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月月考试题(90 分钟,100 分)(一)论述类文章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唐诗的自然精神刘宁唐诗有诸多丰富的精神特色,其中自然精神对唐诗的浸润十分深刻,甚至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自然精神塑造了唐诗令后世无限企慕的艺术境界。自然精神发端于先秦道家自然哲学,老子说“道法自然”,“道”是世界的根本,“道”就是“自然”,它就是它自己的样子,独立而不改。然而人生和社会常常是背离“道”,背离“自然”的,人应该超脱这种“背离”,去体会恒常不变的本然之道。被后人誉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陶渊明,他的诗歌有浓厚的自然之趣,饮酒中的“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写黄昏中归
2、巢的飞鸟,正是一幅万物归于本然的画卷。陶渊明用他的方式,展开了诗歌自然之美的隽永画卷,而这幅画卷,正是在唐代呈现出了丰富而灿烂的内容。唐代超一流的诗人中,王维和李白的诗歌都深受自然精神的影响。自然精神对王维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山水诗方面贯穿其中的山水审美精神,不以描摹山水之形态为旨归,而是要通过俯仰山水去体会自然之道。中国的山水诗追求“静”的境界,这个静是哲学上的静,是内心安静澄明的状态,王维的山水诗是展现“静”的绝佳典范。王维刻画山水,广阔浩渺而辽远,进入一种超脱现实功利的辽远境界,是一种精神之“远”。王维被称为“诗佛”,他的山水诗对“静”与“远”的刻画,萦绕着深邃的“空”趣。例如新晴野望,描
3、绘一场雨水后天清地朗开阔澄澈的原野,其中“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两句,写河水映照阳光,远方青翠的山峰因空气清澈而呈现在诗人的眼前,爽朗明澈的诗境,又是精神宁静澄明的写照。其汉江临泛“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写江水浩渺,天水相接相融,远山似有若无,这是山水之远,更是精神之远。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诗中幽远的山林是充满深邃“空”趣的至静之境。这是唐诗艺术最深刻的地方,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理解唐诗的自然精神,提到的第二位大诗人是李白,李白更是自然精神塑造的诗人,今天的我们要理解他,要抓住他的两个鲜明的精神特质,即大鹏精神和赤子之心。大鹏精神,这个“大鹏”就是庄子逍遥游中的大鹏。李白一生
4、皆以大鹏自比,化说自己“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李白的豪迈奔放,就是大鹏扶摇高举的境界。然而同时也要看到,李白和庄子是有所不同的。庄子所说的逍遥远游之境,和人世是有对立的,超脱流俗的同时,也有背离常情的怪诞,自己的妻子去世不仅不悲痛反而鼓盆而歌,这和常人表达感情的方式很不一样。李白不是这样,他天才豪放,但身上毫无怪诞之处,他的悲欢喜怒同于常人,却又比常人表达得更浓烈,更为本然。这种本然的表达,使李白的诗歌经常呈现出天真如赤子的境界。他的长干行,刻画一位女子与丈夫两小无猜,笔触极为纯净天真,“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王维和李白的
5、诗歌正是在自然精神的浸润下,呈现出许多难以言传的艺术神妙。宋代以下,随着思想文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唐诗所赖以形成的许多精神氛围发生了改变。这些都增加了理解唐诗的难度。理解唐诗应深入其精神文化背景,对唐诗的自然精神,对唐诗神妙的艺术之美,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不断去品味和思考。(选自 2018 年 10 月 9 日光明日报,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现实的人生常常背离“道”,背离“自然”,“道法自然”就是超脱“背离”,回复本然。B陶渊明归隐田园,寻求悠然心会的真意,呈现出晋代诗歌丰富而灿烂的自然之美。C山水诗追求静、远、空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恰恰是自然
6、精神在山水诗上的体现。D宋代以后,唐诗赖以形成的许多精神氛围改变了,后世理解唐诗有了一定的难度。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文章论证结构清晰,提出中心观点后论述了自然精神的内涵,再使用例证法证明论点。B文章引用王维的诗歌鹿柴,论证了王维山水诗在深远幽静中具有的深邃“空”趣。C文章论述李白诗歌的自然精神时采用了类比论证手法,突出李白身上的赤子之心。D文章结论指出唐诗自然精神的形成跟文化背景有关,对于读者品读唐诗很有启发。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自然精神来自于道家思想,唐诗具有自然精神,说明道家思想在唐代的精神氛围中占主要地位。B王维山居秋
7、暝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两句明白如话,但创造出了一种深远空寂的诗境。C王维的鸟鸣涧诗“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写回荡在山涧中的鸟鸣,反衬出山林的幽静深广。D李白在庐山上纵目远望,“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是大鹏的视野,是逍遥远游之境。(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材料一:亲子阅读又称“亲子共读”,是以书为媒介,以阅读为纽带,使孩子和家长共同分享多种形式的阅读过程,在孩子课外阅读中起着重要作用,是让孩子爱上阅读的最佳方式之一。以往的亲子阅读,主要是针对上学的孩子,而如今,亲子阅读的范围已扩展至学龄前儿童,甚至几岁的小娃娃。因为“
8、阅读”对孩子们来说不仅意味着文字阅读,还包括图画等非文字阅读;亲子阅读有朝着更低龄化方向发展的趋势。有些家庭并没有阅读习惯,可看到别的家庭都进行亲子阅读后,便盲目跟从,投入时间、精力和金钱后,由于选材、方法、指导等欠妥,不仅阅读氛围没有营造起来,孩子没有获益,反倒浪费了时间、精力和金钱。(摘编自刘天放莫让“亲子阅读”流于形式)材料二:家长每天阅读超过 2 小时,孩子每天阅读时长家长每天阅读不足半小时,孩子每天阅读时长家长对亲子共读目的的认识家长对亲子共读内容的选择(摘编自“家长帮阅读”)材料三:一些家长对亲子共读存在认识误区,认为共读就是给孩子传授知识,将共读等同于学算术、学认字、背唐诗、背英
9、语单词,过早将孩子带入应试教育模式,这样反而增加了孩子的烦恼。实际上,阅读是一扇窗口,亲子共读的目的是让孩子感受到阅读的美好与乐趣,并在这一过程中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因此,家长要避免将急功近利的情绪带到共读中。亲子共读不要在意眼前的收获,而要放眼长远,使孩子在阅读中学习到优秀品质。亲子共读也无须拘泥于场所和环境,不是待在家里才能进行亲子共读,要带着孩子大胆走出家门,多参加阅读活动,多走进大自然,让孩子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对阅读产生更美好的感悟。为孩子提供多元化的阅读环境,让他们明确自己的阅读兴趣,会使亲子共读更有效率。亲子共读贵在坚持,需要家长多用心。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但会冷了孩子的心
10、,还会给他们的性格培养带来不好影响。(摘编自胡蔚亲子共读贵在用心)材料四: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心理学家、教授凯瑟琳斯诺说:大量研究发现,亲子阅读和儿童的语言发展在短期内有着直接的联系。丰富的家庭阅读环境对孩子的语音意识、词汇发展、文字意识以及认知等方面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从长期来看,当孩子进入小学之后,亲子阅读对孩子的快速认读、阅读理解、独立思考和表达及未来的终身发展都有帮助。研究发现,亲子阅读对儿童深层次的阅读理解能力、词汇发展等方面都提供了独立贡献超过 20%的影响因素。在美国的研究中,中产阶级家庭和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在发展中产生的差异大概为 33%。亲子阅读能够独立贡献 20%的差
11、异,也就是说 33%由社会经济地位带来的差异中,有 20%是可以通过亲子阅读来弥补。在美国,通过 20 年的实践,让很多人认识了早期阅读的重要性,实践过程中,除了家长态度积极,很重要的一点是社会力量支持,美国很多的社会组织和公立图书馆都会提供机会,给孩子派书送贴纸,鼓励他们阅读。波士顿的公共图书馆一直有一项名为“1000 本书”的阅读计划,鼓励孩子在 6 岁上小学之前读满 1000 本图画书。凯瑟琳斯诺说:“我觉得这是中国社会可以借鉴的,早期阅读不仅是家长和老师的责任,还需要社会力量的支持。”(摘编自哈佛教授:亲子阅读才是孩子的“起跑线”)4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12、 分)A父母阅读习惯不好(每天阅读不足半小时)的家庭,孩子日阅读时长普遍较短,这表明父母对孩子阅读习惯的养成作用不容忽视。B家长进行亲子共读,目的主要集中在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和增进亲密的亲子关系上,为了拓展知识界限、提升能力的也比较多。C对于亲子共读的内容,家长的选择多倾向于为儿童创作的作品,认可老师的推荐,受网站或新闻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内容的影响较大。D家长进行亲子阅读,较少考虑为学科(如语文、英语)成绩提升打基础,为了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而制定个性化家庭教育方案的也不多。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亲子阅读中,书的介质作用和阅读的纽带作用相结合,再加上形式多样化
13、,使得亲子阅读范围已经覆盖了 0-3 岁的小孩。B亲子阅读对儿童的语言发展在短期内影响很大,随着孩子年龄增长,对语言发展的影响逐渐消失,而对独立思考等有影响。C在美国,中产阶级家庭和低收入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差异大概为 33%,而通过亲子阅读可以弥补其中大概六成的差异。D儿童的早期阅读需要家长重视和社会力量的支持,美国在后一方面做得较好,有一些成功的经验,这值得中国社会借鉴。6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说明亲子阅读过程中家长要做的具体事情和应避免出现的问题。(6 分)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蒙恬者,其先齐人也。恬大父蒙骜,自齐事秦昭王。庄襄王二年,攻赵,取三十七城。始皇七年,卒。骜子曰武,
14、武子曰恬。始皇二十三年,蒙武为秦裨将军,与王翦攻楚,大破之,杀项燕。蒙恬弟毅。始皇二十六年,蒙恬因家世得为秦将,攻齐,大破之,拜为内史。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延袤万馀里于是渡河据阳山逶蛇而北暴师于外十馀年,居上郡。是时蒙恬威振匈奴。始皇甚尊宠蒙氏,信任贤之。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名为忠信,故虽诸将相莫敢与之争焉。始皇欲游天下,三十七年冬,行出游会稽,至沙丘崩,秘之,群臣莫知。是时丞相李斯、公子胡玄、中车府今赵高常从。高雅得幸于胡亥,欲立之,乃与李斯阴谋立为太子,遣使以罪赐公子扶苏、蒙恬死。扶苏已死,蒙恬疑而复请之。胡亥已闻扶苏死,即欲释蒙
15、恬。赵高恐蒙氏复贵而用事,怨之。赵高因为胡亥忠计,欲以灭蒙氏,乃言曰:“臣闻先帝欲举贤立太子久矣,而毅谏曰不可以臣愚意,不若诛之。”胡亥听而系蒙毅于代。前已囚蒙恬于阳周。丧至成阳,已葬,太子立为二世皇帝,而赵高亲近,日夜毁恶蒙恬,求其罪过,举劾之。子婴进谏曰:“诛杀忠臣而立无节行之人,是内使群臣不相信而外使斗士之意离也,臣窃以为不可。”胡亥不听。而遣御史之代,使者知胡亥之意,不听蒙毅之言,遂杀之。二世又遣使者之阳周,恬曰:“臣将兵三十馀万,身虽囚系,其势足以倍畔,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不忘先主也。”使者曰:“臣受诏行法于将军,不敢以将军言闻于上也。”蒙恬喟然太息曰:“我何罪于天
16、,无过而死乎?”良久,徐曰:“恬罪固当死矣。起临洮属之辽东,城堑万馀里,此其中不能无绝地脉哉?此乃恬之罪也。”乃吞药自杀。(节选自史记蒙恬列传)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馀里/于是渡河/据阳山/逶蛇而北/B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馀里/于是渡河/据阳山/逶蛇而北/C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馀里/于是渡河据阳/山逶蛇而北/D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馀里/于是渡河据阳/山逶蛇而北/8、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A始皇是秦王赢政的尊号,他
17、认为“子议父、臣议君”不可取,取消了“谥号”传统。B拜指授予官职,类似的还有“除”“授”,“拔”“擢”“迁”“陟”则可表示升迁官职。C戎狄是先秦时代华夏民族对西方和北方的非华夏部落的统称,即对北戎和西狄的合称。D崩是对古代帝王之死的讳称,太后与王后之死也可称崩,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之死可称薨。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蒙恬出身武将世家,战功显赫。他的祖父、父亲都是秦国将军,战功卓著,他虽因家族得官,却不同于普通的纨绔子弟,而是取得了超越祖辈的功勋。B蒙恬忠贞不渝,尽心为国。他为秦国立下战功,修筑长城,并威震匈奴,得到秦始皇的信任和重用。在被诬陷时,子婴进谏皇上不要杀他。
18、C蒙恬得罪赵高,屡遭谗陷。赵高在始皇逝世后就想置他于死地,又在胡亥想释放蒙恬时,坚执不允,请求胡亥一定要杀掉蒙恬,以绝后患。D蒙恬无罪被害,吞药自尽。他总结自己的错误,认为自己不该修筑长城,因为修筑过程中一定会截断地脉,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他认识上的局限性。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高雅得幸于胡亥,欲立之,乃与李斯阴谋立为太子,遣使以罪赐公子扶苏、蒙恬死。(2)身虽囚系,其势足以倍畔,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不忘先主也。四、阅读下列文段,完成 1114 题。(18 分)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
19、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1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 分)A履至尊而制六合最尊贵的位置,此处指帝位。B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言论,这里指著作C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D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20、水池,池塘12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A振长策而御宇内锲而不舍,金石可镂B以为桂林、象郡作师说以贻之C临不测之渊以为固邻国之民不加少D天下已定学不可以已1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2 分)A秦始皇不仅消灭了各国诸侯,而且继续扩大版图,创建了史无前例的大帝国。B“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这就意味着秦从此转入攻势。C秦始皇愚民、弱民、防民的目的是以“关中之固,金城千里”来确保“子孙帝王万世之业”。D这段文字义正词严,充分揭露了秦始皇的暴虐无道,为本文结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张本。1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1)百越之君,
21、俯首系颈,委命下吏。(2)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五.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9 分)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唐杜甫溪行衣自湿,亭午气始散。冬温蚊蚋在,人远凫鸭乱。登顿生曾阴,欹倾出高岸。驿楼衰柳侧,县郭轻烟畔。一川何绮丽,尽目穷壮观。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伤时愧孔父,去国同王粲。我生苦飘零,所历有嗟叹。注此诗作于公元 762 年通泉县在今四川境内。孔父即孔子。王粲,东汉末年诗人,曾为躲避战乱离开长安,往荆州依附刘表。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A.“溪行衣自湿”一句侧面描写路上雾气之浓重,“亭午气始散”表明雾气持续时间很长,直
22、到正午才散。B.诗人冬季出行,蚊蚋在飞舞,岸边的野鸭被诗人的到来惊扰,乱入河中。一路行来,层云密布,山路崎岖。C.在观览通泉山水的途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诗人所见景色呈现不同面貌,情感也产生了变化。D.诗人借用孔子、王粲的典故寄托深沉情感,运用“登顿”“绮丽”等词使诗歌音韵铿锵,全诗体现了“沉郁顿挫”的风格。16、“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 分)17、请指出全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4 分)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百度已死”固然_,而争议的焦点恰恰在于,百度通过提供有选择的信息结果,达到向自家产品引流的商业目的,而且内容_,甚至存在涉嫌侵权
23、和虚假的信息,这无疑从根本上违背了其作为公共搜索引擎的初衷。无论如何,一个已达到垄断级别的搜索引擎,已经不是哪个企业的“私家花园”,而首先是互联网的公共平台。倘若以亲近远疏为规则,那么搜索引擎只会沦为牟利的私器。曾经的教训_:当贴吧的公共空间标上“可售卖”的价码,当寻医问诊的页面布上广告陷阱,病友的家园变成骗子的“狩猎场”。这些悲剧一再警醒我们,谁掌握了信息入口,谁就要相应地担起责任,这是互联网时代的共识。不可否认,对每一个搜索引擎而言,排名总有先后,结果总有页码。但问题在于,究竟以怎样的方式进行考量、用怎样的思维加以布局。“按照优质内容排序”的承诺践行了吗?平台内容的把关义务尽到了吗?事实证
24、明,那种只在乎企业利益不注重公共效益的做法,无异于_、饮鸩止渴,不仅失去用户,而且触犯众怒。对于直接服务亿级用户的互联网平台,()。平台越大,责任越大。平台的公共性与资本的逐利性,似乎存在天然的冲突,如何处理好两者关系,正是对企业最大的考验之一。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A耸人听闻 良莠不齐 记忆犹新 竭泽而渔B骇人听闻 良莠不齐 历历在目 釜底抽薪C骇人听闻 参差不齐 记忆犹新 釜底抽薪D耸人听闻 参差不齐 历历在目 竭泽而渔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A但问题在于,究竟以怎样的思维进行布局、用怎样的方式加以考量。B但问题在于,究
25、竟以怎样的逻辑进行考量、用怎样的方式加以布局。C但问题在于,究竟以怎样的逻辑进行布局、用怎样的标准加以考量。D但问题在于,究竟以怎样的标准进行考量、用怎样的逻辑加以布局。20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A公益性和公共性是第一属性B公共性和公益性是第一属性C公共性和盈利性是第一属性D盈利性和公共性是第一属性七、课内知识巩固21、下列“斯”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感斯人言。B.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C.微斯人,吾谁与归?D.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22、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B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C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D
26、赢粮而影从23、活用情况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A填然鼓之B吾师道也C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D谨庠序之教24、与例句的句式相同的一项()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A非我也,岁也B未之有也C大王来何操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25.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组()A百年多病独登台/独留青冢向黄昏 B.低眉信手续续弹/胜似闲庭信步C无边落木萧萧下/巫山巫峡气萧森 D 转轴拨弦三两声/曲终收拨当心画26.下列句中加点实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 分)()A猿猱欲度愁攀援(为发愁)艰难苦恨繁霜鬓(使繁多)B千呼万唤始出来(开始)途有饿莩而不知发(打开)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游泳)蒙故业,因遗策(沿袭)D过秦论(指
27、出的过失)劝学(劝勉,鼓励)27.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A弃甲曳兵而走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秦孝公据崤函之固蚓无爪牙之利C寡人之于国也非抗于九国之师也D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尝以十倍之地28.下列对句式特点划分正确的一项是(3 分)()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未之有也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师不必贤于弟子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申之以孝悌之义虽有槁暴,不复挺者,煣使之然也ABCD八、名句默写(8 分,每小题 1 分)(1)师说中,韩愈对只知道学习句读,不知从师解决疑惑的现象给予了“_,_”的评价。(2)杜甫登高中运用意象叠
28、加的手法,表现夔州秋天江上典特征的诗句是“_”。(3)严格地说,浔阳并非绝对没有音乐,只是乐音单调繁杂难以入耳。白居易琵琶行中的“_,_”两句表达了这个意思。(4)荀子在劝学中,用“,”这两句话告诫人们整日空想不如踏实学习收获更大。(5)琵琶行里琵琶女演奏时,用“”的指法弹奏出美妙的霓裳和六幺最后,“”,使四弦齐响,余味无穷。(6)白居易琵琶行中,运用侧面烘托手法展现琵琶女技艺高超、美丽出众的诗句是_,_。(7)“月”是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重要意象。诗人送客人远行,喝醉了酒,黯然辞别,不禁吟咏“”;琵琶女演奏结束,船上的听众沉浸其中,寂静无声“”。(8)琵琶行中将琵琶女的命运与诗人的身世联系起来的句子(也是诗眼、主旨句)是: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