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影响河南高等教育发展的10位人物.pdf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02858 上传时间:2024-06-0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82.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影响河南高等教育发展的10位人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影响河南高等教育发展的10位人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影响河南高等教育发展的10位人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影响河南高等教育发展的10位人物.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影响河南高等教育发展的10位人物.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影响河南高等教育发展的位人物作为现任河南省省委高校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他是河南高等教育近几年跨越式发展的见证者,也是直接参与者和推动者。蒋笃运:河南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推动者德育系统论知识经济与未来教育大科学与大教育河南高等教育信息化问题研究21 世纪河南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河南教育通史教师道德产业结构与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关系研究翻开蒋笃运同志的学术著作表,我们很难想象作为教育管理者的他是怎样完成这么多学术研究的。他在博士论文河南高等教育信息化问题研究的后记中写道:“在论文撰写的过程中,有读书、思考、提高的快感,但更多的是工作和思想上的压力,期间正是新郑州大学组建的最艰难时期

2、,我作为党委书记深感责任重大,工作上不敢有丝毫懈怠。所以只能在节假日和夜深人静之时,一字字,一段段写下去。”管理者的实践探索和教育家的理论追求在蒋笃运心中融合成了“河南教育发展的需要、河南人民的需要”,一切那么自然。蒋笃运 1954 年出生于河南省永城市,1973 年参加工作,历任河南师范大学化学系辅导员,河南师范大学学生处副处长、党委组织部部长、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河南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书记,河南省委高校工委副书记,河南省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2000 年 7 月至 2003 年 2 月,蒋笃运兼任郑州大学党委书记,为新郑州大学组建后第一任党委书记。2003 年 2 月,蒋笃运同志

3、开始担任河南省省委高校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那一年是我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后本科学生毕业的第一年。当年,河南共有高校毕业生 121 万,比2002 年增加 463,再加上受到非典型肺炎疫情的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显得异常严峻。面对这种情况,他积极应对,使当年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展平稳顺利,就业率高达 7224。之后,河南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 5 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连续 4 年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介绍经验。这些成绩的取得增强了我省大学生对高校就业工作的信心,同时也改变了很多人对于高等教育发展的看法。蒋笃运总是站在时代的高度来看河南高等教育的发展。2005 年,蒋笃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4、大学生就业问题,不是扩招造成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与学生自身素质脱节。原来象牙塔式的高等教育模式,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及教学与社会的脱节,这种现象必须改变。”这些话的背后,是蒋笃运作为一名教育管理者的深谋远虑。他说,高等教育已经从社会发展的边缘跨入社会发展的中心舞台,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河南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必须优先发展高等教育,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功能作用,为中原崛起提供坚实的知识、技术、人才等重要支撑。他清楚地看到河南省作为全国第一人口大省,要想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必须把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资源优势,而转化的关键还要靠教育

5、,特别是高等教育。于是,河南省努力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实现了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实现了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转变。虽然,这一发展和转变的意义因为距离太近而无法被今天的人们全部感知,还需要未来更多的呈现和证实,但是,这一事件将深深地刻在我省高等教育发展的里程碑上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蒋笃运在重视我省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的同时,也非常重视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他多次强调,要把培养高层次拔尖人才作为人力资源建设的重大战略,并积极实施重点大学、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三重”建设工程,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人才强校工程和高职院校建设工程。同时,我省高校学位点建设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博士学位点由 2002

6、 年的 15 个增加到今天的 107 个,硕士学位点由 2002 年的 281 个增加到今天的 845 个,分别增长了 61 倍和 2 倍。这些数字所记载的是我省高等教育 30 年发展中最辉煌的一页。正是以蒋笃运为领导的河南高等教育工作者怀着一颗“建设人力资源强省”的心,撰写了这辉煌的一页。历史的归入历史。今天,他继续着自己“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努力。他是专家,是我国模具及橡塑制品成型技术研究领域卓有建树的科技人才代表之一;他是校长,管理着河南省唯一的“21 工程”高校郑州大学,他在专家和校长之间不露声色的转换中领跑着河南高校发展。申长雨:领跑河南高校发展2004 年 2 月 27 日下午,当时

7、任河南省省长李成玉、教育部部长周济在河南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郑州大学协议上签字时,很多河南高等教育工作者为之激情澎湃。为了这一天,河南人民已经努力很久了。郑州大学成功实现这一跨越的背后是一串刻满了创业、奋斗和振兴的脚印。这一点,从站在现场的申长雨校长那略显湿润的眼睛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知。1990 年,申长雨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到郑州工业大学任教。他先后完成了组建郑州工业大学模具研究所、计算机辅助工程系的工作,开创了我国第一个“非金属制品模具专业”,为原化工部“橡塑成型工艺及模具技术”重点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994 年,他荣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并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称

8、号;1996 年,他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8年,他获得了博士生导师任职资格,成为当时河南省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1994 年、197 年,申长雨两次被原化工部遴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这些耀眼的成绩中闪烁着申长雨一颗振兴河南高等教育的心。他醉心于科研工作,在模具及橡塑制品成型技术研究领域拥有众多的国内首创,使郑州大学在国内这一领域有着巨大影响。他执著于河南高等教育事业,为“把郑州大学建设成全国一流大学”付出了不懈努力,让这个梦想一步一步接近现实。他自2003 年担任校长以来,把郑州大学实现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放在首位,积极实施“人才强校工程”“教学质量工程”和“科技创新工程

9、”。2005 年,郑州大学在第十批博士、硕士授权评审中获得 8 个一级博士点、53 个二级博士点,成为该批评审中获得博士点最多的高校。这是对郑州大学重视学科建设的肯定,也是对河南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肯定。或许是专家出身的缘故,申长雨校长一直都很注重对于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教育质量的提高。这从最近受大家热议的郑州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可以窥见一斑。学校的发展归根结底还要看人才的培养。只有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才能使郑州大学建设全国一流大学的目标早日实现。申长雨校长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说:“郑州大学将不断采取有效措施,通过加强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双语教学、优秀教材、教学名师、教学团队、人才培养模式

10、创新实验区、学生自主开展创新性试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建设,切实把人才培养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创建全国一流大学奠定坚实的基础。”“致力于建设全国一流大学是郑州大学的目标,也是河南省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而今后几年是郑州大学建设全国一流大学最为关键的时期。”作为领跑者,申长雨深知肩头的重担和责任。作为黄河科技学院的创建者,她用为国分忧、为民解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的精神让国人记住了河南的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胡大白: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第一人在一个数字表达泛滥的年代里,很多人开始对数字感到麻木了,特别是那些表达生命的数字。6 万本专科毕业生,这个数字放在每年以百万计的大学毕业生面前

11、似乎显得有些单薄,但当我们把它看做一个个的精彩人生时,我们才能真正理解黄河科技学院贡献的这一数字的伟大,我们才能真正理解胡大白所有荣誉的价值。生命只有一次,所以,人生没有假如。1984 年,因工伤不能正常教学工作的郑州大学教师胡大白开始创办自己的第一个自学考试辅导班,启动资金 30 元。其艰难可想而知。1985 年 4 月底,河南省自学考试成绩公布,胡大白的自学考试辅导班的各项成绩均列全省第一,平均合格率达 87(这之前,全省自学考试辅导班的合格率只有 6),全省开考的 7 门课,前 21 名中胡大白的学生占 16人。从她后来说的“我不相信被动会有收获,凡事一定要主动出击”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

12、到她成功的必然性。胡大白迈出了自己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第一步,也开创了我国民办大学的先河。1988 年 3 月,胡大白的辅导学校经河南省教委批准改名为黄河科技大学。1994 年 2 月 5 日,黄河科技大学成为国家教委批准的第一所民办高校;2000 年 3 月,黄河科技大学经教育部批准,晋升为普通高等本科大学,定名为黄河科技学院,成为第一个被批准的民办本科高校。学校先后荣获“河南省示范性学校”“河南省社会力量办学先进单位”“河南省高等学校数字化校园示范工程”“河南省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如今,黄河科技学院已经发展成为一所占地 2000 余亩,在校生 2 万多名,建筑面积 50 多万平方米,下设

13、13 个学院 50 多个专业的高等学府。胡大白也因此成为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第一人。胡大白说,“敢为天下先”这五个大字是黄科大精神的重要思想来源之一。这是在她办学最困难的时候,一位领导鼓励她的话。胡大白也正是靠着“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和“为国分忧、为民解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的信念创造了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上的一个奇迹。2000 年 10 月 20 日,胡大白被评为第三届“中国十大女杰”,受到国家领导人胡锦涛同志的亲切接见。今天,胡大白的眼光依然看得很远:在校庆 45 周年时,将黄河科技学院打造成一所国内名牌大学,某些领域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在校庆 100 周年时,成为国际名牌。他从著名高等学

14、府的才子到一名偏远山区的小学教师,再到中学教师、大学教师、大学校长。这看似轮回的个人命运中镌刻着一个国家的缩影,镌刻着个人的奋斗,更镌刻着精神的力量和人格的魅力。叶鹏:定义师范叶鹏教授喜欢与来访者畅谈教育、文学、艺术和社会,他思维敏捷,表达准确。虽然青春已经远去,白发日增,但人们从他那潇洒的打扮、智慧的眼神和优雅的谈吐中,看不到岁月留下的沧桑,他依然精神饱满地关心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他对教育理解的深度可以抵达祖国 50 年发展历史的核心。这源于他传奇般的人生经历。翻开叶鹏教授的履历,我们才会真正感受到生命的韧性。1953 年,来自浙江玉环、年仅 17 岁的叶鹏考进了复旦大学中文系。由于文思敏捷、

15、才华横溢,他很快成为复旦大学校园里颇有名气的才子。大学期间,他就在文艺月报(现在的上海文学)文史哲复旦学报文汇报和解放日报等报刊上发表了论阿正传论陶渊明等十余篇论文。按照当时的情况,叶鹏毕业后将会被分配到北京的文学研究所或留校任教。但是,个人的命运总要烙上时代的印记。1957 年,成为“右派”的叶鹏,被分配到河南孟津县南麻屯中学任教。那一年的秋天,叶鹏带着一床薄被两套衣服,还有 1000 多册心爱的图书,匆匆地离开了复旦大学。1958 年,叶鹏又被“遣送”到海资小学,教授小学一年级课程,而后,从一年级到五年级,他差不多参与了小学教学的全过程。1962 年,叶鹏终于被摘掉了“右派”帽子,他先被调

16、到孟津县师资训练班,后又调到孟津县二中。1968 年,因为“文化大革命”,他在家务农。直至 1971 年,他先后到长秋学校和白鹤公社“五七”高中去当教师。几个月后,又被调到县教师进修培训班。1978 年 4 月,一纸调令,叶鹏到洛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报到。已经教过小学、初中、高中的叶鹏,终于走上了大学的讲台!1983 年 9 月,叶鹏被任命为洛阳师专校长。之后,叶鹏连任了三届洛阳师专校长,在校长位置上整整干了 15 年,成为河南省高校中任期最长的一位校长。很多人看到叶鹏教授的人生经历后都会流下充满敬意的泪水,因为,他让人们看到了一位“完美的教师”,一位真正的知识分子。叶鹏从复旦才子到山区小学一年

17、级教师,他并没有因此而敷衍了事,他十分认真地教好每一节课,他把自己的学识用爱心和低年级的启蒙教育衔接起来,把它们撒落在学生稚嫩的心田上。后来,在担任洛阳师专校长期间,他建立了一整套有师范特色的教学制度和教学规范,构筑了一个充满着探索创新精神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紧密结合的完整体系。1988 年,洛阳师专被国家教委表彰为全国第一批优秀师专。1995 年,在国家教委组织的全国评比中,洛阳师专再次获得优秀奖。1994 年 12 月,叶鹏荣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奖一等奖。从小学到初中、高中,再到大学,叶鹏教完了中国教育的全过程,被教育界誉为“完整的教师”,他用自己一生的执著定义师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18、。通过他,很多人感受了河南大学教师的学术风范和人格魅力,很多人重新审视了河南大学对大学精神的传承和发展,很多人了解了河南省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精彩,并为之鼓掌。王立群:走红全国的河南教授“在教学实践中,我的目标是讲出国家级的水平,讲到国家级的课堂。”王立群曾经的目标在今天已经成为现实,其跨越的历程整整用了 30 年。对于王立群教授的“火”,人们可以有很多自己的理解。其中不乏有人把它看作炒作的结果,有人把它看做网络时代的功劳,有人把它看做“讲史热”的副产品,但是,更多的人把它看作儒雅的师者风范和深厚的学术功底使然。1978 年,34 岁的王立群因为年龄原因被迫直接报考了河南大学的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

19、。当时,他是一名中学教师,之前他已经在小学当了 7 年代课教师,又当了 7 年中学教师。机会总是在为有准备的人准备着,他顺利地成为一名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校成为一名大学教师。在他的博客中,他曾说过他是百家讲坛主讲人中唯一从小学到博士全教过的人。这个在别人看来丰富得令人羡慕的人生经历中,记录着一个人的奋斗历程,也记录着一个国家厚积薄发的发展历程。在王立群的教学心得中有这样一段话:“教学是一项极其艰苦的实践活动,每一节课都来不得半点马虎。教师只有认真努力,才能讲好每一节课。如果我能获得某些成功,那么,百分之九十来自于认真,来自于数十年如一日的认真。个人的得失荣辱都是小事,讲好每一节课才是大事。”了

20、解他的人生经历和他的教育态度,我们也许不难理解他作为一位师者的“火”。“专业的分工与细化使每一位高校教师都成为本国、本校的形象大使,每一篇提交国际学术会议的论文,每一次国际学术会议对个人学术论文的点评,实际上都是国际、国内同行评价自己所在国家、所在学校学术水平高下的评审会。”从王立群博客中的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他作为一名河南大学教授的责任担当。他从河南大学的讲台走上百家讲坛的讲台,再走进全国观众的心中,他用自己的努力让很多人了解了河南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精彩。这一点曾受到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的充分肯定:“你主讲的汉代风云人物系列讲座很吸引人,影响很大,我听过几次,讲得很好。你的演讲旁征博引、材料翔实,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客观公正,充分展示了河南教育工作者的风采。”当一个人心系集体利益、国家利益时,他的“火”才更有价值、更有意义。低调做人的王立群在高调做事的行动中诠释着这句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