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安徽省2015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现代中国经济)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05235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7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2015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现代中国经济)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安徽省2015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现代中国经济)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安徽省2015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现代中国经济)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安徽省2015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现代中国经济)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安徽省2015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现代中国经济)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安徽省2015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现代中国经济)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安徽省2015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现代中国经济)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安徽省2015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现代中国经济)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安徽省2015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现代中国经济)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安徽省2015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现代中国经济)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安徽省2015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现代中国经济)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安徽省2015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现代中国经济)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安徽省2015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现代中国经济)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安徽省2015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现代中国经济)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安徽省2015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现代中国经济)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安徽省2015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现代中国经济)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安徽省2015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现代中国经济)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安徽省2015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现代中国经济)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安徽省2015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现代中国经济)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安徽省2015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现代中国经济)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1(2015安徽宿州三模17)图4是我国一五计划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该图说明()A这些成就是依靠苏联的援助取得的B我国已经形成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C经济建设过程呈现了“左”倾冒进局面D政府重视基础设施和重工业的建设【考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一五计划 【解析】图片未体现“依靠苏联的援助”,故A项错误;一五计划只是零星的几个成就,初步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但不是“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故B项错误;“左”倾冒进局面是1958年三面红旗出现的,一五计划是19531957年,故C项错误;图片中的“武汉长江大桥”和铁路公路体

2、现了基础设施的建设,“第一汽车制造厂”等体现了重工业的建设,故D项正确。【答案】D2(2015安徽黄山一模10)中国人过年有写对联的习惯,一副好对联往往能够反映一个时代的风貌,下列对联反映时间先后排列是()“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柳暗花明万木春坚持科学发展观喜桑田好雨,鹏程丽日三十载促进市场繁荣庆经贸惠风”“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A B C D【考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人民公社化运动;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解析】根据“自主权”“责任制”等信

3、息,可知第项对联应出现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反映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农业发展的面貌;从“食堂”“公社”等关键词可判断第项反映的是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第项从“科学发展观”“三十载”等信息可判断出应是2008年前后;第项从“山河归人民”“庆新生”等可判断是新中国成立时,据此,按时间先后顺序,选择C项符合题意。【答案】C3(2015安徽黄山一模7)下列四张纪念邮票均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A经济建设 国企改革 市场经济 基层民主B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特色 初级阶段 科学发展C主要矛盾 改革开放 计划经济 一国两制D主要矛盾 走自己的路市场经济 邓小平理论【考点】20世纪5

4、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中共八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邓小平理论 【解析】中共十二大强调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国企改革,故A项错误;初级阶段是中共十三大的中心词,不是十四大,故B项错误;改革开放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不是中共十二大的关键词,故C项错误;中共八大主要内容正确分析了当时国内主要矛盾,十四大明确改革的下一步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五大决定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故D项正确。【答案】D4(2015安徽合肥二模16)右图为20世纪50年代宣传画大豆过江,图中的题诗为:“叶作风帆荚作船,长江飞渡若云烟;出自豆类成大器,家在

5、东吴试验田。”它反映了() A当时南方大豆高产丰收B经济建设出现“左”倾错误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试行D农民生产积极性的空前高涨【考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大跃进运动 【解析】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当时南方大豆高产丰收,故A项错误;据材料信息“叶作风帆荚作船,长江飞渡若云烟;出自豆类成大器,家在东吴试验田”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50年代大跃进时期经济建设出现“左”倾错误,故B项正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试行在1978年改革开放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不能说明农民生产积极性的空前高涨,且该说法与材料时代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B5(2015安徽黄

6、山二模36)(3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三 1953年2月15日,中共中央正式通过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向全党公布。决议指出:党在目前对于发展互助合作运动的方针,是根据生产发展的需要可能,稳步前进。要在新区和互助运动薄弱的地区,应有领导地大量发展临时性的、季节性的互助组。要在有初步互助运动基础的地区,应逐步推广常年互助组,要在群众有比较丰富的互助经验,而又有比较坚强的领导骨干的地区,应有领导地、重点地发展土地入股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决议还指出要防止农业互助合作过程中的消极和急躁两种不同倾向。该决议的颁布,大大推动了互助合作运动的向前发展。到这一年年底,中共中央又颁布了关于发展农业

7、生产合作社的决议。在这两个决议指导下,农民生产互助的热情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农业合作化运动稳步前进。红旗飘飘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今天(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开展农业生产互助合作运动的必要性及其重大影响。综合上述材料,简述对当今加快农业发展的启示。(11分)【考点】(3)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三大改造(农业合作化)【解析】(3)第一小问必要性,根据材料三“在新区和互助运动薄弱的地区”等信息,并结合教材所学,从建国初农业经济发展状况与当时国家经济发展实际需要等角度思考;第二小问影响,结合教材所学从生产关系的改造、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变化、生产力的发展等角

8、度概括即可;第三小问启示,在归纳上述材料信息的基础上,从生产技术、生产关系调整等角度思考表达。【答案】(3)必要性:改造落后的小农经济,发展农业生产力,为国家工业化开辟道路。(3分)影响:推动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4分)启示:加快农业科技的发展和应用,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不改变土地所有制性质的前提下,进行土地的流转,发挥规模效应。(4分)6(2015安徽淮南一模36)(28分)习近平总书记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阅读材料,回答问

9、题:材料三 1956年,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诞辰90周年时说:“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3)请结合建国初期的相关史实,从民族、民权、民生三方面概述中国共产党“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12分)【考点】(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新中国初期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土地改革、一五计划、三大改造【解析】(3)孙中山先生的“民族主义”包含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平等,结合所学知识,新中国成立推翻三座大山,使中国真正赢得了民族独立,1954年宪法正

10、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中国的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实现了民族平等;在“民权主义”方面,1954年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颁布共同纲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保障了人民的基本权利;在“民生”方面,在新中国成立后在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国民经济,从19531956年实行三大改造,将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公有制,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实行一五计划,大力发展生产力,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的基础。【答案】(3)民族:推翻三座大山,赢得了民族独立;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了民族平等)。 民权: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颁布共同纲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保障

11、了人民的基本权利)。 民生:进行土地改革(恢复国民经济);基本完成三大改造(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公有制,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实行一五计划(大力发展生产力)。(12分)7(2015安徽黄山三模36)(28分)在经济发展的方式上,世界各国存在着“国有”与“私有”的动态演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二 近现代以来,中国曾出现过几次明显的“国进民退”现象,一是洋务运动时期在“自强”名义下进行的一系列政府经营;二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战争环境下蒋介石政府的统制经济;三是建国初期为实现公有制而进行的“三大改造”。而第三次也是最彻底的国进民退。张赛群中国近现代“国进民退”现象分析(2)分析材料二中“蒋介石政

12、府的统制经济”所产生的结果。并对“三大改造”给中国带来的影响进行辨证解读。(10分)【考点】(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抗战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三大改造【解析】(2)第一小问结果,蒋介石政府的统制经济是抗日战争时期为保障战争胜利而实行的战时体制的经济政策,结合史实说明影响;第二小问解读,对“三大改造”的影响应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来论述,结合史实加以说明即可。【答案】(2)结果:一方面为中国的抗战奠定了物质基础,为持久战做好了准备;同时另一方面国民党借此控制经济命脉,压榨民族企业,从而使官僚资本迅速膨胀,民族资本日益萎缩。(4分)解读:积极方

13、面,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开辟道路;(3分)消极方面,过早过快地消灭私营企业,经济形式单一,缺少活力;单一的公有制,部分地超越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产积极性。(3分)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1(2015安徽黄山一模19)右图漫画描绘了一个全身穿着中国货的外国人叫嚣着抵制中国货。对此认识是不正确的是()A漫画中现象产生的根源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B漫画体现了中国的发展与进步引起部分国家的恐慌C漫画体现了改革开放后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显著D漫画中的现象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加强【考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

14、;多极化趋势的加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解析】漫画中人物右手所持告示上写“抵制北京2008”,T恤上写“解放西藏”字样,虽然穿着中国货,可是从体育到政治却在反对中国,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是他们自己的霸权主义观点,不是中国的改革开放,故A项正确;手持美国旗帜的人物从头到脚都是“中国制造”,反映了中国的发展与进步,从不同领域反对中国反映了它们对中国发展与进步的担心与恐慌,故B项错误;漫画中众多的“中国制造”进入美国市场,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族工业的竞争力大大增强,故C项错误;虽有政治上的不同,但是漫画客观体现了经济全球化时代,不同国家之间经济联系的加强,故D项错误。【答案】A

15、2(2015安徽蚌埠二模36)(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二 下列是两个不同时期我国历史教科书对美国宪法的评价:国会是资产阶级和地主控制的这部宪法保障了美国资产阶级的利益,它可耻地保存奴隶制度,把种族歧视固定下来,使广大的劳动者失去了起码的政治和经济权利。它所宣布的“自由”意味着种植主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巩固,意味着剥削的自由。 世界近现代史(高级中学课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年版美国宪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宪法所确立的主权在民、三权分立、共和制等原则,为美国在此后两百多年问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也为后来许多国家所效仿。 近代社会民主思想与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2

16、)据材料二分析两个不同时期我国历史教科书对美国宪法的评价侧重点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上述不同的原因。(16分)【考点】(2)美国共和制的确立;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中美关系正常化;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解析】(2)第一小问不同,根据材料二“自由意味着种植主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巩固,意味着剥削的自由”、“ 主权在民、三权分立、共和制等原则,为美国在此后两百多年问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也为后来许多国家所效仿”概括出两个时期分别以阶级史观和文明史观评价的事实;第二小问原因,从评价的时间出发,综合考虑两个时期中美之间的关系、中国国内

17、影响历史评价的思想意识因素等,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即可。【答案】(2)不同:20世纪50年代,侧重于批判美国资产阶级代议制虚伪性;21世纪初,从人类政治文明建设的高度肯定了美国民主共和制的历史意义。(4分)原因:20世纪50年代,美国对新中国实行孤立封锁敌视政策;国内“左”倾思想的出现;中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对立。(6分)21世纪初,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中美关系的正常化等因素促进两国联系全面加强;思想解放,意识形态的影响日渐淡化,因此能更理性地看待美国。(6分)3(2015安徽黄山一模25)(20分)海洋是各国经贸文化交流的天然纽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三 东南亚

18、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一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愿通过扩大同东盟国家各领域务实合作,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同东盟国家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节选2013年10月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的重要演讲(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提出的时代背景。并谈谈你对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认识。(6分)【考点】(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

19、解析】(3)第一小问的关键是注意“共建”,设问是“背景”,但从“共建”出发,就要同时考虑中国自身因素和外部因素,外部因素立足于材料,既要考虑东盟代表的地区合作,也要考虑所处的这个时代大背景;第二小问“认识”要建立在第一问的基础上,站在中国与世界关系的角度上来总结。【答案】(3)背景:国际背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日渐加强;国内背景,中国改革开放,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国际地位日渐提高。(4分) 认识: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全球政治、贸易格局不断变化形势下,中国连接世界的新型贸易之路,其核心价值是通道价值和战略安全。(2分,言之成理酌情给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1(201

20、5安徽淮北一模14)1978年底,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不想饿死的农民在一起赌咒发誓,签下分田到户的“生死契约”,成为中国改革的一个起点。他们的这一举动()A超越了我国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 B是政府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C实质上是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D改变了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考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到户 【解析】1978年时我国农村实行的是人民公社管理体制,小岗村实行分田到户是打破了这种集体劳动,平均主义的体制,更符合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故A项错误;小岗村农民分田到户是农民自发的,与“政府推动”不符,故B项错误;人民公社具有社会主义化和集体化的特点,违反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分田

21、到户改变了这种体制,实质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对生产资料归属权的变动,故D项错误。【答案】C2(2015安徽黄山一模10)中国人过年有写对联的习惯,一副好对联往往能够反映一个时代的风貌,下列对联反映时间先后排列是()“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柳暗花明万木春坚持科学发展观喜桑田好雨,鹏程丽日三十载促进市场繁荣庆经贸惠风”“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A B C D【考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人民公社化运动;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22、解析】根据“自主权”“责任制”等信息,可知第项对联应出现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反映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农业发展的面貌;从“食堂”“公社”等关键词可判断第项反映的是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第项从“科学发展观”“三十载”等信息可判断出应是2008年前后;第项从“山河归人民”“庆新生”等可判断是新中国成立时,据此,按时间先后顺序,选择C项符合题意。【答案】C3(2015安徽黄山一模8)下图是各个时期国有经济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比重,国家投资自20世纪80年代锐减,其原因有()各个时期国有经济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的比重国有企业改革 国有企业私有化运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国家加强管理A B

23、C D【考点】国有企业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解析】1984年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它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在管理体制上,政企分开,简政放权,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在所有制上,变单一公有制为多元化所有制,故正确;允许私有成分的存在于发展不等于私有化,故错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自十四大明确之后不断完善,十五大进一步完善该理论,在前期改革的基础上,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故正确;国家加强管理与国家投资增加与否没有必然逻辑关系,故错误,选择B项符合题意。【答案】B4(2015安徽合肥二模36)(30分)土地是人类社会赖以

24、生存发展的基础,近代以来中外土地制度的变革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三 1978年中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这次土地改革,将土地产权分为所有权和经营权。所有权仍归集体所有,经营权则由集体经济组织按户均分包给农户自主经营,集体经济组织负责承包合同履行的监督,公共设施的统一安排、使用和调度,土地调整和分配,从而形成了一套有统有分、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摘自百度百科(3)根据材料三,指出我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特征。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土地制度变革与工业化发展之间的关系。(10分)【考点】(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析】(3)第一小问主要特征,据材料三“这次土地改

25、革,将土地产权分为所有权和经营权”可知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分开,据材料三“所有权仍归集体所有,经营权则由集体经济组织按户均分包给农户自主经营”可知土地集体所有,农民个体经营;第二小问关系,据材料一“英国圈地运动与工业化的关系”,材料二“苏联国家工业化与土地改革的关系”和材料三“中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土地改革”可知土地制度变革制约工业化发展,工业化的发展是土地变革的重要结果,据材料一“同时城市逐渐兴起,工场和工厂的发展,吸收了被逐出土地的农民,这些因素都使圈地运动的阻力大大减小了,最终完成了圈地运动”、“苏联国家工业化道路就不像资本主义工业化那样,把农村改造成工业品的销售市场优先发展重工业所能吸

26、收的农村劳动力也很有限,要由国家严格控制城市人口的增长,不像资本主义工业化由轻工业遍地开花那样吸收自由雇佣劳动者”和材料三“集体经济组织负责承包合同履行的监督,公共设施的统一安排、使用和调度,土地调整和分配,从而形成了一套有统有分、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可知土地制度变革和工业化之间保持适度平衡(或协调发展),才能使经济可持续发展。【答案】(3)特征: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分开。(或土地集体所有,农民个体经营)(4分)关系:土地制度变革制约工业化发展,工业化的发展是土地变革的重要结果(答相互推动的具体表现也可相应赋分);土地制度变革和工业化之间保持适度平衡(或协调发展),才能使经济可持续发展。(6

27、分)5(2015安徽马鞍山一模36)(3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三摘编自国家统计局数据(3)依据材料三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化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影响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因素。(8分)【考点】(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解析】(3)第一小问趋势,依据材料三示意图中国城市化率的走向概括。第二小问因素,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决策、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局面的初步形成等方面分析。【答案】(3)趋势:总体呈现不断发展的趋势;80年代以后城市化发展迅速。(2分)因素: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8、体制的逐步形成;工业化迅速发展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国家对外开放政策的影响;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国家城市发展政策的正确导向。(分,答出三点即可)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1(2015安徽淮北二模1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增长过程也是对外贸易增长的过程,我国在扩大对外出口的同时,也进一步扩大国内市场的对外开放。观察右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19802006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单位:亿美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出口总额一直大于进口总额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我国确立了“贸易立国、出口第一”的经济战略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深入发展A B C D【考点】对外开放格局

29、的初步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解析】根据图表,1985、1989这两年的进口总额大于出口总额,故错误;图表对外出口和进口额的增长,反映了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越来越高,说明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的程度加深,反映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故正确;“贸易立国、出口第一”的经济战略是二战后日本提出来的,中国并未提出过这一战略,故错误;进出口额的增长,说明我国对外开放不断加深,故正确,选择B项符合题意。【答案】B2(2015安徽黄山一模9)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如下表),其体现的共同政治理念是()时间政策名称1947年5月设立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1980年3月设立经济特

30、区深圳特区1997年7月设立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A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促发展 B搁置分歧,民族利益至上C独立自主,主权毋庸置疑 D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繁荣【考点】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建立经济特区;“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香港回归 【解析】民族自治区从中国历史出发,结合各民族发展实际情况,为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而设立,体现了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经济特区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出发,选择具有地理、资源等优势条件的地区,国家结合国内外实际给予特殊政策而设立,同样体现了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特别行政区是考虑到主权回归与港澳顺利过渡、和谐发展等主

31、次目标均能实现的背景下设立的,也蕴含着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故A项正确;B项中“民族利益至上”的表述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C项中的“主权”说法不适合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和经济特区这两个国内事务,故C项错误;“因地制宜”适合民族区域自治和经济特区,但与行政特区无关,“民族平等共繁荣”只适合民族区域自治,故D项错误。【答案】A3(2015安徽黄山三模18)以下近代以来中国留学生变化示意图,下列解读正确的是()留学的变化与时代发展、国家政策等因素紧密相连;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留学生主要流向苏联;改革开放后,中国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外国留学生到中国学习;近代以来中国留学生经历了向美国、日本、苏联和世界

32、各国学习的。A B C D【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洋务运动;维新思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中苏建交;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解析】从不同时期中国留学生不同留学去向,可知受国家政策和时代变化等因素影响,故正确;从19492003年中外留学示意图,结合新中国初期中苏建交等史实,可知正确;从19492003年中外留学示意图和改革开放后中国对外开放不断发展,可知正确;图一留学美国、图二留学日本、图三留学苏联和改革开放后留学世界,可知正确,选择A项符合题意。【答案】A4(2015安徽合肥一模23)(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三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

33、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包括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西南四省区市(重庆、四川、云南、广西)。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3)阅读材料三,指出与古丝绸之路相比,新丝绸经济带在地域上有何发展?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有利因素。(6分)【考点】(3)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亚太经合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上海合作组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

34、的全球化趋势【解析】(3)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中文字“西南四省区市(重庆、四川、云南、广西)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可以”概括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的的答案;第二小问结合新时期中国政治、经济、外交等从“改革开放和综合国力的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外交政策的调整、上海合作组织建立、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民族政策的实行以及经济区域化和全球化的发展“的角度组织答案。【答案】(3)发展:增加了西南地区;与亚太地区紧密相连。(2分) 因素:改革开放和综合国力的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外交政策的调整;上海合作组织建立;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民族政策的实行;经济区域化和全球化的发展;

35、(4分,4点即可)5(2015安徽马鞍山一模36)(3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三摘编自国家统计局数据(3)依据材料三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化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影响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因素。(8分)【考点】(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解析】(3)第一小问趋势,依据材料三示意图中国城市化率的走向概括。第二小问因素,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决策、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局面的初步形成等方面分析。【答案】(3)趋势:总体呈现不断发展的趋势;80年代以后城市化发展迅速。(2分)因素: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社

36、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工业化迅速发展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国家对外开放政策的影响;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国家城市发展政策的正确导向。(分,答出三点即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2015安徽黄山一模7)下列四张纪念邮票均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A经济建设 国企改革 市场经济 基层民主B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特色 初级阶段 科学发展C主要矛盾 改革开放 计划经济 一国两制D主要矛盾 走自己的路市场经济 邓小平理论【考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中共八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邓小平理论 【解析】

37、中共十二大强调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国企改革,故A项错误;初级阶段是中共十三大的中心词,不是十四大,故B项错误;改革开放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不是中共十二大的关键词,故C项错误;中共八大主要内容正确分析了当时国内主要矛盾,十四大明确改革的下一步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五大决定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故D项正确。【答案】D2(2015安徽黄山一模8)下图是各个时期国有经济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比重,国家投资自20世纪80年代锐减,其原因有()各个时期国有经济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的比重国有企业改革 国有企业私有化运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国家加强管理A

38、B C D【考点】国有企业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解析】1984年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它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在管理体制上,政企分开,简政放权,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在所有制上,变单一公有制为多元化所有制,故正确;允许私有成分的存在于发展不等于私有化,故错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自十四大明确之后不断完善,十五大进一步完善该理论,在前期改革的基础上,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故正确;国家加强管理与国家投资增加与否没有必然逻辑关系,故错误,选择B项符合题意。【答案】B3(2015安徽黄山一模10)中国人过年有写对联的习惯

39、,一副好对联往往能够反映一个时代的风貌,下列对联反映时间先后排列是()“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柳暗花明万木春坚持科学发展观喜桑田好雨,鹏程丽日三十载促进市场繁荣庆经贸惠风”“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A B C D【考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人民公社化运动;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解析】根据“自主权”“责任制”等信息,可知第项对联应出现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反映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农业发展的面貌;从“食堂”“公社”等关键词可判断第项反映的是1958

40、年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第项从“科学发展观”“三十载”等信息可判断出应是2008年前后;第项从“山河归人民”“庆新生”等可判断是新中国成立时,据此,按时间先后顺序,选择C项符合题意。【答案】C4(2015安徽合肥一模23)(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三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包括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西南四省区市(重庆、四川、云南、广西)。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3)阅读材料三,指出与古丝绸之路相比,新丝绸经济带在地域上有何发

41、展?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有利因素。(6分)【考点】(3)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亚太经合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上海合作组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解析】(3)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中文字“西南四省区市(重庆、四川、云南、广西)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可以”概括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的的答案;第二小问结合新时期中国政治、经济、外交等从“改革开放和综合国力的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外交政策的调整、上海合作组织建立、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42、民族政策的实行以及经济区域化和全球化的发展“的角度组织答案。【答案】(3)发展:增加了西南地区;与亚太地区紧密相连。(2分) 因素:改革开放和综合国力的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外交政策的调整;上海合作组织建立;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民族政策的实行;经济区域化和全球化的发展;(4分,4点即可)5(2015安徽马鞍山一模36)(3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三摘编自国家统计局数据(3)依据材料三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化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影响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因素。(8分)【考点】(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社会主义市场

43、经济体制的建立【解析】(3)第一小问趋势,依据材料三示意图中国城市化率的走向概括。第二小问因素,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决策、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局面的初步形成等方面分析。【答案】(3)趋势:总体呈现不断发展的趋势;80年代以后城市化发展迅速。(2分)因素: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工业化迅速发展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国家对外开放政策的影响;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国家城市发展政策的正确导向。(分,答出三点即可)6(2015安徽马鞍山二模36)(3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三 1992年1月至2月,年过八旬的邓小平

44、南巡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并发表著名的南方谈话,在中国经济界产生了强烈的震动,很多人也都从中嗅出了巨大的机会。这期间大批主流社会精英下海创业,开创了现代企业发展和经济变革的新篇章。 摘自余广珠邓小平南巡讲话掀起下海潮(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下海潮”出现的有利条件。辩证分析“下海潮”与传统价值观的相互关系。(10分)【考点】(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解析】(3)第一小问条件,主要从南方谈话和十四大的精神所产生的影响方面分析;第二小问关系,分析出下海潮与传统价值观的相互影响,言之成理即可。【答案】(3)条件:南巡讲话解放了思想;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宏伟目标;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创造了宽松的社会环境。(6分)关系:下海潮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度对讲诚信的传统价值观产生冲击;市场经济的发展呼唤传统价值观的有力支持。(言之成理即可得分,如从“义”、“ 利”观的变化分析)。(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