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问题及对策探究摘要:“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观念根深蒂固,“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成为家长教育的基本原则,由于在众多家长中都存在着这种攀比和焦虑心理,因此,幼儿园孩子们被迫提前学习小学知识,接触社会知识,而这种现象实际就是“拔苗助长、功在求成”。本文通过对相关资料的研究和考证,归纳出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育内容小学化、教育方式小学化、教育目的小学化等方面,并对此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改变措施,希望能對提升幼儿教育专业化水平、改善幼儿教育方式、更正家长错误教育观念等方面起到一定积极作用。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超前教育现如今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越来越严重,迫于家长的
2、需求和社会大环境的压力,部分幼儿园开始引入小学教学内容,把小学教学方式提前应用到幼儿教育教学中。然而幼儿阶段的孩子年龄普遍在 3 到 5 岁,正是智力开始发展的时候,幼儿教育重点在于启蒙,而不在于学习小学知识。所以说幼儿教育倾向小学化,一是不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二是加剧了幼儿教育的功利性,借此,以下细谈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问题表现。一、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问题表现幼儿教育小学化,顾名思义,在幼儿教育管理中,教学方式和管理模式都侧重于小学的教管模式。虽然这一教育问题早在几年前就被发现,教育部及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一些规定与条例来纠正和管制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但是目前仍有很大一部分幼儿园不注意
3、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严重脱节,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愈演愈烈。问题表现一:教育内容小学化不以培养兴趣为主的灌输式教育幼儿启蒙教育,并不等同于知识教育。现在一些幼儿园教学课程中,有很多不科学的教学内容,有的幼儿已经在学习小学知识,例如 100 以内的加法,英语对话口语练习等。这些教学内容显然超纲,幼儿根本不知道算数如何得来,英语口语单词怎么拼写。类似以上倾向于小学教育的教授方法,简单粗暴、囫囵吞枣,遏制了孩子探索身边事物的好奇心和乐于发问的天性。教学课程和小学教育内容相近,等孩子上了小学便不再喜欢动脑研究,对知识无感,没有热情,也不会有获得感。让幼儿提前接触小学知识内容,心急火燎
4、地把小学课本内容教给幼儿园孩子,这种压迫灌输的教育,加重了幼儿学习负担,使孩子以后步入小学后降低了学习的兴趣,甚至产生厌学的错误心理。问题表现二:教育方式小学化不以身心健康为主的强制式教育幼儿教育方式逐渐倾向于小学化,幼儿园阶段的课程中,老师就开始引导幼儿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课后又布置大量作业。本该活蹦乱跳的小孩子,却因幼儿教育小学化坐在教室里埋头做作业,在幼儿听力和脑力极其脆弱的阶段,受到强制学习,对幼儿身心健康有负面影响。要知道在欢乐的游戏中可以促进孩子的骨骼肌肉健康成长,使得孩子们内心阳光,性格活泼开朗,但是现实幼儿园中已有很多孩子因此戴上了眼镜,弯腰驼背,挑食厌食,成为一个个思维和行为
5、被固化的小机器。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忽略了幼儿教育本质是倡导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一方面由于幼儿园老师强制用大量时间让幼儿学习文化知识,学习时间占比加重,那么发掘幼儿其他潜能,培养兴趣的时间相对减少。例如在健康体能,艺术启迪,科学启蒙等教育内容缺失的教学模式下培养的孩子是思想不健全的。另一方面,如今互联网应用愈加生活化,为了解孩子在校表现情况,学生家长微信群是各种各样接踵而至。但是因此把对小学生课堂管理标准用在幼儿教育课堂中,目的是为了让家长认同幼儿园课堂倾向于小学课堂标准利于提高学习成绩,这有悖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问题表现三:教育目的小学化不以快乐成长为主的批判式教育每一位家长都不想让孩子在起跑
6、线上就输给别人家的孩子。幼儿园为了满足这种目的需求,把小学教育目的和教育理念放到幼儿教育中,助推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形成。他们讨好式地让幼儿接受过多文化知识,在幼儿接受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家长辅导作业时着急的呵斥,不满的抱怨吓得孩子学习也是一头雾水,真可谓“战战兢兢学习,恍恍惚惚挨骂”。其实幼儿教育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让孩子提前接受小学化教育,因为家长相互攀比孩子而展开的幼儿教育,不但会让孩子坠入不自信的深渊,自尊心受挫,而且会造成幼儿厌学的心理阴影,本应该目光清澈充满活力,却因此畏畏缩缩不再快乐。可见,这种幼儿教育目的小学化转变,是幼儿园孩子不能快乐成长的关键原因。二、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的对策
7、(一)教育内容以培养兴趣为主,传授知识为辅就幼儿教育内容而言,应多建立兴趣课堂,让老师带领孩子去发现了解艺术,探索科学奥妙,领悟文化魅力,发掘幼儿对某一知识领域的兴趣倾向并加以培养,而不是提前对小学知识的生搬硬套,强势灌输。例如在幼儿教育教学中,可以先教会孩子们“玩”,以游戏作为基本教学活动,手工课、音乐课、体育课等都可通过各种各样的游戏,用“玩”的方式,以兴趣为饵,慢慢培养孩子的各种兴趣和能力。手工课上幼儿们可以做自己感兴趣并且喜欢的作品,又或者玩玩积木,拼七巧板等,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音乐是可以开发智力的一种神奇的东西,通过教唱歌,听音乐让幼儿意识到音乐的无限可能,培养他们的乐感;
8、体育课上跳跳舞,组队配合等游戏,培养幼儿人际交往力和良好行为习惯。从中可以发现,一切有意义的活动都可以成为培养孩子兴趣的手段,既然总要经历义务教育,又何必在“该玩的时候”非要着急地去学习小学学习内容呢?在幼儿园启蒙教育中,兴趣是一种无形力量,无时无刻不引导着孩子们对某种事物、某项活动的思考,这种思考积极而又深刻,让幼儿对知识形成一种向往,主动性地渴望汲取更多。兴趣是幼儿学习和实践的动力源泉。主观上对知识的渴求比起被动式提前学习小学知识更重要,因此,兴趣培养理应先于灌输知识。(二)教育方式以身心健康为主,课业分数为辅在去年七月初,教育部就发布了相关的治理条例,意在禁止幼儿教育倾向小学化,目的很明
9、显就是为了减轻幼儿负担。对此幼儿教育应该做出以下改善:其一,幼儿教育是一个孩子受教育的起点,幼儿园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制度决定了这些孩子未来走向的可能性,所以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去确保知识量在幼儿的接受能力范圍之内,能理解易完成,切忌急功近利;放宽课堂纪律,记住幼儿园不是小学,不要用小学课堂的标准约束幼儿好动的天性,而应该关注幼儿个体差异,在课堂活动中寓教于乐,让幼儿在游戏中勇表达,敢表现,培养幼儿自信自立,自尊自强的个性;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最好以课外活动的教学方式开展,幼儿教师尽可能地设计一些有意义的课外活动,让孩子多锻炼多动脑,在活动中学习和成长。其二,应试教育理念在我国教育行业
10、中已经根深蒂固,考试成绩是一个学生学习状况和表现情况的唯一评判标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现阶段要做的是不要再让小学应试教育延伸到幼儿教育中来,要重艺术科学类的思维开发和引导,重幼儿身心健康的培养,重人格的发育走向,轻课业成绩。类似一个字或字母抄写几十遍或一整页的这种小学化作业,尽量不要出现在幼儿教育中。其三,不要过于强调考试分数的重要性,这一时期的孩子对事物的判断还不成熟,所以家长和老师应该多和孩子沟通,去鼓励,而不是小学课堂标准去管理和约束孩子爱玩的天性,这样的教育环境下培养出来的稚嫩花朵人格才是健全的,身心才是健康的,童年才是快乐的,要相信静待花开,才能收获更多。(三)教育目的以快乐成长为
11、主,为科学教育辅教书育人,不仅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还应该以孩子的快乐成长作为主要教育目的,倡导亲子共同学习,区别于小学化教育,让幼儿在老师和父母多方陪伴下,轻轻松松接受启蒙教育,快快乐乐茁壮成长。幼儿教育的初衷在于陶冶幼儿情操,锻炼幼儿心智,让幼儿投身到大自然中带着对大自然探索的兴趣回归到幼儿教育中来。而家长应当多转移一些注意力在孩子的身心教育上,而不是只在乎攀比孩子的学习成果。家长应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活动,重视孩子内在发展,不要以分数评判还只是处于幼儿园阶段的孩子,不要让孩子“累倒在起跑线上”。家庭作为幼儿教育最重要的场所之一,严重影响着对幼儿的教育。对此,浙师大某一附属幼儿园的园长王芳也曾
12、表态,如果想要干好幼儿教育就必须把家庭教育研究好并放在首位。可见更正父母急于求成的教育观念,给予幼儿一个快乐的成长环境,才是最重要的。与此同时,需要学校方面园区管理者在幼儿教育中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规范幼师招聘程序并建立幼教考核标准;幼儿教师必须经过正规师范教育,对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有着深刻的学习和了解,能清楚辨别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两者的区别,丰富教学内容及形式,给予孩子更多发展机会。一切教育都要以孩子健康成长为前提,这才是成功的教育。三、结语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这一问题,其本质原因在于幼儿园学生家长的焦虑心理,探究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是为了更正幼儿教育理念,提倡科学的,有章可循的幼儿教育。可以这
13、么说,教育是无私的,教育也是我们能给予孩子最好的礼物,而且教育是一个漫长有意义的过程。这就需要老师家长相互配合,园内园外共同发力,千万不要揠苗助长,被应试教育错误引导。对于祖国的未来,应尽量避免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始终把幼儿的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把孩子的茁壮成长作为最高利益,珍惜和尊重孩子童年的独特价值,还幼儿一个干净、纯粹、快乐的自然成长环境。参考文献:1武旭晌,张蕴喆.基于园长视角下的学前教育“小学化”初步探析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8(4):107-111.2曹馨月.治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合理路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7(1).3安丽娅.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原因及解决对策J.教育观察,2017(20).4胡凯丽.浅析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原因、危害及其对策J.浙江教育科学,2019(3):26-28.作者简介:张赞,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翟家所镇中心幼儿园。