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届高三文科实验班每日一练英国君主立宪制【2】【带解析】11701年,英国王位继承法规定:“鉴于英国法律保护英国人民与生俱来的权利,因此,凡登上英国王位的国王和女王,都应依照英国法律的规定管理政务。”这说明当时在英国A. 国王立法权被大大削弱 B. 君主立宪体制有待于完善C. 权利制衡机制卓有成效 D. 权利法案未真正发挥作用21936年,英王乔治五世去世后,爱德华八世继位。爱德华八世坚持同离过两次婚的美国人辛普森夫人结婚,致使国内议论纷纷,从议会到老百姓一片谴责声。在受到下院和首相的非难后,他被迫宣布退位,由弟弟艾伯特继承王位。这段材料反映出英国国王( )A是国家的象征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2、 B没有任何的政治地位可言C任期长短由议会和首相决定 D任何事情都不能自主31689年3月,英国下院通过拨款法案,授予国王每年120万镑的税款,并规定其中60万镑用于宫廷和非军事性开支,其余用作海陆军开支。1697年议会又通过年金法案,规定自翌年起,每年拨出固定款项作为宫廷开支,长期不变。上述拨款法案的通过旨在A. 确保王室财政独立 B. 依法监管王室财政C. 限制国王的行政权 D. 保障国王的军事权4英国19世纪70年代以后,议会的权力和作用开始缩小,内阁开始凌驾于议会之上,内阁几垄断了全部的立法提案权,掌握了一部分的立法权,掌控了议会的财政权,首相和内阁对议会下院的控制大为加强,议会的许多
3、权力转向了内阁,出现内阁专横的政治局面,许多英国人称内阁为议会中的“第三院”。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根源在于A. 英国的内阁对议会负责 B. 英国责任制内阁的确立C. 英国的首相和内阁来自下议院多数党 D. 英国议会没有独立的立法权51782年,英国诺思-福克斯内阁因议会通过不信任案被迫集体辞职。24岁的小皮特上台组阁,再遭议会不信任,但他寻求国王的支持,解散了议会下院,重新选举,最终取胜。下面评论正确的是 A此时国王行政权力仍然很大 B小皮特破坏了民主化的进程 C行政权扩张打破了议会制约 D是责任内阁制下的正当行为6史学家评论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时说:“英国比欧洲任何国家也许更接近于革命。”因
4、为( )A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量强大 B工业资产阶级取得更多席位C国王的权力受到法律限制 D工人阶级获得了普选权7据有关资料显示,19世纪初,英格兰的202个选邑(城镇选区)中,有4050个人口在100200人之间,14个在50100人之间,20个在2050人之间,4个在1019人之间,有1个镇只有5名居民,有2个镇根本没有人居住。上述现象表明A. 英国代议制民主形同虚设 B. 英国各地人口在大量的减少C. 英国的议会选举弊端丛生 D. 英国迫切需要进行议会改革8英国诗人巴特摩尔发表的家中天使,颂赞自己的妻子Angel in the House。“家中天使”是指维多利亚时代(1837-1901)
5、的中产阶级妇女在家中照顾子女,让在外辛苦工作的丈夫,回家后可以得到温暖。下列哪一观点恰当地解释了这种家庭价值观的成因A. 工业革命的开展 B. 女权运动的成果C. 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等启蒙思想的影响 D. 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的推动9英国维多利亚时代(1837-1901年),贫富差距悬殊,贵族宫殿式的庄园与农人破败的茅屋、工厂主舒适的生活与失业工人绝望的挣扎相互映照。保守党前首相狄斯雷利(1804-1881年)说,“当茅屋不舒服时,宫殿是不会安全的。”此后,英国走向了A. 资本主义制度完善 B. 自由主义政策退潮C. 工人运动日益失控 D. 社会阶层尖锐对立10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文官制度的
6、国家之一。文官不包括内阁成员,而仅指“事务官”,他们构成了政府中所谓的“非政治”的分子,即不参与党派之争的人。其职责是执行当时政府的政策,而非对政党活动的参与。这种文官制度A. 改变了英国的君主立宪政体 B. 强化了英国的责任内阁制C. 削弱了政党对国家政治的控制 D. 推动了政府管理的科学化11某学者罗列英国历史进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你觉得他最有可能得出结论()A议会权力的扩张性和至上性 B民主进程的渐进性和灵活性C政治发展的艰难性和曲折性 D法制建设的超前性和完备性12在人类在历史的长河中,出现许多叱咤风云的大国、强国、比如战国末期统一中原的秦国,18世纪确立霸主地位的英国,19世纪以来不
7、断崛起的美国,19世纪末确立亚洲强国地位的日本和1978年以来日益强大的中国。它们的发展道路各不相同,但崛起的原因却惊人的一致。它们崛起的一致因素是( )A.和平崛起 B.武力掠夺 C.制度创新 D.民主强国13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和德国威廉二世是同时代的皇帝。在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享有盛誉,不是因为她做出了什么轰动的事业,而是因为她什么都不做。在德国,威廉二世被称为“骑士皇帝”,议员都被讥笑为“绵羊脑袋”,下面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维多利亚女王和威廉二世都“统而不治”B英国是世界强国,不需要国王做什么;刚统一的德国则需要皇帝统领国家大事C两国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德国皇帝拥有实权,英王统而不治D两人都
8、可以解散议会14英国权利法案和美国1787宪法都推动了本国历史进程,其共同点是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体现了民主共和精神 推动了本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A、 B、 C、 D、2018届高三文科实验班每日一练英国君主立宪制【2】【解析】1B 【解析】材料表明,王位继承受到议会的限制,这说明权利法案发挥了真正的作用,排除D;材料没有体现权利制衡机制的信息,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国王立法权问题,排除A;材料表明需要从多方面在限制王权,故选B。【名师点睛】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的君主立宪政体大大削弱了国王的权力,议会及政府逐步掌握了治理国家的权力,这种政治体制虽然有其历史局限性,但它结束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
9、使得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它代表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历史的一大进步。2A【解析】英国国王爱德华八世在受到议会下院和首相的非难后,被迫宣布退位。这说明英国国王没有实权,受到议会的制约。但英国国王是国家的象征和民族团结的纽带,A项正确;B项“没有任何政治地位”错误;英国国王任期终生,C项不对;D项说法过于绝对。【名师点睛】君主立宪制特点。基础:代议制;核心:责任内阁制;国王:国家元首,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内阁和首相: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负责。首相是政府首脑,由议会多数党的领袖担任,掌握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指提议、建议立法的权力),事实上成为国家政
10、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议会:议会至上,是国家的权力中心,掌握立法权;政党:实行两党制;三位一体: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融为一体;演变:连续性、渐进性、创新性。3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1689年3月,下院通过拨款法案,授予国王每年120万镑的税款”“1697年议会又通过年金法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前提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即议会限制了王权,故选B选项。A选项说法与B选项相悖;C、D选项是政治权利,材料主要提到的是财权。4C【解析】材料中介绍了19世纪70年代后英国内阁权力膨胀的现象,可以看出内阁凌驾于议会之上主要是由于首相权力的膨胀,这就说明它的
11、根源是在于英国的首相和内阁来自下议院多数党,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说的是议会对内阁的限制;B选项不是根源;D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5D【解析】18世纪初,责任内阁制形成,国王行政权力转移到内阁,故A错;根据英国责任内阁制,首相可以请求国王解散了议会,重新选举,B错误,D正确;C表述错误。【名师点睛】英国责任内阁制下,内阁对议会负责,党议会通过对内阁不信任案时,内阁首相必须辞职,内阁解散,或内阁首相请求国王解散了议会,重新选举。6B【解析】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是在工业革命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的情况下进行的,它使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席位,使英国的民主制度更趋完善。7D【解析】从材料
12、中对英国选举状况的描述可以看出,当时的选举制度存在很大问题,不利于民主的实施与公平,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说法错误,英国代议制依旧发挥作用。B选项没有理解材料的含义。D选项说法错在“丛生”二字。8A【解析】工业革命发生于 18、 19 世纪,再有材料中提到的中产阶级是工业革命中产生的,故A正确;妇女安心在家照顾子女,没有体现 女权运动,故B项错误。材料中提供的时间维多利亚时代为19世纪期间,启蒙运动发生于17、18世纪,故C项错误;1832年议会改革是要通过调整选区,降低财产限制,使工业资产阶级能能参与国家政权,故D错误。9A【解析】据材料中“贫富差距悬殊,贵族宫殿式的庄园与农人破败的茅屋
13、、工厂主舒适的生活与失业工人绝望的挣扎相互映照”信息可得出当时英国的矛盾尖锐,为此英国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改革以缓和矛盾,促进资本主义制度的完善,故A项正确;据所学可知自由主义在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后,才出现退潮,故B项排除;据材料信息可知由于贫富差距的悬殊,导致社会矛盾尖锐,而社会阶层尖锐对立是其表现,与题干中“走向了”不合,故C项排除;根据“当茅屋不舒服时,宫殿是不会安全的”可知英国针对社会矛盾的激化采取了改革措施,所以C不符合题意;自由主义政策退潮应该是在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以后,故排除D。 10D【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文官制度建立的初衷在于保持政府运作的稳定性,不
14、受政党政治轮替所带来的冲击。因此它的作用主要在于推动政府管理的科学化。故D项正确;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是在权利法案等一系列法律制度的基础之上,材料中并未体现法制的变革,故A项错误;材料明确提出“文官不包括内阁成员”,所以并不能强化责任内阁制,所以B项错误;与政党政治也没有关系,所以C项错误。11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表材料信息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表格所列大事件,从机构的不断完善、不断发展等角度可体炼出渐进性结论,如下议院权力扩大、选举权逐步扩大、内阁制逐步完善等,从不受成文法的制约,随着形势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角度体现了灵活性,如工业革命后随着阶级关系的变化实行议会改革,适
15、时调整选举权范围等,B项符合题意;A、C、D项材料没有体现;故选B。12C【解析】本题需要分析战国时期秦国、18世纪英国、19世纪末日本和今天的中国各自崛起的原因,再找出四者的共同之处。A项和平崛起和B项武力掠夺正好相对,和平崛起只适合现今的中国;武力掠夺符合战国秦国、18世纪英国和19世纪末日本的崛起;D项民主强国十分明显战国秦国实行封建制度无民主可言。只有C项秦国进行商鞅变法,“奖励耕战、废井田开阡陌”等,确立起封建统治;18世纪的英国通过1689年权利法案确立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度,积极进行工业革命;19世纪末的日本进行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改革开放后的中国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无不反映了制度创新对国家崛起的重要性。13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英国和德国的君主立宪的政治体制,在英国的君主立宪中国王是虚君,统而不治,而在德国的皇帝具有实权,所以符合题意的是C项,其他错误。14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