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权威预测2013年高考物理押题十一14.竖直发射的礼花上升到最大高度处恰好爆炸,数个燃烧的“小火球”以大小相同的初速度同时向空间各个方向运动。若只考虑重力作用,在“小火球”落地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各“小火球”均做匀变速运动B.“小火球”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C.相反方向飞出的两“小火球”之间的距离先增大后减小D.在匀速上升的观光电梯上看到的“小火球”运动情况与地面上看到的相同15.远距离输电装置如图所示,升压变压器和降压变压器均是理想变压器。当K由2改接到1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压表读数变大 B.电流表读数变大C.电流表读数变小 D.输电线损失的功率减小16.如图所示,电源
2、电动势均为E=12V,内阻均产r=3。R0=1,直流电动机内阻r0=1。当调节滑动变阻器使R1=2时,图甲电路输出功率最大。调节R2使图乙电路输出功率最大,且此时电动机刚好正常工作(额定功率为6W),则此时R2的阻值和电动机的焦耳热功率P为( )A. R2=2 B. R2=1.5 C.P=6W D. P=4WN MS17.如图是德国物理学家史特恩设计的最早测定气体分子速率的示意图。M、N是两个共轴圆筒的横截面,外筒N的半径为R,内筒的半径比R小得多,可忽略不计。筒的两端封闭,两筒之间抽成真空,两筒以相同角速度绕其中心轴线匀速转动。M筒开有与转轴平行的狭缝S,且不断沿半径方向向外射出速率分别为v
3、1和v2的分子,分子到达N筒后被吸附,如果R、v1、v2保持不变,取某合适值,则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A.当时(n为正整数),分子落在不同的狭条上B.当时(n为正整数),分子落在同一个狭条上C.只要时间足够长,N筒上到处都落有分子 D.分子不可能落在N筒上某两处且与S平行的狭条上18.右图为某次实验中拍摄到的小滑块在粗糙水平面上滑动时的闪光照片。已知闪光频率为每秒l0次。当地重力加速度值为9.8m/s2,根据照片的比例得到滑块的位移数据为AB3.96cm,BC2.98cm,CD2.00cm,DE1.02cm。由此可知小滑块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约为( )A0.01 B0.05 C0.10 D0
4、.2019.如图所示,矩形区域内有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一个带负电的粒子从A点以某一速度vA射入电场中,最后以另一速度vB从B点离开电场,不计粒子所受的重力,A、B两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电场强度的方向水平向左B.带电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小于在B点的电势能C.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全过程中,电势能最大处为B点D.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全过程中,动能最大处为B点20.宇宙飞船与空间站对接时先在轨道上交会,即两轨道相交或相切,相交或相切点为它们的相遇点,A、B两颗人造地球卫星轨道同平面且相交于P、Q两点,卫星A的轨道为圆形,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B两卫星可能具有
5、相同的运动周期B.A、B两卫星可能具有相同的机械能C.A、B两卫星在P点或Q点相遇时可能具有相同的速度D.A、B两卫星在P点或Q点相遇时一定具有相同的加速度21. 如图所示,两个固定的相同细环相距一定的距离,同轴放置,O1、O2分别为两环的圆心,两环分别带有均匀分布的等量异种电荷。一带正电的粒子(不计重力)从很远处沿轴线飞来并穿过两环。则在带电粒子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O1点和O2点粒子的加速度方向均向左B.从右侧无穷远处到O1点过程中,粒子的动能一直在减小C.从O1到O2过程中,粒子的电势能一直在减小D.不考虑无穷远处的场强为零的情况,则在轴线上存在两个场强为零的点,且这两个
6、点关于O1、O2连线中点对22.(5分)在DIS中,光电门测量的是运动物体挡光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因为挡光片较窄,所以可看做测量的是瞬时速度。为了测量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小车的加速度,将宽度均为b的挡光片A、B固定在小车上,如右图所示。(1)当小车匀变速经过光电门时,测得A、B先后挡光的时间分别为t1和t2,A、B开始挡光时刻的间隔为t,则小车的加速度a=_ 。(2)(单选题)实验中,若挡光片的宽度b较大,用上述方法测得的加速度与真实值间会有较大的差距,下列关于实验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若小车加速,则测量值大于真实值;若小车减速,则测量值小于真实值B.若小车加速,则测量值小于真
7、实值;若小车减速,则测量值大于真实值C.无论小车加速还是减速,测量值均大于真实值D.无论小车加速还是减速,测量值均小于真实值23.(10分)某同学到实验室做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时,发现实验台上有以下器材:待测电源(电动势未知,内阻约为2);一个阻值未知的电阻R0;多用电表一只;电压表两只;电流表一只;滑动变阻器一只;开关一个,导线若干。(1)该同学首先用多用电表粗略测量电源的电压,电表指针和选择开关分别如图所示,则该电表读数为_ _V;V1V2ARR0SE rABC(2)为较准确地测量该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并同时测出定值电阻R0的阻值,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实验时他用U1、U2、I分别表
8、示电表V1、V2、A的读数,在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到不同位置时,记录了U1、U2、I的一系列值。并作出下列三幅UI图线来处理实验数据,从而计算电源电动势、内阻以及定值电阻R0的值。其中,可直接算出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图是_,可直接算出定值电阻R0的图是_。(3)本实验中定值电阻的测量存在误差,造成这一误差的原因是( )A.由电压表V1、V2分流共同造成B.由电压表V1、V2分流及电流表A分压共同造成C.只由电压表V2分流造成D.由电流表A、滑动变阻器R分压共同造成24.从地面上以初速度v0=10 m/s竖直向上抛出一质量为m=0.2 kg的球,若运动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与其速率成正比关系,球
9、运动的速率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所示,t1时刻到达最高点,再落回地面,落地时速率为v1=2 m/s,且落地前球已经做匀速运动(g=10m/s2)求:(1)球从抛出到落地过程中克服空气阻力所做的功;(2)球抛出瞬间的加速度大小;tvOt1v0v125. 如图所示, A、B、C、D为固定于竖直平面内的闭合绝缘轨道,AB段、CD段均为半径R1.6m的半圆,BC、AD段水平,AD=BC=8m。B、C之间的区域存在水平向右的有界匀强电场,场强E5105V/m。质量为m=410-3kg、带电量q=+110-8C的小环套在轨道上。小环与轨道AD段的动摩擦因数为,与轨道其余部分的摩擦忽略不计。现使小环在D点获得沿
10、轨道向左的初速度v0=4m/s,且在沿轨道AD段运动过程中始终受到方向竖直向上、大小随速度变化的力F(变化关系如图2)作用,小环第一次到A点时对半圆轨道刚好无压力。不计小环大小,g取10m/s2。求:(1)小环运动第一次到A时的速度多大?(2)小环第一次回到D点时速度多大?(3)小环经过若干次循环运动达到稳定运动状态,此时到达D点时速度应不小于多少?v(m/s)F(N)08FDABEC34.【选修3-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耳能听见的声波比超声波更易发生衍射 B麦克斯韦预言并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C离开地球的高速火箭里的人认为地球上人的寿命变长了D单摆在周期性外力作用下做受迫振
11、动,其振动周期与单摆的摆长有关x/my/cm00.10.30.5PQ5-5如图所示是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的波形图,此时P点沿y轴的正方向运动,已知波的传播速度为2m/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波长为0.6mB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C. 经过t=0.4s质点P沿x轴移动0.8mD. 经过任意时间质点Q和P的振动情况总是相同的A BidCD如图所示,平行玻璃板的厚度d=4cm,光线AB以入射角i=60从空气射到平行玻璃板的上表面,经两次折射后从玻璃板的下表面射出。已知玻璃的折射率n=。求出射光线CD相对于入射光线AB偏离的距离。35.【选修3-5】(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玻尔认
12、为,氢原子的能级是量子化的B一个动量为p的电子对应的物质波波长为hp(h为普朗克常量)C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D随着温度的升高,黑体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长方向移动(2)云室处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一静止的质量为m1的原子核在云室中发生一次衰变,粒子质量为m2,电量为q,其运动轨迹在与磁场垂直的平面内,现测得粒子运动的轨道半径R,试求在衰变的过程中质量亏损。(注:涉及动量问题时,亏损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参考答案:14.A 15.AB 16.BD 17.A 18.C 19.D 20.C 21.B22.(1) (2)B23.(1)0.15 (2)A、C (3)C24
13、.解析:(1)设克服空气阻力做功W,那么 -9.6J (2) m/s225. 解:(1)进入半圆轨道AB时小坏仅受重力,在A点由向心力公式得:得:(2) 小物块从D出发,第一次回到D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3) 分析:初始位置D点时,若所加力Fmg ,则小坏受摩擦力而减速,同时F减小,当F= mg时匀速,但速度一定小于4m/s;若Fmg, 则小坏受摩擦力而减速,同时F越来越小,摩擦力越来越大,小环继续减速直至静止,不会到达A点时速度为4m/s,综上可知小环第一次从D到A做匀速运动。由图象知:F=kv=mg所以, 则可知环与杆的摩擦力f|Fmmg|=mg=qE, 稳定循环时,每一个周期中损耗的能量应等于补充的能量 而 所以稳定循环运动时小环在AD段运动时速度一定要大于等于8m/s即到达A点的速度不小于8m/s 稳定循环运动时小环从A到D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达到稳定运动状态时,小环到达D点时速度应不小于34.【选修3-4】. AC BD35.【选修3-5】(1)AC(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