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富饶的西沙群岛 (2)_人教新课标.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00046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富饶的西沙群岛 (2)_人教新课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富饶的西沙群岛 (2)_人教新课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富饶的西沙群岛 (2)_人教新课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富饶的西沙群岛 (2)_人教新课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富饶的西沙群岛 (2)_人教新课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富饶的西沙群岛 (2)_人教新课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富饶的西沙群岛“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

2、?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教学目标: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认识“饶、屿”等10个生字。会写“蓝、懒”等13个字。

3、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等21个词语。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学习文中语言描述方法(有的有的句型),丰富语言积累。教学重点:1. 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其中第三四自然段为重中之重)2. 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

4、感情。教学难点: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词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初读课文,理清层次,教学过程:略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背诵喜欢的段落。3、丰富语言积累,学习课文中描写方法,用有的有的的句式描写景物的特点。教学重点:1.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其中第三四自然段为重中之重)2. 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

5、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课前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学生收集资料教学过程:一 图片导入1、引出课题2、整体感知,回忆第一课时内容二 出示地图,了解“海防前哨”三 检查字词掌握情况1.词语的理解2.生字的书写四 自读课文,完成问题,梳理课文结构五 学习海水部分,体会海水的美丽出示海水图片,让学生形容感受,然后找出作者是怎样描写西沙群岛的海水的,想一想,西沙群岛的海水有什么特点?【预设1:五光十色】提:五光十色说明了什么?你能把颜色读出层次感吗?【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颜色层次美)提:为什么这里的海水这样瑰丽无比呢?你能在课文中找到答案吗?【因为海底高低不平,

6、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提:你能带上因为所以把这句话再说一遍吗?【出示海水图片】看,这就是西沙群岛的海水,让我们用朗读描绘海水的美吧。齐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六 学习海底部分下面我们要潜下海底,让我们到海底去探索一番吧。提:找出孩子都有哪些生物,把你最喜欢的生物读给大家听。预设: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提:有的像这是个什么修辞方法?提:你能通过读表现出来么?【课件出示图片】珊瑚多美啊,你能按照前边的修辞方法说一说吗?学生自由表达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的蠕动着。海参什么特点?理解海参的慢和多(抓住重点词语训练朗读)蠕动是

7、什么意思?你能表演一下吗?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大龙虾有什么特点?【全身披甲、威武】还能从哪里看出大龙虾的威武呢?【划过来,划过去】谁能读出它的威武?孩子们,海底还有好多美丽的鱼儿呢,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让老师把美丽的鱼儿带到你的身边。师范读: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各种各样的鱼多的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提: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预设:鱼多,鱼美提:从哪看出鱼多?抓住重点词语:

8、成群结队,多的数不清,一半是水,一半是鱼重点语句分析:一半是水,一半是鱼提: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啊?西沙群岛里真的一半是水,一半是鱼吗?体会鱼的多总结:作者用了夸张的手法表现鱼多体会鱼美:你最喜欢哪种鱼?为什么?分别练习朗读。提:同学们读的都非常好,想看看这些鱼么?那么我们配合一下,老师出示鱼的图片,你们来读鱼的样子,愿意试试么?【出示鱼的图片】你们这么喜欢这些鱼,能不能起来背一背呢,把你喜欢的鱼儿介绍给大家吧 .提:四个有的是什么修辞方法呢?总结:孩子们,作者在介绍西沙群岛的海底的时候,运用了好多修辞方法,有比喻,夸张,还有排比,如果你能在自己写作的时候用上这些修辞方法,相信你的文章会更加的生动

9、形象.七 自学海滩和海岛出示自学要求:小组内读一读,说一说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学生自由汇报八 总结 学习写作方法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西沙群岛上有风景优美的海水,和海底,还有物产很丰富的海滩和海岛让我们忍不住赞叹,这里真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好地方呀,孩子们,这么富饶的地方,你有什么话要对她说吗?预设:西沙群岛很美,很富饶,很有趣,是个可爱的地方等等预设:希望它越来越富饶,美丽好了,孩子们,让我们带着美好的祝愿,齐读课文的最后一段孩子们,课文我们学完了,你知道这篇课文的结构是怎样的吗?预设:总分总九 拓展延伸其实在我们的国家,还有很多美丽的景观,接下来让我们走进烟台的海去欣赏一下那

10、边的美丽风光吧,打开主题语文丛书,读一读,看看烟台的海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十 布置作业:1、 当小导游把西沙群岛的美景介绍给你的父母听一听2、 仿照课文的结构写一写我们的校园板书: 海水 风景优美 海底 22、富饶的西沙群岛 海滩 海岛 物产丰富教法总结: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一篇语言优美的写景文章,课文整体总分总结构,从海水、海底、海滩、海岛四个方面写了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而第一段和最后一段是对全文的概括总结。 学习概括段落大意是课标对中年级段的一个很要求,对于刚升入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文章篇幅较长,每个自然段的结构也不同,因此在教法上,我针对不同段落的特点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方法。课文2和6自然段都是以中心句引导突出景物特点,于是我重点讲解第二自然段,引导孩子用抓中心句的方法概括段落大意,而第五六自然段放手让孩子来自学。 三四自然段描写了西沙群岛的海底,在段中没有明显的中心句,于是我引导孩子通过串联景物和特点的方法概括段落大意。 除此之外,在听说读写方面,我训练孩子通过朗读表现景物的特点,同时,我还想通过描述景物来训练孩子的表达能力,如在学习珊瑚的部分时,我训练孩子用有的有的这个句型来描述珊瑚的样子。而在学习贝壳的句子时,训练孩子正确的运用有有的句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