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二月考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 30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1.【答案】C【解析】材料“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倍(背)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中可以分析出荀子认为人要遵循自然规律,强调了发展的可持续性,故 C 项正确;A 项说错误,荀子认为人定胜天;B 项包含在 C 项之中;材料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D 项比较片面,排除。点睛:材料“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倍(背)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
2、吉。”是指加强农业生产,节约开支,天时就不会使人贫困;衣食充足,按天时变化活动,天时就不会使人生病;遵循自然规律行动没有差错,天时就不会加祸于人。给养少而又很少劳作,老天就不能让他保全;违背规律而又肆意妄行,老天就不能让他平安。2.【答案】A【解析】材料信息是,战国时期原先按照分封制等级排列的“大夫士”变为知识分子和官僚的结合体“士大夫”。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变化说明随着各国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古代贵族政治逐渐向官僚政治转变,而伴随着官僚制度的兴起,“士”开始大显身手,故 A 正确;商业活动与题干表述的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无关,故 B 错误;材料信息未涉及社会结构的变化,故 C 错误;材料
3、信息也未涉及士人成功与否的标准,故 D 错误。3.【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新疆地区出土了楚国生产的凤鸟纹刺绣丝绸制品,由此可判断东周时期丝织品做工精良,远播西域地区,故选 A 项;材料中不能反映出,楚国是中西交通起点,楚文化带有西域特征的说法也无从得出,故排除 B 项;没有交往的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C 项;材料反映了东周时期楚国和西域地区的交流,但并不能说明生活方式趋同,故排除 D 项4.【答案】A【详解】表格信息可知,汉代禁止商人贿买土地,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土地兼并,从而有利于小农经济的稳定,故选 A;禁止商人购买土地,不能说打击了商业违法行为,故 B 错误;材料中“
4、有效地”抑制商人对土地的兼并,而没有体现抑制其他阶层,故 C 说法错误;材料抑制商人对土地的兼并,没有涉及限制商业规模,D 与材料无关。5.【答案】C【详解】材料信息“诸侯有罪,博、相不举奏,为阿党”“绝不得使仕于王侯也”说明中央对地方诸侯的控制加强,诸侯的政治地位在削弱,故 C 正确;材料信息体现不出监察制度的完善和人事制度的细密,故 AB 错误;材料信息未涉及七国之乱的后果,故D 错误。6.【答案】A【详解】依据材料中“听卖永业田”、“良田收百顷,兄弟犹工商”、“寺观广占田地侵损百姓”、“比置庄田,恣行吞并,莫惧章程”等信息可知,政府对贫贱庶人变卖永业田及富庶兄弟、寺观及王公百官的占田行为
5、无力管控,这说明政府对土地的实际控制力有限,因此 A 选项正确。B 选项错误,唐朝时期自耕农仍占主体;C 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听卖永业田”、“比置庄田,恣行吞并,莫惧章程”等信息可知,当时唐代法律尚不允许土地自由买卖;D 选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土地的占有情况,不是社会结构的变化。故正确答案为 A 选项。7.【答案】A【详解】根据表格信息可知,从西汉到宋代,我国北方户数整体上不断减少,南方户数整体上呈不断增长趋势,这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不断南移,A 项正确;材料中南北户数的变化与朝代时间长短、王朝力量强弱及疆域面积大小均无直接关系,排除 B、C、D 三项。8.【答案】A【详解】据材料“催生了
6、专门教授诉学、培养诉师以及专业协助他人打官司为业的书铺”可知,宋代司法领域出现新的变化;且据材料“书铺须在官府注册,领取牌记(执业证书)方能合法营业”可知,“书铺”是一个政府承认的合法职业,具有执业证书,这说明司法行为初步具有近代法治的色彩,A 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社会风气恶化,B 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政府的有效管理”及“城市规模扩大”,C、D 与材料无关。9.【答案】C【详解】材料“唯以植茶获利,遂下令将茶树全部砍掉,改种桑麻”“汝村民皆有土田,何不自种而费钱买菜?”表明当时宋朝地方官员比较重视耕织,阻碍了商业的发展,故 C 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政府对茶利垄断,故 A 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到
7、农副产品和货币的使用情况,故 B 项排除;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对农民不种粮食的呵斥,没有体现出商人地位的变化,也没有与以往进行比较,故 D 项排除。10.【答案】B【详解】从两宋时期雕版印刷的四大中心多在江南,唯一在江北的汴京纸张质量较差,可知 B 项符合题意。毕升发明的是活字印刷术,于题意中无从反映,A 项不符合题意;交子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不是印刷术发展的结果,C 项错误;印刷业的发展有利于程朱理学的宣传,却不是其兴起的原因,D 项错误。11.【答案】C【详解】依据材料中“宋代商人及其子嗣可通过与权贵联姻的方式取得政治地位,宋人婚姻论财风气十分普遍”信息可知,宋代婚嫁习俗在受到商品经济冲击的同
8、时,出现了背离传统价值的现象,这表明传统婚姻观念受到冲击,因此 C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材料中的“宋代商人及其子嗣可通过与权贵联姻的方式取得政治地位”不能反映对物质利益的重视;B 选项错误,材料侧重讲述婚姻论财风气,与婚姻买卖现象无关;D 选项错误,材料主旨为宋代婚嫁习俗的重财风气,而非财富对家庭成败的影响。故正确答案为 C 选项。12.【答案】D【详解】结合题干可知,“巡抚”由中央所设,实际上已成为地方军政首长,其权力有利于制约地方官员,“必须经常上京汇报军政事务”说明“巡抚”亦受中央节制,有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故 D 项符合题意。A 项,“巡抚”为中央官性质,有实际权力但非地方官
9、员,故排除。B 项,材料与三司是否有利于中央集权无关,故排除。C 项,“巡抚”最初由明太祖令太子朱标“巡抚”陕西时产生,C 表述错误,故排除。13.【答案】D【详解】从材料“内阁首辅申时行等只拟罚傣”“申时行只得遵旨”中可以看出,明朝内阁拥有票拟的权力,但必须服从皇权,故 D 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内阁是否参与决策政事,故 A 项排除;内阁没有决策权,且“开始”一说也无从证实,故 B 项错误;批红权主要是皇帝掌握的,故 C 项错误。14.【答案】C【详解】C 项,从“或注入城市,打工度日,沦为乞丐;或进入深山,垦荒种田,采矿淘金”可知,这些流民中有一部分成为了雇佣劳动力,这有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
10、出现和发展。故 C 项正确。A 项,从“这些流民或泛舟出海,到南洋和日本交易”可知,政府并未实行海禁;材料也无证据显示政府试图实行海禁。故 A 项错误。B 项,我国古代小农经营的农业经营方式并未发生大的变化。故 B 项错误。D 项,白银成为通用货币与材料所述现象没有关系。故 D 项错误。15.【答案】C【详解】由材料中 1612 年瓷器的“28641 件”到 1616 年瓷器的“69057 件”可知,中国瓷器外运数量大幅增长,海外市场进一步被拓展,故选 C 项。瓷器在宋代就已成为外贸品,而材料已是明代,故排除 A 项;材料只能说明中国瓷器整体的外运规模扩大,但不能说明民间制瓷工场规模扩大,因为
11、材料并未明确瓷器主要出自官营还是私营的问题,故排除 B 项;材料只能说明万历时期海禁政策有所放松,D 项“废止”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点睛】本题考查明清时期的对外贸易,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注意选项内主语和程度词的运用即可作出判断。16.【答案】A【详解】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清中叶,随着江南地区民营手工业的发展繁荣,原先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纷纷转向获利更高的手工业部门,造成农产品产量下降,因此 A 选项正确。B 选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清朝中叶江南地区经济实力并未严重下滑;C 选项错误,农业产量下降并不意味着农业生产力下降,当时江南地区越来越多居民种植桑麻等经济作物;D 选项错误,虽然当时已
12、经出现雇佣关系,但材料信息并未反映。故正确答案为 A 选项。17.【答案】D【详解】据材料“表格信息军机处设立的年份有不同的观点。”可知,军机处的设置经历了“临时性军务机构,无专职官员、无官衙”到有“兼职官员”及“名称、只能等业已具备”的过程,因此影响了对军机处年代的确定,这说明研究的视角不同,得出的历史结论也不一样,D 正确;A 违背史实;主观阐释受主体认知的局限性及社会环境的制约,难以还原历史真实,但 B 与材料无关;生产方式决定了历史发展,C 说法错误。18.【答案】D【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传统的夷夏之防的社会观念强调中国的世界中心地位,从材料“平行之礼”是对夷夏之防的社会观念的冲击
13、,故答案为 D。鸦片战争期间,出现林则徐和魏源为代表的向西方学习的思潮,而不是鸦片战争后才推动向西方学习,A 错误。“平行之礼”是对尊卑等级的传统礼仪制度的否定,B 错误。鸦片战争后中国向西方学习局限在器物层面,还没有意识到传播平等观念,C 错误。19.【答案】B【详解】据材料,郑观应认为官办工商业难以解決资金困难,商办则有诸多障碍,应发挥政府和民间优势,通过“官督商办”以达到“两弊俱去”,更好地发展实业,故选 B 项;A 不是郑观应的观点,排除;C 项不是主要意图,不是大力扶植,而是要“官督商办”,故排除;D 不是材料主旨,排除。20.【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该官员在美国领事的告诉和
14、英国军舰抵达之后,都没有认清英国发动战争局面,A 正确。该官员要负责任,但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BC 错误。该官员认为英国走私鸦片,并上报朝廷,说明该官员对走私鸦片也较为重视,D 错误。21.【答案】B【详解】根据“换约”可知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开放了汉口、九江等十个通商口岸,使列强侵略势力逐步深入中国内地,故 B 正确;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A 错误;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C 错误;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允许外国在华开设工厂,外国办厂合法化,D 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咸丰九年,洋人来换合约”,联系第二次鸦片战
15、争的背景和影响分析解答。22.【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中“英国外交家们极为重视条约中的字句和语法,而清朝官员反倒重视文件措辞、格式是否谦卑恭敬”以及所学知识可知,西方国家是以经济利益为主导,因此他们更加注重条约的内容,尽可能地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而中国一直是专制主义以及天朝上国的思想,所以非常注重形式,这就体现了两国的治理秩序差异。缺乏近代外交经验和不了解世界形势并不是本质反映,故 A、B 项错误,C 项正确。材料本质上反映的是两国政治体制以及思想的不同,也就是治国秩序的不同,与国际公法没有关系,故 D项错误。23【答案】A【详解】据材料提到,后来清政府却要求“如约者即为应允”、“违约者概行驳
16、斥”,即一是自己守约,二是要求对方也守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清政府的外交逐步与国际社会接轨,有近代化的趋势,故 A 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清政府对列强条约要求曾全面回绝,故 B 排除。清政府外交观念逐渐与世界接轨,并不等同于出卖国家主权,选项 C 排除;清政府始终利用国际外交规则维护主权,过于绝对,故 D 排除。【点睛】解题关键是对材料现象的解读,即从一开始寻求更改条约到“如约者即为应允”、“违约者概行驳斥”,说明清政府外交观念的变化。24.【答案】D【解析】从题干中“去岁仓促开衅”“以致水陆交绥,战无一胜”的信息可知这场战争是甲午中日战争,结合马关条约的内容可知,允许在华投资设厂,故 D
17、项正确;A 项是南京条约,排除;B 项是指鸦片战争,排除;C 项是指辛丑条约,排除。点睛:首先通过“去岁仓促开衅”“以致水陆交绥,战无一胜”分析出是甲午中日战争;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正确答案。25.【答案】C【解析】甲午战争中国失败日本胜利,在东亚确立了新的格局,确立了新的东亚国际关系,选 C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鸦片战争未确立新的东亚国际关系,选项 A 不符合题意,排除;太平天国运动和新的东亚国际关系无关系,选项 B 不符合题意,排除;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也未在东亚确立了新的格局,选项 D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C。【名师点睛】本题解题关键点在于要明白甲午战争改变了东亚的国际关系。26.
18、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题干材料反映了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1钱,这有利于减轻开平煤矿的负担,有利于增强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故A项正确。题干材料反映的是煤炭的流通销售环节,与煤矿管理无关,故排除 B 项。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故排除 C 项。李鸿章利用政府特权操纵煤炭出口税的做法造成不正当竞争,不利于煤矿业的发展,故排除 D 项。27.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戊戌变法。题干材料来源于 1898 年的一份英文报纸的报道,其报道的内容并不符合事实,但可以反映出报道者的一种主观态度,即把慈禧太后看作是改革的破坏者,这实际上是一种同情、赞同改革的心态,故 D 项正确
19、;A 项不符合史实,故可排除;题干材料只是主观报道了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的关系,并不涉及清政府对外国人的态度,故B 项错误;题干材料是西方媒体的报道,不能反映西方国家政府的信息,故 C 项错误。28.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外交。材料对比了甲午战争时期中国和日本的舆论宣传,在日本刻意“包装”,误导欧美舆论的情况下,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说明清朝政府没有充分发挥外交的功能,故 C 项正确;甲午中日战争的进程取决于战争双方,欧美舆论无法左右,故 A 项错误;甲午中日战争中日本利用舆论进行包装是为了掩盖其侵华罪行,不是为了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故 B 项错误;材料主旨之一是强调西方媒体认可日本的宣传
20、,支持日本侵华,并非鼓动中国进行民主革命,故 D 项错误。29.【答案】D【详解】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厘金是地方政府征收的商业税,收入除以一定数额报效中央外,很大一部分由地方当局自由处置,表现出封建地方割据性,成为地方督抚擅专的经济基础,所以清政府取缔厘金的内在动机是增加中央收入和削弱地方力量,因此 D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清政府取缔厘金的内在动机是解决其日益严重的财政危机,并非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B 选项是清政府取缔厘金的外因;C 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清政府提高进口关税的要求,并非扭转进口额大于出口额的逆差局面。故正确答案为 D选项。30.【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中的“正是在国
21、家与民族两条主线的推动下,在对政治革命与民族革命高度一致的认同下,才爆发了辛亥革命”,说明该学者认为辛亥革命的爆发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故答案为 C 项;材料没有涉及民众对民主共和制度的态度,排除 A 项;辛亥革命爆发时还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目标,排除 B 项;辛亥革命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排除 D 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2 小题,共 40 分。)31.【答案】(1)特点:宗法观念浓厚;强调儒家伦理道德;重视教化;借助圣谕管理家族。(6 分)作用:传承发扬传统美德;调节家庭关系,凝聚宗族力量;稳定社会秩序。(4 分)(2)革新表现:主张向西方学习;对以儒家伦理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反
22、思;提倡经世致用;具有强烈的爱国救亡意识。(4 分)【详解】(1)第一小问,由材料“人有祖宗,犹水木之有本源”,可见宗法观念浓厚;由材料“慈也孝也友也恭也”,可见强调儒家伦理道德,重视教化;由材料“圣谕六言”,可见借助圣谕管理家族。第二小问,由强调儒家伦理道德,可见有利于传承发扬传统美德;由重视教化,可见有利于调节家庭关系,凝聚宗族力量;由借助圣谕管理家族,可见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2)由材料“中国自强之本在立机器局,开翻译馆,造地球仪,皆是也”,可见主张向西方学习;由材料“此五者之纲纪,在家族封建时代似可通行,然已不甚适当”,可见对以儒家伦理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反思;由材料“读书只要明理
23、,不必坚以科名,子孙贤达,不在科名有无迟早”,可见提倡经世致用;由材料“方今国事扰攘,外寇纷来,边境累失,腹地亦危。振兴之道,第一即在治国,治国之道不一,而练兵实为首端”,可见具有强烈的爱国救亡意识。3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答案】原因:统一与稳定;耕地面积增加;精耕细作;高产作物的推广;税收制度的变革。(8 分)影响:人地关系紧张;土地过度开发,环境破坏;贫困化,社会矛盾加剧。(6 分)【解析】本题根据材料一“社会总体稳定,清政府取消了人头税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高产作物不断推广”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统一与稳定、耕地面积增加、精耕细作
24、、高产作物、税收制度的变革等方面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再据材料一“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于前田地贵少,寸土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农业人均收益递减,各地民变此起彼伏”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人地关系、土地过度开发、环境破坏、贫困化、社会矛盾加剧等方面回答其影响。43 参考要点:等级观点论据论述1012 分近代前期中国社会存在向下沉沦和向上发展两种趋势。(2 分)向下沉沦: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迫使中国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分)向上发展:列强的入侵,使中国封建经济结构解体,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初步发展并出现“短暂春天”;(2 分)自由、民主思想传播,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2 分)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2 分)层次分明;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行文流畅。(2 分)710 分观点明确;论据较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47 分观点较明确;能从上述 23 个方面提出部分论据;论述表述清楚03 分观点不明确;不能合理提出论据进行论述;表述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