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3 ,大小:121.65KB ,
资源ID:1002043      下载积分: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002043-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浅析教育哲学.pdf)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浅析教育哲学.pdf

1、浅析教育哲学王敏 高洁 檀娅娅教育哲学是哲学与教育的交叉学科,教育哲学作为一个复合词,离不开哲学与教育,哲学与教育以“人”为中介而相互连接。哲学关注成“人”,教育关注怎样成“人”。人性是教育理论的根基,不同的人性观形成不同的教育理论,本文主要在教育哲学基础之上,分析人性论对教育的意义。一、教育哲学相关概述什么是教育哲学呢?教育是形成人的活动,教育哲学是对教育思想的反思,是通过反思教育思想形成和构建教育思想,从而影响形成和构建人的教育活动。虽然教育哲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是 19 世纪以后的事情,但教育哲学有很长时间的历史,因为哲学作为知识的总汇,教育学自然孕育其中。如果从学科发展角度分析,应该

2、是先有教育学,然后随着教育学的发展,才有教育哲学。教育哲学作为交叉学科,是教育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但教育学与其他学科不同,它从哲学中分离,最早也是由哲学家讲授的。因此,教育学的渊源与教育哲学具有一致性,而当时教育学与教育哲学事实上也是一码事,教育哲学被作为教育学的别名提出来。1848 年德国哲学家、教育学家罗森克兰兹出版教育学体系一书,主要应用黑格尔哲学观研究教育。1886 年,该书被美国女教育家布莱克特译成英文,书名改为教育哲学,被人们视为最早的一本教育哲学著作,然而该书实际上论述了教育的性质、教育要素、教育体系,这是一本系统的教育学书。1899 年,德国哲學家那托出版教育社会学,主张从

3、逻辑学、伦理学、美学三个方面论述教育,他继承了康德的哲学思想,开辟了以哲学观点和体系论述教育的先河,对后来教育哲学体系的建立具有重大影响。20 世纪教育哲学作为一个学科已经成型,许多哲学家和教育学家编著了教育哲学。中国研究教育哲学方面的专家、学者和著作也越来越多。但教育哲学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受到来自教育学科和教育哲学内部的不断挑战,使得教育哲学的性质不断地改变,有的甚至危机教育哲学的存在。教育科学与教育哲学不断在发展中争论,在这个过程中,人们逐渐明确,教育哲学的底线就在于其领域是教育,方法是哲学,教育哲学是以哲学的态度与方法研究教育问题。反观中国教育哲学,人们不难看出,虽然它产生较晚,在

4、学习借鉴西方教育理论中起步,但成果值得充分肯定,例如,20 世纪 30 年代不仅教育著作颇多(如范寿康等人),而且形成众多学派并存的格局。二、人性论简述及对教育意义(一)阐述人性论人性论不同于人性,人性是人性论认识的对象,人性论是对人性总的看法和概括,它是教育中的哲学理论基础之一。关键的是,对人性论的看法是一种事实判断还是一种价值判断。如果是一种价值判断,就意味着人性没有“是什么”,只有“应该是什么”,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人性判断,都会形成各自的人性论。这种人性论,是一种人性的假设,而不是一种人性的科学。人性不是客观的,至少可以这样说,它不完全是客观的,对于人性是什么,这取决于人们对人性的看法

5、。不同的人,基于不同的需要,对人性有着不同的看法,也就形成了不同的人性观,诸如围绕人性的善恶,就有“性善论”“性恶论”“性无善无恶论”等。对于人性的不同认识,没有对错而言,只有哲学家不同的价值判断和选择,因此,每一种人性论都是一种合法性的偏见。人是什么、能够成为什么,取决于人本身“是什么”(自然性、特殊性),还取决于人“应该成为什么”,即人性的假设和人的期望。这对于以人性发展为天职的教育而言,更是如此。(二)人性假设对于教育的意义人性假设对于教育的意义,不是可有可无,而是教育的根基,教育只有把人性作为根基,才能使教育指向人,真正地成为人的教育。因此,人性假设决定着教育的本质内涵。教育的本质是什

6、么呢?置身于科学视野,它就是对教育的实施、教育存在的抽象和概括,是从教育存在的事实中抽象和概括出教育“是什么”,反映的是教育事实的共同性和普通性。在哲学的意义上,教育没有固定的本质,教育应该是什么、追求是什么是一种价值赋予,赋予它是什么,它就成为什么,追求是什么。如果赋予其社会的追求,教育就是一种社会活动,教育中的人就成为社会的工具,符合和满足社会的需要,而不是只顾及人自身的发展。如果把教育置于人性假设之下,赋予教育一种从人身出发的内在的本质规定,教育就成了人的教育。人性之外的人和出发点,都不会把受教育者真正当作人,在教育过程中也不会遵从人的特性,也不会追求人性的发展和完善,这种非人的教育中,

7、人不是目的,而是手段。这样的教育从起点到过程,以致结果,都偏离了人自身,最终只能是对人性的压制和异化。只有建立在人性假设上的教育,才能以人为中心,追求生命的成全,使教育真正地走向”育人为本”,立足于人性论的教育,把成“人”作为教育的首要目标。建立教育的人性论,确立以人为根基的基本立场,这一立场决定论教育的基本信仰方向。有了这一信仰,教育就不再飘浮和动摇,就能与世俗社会保持健康的距离,能在任何情况之下保持自己在精神和信念上的独立性。对人性的假设不同,不仅直接影响着教育的培养目标,而且影响着教育价值取向的确立、教育的观念、教育的原则与方法选择。总之,人性是教育的原点,有什么样的人性,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和什么样的教育理论。所以,构建教育和教育理论,首先要确立作为前提的人性论。(河北传媒学院)作者简介:王敏(1988-),女,河北石家庄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影视教育、职业规划教育。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