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徽省2020年名校高考冲刺模拟卷文综历史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中国政治制度史论简编中写道:“夏、商周时期的国王制度,是中国古代一种特殊的政体,既非贵族民主政体,也非君主专制政体,而是一种宗法贵族君主政体。这一国家制度形式既有别于古代西方希腊,罗马的奴隶主民主制,又有别于皇帝制度创立以后的专制集权政体。”以下对文中“宗法贵族君主政体”的理解正确的是A.宗法制条件下的嫡长子继承 B.带有宗法色彩的君主专制C.受贵族权力制约的君主政体 D.具有严格等级制度的世袭制25.元朝时为实施有效管理.在全国分设十个行省。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
2、凡钱粮、兵甲、囤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这说明元朝设行省旨在( )A.解决边患危机,成为后世省制的开端 B.扩大行省权力,调动地方政治自主性C.放权给地方,调动地方积极性 D.加强中央集权,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26.中国古代职官中记载了两宋和明清时期的科举录取情况,具体见以下表格,这反映了科举制度( )A.使门第观念淡化 B.促使部分杜会阶层的变动C.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D.社会控制程度有所松弛27.有人认为,明太祖时君权膨胀是君主专制加强的自然趋势,明朝“适逢其会”,便得更上一层罢了。明朝君权膨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3、 )A.相权过度膨胀,危及君主权威B.以相权为核心的官僚体制难以承担加强中央集权的重任C.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是中国历代君主执政的必然准则D.封建制度衰落,皇权受到更多冲击和挑战28.恩格斯曾说道:“不管这次战争的直接后果如何,有一点是必不可免的:古老中国整个传统的经济体系将完全崩溃在陆地和海上打了败仗的中国人将被迫欧化,全部开放它的港口通商,建筑铁路和工厂,从而把那种可以养活这亿万人口的旧体系完全摧毁。”由此可知,恩格斯认为( )A.鸦片战争是打破清朝闭关锁国状态的唯一机会B.中国的自闭和崩溃状态必然导致鸦片战争失利C.第二次鸦片战争战败后的清政府将对欧洲国家全方位开放D.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
4、变革统治体系并扩大开放29.中国现代化历程)中写道:“从1949年到1956年的7年间.我国现代化的发展经历了从资本主义转变为新民主主义,又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苏式经典社会主义的两次重大转变。”其中第二次转变的实质是( )A.生产关系的变革 B.国家政体的变化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30.“蹈厉”一词,原指周初武乐的舞蹈动作,后比喻奋发有为、意气昂扬。郭沫若在1937年用“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的诗句来形容抗日战争。1943 年,蒋介石在中国之命运中说“民族精神,随抗战的发展面蹈厉。民族意识,受抗战的洗炼而纯一”。材料体现出( )A.抗战时期各党派的矛盾因服从抗战大
5、局日渐消除B.抗战的胜利促进了国家团结并引领了政局的走向C.国共两党合作是抗战最终走向胜利的决定性因素D.抗日战争对民族精神的激发超越了党派的局限性31.新中国的外交史可简略划分为两大阶段:新中国成立至“文化大革命”结束为第一阶段,基本以革命为视角;此后为第二阶段,大致以发展为视角。这表明( )A.新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两个阶段的外交政策存在根本性区别C.新中国对自身和世界的认识不断深化 D.国际格局演变决定新中国的外交政策32.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写道:“美国的行政结构既不是遂级分权的,也不是中央集权的。它在行使时不为人察觉的真正原因就在于此。虽然行政权存在.但是不知
6、道它的代表在哪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 )A.美国的行政权在三权中权力最小 B.美国的行政权代表不为人民熟知C.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相互对立 D.美国政体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33.拿破仑帝国与反法联盟的战争,以拿破仑帝国的失败而告终,它反映的根本问题是( )A.这是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对落后的法国的胜利B.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激起了被占额区人民的民族复仇情绪C.拿破仑的对外战争严重损害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因而失去了国内的支持D.在欧洲,资本主义还不具备战胜封建主义的力量34.下表展示的是1928- 1937年苏联民众的消费情况(图中数据为相对的消费指数) ,由此可知( )A.新经济政策激发了市场
7、的活力 B.人口增长抵消了工业化成就C.五年计划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D.斯大林模式以重工业为中心35.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美国先后推出了援助希腊、土耳其计划(后称“杜鲁门主义” )和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这两个计划的相同之处是都( )A.具有军事援助的性质 B.具有冷战色彩C.促进了西欧经济的恢复 D.加剧了西欧内部的矛盾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明朝后期疫病发生频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在 1580年、1639年出现两次延续多年的瘟疫。疫情出现后,明朝政府基本上都是向疫区派出医官对患者进行诊治,并散发相关的药剂,向突民派发小额救济钱物,同时设坛做法事,期盼降神而祈
8、福禳灾。有官员曾上疏说:“今之人皆知牧荒,而不知救疫。”明朝防疫的消极反应在很大程度受“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等思想影响,认为瘟疫是天神“震怒”的表现,这种观念使人丧失了与疫病积极斗争的意志,另一方面政府的公共责任也趁机被推却。瘟疫导致大量人口死亡,崇祯十六年(1643年),北京鼠疫流行,不到7个月时间,就造成了20万人死亡,蔓延势烈,形势惨重。一程杨中国明清时期疫病时空分布规律的定量研究等材料二伦敦于 1499-1665年发生多次严重鼠疫疫情。随着王权的加强和民族国家的形成,都铎王朝摆脱了中世纪消极无为的宗教防疫观念束傅,而以积极的姿态来处理防疫事务。为防控疫情,1518年伦敦市政当局号召患
9、病家庭主动进行隔离,后来隔离措施在全国逐渐合法化和制度化。政府严禁疫区人员流动,以防止疫情扩散。政府积极加强疫区公共卫生建设,以消除疫病滋生条件。为确保法令有效实施,市政当局还专门任命几个临时委员会具体负责。在这些法令基础上,英国政府初步构建了国家公共卫生防疫体系,为防疫工作奠定了制度基础。1572 年,伊丽莎白女王签署法案,决定向全国征收“普通税”以建立济贫基金,来救助那些因为瘟疫、灾荒等突发灾难四处流浪的乞丐和流民。由于有政府教济,许多家庭愿意接受隔离,这使得英国的防疫工作有了坚实的群众基础。17世纪末期,鼠疫逐渐从英国消退。一陈凯鹏近代早期鼠疫在英国消退原因探析等(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
10、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和英国政府防疫措施的特点。(9 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防疫观产生的社会背景并简析其影响。(16分)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有同学在研究近代世界部分国家崛起时从教材中提取到如下材料: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应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4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一青苗法者,不过一银行之业耳而银行之为业,其性质乃宜于民办而不宜于官办。但使国家为之详定条例,使货者与借者交受其利而莫能以相病不
11、必直接与人民相货,则其道得之矣在当时,人民既无有设立银行之能力。而举国中无一金融机关,而百业多是调敞。荆公能察受敞之原,而创此法以教治之,非有过人之识力而能若是耶?梁启超王荆公材料二商鞅变法,度孝弟(悌)仁义,泰先强而后促;王安石变法,专务剥民, 宋国以致乱,此变而失者也。商、王之失在残酷制民,非不可变也,法非其法也。张之润劝学篇变法第七(1)根据材料一,概括梁启超对于“青苗法”的看法.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青苗法”的积极作用。(10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张之洞对王安石变法的认识。(5分)46.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发人深
12、省的教训是,即使没有人愿意成想要战争 ,战争仍有可能爆发。英国、法国以及后来参战的美国都坚信,“普鲁士军国主义”是橄榄枝上的肿瘤。而德国人相信,他们嫉妒的邻居们阴谋包围并摧毁一个国家,而这个国家唯一的罪责是经济上获得成功。然后,也出现这样的理论:资本主义制度远非和平的力量,正是它策动了战争。因为战争有利可困或者是因为存在着对市场和原材料的战争在保卫国家方面,人们越来越有更大的利害关系。这是民主化和财富增加的必然结果。尽管结果往往是不完美和不平等的,但是大多数市民都有意愿保卫自己参加其中的政治团体。1914 年证明,当他们想到自己的国家正遭到攻击时,整个欧洲所有国家的群众和阶层都非常激进爱国欧洲
13、的人们用狂喜而不是悲伤来迎接战争,这一事实在最后的分析中要比所有的外交细节都能更深入地解释战争的到来。摘编丹尼斯舍尔曼著西方文明史读本(1)根据材料,概括作者提出的导致“战争”爆发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战争”给予我们的历史启示。(9分)47. 历史一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一东南骨腴田园及所产渔盐,最为财赋之薮(聚集), 可资中国之润数年以来,沿边江、浙、闽、粤,多设水陆官兵,布置钱粮,动费倍增,皆为残孽未靖之故。如台湾一平地方益广,岁赋可增,民生得宁,边疆永安,诚一时之劳,万世之逸也。清施琅靖海纪事自古帝王政治,得一土则守一土,安可以既得之封疆而复
14、割弃台湾地方,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东南之藩离。此地若弃,沿海诸省,断难晏然无虑若归天朝。使海外诸国,既慑天威,益慕圣德。明清史料丁编材料二康熙皇帝曾说:“联阅经史,塞外蒙古多与中国抗衡,自汉、唐、宋至明,俱被其害,而克宣威蒙古,并令归心如我朝者,未知有也。夫兵者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譬之人身疮疡,方用针灸,肌肤无恙,而妄寻苦楚可乎?治天下之道亦然,乱则声讨,治则抚绥,理之自然也。自古以来,好勤远略者,国家元气,罔不亏损,是以朕意不以生事为贵。”清朝民族政策解读(1)据材料一,从政治、经济、军事角度分析康熙收复台湾的战略意图。(6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康熙帝对蒙古的基
15、本政策及其民族政策的积极意义。(9 分)历史部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52分)(一)必考题41.(1)特点:明朝:政府应对消极;防疫重点主要集中在灾后赈济救助方面:防疫措施星零散性、偶然性特征;防疫措施迷信色彩浓厚。(4分,任意两点即可,每点2分)英国: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应对;周密部署:构建国家公共卫生防疫体系:防疫工作制度化;防疫措施科学、进步。(5分, ,任意二点即可)(2)背景:明朝:明朝正处于由盛转爱的时期,政治腐败,社会动荡;小农经济占主导;思想观念落后、愚昧。(6分,湖点2分)英国:民族国家的形成,中央集权的加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自然科学兴起;人文主义的发
16、展。(6分, 任意三点即可,每点2分)影响:明朝,导致投病蔓延,人口大量死亡:社会动荡,是明朝灭亡的重要因素之一。(2分上美国:为鼠疫从英国消退奠定了基础:有利于都铎王朝统治的持久稳固:有利,于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社会转型。(2分,任意两点即可,每点1分)42.示例:论题:近代西方大国的崛起离不开思想的解放和制度的变革。(2分)闸述:英国崛起先是思想的解放,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传播了人文精神,使人们摆脱封建思想的桎梏,为英国社会的发展创造了思想条件。美国崛起前也经历了思想解放的历程,如受欧洲启蒙思想的影响,以科学、民主、自由为思想武器。开展反对外来殖民统治的斗争,最终建立起独立的国家。(4分
17、)英国的崛起还有先进制度的保障,如英国较早开展资产阶级革命斗争,颁布了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1721年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为英国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制度保障。美国在资产阶级革命斗争完成后,颁布了1787 年宪法,开始建立联邦制民主共和政体,实行三权分立和联邦制政治体制,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安定的环境。(4分 )综上所述,在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崛起中都需要经历思想解放、人心的改变和政治制度的变革、创新,从而更好地促进国家和社会的进步。(2 分)解析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崛起涉及三个重要方面的改变: 7是人心的改变、思想的解放: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近代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建立:三是器物和经济的改变
18、,工业化的发展。考生要从材料中提取以上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田绕恩短解放、政治变革、经济发展等相关内容就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崛起历程进行论述,论述需有理有据。(二)选考题45. (1)看法:青苗法和当于银行金融业务;政府不宜与人民直接借贷。(每点2分, 共4分)作用:农户可以免受高利贷的盘剥:政府可以增加财政收入;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每点2分,共6分)(2)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存在偏见,失之片面。(2 分)只看到变法剥夺民众导致社会动乱的- -面:没有看到变法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加强国家军事力量,- -定程度上改变北宋积贫和器品面的雷驱作田1q公1(2)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存在偏见,失之片面。(2分)
19、 只看到变法剥夺民众导致社会动乱的一-面;没有看到变法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加强国家军事力量,一定程度上改变北宋积贫和弱局面的重要作用. 解析 (1)第- -小间的看法,依据材料- -“青苗法者,不过一银行之业耳” “不必直接与人民相贷”即可得出梁启超对“青苗法”的态度。第二小问的积极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回答即可得出:农户可以免受高利贷的盘剥:政府可以增加财政收人:促进农业生产发展。(2)本小问的评价,依据材料“王安石变法,专务剥民,宋因以致乱,此变而失者也可以得出张之洞认为王安石变法加强对人民的剥削,导致宋代社会动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看法比较片面,没有认识到王安石变法的积极意义所在。结合王
20、安石变法的积极意义加以说明即可。46. (1)原因:从国际关系看,英法美与德国矛盾激化;从制度看,资本主义自身具有扩张性;从国内民众看,激进爱国主义情绪的煽动。(每点2分,共6分)(2)启示:加强国际间的沟通、交流与合作:警埸军国主义,反对强权政治:坚持和平外交,理性爱国。(每点3分, 共9分) 解析 (1)从“英国、法国以及后来多成的美国都坚信, 普鲁上军国主义是橄榄枝上的肿瘤。而德国人相信,他们颇妙的邻居们阴谋包围并摧毁- 个国家”得出从国际关系看,英法美与德国矛盾激化,从“家本主义制度远非和平的力量,正是它策动了战争可以得出内部因素是从制度价,资本主义自身具有扩张性;从“整个欧洲所有国家
21、的群众和阶层都非常激进爱国”可以看出从国内民众看,激进爱国主义情绪的煽动。回答启示可以通过分析战争产生的原因来进行。首先从国际关系上,应加强国际间的向海、交流与合作:从资本主义自身制度上应该警惕军国主义,反对强权政治:从国内民众的情感上应该坚持和平外交,理性爱国。47.(1)政治:维护国家统-一; 威慑海外诸国。经济:增加国家财政收人。军事:保证沿海诸省安全。( 每点2分,共6分)(2)政策:乱则声讨,治则抚绥。(4分)进步性:为康乾盛世奥定了基础; (2分 )推动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3分)解析 (1)本题据材料一“地方益广,岁赋可增,民生得宁,边疆永安.-.东南之藩篱。此地若弃,沿海诸省,断难晏然无虑.若归天朝,使海外诸国,既慑天威,益慕圣德”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维护国家统一、威慑海外诸国、增加国家财政收人、保证沿海诸省安全等角度分析康熙收复台湾的战略意图。(2)本题根据材料二“治天下之道亦然,乱则声讨,治则抚绥,理之白然也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乱则声讨、治则抚绥等方面概括指出康熙帝对蒙古的基本政策。再从康乾盛世奠定基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等方面回答其民族政策的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