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2)从政治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社会基础,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3)从思想上看,为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冲击瓦解、最终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4)从处境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从而决定了中国不可能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特征及
14、曲折发展的启示(1)半殖民地半封建特征的表现民族工业的发展主要在轻工业方面,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民族资本与外国资本相比,力量十分薄弱。民族资本与封建经济相比,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这使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极大的束缚。(2)启示国家独立是民族经济振兴的基本前提。善于抓住有利的国际环境是振兴民族经济的重要策略。优化投资环境,减少垄断经营。提供充足的资金,以科技为先导。针对训练(2018广西钦州一模)下表为18951911年间,江苏开办的140余家民族工矿企业信息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D)表创办者身份企业数量资本额占比官僚、士绅47家67%买办7家7.
15、2%其他(包括地主、商人、手工工场主等)89家20%A列强放松对华侵略B民族工业初步发展C封建经济占据主导D民族企业投资多元解析表格中并未牵涉列强对民族工业的掠夺,故A项错误;表格中展示的是在18951911年江苏地区民族企业的不同投资来源和所占据资本的数额,属于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表现之一,但B项表述太过概括、宏观,故B项错误;题目中并未牵涉近代民族工业与封建经济的比例问题,故C项错误;根据题目中的表格得出,民族企业投资多元,故D项正确。,)1(2017全国卷28)1897年,有人指出:“中国创行西法已数十年,皆属皮毛,空言无补。至今两年来,忽大为变动,如邮政、银行、铁路,直见施行,今天津亦有
16、小轮,风气之开,人力诚难阻隔也。”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D)A维新变法运动迅速兴起B政府大力扶持官督商办企业C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D政府放宽了兴办实业的限制解析本题考查晚清中国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维新变法运动发生在1898年,故A项错误;1895年甲午战争清军惨败,洋务运动破产,洋务派创办的官督商办企业也受到影响,并且无法判断材料中企业是否为官督商办企业,故B项错误;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拓展了列强在华资本输出的途径,列强加大了对华资本输出,故C项错误;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需要赔偿日本巨额战争赔款,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间出现办厂
17、热潮,故D项正确。2(2017浙江高考12)20世纪初叶,上海市教育局制作歌词分发各界传唱,其中有“神州大陆天产多,手工品真坚固,佛山雕刻江浙丝罗,价廉物美,远胜洋货。提倡改良莫差过,凡事均需切实做”。歌词意在(C)A提倡国货抵制洋货B倡导教育救国须从实业做起C希望民族产业改进提高D说明沿海地区国货优于洋货解析本题考查晚清中国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提倡国货抵制洋货材料没有涉及到,故A项错误;倡导教育救国材料没有涉及到,故B项错误;“提倡改良莫差过,凡事均需切实做”表明希望民族产业改进提高,故C项正确;“佛山雕刻江浙丝罗,价廉物美,远胜洋货”表明中国部分手工业产品优于洋货,不能说明沿海地区国货优于
18、洋货,故D项错误。3(2016全国卷30)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政府高层解释称,商民在抗战之后,对于所接收之敌伪纱厂,“即便有人承购,事实上仍需由政府予以维持,等于仍由政府自行拨款接办,国库并不因出售纱厂而有大量之收入”。这反映了此时期(D)A政府试图缓解民族工业困境B国家实行对轻纺工业的统制C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衰落D政府在经济中主导地位加强解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在经济中主导地位加强。题干材料中说的是国民政府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成立“国有的中纺公司”,与民族企业的发展无关,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中国民政府“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成立了国有的
19、中纺公司”,并未涉及对民族资本主义等轻纺工业的政策,故B项错误;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衰落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官僚阶层却借抗战控制经济命脉,压榨民族企业,民族资本日益萎缩,故C项错误;依据材料“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即便有人承购,事实上仍需由政府予以维持,等于仍由政府自行拨款接办”可知,政府在经济中主导地位加强,故D项正确。4(2018江苏高考22)20世纪30年代后期,中国在经济上经历了从为全国的抗日战争作准备向建立战时经济体制的转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35年前后,国民政府加强了对四川、云贵等地区的主要工业资源的调查和开发,陆续将东部沿海地区
20、的军工企业西迁,并停办、调整了一些军工企业,改善设备,统一制式,增加生产。政府还进一步整修旧公路,修筑新公路,开辟航空线。1936年通过的1937年度军费预算,在普通军费预算4.12亿元的基础上,增加了国防建设专款2.22亿元,使整个国防预算达到6.34亿元。总之,国民政府的抗战准备,在一定程度上为以后的全国抗战创造了有利条件。材料二全国抗战开始后,国民政府开始实行平时经济向战时经济转轨。从1938年起,国民政府对庞杂的经济行政机构进行大规模调整,把所有经济机构都定位于为战争服务,逐步使经济行政机构集中归行政院管辖。各主要经济管理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经济统制措施。与此同时,政府组织和支持东部沿海地
21、区的一批军工企业和民营企业内迁。截止1938年底,迁到大后方的工厂达304家。这一大规模的内迁被誉为中国实业界的壮举。以上材料摘编自支绍曾主编中国抗日战争史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概括国民政府在经济上为抗战所作的准备。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的历史背景。(2)据材料二,指出国民政府为抗战所采取的新的经济举措。(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采取的经济举措所带来的影响。答案(1)准备:发展内地军工企业;改善交通;增加国防建设费用。背景:日本发动局部侵华战争;抗日救亡运动兴起;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2)举措:建立统一的经济管理体制;实行统制经济政策;支持民营企业内迁。
22、(3)影响:提供了长期抗战的经济支持;促进了西南地区的开发;改变了全国工业的布局;造成了官僚资本的膨胀;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国民政府加强了对四川、云贵等地区的主要工业资源的调查和开发军工企业西迁增加生产”可以得出国民政府发展内地军工企业;根据材料“整修旧公路,修筑新公路,开辟航空线”可以得出改善发展交通;根据材料“军费预算增加了国防建设专款”可以得出增加国防建设费用。第二小问国民政府采取这些措施的背景要注意题目的限定时间“1935年前后”“1936年”,此时中国处于局部抗战时期,可从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日本发动局部侵华战争及当时的抗日救亡运动等
23、方面分析。第(2)问,根据材料“庞杂的经济行政机构集中归行政院管辖”可以得出国民政府建立了统一的经济管理体制;根据“出台了一系列经济统制措施”可以得出实行统制经济政策;根据“政府组织和支持东部沿海地区的一批军工企业和民营企业内迁”可以得出支持民营企业内迁。第(3)问,影响可从积极、消极两大方面分析。积极影响可从企业内迁对抗战、对西南经济发展、对全国工业布局合理性的影响等角度回答。消极影响可从政府实行统制经济,造成官僚资本膨胀、阻碍民族经济发展角度回答。【备考方略】1注意中国民族工业产生、初步发展、黄金时期等发展阶段的特征以及影响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如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对民族工业的影响)。2联系
24、必修一、三,认识民族工业的发展与中国民主革命、进步思想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变迁之间的内在关系。,)1(2018湖北黄冈质检)下表为近代中国女工比例与行业表(抽样调查),推动这一时期女工群体出现的原因是(B)时间产业女工人数占总产业工人比例行业1920年16.7万40.5%集中在缫丝、纺织、烟草、火柴等行业1930年37.4万31.7%1933年24.3万48.7%A传统男耕女织经济模式开始瓦解,妇女成为自由劳动力B国民政府重视经济发展,民族工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C政府颁布多部法律,妇女的社会地位大大提升D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轻工业得到较快发展解析“传统男耕女织经济模式开始瓦解”这一现
25、象出现于鸦片战争后,而非20世纪上半期,故A项错误;从图表上看,1930和1933两年年份,“女工人数”比1920年有了大幅度增加,这与国民政府进行的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政策相关,故B项正确; 无论从材料中还是从史实中,都无法找到颁布妇女地位提高的文件,故C项错误;“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主要指在一战期间的历史史实,故D项错误。2(2018湖北百所重点学校联考)1937年7月2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密令设立国家总动员设计委员会,指定作为总动员业务中心的“资源动员”由资源委员会召集有关部门会同筹办,并首次提出迁移上海民营工厂到内地。上海民营工厂内迁的背景是(C)A淞沪会战使政府军队
26、受重创B上海成为全国政治经济中心C日本已经发动全面侵华战争D中东部地区大部分已经沦陷解析淞沪会战开始于1937年8月13日,题目材料的时间是1937年7月22日,所以此时还未发生淞沪会战,故A项错误;上海可以说是经济中心,但不能说是政治中心,而且这与民营工厂内迁没有关系,故B项错误;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全面侵华,故C项正确;1937年7月22日还未发生淞沪会战,天津、宛平沦陷不能说明中东部地区大部分已经沦陷,且与上海民营工厂内迁没有关系,故D项错误。3(2018山东滨州调研)下表是19421945年间,中国境内工厂增加数量(单位:家)排名前五名的省份。 地区年份四川陕西云南贵州甘
27、肃1942年9361704949631945年2622358221204200对表格中呈现的变化分析正确的是(D)A为了平衡近代民族工业布局B国民政府优先发展西部战略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成效显著D保存实力和战略反攻的需要解析由材料可知19421945年是抗战时期,表内反映中国境内工厂增加数量(单位:家)排名前五名的省份是四川、陕西、云南、贵州、甘肃,上述省份位于中国的大西南、大西北,说明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为保存实力和战略反攻的需要,把大批工厂迁往抗战大后方的西南、西北,根据上述分析,为了平衡近代民族工业布局不合题意,故A项错误;国民政府优先发展西部战略不合题意,故B项错误;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成效显著不合题意,故C项错误;保存实力和战略反攻的需要符合题意,故D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