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母题探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摘自一个村支书的工作笔记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 20 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农村改革有哪些史料价值。答题通法:一、按照资料的表现形式,将历史史料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和口述史料。二、按照资料价值的不同,分为第一手史料(直接史料/原始材料)和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角度信息提取史料价值材料来源材料选自一个农村党支部书记的工作笔记。村党支部书记是农村基层干部,作为改革的亲历者,其工作笔记是研究 20 世纪八十年代农村改革的一手史料。材料内容农业责任制、抓致富、先富带后富、评选致富户等,反映了农村改革中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鼓励脱贫致富、重视经济发展情况。可用于研究
2、 20 世纪八十年代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笔记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反映了 20 世纪八十年代的农村改革情况。苏寺村的社会变迁是中国农村改革的一个缩影。公社、大队、乡党委、乡政府、建村等,反映了撤社建乡、村民自治的情况。可用于研究 20 世纪八十年代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和基层民主建设。真理问题补课,端正党风、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评选文明户等,反映了农村改革中加强党领导、解放思想、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的情况。可用于研究 20 世纪八十年代农村改革中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笔记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反映了 20 世纪八十年代的农村改革情况。苏寺村的社会变迁是中国农村改革的一个缩影。角度信
3、息提取史料价值材料来源材料选自(一个)的。是(职业),作为(事件)的亲历者,其是研究的一手史料、文献史料(一般情况)。材料内容(材料)反映了(挖掘深层,联系史实,不得有主观色彩)的情况。可用于研究(什么时期)的(什么事件或什么情况)。社 会 存 在 决 定 社 会 意 识。(此 句 只 用 于 唐 诗 宋 词 戏 剧 小 说 等)从政治、经济、思想、社会生活、军事、科技等方面反映了(什么时期)的(什么事件)的情况,可用于研究(什么时期)的社会发展状况。(此句必答)(什么事件)是(时代主题)的一个缩影。史料具有主观性。简述其意义。(例如:是的产物,彰显了)需要与其他史料相互印证,谨慎使用。(包括
4、汉朝前的著作)同上同上2020年新高考I 卷历史母题探究母题探究:图 1、图 2、图 3 是中国古代三个历史时期(东汉永和五年、唐天宝元年、明洪武二十六年)的人口密度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分别提取图 1、图 2、图 3 的人口分布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图 1:南北人口密度差异明显,黄河中下游地区人口密度最高,南方地区人口密度相对较低。这与东汉政治、经济中心在北方,南方经济欠发达的状况相吻合。据此判定图 1 为东汉(永和五年)。图 2: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在长江下游地区(江浙地区)。这与明初政治中心在南京,南方经济发达的状况相吻合。据此判定图 2 为明代(洪武二十六年)。图
5、3:黄河中下游、长江下游地区人口密度都相对较高。这与唐朝政治中心在北方,江南经济不断开发的状况相吻合。据此判定图 3 为唐代(天宝元年)。答题通法:图几(最大限度的挖掘地图上的信息),这与这一情况相吻合,据此可推断该朝代是。这一题型可以选择的出题方向很广泛,常考的有:“汉族与少数民族形势(政权)”“历代王朝的边疆管理”“人口迁徙”“粮食(产粮地)分布”“发达城市/经济中心分布”“地方行政区划”“对外贸易(丝绸之路)”“中枢行政机构”1.民族政权并存类题目:金南宋夏对峙时期,上京(金朝都城)和临安(南宋都城)已经成为都城,大散关为宋金议和后,宋金分界线的重要地区。这与金、南宋和夏对峙时期相吻合,
6、据此判定图为金、南宋和夏对峙时期形势图。辽北宋夏对峙时期:兴庆(西夏都城)和东京(北宋都城)为当时的都城,还有澶渊之盟所在地澶州,北面有辽,西北有西夏,西南有吐蕃、大理等民族证权。女真是辽统治的一部分,这与辽、北宋和西夏并立时期的状况相吻合,据此判定图为辽、北宋和西夏对峙时期形势图。元朝:大都为当时的都城,各地设置了行中书省管理地方,宣政院管理西藏,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国家也基本统一,这与元朝的状况相吻合,据此判定图为元代。隋唐:东北部有黑水都督府,渤海都督府,北面有突厥民族,西北有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西南有吐蕃政权。唐朝时,周边各族迅速发展。突厥是兴起于阿尔泰山地区的游牧民族。贞观初年,
7、唐军大举反击,击败并俘获东突厥可汗。后来,唐高宗联合回纥灭西突厥。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唐蕃实行和亲政策。唐玄宗册封粟末靺鞨首领为渤海郡王。这与唐朝在边疆地区设置的管理机关及与突厥、吐蕃政权的并立状况一致。(总结)由此判断,图反映的是隋唐时期。明朝:北方有瓦剌、鞑靼,东北有后金等民族政权,西南设有乌斯藏都司、朵甘都司,还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土司制度,东北设有奴儿干都司等,这与明朝设立都司管理边疆政策相符,据此判断图是明朝。2.历代王朝的边疆管理:必备知识:经济重心南移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过程和影响一、原因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安定;北方大量劳动人民为了躲避战乱而南迁,充实了南方的
8、劳动力,并且带去先进的工具和技术;南方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南方自然条件好,适合农业发展,而且对外贸易条件比北方优越。二、过程1.东晋南朝 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以北京为都城;长城东起山海关(鸭绿江),西至嘉峪关;瓦剌、鞑靼和东后金政权并存。中原王朝所面临的军事威胁来自东南沿海与北方,这与明代倭寇入侵东南沿海和防御北方瓦剌鞑靼相一致,这与明朝后期防范北方少数民族和东南沿海倭患袭扰的史实相符。据此判断图为明朝后期。有咸阳、洛阳、邯郸、大梁、临淄等多个中心城市;北方长城防范匈奴入侵,列国相互防御。这与战国后期列国并立,兼并战争频繁,防范游
9、牧民族入侵的史实相符。据此判断图是战国后期。以长安为都城;地方上划分州,在西北设立西域都护府。军事威胁主要来自北方,在北部边境构筑有效的军事防御体系,出现了军事重镇,并对匈奴进行了主动反击。这与西汉中期开通西域,划定州为监察区,对抗匈奴的史实相符。据此判定图为西汉中期。以镐京为都城,在地方分封各诸侯国,政权受到各诸侯国和北部犬戎等少数民族威胁,中原王朝进行了一定的防御斗争,但未构筑长城等防御体系,这与周王朝面临来自西北威胁相一致,据此判定图为西周后期。附:(难点)明朝后期:汉族的北部兴起的女真(满洲)蒙古鞑靼、瓦剌。结合所学知识,明后期,建州部首领努尔哈赤以赫图阿拉为据点,统一女真各部。皇太极
10、继位后,实行“联蒙制汉”。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1636 年改国号为清。明代,蒙古鞑靼、瓦剌等部威胁北疆,永乐年间先后接受明封号,北方相对安定。清入关前,漠南归属,漠北、漠西臣服,民族融合的趋势进一步加强。由此判断,图三.是明后期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分布形势。2.隋唐五代开始南移。整个五代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继续南移,南方日益成为全国经济的先进地区。3.南宋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的阶段。4、明清时期,南方经济中心的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三、影响对我国交通贸易的影响;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对人才教育的影响;对民族关系的影响;对南方环境的影响。(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人口迁徙的方向,除了由北方
11、向南方迁徙外还有其他的迁徙方向是中原人口向边疆地区迁徙;少数中国人向海外迁徙,开发南洋;北方的少数民族南迁,与汉族杂居。3.产粮地区分布、人口/发达城市/经济中心分布(这类题目都有一个共同特征:考察经济重心南移)三部曲,一、提材料,提出表面现象 二、分析背后的政策,说明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在南/北方。这与(何方农业/手工业(经济)发达与否,贸易兴盛商品经济发展,新航路开辟等历史现象)状况相吻合。三、据此可判断图是什么时期。4.地方行政机构(部编版选修一第一课必须牢记)例如:(图略去)图 1、图 2、图 3 是中国古代三个历史时期(汉高祖十二年、北宋元丰年间、元中期)的行政区划图,分别提取图 1、
12、图 2、图 3 的行政区划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答案】图 1:存在郡县和诸侯王国并存的局面,这与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相吻合。据此判定图 1 为汉高祖十二年。图 2:存在路州府县这一行政区划和西夏等少数民族并立的局面,这与北宋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和民族形势相符合。据此判定图 2 为北宋元丰年间。图 3:实行行省制度,设立宣政院管理西藏,这与元代的行政区刘和边疆行政管理相符合。据此判定图 3 为元代中期。必备知识:(1)汉朝:地方政治制度沿袭秦朝的郡、县二级制。汉初地方行政制度中还包括王国和侯国。景帝、武帝后,诸侯国的权力被不断削弱,不再对中央构成威胁。东汉晚期,原来的监察区“州
13、”变为一级行政机构。(2)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体制主要是州、郡、县三级制。(3)隋唐:隋朝废郡,以州统县,实行州、县二级制,唐朝沿用。唐朝划分为 10 道,作为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后来,道变成州、县以上的一级行政实体。唐中期后,形成藩镇割据势力。(4)宋朝改道为路,形成路、州(府)、县三级制。(5)元朝行省制:内容: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后来,是地方最高一级行政机构。形成了省、路、府、州、县的多级行政制度。(6)明清:明初废行中书省,由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割。后来,朝廷又向各省派出巡抚、巡按。清承明制,巡抚成了一省长官,总督掌管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明清时期,省之下设府(
14、州),府之下设县(州),相对较为稳定,形成省、府、县三级行政体制。5.学会挖掘时代特点:这类题目变化多端,要学会挖掘时代特点才能以不变应多变。例如:14 世纪前后,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同时并举;18 世纪,三角贸易;19 世纪中期工业革命;“一五”计划期间,得到苏联援助,以东北地区为投资重点,优先发展重工业;1978-1999 年,国家实行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9661976 年“左”倾错误的干扰。母题探究:(新高考论文)1900 年,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说,“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根据材料,谈谈你对梁启超认识的
15、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经济作物种类较少,饮茶之风逐渐盛行,所以茶叶种植区域较广。南方商业中心数量较多,商业中心南北分布趋于平衡,都城位于长安,这与唐朝时期政治、经济中心在北方,南方得到开发、经济快速发展的状况相符。图为唐朝。农业品种单一,并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这与战国时期农业相对不发达并且经济重心集中于北方有关,据此判断图是战国时期。这一时期重要产粮区在苏湖一带,印证了“苏湖熟,天下足”;农业产区南方居多,体现了经济重心南移;图中定州、耀州、汝州、景德镇都是宋朝有名的瓷器重镇,故图 1 为宋朝。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遍布南北,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更加发
16、达,这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商品经济发展有关;品种增多,出现了烟草、玉米等新物种,农作物种植专业化。这与新航路开辟物种交流传入中国有关,据此判断图 1 是明朝时期“根据材料,谈谈你对学者认识的理解。”这一类型的题目主要以中华民族危亡,新中国百废待兴,改革开放纵深发展等为背景,考察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文学写作、历史基础功底。作答内容应包括以下三个角度:结合时代背景,对该学者的认识进行论述。【时代背景+学者观点+体现了什么样的时代风貌和精神特点】例如:改革开放以来,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面对新形势新挑战,著名教育家高震东强调要“以天下为己任”,以国家利益为重,
17、在共建中尽责,在担当中成长,体现了国人强调责任使命、居安思危的家国情怀。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尤其是科技落后于西方国家,在美国功成名就的钱学森,怀着“建设国家”让同胞“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的目标,突破重重阻碍回到祖国,并把个人的事业选择与国家强盛紧紧联系在一起,体现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民族自信的家国情怀。半殖民半封建的旧中国,积贫积弱,此时的中国外有列强侵略,民族危机深重;内有封建势力腐朽,阻碍社会进步。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将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的希望寄托在中国少年身上。体现了救亡图存、为国为民的家国情怀。结合其他人物活动及其对中国社会进步的意义进行论述。【地位+成就+意义】竺可桢是中国
18、物候学的创始人,为中国近代地理科学和气象科学事业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其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浙江大学培养出一大批优秀人才;邓稼先积极投身到新中国的科研事业中,为中国的核科学、国防事业的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大大提升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苏步青创立了中国微分几何学派,推动了中国数学和科研事业的进步,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詹天佑是中国近代卓越的铁路工程师,他主持建造京张铁路、滦河大桥,克服了外国人都无法克服的困难,为国家争取了荣誉;邹容作为近代革命的先行者,撰写了大量革命材料,宣扬了民主革命思想,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政体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周恩来
19、从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积极宣扬马克思主义,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全力战斗,最终为新中国的成立,为中国实现民族独立建立了赫赫功勋。联系现实,谈自己的责任和担当。【回到现实,畅谈启示(重点突出人物精神)】例如:他们的这些行为和思想都践行了梁启超主张,特别是邹容和周恩来,作为后来的少年担负了少年者的责任,最终实现了振兴民族的梦想。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广大知识分子要以先辈为榜样,把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统一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出自己应有的力量。他们身上都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华民族迎
20、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这个前景的实现需要全体中华儿女戮力同心,广大青少年要明确自己的历史责任,把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统一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出自己应有的力量。总结:当然,这类题目还有其他变体,但记住万变不离其宗,当我们分析一个人的功绩、思想,总是先展现当时的时代背景,标明该人物在历史中的地位,有何种精神。而后指出人物的论断,以及为什么会这么提出,受何影响,这些思想产生的社会意义如何,反响如何;当我们分析一种历史进程的变化,与之类似,也是先谈背景,再说变化/进程,再引入材料,学会有选择的利用材料,最后得出对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意义和启示。例如:背景:从 19 世
21、纪末到 20 世纪初,是中国社会由传统的农业宗法社会向现代工商业社会变迁和转型的开始,接踵而来的民族灾难、亡国灭种的危机,强烈刺激着国人寻求救亡图强的道路。因此,争取国家独立富强,实现社会进步,学习发达国家的文明习俗,成为近代先进中国人的执着追求。进程:近代中国的女子教育,正是伴随着这一社会变迁而产生、发展的。在西方传教士所办女学的影响及男女平等观念不断输人的情况下,一些有识之士逐渐认识到女子教育才是立国之本,女子也应承担救国图存的历史使命,占人口一半的妇女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意义:与此同时,中国兴办民族企业,多数岗位适合妇女。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工厂对工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女子必须学习,才能有立身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