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99952 上传时间:2024-06-03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7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3页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3页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语言文字应用(共2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睥睨(n) 愧祚(zu) 赊(sh)账 洲渚(zh)B. 纾(sh)祸 觇(chn)视 靡(m)烂 号呼靡(m)及C. 诋(d)毁 詈(l)骂 邂(xi)逅 天高地迥(jing)D. 蓼(lio)蓝 佯(yng)狂 檄(j)文 谥(sh)号【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汉字字音、字形辨析和修改。该题对于基础知识掌握的扎实的学生来说这样的题并不难,高考字音考查的对象主要有多音字、形声字和异形(包括形似)同音(包括近音)字

2、三种,所以,平时复习时要注意识记和辨析以上三种字的读音。A项,愧祚的“祚”写作“怍”;洲渚的“渚”读作“zh”;B项,靡烂的“靡”写作“糜”;号呼靡及的“靡”读作“m”;D项,檄文的“檄”读作“x”。故选C。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风流去一书出版后在读者中赢得了极佳的口碑。此书辑录了鲍鹏山用情最深的文章,从先秦到魏晋南北朝,从圣贤到文臣,从君子到小人,从英雄到隐士,作者为我们一层层打开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或高贵或痛苦的灵魂。【甲】与那些肤浅的“心得”“感悟”完全不同,他的文章不玩当下流行的一个故事加一段大而无当的虚浮议论的写作套路,而是“不敢虚构一言,不敢浪语一句”。【乙】不仅深深切入历史

3、,更深深切入人性,不仅充满逻辑的力量、诗性的力量,更充满思想的力量。他所做的,不是无聊的无趣的无用的所谓的“学问”。他的每一篇文章都化合古今,干净纯粹,尖锐犀利,幽默温情,包容了可供不同层面解读的诸多内涵,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从中窥见自己的影子,照见自己的生活,预见自己的命运。是的,风流去了,【丙】但是,咒语尚未解除,风流人物的命运,在我们的身上延续,我们仍需忍耐,或者,奋斗。2. 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辑录B. 大而无当C. 温情D. 需3.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三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A. 甲B. 乙C. 丙【答案】2. C 3. B【解析】【2题详解】本题考查正确

4、使用词语的能力。解答本题时,首先选择自己最有把握的词语,关注语境、使用对象、感情色彩等问题,结合词义、句意,正确代入原句中,逐一排除之后,再进行整体检验,所涉及词语都代入原句,读起来正确顺畅就可以确定了。本题C项,“温情”是指温顺体贴的情意或平和不猛烈的态度,为名词,此处应用“温暖”等形容词。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平时注意积累识记常用标点的用法,做题时联系上下文语境仔细辨析。本题B项,两个“不仅更”的句式之间是并列关系,因此“人性”后面的逗号应改为分号,以区分并列复句之间的层次。故选B。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政府部门应着力打造优

5、质高效的营商环境和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主动聚焦企业发展的重点、难点,在资金、科技研发和产权保护精准帮扶,不断促进产业发展。B. 湛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版了由微软人工智能“小冰”创作的现代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是人类历史上首部完全由人工智能创作的诗集。C. 日前,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登陆央视,以全新形式重温诗词之美,节目首播收视率全国排名第二,登顶文化类综艺节目第一。D. 金庸用绝世才华为华语世界构建了一个遥远的江湖,让现代人能够通过其艺术创作,感受快意恩仇的侠客精神,领略古典主义文化的最后浪漫。【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命题者从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

6、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错误一般可以分为两类,凡是违反语法结构规律的叫语法错误,违反客观事理的句子叫逻辑错误。解题时先确定逻辑类病句,再按照成分分析法排除语法类病句,常见的逻辑错误类病句有语序不当、结构混乱、不合逻辑等。A项,成分残缺,“产权保护”后应加“等方面”“等领域”或“等问题上”;B项,第二分句主语残缺;C项,“登顶”“第一”重复累赘。故选D。5.下列关于课文内容、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指南录,是文天祥的诗集。“指南

7、”二字,出自他的诗句“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指南录后序放在诗集正文之后,所以称“后序”。B. 五人墓碑记中的“周公”,即周顺昌,字景文,江苏蓼洲人,曾任吏部文选司员外郎等官,后辞官归家。天启六年(1626)被魏忠贤陷害,死于狱中。C. “秋毫无犯”、“劳苦功高”、“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游刃有余”等成语,均出自鸿门宴。D. 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考生平时要注重文化常识的积累

8、,尤其是课本注释的相关内容,需要分门别类,进行归纳识记。对于考题中出现的比较生僻的古文化常识,根据文意仔细甄别正误。A项,“指南录后序放在诗集正文之后,所以称后序”说法错误。“序”,一般放在正文之前,放在正文之后的叫“跋”。作者在写这篇序之前,已经为诗集写了自序,所以这篇称为“后序”。 B项,“周顺昌,字景文,江苏蓼洲人”说法错误。周顺昌号蓼洲,南直隶吴县(今江苏苏州)人。C项,“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游刃有余等成语,均出自鸿门宴”说法错误。“游刃有余”出自庖丁解牛。故选D。6.下列句中加点词按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人皆得以隶使之 沛公军霸上不能容于远近 相如前进缻我得兄事之 项伯杀人,臣活

9、之既东封郑 草行露宿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词类活用的辨析的能力。文言词类活用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也可以活用。名词用作状语。“隶”,像对待奴仆那样;译为:人人都可以把他们当奴仆使唤。名词用作动词。“军”,驻扎;译为:沛公的军队驻扎在霸上。形容词用作名词。“远近”,远近的人;译为:不能被远近的人所容纳。名词用作动词。“前”,走上前。译为:蔺相如走上前进献上了缶。名词用作状语。“兄”,像对待兄长一样;译为:我会像对待兄长那样招待。使动用法。“活”,使活;译为:项伯杀了人,我使他活了下来。使动用法。“封”,使成为边邑;译为:使郑国成为边

10、邑。名词用作状语。“草”,在野草里;译为:在野草中行走,在露天下睡觉。故选B。7.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在儒家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_ _ _ _既有论语,则有孟子。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他们的宗旨也始终相配合。今人冯友兰,也把孔子比作苏格拉底,把孟子比作柏拉图。 既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史记说:“孟子序诗书,述仲尼之意。”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通观原文,了解大概内容,然后默读所给各句子,找出句中的关联词、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关注句首和句尾。关联词常常成对出现,

11、代词出现前前面一定要出现此人或事物,而句首和句尾话题应该是一致的。可以将选项进行分类,以开头或以开头,说作品,说其人,从衔接上看,显然更合理。排除B、C。比较AD,从结尾入手较好,是今人对孔孟的评价,是司马迁对孔孟的评价,其中“意”为主张、宗旨的意思,呼应。自古及今,结尾更好。故选D。8.有不少名人的名字来源于古代诗文,请仿照示例,从“张恨水(著名作家)、谢冰心(著名作家)、陈三省(著名数学家)、莫砺锋(古典文学研究专家)、郁文(即郁达夫,著名作家)”五个名人的名字中任选二个,写出相关的名句,并对名字加以合理阐释。句式大体一致即可。示例:“朝闻道,夕死可矣”,著名美学家王朝闻的名字就来源于此。

12、这个名字和先生不惜以全部生命追求美学之“道”这一至高境界是一致的。【答案】参考答案:张恨水】“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著名作家张恨水的名字就来源于此。这个名字和先生那珍惜时间不让光阴像流水一样白白流逝的品行是一致的。【谢冰心】“一片冰心在玉壶”,著名作家谢冰心的名字就来源于此。这个名字和先生那纯洁的心灵和清丽的文笔是一致的。【陈三省】“吾日三省吾身”,著名数学家陈三省的名字就来源于此。这个名字和先生那在学术研究上一丝不苟的精神是一致的。【莫砺锋】“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著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莫砺锋的名字就来源于此。这个名字和先生那不断修炼最终成就自己人生的精神是一致的。【郁文】“郁郁乎

13、文哉”,著名作家郁文名字就来源于此。这个名字和先生对丰富广博的知识、精深浑厚的文化内蕴的追求是一致的。【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考生仿写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再分析例句在句式、修辞、意境。仿写出来的句子要做到“形神兼备”。从内容上看,仿写句的开头要引用两句古诗文名句,这两句是后面所写名人的名字的出处;后面的内容需联系所写名人的身份,对他的高尚品德或杰出贡献做出评价。从形式上看,仿写句要采用“,著名作家的名字就来源于此。这个名字和先生的是一致的” 的句式。【点睛】仿写的题目主要有嵌入式仿写,续写式仿写,命题式仿写和开放式仿写,此题属于开放式仿写,此类仿写在结构上要求不严,

14、注意是文句的内涵上要像,此题注意名字中包含的诗句,然后结合诗句的阐释名字的内涵。二、现代文阅读(共26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汉字的魅力说到汉字,不能不提及世界文明史。世界的古代文明,可以说就是尼罗河流域的埃及圈,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圈,印度河、恒河流域的印度圈,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国圈四大文明。这四大文明之中,前三者互相交往而发展,成为近代文明的源流,只有中国几乎未与其他文化发生关联而独自发展出汉字文化圈。因此,无论是汉字的发展历史,还是汉字所承载的中国独具的文字文明和文化底蕴,都足以令中国人感到自豪。但是,由于汉字本身的特点所

15、带来的缺陷,如撰文用字多、字形复杂、难记、难读,在过去几十年中,汉字的发展前景广受汉字文化圈中一些国家的议论。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要想准确把握汉字的功过是非,必须审视汉字的发展史。在对汉字发展史上的基本事项进行简洁明晰的梳理后,那些对汉字抱有成见的人就会明白:现在就想把拥有四千余年历史、担负着人类文明发展史一翼的汉字塞进博物馆里,还为时尚早。汉字是表意文字。汉字的表记法从古代到现代是连续发展的,从甲骨文、青铜器文字、篆体字,到隶、行、楷,没有文化断层。而与汉字、汉学有关的律令制度,如国家概念、产业、生活、文化等,也都跨越广阔的版图,从中国平原,传播至东方的朝鲜、日本,南方的越南。虽然多数国家后来

16、又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了自己的文字,但依然有着汉字的影响和痕迹存在。如朝鲜的自创文字“谚文”的意思是“非正式”的文字,因而朝鲜“正式”的文字依然是汉字,这跟日本称汉字为“真名”,称自创的文字为“假名”相同,都是出于对汉字的尊崇。但在过去的近百年里,“汉字文化圈”曾经缩小过,就连毛泽东、鲁迅等也曾主张废除汉字,认为汉字终将改为世界通用的表音文字。但事实并非如此。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文字改革实施拼音文字,其作用只不过是拼音文字充当了学习汉字的辅助工具。韩国在文字政策上曾先后经历了汉字时代和“韩文专用”时代。许多韩国专家指出,抛弃汉字使韩国社会出现了知识、哲学和思想的贫困,今天的经济危机,就是韩国半世纪以

17、来推行韩文专用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因为它导致韩国社会出现大量文盲。所以,韩国开始反思,于1991年11月和1994年9月在汉城先后两次举行了“汉字优于拼音文字”的国际汉字学术研讨会,并且成立了“国际汉字振兴协会”。日本也是如此,它曾减少了可识的汉字字数,但现在又增加了。现在,从世界潮流看,“汉字文化圈”在扩大,汉字也在为创造21世纪人类的高度文明作出更大的贡献。汉字不仅是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根基,而且是能够超越语言的不同而让彼此知晓共通意思的最佳媒介。透过汉字,不用语音也能达到彼此理解、彼此认同和彼此融合。9. 不能说明“汉字具有独特魅力”的一项是()A. 在四大文明之中,只有中国圈文明几乎未与其他

18、三大文明产生关联而独自发展出汉字文化圈。B. 新中国成立初期曾推行拼音文字,结果拼音文字充当了学习汉字的辅助工具。C. 韩国废弃汉字后,社会经济、文化等出现较严重的危机,韩国又重新重视汉字。D. 日本称汉字为“真名”,称自创的文字为“假名”。10. 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A. “汉字文化圈”是所有会使用汉字的文化人的圈子,它诞生于中国的黄河、长江流域。B. 因为汉字有完整的律令制度,所以赢得了朝鲜、日本等国家的尊崇。C. 只要审视汉字发展史,就能准确把握汉字的功过是非。D. 汉字承载着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字文明与文化底蕴,抛弃汉字,就可能出现知识、哲学和思想的贫困。【答案】9. A 10

19、. D【解析】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枝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A项,“在四大文明之中,只有中国圈文明几乎未与其他三大文明产生关联而独自发展出汉字文化圈”说法错误。本选项是中国圈文明与其他三大文明的不同特点,并非“汉字的魅力”的证据。故选A。【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

20、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A项,“汉字文化圈是所有会使用汉字的文化人的圈子”说法错误。例如韩国是“汉字文化圈”的一部分,但并非所有的韩国人都必须会汉字。B项,“因为汉字有完整的律令制度,所以赢得了朝鲜、日本等国家的尊崇”说法错误。结合原文第三段“而与汉字、汉学有关的律令制度,如国家概念、产业、生活、文化等,也都跨越广阔的版图,从中国平原,传播至东方的朝鲜、日本,南方的越南。虽然多数国家后来又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了自己的文字,但依然有着汉字的影响和痕迹存在。如

21、朝鲜的自创文字谚文的意思是非正式的文字,因而朝鲜正式的文字依然是汉字,这跟日本称汉字为真名,称自创的文字为假名相同,都是出于对汉字的尊崇”分析可知,朝鲜、日本等国家称自创的文字为“谚文”“假名”,是出于对汉字的尊崇,并非因为汉字有完整的律令制度,选项强加因果。C项,“只要审视汉字的发展史,就能准确把握汉字的功过是非”说法错误。结合原文第二段“要想准确把握汉字的功过是非,必须审视汉字的发展史”分析可知,“审视汉字的发展史”是必要条件,非充分条件。故选D。【点睛】论述类文本题在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时,一般分为三步: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因为该题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

22、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二)(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麦地袁有江老人披一件脏兮兮、蓝白相间的校服,站在雨棚下盯着他。老人脚边放着一个瘪下去的尿素袋子。稍远处有个小化粪池。临近家门时,他发现走错了路,在离前面村庄百米左右的地方。窄窄的水泥路,突然齐崭崭地

23、断了。没腿肚子的麦苗,隔断了归途。他沿着麦地间的小径,深一脚浅一脚地朝老人走去。大叔你好,在忙着给麦子撒肥料呢?乖乖,我看你那车怕是过不来了。这边路没修通。这块小麦是你家的吧?长得真好。大叔是好把式啊。听口音,你就是我们这的人吧?刚从外地回来?后天清明了。很久没回来,我不知道这路不通。你是哪庄上的?袁家湾的。哦,那就在我们庄后头。老人掖了掖披在身上的衣服问,清明回来上坟?是啊。大叔,我记得以前这庄上有条跑客车的石子路,还在吗?他朝庄上望去。一条灰白的路梢,隐没在不远处一栋平房的后面。在倒是在,就是被拉沙车轧坏了,烂得不像样。应该也还能过车吧?他目测着路的宽度。大叔,我急着要赶回家吃饭。想从你家

24、麦地借过行不?轧掉的麦子,我补你钱。车开不过来吧?麦子深,地又潮,会陷在里面。老人看看麦地,你只有倒回去了。大叔,我的是越野车,底盘能升高的。要是陷在里面,我自己负责。要是陷在里面,这块地就祸害了。弄坏的麦子我全赔。好不好?老人看看麦子,又看看他,一脸的为难。你不能倒回去从那边路走吗?路窄,也怕遇到车。估计倒回去就下午了。就算您老帮个忙,钱我先给你。反正你种麦子也是为了卖钱嘛。老人目测着车到他跟前的距离,走到麦地边,抓了一把泥土,在手心里碾磨着。你看,土都是湿的。车会陷在里面的。稀薄的雾纱渐渐散去,阳光普照下来。娘该在家等急了,本来说好回家赶午饭的。兄弟姐妹们今天都来家里,专等着和他一起吃午饭

25、。他正想着,娘的电话就打来了。娘说一桌人都在等他开饭。他跟娘说,我马上就到。接完电话,他看着老人说,大叔,损坏你多少麦子我赔多少。他掏出钱包,数了一千元钱往老人手里塞。老人像对着一个烫手的山芋,迟迟不伸手。他将钱硬塞进老人的口袋。大叔你穿校服啊?小孙女的。老人尴尬地笑笑,丢了可惜,挡挡寒。大叔,你的孩子们清明没回来?呵呵,等我死了,他们就回来给我上坟喽。您小孩都在外干大事,忙着呢。他捏着车钥匙,开始心急火燎起来。大叔。您就行个好吧。我娘打电话催我了。唉。你去开吧。老人摸摸口袋里的一沓钱,想着孙女一学期的生活费够了。他又看看那些水绿葱嫩的麦苗说,你尽量走直点,不要轧掉多了。他启动车子,升高底盘。

26、眼前的麦地,让他突然有种莫名的兴奋。自打买了这辆越野车,他还从来没越过野地。他打到四驱模式,一档,将轰鸣着的路虎开进了麦地。厚重宽大的轮胎。摧枯拉朽地压倒麦苗。车后现出两条轨道般的辙。他穿越麦地时,老人赤着脚也下了麦地,跟在他车旁边,不停地冲他喊,慢一点,轻一点。那手足无措的样子,好像在呵斥一头闯进麦地的野猪。总算过来了。他停下车,拿出一包烟,想送给老人。老人出神地看他刚刚压过的车辙,突然喊住他,你不能走!轧掉太多了。老人快步走进麦地,蹲在车辙前。他颤抖着青筋暴突的手,从泥土里扶起一根压扁的麦苗。接着又扶起另一根那小心翼翼的样子,像是在扶起一个个刚被车撞到的娃娃。大叔。我们不是事先说好的吗?他

27、递过烟。老人没接他的烟,自顾自地咕哝着,不兴这样祸害庄稼的,你赔我麦子老人干瘪的眼窝里,慢慢蓄满了泪水。他扶着几根压扁的麦苗,半晌不语。要不然,我再多给你点钱。反正你种麦子是要卖钱的。老人终于哆嗦着站起来说,我伺候了一冬一春的麦子,糟蹋了。真心疼啊。老人抹了一把鼻涕,干笑着说,是我答应的,不怪你。你回家吧。都怪我自己。我真混。清明节的下午,细雨迷蒙。一位披着雨衣的老人,循着车辙,找到了他家门口。他出门一看,正是前天轧过他麦地的老人。老人是来还他钱的。老人说,那些麦子,我一棵棵扶过。一大半都能在这场雨里活过来。小孙女的生活费儿子寄来了。这钱我不能收你的。老人说完。将一沓包在塑料纸里的钱,小心翼翼

28、地递到他的手心,转身走了出去。11. 赏析文中划横线的句子。12. 小说在刻画“他”这一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13. 对“他”驱车过麦地的事,老人的心理有哪些变化?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简要分析。14. 小说以老人还钱作为结局,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答案】11. 通过动作描写,细腻地写出了麦子被轧后老人的急切和内心的疼痛。同时通过比喻,生动地写出了老人对麦子的爱。 12. 有故园之情。清明记得回家上坟,还记得从前的路。习惯按交易规则处理事情。给一千元钱要求老人让“他”的车通过麦地,把庄稼简单地视同商品。漠视庄稼,不理解老人对庄稼的感情。把越野车开进麦地感到兴奋,碾过麦

29、地不顾老人的感受。 13. 不愿意。担心“他”的车陷在麦地祸害麦苗,表现了老人对麦地的爱惜。犹豫不决。在收取赔偿与护住庄稼两者之间难以抉择,表现了老人对庄稼被损害的不舍情感。同意。为了让“他”早点回家和凑足孙女的生活费答应了“他”的要求,表现了老人经不起别人的反复请求而成全别人的心理。后悔自责。看到“他”的车子轧掉麦苗太多,老人难过,骂自己真混,表现了他对答应“他”要求的悔恨。 14. 出乎读者的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老人的还钱改变了事情的结局,能引发读者对老人迟迟不伸手接钱等细节的回忆,品味情节艺术的巧妙。强化老人的宽厚淳朴的性格。老人在清明节下午就急切地冒雨把钱当面送还给“他”,并做解释。

30、深化了小说的主题。还钱说明了老人让“他”的车开过麦地不是为了钱,深化了小说“在商品化的进程中,生活在农村的农人身上的传统优秀品质更显珍贵”的主题。【解析】【11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应该从修辞、语言、表现手法、思想感情等方面去考虑。看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方法,写出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有怎样的深刻含义,语言上有怎样的特点。“老人快步走进麦地,蹲在车辙前。他颤抖着青筋暴突的手,从泥土里扶起一根压扁的麦苗。接着又扶起另一根小心翼翼的样子,像是在扶起一个个刚被车撞到的娃娃”,仔细阅读这句话,可知本句主要是对老人的动作描写,运

31、用了“快步走进”“蹲”“颤抖”“扶起”“又扶起”“小心翼翼”一系列的动作,生动形象写出了老人由于庄稼被损后的急切和内心的疼痛。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老人扶被压倒的麦子比作是在扶起被刚被车撞到的娃娃,生动形象写出老人对庄稼的爱。【12题详解】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概括分析能力。要把握人物的形象,注重分析人物的具体做法、心理以及神态、肖像等描写手法涉及的具体内容。注意审清题干要求,“简要分析”的意思是答案要呈现“面(概括性格特征)”+“点(举出例子证明)”模式。要做好此类题,首先要提取文本相关信息,力求全面;然后细心筛选,力求准确;最后加以整合,力求简洁。本题题干是“小说在刻画他这一形象时,突出

32、了他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结合“后天清明了。很久没回来,我不知道这路不通”“大叔,我记得以前这庄上有条跑客车的石子路,还在吗”分析可知,他在清明时节记得回家上坟,还记得从前的路,有故园之情;结合“他看着老人说,大叔,损坏你多少麦子我赔多少。他掏出钱包,数了一千元钱往老人手里塞”分析可知,他给一千元钱要求老人让“他”的车通过麦地,把庄稼简单地视同商品,表现出了他是一个习惯按交易规则处理事情的形象。结合“眼前的麦地,让他突然有种莫名的兴奋。自打买了这辆越野车,他还从来没越过野地。他打到四驱模式,一档,将轰鸣着的路虎开进了麦地。厚重宽大的轮胎。摧枯拉朽地压倒麦苗”分析可知,他在越过麦地的时候

33、感到兴奋,不看重庄稼,更不顾老人的感受。表现了他漠视庄稼,不理解老人对庄稼的感情的性格特征。【13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赏析人物情感态度变化的能力。题干是“对他驱车过麦地的事,老人的心理有哪些变化?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简要分析”,作答本题,需要立足文本,通读文章,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结合“车开不过来吧?麦子深,地又潮,会陷在里面。老人看看麦地,你只有倒回去了”分析可知,对“他”驱车过麦地的事,一开始老人是不愿意的。结合“要是陷在里面,这块地就祸害了”“老人看看麦子,又看看他,一脸的为难”“他掏出钱包,数了一千元钱往老人手里塞。老人像对着一个烫手的山芋,迟迟不伸手。他将钱硬塞进老人的口袋

34、”分析可知,老人在收取赔偿与护住庄稼两者之间难以抉择,老人的心理由“不愿意”变得“犹豫不决”。结合“大叔。您就行个好吧。我娘打电话催我了”“唉。你去开吧。老人摸摸口袋里的一沓钱,想着孙女一学期的生活费够了”分析可知, 为了让“他”早点回家和凑足孙女的生活费答应了“他”的要求;结合“老人赤着脚也下了麦地,跟在他车旁边,不停地冲他喊,慢一点,轻一点。那手足无措的样子,好像在呵斥一头闯进麦地的野猪”“老人出神地看他刚刚压过的车辙,突然喊住他,你不能走!轧掉太多了”“不兴这样祸害庄稼的,你赔我麦子老人干瘪的眼窝里,慢慢蓄满了泪水”“都怪我自己。我真混”分析可知,老人看到“他”的车子轧掉麦苗太多,非常难

35、过,骂自己真混,表现了他对答应“他”要求的悔恨之情。【14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把握文章重要段落的艺术效果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生先要审清题目要求“小说以老人还钱作为结局,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在浏览全文的基础上,从情节、人物、主旨等角度加以分析。从情节上看,结合“老人摸摸口袋里的一沓钱,想着孙女一学期的生活费够了”可知,老人的经济状况不佳,所以还钱的结局出乎读者的意料;但是结合“他颤抖着青筋暴突的手,从泥土里扶起一根压扁的麦苗。接着又扶起另一根小心翼翼的样子,像是在扶起一个个刚被车撞到的娃娃”“他掏出钱包,数了一千元钱往老人手里塞。老人像对着一个烫手的山芋,迟迟不伸手。他将钱硬塞进老人的口

36、袋”可以看出,老人对麦子非常珍惜,并不看重钱财,收下钱是出于无奈,所以老人的还钱又在情理之中。从人物形象的塑造上看,结合“清明节的下午,细雨迷蒙。一位披着雨衣的老人,循着车辙,找到了他家门口”“老人是来还他钱的。老人说,那些麦子,我一棵棵扶过。一大半都能在这场雨里活过来。小孙女的生活费儿子寄来了。这钱我不能收你的。老人说完。将一沓包在塑料纸里的钱,小心翼翼地递到他的手心,转身走了出去”可知,老人在清明节下午就急切地冒雨把钱当面送还给“他”,并做解释,可以看出老人性格宽厚淳朴;从主旨上看,老人还钱,说明图的不是钱,深化了小说“在商品化的进程中,生活在农村的农人身上的传统优秀品质更显珍贵”的主题。

37、【点睛】分析人物形象可以的从下面五个方面入手:从小说交代的人物身份、地位、职业、技能、经历、教养、气质、品质等方面。从塑造人物形象都的方法即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方法。从情节的发展入手透视人物思想性格。从分析环境入手探究人物的命运及思想性格之所以如此的社会原因。从作者的议论和评价或作品中其他人物的评价入手。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鸿门宴(节选)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

38、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

39、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桮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

40、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1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杀人如不能举 举:尽B. 大礼不辞小让 辞:推辞C. 沛公则置车骑 置:留下D.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过:责备16. 下列句子中“为”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公为我献之。A. 为之奈何B. 客何为者C. 吾属今为之虏矣D.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17.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本文善于把巨大的历史事件与丰富的细节描写相结合,善于把生动的场面叙写与细节描绘相结合。B.

41、选段集中表现了项羽自矜功伐、为人不忍的性格。C. 交代两军驻地及彼此距离,与刘邦“道芷阳间行”相呼应。D. “拔剑撞而破之”等细节描写,表现范增鲁莽、暴躁的性格。18. 用“/”给以下文字断句。予见中峰魁岸踞肆意气端重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二峰者庄栗刻削凛乎不可犯19.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答案】15. B 16. D 17. D 18. 予见中峰/魁岸踞肆/意气端重/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二峰者/庄栗刻削/凛乎不可犯 19. (1)当魏忠贤作乱的时候,能够不改变自己志节的做官的人,那么大的中国,能有

42、几个呢?(2)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一词多义的理解能力。考生应把选项中的句子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推测意思和用法的正误。A项,正确。“杀人如不能举”译为:杀人惟恐不能杀尽。B项,错误。“辞”,计较;“大礼不辞小让”译为:讲大礼不必计较小的谦让。C项,正确。“沛公则置车骑” 译为:刘邦就留下车辆和随从人马。D项,正确。“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译为:听说大王有意要责备他的过错。故选B。【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虚词一词多义的理解能力。考生应把选项中的句子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推测意思和用法的正误。例句中“为”,介词,

43、替;“公为我献之”意思是:请你(指项羽)替我献给他吧。A项,“为”,介词,对;“为之奈何”意思是:对这件事该怎样办呢?B项,“为”,动词,做;“客何为者”意思是:客人是干什么的。C项,“为”,介词,被;“吾属今为之虏矣”意思是:我们这些人就要被他俘虏了。D项,“为”,介词,替;“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意思是:于是秦王很不高兴,替赵王敲了一下瓦缶。选项中“为”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D项。故选D。【17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并概括文中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看清题干要求,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将选项与原文进行比较,做好理解分析,找出与

44、原文不符合之处。D项,“表现范增鲁莽、暴躁的性格”说法错误。“拔剑撞而破之”有范增鲁莽、暴躁的的一面,更表现范增对项羽错失良机的失望,体现范增的远见卓识。选项说法片面。故选D。【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先了解文章大意,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等。本题中,“予见中峰”,“予”是主语,“见”是谓语,“中锋”是宾语,本句中主谓宾齐全,结构完整,前后应该停顿;“魁岸踞肆”是“中峰”的特点,形容

45、词,做“中峰”的谓语,可以单独成句,“肆”后停顿;“意气端重”,“意气”是本句的主语,“端重”是形容词,“意气”的谓语,后面可以停顿;“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主语“中峰”承前省略,“有”是谓语,“以服其旁之二峰”宾语,“服”使动用法,使服,根据文意,应该是(中峰)若有使“其旁之二峰”服(的办法),故本句相对独立,前后断开;“二峰者”“庄栗刻削”,“者”表判断,可停顿;“二峰”是“庄栗刻削”的主语,谓语是形容词,后面可停顿;“凛然不可侵犯”,本句主语(中峰)省略,“不可侵犯”作谓语,“凛然”做“不可侵犯”的状语,故本句相对独立,前后断开。本句译为:我看到中峰,魁梧奇伟,神情高傲舒展,意态气概端正

46、庄重,好像有什么办法使它旁边二峰倾服似的。旁边的两座山峰,庄重谨慎,威严挺拔,凛然不可侵犯。【19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第一句得分点:“缙绅”,指有官职的或做过官的人;“易”,改变;“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定语后置,正常语序是:而能不易其志(之)缙绅;“四海之大”定语后置,正常语序是:大四海;第二句得分点:“亡”,灭亡;“敢”,谦词,冒昧;“执事”,对对方的敬称。【

47、点睛】文言文翻译的原则一般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留”,就是保留,保留一些不需要翻译的名词;“删”,就是删除,删除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补”,就是增补,补充省略的成分;“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变”,就是变通,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灵活译出有关文字。翻译标准:信达雅。答好此题,要积累文言基础知识,要兼顾上下文分析把握关键词、注意特殊句式,并做到通畅表述。关键词,一般是通假字、古今异义词、 活用字、多义词等,根据上下文语境,推敲断定解释即可。译文:樊哙就进去了,掀开帷帐朝西站着,瞪着眼睛看着项王,头发

48、直竖起来,眼角都裂开了。项王握着剑挺起身问:“客人是干什么的?”张良说:“是沛公的参乘樊哙。”项王说:“壮士!赏他一杯酒。”左右就递给他一大杯酒,樊哙拜谢后,起身,站着把酒喝了。项王又说:“赏他一条猪的前腿。”左右就给了他一条未煮熟的猪的前腿。樊哙把他的盾牌扣在地上,把猪腿放(在盾)上,拔出剑来切着吃。项王说:“壮士!还能喝酒吗?”樊哙说:“我死都不怕,一杯酒有什么可推辞的?秦王有虎狼一样的心肠,杀人惟恐不能杀尽,惩罚人惟恐不能用尽酷刑,所以天下人都背叛他。怀王曾和诸将约定:先打败秦军进入咸阳的人封作王。现在沛公先打败秦军进了咸阳,一点儿东西都不敢动用,封闭了宫室,军队退回到霸上,等待大王到来

49、。特意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进入和意外的变故。这样劳苦功高,没有得到封侯的赏赐,反而听信小人的谗言,想杀有功的人,这只是灭亡了的秦朝的继续罢了。我以为大王不应该采取这种做法。”项王没有话回答,说:“坐。”樊哙挨着张良坐下。坐了一会儿,刘邦起身上厕所,趁机把樊哙叫了出来。刘邦出去后,项王派都尉陈平去叫刘邦。刘邦说:“现在出来,还没有告辞,这该怎么办?”樊哙说:“做大事不必顾及小节,讲大礼不必计较小的谦让。现在人家正好比是菜刀和砧板,我们则好比是鱼和肉,告辞干什么呢?”于是就决定离去。刘邦就让张良留下来道歉。张良问:“大王来时带了什么东西?”刘邦说:“我带了一对玉璧,想献给

50、项王;一双玉斗,想送给亚父。正碰上他们发怒,不敢奉献。你替我把它们献上吧。”张良说:“好。”这时候,项王的军队驻在鸿门,刘邦的军队驻在霸上,相距四十里。刘邦就留下车辆和随从人马,独自骑马脱身,和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四人拿着剑和盾牌徒步逃跑,从郦山脚下,取道芷阳,抄小路走。刘邦对张良说:“从这条路到我们军营,不过二十里罢了,估计我回到军营里,你才进去。”刘邦离去后,从小路回到军营里。张良进去道歉,说:“刘邦禁受不起酒力,不能当面告辞。让我奉上白璧一双,拜两拜敬献给大王;玉斗一双,拜两拜献给大将军。”项王说:“沛公在哪里?”张良说:“听说大王有意要责备他,脱身独自离开,已经回到军营了。”项王就

51、接受了玉璧,把它放在座位上。亚父接过玉斗,放在地上,拔出剑来敲碎了它,说:“说:“唉!这小子不值得和他共谋大业!夺走项王天下的一定是沛公。我们这些人就要被他俘虏了!”刘邦回到军营,立即杀掉曹无伤。(二)(8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唐多令邓剡雨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叶声寒,飞透窗纱。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寂寞古豪华,乌衣日又斜。说兴亡,燕入谁家?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注释】邓剡,文天祥的同乡和朋友。本词为南宋灭亡之后,邓剡被俘过建康(今南京)时所写。20. “堪恨西风吹世换”使用了_修辞手法。21. 下阕中的“雁”这一意象具有怎样的特点?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答案

52、】20. 双关 21. “雁”这一意象的特点:“南来”,因季节变化不得不离开家园,从北方向南迁;“无数”,流落他乡的雁群极为庞大;“和明月,宿芦花”,处境凄凉,只能伴着清冷的明月,栖于瑟瑟的芦花之上。“雁”的形象寄寓了诗人对乱世中有着不幸处境的人民(也包括自己)的无限同情和慨叹。(意思对即可)【解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本题要求分析“堪恨西风吹世换”的修辞手法,侧重对诗歌修辞手法的赏析。解答该题时,应在理解诗句含意的基础上分析其修辞手法。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兴、比喻、拟人、夸张、双关、用典。此外还有设问、反问、反语等。“堪恨西风吹世换”,意思是:凛冽的西风猛

53、烈的刮着,使季节更换,更是令人苦恼。作者明写恼恨“西风”使季节更换,暗写痛恨元朝统治者使南宋灭亡,让自己沦落天涯。【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意象及词人情感的能力。首先要读懂诗意,把握诗中的意象的特点,理解诗人通过意象表达的情感或者哲理。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阕中的雁这一意象具有怎样的特点?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然后逐句翻译诗句,依据诗句的内容分析概括雁的形象特点,答题时,注意先概括雁的总体特征,然后还要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其具体特征。本题中,“雁”是诗歌常见的意象,根据平时的积累和诗歌中的内容,概括其特点不难。由“惟有南来无数雁”中的“南来”可见:大雁因季节变化从

54、自己的家园北方南迁;“和明月,宿芦花”一句的意思是:寒夜里无处可栖,只能伴着清冷的明月,栖于瑟瑟的芦花之上。可见大雁无栖息之地,虽然是群雁,然而无首,没有凄居之处,真是可怜之极。情感方面,“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淡淡几笔,就勾勒出另一幅凄清的寒汀芦雁图。词人置群雁于凄清而洁白的明月、芦花中,寄寓了他对乱离中的人民怀着无限同情,同时寄寓了亡国之痛。【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要注

55、意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答题时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三)古诗文默写。(10分)22.(1)于是舍人相与谏曰:“_,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2)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_。(廉颇蔺相如列传)(3)吾所以为此者,_。(廉颇蔺相如列传)(4)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_,_,亦曷故哉?(五人墓碑记)(5)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_,斯固百世之遇也。(五人墓碑记)(6)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_,则尽其天年,_,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碑记)(7)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

56、石也,而为之记,_,_。(五人墓碑记)【答案】 (1).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2). 徒以吾两人在也 (3).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4). 激昂大义 (5). 蹈死不顾 (6). 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 (7). 以老于户牖之下 (8). 人皆得以隶使之 (9). 亦以明死生之大 (10). 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默写识记的能力。要求考生课下多读名篇,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解答此类试题时,如果是情境默写,一定仔细斟酌提示语;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注意重点字词:戚,蹈,牖,稷。四作文(60分)23.根据要求作文。有人说:做

57、人要“圆”,要懂得圆融权变。又有人说:做事要“方”,要讲原则,讲正气。即将走入社会的你,假如在生活中遇到“方”与“圆”的矛盾,你会怎样解决?请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悟与思考。【注意】题目自拟,观点自定。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答案】例文: 董方圆的生活哲学我家所在的小区户户紧挨,构造雷同的高大建筑形成了狭小的方形。小区里的居民很少来往,只是会在某个阳光充足的午后,坐在院中聊天,但净是些无关紧要的话题。然而,当一个叫董方圆的人搬来后,小区以往的宁静被打破了。董方圆三十来岁,体形壮硕。董方圆这名字的得来可不是毫无来由的。“董”亦为“懂”,该方则方,该圆

58、则圆。这也是董方圆的生活哲学。 他搬来时我正逢考试,与他本人没什么接触,只是断断续续地听大人说起他的情况。董方圆乃外地人,有个10来岁的男孩,妻子早逝,未再娶。他在一家工厂打工,生活并不富裕。一件事情的发生,使我对他有了深入的了解。那是一个幽静的晚上,晚自习后我疲惫地往家赶。巷中的路灯忽明忽暗,偷偷跑出来的猫在黑夜中穿行。董方圆在我前方骑着自行车前行,车身晃荡作响。 发生在黑夜中的事件总会让人毛骨悚然。在我们无声行进的途中,从一处拐角猛然间传来撕心裂肺的叫喊。黑夜中什么都看不清楚,只有一户人家的灯亮着,可以依稀看到窗口反复移动的黑影和不断移动的刀具在灯下发出刺眼的白光。董方圆二话没说就冲进了那

59、个房间,之后的事情就如电视剧里上演的镜头一般,他和歹徒进行了一场殊死搏斗。而我,早就被吓得挪不开脚步。据大人说,董方圆救了那户人家,但自己的手却受伤了,一个月未出去工作。于是,董方圆的正直,一下子众人皆知。春节前夕下了场大雪,由于积雪太厚,水管冻结,居民们已经数天没水了。董方圆便想出个清除积雪的方法,他烧了很多开水来淋水管,果然有了水。然而当天,旁边的住户打扫楼顶的雪,水管又被重新覆盖了厚厚的一层。大伙暗地里纷纷指责那人的行为,可董方圆却说:“这雪可真恼人,又叫人没了水,我得好好治治它们。”于是他又用大壶大壶的沸水,除去了积雪,化开了居民们的矛盾,温热了人们的心房。董方圆懂得变通,大家都这样说

60、。小区从此变得格外和谐、温暖。【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写作的能力,以材料作文的方式呈现。写好这一类型的作文,有赖于对材料本身的解读。要仔细品读,揣摩意蕴,读懂材料,把握主旨,从而确定写作的重点,这是写好该类文章的关键。【审题】审题过程及要点:材料作文的关键词语为“方与圆”,要求考生能够准确透彻的谈论方与圆之间的关系。考生如果只谈论方或者只谈论圆,不涉及二者之间的关系,那么就没有完全领悟命题者的意图。所谓“方”,方方正正,有棱有角,指一个人做人做事有自己的主张和原则,不被外人左右。它是规矩,是准则,是框架,是一种品德,是人的立身之根本。所谓“圆”,是指圆融隐忍,融通老成,指一个人做人做事讲究技巧

61、,能够认清时务,使自己进退自如、游刃有余。它要求人能适应,会变通。真正的“方圆”是大智慧与大容忍的集合体,真正“方圆”的人能承受大喜悦和大悲伤的突然发难。正真“方圆”的人,行动时,干练,迅捷,不为感情左右;退避时,能审时度势,全身而退,而且能抓住最佳机会东山再起。【立意】方正做人,圆融做事;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做人成熟而不世故;外圆内方,懂得随机应变;微笑是必备的一种礼仪;圆通做人,而不是圆滑世故;【素材】1.做人一定要懂得方圆之道,刻板教条-定会行不通,圆通并非是圆滑世故,也不是没有原则,而是在适当的时候懂得随机应变,懂得以理服人,于不露声色中,把事情做圆满,外表愚钝,内心澄明,对待自己要严

62、格,对待别人要圆融,这是一种高妙的处事哲学。事不三思终有悔,人能百忍自无忧。一一冯梦龙2.人生就像大海,处处有风浪,时时有阻力。我们是与所有的阻力较量,拼个你死我活,还是积极地排除万难,去争取最后的胜利呢?有些人面对这个人生疑问时,选择了消极地逃避而不是积极地面对。3.为了绚丽的人生,需要许多痛苦的妥协。必要的合理的妥协,这便是“圆”。不会“圆”,没有驾驭感情的意志,往往碰得焦头烂额,一败涂地。4.圆,是一种豁达,是宽厚,是善解人意,是与人为善,是心胸的宽阔,是生活的轻松,是人生经历和智慧的优越感,是对自我的征服,是通往成功的坦荡大道。5.现代社会纷繁复杂,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做人都很

63、难,做好人更难。纵观历史,大凡能成就伟业者,无不是深谙做人之道,知道做人何时应该进,何时应该退,何时应该发脾气,何时应该深藏不露。那些成大事者,多能方圆通达,在危难时刻总能把做人的机智技巧运用得淋漓尽致。6.做人要讲求方圆之道。所谓的方,是告诉人们为人处事过程中,学做人的同时不能违背内心的原则;所谓的圆,顾名思义就是要求人们在为人处事中要圆滑,这样就不容易让自己受到伤害。方圆之道在于知进退,而不是一味的前行。俗语说“出头的椽子先烂”,“枪打出头鸟”,说明做人有时该藏,有时该露,有时该进,有时该退,不要做“出头的椽子”和“出头鸟”。现实生活中,并非人人能如此,但是知进退总比一根筋到底要强,等到撞

64、得满身伤痕时再退为时已晚。所以,做人既不要过分,也不要太怵;既要懂得方圆,又要有做人的原则。【结构】例文巧妙运用谐音。文章的主题是方与圆,作者叙述的主人公居然就叫“董方圆”(懂方圆)。作者合理地运用想象,叙述的事件也是生活中随时都会发生的,文章自然而又有深意。生活气息浓。南方的一场大雪,使许多居民区的水管冻结,人们无法用水。作者把用开水淋水管使水流出这一真实的生活细节搬入文章,不仅使文章洋溢出强烈的生活气息,更体现出了作者对生活的细致观察。【点睛】对于材料作文,考生写作时应全面理解材料,真正吃透材料,总结出材料主旨,紧扣材料,从材料的主旨出发,选好角度,确立一个具有相当新意、深意的观点,才能胜出。在平时复习中要注意积累各类型材料作文的特点及审题立意的方法,熟练掌握并使用“主旨领悟法”“关键把握法”“由果溯因法”“舍次求主法”“寓意揭示法”“细节切入法”“多向发散法”等审题立意、提炼观点的技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