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辛亥革命学案一、知识点拨(一)历史解析历史合力与辛亥革命的最终结局资产阶级之所以要发动辛亥革命,是为了建立资产阶级掌权的民主共和国。革命虽然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民主共和的政体,部分实现了资产阶级的愿望。但是,最后掌权的却是代表封建地主阶级利益的袁世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局呢?恩格斯曾指出:“无论历史的结局如何,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按照这段话来分析历史,我们不难发现,辛亥革命的这种结局实际上就是历史合力作用的结果。如图所示,辛亥革命期间,各种政治势力围绕中国的政体问
2、题展开了反复斗争。当时中国各种政治势力大致可以划分为革命阵营和反革命阵营。革命派是革命阵营的中坚力量,力主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在清政府预备立宪被证明是一场骗局之后,一些立宪派分子转而拥护革命,成为革命的同盟者。但是,立宪派与革命派之间并非完全同心同德,在推翻君主专制方面二者是一致的,但是立宪派却不希望革命派掌权。满清贵族、袁世凯、帝国主义属于反革命阵营。满清贵族假借“立宪”之名加强君主专制,并借机排斥袁世凯等汉族地主官僚,导致满清贵族与汉族地主之间矛盾激化。袁世凯掌握当时中国最强大的军事力量北洋集团,在武昌起义爆发后,他一方面欲取满清贵族而代之,一方面又声称自己及子孙“不愿为革命党”。帝国主
3、义为了维护其在华侵略权益,抛弃了风雨飘摇的清政府,开始扶植袁世凯为其代理人。两大阵营之间及其内部充满了错综复杂的矛盾。袁世凯和孙中山都不会放弃本阶级的根本利益,但又都无法忽视对方的要求。斗争的最终结果是:为早定共和,争取袁世凯支持革命,孙中山允诺将总统之位让与袁世凯;为独揽大权,袁世凯逼迫清帝退位,假称拥护共和二者暂时达成了表面的一致。二、学习自评(一)知识掌握1 20世纪初,革命知识分子主要集中在国内哪座城市宣传民主革命思想?( )A上海 B北京 C广州 D东京2孙中山首次明确提出“恢复中华”是在( )A 1894年 B 1905年 C 1911年 D 1912年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 )
4、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内阁总理由国民直接选出 中华民国实行总统责任制 参议院有弹劾总统的权力A B C D 4按照民国纪年,1937年是( )A民国25年 B民国26年 C民国27年 D民国28年(二)能力提高1 1912年清朝统治的结束,意味着中国( )A君主专制政体的结束 B专制统治的结束 C封建统治的结束 D君主立宪制的破产2武昌起义后,袁世凯之所以能够左右清政府,原因在于( )帝国主义的支持 立宪派的支持 掌握了北洋新军 革命党人的妥协A B C D 3孙中山所说的“政治革命的根本”是指(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4在20世纪初出现的资产阶级革命组织中,孙中山
5、领导的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这是因为它( )A成立时间最早 B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C实现了所有革命团体的大联合 D有明确的纲领、公认的领袖和全国性的组织系统(三)延伸拓展1武昌起义后,孙中山电告国内:“文(即孙中山)已循途东归,自美徂(到)欧,皆密晤要人,中立之约甚固”这段话表明孙中山()A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B要兼程回国,亲自参加武装起义C对国内发生的事情一度保持中立态度 D要革命党人争取袁世凯中立2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 )A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B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C给予了人民充分的民主与自由权利 D
6、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3 1906年,孙中山说:“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绝无寻仇之理。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的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是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这表明孙中山( )正确揭示了近代中国的民族问题明确反对当时流行的种族复仇思想认为推翻清朝反动统治具有双重意义坚持以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观点指导革命A B C D 4辛亥革命爆发后,英美列强积极扶植袁世凯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已不可救药 B袁世凯较清政府更加忠实于帝
7、国主义C革命党人损害了列强的在华利益 D认为袁世凯有能力维持中国“国内秩序”(四)模拟练习1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其主要依据是( )革命有了统一的领导机构和组织系统 革命采用暴力斗争手段 革命有了较为成熟的指导思想 革命从此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拥护A B C D 2我们最应该继承和发扬的是辛亥革命的( )A复兴中华民族的精神 B反帝爱国的政策 C实业救国的思想 D暴力革命的策略3有人认为:“从实力来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却被孙文的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主题使然也。孙中山把主题摸对了,几颗炸弹一丢,满清帝国就
8、土崩瓦解了。”这反映出( )三民主义基本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 实力是否强大,对历史进程的发展无关紧要 清政府舆论管制不成功 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将个人事业与时代要求相结合A B C D 4在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时,孙中山说:“我今只说要定一条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一以表示我党国民革命真意义之所在,一以杜防盗憎主人者,与国民共弃之。”这表明( )孙中山具有真诚的民主革命精神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根本目的在于确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符合当时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A B C D 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凡法律虽经议院议决而未奉诏命批准颁布者
9、,不能见诸施行”;“用人之权操之君上,而大臣辅弼之,议院不得干涉。”引自钦定宪法大纲材料二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引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材料三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参议院议决事件,咨由临时大总统公布施行”;“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引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材料四 “参议员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三以上可决弹劾之。”引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钦定宪法大纲是在什么
10、形势下颁布的?其实质是什么?(2)材料二体现了临时约法的什么思想?其进步意义是什么?(3)材料三体现了什么思想?它有什么进步意义?(4)材料四说明了什么?其意义何在?(5)综合材料二、三、四,与材料一相比,临时约法的颁布具有什么历史意义?6辛亥革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高潮。据此,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辛亥革命老人吴玉章曾作诗说:“丧权辱国震人心,铁路风潮鼎沸腾。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请回答:该诗中反映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2)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认为“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遂向参议院请辞临时大总统,并推荐说:“清帝退位,南北统一,袁君之力实多。”他
11、这样做的直接原因是什么?(3)每逢五一和十一这样的重大节日,孙中山先生的巨幅画像总会摆在天安门广场,与天安门城楼正中的毛泽东主席巨幅画像遥相面对。请你说出孙中山先生具有如此崇高地位的主要理由。三、能力拓展(一)学法指导如何分析一个历史事件的影响一般来讲,历史事件的影响包括性质和地位、直接结果、积极意义(从近到远,从内到外)、历史局限、成败原因、经验教训等几个方面。 如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这一时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力的推动力量”(性质和地位)。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这既是直接结果,也
12、是积极意义)。“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对近代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积极意义)。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原因),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历史局限)。辛亥革命的教训是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在近代中国行不通。(二)例题解析在中国近代史上,共和政体确立的标志是( )A湖北军政府成立 B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C清帝退位 D袁世凯当选为临时大总统解析:本题答案为B。政体指的是政权组织形式,国体是指国家的阶级性质。湖北军政府是一个地方政府,它的
13、成立不足以成为共和政体成立的标志。清帝退位意味着君主专制政体的结束。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则标志着共和政体的确立。(三)自展才华如何编制材料型选择题一般而言,编制选择题有以下几步:第一是选材。这就要求精读教材,确定教材的重点知识。第二是确定具体考点,即考查哪些具体知识。第三是希望考生从哪方面来回答。第四是注意选项的混淆性和答案的唯一性(单项选择题)。材料型选择题还要注意材料的真实性、原始性和典型性。例:有人这样评价辛亥革命的作用:“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种神圣为人民所抛弃是没有疑问的。”这表明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在于( )A
14、打开了中国社会进步的闸门 B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迫使清帝退位 D建立了完善的民主制度解析:辛亥革命的历史评价是一个很宽的范畴,包括其性质、地位、历史局限、历史功绩,等等。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有很多方面,选项中“迫使清帝退位”、“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辛亥革命的功绩,但不是“最大”的功绩。辛亥革命建立了民主共和制度,但并不是“完善的民主制度”。因此,答案只能是A项。同学们,你们学会如何编制选择题了吗?自己尝试着编制一道吧!四、相关信息(一)历史资料梁启超谈辛亥革命的意义 “革命”两个字,真算得中国历史上的家常茶饭,自唐虞三代以到今日,做过皇帝的大大小小不下三四十家,就算是经了三四十回的革命
15、。好像戏台上一个红脸人鬼混一会,被一个黄脸人打下去了;黑脸人鬼混一会,又被一个花脸人打下去了。拿历史的眼光看过去,真不知所为何来。一千多年前的刘邦、曹操、刘渊、石勒是这副嘴脸,一千多年后的赵匡胤、朱元璋、忽必烈、福临也是这副嘴脸。他们所走的路线,完全是“兜圈子”,所以可以说是绝无意义。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局面;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简单说:一面是现代中国人自觉的结果。一面是将来中国人自发的凭借。自觉,觉些什么呢?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
16、权来管中国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第一件叫做民族精神的自觉,第二件叫做民主精神的自觉。这回革命,就像经过商周之间的革命,不会退回到部落酋长的世界;就像经过秦汉之间的革命,不会退回到贵族阶级的世界。(二)新苗论坛辛亥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正方一辩:我方的观点认为辛亥革命是成功的。这是因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使中国进入共和时代;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带来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思想大解放。反方一辩:我方的观点认为辛亥革命是失败的。理由如下:从政治方面来讲,辛亥革命中建立的中华民国其实是一块“空招牌”;从经济方面来
17、讲,辛亥革命为中国资产阶级的发展赢得的仅仅是一个短暂的“春天”;从文化方面来讲,辛亥革命并没有对封建思想发起直接的、致命的冲击。它既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也没有改变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所以是一次失败的革命。正方二辩:要以反封建的标准、以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标准去衡量资产阶级革命成功与否。第一,它是反封建的。因为它扫除了封建社会最严重的桎梏封建帝制。第二,从生产力的标准来看,革命就是解放生产力。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通过立法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中国出现振兴实业、提倡国货的热潮。反方二辩:衡量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成功与否,是看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是否完成,也就是看它是否
18、使社会性质发生质的飞跃。第一,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最后落入袁世凯手中,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并未改变。第二,辛亥革命并未对封建经济制度进行根本变革,没有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帝国主义在华特权也未被触动。正方三辩:从政治、经济、社会意识等方面,进一步论证辛亥革命是成功的反方三辩:从政治、经济、社会意识等方面,针锋相对地反驳对方想一想:辩手们的论点和论证有无道理?你的看法呢?(三)学术前沿孙中山让位原因一种意见认为,孙中山让位主要是由于革命力量过于弱小。“武昌起义后,同盟会的迅速解体,内部矛盾、冲突的日益尖锐化,妥协潮流的出现,是迫使孙中山与袁世凯妥协的一个方面。而帝国主义列强和袁世凯从外部、立宪派从临时政府内部对革命派施加种种压力,则是迫使孙中山不得不与袁世凯妥协的另一个方面。”另一种意见认为,这主要是由于主观方面的妥协退让。孙中山并不反对议和与妥协,在他看来,只要能建立共和,实现民权,“谁当总统都无所谓”。孙中山让位的根本原因在于“欲竭力避免国内战争之延长”,企求“以和平收革命之功”。.精品资料。欢迎使用。高考资源网w。w-w*k&s%5¥u高考资源网w。w-w*k&s%5¥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