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伏尔泰曾说:“能吐丝的蚕原产于中国,很晚以后,蚕才跟织造丝绸的技术一道传到波斯。”目前所知,人工育蚕技术始于新石器时代的A黄河流域B长江流域 C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D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2据杰里杰特利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锹、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这一现象给当时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包括土地兼并之风盛行 农产品产量增加 重农抑商政策确立 水利事业发展AB CD3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其中“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A政权和
2、族权互为表里 B专制王权披上神权外衣C中央对地方直接控制 D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4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除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堙谷,直通之。”这一举措:A加强北部边防 B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有效管辖C是岭南地区归人中央王朝管辖的开端D使“西南夷”地区开始进入中原统政权的版图5元史记载:“至元十三年,初置江淮行省,治扬州。二十一年,以地理民事非便,迁于杭州。二十二年,割江北诸郡隶河南,改曰江浙行省,统有三十路、一府。”从材料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有 元朝行省的管理区域时有变动路和府是元朝行省以下的行政区划 元朝在全国共分设了十个行省,江浙行省是其中之一元朝的行省设置和
3、调整由中央政府决定A B C D6十二铜表法第三表中规定:“在第三次牵债务人至广场后,如仍无人代为清偿或保证,债权人得将债务人卖于台伯河外的外国或杀死之。”“如债权人有数人时,得分割债务人的肢体进行分配,纵未按债额比例切块,亦不以为罪。”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奴隶与平民在借贷关系中不受保护 B保留了习惯法的陋习C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D保留了债务奴隶制7十三行史料展记述“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广州十三行发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这里拥有通往世界各主要港口的环球贸易航线。客观上造就了一个时期里著名的中西贸易中心和广州历史上令世上瞩目的经济文化的辉煌时代。”对18-19世纪上半期十
4、三行贸易兴盛原因分析错误的是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形成 B当时中国民间贸易的兴盛和发展C十三行是清代官方特许的外贸机构 D广州历来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商港8一些西方学者认为宋代是古代中国科技发展的巅峰时期。以下不能支持该观点的史实是 A.梦溪笔谈中记载制作指南针的技术 B.王祯发明了转轮排字盘,并印制书籍 C.唐福发明了多种火药武器,并献给朝廷 D.武经总要介绍了多种火药武器91880年前后,康有为游历香港、上海等地后认为:“览西人宫室之瑰丽,道路之整洁,巡捕之严密,乃始知西人治国有法度,不得以古旧之夷狄视之。”上述史料表明A先进的中国人正式提出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主张B西方文明程度高,中国必须“师
5、夷长技以制夷”C近代中国人开始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醒来D感受近代都市文明,康有为思想发生转变12阅读申报的部分记事,可以得出的结论有年份记 事1918安装美国进口的新式印报机,每小时可印报三万余份。1932连续发表题为剿“匪”和造“匪”的社论,公开反对国民党的“围剿”。1937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后因拒绝日寇新闻检查,宣布停刊。1938香港版出刊。近代科技的进步,为报业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申报支持中国共产党的武装斗争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直接摧残中国新闻事业申报对研究中国近代史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A B C D13以下邓小平的言论按首次出现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在国家实现统一的大前提下,国家
6、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A B C D14对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也折射出历史发展的变迁,据此判断下列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 “共争青岛归来,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 “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A B C D15在某地发现一张短训班结业证,其中称:“兹有本部盟军联络参谋
7、训练班第二期学员修业期满,成绩合格,特给此证。 中华民国三十五年 月 日。”可见举办该期训练班最有可能是A培训接受日军投降仪式所需人才 B国民党为苏美军队培训军事联络人员C为赢得反法西斯战争最后胜利培训人才 D国民党在美国支持下为内战培训军事人员16美国学者费正清曾说:“1949年以来的中国革命,从其牵涉到的人数或从其变革的广度和速度来说,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对世界外部地区来说,这也是现代一次最少为外人所知的事件。”在他看来,这一事件表明 人民革命政权替代了反动的封建政权 中国革命的胜利极大地增强了世界和平力量 中国革命的伟大意义当时没有被西方世界认识 新中国的建立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社会大变革
8、A B C D17某生在整理归纳中国近现代外交关系史时,粗略地绘制了一个两国关系发展趋势图,该生试图揭示的是A中德关系趋势 B中美关系趋势 C中苏关系趋势 D中日关系趋势18有同学对上图数据进行分析之后得出以下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有几个?1. 代表的是轻工业2. 消失是国家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结果3. 代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A0个 B1个 C2个 D3个19恩格斯曾说,“如果认为希腊人和野蛮人、自由民和奴隶、公民和被保护民、罗马的公民和罗马的臣民(指广义而言),都可以要求平等的政治地位,那么这在古代人看来必定是发了疯。”这段材料可以为解释以下哪一观点提供佐证 A罗马帝国已经没有了公民与臣民的界限 B
9、雅典民主政治的本质意图就是要建立社会的平等 C不平等的思想才是古代希腊、罗马正常的思想 D古代希腊、罗马各个阶层都能参与政治20下表编制的是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表。表格出现残损,你认为其中三格已标明数字序号的内容应该是A汕头特区、海南省;宁波、温州;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B潮州特区、汕头特区;杭州、宁波、温州;沿海经济开放区C福州特区、汕头特区;杭州、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开放区D汕头特区、海南省;宁波、温州;沿海经济开放区21、右图是1926年10月10日上海三兴烟草公司在申报 上刊载的一则香烟广告。运用该材料可研究的历史主题 包括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实业救国思潮的发展 物质生活的变迁 大众
10、传媒的发展 A B C D 22、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后世的儒家思想家对其思想继承并创新发展。下列思想属于“创新发展”的有 道德规范有四种,即仁、义、礼、智 “兼相爱,交相利”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存天理,灭人欲 A. B. C. D.23.西方文明史中记载:“1920 年代和1930 年代的欧洲历史使人们越来越难以像以往那样对进步深信不疑,这是令人幻想破灭和感到绝望的年代。”但在这一时期的中国,有的人却感到“革命胜利的曙光喷薄欲出”,这是因为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中共的诞生,让先进的中国人看到了希望国民革命推翻了北洋军阀
11、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兴起,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正面战场迎来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A. B. C. D. 24某中学一历史研究小组对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进行研究,有同学提出“为什么说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是一种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对这一问题,有四位同学产生了争议,你认为最正确的回答是A甲:皇帝和帝国宰相联合掌握行政大权B乙:联邦议会权力较大,帝国议会权力较小C丙:行政机构权力大,立法机构权力小D丁:行政机构控制了立法机构二、非选择题(3小题,第26题22分,第27题14分,第28题14分,共50分)26、(22分)政治文明是
12、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其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如果这一制度被削弱,此国家准出问题。传统农业对水利有着更多的依赖,从大禹治水到清代多次治理黄河,无不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是靠一家一户的小农无法实现的秦 凭借从中央到地方较为完善的统治机构,做到了“书同文”,文字统一对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对中国的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疆域拓展、历史延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摘自凤凰网材料二 光荣革命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
13、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以后的300多年,英国极少有大起大落、波澜壮阔的历史场面。人们看到的只是逐步的变革、前进。它是英国文化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摘自毛哥的BLOG材料三 总的来说,美国的民主之所以能够做到“原则民主”与“程序民主”并重,主要就是因为它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这种综合并不容易:它是人们通过许许多多的“妥协”来完成的,而任何成功的妥协,都既需要足够的气度,也需要高超的技巧。 摘编自世界文明史材料四 社会的“善治”包括良好的“政治”和良好的“治政”。前者侧重于“治民”(即社会治理),后者侧重于“治官”(即政府治理)。20多年中国改革实际上沿着这两个方向展开。
14、燕继荣中国的改革:另一种民主化经验(1)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一制度对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作用。(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有哪些?(4分) 材料二中的“英国文化模式”有何特点?(2分)(3)材料三认为美国的民主政治是妥协的产物。结合1787年宪法的内容加以说明。(6分)(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时期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是怎样体现“善治”的?(4分)27、(14分)史料研读、专题探究、问题比较和综合评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专题探究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 “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
15、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而“在商品经济有较充分发育的基础上得以繁衍的市民文化,在清中叶以前的整个中国社会都相当幼弱。”(1)请分别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中“民本思潮”和宋元明清时期“市民文化”在艺术方面的主要表现。(5分)史料研读在1905年2月至9月之间,申报直接涉及革命党人活动的新闻仅仅只有3则:乱首被获、拿获华兴会匪要电、又获华兴同仇各余党。1912年元旦的申报以显著地位刊登庆祝标语和祝词。 朱英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2)研读材料后,你认为申报对辛亥革命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从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的角
16、度,你对辛亥革命分别有怎样的评价?(5分)综合评论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呈现出由“沉沦”到“上升”的发展过程,中国社会走出了一条“U”字形路线。在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近代中国历史的后期,其基本特征是“上升”。在“沉沦”与“上升”中间有一个过渡期,就是“沉沦”的谷底、“上升”的起始时期。(3)20世纪初期是中国由“沉沦”到“上升”的转折时期,列举这一时期体现“沉沦”、“上升”的重大历史事件各一例。(2分)28阅读下列关于经济与政策的材料,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 夫在芸耨,妻在机杼,民无二事,则有储蓄。春夏夫出于南亩,秋冬女练于布帛,则民不困。 尉缭子治
17、本材料二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孟子滕文公上“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者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汉书食货志材料三 金宝庐舍,转瞬灰炽,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至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 陶煦租核推原材料四 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只要生产发展了,农村的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了,低水平的集体化就会发展到高水平的集体化关键是发展生产
18、力现在有些干部,对于怎样适合本地情况,多搞一些经济收益大、群众得实惠的东西,还是考虑不多,仍然是按老框框办事,思想很不解放。 邓小平关于农村政策问题(1980年5月31日)(1)依据材料一,归纳小农经济的特点(2分)。指出与这种生产方式相适应,长期在我国古代存在的主要政治制度和主流思想。(2分)(2)材料二中两段文字反映了某土地制度的变化,请问该土地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3)材料三反映的现象对社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农业政策放宽、实行包产到户的原因。(2分)(5)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政策与经济的关系?(2分
19、)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嵊泗中学第一次月考高三历史答题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二、非选择题(3小题,第26题22分,第27题14分,第28题14分,共50分。)26(1)(2)(3)(4)27、 (1)(2)(3)28(1)(2)(3)(4)(5)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嵊泗中学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DCAACABBDACDD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ADDBB
20、CDCCCDB二、非选择题(3小题,第26题22分,第27题14分,第28题14分,共50分。)参议员每州2名,众议员根据各州人口比例选出,缓和了大州和小州矛盾;(2分)没有废除南方的奴隶制度,而且南方的黑人按5分之3人口计算,缓和了南方和北方矛盾。(2分)(4)善治的表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修改宪法(1982年宪法);实行基层民主选举制度;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分)27、(14分)(1)“民本思潮”的主要表现:孔子“为政以德”,孟子“仁政”、“民贵君轻”,墨子“兼爱非攻”等。(3分。符合题意要求即可) 市民文化的主要表现:书法的个性
21、化、世俗化;风俗画;戏曲方面有元杂剧、昆曲、京剧等(2分,能任意举出2个以上具体成就给满分,其它意旨明确的也可。只答书法、绘画、戏曲,不具体给1分) (2)态度:从漠视、非议到认同、赞赏。(2分) 文明史观: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变。政治上,它结束了帝制,建立了共和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制度创新,推动了中国从人治向法治,从专制向民主转变;经济上,它促进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进一步动摇了封建经济的基础。社会风貌上,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自由、平等思想推动社会风俗习惯的巨大变化。(3分,考生意旨明确,其它表述也可) 全球史观:辛亥革命建立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亚洲民
22、族革命运动的发展;辛亥革命顺应了世界资本主义和民主政治发展的潮流,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2分,考生意旨明确,其它表述也可)(3)重大历史事件:“沉沦”有辛丑条约的签订、袁世凯复辟帝制、巴黎和会外交努力失败等;“上升”有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国民党和中共的成立等。(2分,考生在两者中各任举一例即可)28(1)特点: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2分)主要政治制度:君主专制这样健全制度;(1分)主流思想:儒家思想。(1分)(2)变化:井田制正式被废除,土地私有制从法律上确立,土地可以转让和买卖。(2分)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2分)(3)材料三反映的现象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2分)(4)原因:人民公社体制严重束缚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农民温饱问题没有解决。农村集体经济水平低。(2分)(5)政策与经济的关系:经济发展决定政策的变化,政策只有适应经济的发展才能发挥积极作用,反之只有阻碍经济的发展(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